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郑鑫邸芃

摘要:关中传统民居属于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范畴,其空间布局仍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模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关中传统民居表现出“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形态。同时为适应夏季闷热及沙尘侵袭的气候条件,两旁的厦房(关中称“厢房”为“厦房”)向内单坡高耸,院落在夏季成为一个很好的阴影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的同时防风沙袭击。

关键词:关中传统民居深宅窄院封闭空间形态

关中位于陕西中部,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峡;因居四关之中而得名(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南武关),渭河东西横贯,土地肥沃,农业条件优越,史称“八百里秦川”[1]。关中民居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还保存有不少明清年代的民居。其中西安、三原和韩城等地的民居最具代表性。

关中传统民居属于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范畴,其布局仍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模式。中国各地

的传统民居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气候、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特点[2]。关中地区冬季冷,夏季炎热,且有伏旱,属于北方气候带中较闷热的地区,夏季日照强烈且降雨量少,防晒成为居住建筑的首要需求。另外自古以来关中地区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足,农业用地少与居住人口多的矛盾突出,所以造成民居建造用地紧缺,宅院布置密集。因此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比较而言,关中民居院落趋向窄长,正房面阔三间,不做耳房,两侧的厦房(关中称“厢房”为“厦房”)也向院内收缩,造成两厢檐端距离较小,虽然这种狭窄的庭院形式影响采光,但夏季宅院内可形成较大阴影区,避暑效果好。建筑外墙上一般不开窗,主要靠朝向院内的门窗采光,所以将近一半的厦房终年不见阳光。

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气候和地理环境而呈

图1 关中传统民居示意图

·413·

·414· 现不同的空间形态,以改善院内小气候,并节约用地。这就形成了关中传统民居“深宅,窄院,封闭”的特点(如图1),整个窄院空间更加封闭紧凑,向心力强,体现出很强的防御性。

1 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

关中民居平面布局方式与传统院落式相似,同时具有自己的地方风格和特点。独院式平面是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最基本布局形式(如图1)。这种布局形式多沿用地四周布置房间,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为了多争取使用空间,在庭院两侧布置两栋单坡顶的厦房,组成四合院。这种独院式的用地面宽多为8至10米,进深约20米,比较窄长,其特点是占地少、面积利用比较充分。

关中传统合院庭院的宽度,大都由正房中间的开间尺寸所决定,开间通常为3米左右;庭院的纵深长度,取决于两侧的厢房房间数,庭院的长宽比,多为3:1到4:1,形成狭长的庭院。门房和正房的开间多为3米左右,个别的也有加大造,平面布置显得整齐独院式平面布局,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用它组成纵向多进式或横向联院式的多种平面。因而这种独院式平面是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基本构成单元。

多进式院落布局方式在关中城镇中也较为常见,它由独院式民居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关中地区地少人多,宅基划分多以十米左右的三开间面宽居多,因此形成窄门面,大进深的宅基。形成了层层厅堂院落组成的序列空间。这种平面布局,各厅堂院落的功能比较明确,简洁适用,空间灵活,减少路网密度,增加住户的私密性和安静的要求,这种形式的宅院最大的优点是节约用地。假如,一户人家富裕起来后,将左右两个多进式宅院买下,平面上形成几个多进式宅院,用数道“墙门”横向联通(如图2),这就形成了横向联院式的空间布局方式(如图3)。各院都设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这样既可以使整个家族和睦相处,又可以保证互不干扰。

图2:横向联通的墙门 图3:横向联院式的空间布局

2 关中传统民居的空间特点

关中地区民居空间布局,由于呈现窄长、严谨和规整的形式,庭院比例较为狭长,通常用墙、门、倒座、厦房、厅堂围合窄长的院落空间,在狭长的庭院中用厅堂、正房、墙和门洞分隔大小不等几个庭院,既调整了庭院比例又丰富了空间层次。

2.1空间围合要素

2.1.1院门

院门是对外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元素。关中传统民居的大门都体现出砖雕精细、做工讲究的特点。一般大门开在东南角,大门上均有牌匾,进门倚山墙砌影壁(如图4)。影壁前往往放些太湖石,簇拥着花树,不仅仅是装饰作用,它可减少大风的直灌,更是遮挡外部视线的屏蔽,可以起到增加私密性的作用;同时,位于门内的影壁也被作为炫耀家门气派的一种手段,影壁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析求平安的图案。它不仅有其精神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空间意味和视觉层次感。

图4 倚山墙的影壁

2.1.2倒座

关中民居一般坐北朝南,倒座是院子最前面的房子,与正房相对,形成空间序列的开始。一般院子会有3到5间的倒座,一般都是家里的仆人住着,有时候也会另作他用。高培支故居的倒座,就曾是高培支的书房。户县王文轩故居前院的倒座住的是家里的长工。

2.1.3厦房

厦房在关中传统民居院落围合与划分中起非常大的作用,厦房的整体长度则控制了每个院落空间的尺寸。在宅基地总体进深不变的情况下,每一进院落中的厦房长度比较灵活,传统建筑的间数均取奇数,按3、5、7、9依次增减,己成定制,四合院住宅中的厢房也不例外,关中地区厦房的间数却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正统规律,而是有l、2、3间广泛并存,从而使得庭院的进深根据现实情况划分比较灵活,产生不同院落。厦房的结构尺寸常见者多为开间2.4米左右,比其他房开间要小,进深因其单

·415·

坡结构原因,不足3米。厦房较为高耸,因而使院落在夏季成为一个很好的阴影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要求;同时防风沙袭击,厦房相互独立,互不联通。有时可以安排家族中需分寝的兄弟或姊妹,并且可以根据家庭人口变化用作厨房,客房等其他功能,适应性强。

2.1.4厅堂和正房

关中民居大多数房屋采用硬山式坡屋顶,正房建筑整体造型要求尤为突出。许多老民居都在正房上再增加一层阁楼,仅作储藏物品用,主要起装饰作用,主要目的是使院落的外部形象显得高低错落。厅房一般是前后开门,可以由中间通过厅堂走到后院。过去的大户人家,前院是主要从事生产活动和一部分日常交往的功能空间。在建筑用料、建造质量以及装修精致程度上厅堂和正房都高于其他建筑。

2.2空间处理手法

2.2.1独特的窄院式空间

在人们的心目中,院落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单位[3]。关中地区民居的院落形式及其空间尺度,是受到关中地区地少人多的外因决定的。因而用地狭长,故房屋之间的室外空间,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这种窄院,代表了关中地区民居特有的“深宅,窄院,封闭”的地方特点。这种窄院的优点是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防沙尘、通风和室外排水的需求。

2.2.2庭院绿化

绿化对丰富庭院空间、美化环境、调节院落小气候等方面都有较大作用。由于关中地区民居庭院窄,面积小,无法像江南民居那样大面积绿化,多数是在窄院内点缀几株花木,通常有腊梅、玉兰、石榴及夹竹桃等小乔木。有的还在窗台、檐下和栏杆等处布置花卉、盆景等,有的在庭院的一角开辟出一小块绿地供户主种植,这些处理手法增加了天井小院的舒适、安静的生活气氛。

2.2.3空间渗透

关中地区民居平面布局,虽呈现窄长、严谨和规整的形式,但是房屋与庭院的组合变化,既丰富了民居内部空间关系,又满足了日常生活生活使用要求,同时还创造出不同情趣和丰富多变的生活环境。由于厅、廊、庭院相互贯通,不仅给室内外空间相互延伸创造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有层次的通透的空间效果,使得宅院的空间更加宜人。

2.2.4空间组织和分隔

由于门房至正厅距离较远,庭院比例狭长,在狭长的庭院中用厅堂、墙和门洞分隔大小不等几个庭院,既调整了庭院比例又丰富了空间层次。当地人还在窄院四周设檐廊,称之为“歇阳”。檐廊是室内外空间的交汇处,具有交通联系、遮阳、避雨等功能,也是人们文化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因而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同时这种檐廊处于室内和庭院之间,具有室内外空间相互过渡和延伸的效果,扩大和丰富了窄院的空间感受,增加了庭院空间的层次变化,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建筑内外

·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