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小讲课教案

新生儿黄疸小讲课教案

天津医科大学实习小讲课教案

带教老师:职称:医师教研室/组:年月日

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06T15:55:40.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柴文芝 [导读] 邳州市中医院儿科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茵栀黄口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邳州市中医院儿科江苏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新生儿黄疸使用口服茵栀黄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患儿共58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8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茵栀黄口服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6%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茵栀黄口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茵栀黄;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13-01 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异常代谢而发病,临床症状包括了黏膜、皮肤、巩膜黄染[1]。患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核黄疸,并导致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命[2]。在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了口服茵栀黄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出生的黄疸新生儿共58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8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日龄在1天~26天之间,平均日龄为(9.2±1.8)天;出生体重为2.2kg~4.3kg,平均体重为 (3.1±0.8)kg。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日龄在1天~28天之间,平均日龄为(8.9±2.0)天;出生体重为2.1kg~4.5kg,平均体重为(3.3±0.6)kg。两组患儿的日龄、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包括保温、营养支持、口服益生菌,并对患儿的酸中毒进行纠正。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使用黑色的眼罩和棉布尿布保护患儿的眼睛和会阴,将患儿裸体放进蓝色光箱,蓝色光箱的温度控制在30℃~32℃,湿度控制在55%~65%。使用黑色的眼罩和棉布尿布保护患儿的眼睛和会阴,将灯光的距离调整为20cm~25cm,照射时间为8小时。在间隔了14小时后,患儿接受皮黄疸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决定是否再次接受蓝光照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茵栀黄口服的治疗方式,每日2次,每次的剂量为5ml。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痊愈标准: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黄疸均彻底消失,且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有效标准:患儿的主要症状明显减轻,黄疸部分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减低;无效标准:患儿的主要症状和黄疸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没有降低甚至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相关的研究发现,大约有30%-50%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而且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3]。生理性的黄疸能够自行消退,因此不需要进行治疗和干预;而病理性的黄疸会大幅提高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水平,严重时还会导致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威胁患儿的健康和生命[4]。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了茵栀黄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6%的治疗有效率,P<0.05提示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目前蓝光照射治疗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快速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且操作简单。在治疗时通过间断的蓝光照射能够促使脂溶性的胆红素向水溶性的衍生物转变,从而能够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患儿体外,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的含量,而且能够预防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这种物理性的治疗方式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腹泻、皮疹、发热等副反应[5]。因此在本次治疗中,我们结合了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的治疗方式,该中药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了黄芪、栀子、金银花、茵陈,都具有利湿解毒、清热退黄、保护肝脏的作用,能够避免患儿的肝细胞在治疗中受到损伤,同时促进了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加快了胆汁的排泄和分泌,同时促进了患儿的肠道蠕动,有利于减少胆红素在肝肠的循环,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茵栀黄口服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儿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临床现象。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于出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程度重,可延至3—4周消退。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特点为: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超过1早产儿超过1或病情发展快,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1;3)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4)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umol/1 (介绍治疗)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注意保暖,提早喂养,公鸡足够热量,保持大便通畅。 3.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可采取蓝光疗法,使用酶诱导剂,血浆或白蛋白等方法。必要时考虑换血疗法。 (住院期间的教育) 1.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告知其光之疗 法是通过荧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除。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两次,避免对流风。减 少人员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3.注意保暖:包被穿衣适中,防低温或过热。 4.合理按需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保持大便通畅。 5.若“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期间予以人工喂养,注意奶具消 毒。 6.注意观察小儿皮肤黄染程度,黄染过重者需中药利胆退黄,光疗治疗。光疗 时注意保护好眼及会阴部,鼓励其多喂水,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7.注意观察小儿反应、哭声、吃奶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特别是臀部护理,勤换尿布。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儿科12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2014-12 地点儿科护理站主持人张淑玲 参加人员儿科全体护士 内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各位姐妹妹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聚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新生儿黄疸。 下面由李艳苗介绍一下病例。 李艳苗:患儿王佳伟,男,15天,主因发现全身皮肤黄染10余天,经皮测黄疸指数为23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测总胆红素为297umol/l,间接胆红素为284umol/l。 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尚可,全身皮肤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 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吃奶好,二 便正常。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士长:下面由张佳靓介绍一下护理诊断及目标。 张佳靓: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患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允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本身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1.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处理

2.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取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3.家长能说出本病的相关知识,以减轻焦虑和恐惧 护士长:下面由王钰垒说一下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 王钰垒: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 1.预防胆红素脑病 (1)评估患儿黄疸程度、范围、进展及伴随症状。 (2)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黄疸迅速加重、拒食、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出现 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3)合理喂养:通过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可建立肠道的新鲜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4)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36.0-37.0℃,以避免低体温时游离脂酸过高与胆红素竞争和白蛋白的结合。 (5)进行蓝光疗法治疗:蓝光能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对血清胆红素在221-256umol/L以上者,可采用 420-470um波长的蓝光照射。 (6)光疗的护理 ①检查双面蓝光灯管,保证每根灯管蓝光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 ②将箱内温度调至32℃,水箱内注满灭菌用水,注水量以水箱刻度为准, 使湿度维持在50%-60%。 ③向家长说明皮肤暴露面积增大,可增加光疗效果,征求家长意见后, 给患儿剃光头发。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戴黑色眼罩,用窄尿布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十章 新生儿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课题: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目的: 1.识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识记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识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理解新生儿窒息的定义、临床表现,掌握复苏的基本流程及护理措施。 5.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6.理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 7.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0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新生儿的护理课次10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6学分 授课对象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 料1.《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钱某孩,孕2产1,孕39周,单胎,平产分娩,羊水清,Apgar评分10分,产后半小时内予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吸吮可,在产房随母观察2小时后予入母婴室。 请问:护士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新生儿进行评估?针对正常新生儿主要做哪些处理和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该新生儿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 分析提示 护士应收集新生儿相关资料,包括产程是否顺利、新生儿有无高危因素、Apgar评分、羊水情况、入室时生命体征、患儿哭声及活力等;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及预防接种。告知家属新生儿的生理特性、如何母乳喂养以及异常情况的观察。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项目一正常新生儿 【概述】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为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2500g且体重≤4000g,出生Apgar评分为8~10分,无其他异常情况的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外表是:头大,身长,四肢短,反应迟钝,睡眠多,呼吸和心跳快。 (1)身长、体重 1)体重: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g,正常范围为≥2500g 且≤4000g。 2)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头长占身长的1/4。(2)体温、脉搏、呼吸 1)体温:新生儿从母体到体外,体温一般要下降2℃左右,12~24小时内逐渐回升,稳定在36~37℃之间。2)脉搏:一般平均120次/分,最快可达140次/分。3)呼吸: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哭闹时可达60次/分。1.正常新生儿的定义、特征。 2.异常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脐炎)的定义、常见因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如何对异常新生儿进行护理

王琳新生儿黄疸教案

安徽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授课老师王琳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授课内容新生儿黄疸 选用教材《儿科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双语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84-187

儿科护理学教案 目的与要求 掌握1、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 熟悉3、熟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 了解4、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进展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PBL、抛锚式(建构式)教学。 2、课堂讲授、自学及互动式讨论。 3、临床病例教学视频联系临床和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和视频资料相结合,以图、文、声等多角度介绍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本次内容教学时间约40分钟。具体内容时间分配如下 1.引入新课展示教学图片提出问题请2个学生回顾胆红素代谢相关知识,进入本次课,介绍本次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2分钟2.详细讲解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分类及治疗护理要点,共计40分钟,其中: ●教学展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3分钟●教师讲授+图片展示+启发讨论疾病概要20分钟●师生共同讨论病案中病史要点、质疑释疑、共同建构5分钟3.小结复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5分钟 重点、难点与临床应用 重点1.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2.黄疸患儿的护理措施 难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临床应用 光疗方法的临床护理应用。 主要外语词汇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肠肝循环 physiological jaundice 生理性黄疸 pathologic jaundice 病理性黄疸 phototherapy 光照疗法 复习与总结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 课后思考题 见临床病例分析。 备注 1.突出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2.突破难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3.基础知识的讲授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课后记 1.总体教学效果:效果良好 2.学生学习情绪: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主动性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比较生动 4.教学方法:案例法+对比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5.教学时间分配:比较合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00教学文案

新生儿黄疸查房记录 疾病介绍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肉眼就可以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6umol/L属正常范围,此黄疸即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以有以下情况: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205-256umol/L;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红细胞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所致;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XXX,男,6天,因发现皮肤黄染3天,化验单提示:总胆红素为292.13umol/L,间接胆红素284.10umol/L而入院。 入院时情况:T37.0℃P145次/分R46次/分wt3450g 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可,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手掌及足掌见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可扪及,脾未触及,吃奶好,无吐奶、呛奶,二便正常。 入院护理评估 患儿于2011-11-24入院,2011-11-24采集病史,患儿父亲陈述病史。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主治医生:XXX 责任护士:XXX 患儿胎龄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450g,出生时Apgar评分不详,出生后配方奶喂养,无吐奶、呛奶,已排大、小便。患儿第一胎第一产,父母体健,否认孕期感染史,服药史,否认传染史及其他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红细胞降低,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主要诊治过程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蓝光照射疗法,茵栀黄、香丹、水溶维生素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 根据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如下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婴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吮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知识。 护理目标:

王琳新生儿黄疸教案

. . . . 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授课老师王琳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授课容新生儿黄疸 选用教材《儿科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 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双语教材),人民卫生《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 《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人民卫生《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84-187

儿科护理学教案 目的与要求 掌握1、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特点 2、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 熟悉3、熟悉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点 了解4、了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进展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PBL、抛锚式(建构式)教学。 2、课堂讲授、自学及互动式讨论。 3、临床病例教学视频联系临床和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和视频资料相结合,以图、文、声等多角度介绍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本次容教学时间约40分钟。具体容时间分配如下 1.引入新课展示教学图片提出问题请2个学生回顾胆红素代相关知识,进入本次课,介绍本次课教学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2分钟2.详细讲解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概述、分类及治疗护理要点,共计40分钟,其中: ●教学展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3分钟●教师讲授+图片展示+启发讨论疾病概要20分钟●师生共同讨论病案中病史要点、质疑释疑、共同建构5分钟3.小结复述新生儿胆红素代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5分钟 重点、难点与临床应用 重点1.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2.黄疸患儿的护理措施 难点新生儿胆红素代特点

临床应用 光疗方法的临床护理应用。 主要外语词汇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肠肝循环 physiological jaundice 生理性黄疸 pathologic jaundice 病理性黄疸 phototherapy 光照疗法 复习与总结 1.新生儿胆红素代特点 2.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护理要点 课后思考题 见临床病例分析。 备注 1.突出重点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2.突破难点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3.基础知识的讲授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课后记 1.总体教学效果:效果良好 2.学生学习情绪: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主动性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教学容:图文并茂,比较生动 4.教学方法:案例法+对比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5.教学时间分配:比较合理

儿科护理教案【全】@徐医

教案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一章绪论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崔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儿科学》褚福棠主编 教学目的 1.了解儿科学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及任务 2.熟悉儿科的特点,了解儿童心理社会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4.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5.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教学难点 小儿各年龄期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

教学内容总学时 1学时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3分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15分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7个时期: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二、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三、婴儿期(infancy period):四、幼儿期(toddler's age): 五、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六、学龄期(school age): 七、青春期: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8分一、儿科特点 (一)儿童生理机能特点: 1、解剖 2、生理 3.免疫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 2.疾病特点 3.诊治特点 4.预后特点 5.预防特点 二、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减少创伤和疼痛 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自学)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1、护理活动执行者(care-giver): 2、护理计划者(planner): 3、健康教育者(educator): 4、健康协调者(coordinator): 5、健康咨询者(consultant) 6、患儿的代言人(advocate): 7、护理研究者(researcher): 二、素质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 (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专业素质 (四)身体心理素质 第五节我国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3分 小结 2分 学生作业和课外预习内容 1、5天、5个月、5岁、15岁各属何年龄期?有何特点?保健应注意什么? 2、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及所涉及的范围 3、名词:胎儿期、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青春期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儿科护理主编崔焱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 第四版讲授章节第二章生长发育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新生儿科护理查房 参与者: 岳辉姚娟温芬芳胡晓 时间:2013年9月4日 病例介绍 35床,潘一之子,男,主诉:皮肤黄染6天,生后10天。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2周,于2013-08-18 19:30在东圃分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出生,出生时羊水清,自然啼哭,APGAR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3、14kg,胎盘、胎膜未见明显异常。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遂今来我院门诊复查,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为求进一步诊治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科。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 1、体格检查:T36、5℃,R45次/分,P155次/分,Wt 3、14kg。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前囟平软,约 2、0*2、0cm。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对称,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可引出。 2、护理评估 生理评估: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 呼吸系统:R45次/分,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对称,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循环系统: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消化: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 泌尿:小便正常。 生殖:阴茎、睾丸正常。 神经: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可引出。 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患儿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担心患儿的病情变化与愈后情况,有轻度焦虑。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治疗过程中出现摩擦、抓挠及臀部擦拭等因素有关 4、有体温不稳定的问题与光疗不良反应有关。 5、患者家属缺乏新生儿疾病相关知识与患者家长信息来源受限、专业知识缺乏有关。 6、家属焦虑 护理目标 1、高胆红素血症得到控制,未出现胆红素脑病。 2、未出现感染 3、皮肤的黄染渐退,未出现皮肤的异常受损。 4、未出现体温异常或出现后及时得到控制与处理。 5、家长充分认识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与治疗,充分配合,减轻焦虑。 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程度。密切关注皮肤、粘膜、巩膜的颜色变化,根据其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与黄染程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近似值。及时判断退黄治疗的 疗效与进展程度、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新生儿科护理查房 参与者:岳辉姚娟温分芳胡晓 时间:2013年9月4日 病例介绍 35床,潘一之子,男,主诉:皮肤黄染6天,生后10天。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2周, 于2013-08-18 19 : 30在东圃分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出生,出生时羊水清,自然啼哭,APGAR 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3.14kg,胎盘、胎膜未见明显异常。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遂今来我院门诊复查,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为求进一步诊治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科。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 1、体格检查:T36.5C, R45次份,P155次份,Wt 3.14kg。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前囟平软,约 2.0*2.0cm。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 对称,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 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 可引出。 2、护理评估 生理评估: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 呼吸系统:R45次/分,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对称,呼吸平顺,双肺 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循环系统: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消化: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 泌尿:小便正常。 生殖:阴茎、睾丸正常。 神经: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可引出。 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患儿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担心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愈后情况,有轻度焦虑。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治疗过程中出现摩擦、抓挠及臀部擦拭等因素有关 4、有体温不稳定的问题与光疗不良反应有关。 5、患者家属缺乏新生儿疾病相关知识与患者家长信息来源受限、专业知识缺乏有关。 6、家属焦虑 护理目标 1、高胆红素血症得到控制,未出现胆红素脑病。 2、未出现感染 3、皮肤的黄染渐退,未出现皮肤的异常受损。 4、未出现体温异常或出现后及时得到控制和处理。 5、家长充分认识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和治疗,充分配合,减轻焦虑。 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程度。密切关注皮肤、粘膜、巩膜的颜色变化,根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医学必看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教案资料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医学必看试题 带详 细解析答案)

65.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小儿生后2~3 天出现黄疸一般状态好,可考虑 A .ABO 溶血症 B.生理性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肝炎 E.先天性胆道闭锁正确答案:B 2.新生儿硬肿症治疗首先给 A.激素 B.抗生素 C.喂养 D.补液 E.复温 正确答案:E 3.男性患儿,生后7 天,烦躁不安,不能张口吸乳,苦笑面容,被诊断为破伤风,该小儿首要的护理诊断是 A .有窒息的危险:与喉肌痉挛有关B.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破伤风芽孢杆菌感染脐带残端有关C.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有关 D.婴儿喂养困难:与咀嚼肌有关 E.潜在并发症:休克 正确答案:A

4.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是 A.高热 B.白细胞总数增高 C.皮肤有感染灶 D.黄疸 E.缺乏特异性表现 正确答案:E 5.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惊厥 B.全身强直 C.牙关紧闭 D.苦笑面容 E.喉肌痉挛 正确答案:C 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错误的概念是 A.生后24 小时内出现黄疸 B.生后48 小时后出现黄疸C.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D.血清胆红素超过>205μmol/L E.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 正确答案:B 7.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原因不包括 A.寒冷 B.早产 C.感染

D.过期产 E.窒息正确答案:D 8 .处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时最好应 A.绝对静卧,抬高头肩 B.抬高腿部 C.抬高臀部 D.仰卧头偏向一侧 E.经常翻身拍背正确答案:A 9 .可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正确答案:B 10.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大肠埃希菌 B.葡萄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正确答案:B 11.新生儿破伤风的常见护理诊断不包括A .有窒息的危险:与喉肌痉挛有关

新生儿黄疸 科普

宝宝得了黄疸怎么办 在产科查房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焦虑的问“大夫,您快看看我家孩子是不是变黄了?”介于这种普遍现象,那么下面我们来给各位宝妈们普及黄疸是怎么回事,宝宝得了黄疸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它是新生儿易发的一种疾病,可见于50% 以上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期(出生到生后28天)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经皮测值超过5~7mL/dL)从而导致皮肤、黏膜、巩膜及全身其他组织不同程度黄染的现象,其中根据血里面胆红素的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怎么区别宝宝是哪类黄疸呢? 一般来讲生理性黄疸的宝宝生后2天后慢慢出现皮肤发黄,血中胆红素值正常范围,且一般状态良好,黄疸持续7-10天可自行消退。 如果宝宝有以下一些情况,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皮测及血中胆红素值超过正常范围;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2-4周;④还有一些疾病的因素,例如:感染、窒息、缺氧、低血糖、颅内出血、大便排泄异常、溶血(多见于母亲

为O型血,宝宝不是O型)等。如果宝宝有这些情况宝妈们就要引起重视啦! 3.黄疸有什么危害? 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高浓的胆红素能透过宝宝的血脑屏障,渗入脑细胞,从而引起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4.黄疸常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这里有众所周知“光照疗法”,耸人听闻的“换血疗法”,专业性很强的“药物疗法”及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的“中医药疗法”。 4.所有的黄疸都要积极干预吗? 其实不然,黄疸需要达到病理性的诊断标准才需要积极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干预过于积极,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亦可能对患儿造成不确定的伤害。 5.如何预防宝宝的黄疸发展成为病理性的呢? 那么这里我们就要说到中医治未病这个思想啦。中医研究认为,新生儿黄疸属于中医学“胎黄”范畴。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黄相似》称:“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新

育婴师培训教案(最新版)

第一章育婴师(月嫂)职业道德 1.1.1什么是育婴师 (3) 1.1 育婴师的概念 (3) 1.2育婴师(月嫂)上岗须知 (3) 第二章新生儿护理 (5) 2.1 什么是新生儿? (5) 2.2 新生儿护理应注意的问题 (5) 2.3 BB洗澡、刷牙、剪指甲、抚触 (6) 2.3.1洗澡 (6) 2.3.2Baby抚触 (7) 第三章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8)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8) 第四章0-3岁的常见病症的预防卫及治疗 (9) 4.1 BB常见疾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9) 4.2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9) 4.3 脐炎(脐带的护理) (9) 4.4 15种新生儿异常症状 (10) 第五章0-3岁宝宝营养食谱及健康饮食 (13) 5.1 0-3个月婴儿食谱 (13) 5.2 4个月婴儿食谱 (14) 5.3 5个月婴儿食谱 (14) 5.4 6个月婴儿食谱 (14) 5.5 7个月婴儿食谱 (15) 5.6 8个月婴儿食谱 (16) 5.7 9个月婴儿食谱 (16) 5.8 10个月婴儿食谱 (17) 5.9 11个月婴儿食谱 (17) 5.10 12个月婴儿食谱 (17) 5.11 1-2岁幼儿一周食谱 (18) 5.12 2~3岁小儿食谱 (19) 第六章产妇的护理和月子餐 (21) 6.1 剖腹产的产妇护理 (21)

6.2 顺产的产妇护理 (21) 6.3 月子餐的制作方法 (22) 第七章感同、亲子、早教 (25)

第一章育婴师(月嫂)职业道德 1.1 育婴师的概念 1.1.1 什么是育婴师 育婴师是国家劳动局和社会保障部最新颁布的新兴职业,主要针对0-3岁儿进行生活照料、护理及教育; 根据婴儿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锻炼孩子的运动、认识、评议社会交往等方面能力,完成其动 作技能训练、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等多方面的任务。 1.1.2 育婴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主要分为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和教育三个部分。基础知识方面内容为: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育的特点、婴幼儿营养、婴幼儿教育等。1.2 育婴师(月嫂)上岗须知 1、带齐个人日常用品,包括:入户工作服,拖鞋,毛巾、住宿所需衣服及洗漱用品,自带碗筷,脸盆等。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进门要洗手,换好工作服再抱宝宝。 3、不得浓妆艳抹,不要带戒指孩子划伤宝宝。 4、宝宝的专用物品,不得混用,并要勤晾晒,勤消毒。奶瓶一类用品消毒过的不得随便用手抓拿要用专 用基金的夹具,以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 5、在育儿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与公司取得联系,遇到异常症状要首先向家长汇报。遇到急诊 症状要及时通知到家长实行解决,不得误事。 6、不得抱着宝宝看电视。 7、不得带宝宝到超出规定的范围去游逛。 8、在没有人看护宝宝的情况下不得从事其它家务,以确保宝宝的。 9、不经同意不得使用用户电话,不得打长途电话,不得上网。 10、不得带自己的亲朋好友进入用户家中,更不得让陌生人进门,以确保用户财产安全。 11、入户时不要多带个人财务,照料环境卫生时,不要乱翻乱动用户用品,不得向用户索要东西,偷盗行 为自己负法律责任,公司概不负责。 12、不得与用户提出与《协议》相违背的要求或附加条件,有任何问题都应向本公司反映以求问题得到妥 善解决,私下接单,公司概不负责。 13、做好日常的工作日记,定期各公司汇报,以进一步提高服务 14、如遇生病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工作时,应提前向公司和用户说明情况,待公司安排后方向离岗,否则 应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 15、月工资应通过公司结算。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十章新生儿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目的: 1.识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识记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识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理解新生儿窒息的定义、临床表现,掌握复苏的基本流程及护理措施。 5.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6.理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黃疸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 7.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0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釆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任务的口标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新生儿的护理课次10 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口课时安排6学分 授课对象i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目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钱某孩,孕2产1,孕39周,单胎,平产分娩,羊水淸,APgar评分10分,产后半小时内予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吸吮可,在产房随母观察2小时后予入母婴室。 请问:护士应该从哪些方而对新生儿进行评估?针对正常新生儿主要做哪些处理和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该新生儿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 分析提示 护士应收集新生儿相关资料,包括产程是否顺利、新生儿有无高危因素、APgar评分、羊水情况、入室时生命体征、患儿哭声及活力等: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及预防接种。告知家属新生儿的生理特性、如何母乳喂养以及异常情况的观察。参考以下形式: 2?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项目一正常新生儿 【概述】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为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鼻 250Og且体重≤4000g,出生APgar评分为8~10分,无英他异常情况的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外表是:头大,身长,四肢短,反应迟钝,睡眠多,呼吸和心跳快。 (1)身长、体重 1)体重:岀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g,正常范用为225Oog 且≤4000g o 2)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SOcm.头长占身长的1/4a (2)体温、脉搏、呼吸 1)体温:新生儿从母体到体外,体温一般要下降2°C左右,12?24小时内逐渐回升,稳左在36?37°C之间。 2)脉搏:一般平均120次/分,最快可达140次/分。 3)呼吸: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哭闹时可达60次/分。1.正常新生儿的左义、特征。 2.异常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脐炎)的泄义、常见因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如何对异常新生儿进行护理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病因 (一)生理性黄疸 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Dubin-Johnson 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等。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