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制度(护理分册)

母婴同室制度(护理分册)
母婴同室制度(护理分册)

摘自:医院管理规范—护理分册

四十五、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一)母婴同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1.以“母婴健康”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工作。

2.对产妇、婴儿进行整体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耐心、细心、热心、专心。

4.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5.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6.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抚触一次,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协助母亲哺乳。

7.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有关制度及产妇、新生儿护理常规。

8.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9.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

(二)产科巩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产科门诊管理规范。

2.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利用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黑板报、电视录像、热线电话、咨询门诊、发放宣传册等,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并做到宣教工作有登记、有标志、有管理。

3.办好“孕妇学校”,搞好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4.产科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提

出的有关问题。

5.认真执行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管理制度,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母婴暂时分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按需哺乳。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饮食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认真执行母婴同室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保持母婴同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定期做好监测工作,记录完善。

8.将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和等级医院相结合,并将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9.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或推销代乳品,不准用文字或图片美化人工喂养,严格禁止“奶瓶、人工奶头、奶粉”。

(三)母婴同室宣教制度

1.通过讲课、放录像、图片等形式向孕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优点、注意事项及探视制度,保证母婴安全的有关规定。

2.住院期间,由分管护士针对孕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乳房护理和母乳喂养宣教及技巧指导。

3.开设母乳喂养热线电话。

4.出院前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有关知识评估,掌握欠佳者由分管护士负责补课。

5.发放宣教手册。

(四)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婴儿出生后经查无禁忌症者在一小时内即可开始早吸吮和皮肤接触。剖宫产婴儿可先与母亲进行母婴贴面接触,回病区有应答反应后即进行半裸体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同时早吸吮。

2.产妇分娩后,其新生儿(符合入母婴同室条件者)即放在母亲旁,在产后观察2小时后,母婴无异常情况一同送人母婴同室。

3.母婴同室的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反复强化宣传勤吸吮,开奶前不给婴儿喂糖水及任何食物等(有医学指征者除外)。

4.指导产妇按需哺乳,不受时间与次数限制,保证母亲每天喂哺8次以上。在产妇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指导产妇如何保持泌乳。

5.严格做到三废:废除奶瓶、人工奶头、代乳品。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医疗及其他操作时,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五)母婴同室入室制度

1.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齐、清洁、禁止吸烟。

2.一般正常产妇及正常婴儿都可以是母婴同室的对象。

3.产妇入室后一律不得擅自离开病区,更不准擅自将婴儿抱出病房。

4.为保证母乳喂养,严禁将奶瓶、橡皮奶头及代乳品带入室内。

(八)母婴同室探视陪护制度

1.遵守母婴同室住院须知,探视时间为每天上午10:00后,下午16:00后,每床单元限一人。

2.家属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衣服清洁,接触婴儿前清洁双手。

3.患呼吸道疾病或各种传染病的家属严禁入室。

4.家属不得给婴儿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品和饮料。

5.家属应积极支持母乳喂养,遵守病区和医院各项制度。

6.家属不在病区内大声谈笑,家属不得坐、躺产妇床上。不得接触其他新生儿,禁止吸烟。保持病区安静、整洁。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 一、在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科室母乳喂养相关护理管理工作。 二、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母乳喂养知识复训不少于3小时,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 三、根据WH《O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结合本科具体情况制定母乳管理相关制度、流程。 四、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护士长坚持每日五查房,检查特殊产妇母乳喂养落实情况。 五、负责科室出入孕产妇及日常母乳喂养宣教管理,落实爱婴医院相关制度 母婴同室病区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一、保证婴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洗澡、医疗处置和观察,与母亲分开 不能超过1小时)。 二、掌握产妇的泌乳情况,保证按需喂乳。 三、教会产妇正确的坐姿、卧姿哺乳姿势和挤奶方法。 四、使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卫生要求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六、禁止用奶粉,奶瓶,奶嘴喂养婴儿,特殊情况时喂哺要用小勺,小杯喂人奶库的奶。 六、婴儿不能喂乳汁以外的任何食物和饮料,保证母乳喂养。新生儿确需喂其他饮料时,责任护士必须明确其医学指征。 七、教会母亲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穿脱衣服,观察新生儿睡眠、饥、

饱、冷、暖、大小便等护理技术。 八、做好婴儿的一切生活护理,防止发生红臀、皮肤脓疱、鹅口疮等。 九、做好产妇生活护理。 十、保证病室内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管理好病室秩序。 十^一、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问题,做好出院产妇的母乳喂养宣教,告知热线电话及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认真填写并佩戴好腕带,胸牌,在新生儿出生记录上 按新生儿脚印和母亲指印。 二、新生儿单独睡婴儿床,床旁无危险物品存在。 三、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实习同学、进修生及未取得执业资质的人员严禁为 新生儿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严禁报错或放错婴儿,医护人员为新生儿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及腕带、胸牌。 四、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凡接触新生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不得留长指甲、佩 戴戒指等,以防划伤新生儿的皮肤。加强臀部的皮肤 护理及脐部护理。 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对新生儿早期症状能够识别并处理。 六、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者必须调离岗位,有上呼吸道感 染等情况注意隔离。 七、注意手卫生,接触或为新生儿做治疗护理操作前应先洗手。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

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3、妇产科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及时进行院内会诊。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而病人又不宜转送时,应及时申请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 4、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 5、对病情危重,在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6、转诊程序 (1)有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并需转诊者,原则上应转往上级医院。 (2)应先通知接收医院产房或妇产科重症病房,并简要叙述病

产科母婴安全管理

产科母婴安全管理 坎市医院妇产科林秀连 课程容 一、产科现有新风险趋势 二、产科安全质量指标动态管理 三、母婴安全管理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2013.9) 一、严禁医疗未取得相应的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 二、严禁医疗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三、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鉴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控制剖宫产率,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孕产期保健服务,全面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四、严禁违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五、严禁医疗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

传,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 六、严禁危害新生儿人身安全行为,医疗要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交换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医疗应当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区安全防能力建设,并建立严格的24小时临控和管理。 七、严禁医疗及其人员违反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处理。 八、严禁医疗及其人员买卖或非法处置胎儿附属物,胎儿附属物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进行处置,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脐带血采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 九、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死胎、死婴、必须经产妇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后,方可由其自行处理,委托医疗处理的,应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存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不得自行处理,产妇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后,由医疗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进行处理。 十、严禁任何医疗及其人员伪造、倒卖、转让、出借、私自涂改

母婴安全管理规定

母婴安全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宜兴市红塔医院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3、妇产科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及时进行院内会诊。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而病人又不宜转送时,应及时申请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 4、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 5、对病情危重,在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6、转诊程序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一、收住对象 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 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 3.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如儿科无条件提供母婴同室,可继续留住母婴同室。如新生儿,则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将母亲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 4.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 二、工作人员职责 1.产、儿科医师工作职责: 1)产、儿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2)产、儿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 2.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 三、护理常规 1.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 2.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 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 5)协助并指导母亲生后6小时内再次喂奶,按需哺乳。 2.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 1)每日检查恶露、伤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每日检查乳房情况胀度、乳量、乳头形状),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发现异常情况如奶胀、乳头皲裂、副乳等)及时加强指导和咨询。 3)加强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4)指导并提供母亲科学膳食,保证充分营养。 3.新生儿及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1)记录新生儿及患儿的一般情况,每日测体温、体重、大小便次数及性质、黄疸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了解新生儿的吸吮次数及吸吮情况。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工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加强巡视,了解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一)住院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除病情原因不宜母乳喂养外,产后均入母婴同室病房休养。母婴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二)护士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时着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接触母婴时洗手,并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三)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般产后护理常规外,发放书面材料并进行口头重点宣教和指导。定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婴喂养宣教、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及时进行母婴喂养评估,并做针对性指导。 (四)新生儿入室后,与助产人员、医师以及新生儿家属全面核对母亲及新生儿相关信息,并向其家属交代安全事项。 (五)定期对护士的手、物体表面作细菌监测;每年对护士进行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调离母婴同室工作,复查传染病原携带阴转后方可恢复母婴同室工作。 (六)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后30分钟内、剖宫产在母亲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并进行吸吮。 (七)母婴同室病房每日用0.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用物,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1小时。传染病及感染产妇入隔离病房,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处理。 (八)实行责任制护理。每班护士严密观察母亲及新生儿生命体

征,做好护理观察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协助和指导产妇进行哺乳,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教会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体位、含接姿势和正确的挤奶方法。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信心,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定时给新生儿更换尿布,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和脐部护理。协助和教会产妇护理新生儿,并做好出院指导。 (九)产妇有心功能衰竭、子痫、肾衰竭等严重合并症,暂不予母婴同室,待病情好转后酌情母婴同室。产妇患有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其他不宜母婴同室的疾病时,其新生儿应人工喂养。 (十)对于高危新生儿,母婴可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病房。 (十一)母婴同室病房陪伴家属应遵守医院陪伴探视制度。 (十二)产妇出院前进行母乳喂养技能和知识评估,了解住院期间对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三)新生儿出院当日,在新生儿沐浴后与家属核对新生儿标识带、胸牌,做好出院指导家属签字后方可出院。

各级母婴安全制度 (1)

村(社区)母婴安全工作制度 ?1、有专人分管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负责掌握本村(社区)辖内(含流动人口,以下同)早孕人数,填写孕产妇登记本,掌握本村(社区)辖区内出生人数,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死亡人数及有关数据,发现死亡及时上报,并定期向镇(街)医院妇幼保健医生汇报本村辖区内孕产妇情况。 ?2、动员本村(社区)辖区内早孕妇到镇(街)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并建立《孕产期保健记录本》,使早孕建卡率>90%,保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85%以上。 ?3、动员本村(社区)辖区内孕产妇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掌握有关信息,及时报告或采取措施。?4、负责做好产后访视工作。 ?5、定期参加镇妇幼卫生工作例会,汇报本辖区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6、开展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 7、与孕产妇建立微信群以方便资料收集、及时沟通等。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安全工作制度 ?1、积极主动地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掌握全镇(社区服务中心)孕产妇管理基本情况,承担本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关于阜阳市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本镇(社区服务中心)高危妊娠的管理,应当将妊娠风险筛查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孕产期保健记录本》以及相应信息系统中,同时为筛查结果阳性的孕妇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协助其转诊到本辖区二级综合医院(以下统称医疗机构)接受妊娠风险评估,并于2周内进行追访,了解该孕产妇的风险评估结果。 ?3、负责本镇(社区服务中心)范围内《孕产期保健记录本》的建立、回收、统计,定期总结全镇孕产妇管理情况,并上报区妇计中心。 ?4、接受本辖区妇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质量考评。 ?5、有计划的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定期派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与各村(社区)村医建立微信群以方便资料收集、及时沟通等。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规范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本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严格管理,落实到位。 二、母婴室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整齐,采光及通风良好。室内备有快速手消毒剂。 三、母婴同室病房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26m2,每名婴儿应有一张婴儿床,占地面积22m2。 四、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规范等相关规范和制度,并向产妇、家属及探视者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 五、母婴任何一方如发生有感染性疾病者,对感染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室内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六、严格执行入室卫生常规及探视制度,限制室内人员数量,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流动性,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接触新生儿前应认真洗手。 七、工作人员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停与婴儿接触。 八、母婴室内应做好日常清洁或消毒工作,母婴离室后,床单元或室内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

袋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专用水溶性包装袋。 九、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或被感染性疾病病人污染的可复用器械或物品应经消毒或灭菌后方可再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十、医疗废物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 相关文件: 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 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 4.《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 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 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 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新生儿室管理规定

新生儿室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全套制度 (一)、实行常务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确保产科的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到位。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XX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XX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XX县,乡级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

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工作。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XX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XX 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急救和转诊网络的建设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孕产妇急救和转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一)母婴同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1.以“母婴健康”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并配合医生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抢救工作。 2.对产妇、婴儿进行整体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耐心、细心、热心、专心。 4.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5.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6.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抚触一次,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协助母亲哺乳。 7.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有关制度及产妇、新生儿护理常规。 8.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9.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 (二)产科巩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产科门诊管理规范。 2.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利用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黑板报、电视录像、热线电话、咨询门诊、发放宣传册等,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并做到宣教工作有登记、有标志、有管理。 3.办好“孕妇学校”,搞好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4.产科设立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

5.认真执行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管理制度,帮助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做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体位、含接姿势和挤奶手法。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母婴暂时分离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按需哺乳。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饮食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7.认真执行母婴同室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保持母婴同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定期做好监测工作,记录完善。 8.将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和等级医院相结合,并将其列入质量考核范畴。 9.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或推销代乳品,不准用文字或图片美化人工喂养,严格禁止“奶瓶、人工奶头、奶粉”。 (三)母婴同室宣教制度 1.通过讲课、放录像、图片等形式向孕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优点、注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一、母婴同室 1 、凡入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均住母婴同室修养。 2 、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病时如不需要隔离或不属抢救者均可在母婴同室治疗。 二、母婴同室工作人员职责 1、每天晨会听交班,了解病区重点病人,及时定出处理措施。 2、每天上、下午各查房一次,每周与新生儿科医生联合查房两次,并由产科医生负责填写查房记录,婴儿如有情况变化,医生要给以及时处理,有条件的医院产科应配备儿科医生。 3、值班医生夜查房一次。 4、观察产后两侧乳房有无乳头皲裂,乳胀现象,可及时对症治疗。 5、了解产妇产饮食、睡眠、子宫收缩情况及出血量和恶露色与量的变化。 6、深入休养室,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优点,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鼓励产妇让婴儿多吸吮,按需哺乳。 7、在查房同时进行母乳喂养宣传及咨询工作。 8、参加工作总结和科研工作。 三、母婴同室儿科医生工作职责 1、每天上午查房一次,每周产、儿科联合查房一次。 2、值班医生夜巡回病房一次。 3、每班做好交接班。 4、婴儿如有情况变化,给予及时处理。 5、深入休养室,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优点,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6、耐心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出母乳喂养过程中各类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 7、做好婴儿出院指导。 8、进行工作总结和开展科研工作。 四、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1、实行责任制护理,母婴同步护理。 2、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和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使产妇在出院时掌握母乳喂养及护理新生儿的技巧。 3、协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开奶,按需哺乳。

4、每日一次护理查房,了解新生儿吸吮,产妇哺乳,奶量情况,并检查各类护理标志。 5、进行乳房护理,并指导手法挤奶。 6、认真写好母乳喂养护理记录。 五、护理员职责 1、在护士长和母婴同室责任护士指导下做好病区及“母乳同室”休养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2、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地面清扫并用%84拖地,每日两次(病室固定专用拖把)。床头柜每日用%84湿抹一次,每日做好母婴同室空气消毒两次(喷雾)。 3、及时做好病房和病员的饮水供应和配膳开饭工作。 4、负责清洁和消毒病人的茶具、餐具、痰盂、便器等用具。 5、母婴出院时,负责做好母婴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工作。 6、完成医生、护士交给的临时性工作和外勤工作。

【母婴店管理规章制度】

【母婴店管理规章制度】 母婴店管理规章制度一、店员规章制度 1、工作时间保持愉快精神和气待人。 2、在店内不得抽烟与喝酒。 3、保持店面整洁天天打扫卫生货品。每日需拖地每周一进行店内玻璃的清洗。保持货架上的商品干净、排列整齐,安全并核实每件商品的价格。 4、注意辨认假币如收取假币将在月结工资中扣除同等数额的货币。 5、妥善保管好客人财物和店内货品谨防小偷。如果盘点存货发现货品被盗按照被盗商品的成本价在月结工资中扣除。 6、作好店面货品陈列货品需精心搭配和摆放。 7、按时上班吃饭时间不超过1小时。当月累计迟到3次以上每次扣一天基本工资。 8、任何因主观原因引起的货品退换均不予接受需要向客人解释清楚物品如无任何质量和品质问题我们均不接受退换。

9、店内有客人及生意时尽量不要接听私人电话影响销售。 10、上班时间尽量不要与亲人、朋友探访特别是不要逗留在店铺内影响销售。 11、严禁未经许可将店内的物品货品或设备带出店外,包括赠品。 12、严禁在店内赠券、礼品时徇私舞弊,损害本店利益,严禁伪造或以欺骗的形式使用会员卡。 13、严禁接收供应商任何形式的佣金、礼物。 14、严禁破坏工作场所或不按操作规定使用店内设备。 15、严禁因私人用途携带、消耗店内的商品、设备、工具。 16、严禁未经店内负责人许可修改销售商品的价格。 17、泄露店内机密,尤其是采购条件及供应商情况。 18、违反店内商业行为准则,或有图利他人情节,并导致本店利益损失。

19、严禁不尊重店内员工、顾客及所有与宝贝计划有关的人员,且与顾客发生争吵的的行为。 20、严禁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或书籍,吃零食,打瞌睡,玩手机或在店内接听手机。上班时间电话应调至振动或静音状态。(违者10元1次,一月违反5次者予以辞退) 21、严禁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2、严禁探听、传说、讨论他人工资。 23、严禁将私用的、盗版的程序和游戏等安装到电脑上,若由于违反规定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将追究其责任。 24、员工作息时间严格按店内规定为准,不迟到早退。 25、旷工连续三天(试用期内,旷工累计一天整),或年内累计满五天。 26、触犯国家刑律,被公安机害拘留或逮捕。

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管理制度 宣教制度 母婴同室对象 母乳喂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探视制度 质量制度 工作职责 射阳县人民医院 母婴同室工作常规(试行) 为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根据本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射阳县人民医院母婴医院工作常规》,以此作为母 婴同室工作的考核标准。 一、·管理制度 医院成立医院母乳喂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母乳喂养支持组织。

二、宣教制度 1、产前门诊的宣教工作必须有宣教大纲,示教娃娃,乳房模型和录像带(或知识性宣教挂图)《母乳喂养指南》宣传册。门诊宣教录像时间不宜太长。对孕妇宣教内容应包括:本院母乳喂养的规定;生后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盘点;母婴同室的重要性;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如何保证母乳的充足,母亲喂奶的体 位,婴儿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 2、医院要确定固定的宣教日,每对夫妇在孕12周后和32周后各进行一次围产期保健宣教及母乳喂养宣教。宣教室有专人负责,有登记本、围保卡上有宣教记录。 3、入院待产及产后进入母婴休养室后再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能指导。 4、产后第3、7、14、28天各进行一次访视及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42天、3、 6个月各进行一次母乳喂养咨询及婴儿健康检查。 三、母婴同室对象 1、凡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内科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三、四级者,子痫、精神病、癫痫、智力低下),无急性传染病者,不论阴道分娩、剖宫产 均可母婴同室。 2,新生儿有如下情况,不宜母婴同室: A,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五分钟小于7分,继续复苏无好转着, B,新生儿体重低于1500克,孕周32周, C,严重出生缺陷, D,宫内感染者。 四,母乳喂养制度 1,阴道分娩者,产后经检查无早吸允禁忌症(如早产,低体重,窒息Apgar评分<7分着着),应在30分钟内,及时帮助新生儿(在全裸体 态下)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者,并帮助早吸允。剖宫产儿在出生 后30分钟内好和母亲进行脸贴脸的皮肤接触,然后放在手术室内备用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对产妇婴儿进行科学护理。 2、对产妇、婴儿进行责任护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3、严格宣教制度,进行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健康宣教,教会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4、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5、每天给婴儿沐浴一次,隔天称体重,定时更换尿布,观察大小便情况并记录,定时测体温等。 6、每天有医生查房,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7、认真做好出院宣教工作,将分娩后的产妇介绍给当地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告知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随访时间和产妇与支持组织联系的方法。 8、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齐、清洁、禁止吸烟。 9、产妇入室后一律不得擅自离开病区,更不准擅自将婴儿抱出病房。 10、为保证母乳喂养,严禁将奶瓶、橡皮奶头及代乳品带入室内。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1、妇产科有一位科主任负责产科门诊工作,科主任加强对产科门诊业务技术指导。 2、参加产科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及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3、门诊医护人员应由由一定经验的医生、护士担任,确保门诊工作质量。

4、对难以确认的疑难病症及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的病例应及时转上级医师诊视。确保每天有一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上门诊解决疑难病例。 5、对孕妇进行认真检查和高危筛查,按要求书写病历,作出诊断及准确的治疗。 6、对基层或外地转诊来的孕妇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7、对准备转院的危重病人,应写清首诊记录及转院意见,并由医师亲自陪送转院。 8、门诊应经常保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有计划地安搀孕妇就诊。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0、与病房加强联系,有计划地收容孕妇住院治疗或分娩。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1、《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医学文书。 2、《出生医学证明》由合法的助产单位按规定进入微机化管理,由妇幼保健所统一放号,规定输入内容,对号输入,在规定期限内直接签发,方便群众领取。 3、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收费标准,严禁超标准收费,在使用过程中因打印或其他人为造成的损失由签发单位自理,不得转嫁他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伪造的《出生医学证明》,严禁私补、乱发《出生医学证明》。 5、《出生医学证明》因任何原因丧失原始凭证的情况要求补发的,取得原签发单位有关出生医学记录证明材料后,到县妇幼保健机构补发。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1.母婴24小时同室,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限制人员流动与探视人 员数量,严禁传染病人陪床和探视。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每日开车开窗通风两次(做好产妇保 暖),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不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防止交叉感染。 3.病房护士及时指导产妇完成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进一步指导 母乳喂养(首次喂哺在分娩后30分钟内完成),按需哺乳,禁用奶瓶喂养或用橡皮奶头做安慰物。 4.指导产妇自行观察新生儿的方法和内容,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 医护人员,并积极给予处理(因医疗护理操作时,母婴分离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5.母婴同室护士在接收新生儿时,应详细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 认真核对新生儿的病历与手圈内容是否相符、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日期、时间、产式。并对入室时的新生儿进行评分,详细检查新生儿全身情况,有无畸型、血肿、产瘤、脐部有无渗血等。 6.每天为新生儿测量体温两次,每日进行晨间护理沐浴。了解吃奶 次数、大小便次数等,做好记录,督促产妇按需哺乳,严禁给婴儿加喂糖水及其他代乳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 7.鼓励产妇早活动,同时重视产妇的心里护理,进行产褥期保健、 计划生育、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 8.新生儿出院时须与产妇核对手圈与标牌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

期,无误后将新生儿交与产妇,并向产妇和家属再次宣教母乳喂 养的重要性和产褥期保健及计划生育相关知识。 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病室规范。每日通风2~4次,每次20分钟,室温22~ 24℃,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源。 2.对母婴实施整体护理,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每班床头交接班。 3.新生儿入室后给予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 4.根据婴儿情况随时更换尿布,注意观察婴儿全身皮肤及脐带情 况,产妇给予晨晚间护理。 5.婴儿每日洗澡一次,常规消毒脐带及清洁眼部,婴儿包被、衣服 每日更换。 6.婴儿餐具一用一消毒。 7.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应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母婴同室护士 负责处理婴儿医嘱。 8.每日做好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挤奶,负责奶库的管理。 9.母婴同室护士负责接待新入院、手术、分娩的产妇并执行医嘱。

加强妇幼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加强妇幼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在2002年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会议上讲话 市妇幼保健院周书进 各位领导、各位专干: 今天,卫生局组织召开全市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会议总结我市2001年度所取得成绩,部署2001年的工作,下面我就妇幼保健工作谈如下几点意见: 一、2001年妇幼保健工作回顾 2001年,我市妇幼保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上级妇幼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市妇幼保健人员围绕“两纲”目标,坚持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加强管理力度、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推行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保健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2001年全市活产数14687,孕产妇死亡4例,率为27.2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57人,率为17.50‰,其中婴儿死亡202人,率为13.75‰,各项工作指标保持了长沙市的领先水平,获得长沙市妇幼工作红旗单位的荣誉。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此外,二000年我市在推广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投服维生素K预防婴儿出血症、出生缺陷监测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新技术

方面同样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各位领导,各位专干,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市卫生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村妇幼保健员、乡镇妇幼专干各级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奋力拼搏的结果,是防疫、药政专干等全体卫生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妇幼保健院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干及所有关心支持我们妇幼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与产科业务开展情况相比相对滞后,目前仍有二个乡镇卫生院尚未获得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证,还有20个开展住院分娩的单位产科建设未达标。②婚前医学检查不规范。③工作开展不平衡。④少数乡镇卫生院存在重院内产科业务,轻广覆盖保健服务现象。⑤资料收集不全,工作记录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有待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妇幼卫生工作继续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深化改革、加强管理,逐步拓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母婴保健行为,落实《两纲》目标,达到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其主要工作目标是:孕产妇死亡率≤30/10万、婴儿死亡率≤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住院分娩率≥95%、高危妊娠漏筛、漏管率为0、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

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待产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产房、手术室要更换手术衣、口罩、帽子、鞋子。 2、待产室、产房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每天用3-5%来苏尔液拖地,墙壁、无影灯与桌面等处,每日擦抹一次,晨晚均要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3、消毒液浸泡,每周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浓度要达到要求。 4、待产室、产房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日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灯定时消毒,一周要用乳酸或甲醛薰蒸一次,每月作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5、物品排列有序,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标志。 6、污染手术后随时消毒,被污染的器械用3%来苏尔溶液浸泡,处理后送高压灭菌,乙肝患难夫妻者手术后器械等待高压灭菌后清洗消毒。 (二)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一次,备有紫外线消毒时,作出院终末处理。 2、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上下午各一次。 3、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亲清洁手、乳头。 4、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 5、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淋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5 1/ 2

6、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及时调离。 7、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如HbeAg阳性孕产妇)。 8、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儿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容器内。 9、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6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