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机曲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机曲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机曲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机曲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公司

通机曲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第三章市场研究

第四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

第六章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项目工艺先进性

第八章环境保护可行性

第九章项目安全规范管理

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一章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三章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结论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将进一步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优化工艺制造流程;扩大产能,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市场地位;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政策,激发员工潜能;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为公司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87.77万元,同比增长30.09%(2263.7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通机曲轴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968.9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1.42%。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006.2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9.26万元,增长率14.19%;实现净利润1504.6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2.81万元,增长率20.19%。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通机曲轴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经开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8630.97平方米(折合约72.9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97%,建筑容积率1.0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5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0.82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8630.9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743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548.8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600.8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864.8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4台(套),设备购置费5862.2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379967.36千瓦时,折合169.6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0682.56立方米,折合0.91吨标准煤。

3、“通机曲轴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79967.36千瓦时,

年总用水量10682.5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70.51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8.0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03%,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经开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

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6210.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912.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83%;流动资金2297.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7%。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59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635.34万元,税

金及附加249.97万元,利润总额3349.66万元,利税总额4061.65万元,

税后净利润2512.2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49.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20.66%,投资利税率25.06%,投资回报率15.50%,全部投资回收期

7.95年,提供就业职位238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三、报告说明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具有丰富报告编制案例的团队撰写,通过对项

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

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

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

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经开区

及xx经开区通机曲轴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

开区通机曲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

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通机曲轴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开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

位23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549.40万元,可以促进xx经开区区域经济的

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0.66%,投资利税率25.06%,全部投资回

报率15.50%,全部投资回收期7.9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7.95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目前,“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已基本开发建设完成,即将上线

服务。系统将发布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约2万项,内容包括成果

介绍、应用场景、成果状态、转化方式、资金需求、成果联系信息等,并

面向社会公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等用户提供成果检索、浏览、导航等服务。下一步,将加强财

政资金支持产生的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制度的建设,加大科技成

果采集工作力度,持续扩大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科技成果数量。加强科

技成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支持第三方机构运用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成

果信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增值服务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提高面向国

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众创空间、科技型创新

创业等各类用户的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中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

参与竞争主要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这种状况已经难以为

继了。但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要用新兴产业去全面取代传统制造业,

而是要用新兴制造技术和工具去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设备和制造系统,充

分发挥以中国规模化制造为基础的制造业大国优势。

2、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

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的兴衰印证着国家的兴衰。历史上中国曾

是制造业第一大国,1850年前后旁落他国。经历了150年后,2010年我国

再次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无

疑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指明了方向。

3、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针对未来可能的全球市场,积

极扩张新兴产业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抓紧抢占发展的先机。二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可以为消费者提

供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加环保、更多享受的新产品新服务,产品性价

比大幅提升。而且通过市场的选择,新的先进产能将替代旧的落后产能,

从而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在技术进步支撑下的有利于

消费者利益的产能扩张。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

制高点,当前一些国家从保护自身发展而采取“保护性”做法,是损人不

利己的做法,在短期限制我国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损害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不会是长久之计。我们不可因噎废食,因为人家的限制就不扩张产能或甚

至限制产能,而是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调整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不断满足国际市场的新需求,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产能过快扩张可能会带来企业利润下滑,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跟上技术进步

的步伐,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建立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产能扩张过快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采取以次充好等问题,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避免“劣币驱逐

良币”现象的发生。

4、投资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社会经济各

项事业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需要众多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经营项目的推动;项目承办单位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人力资

源优势,实施项目形成规模经济,可为企业增创效益,同时,可以带动相

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项目达产后对发展当地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引领相

关产业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必要性分析

1、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

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

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

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十三五”

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

内在韧性。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

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来自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不断提高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十二五”期间尤

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革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动能。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各部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

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

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

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2、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

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

百分点。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按

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

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这些积极变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进一

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一季

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二

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三是以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

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对比上

述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稳增长因而持

续获得新动能,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值得称道的。

3、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中存在着缺乏高端科技、创新少、产品附加

价值少的现象。然而,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GDP的含金量等,使传统动能由可获得的利益占总价格百分比低的简单制造转变为高品

质的中国创造,是提升传统动能的最主要和必要的途径。我国幅员辽阔,

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存在差异,而各行业发展情况不同,资源

配置也有所不同,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发展物流与互联网,可以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

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

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

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

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

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

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

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第三章市场研究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通机曲轴企业693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从业人员3465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通机曲轴产值115900.63万元,较2016年101205.58万元增长14.52%。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1805.79万元,较去年46849.15万元同比增长10.58%。

区域内通机曲轴行业经营情况

区域内通机曲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

12692.42万元,较上年度10901.33万元增长16.4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1789.80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3600.23万元,同比增长18.84%;实现净利润1255.42万元,同比增长16.03%;纳税总额93.07万元,同比增

长16.52%。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26548.55万元,资产负债率39.02%。

2017年区域内通机曲轴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440.05万元,同比

2016年29082.97万元增长18.42%;行业净利润14893.63万元,同比2016年13520.00万元增长10.16%;行业纳税总额13537.78万元,同比2016年12252.49万元增长10.49%;通机曲轴行业完成投资45275.78万元,同比2016年38382.32万元增长17.96%。

区域内通机曲轴行业营业能力分析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8亿元,年均增长7.70%。预计区域内通机曲轴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174081.32

万元,利润总额48715.21万元,净利润18133.50万元,纳税13142.28万元,工业增加值55520.15万元,产业贡献率18.48%。

区域内通机曲轴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第四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通机曲轴,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5985.00万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经济建设

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加快经济发展的

一系列政策,对于相关行业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筹措发

展资金、参与国际分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各行各业面临市场国际化,相应企业将面

对极具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将会形成新

的分配格局。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48630.97平方米(折合约72.91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48630.9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2.91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51548.8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600.86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51548.83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4423.33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4台(套),设备购置费5862.22万元。

(三)产能规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单缸柴油机曲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班级: 作者: 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指导老师: 2007.11.05

班级 姓名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 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 2t F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 b ≤4, 3l =1.2r,已知数据如下表:

推荐-柴油机曲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精品

柴油机曲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0 引言 1 1 R180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 3 1.1 分析零件图 3 1.2 确定生产类型 3 1.3 确定毛坯 3 1.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3 1.5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6 1.6 确定工序尺寸 7 1.7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1.8 填写工艺规程卡 15 2 R180柴油机曲轴第一套夹具设计 16 2.1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分析原始资料 16 2.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7 2.3 绘制夹具结构草图 19 3 R180柴油机曲轴第二套夹具设计 21 3.1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分析原始资料 21 3.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2 3.3 夹具定位误差分析 22 3.4 拟订夹具总装图的尺寸、公差与配合及技术要求 22 3.5 绘制夹具总装图 23

4 结论 24 致谢 25 26 附件清单 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R180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及其中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本文作者是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保证工人具有良好而安全劳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设计的。在工艺设计中,作者结合实际进行理论设计,对曲轴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使曲轴的生产加工更经济、合理。在夹具设计部分,作者在收集加工所用机床、刀具及辅助工具等有关资料后,对工件材料、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夹具设计步骤设计出符合曲轴生产工艺及夹具制造要求的夹具。 关键词:柴油机曲轴工艺夹具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 R180 diesel engine crankshaft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two of them jig of process design mainly. The author of this text is guaranteeing product quality, boost productivity, lower costs, utilize existing working condition, guaranteeing worker to have good work prerequisite of terms to design . In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author bine carrying on theory desig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rankshaft actually, optimize craft course and craft equip, enable economy rational even more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crankshaft. Designing in the jig , the author collect the relevant materials, such as lathe, cutter and handling tool,etc. 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e of work piece material,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and craft, and make jig of request according to jig measure design and cankshaf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jig.

柴油机曲轴设计

1前言 1.1柴油机与曲轴 1.1.1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 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柴油机在进气冲程吸入纯空气,在压缩冲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以雾状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温度高达476.85℃~726.85℃,极大地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因此柴油喷人气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即着火燃烧,燃气压力急剧达到6~9MPa,温度升高到1726.85℃~2226.85℃。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做功。废气同样经排气门、排气管等处排出。 四行程柴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均经过如下四个行程: (1)进气行程在这个行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气缸与化油器相通,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容积增大,气缸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可燃混合气被吸人气缸内。活塞行至下止点时,曲轴转过半周,进气门关闭,进气行程结束。 由于进气道的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稍低于大气压,约为0.07~0.09MPa。混合气进入气缸后,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机件接触,并与上一循环的高温残余废气相混合,所以温度上升到96.85℃~126.85℃。 (2)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进气门、排气门同时关闭。曲轴继续旋转,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容积缩小,进入到气缸中的混合气逐渐被压缩,使其温度、压力升高。活塞到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压缩终了时鼓,混合气温度约为326.85℃~426.85℃,压力一般为0.6~ 1.2MPa。 (3)做功行程活塞带动曲轴转动,曲轴通过转动把扭矩输出。 (4)排气行程进气口关闭,排气口打开,排除废气。 由上可知,四行程汽油机或柴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其余三个行程作为辅助行程都是为作功行程创造条件的。因此,单缸发动机工作不平稳。现代汽车都采用多缸发动机,在多缸发动机中,所有气缸的作功行程并不同时进行,而尽可能有一个均匀的作功间隔,因而多缸发动机曲轴运转均匀,工作平稳,并可获得足够大的功率。例如六缸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要旋转720°,曲轴转角每隔120°就有一个气缸作功。

曲轴强度模态分析报告

柴油机曲轴ANSYS计算报告 蔡川东:20114541

目录 1摘要3 2workbench高级应用基础3 2.1接触设置 (3) 2.2多点约束MPC (4) 3模型介绍5 3.1模型简化 (5) 3.1.1轴瓦建立 (6) 3.1.2质量块建立 (6) 3.2材料性能和参数 (7) 3.3有限元模型构建 (7) 4强度分析9 4.1理论简介 (9) 4.2载荷工况 (9) 4.3计算分析 (11) 5模态分析12 5.1理论简介 (12) 5.2约束条件 (12) 5.3计算分析 (12) 6结果与讨论13

1摘要 曲轴是柴油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受力情况最复杂的部件,他的参数尺寸以及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柴油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曲轴的工作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曲轴设计是否可靠,对柴油机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研制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对曲轴的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在柴油机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作用下,曲轴系统可能在柴油机转速范围内发生共振,产生附加的动应力,使曲轴过早的出现弯曲疲劳破坏和扭转疲劳破坏,因此有必要对曲轴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以获取其固有频率避免共振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以六缸柴油机的曲轴为对象,计算分析了曲轴在一种载荷工况下的强度分析,找出其最大应力所在位置,以及讨论起是否在参考安全范围内,为曲轴设计中的强度计算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同时对曲轴进行模态分析,找出其各阶固有频率,并观察其各阶模态形状,为柴油机避免共振提供数据参考。 实验采用有限元法对曲轴进行分析,有限元法是根据变分原理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是分析各种结构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用有限元法可方便地进行分析并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曲轴的三维模型IGES文件,导入Workbench中进行工况设计。比较准确地得到应力、变形的大小及分布和曲轴的固有频率及振型。 2workbench高级应用基础 2.1接触设置 (1)接触问题属于不定边界问题,即使是弹性接触问题也具有表面非线性,其中既有由接触面 积变化而产生的非线性及由接触压力分布变化而产生的非线性,也有由摩擦作用产生的非线性。由于这种表面非线性和边界不定性,所以,一般来说,接触问题的求解是一个反复迭代过程。 当接触内力只和受力状态有关而和加载路径无关时,即使载荷和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仍然属于简单加载过程或可逆加载过程。通常无摩擦的接触属于可逆加载。当存在摩擦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可逆加载过程或称复杂加载过程,这时一般要用载荷增量方法求解。 (2)接触面的连接条件。在接触问题中,除了各相互接触物体内部变形的协调性以外,必须保 证各接触物体之间在接触边界上变形的协调性,不可相互侵入。同时还包括摩擦条件—称为接触面的连接条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接触问题时,需要分别对接触物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并规定在初始接触面上,两个物体对应节点的坐标位置相同,形成接触对。 (3)workbench中有5中接触类型分别是: ?Bonded无相对位移。就像共用节点一样。 ?No seperation法向不分离,切向可以有小位移。 ?Frictionless法向可分离,但不渗透,切向自由滑动 ?Rough法向可分离,不渗透,切向不滑动

发动机曲轴结构设计

发动机曲轴结构设计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曲轴的结构 曲轴的作用是把活塞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旋转运动,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同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如风扇、水泵、发电机等【18】。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块、前端和后端等组成,如图所示。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组成了一个曲拐,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目等于气缸数,而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图 主轴颈是曲轴的支承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主轴承的数目不仅与发动机气缸数目有关,还取决于曲轴的支承方式。 曲柄是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连接部分,断面为椭圆形,为了平衡惯性力,曲柄处常设置平衡重。平衡重用来平衡发动机不平衡的离心力矩及一部分往复惯性力,从而保证了曲轴旋转的平稳性【19】。 曲轴的连杆轴颈是曲轴与连杆的连接部分,曲柄与主轴颈的相连处用圆弧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直列发动机的连杆轴颈数目与气缸数相等而V型发动机的连杆轴颈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曲轴前端装有正时齿轮,以驱动风扇和水泵的皮带轮以及起动爪等。为了防止机油沿曲轴轴颈外漏,在曲轴前端装有一个甩油盘,在齿轮室盖上装有油封。曲轴的后端用来安装飞轮,在后轴颈与飞轮凸缘之间制成档油凸缘与回油螺纹,以阻止机油向后窜漏。 曲轴的形状和曲拐相对位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和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多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应使连续作功的两缸保持尽量远的距离,这样既可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又能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此外作功间隔应力求均匀,也就是说发动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每个气缸都应发火作功一次,以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 曲轴的作用:它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变为旋转的动力,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同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如风扇、水泵、发电机等。工作时,曲轴承受气体压力,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的作用,受力大而且受力复杂,并且承受交变负荷的冲击作用。同时,曲轴又是高速旋转件,因此,要求曲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具有良好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耐磨损且润滑良好【20】。 曲轴的疲劳损坏形式 曲轴的工作情况十分复杂,它是在周期性变化的燃气作用力、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惯性力及其他力矩作用下工作的,因而承受着扭转和弯曲的复杂应力。曲轴箱主轴承的不同心度会影响到曲轴的受力状况,其次,由于曲轴弯曲与扭转振动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再加上曲轴形状复杂,结构变化急剧,产生了严重的应力集中。最后曲轴主轴颈与曲柄销是在比压下进行高速转动,因而产生强烈的磨损。因此柴油机在运转中发生曲轴裂纹和断裂事故不为鲜见,尤其是发电柴油机曲轴疲劳破坏较多。依曲轴产

柴油机曲轴工艺过程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柴油机曲轴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江苏张家港校处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111 专升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w11107861 学生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3.1.21--2013.4.14

摘要 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运动。曲轴主要有两个重要加工部位:主轴颈和连杆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活塞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而曲轴加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整体性能的表现。曲轴的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连杆颈。 这次毕业设计介绍柴油机曲轴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夹具的设计,及曲轴的规程制定中遇到问题的分析,经济性分析,工时定额,切削用量的计算。同时还介绍曲轴加工中用到的两套夹具的设计过程。在工艺设计中,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对曲轴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使曲轴的生产加工更经济、合理。 根据现阶段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本着以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材料等技术分析。并根据以上分析来选择合理的毛坯制造方法,设计工艺规程,夹具设计。 关键词:柴油机曲轴工艺夹具

目录 中文摘要…………………………………………………………………………………………I 1.引言 (1) 2.曲轴的生产纲领 (2) 3.零件的分析 (2) 3.1曲轴的用途及工作条件 (2) 3.2分析零件上的技术要求,确定要加工的表面 (3) 3.3加工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4) 3.4尺寸和位置精度 (4) 3.5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质量要求 (4) 3.6热处理要求 (4) 4.曲轴材料和毛坯的定 (4) 4.1确定毛坯的类型 (4) 4.2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 (4) 4.3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 (4) 5.曲轴的工艺过程设计 (5) 5.1粗、精加工的定位基准 (5) 5.1.1粗加工 (5) 5.1.2粗加工 (5) 5.2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5.3曲轴机械加工的基本路线 (5) 5.4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6) 5.5工序设计 (6) 5.5.1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8) 5.5.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5.6确定工时定额 (11) 5.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2) 5.7.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2) 5.7.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2) 6.柴油机曲轴加工键槽夹具设计 (13) 6.1.1夹具类型的分析 (13) 6.1.2工装夹具定位方案的确定 (13) 6.1.3工件夹紧形式的确定 (13) 6.1.4对刀装置 (13) 6.1.5分度装置的确定以及补补助装置 (14) 6.1.6夹具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论证 (14) 6.1.7夹具结构类型的设计 (15) 6.2夹具总图设计 (16) 6.4绘制夹具零件图 (16)

柴油发动机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毕业设计)

柴油发动机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由吴祖德t053329 于星期五, 2009/06/19 - 12:41下午发表 ?学士学位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学号: 05120332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导师姓名: 曾宏达 中图分类号: TH16 论文总页码: 47 参考文献总数: 20 曲轴是柴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它的作用是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将作用在活塞的气体压力变成扭矩,用来驱动工作机械和柴油发动机各辅助系统进行工作。曲轴在工作时承受着不断变化的压力、惯性力和它们的力矩作用,因此要求曲轴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磨性好,轴颈表面加工尺寸精确,且润滑可靠。 本设计是根据被加工曲轴的技术要求,进行机械工艺规程设计,然后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主要工作有:绘制产品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根据生产类型和所在企业的生产条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等工艺卡片;设计指定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总图和主要零件图。 中文关键字: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曲轴,夹具 英文题目: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of diesel engine crankshaft 英文摘要: Crankshaf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s of diesel engine. Ist action is change the to

缸柴油机曲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学号:41091307 姓名:吴茂坤 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指导老师:李锋 2011.10.20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 三、设计题目 (3) 四、设计过程 (4) 1、画出曲轴的内力图 (4) 2、设计曲轴颈直径d和主轴颈直径D (6) 3、校核曲柄臂的强度 (7) 4、校核主轴颈H-H截面处的疲劳强度 (9) 5、用能量法计算A-A截面的转角yθ,zθ (9) 五、设计的改进措施及方法 (13) 六、程序计算部分 (13) 七、设计体会 (15) 八、参考文献 (15)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杨韬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杨韬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班级:铁车三班 学号:2014120950 姓名:杨韬 指导老师:任小平

一、 设计目的 系统学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二、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2 t F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 b ≤4, 3l =1.2r,有关数据如下表: 要求: 1. 画出曲轴的内力图。 2. 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 3. 校核曲柄臂的强度。 4. 校核主轴颈H-H 截面处的疲劳强度,取疲劳 安全系数n=2。键槽为端铣加工,主轴颈表面为车削加工。

5. 用能量法计算A-A 截面的转角y θ ,z θ。 数据 1/l m 2/l m /E Gpa μ []/Mpa σ 1/Mpa τ- 0.11 0.18 150 0.27 120 180 τψ τε /P kW /(/min)n r /r m 0.05 0.78 16.4 300 0.05 零件图:单缸柴油机曲轴 零件简化图:

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方案[]

0 引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R180柴油机曲轴的工艺设计及其中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曲轴是柴油机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材质大体分为两类:一是钢锻曲轴,二是球墨铸铁曲轴。由于采用铸造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构形状,从而减轻质量,且机加工余量随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而减小。球铁的切削性能良好,并和钢制曲轴一样可以进行各种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来提高曲轴的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而且球铁中的内摩擦所耗功比钢大,减小了工作时的扭转振动的振幅和应力,应力集中也没有钢制曲轴来的敏感。所以球墨铸铁曲轴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采用。本次设计中曲轴的材质为球铁。 从目前整体水平来看, 毛坯的铸造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工艺装备落后,毛坯机械性能不稳定、精度低、废品率高等问题。从以下几个工艺环节采取措施对提高曲轴质量具有普遍意义。①熔炼国内外一致认为,高温低硫纯净铁水的获得是生产高质量球铁的关键所在。为获得高温低硫磷的纯净铁水,可用冲天炉熔化铁水,经炉外脱硫,然后在感应电炉中升温并调整成分。②球化处理③孕育处理冲天炉熔化球铁原铁水,对铜钼合金球铁采用二次孕育。这对于防止孕育衰退,改善石墨形态,细化石墨及保证高强度球铁机械性能具有重要作用。④合金化配合好铜和钼的比例对形成珠光体组织十分有利,可提高球铁的强度,而且铜和钼还可大大降低球铁件对壁厚的敏感性。⑤造型工艺气流冲击造型工艺优于粘土砂造型工艺,可获得高精度的曲轴铸件,该工艺制作的砂型具有无反弹变形量的特点,这对于多拐曲轴尤为重要。⑥浇注冷却工艺采用立浇—立冷,斜浇—斜冷、斜浇—反斜冷三种浇注方式较为理想,其中后一种最好。斜浇—反斜冷的优点是:型腔排气充分,铁水充型平稳,浇注系统撇渣效果好,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效果好,适应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目前,国内大部分专业厂家普遍采用普通机床和专用组合机床组成的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较低。曲轴的关键技术工程仍与国外相差1~2个数量级。国外的机加工工艺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特点。①广泛采用数控技术和自动线,生产线一般由几段独立的自动化生产单元组成,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采用龙门式自动上下料,集放式机动滚道传输,切削液分粗加工与精加工两段集中供应和回收处理。②曲轴的主要加工工序基准中心孔,一般采用质量定心加工方式,这样在静平衡时,加工量很少。③轴颈的粗加工一般采用数控铣削或车拉工艺。工序质量可达到国内粗磨后的水平,且切削变形小、效率高。铣削和车拉是曲轴粗加工的发展方向。④国外的曲轴磨床均采用CNC控制技术,具有自动进给、自动修正砂轮、自动补偿和自动分度功能,使曲轴的磨削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⑤油

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曲轴加工工艺及曲轴连杆轴颈 磨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生姓名郑为山 班级09 机电一班 学号 62093138 指导教师问德刚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5日

目录 摘要 (2) 1轴零件图的分析 (3) 1.1曲轴零件及其工艺特点 (3) 1.2曲轴的主要技术要求 (4) 1.3曲轴零件加工要求 (4) 1.4 曲轴零件工艺特点 (4) 2曲轴的机械加工 (4) 2.1曲轴的材料和毛坯 (4) 2.2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 3曲轴连杆轴颈磨床夹具设计 (14) 3.1 机床夹具的分类、基本组成和功用 (14) 3.2加紧方案 (15) 3.3定位基准的选择 (15) 3.4定位误差分析 (15) 3.5夹具结构简图 (17) 3.6夹具的使用方法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曲轴加工工艺及曲轴连杆轴颈磨床夹具设计 郑为山 【摘要】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本课题是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所撰写的工艺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影响到工人、设备、工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手册、图表、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夹具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单缸柴油机曲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班级:441006班 作者:刘百川44100608 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 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题号:4 数据号:24 指导老师:李锋

课程设计的目的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有以下六项: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2t r F F =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 1.6h D ≤≤,2.54h b ≤≤, 3 1.2l r =。

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本课题仅175Ⅱ型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所撰写的工艺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影响到工人、设备、工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手册、图表、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工艺分析,工艺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二章确定曲轴的加工工艺过程3 2.1曲轴的作用3 2.2曲轴的结构及其特点3 2.3曲轴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4 2.4曲轴的材料和毛坯的确定4 2.5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 2.6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 第三章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6 3. 1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6 3. 2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分析7 3. 3曲轴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8) 3.3.1铣曲轴两端面,钻中心孔 (8) 3.3.2曲轴主轴颈的车削 (8) 3.3.3曲轴连杆轴颈的车削 (8) 3.3.4键槽加工 (9) 3.3.5轴颈的磨削 (9) 第四章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9 4.1曲轴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9 4.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0 4.2.1主轴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0 4.2.2连杆轴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0 4.2.3φ22 -00.12外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0 4.2.4φ20 0-0.021外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1 4.3 确定工时定额11 4.4 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制订12 谢辞13

汽车发动机曲轴材料的选择及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班级: 设计题 汽车发动机曲轴材料的选择及工艺设计 目: 设计内容: 1根据零件工作原理,服役条件,提出机械性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2、选材,并分析选材依据。 3、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分析各热加工工序的作用。 4、制订热处理工艺卡,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对各种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并分析所得到的组织,说明组织及性能的检测方法与使用的仪器设备。 5、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及补救措施。 6、分析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方式及修复措施。

目录 0 刖言.............................................................................. .1 1 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 . (2) 1.1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工作条件 (3) 1.2汽车发动机曲轴的性能要求及技术要求 (3) 2 汽车发动机曲轴的材料选择及分析................... .4 2.1零件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4) 2.2曲轴常用材料简介 (5) 2.3汽车发动机曲轴材料的确定 (5) 3 曲轴的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 (6) 3.135CrMo曲轴热处理要求 ................................ .. (6) 3.2汽车曲轴的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6) 3.2.1 调质处理............................. .... ..... (7) 3.2.2去应力退火 .............................. ... .... .. (8) 3.2.3圆角高频淬火和低温回火 ..................... .. .... (9) 4 曲轴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及预防措施 ....... (11) 4.1校直过程引起材料原始裂纹 (11) 4.2曲轴圆角淬火不当引起裂纹源 (12) 4.3淬火畸变与淬火裂纹 (12) 4.4淬火导致氧化、脱碳、过热、过烧 ....................... ..13 4.5 淬火硬度不足 (13) 5 曲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及分析 (13) 6 课程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 (14) 7 参考文献 (15)

柴油机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柴油机曲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斜油孔回转钻模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5-18

目录 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第1章绪论 1.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6 1.2设计要求.......................................................7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2.1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批量..................................8 2.2选择毛坯.......................................................8 2.3工艺规程设计...................................................8 2.3.1定位基准的选择................................................8 2.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9 2.3.3制订工艺路线.................................................10 2.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毛坯的选择...............................18 2.4.1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18

WD615系列柴油机曲轴

WD615系列柴油机曲轴、活塞、连杆机构WD615系列柴油机采用常规曲轴连杆机构。 WD615发动机采用模锻曲轴,曲轴表面经过特殊热处理及软氮化处理,因此有较好的耐磨和抗疲劳层。 曲轴主轴颈与连杆轴颈椭圆度应≤0.01mm,极限值为o.015mm,锥度应≤o.01mm,极限值为o.015mm。曲轴中间轴颈相对于两端轴颈的偏心距(曲轴弯曲度)O.3mm。 196kw可装用直径西260mm的硅油减振器,其他大马力柴油机曲轴上则可装用西280mm的硅油减振器。在曲轴前端热装有减振器固定法兰和曲轴齿轮。曲轴齿轮应加热至180℃,而固定法兰则需加垫至290℃后热装入曲轴。七道曲轴主轴瓦是等厚钢背低铝合金制成,二道瓦可以互换。止推瓦安装在第二道主轴承两侧。装配中必须测量轴瓦孔径尺寸和轴颈尺寸。选装主轴瓦使主轴承径向间隙为O.095mm~O.163mm,使用极限为0.18mm。动平衡最大不平均数衡量609/cm。曲轴的轴向间隙为o.052mm—o.255mm,使用极限为O.35mm。连杆瓦采用不等厚钢背低锡铝合金制成。曲轴与飞轮为强力螺栓连接,安装飞轮时首先用60N·m扭矩对称扭紧,而后对称将所有螺栓旋转90。±5。,然后再旋转90。±5。并确认最终扭矩达到230N·m~280N·m。对达不到最终扭矩者应予更换。飞轮螺栓可重复使用2次。 活塞采用铝合金制造如图2—18所示。活塞顶部有一“w”型燃烧室和进、排气门的避阀坑。燃烧室容积一般为87mm±0.。75mm。活塞上安装有两道气环与一道油环。第一道气环是在铸铁镶圈环槽内的双面梯形桶面环,内环面上部有切槽,工作表面喷钼,开口间隙为O.40mm一0.60mm,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杨韬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班级:铁车三班 学号:2014120950 :韬 指导老师:任小平

一、 设计目的 系统学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二、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2 t F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 b ≤4, 3l =1.2r,有关数据如下表: 要求: 1. 画出曲轴的力图。 2. 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 3. 校核曲柄臂的强度。 4. 校核主轴颈H-H 截面处的疲劳强度,取疲劳安全系数n=2。键槽为端铣加工,主轴颈表面为车削加工。 5. 用能量法计算A-A 截面的转角y θ ,z θ。

数据 1/l m 2/l m /E Gpa μ []/Mpa σ 1/Mpa τ- 0.11 0.18 150 0.27 120 180 τψ τε /P kW /(/min)n r /r m 0.05 0.78 16.4 300 0.05 零件图:单缸柴油机曲轴 零件简化图:

DF4DD柴油机工艺流程

DF4DD机车柴油机检修工艺流程 一、机车总体分解、组装: 1、机车进入检修台位后打好铁鞋,切断总电源。 2、放掉机油、水、轴齿箱油和压缩空气;抽空所有燃油。 3、拆除冷却室上部的两个冷却风扇及偶合器。 3、拆除所有连接以及空气、电气、油、水管线后,分别拆下冷却室、 动力室、辅助传动室顶盖和侧墙以及预热室顶盖。 4、拆除柴油机上的油、水、电气、仪表、风路等所有连接部分。 5、拆除启动油泵组成、燃油泵组成、前后万向轴组成、膨胀水箱以 及相应的管路、风路、电气设备。 6、拆除机油热交换器、机油滤清器、燃油预热器、辅助机油泵安装 螺栓及各个电气、油、水管线后,分别吊出上述各部件。 7、拆除强化型空气散热器安装连接及管线,吊下强化型空气散热器。 8、拆除静液压变速箱、启动变速箱、启动发电机、厉磁机、后转向 架牵引电动机通风机、后转向架牵引电动机通风机安装螺栓和管线等联接部分以及绳传动轴(节)后,分别吊下上述部件。 9、拆除柴油机地脚紧固螺栓、主发电机地脚紧固螺栓后,使用柴油 机专业吊具将柴油机-发电机组吊下,放在专用支架上。然后拆下发电机与连接箱之间的联接螺栓后将柴油机与发电机分解。 10、拆除空压机电机组安装螺栓及联接的电线、风管等吊出空压机组。 11、拆除柴油机空滤器和电制动装置以及动力室两台通风机。 12、拆除电瓶连接大线及各电瓶之间的连接线,拆下所有电瓶。 13、拆除司机室内座椅、JZ7制动机、两个风喇叭、雨刷器及风缸、 以及司控器、各类仪表、电暖气、空调、信号显示、监控装置等。 14、拆除制动系统中的704-1型调压器、NT2保安阀、中继阀、分 配阀、变向阀、滤尘止回阀、紧急制动阀、ZDF型电动放风阀、基础制动装置、撒砂阀。 15、拆除牵引杆装置、油压减振器、轴箱定位销、牵引电动机进风道 以及车体与转向架的风、水、电各连接管线;将架车机吊至车体两侧的架车座位置。 16、把架车机伸缩臂摇至机车的4个架车座下,分别起升各个架车机, 使其起升座与机车两侧的架车座贴合后;同时起升4台架车机。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吉林大学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 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数据号:7.2I16 学号:4212XXXX 姓名:学长只能帮你到这了 指导教师:魏媛 2014年9月9日

目录: 1.设计目的 2.设计任务及要求 2.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 2.2分析讨论及说明部分的要求 2.3程序计算部分的要求 3.设计题目及设计内容 4.设计的改进意见及措施 4.1提高曲轴的弯曲强度 4.2提高曲轴的弯曲刚度 4.3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 5.设计体会 6.参考文献 7.附录 7.1 通用程序框图 7.2 C语言程序 7.3 计算输出结果 7.4 标识符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有以下六项: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课程设计可把材料力学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