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高考生物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

命题热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命题动向】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细胞的分子组成的考查有加大趋势,分值也逐年增高,主要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分子结构和功能对应关系的考查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另外对三大物质的检测,有时也会以表格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仍然是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基础知识及三大物质的鉴定问题。

【典例1】下列各项组成细胞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的核酸均为核糖核酸 B.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多肽链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D.蛋白质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命题分析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多肽链形成后需要经过加工修饰,才能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氧化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尿素,因为蛋白质含有N元素,氧化分解后以尿素形式存在。答案:B。

【典例2】用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碘液苏丹III 双缩脲试剂

种类

甲++++ ++ +

乙++ ++++ ++

丙+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亚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命题分析碘液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III用于检验脂肪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故A选项错误。在脂肪的鉴定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答案:A。

命题热点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命题动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重点有: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差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特殊细胞和一般细胞的差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等);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多以选择题的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对本部分的考查还会将细胞的结构与代谢、遗传变异与免疫等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应用能力。

【典例】右下图A、B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肠杆菌细胞结构与图示细胞结构最主要的区

别是____ 。

(2)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用大肠杆菌做成的工程

菌不如用酵母菌做成的工程菌效果好,原因是

大肠杆菌细胞不具备图中的[ ] 和高

尔基体,从而使初始合成的蛋白质不能进一步

被加工、包装和转运。

(3)若B图代表植物细胞结构图,则④的主要化学

成分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是[ ] ,用法去除该结构,得到。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4)若A图为某小鼠的癌细胞,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这一实验可以说明氯霉素抗性基因位

于(细胞核/细胞质)。

命题分析(1)图中细胞为真核细胞,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因此二者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糖蛋白的产生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而大肠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从而不能合成糖蛋白。(3)④为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可得到原生质体;植物细胞融合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4)因为注入的是无核的癌细胞,但是该重组细胞还有氯霉素抗性,说明该抗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答案(1)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③]内质网(3)纤维素(和果胶) [⑤]高尔基体酶解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细胞壁(4)细胞质

命题热点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命题动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其中光合作

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等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考题大多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为切入点展开,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增产方面的应用,多以图表信息题、表格数据分析题、实验分析题和实验设计题的形式出现。

【典例1】下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I.、II、III表示物质,①~⑥表示气体的转移途径,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物质I表示,其分子结构简式为。

(2)图l中物质III表示,其生成场所是____ 。

(3)图1中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形成葡萄糖的场所分别是、。

(4)图2中B点表示。如果该植物处于图2中C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①②④⑥;如果该植物处于图2中A点状态时,图1中气体转移途径有(用数字表示)。

命题分析(1)图1中光反应生成[H]的同时产生ATP,物质Ⅰ为ATP,其结构简式为A-P~P~P。(2)物质Ⅲ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H]产生的水,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3)图1中色素吸收光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为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生成葡萄糖的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为叶绿体基质。(4)图2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图2中A点表示呼吸作用,对应图1中气体交换的过程有③⑤。

答案(1) ATP A-P~P~P (2)水(H2O)线粒体(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4)光合作用吸收CO2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速率③⑤

【典例2】下图为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乙瓶中应添加的液体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丙瓶中的液体是________。

(2) 逐渐减弱玻璃钟罩的光照强度直至完全用黑布遮住,使阳光不能射入。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不同物质的含量变化C5_______,C3_______,有机物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 去掉黑布,若观察到丙瓶中液体变浑浊,则___________(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以及小鼠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将玻璃钟罩内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在增加光照强度的前提下,种子里的有机物含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命题分析(1)甲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了检测二氧化碳是否过滤彻底,又重复设置了乙瓶;丙瓶是用来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瓶中盛放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逐渐减弱玻璃钟罩的光照强度直至完全用黑布遮住,使阳光不能射入,光反应受阻,由于缺少[H]和ATP,C3还原减慢,所以C5的量下降、合成的有机物减少,而呼吸还要继续消耗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的含量下降,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正常进行,导致C3的量上升。(3)玻璃钟罩内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和小鼠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观察到丙瓶中液体变浑浊,说明植物和小鼠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量大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增加光照强度,玻璃钟罩内温度升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分解有机物加快。

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是否过滤彻底

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下降上升有机物下降(3)植物的光合作用小于植物及小鼠的呼吸作用之和下降

命题热点4 细胞的分裂

【命题动向】本考点的内容主要分布在:对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的计算;结合细胞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的过程考查生物的变异。高考中考查本热点的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呈现的形式多样,涉及图文转换、信息提取和分析等。与减数分裂、遗传变异等知识结合的试题多分布在非选择题上。预计2011年的高考中,上述内容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典例1】下图是某同一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 染色体,则此图一定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 ,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C .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分别为2、0、4

D .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命题分析图Ⅱ可以判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因为两幅图表示的是同一个生物,由染色体数目可以判断出图Ⅰ为有丝分裂后期,分到两极的为姐妹染色单体,每一极染色体大小并没有两两相同的原因是性染色体大小不同,由Y 染色体的大小可判断2、6应为Y 染色体,但不是次级精母细胞;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 ,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应为相同基因,但也可能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导致基因改变,所以可能是b ;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分别为2、4、4;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应为4条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最多的时候为有丝分裂后期为8条。答案:B 。

【典例2】 下图是某高等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甲图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 含量变化,乙图表示细胞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BC 段发生的原因是 ,DE 段发生的原因是 ;基因突变主

要发生在

时期,基因重组发生在 时期(用图中字母作答)。

(2) 乙中图①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一个这样的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 ;则另外的3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

(3) 乙图中处于甲图CD 段的图是 (填编号);单个细胞中可能含有两个

X 染色体的图是 (填编号);

(4) 分裂图③与④的最主要区别是 。

(5)图④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

命题分析 甲图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数量,BC 段为加倍时期,应为间期DNA 的复制;DE 段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减半,应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复制的时候,也就是BC 段,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这时着丝点尚未分开,应在CD 之间。乙中图①的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所以为初级精母细胞;一个这样的细胞产生了aaB 的配子,则可以判断,在同源染色体分开时,Ab 、aB 分别分到了一极,产生了aaB 的配子说明

甲 乙

aB这一极的细胞在减二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以另外3个为Ab、Ab、B。乙图中处于甲图CD段的细胞就是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即①②。可能含有2个X染色体的细胞可以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有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之后,也会含有两个X染色体,即③④。分裂图③与④分别是减二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无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含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 (1) DNA复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C CD 初级精母细胞 Ab Ab B (3)①②③④(4)有无同源染色体(5)4

命题热点6 遗传的基本规律

【命题动向】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生物学的主干知识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高的分值,它既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知识和常考常新的知识。高考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的掌握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遗传图解的书写、遗传概率的计算,以及有关遗传实验设计和分析。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结合遗传中的“例外性”进行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主要集中在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以及致死现象、从性遗传的考查。预计2011年的高考对本热点仍会以结合遗传中的“例外性”考查对遗传规律的理解为目标,题型多为遗传实验设计题,侧重对遗传推断的考查。

【典例】在鹰类中,有一种雕鸮,当亲本条纹绿色鹰与全黄色鹰交配时,子代为全绿色和全黄色,其比例为1:1。当全绿色F1彼此交配时,产生比例6:3:2:1的全绿色;全黄色;条纹绿色;条纹黄色比例的小鹰。

(1)该雕鸮羽色的相对性状为:,该雕鸮羽色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遵循 /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若该雕鸮羽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 表示,以此类推,则亲本基因型为: 。

(3)若F2中条纹绿色鹰彼此交配,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命题分析(1)条纹绿色鹰与全黄色鹰交配后代为全绿色和全黄色,全绿色交配后代出现全黄色,可确定无条纹对条纹为显性、绿色对黄色为显性,条纹与全色、绿色与黄色为雕鸮羽色的相对性状,其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全绿色F1彼此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可确定存在纯合绿色BB致死现象,若A代表无条纹,B代表绿色,所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 、aaBB。(3)F2中条纹绿色鹰的基因型为aaBb,彼次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死亡,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2条纹绿色:1条纹黄色。

答案⑴条纹与全色、绿色与黄色 2 遵循⑵aaBb Aabb或Aabb aaBB

⑶条纹绿色2:1条纹黄色

命题热点7 DNA的结构和复制

【命题动向】本热点内容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很大,考查的重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中有关碱基互补配对的计算及应用,半保留复制的机理和有关计算,预计2011年会继续保留这个特点。

【典例】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 + 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命题分析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由双链DNA中(腺嘌呤)占20%,且DNA中A=T、C=G可知,C+G=100%-(A+T)

=60%,故该基因中(C+G)/(A+T)=3:2=该基因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DNA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即②),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及DNA连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共价键。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基液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2/23=1/4。答案:B。

命题热点7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命题动向】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涉及本知识点的内容很多,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伴性遗传的特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相关概率的计算及人类遗传病的知识。从命题形式上看,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预计2011年的高考中,伴性遗传原理的分析及其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相结合有关概率的计算、通过遗传系谱图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亲子代表现性及基因型的推断将仍是考查的重点。

【典例】白化病又叫阴天乐,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所以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因而出现皮肤与毛发发白的症状。在人群中发病率是1%。下图为某白化病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作答。

(1)此病与下列种遗传病遗传方式相同。

A.软骨发育不全 B.原发性高血压

C.苯丙酮尿正症D.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如果14与一个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是患此病儿子的概率是。

(3)如果14和一个正常女人结婚,而这个女人的兄弟有病双亲正常,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有此病的概率为。

(4)如果14与一个患白化病、色觉正常的女人结婚,此女父母表现型正常,但有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弟弟。则他们生的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完全正常的概率为。

命题分析(1)由图中8、9、12得出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与苯丙酮尿症遗传方式相同。

(2)14号个体基因型为1/3AA或2/3Aa。由于此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是1%,Pa=0.1,所以PA=0.9,PAA=0.81,PAa=2×0.9×0.1=0.18,14号个体与一个正常女人结婚,此女人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18/(0.18+0.81)=2/11。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是患此病儿子的概率是2/3×2/11×1/4×1/2=1/66。(3)正常女人兄弟有病双亲正常,则此女人基因型为1/3AA或2/3Aa,与14结婚,所生孩子有此病的概率为2/3×2/3×1/4=1/9。(4)女人的弟弟色盲,母亲正常,则其母亲基因型为X B X b,父亲基因型为X B Y,此女基因型为1/2X B X b和1/2X B X B,14号个体基因型为X B Y,他们所生孩子患色盲的概率是1/2×1/4=1/8,14号个体基因型为1/3AA或2/3Aa,与患白化的女性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2/3×1/2=1/3。综上所述,他们生的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8)×1/3+1/8(1-1/3)=9/24,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8(1-1/3)=1/12,完全正常的概率为(1-1/8)×(1-1/3)= 14/24。

答案(1)C (2)1/66 (3)1/9 (4)9/24 1/12 14/24

命题热点8 变异与育种

【命题动向】变异与育种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近几年,随着DNA重组技术和癌症基因治疗研究的深入,高考中考查基因重组来源内容的题目有增加之趋势且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占有分值也较高,在染色体变异中,单倍体、多倍体在育种的应用是当前考试的重点。在选择题方面,考查内容主要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及判定;在非选择题方面,试题往往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多种育种方式。从命题趋势看,2011年的高考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概念的理解以及育种的考查仍是热点。

【典例1】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9:3:1

C.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

命题分析 F1自交得到F2,F2中ddT_(ddTT占1/3、ddTt占2/3)植株自交得到F3,F3中ddTT占1/3+1/6=1/2、ddTt占1/3、ddtt占1/6,那么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1/2÷(1-1/6)=3/5,故C错误。答案:C。

【典例2】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质量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1)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品种,科学家往往采用多种育种方法来培养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下列提供的材料,设计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非生物材料:可自选。生物材料有: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①要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该品种应

是。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填写生物材料代表的字母)

③育种过程中最快得到所需品种的方法是。

④用花药离体培养法,预期产生所需要类型的概率:。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则获得该品种植株至少需要年。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

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常用的化学药剂的作用是。

②航天育种是目前一个热门话题,如“神七”就搭载了萌发的植物种子。那么利用这种方

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

么?。

③螟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科学家为了减少农药的利用,希望培育出具有抗螟虫性状的水稻新品系,最适合的育种方法是,其原理是。命题分析(1)①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品种要保持优良性状,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②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抗倒伏、抗锈病)组合到一起,选择A、B两个亲本可以实现这一目的。③最快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常用技术为杂交、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④亲本杂交后的子代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后得到四种纯合子,比例相同,抗倒伏、抗锈病的性状占1∕4。亲本杂交得到子代为1年,子代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后得到纯合子为1年。(2)普通小麦为六倍体,黑麦为二倍体,两者杂交得到的个体有四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染色体后为八倍体,属于染色体变异。③运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属于基因重组。答案(1)①纯合子②A、B ③单倍体育种④ 1∕4 2 (2)①染色体变异②不一定,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③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命题热点9 植物的激素调节

【命题动向】纵观近年来生物高考试题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生长素的两重性、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此外有关本知识点的实验设计也是命题的热点。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减少,试题仍会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以考查有关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及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命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实验设计和分析题。

【典例】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探究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2

第14

实验组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组: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材料用具: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蒸馏水,表面经过消毒的番茄种子若干,铺有滤纸的培养皿若干,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分析A组同学想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所以变量为是否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赤霉素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因此该实验应记录辣椒种子的发芽率。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赤霉素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B组考查同学设计实验的能力,第一步:取材分组,注意等同性原则,第二步:将各组分别处理,自变量不同。第三步:相同且适宜条件培养(保证单一变量),统计并比较不同组的结果。(要求写出正确的观察指标)

答案 A组:(1)是否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辣椒种子的发芽率(辣椒种子发芽率的高低)(3)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赤霉素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B组:

第一步:取等量两组番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将培养皿编号为甲、乙(分组)第二步:将适量且等量的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倒入甲、乙两上培养皿中(变量)

第三步:将经上述处理的实验材料放入恒温箱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催芽,一段时间后,统计并比较两组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写出正确的观察指标、体现无关变量的控制)命题热点10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动向】本知识点主要有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血糖的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内容。其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血糖的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预期在2010年的高考中,对神经调节的考查,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

间的传递为基础,考查考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可以以实验分析题、图表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对动物激素调节的考查,可能会以各种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为基础,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多以选择题和实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对血糖的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的考查,一般结合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同时联系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还有实验分析及设计题、曲线分析题、新情境试题等;免疫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重点考查的知识,此外吞噬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过敏反应的过程、体液免疫与过敏反应之间的区别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随着高考的进行该部分知识将继续成为2010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典例1】下图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1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A过程是某激素对机体的作用过程,与图B激酶激活的特殊功能刚好相反,同时影响该图A激素的分泌,这种信息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B. ③的组成成分是受体蛋白质

C. 若②表示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则功能激活后,靶细胞的渗透压将会上升

D.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若查出如胰岛细胞抗体等多种抗体,则该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命题分析图B激酶激活的特殊功能与该激素作用相反,并影响该图A激素的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图中③是激素与靶细胞识别的细胞结构即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水分进而导致其渗透压下降;血液中有胰岛素细胞的抗体,并对胰岛素的分泌有影响,这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C。

【典例2】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甲图中兴奋在⑥处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M、⑥、N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2)由乙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命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注意药物只有施加在突触处才能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在反射弧或正常的反射活动中,只能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方向进行传递。这是因为反射活动至少涉及两个神经元,而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抗体与自身正常细胞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

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步骤一:将药物放在b,刺激e,观察a处肌肉是否收缩;步骤二:将药物放在d处,刺激e,观察a处肌肉是否收缩(2)释放神经递质(3)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

命题热点1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命题动向】本部分内容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考查往往结合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命题。对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考查,主要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和原理、信息传递的种类和意义、相关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命题。试题涉及图表分析、定量计算、信息应用、材料分析、实验设计等多种题型,从而考查考生获取与处理信

息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预计2011年的高考中,以上内容仍是考查的重点。

【典例1】右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狐狸同时占据了二个营养级

B.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

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的机制,使各种生物的数量

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命题分析分析题图,可以发现该食物网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其中狐狸在每条食物链上所占的营养级别都是不同,故在这个食物网中狐狸应该同时占据了三个营养级。答案:A。【典例2】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⑴图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图中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

⑵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原因

是。

⑶若图中捕食者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这种信息属于信

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

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命题分析由图可知,E为生产者,F、D、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强;被捕食者产生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正常情况下,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答案(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E、 FDB 、C (2)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3)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负反馈

命题热点12 环境问题

【命题动向】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热点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重点关注的对象。2011年高考将有可能再次考查此点内容。本部分内容在命题时,一般以新材料为主,采用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方式,一般难度不大。

【典例1】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这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下图1所示碳循环,图2示图1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细菌可能参与图1中的过程(填序号)。

(2)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燃料化石燃料,使碳主要以的形式进入大气圈。因此,可以采用等措施来减少温室效应。

(3)在图2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作用。

(4)调查C类中某种生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8×1010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4×108kJ,则A种群干物质中最多能蕴藏的能量值是。

命题分析(1)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产者,而腐生型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则作为分解者,故图中①③④⑤过程都有可能参与。(2)从图1可以看出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减少的去路,只有生产者的利用,因此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控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02的排放量等将有助于减少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量。(3)生态系统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调查C类中某种群密度的方法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得A中的能量为(8×1010kJ -4×108kJ ÷20%)×20%×20%=3.12×109kJ。

答案(1)①③④⑤(2) CO2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控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02的排放量;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3)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标志重捕法 3.12×109kJ

命题热点13 实验

【命题动向】本热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预计2011年的高考中对实验的考查仍然会以上述为重点。

【典例】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先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为杀死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有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由此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请为一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补充完整,不正确之处请修改。

实验操作如下:

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并将其剪碎,利用某种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分别从5支试管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组别 1 2 3 4 5

细胞数目(个/mL)35 36

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细胞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①;②。(3)上述细胞培养液中必需包含细胞生长的营养物质,如:、

和等。

(4)该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细胞数目(个/mL)32 0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一,;第

二,。

命题分析(1)根据对照原则,对照组5号试管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2)细胞培养时,要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错误一应将“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用计数板计数前取液体时,应先振荡摇匀后,再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以免细胞沉积在试管的底部,影响观察。(3)动物细胞培养时,其细胞培养液中必需包含糖类、氨基酸、无机盐、水等细胞生长的必需营养物质,(4)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且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答案(1)等量生理盐水(2)①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

②“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3)糖类、氨基酸、无机盐、水(或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4)①对照单一变量(控制变量)②在一定范围内,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经典的高考生物考点总结

经典的高考生物考点总结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 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 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库仑力:F=K22 1 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 3 N 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 3 N 必考三、x-t与v-t图象 【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F θ A B t v/(m 1234 2 1 - - O

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0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 【典题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m 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 必考五、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典题5】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以0v =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15m 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 2). 必考六、牛顿第二定律 【典题6】如图所示,三物体A 、B 、C 均静止,轻绳两端 分别与A 、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 A =3kg ,m B =2kg ,m C = 1kg ,物体A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m/s 2)( ) A .3N B .5N C .8N D .6N 【典题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直立轻 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叠放在A 的上面,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A 、B 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 ,当 F A B C A B

近五年高考生物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近五年高考生物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纵观五年高考生物全国Ⅲ卷,总体试卷考察的知识以基础知识为主,未涉及较偏的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实验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导考察方向。 在知识点的结构上,五年试卷必修一/三知识点的比例偏重,弱化了必修二知识点的难度。 所以从宏观上看,这可能是全国卷III的一种趋势,通过加强必修一/三的知识降低高考难度,同时增强综合能力来达到筛选考生的目的。 五年试卷知识构成(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试卷特征分析 (一)重基础 通过对五年试卷分析,简单基础题分值约占一半,着重考察生物学基本知识及核心概念。选择题涵盖必修一、二、三的部分主干知识,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呼吸作用、分离定律、内环境稳态、体温调节等,多数为教材中的基础性知识。命题角度新颖,考查考生对新情境中提取信息、理论分析与知识运用能力。 (二)凸能力 生物试题的非选择题主要涉及代谢、调节、生态、遗传等主干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辩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五年

试题中有多次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及解释事物现象的原因,体现了科学思维考查中基于证据的论证这一重要的素养要求。特别是对实验验证的设计,分析性强、综合度高,难度较大,重在考察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同时考察了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 (三)强实验 近年来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对考生实验设计和表述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能综合分析题干信息,利用所给材料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预期结果分析,并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述。在实验设计思路的设问中,要求考生能领会并准确表达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的前提条件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把握住" 验证" 这一要求,说明不同结果所对应的实验结论。综上所诉,近年全国卷Ⅲ总体难度适中,考察形式新颖,题目浅入深出,看上去简单,但细细评味有深度有广度,重视生物学实验的考察,具有鲜明的生物学科特点,体现了高考选拔性功能。 2021年备考建议 (一)夯实基础 1.要坚持以生物学主干知识为根本,构建翔实的知识网络,加强对不同模块或模块内知识的综合,有意识的设立小专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纵 向延伸和横向拓展。2.引导学生回归书本,全面细致复习,尤其关注来自教材中小字部分。3.在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使学生对生物学概念能够深入 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加强实验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验前,让学生认真预习、充分准备,理清实验思路,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真 正以探究者的身份去观察,去思考,去领悟,而不是看着书本一步步操作。还要加强实验设计题型的专题训练,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实验素材、探索生物学科学史,这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 力最好的培养。 (三)信息专练 对获取信息这类习题进行专题训练。例如强化对图表、曲线等类型题的 方法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科学前沿,做文献类习题专练。答好信息题首先要调整学生做这类题的态度,要认真独立思考并完整作答,不要放弃,也不要一边做一边看答案。其次要学会提炼出题干中关键信息,并且要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答题,同时还要锤炼自己的文字表 达能力,要运用生物学语言答题,表达要规范严谨,因果关系的叙述要符合逻辑,语言表达要完整。 (四)落实核心素养 高考试卷命题大多从生活实际出发,考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必备知识,同时非选择题中重点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生态题的背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生态问题以及人类应该怎样去承担社会责任。从五年的试题的命题立意中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命题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地以生物学科知识为载体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高考物理必备公式大全

高考必背物理公式 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t s v = ---vt s = v 表示速度,s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t v s = 其中:s 表示位移,v 表示平均速度,t 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t v v a t 0-= t v s = 2 0t v v v += 导出公式:2021at t v s += 2 022v v as t -= t v v s t 2 += t v v 中中>+=2 v v 2t 2 0s 纸 带 法 :2 aT s =? 2 )(T N M S S a N M --= 2T 两侧中S v v t == 4.平抛运动:沿V 0方向 t v S x 0= 0v v x = 0=x a 0=x F y x t t = 沿垂直于V 0方向(竖直)---2 2 1gt S y = ---gt v y = ---g a y = ---mg F y = 各量方向------位移:θφtan 21 2tan 0===v gt S S x y ------速度:0tan v gt v v x y ==θ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4 2220 224 1t g t v S S S y x +=+= ---速度:222022t g v v v v y x +=+= ---时间:g h t 2=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t s v = 其中:s 为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转动快慢---角速度:t φ ω= 其中:φ为t 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f T 12= = ω π v r ?=π2 r v =ω ---向心力:心心ma v m r f m r T m r v m r m F =??=====ωππω2222 22 44 ---向心加速度:m F r f r T r v r a 心心=====2222 22 44ππωv ?=ω 力的表达式 1.重力---mg 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 ,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2 R GMm mg =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x k f ??-= 3.摩擦力---静摩擦力---max 0f f ≤< 最大静摩擦力:N s F f μ=m a x 其中:s μ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 N 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其中:θ为F 1与F 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 6.核力: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的作用力。 强力、短程力 7.电场力:------库仑力:2 2 1r Q kQ F = ------电场力:Eq F = 8.安培力:---当为有效长度均匀其中时l B l I B F I B ,,??=⊥;当0//=F I B 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考情:5年7考参考系,质点(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基础梳理] 一、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二、质点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三、位移和路程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定义式:v=Δx Δt .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1)定义式:a=Δx Δt ,单位是m/s2.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考向一对质点的深入理解 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平运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 (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 (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考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x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考向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根据a与v (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大. (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小. 类型题之(一)“用极限法 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广东高考:生物考点解析

2019广东高考:生物考点解析 生物科考点分析高考命题时都会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事 先编制好命题双向细目表,确定出考点及其分值。由于非选择题的综合性较强,且在一道题中涉及多个考点,因此通常会先编制非选择题,再将其考点及分值和命题双向细目表对照,然后利用选择题来补齐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其他考点和分值。纵观2019年以来广东高考生物科中的非选择题考点,发现这些考点通常都落在一些核心概念和原理上。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遗传基本规律、伴性遗传、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动物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稳定性等选择题部分除了起到平衡和满足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外,一些比较重要但又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点通常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纵览2019~2009年广东生物科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考点,可以发现每年的高考生物科考查内容都覆盖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大多数内容。但从分值比重上看,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核心概念和原理所占分值相对较高,以下列出的是近年来高考中所占分值相对较大的一些考点:必修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丝分裂。必修2.减数分裂和配子形成;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必修3.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动物激素;体温、水盐、血糖调节;免疫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广东高考生物科试题的选材取向为了测试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命题时常选用一些考生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的生物学现象作为背景素材,针对其中考生能够解答的部分进行设问。常见的素材选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生物学问题往往都比较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往往超出高中生物学范围。命题时,多是通过对真实的生物学研究或生物学问题进行简化、改编,形成高考考题。(2)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生物科学史也是命题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尤其是教材中涉及的那些经典实验。(3)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生物学新进展由于其前沿性及多数情况下比较复杂,虽然在考纲当中将其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命题重点,但在实际命题中体现得却并不算太多。应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验设计能力薄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在实验设计方面都缺乏实际训练,因此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处理能力,在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典型表现有以下方面:(1)实验取材。首先,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要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同时,考虑到变量的控制,往往需要取具有相同特性的多个样本。而

2020年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根据x=Vt可知,x一定,v越大,t越小,即选项C正确。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 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 203 3N 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 203 3N 【解题思路】对A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垂直杆的弹力和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必须垂直杆才能使A平衡,再对B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杆的弹力以及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易得杆对A的弹力N等于绳子拉力T,即N=T=20N,杆对B的弹力N B= 203 3。 【答案】AB 必考三、x-t与v-t图象 【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0 【解题思路】在v-t图中判断运动方向的标准为图线在第一象限(正方向)还是第四象限(反方向),该图线穿越了t轴,故质点先向反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A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分为第一象限(正方向位移)和第四象限(反方向位移)的面积,显然t轴上下的面积均为2,故4s末质点回到了出发点,B 错;且4s内质点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路程为4m,位移为零,D对;判断加速度的标准是看图线的斜率, F θ A B t/s v/(m·s-2) 1 2 3 4 2 1 -2 -1 O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高考中的50个重点概念 一、运动学 1、位移 速度与加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at v v +=0t 202 1at t v x += 20t v v v += 3、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平抛运动 6、匀速圆周运动及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14、万有引力定律 15、向心力与卫星 二、物体的平衡 7、重力 弹力 摩擦力 8、力的合成与分解 9、共点力的平衡 三、运动和力 10、 1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2、牛顿第二定律与超重、失重现象 13、牛顿第三定律 六、功与能 22、功和功率 23、动能与动能定理 24、重力势能 25、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定 四、动量 16、动量 17、动量守恒定律 五、振动与波动 18、简谐振动 19、单摆与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 2= 20、波长 波的频率 波速T t s v λ=??= 21、波的干涉与衍射 八、电场、 31、电荷与库仑定律 32、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33、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九、电路

34、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 35、门电路 36、电动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十、磁场与电磁感应 37、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 38、安倍力与左手定则 39、电磁感应现象 40、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 41、感应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2、电磁场电磁波 十一、光学 43、光的干涉 44、光的衍射 45、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 46、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二、物质 47、α粒子散射实验与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48、原子核的衰变与放射线 4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质子、中子 50、宇宙的结构与演变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1、考点分值情况分析: (1)力学部分: 09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 10年,必考力学部分42分,占物理总分的38.2%。 11年必考力学部分:47分,占物理总分42.7% 12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 13年必考力学部分:50分,占物理总分45.5% 14年必考力学部分:49分,占物理总分44.5% (2)电磁部分: 09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57分,占物理总分51.8% 10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3分,占物理总分的48.2%。 11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8分,占物理总分43.6% 12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7分,占物理总分的51.8%。 13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5分,占物理总分40.9% 14年必考力学部分: 46分,占物理总分41.8% (3)选修部分:每年选考部分:15分,占物理总分13.6%。 2、整体内容分析: (1)必考部分:从所占分值来看,主要是以选修3-1为主,必修1、必修2共在42分左右,而选修3-2通常只考2个左右选择题。09年、10、12、13年高考都出现物理学史方面的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要引起重视。万有引力部分在这五年中,每年都考了1道选择题,牛顿定律、机械能和电场、磁场总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实验题通常是考1道力学和1道电学题,一大一小,共15分,通常会以电学实验为大题,但11年就是以测加速度为大实验,12年全部为电学实验,所以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计算题在这五年中,09、10、11、13都是1道直线运动和1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或单纯的磁场)中运动题,尽管09年的直线运动题中会用到动能定理。而12年却出了一道关于力的平衡的计算题。 (2)选考部分:选修3-5:选择题在五年中有两年考了光电效应(09

高考物理各大板块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各大板块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点虽然多,但各大板块知识点的总结还是比较容易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常用的重要公式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常用的重要公式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研究的重点是力学。如下为大家推荐了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 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共计90分。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高考物理必考公式整理

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公式整理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研究的重点是力学。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必考公式,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 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 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 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 角:tg=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x=gt/2V 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与的关系为tg=2tg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二、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必考一、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题 1】 2010 年 11 月 22 日晚刘翔以 13 秒 48 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 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 110 米中的 ( ) 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 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 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典题 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 θ= 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 两小球 A 、 B 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 B 球缓慢 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 F = 10N 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 A 受到重力、杆对 A 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 、小球 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 20N 20 3 θ C 、此时绳子与穿有 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 3 N A F B 20 3 D 、小球 B 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 3 N 必考三、 x - t 与 v - t 图象 【典题 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 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 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2 )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2 v/(m ·s 1 B 、 4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O 1 2 3 4 t/s 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 D 、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 4m ,而位移为 0 -2 必考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 【典题 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 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 70m 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 应时间为 0.5s ,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 必考五、 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典题 5】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 以 v 0 =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 , 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 15m 处所需的时间 (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 m/s 2). 必考六、牛顿第二定律 【典题 6】如图所示,三物体 A 、B 、C 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 A 、C 两 A 物体相连接且伸直, m A =3kg , m B =2kg , m C = 1kg ,物体 A 、 B 、 C 间的动摩 F 擦因数均为 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B C B 物体拉动, 则作用在 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取 g = 10m/s 2)( ) A .3N B .5N C . 8N D . 6N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学和相对论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学和相对论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学和相对论 高考物理知识点:光学和相对论 五、光学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六、相对论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