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13)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编排的特点:课文《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

全文分四部分。

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

13—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

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一)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疑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四、教法、学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

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课文主要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十万多枝箭,最后令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

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宜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性格,同时,课文的思考练习主要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练习。

说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互相解决。

(这是能力的培养)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课文,总结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说教学重、难点:1、感悟人物形象,从文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说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能力。

再加上课后思考题中有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将本文的教学方法设计为自主、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能力。

)说学法:以品读感悟为主,采用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及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

说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切入中心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知天文课件出示:“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2)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小结:看来诸葛亮胸有成竹,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

怪不得周瑜一声叹息:(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刚才咱们用了前后联系的方法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说课稿 田忌赛马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说课稿 田忌赛马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

田忌与齐威王的第一次比赛,由于齐威王的每一个级别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

第二次比赛,孙膑为田忌出主意。

鼓励田忌同齐威王再次赛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

全文分四部分。

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

13—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

从教材本身看,本课有三个特点:一是课题概括了主要事情;二是全文描写生动,叙述清楚,比赛层次分明,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特点之三结尾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因此,本文是训练学生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中地位都很重要。

本课我准备分二教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一二三段,弄清赛局,了解转败为胜的原因;第二课时仿照第二段进行人物对话的片段练习并复述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战士在敌人严刑逼供下,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最终成为一位英勇的烈士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他们在理解历史、感受主人公精神风貌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锻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人公的英勇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2.教学难点: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内容,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体验主人公的情感,感受精神。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人公的英勇形象和精神。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主人公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3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组人物描写文段,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也有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细节刻画。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描写方法,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特点,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描写句子。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人物描写的理解和感悟。

4.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并进行详细讲解。

5.实践演练: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6.分享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第五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第五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13 人物描写一组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篇文章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和《两茎灯草》。

《摔跤》节选自著名小说《小兵张嘎》,描绘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时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两人的性格。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著名作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描绘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展现了祥子的精神面貌。

《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本文选取的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担心耗费灯油,以至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

正确读写“摔跤、欺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的两篇文章通俗易懂,学生朗读起来难度不大。

因此要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绘人物的手法,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xyw100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因此在学习时要多品味作者关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句子。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自相矛盾》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作业附答案及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自相矛盾》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作业附答案及知识点汇总
古时候,一个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一个商人从商店里搬出矛和盾,在大街上高声 叫卖。矛上的红缨闪闪发光,矛杆上的龙纹栩栩如生;而盾上的金纹更是光彩夺目,很快就吸引 了很多人。
那人见这么多人来围观,心里很是高兴,他想:哈哈,这下子我才发财了!于是他说:“朋 友们,我这矛和盾可是最完美的武器!赶快买呀!”有个年轻人问:“为什么说这是最完美的武 器?”那个商人听了,连忙拿起盾来,炫耀道:“这块盾坚硬无比,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损它 一丝一毫!”人群中不少人惊叹不已。 他又举起他的矛,炫耀道:“这是世界上最锐利的矛,它能穿破任何事物,不管多厉害的盾,我 也能一下将它刺穿。”人群中人们都开始叫:“我买!我买!”那个商人心中暗喜:发财了,发 财了。 正当他忙的手忙脚乱的准备收钱的时候,有一个老年人站了出来,大声说:“等等!”大家都回 过头来望着那个老年人,那个商人也吃惊地望着老人。那个老人捋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不是 说你的矛最锐利,你的盾最坚固吗?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人们先是一愣,接着哄堂 大笑,一哄而散,只留下那人满脸羞愧的商人和他的矛和盾。 从那之后,商人不再卖弄小聪明,而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生意,他的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 来,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
1、深入感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 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 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读了故事,感受了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 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 评议。 (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指名多个学生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 (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8).【出示课件13】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无 法回答。)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他的话前后 矛盾。) (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周瑜火烧赤壁》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周瑜火烧赤壁》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周瑜火烧赤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周瑜火烧赤壁》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语文课文。

该篇文章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周瑜火烧赤壁的壮丽场景和英雄壮举,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周瑜的英勇事迹,了解古代英雄主义精神。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崇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细节了解赤壁之战的战略和周瑜的英雄事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赤壁之战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赤壁之战的背景、周瑜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对英雄主义的理解。

4. 个人表达(10分钟):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方式呈现。

5.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和周瑜的英雄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表达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回答问题和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对英雄主义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下《周瑜火烧赤壁》说课稿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周瑜的英勇事迹,了解古代英雄主义精神。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崇拜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赤壁之战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赤壁之战的背景、周瑜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对英雄主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资料
1
23.童年的发现
【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童年的发现》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本课讲的
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文章以
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
题。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
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
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
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
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
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
解有一丝的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
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
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
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
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
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
格。
2.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
优质资料
2
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
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三、说学情:
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较多的
学习方法和技巧,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随着年段的升高,一本薄薄的教科书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具有了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的心理
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还要为学
生提供了大量阅读材料,课堂上大量资料的补充,对学生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引
导作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
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
的内心感受。
2.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学
会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1.交流揭题,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学过的课文中描写童年生活的片段,由片段交流引出“发
现”,由片段交流引出“童年”,由对“童年”的交流引出课题完成“童年的发现”,
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 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词。
(3)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是按照什
优质资料
3
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
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
3.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阅读开头,了解发现:“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
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2)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
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3)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既然老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寻找吧。以至于亲自
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我”经过思考、推
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5)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
神。
4.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我”当时有什么表
现,又是怎样被老师轰出教室的。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
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使学生明白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
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
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
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
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感受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
六、说作业设计:
互相交流学习课文受到的启发,深化了主题;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
些有趣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童年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
优质资料
4
介绍自己的一次发现,读写结合,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大循环。
七、说板书设计:
运用简洁的板书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板书能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感
受人物特点。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发现 绞尽脑汁,惊人发现——执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风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