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之我见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之我见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之我见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之我见

深圳育才二中宋道绪

为了改变班级授课制步调统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以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生吃不了的状况,探讨和寻求在当前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格局下,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好、中差各层次学生不同需要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开展了分层教学专题研究的实验,基本做法如下:

1、分层教学设想的由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集体教学,每节课教学教师要面对的是一个约50人左右的班集体。这些学生由于受先天遗传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内心情感、意志力、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而教师只能用相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一刀切”“齐步走”式的同步教学,特别是在章节分类复习课以及形成性评价课中,若照顾了中差生,则一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品质都较好的一些的学生,即所谓的“优生”则“吃不饱”、“吃不好”,其成绩不能再进一步的提高,出现“高原现象”;若照顾了中上等成绩的学生,则一些智力商数不高、非智力品质又较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则又“吃不了”、“嚼不烂,跟不上”,越学成绩越差,出现两极分化。这一结果背离了中学教学的目的和方向,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分层教学的提出及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就是借鉴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把同一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因能分类编组”(一般按差、中、优分为A、B、C三个组或按中差、优分为A、B两个组),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分层施教”,“因需分类指导”,即“单班复式教”。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由“齐步走”教学过程观向分层分类“起步走”的教学过程观转变,而在教学行为上

则由只关心少数优生的偏爱性行为向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的有效性行为改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帮助,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习成绩个个提高。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绝对的。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影响,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差别。皮亚杰也曾说过“思维是有阶段性的”,各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速度又是不同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差别的存在,正视这些差别,“因能分类编组,因需分类指导”,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需要进行指导,克服教学中的“一刀切”。实施“异步教学”,实现学生学习上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使教学成为教师的指导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高效统一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差别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策略,如果学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所有的学生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正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改变教学中的“齐步走”。

将学生分成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的因素。优生组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鞭策,而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中生组的学生会受榜样的激励,学有目标,奋力追赶;差生组的学生认识到差距,知耻奋进,扎实学习,努力争取改变现状。但也可能出现优生自满自傲;中生不求上进;差生“破罐破摔”等现象。只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信任、关爱、尊重、理解的关系氛围,大力宣传分层的意图,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肯定各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进步,让学生尽早体验跳一跳即可摘桃子的成功,即可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提高。

总之,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各人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做法,通过我们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3、分层教学的基本做法

分层教学的根本体现在一个“分”字上,只有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分组,对教学目标实施分层要求,教师对各组学生分类指导,设计难度适宜的习题,在教学中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运用目标评价,采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分组是前提

学生在智力、非智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是对学生分组的依据,我们综合这些情况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组,三组分别取名为提高组(优生组)、拚搏组(中生组)和跃进组(差生组)。并做到:①编组要时常变动。对学生的编组不能一成不变,每隔一定的时间和教学阶段要及时重新编组,

要根据学习成绩动态变更,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②编位搭配合理。优中差生三组以及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合理编位,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把优中差三组学生分别按中左右编位,每个组内又依据学生的性格合理搭配,使学生的性格互补,学习互助;③不歧视差生,给学生讲清实施“双分”教学的意义,克服学生因分组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2)目标分层是根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教学评价标准化、教学控制科学化、信息反馈准确化、教学管理目标化、补偿教学适时化等功能,这就决定了目标分层的根本性。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思维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该组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在教授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时,对三组学生的不同要求为:

跃进组:①识记完全平方公式;②掌握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完全平方公式;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的两项式平方的计算。

拚搏组:①识记完全平方公式;②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两项式平方计算的基础上计算三项式的平方。

提高组:①理解几何图形说明完全平方公式的方法②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两项式平方计算的基础上计算三项式的平方。③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跃进组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识记能力入手,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对拚搏组和提高组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和发展他们和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综合能力。

(3)指导分类是关键

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它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双边”活动。面对全班几十位成绩各异的学生,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不可能达到“个别化”,只有分类进行。分类指导主要体现在课堂讲授中,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转”的教学模式,重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如:对提高组的学生主要是引导探究,讨论解惑,巩固提高;对拚搏组的学生重在自学辅导,解难答疑,落实“双基”;对跃进组的学生讲授辅导,授之以法,理解巩固,并辅之以“个别帮助”。

(4)习题分度是要求

作业练习也要根据三类学生的实际而有难易程度的不同,对差生组的学生而言,只要完成A组的习题,争取完成部分B组的习题练习即双基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而中生组的学生则需完成A、B两组的习题,并争取完成部分C组习题练习,即在能正确识记和理解双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优生组的学

生需完成A、B、C三组的习题练习,即除能对知识点正确理解外,还要学会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但也不是绝对的,因有的学生的学能被激发出来,想做难题,应大加鼓励。

(5)动静分配要合理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即动与学生的自动作业即静的关系,要合理安排好,做到讲练结合,动静搭配,方能取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巩固知识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1、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原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特别强调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的要求。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能力不同,学习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根据这个原则所确定的教学环节是:第一步:“因能分类编组,因层制定目标”。即在每一次复习或形成性评价课之前,根据学生在前一段时间的知识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差、中、优三个层次组,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运用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和目标分类学原理,对不同层次组的学生制定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生组制定的教学目标可略高于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对于能力、基础较差的差生组,制定的教学目标只要达到大纲的最低要求。使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位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这样即不降低教学要求,又能促进有潜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第二步:“因材分层施教、因需分类指导”,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在这一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其形式各种各样,可以是四人(或五人)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班内集体讨论辨析(四人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讨论结果),也可以是教师指导下完成知识归类,两人一组互查互问,巩固再现基础知识。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每个人都得提高,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和发展每个学生为根本目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基本要求。

2、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自制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自制力是人们支配和控制自我的能力。注意力则是人们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能力。良好的自制力和注意力是优良的意志品质之一。

在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借鉴了“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既有教师对全班或小组的直接教学,又有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帮助和指导,既有学生的自动作业和练习,也有学生的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而对于不同层次的优、中、差三个小组而言,一个小组在自动作业时(静态),另一个小组可能在分组讨论(动态),还有一个小组则可能围绕导引提纲在默读教材,独立思考(静态)。在一堂课中每个小组都有几个轮回的“动-----静”或“动-----静”转换,且每一组的动(静)都是与其他小组的静(动)共存。在这动-----静共存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静态”都会受到其他小组的“动态”声音的干扰,但是因为各个小组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且又有教师的指导迫使学生必须克服这种干扰,控制自己思想集中在完成自己当前任务的工作上,这就需要处于“静态”学习的学生“注意力”要有高度的“集中性”且还需要有高度的“稳定性”,因为这种动态干扰是一直伴随着“静态”学习在进行。另外,对于处于“动态”学习的学生而言,也需要其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讨论的问题或进行的其他活动之上,而不要左顾右盼,注意其他处于“静态”学习的学生。总之,使学生“一心只想自己事,两耳不闻身边声”。经常性的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会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控制、支配自我的自制能力。培养学生选择、贯注和坚持指定事物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能力,即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3、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

与传统的班集体教学相比较,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分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便学生感到求知的乐趣,能更多的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和内驱力。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布置各个层次组在各个过程的学习任务时,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水平能力,设计的问题、目标、要求都位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梯度,但又不是高深莫测的“天书”,使人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即可摘桃子”,这样就又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之中,并在各个环节中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在四人小组中,每个人的讨论发言一般都是无序的,小组内有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同学们无压欲感,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同学们可以更高水平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论辨时逻辑更严密,说理更充分;帮助别人时解释更透彻,道理更浅显易懂;而在别人的帮助指导下的学习,提问更大胆,更主动,学习钻研更努力,更有劲;总之,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恢复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能不但地增强其他学生的自信

心和自尊心,为其搞好学习乃至走向社会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长期的小组互助学习,也逐步提高了同学间协作学习效率和团结互助精神。

4、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班集体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教学法,教师对学生是“一刀切”,学生是“齐步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重教轻学”、“满堂灌”、“一言堂”也就是教师一人讲学生统一听,教师布置一样的作业,学生统一做,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贮存器,他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能主动地学习和发展,不能够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学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而在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有不完全相同的教学目标,而且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复习时,对于A组(差生组)多用师生之间的问答,教师问的问题较直接、问题的梯度、难度也较小,或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法,这些学生较多的是处于动态活动之中;而对于B组(中等生组)学生则采用挤压法,就象挤牙膏一样,慢慢往外挤;而对于C组学生(优生组),则是默看回忆法,并且不要求用太多的时间来复习,其重点是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学习教学目标层次较高的综合性知识,而中差生组在学习目标层较高的综合性知识的主要形式则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的共同讨论。这样的教学过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帮助和学习方法指导,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自己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都能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性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较快的复习巩固其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还会逐步养成自己积极思考,在复习课乃至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动脑、动手、动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分层教学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分层教学的教学

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自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注意力、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年级数学分层推进分类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分类推进计划 王红梅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创新数学课堂,就要切实抓好班级的培养补潜工作。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潜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做好培优补潜工作。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注意: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浅析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体会之我见

浅析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体会之我见 【摘要】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但是,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是:不同的人对数学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对原来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思维差异的数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体会 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食堂,那么就可以说学生是不同的进食者,知识则是营养丰富的食物。给一样多的食物,一定会有学生吃不饱,却也有些学生吃不了。也就是说如果学校采用“齐头并进”的教学方式,同一课堂里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则“吃不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认为,将相近水平的学生适度集中,有利于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分层教学”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当然,成功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不断探索,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特点,我校在高二学期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学生现有的知

识、能力水平,以相应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和达标检测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我校的分层教学,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称之为A、B、C教学班),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升组,C组为强化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感。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由于分组是暂时的、动态的。A组的学生想进入B组,B组的学生想进入C 组,C组的学生不愿被淘汰出局。因此,“适者生存”环境就自然的引发了一种学生学习的竞争机制,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增强。在上课的时候,实行“走班”。“走班”并不打

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

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一名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从很多方面来说,比在普通高中的老师上一节课要难上很多,有人要问,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1、学生生源。普通中学招生规模扩大,职业中学的学生都是没考入普高的,甚至还有初中没毕业的,所以录取的学生的整体水平很低。2、参差不齐。每一年的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差距十分明显。高点分的是差点上了高中的,低分的是分值在个位数的。3、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能考上大学;多数的学生却只想混一张职高文凭;更有的只是年纪小,找个地方混日子而已。4、学习条件。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给每个孩子的学习环境不同,有的家里有电脑,多数的没有。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兼顾以上的各个方面,这给做为中职学校的一名计算机专业课老师的我来说,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这两年来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我改进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实际出发,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开展了分层教学,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

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由于每节课都安排尽可能高层次的问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显然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完成任务。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知识。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班内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达到因材施教。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教师的调控,即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题目与各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班内分层教学整个课堂自始至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差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并且随时都可以蹬上新的台阶。这样就较好地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可消除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然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呢?通过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也有些自己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对象分层划分。 因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智商、能力、性格等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为转移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这种差异,承认这种差异。有了差异,学生就表现出了层次。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根据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我把我们班分成三层:像秦彬彬、马素这样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属于A类;像李瑞、唐歉、王悦这样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属于B类;像孟芮这样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属于C类。学生的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师应该适时调

整每个学生的层次级别。教学目标分层设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在保证最基本的目标前提下,我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一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C层: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的意义,会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B层: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和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 A层: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周长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样,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的不同的教学目标,避免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三、教学方法分层采取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具体情况采取分层分类指导教学方法。对A层学生,我以“放”为主,多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对B层学生,我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适当指导、点拨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在遇到困难时,再适时给予指导。对于C层学生,我以“扶”为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

学习教育分层分类指导情况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学习教育分层分类指导情况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今年以来,青海省委组织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业、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党员教育载体,以党员教育工作新成效服务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建立“五个一百”党课载体,以精品党课助力学习教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紧紧抓住“三会一课”中讲党课这个“硬骨头”,创新“五个一百”工作载体,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课师资库、教材库,形成立体式、全天候的党课教育体系。一是建立百名优秀党课师资库。从省市县三级党校优秀教师、省委讲师团成员、省属高校优秀教师中推选出了100名优秀教师组建师资库,进行集中培训、备课和试讲,形成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认识和体会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党课,分赴各地、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巡回讲课。二是建立百名先进模范师资库。组建了100名由基层一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模范师资库,撰写以做合格党员的认识和体会、如何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党课讲稿,重点在本地区、本领域内讲党课,并组成“党课宣讲团”,赴基层一线巡回讲党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三是建立百篇优秀党课讲稿汇编。在全省择优挑选了100篇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党员的优秀党课讲稿,审定后分专题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各单位,供讲党课时学习参考。四是建立百部优秀党课课件库。通过各市州委、省委各派出党工委推荐,整理制作

了100部优秀党课课件,上传至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和青海干部教育网,并刻录成光盘下发至基层党支部,供各地各单位组织党员学习,进一步丰富党课教育内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五是建立百部优秀“微党课”。结合建党95周年“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择优整理了100部各地各单位创作的以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党史知识解读,党员先进典型事迹,时政热点等为主要内容的“微党课”,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给广大党员,将党性意识精准滴灌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的血脉中。 分层分类开展实体培训,以党员培训带动学习教育。按照省级举办示范培训、各地开展党员轮训的原则,组织指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一是办好省级示范培训班。依托省外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精准扶贫三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党支部书记、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省直机关在职党员、国有企业无职党员、农牧民党员“党性+技能”等省级示范培训班18期,全省74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参加培训,示范带动了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基层党员集中培训。对省委各派出工委书记、各市(州)委组织部长、各县(市、区)委书记进行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示范培训,抓住党组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有效有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健康开展。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党员集中轮训。组织指导各党工委和各地认真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农牧民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基层党员、到基层服务高校毕业生党员培训,截止目前,全省共开办培训班8000余期,培训党员40余万人(次),

分层教学之我见

分层教学之我见 ——兰西县第二中学刘玉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第二中学的刘玉成,首先感谢进修校宋主任和张主任能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分层教学中自己的点滴做法。面对在坐的各位经验丰富、优秀的的老师,成果谈不上,只是把我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不当之处,还请与会的领导与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1、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对学生进行了分层 在学生分层时给学生讲清楚分层教学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我结合教材,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上、中、下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数学思维较好的学生,即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2、认真进行了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即分层备课教案设计)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法学法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练习与作业的设计等几方面设计出分层教学的教案。 3、分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设计: (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 分层教学开始时,利用数学知识的开放性,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利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资料、学习资料以及自制教具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通过分组设置,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分层递进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寿县迎河中学杨虎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因材施教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育人原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长大之后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将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潜心探究的永恒主题。 一、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生源质量较差。就我任教的班级来看,小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高,学习认真,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属留守儿童,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无人过问,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很差,连教师布置的作业都不能完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都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方案,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分类指导,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 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指在教学中既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这一原则反映了教育目标对教学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教育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一定发展,并体现一定个性,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统一的人才规格,尽可能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发展学生特长。 其次,这一原则也是教学要适应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表现为年龄特征。这是统一要求的基础,但学生的身心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把班级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 三、现实依据 《新课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必须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围绕新课标开展教学,保证学生掌握新课标规定的内容,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标准。这就是教学中必须保证的统一要求,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困生都必须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四、主要要求 1、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因材施教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材”有所了解。因此,每接收一班新生,都要对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学习情况做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选择教学方法,组织上课和课外辅导。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分层推进 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在学科教学 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 提高。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 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研究,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一点也是我们当前目标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难度极大、又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 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达纲目标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达纲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 和高层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 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 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 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 导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1.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 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 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 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一 位老师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课时,制定的目标是:(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 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 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二段话。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就是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老师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 实际。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2.承认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预习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睦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 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我例子才能理解一 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 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 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 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 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推进的目的。 3.在课时目标教学基本式的几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 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善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

课堂分层教学及其实效

课堂分层教学及其实效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 “分层教学”:是指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 , 并对教学内容分层次,这样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 ,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分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 A组为优生(14)分一大组,B组为中等生(25人)分两大组,C组为差生(12人),分一大组,排位置时首先让C组坐在中间,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将其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与B组之间也可以进行调换。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环节分层次 (一) 、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备课时,旧知识导入新课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 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组同学回答、计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 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多层次性,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获取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取得了点滴的经验如下: 一、依据学生认知差异和知识水平的悬殊,将学生合理分层、分类 要对学生合理分层、分类,必须首先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认知潜能分成不同的层面和类别。一开始我就耐心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并做仔细的分析,认为班中的左春莉、王振静、朱婷婷等同学思维敏捷,在接受知识方面,语文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很强,现有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班里的优秀生,把他们

分为A组。 像程杰、王海燕、吴家林等同学,他们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语文意识和较大的潜能,把他们分为B组。对于张家运、胡德浩、沈业初等同学学习兴趣较低,认知能力也很差,接受知识感觉困难,压力大,把他们分为C组。 二、课堂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体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例如我在教授课文时,就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教学要求。 对于A组同学,提出问题,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写出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对于B 组,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出最恰当的结果。对于C组学生采取引导提问,多为差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相互交流,巡视指导,帮助差生疏通思维,这给几位成绩好的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又为差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2、课堂练习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练习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的实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我校在分层教学方面也做过很多尝试,但总体仍处于摸索阶段。那么怎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老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 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课堂提问、小测试、实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尽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了这些资料后,就要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将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划组,组成几个学习的小组,把每一组内的学生名单记在备课本上。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能叫出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听课中发现,当学生举手发言时,老师却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显得很尴尬,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不能很好的交流互动,影响了课堂效果。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爱好。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成绩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的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 二、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每个学生为理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合理的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统一的纲性”标准,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要实施先浅后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将教材与练习册上的题目,划成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要求,不能只是从做题量上去区分,也应该从题目的难度和综合度上区分,对那些难度较大、跨度较大的题目,不作过分的要求,对接受能力差点的学生,不要立即要求他们做综合的题目,如果他们能做综合题里的一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切忌在教学中,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因为那样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反而会丧失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时,我们要从备课阶段做起,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尤其是在例题的讲解、巩固练习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努力做到,虽然分层,但不散;尽管面向整体,但不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做好调控,将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预习、提问、练习、辅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明确练习设计策略 在练习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分类设计不同梯度

“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高效课堂推进会讲话稿

“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 高效课堂推进会讲话稿 各位老师,高效课堂的概念在我校提出已经近三年了。“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思路在我校也提出一年多了,但是,高效课堂在我校的开展还很肤浅,甚至很多老师还有抵触情绪、观望的态度,传统的课堂模式还占主导。很多老师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花架子,就是给领导看的,是不会出成绩的。迫于成绩上的压力,还是认为“填鸭”式的教学更能产生直接的效果,更能出成绩。能有这样的认识,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高效课堂理念的精髓、具体的操作方法一直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认识,困扰着我校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 前一段时间,陈校长对我们学校目前的现状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短板是什么,我们提高成绩的长期的、有效的途径在哪里。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品牌名校,拼时间、拼精力的苦干实现不了我们大幅度提升教学适量的目标,苦干更要巧干,要从提高效率上下功夫。 经过这三年的积淀,现在全面推进“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已经迫在眉睫。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突破制约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瓶颈,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全面实施“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必须经历一次阵痛,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全校上下必须达成共识。否则,打造品牌名校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今天我先把学校全面实施《“以学定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整体提高”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的实施方案》向大家作以明确。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的核心目的是掌握学情 以学定教:是指把学生的预习和自主性学习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前,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教师在正确诊断、准确掌握学生学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 新课导入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一步骤——先学。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对自已自学成果和产生的疑问做适当的记录,以便展示、提问。学生的自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初期,先学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出示明确的预习内容和方法。 第二步骤——展示:在学生组内讨论的基础上,通过说一说、谈一谈、演一 演、写一写,展示自学成果,尽量让多数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哪里有问题,知道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先学可以是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之我见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8-17T17:01:55.06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陈琳[导读] 分层教学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摘要: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发展情况往往呈现出层次化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分层教学的实施作了详细介绍,论述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基础;实施 作者简介:陈琳,任教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二中。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和体能等状况都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多样化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元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意识地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分层,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 分层教学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此外,分层教学还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了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几位异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求是: ①小组中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②学生们有机会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③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而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3.成功教育理论 “成功教育”的理论,它引导我们解决了许多我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对于C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A组学生,只要他们解答出来就是成功;一个上次仅考40分的学生这次考了45分就是成功。教师应善于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赞扬,千万不要吝啬“Good”,“OK”,“Well done”等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笔者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情况,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即智力较好,学习兴趣浓厚,能达到优秀的和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25%;B层为能力发展生,即肯下苦功,通过努力能达到及格分以上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65%;C层为基础生,即基础差,对学习语言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10%。学生分层是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依据,并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力和成绩的波动而有所变动的。 2.教学分层 ①教学目标分层: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的差异,笔者就教学目标实施A、B、C 弹性分层:A层,除掌握书本内容外,还要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培养英语思维、阅读、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B层,主要面向中等学生,在掌握书本基础内容的同时,能多说多练,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尽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达到A层的水平;C层,只要求掌握书本基础内容,同时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②教学方法分层: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C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拉着走、多鼓励”的教学方法;对B层次的学生采取“重概念、多练习、强激励”的教学方法,而对A层次的学生则采用“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③教学内容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笔者就教学内容也进行分层:要求C层次的同学听录音,读会单词和课文,背诵最简单的对话,掌握最基础的语法;要求B层次的同学课前预习好单词并背出,预习课文时要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要求A层次的学生课前作好充分预习,找出疑问,并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背景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 ④课堂提问与操练分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采取“不同对待”的课堂提问和操练。要求C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直接源于书本的问题;要求B层次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要求A层次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再创作”。有时,笔者也会把这三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一起完成一个角色表演,如:让A层次的学生扮演较难的角色,让B层次、C层次的学生扮演更容易的角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⑤课后练习与作业分层:为了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笔者对不同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也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 B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又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主选择相应层次的练习。学生有了自主权,就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堂上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课堂上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外国语小学周琴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要求,并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欣赏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分层次有效递进,让每个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让各层次的学生愉快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来帮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游乐场的

门票原来每张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张门票能省多少元?教学中,首先弄清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单位“1”,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解答?当学生回答第一种解法后,再问:“还可怎样列式解答?”引导学生先求出节省的百分率,再求节省了多少钱?这样精心设问,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组织讨论,让各层学生各抒己见。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助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对新知疑惑不解,产生问题时,就要抓住时机释疑,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疑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大家交流展示,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优秀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教育的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分层实施练习,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学习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在分层施练的同时,也可精心设计多练题,

如何搞好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如何搞好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的层次不同,运用分层教学来实现高效课堂。采用温故而知新,为新授课铺垫;适时点拨,深层思考;教师板书,激发讨论等方法实行分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分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的层次不同,如何在45分钟高效快捷的实现课堂分层教学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有以下想法: 温故而知新,为新授课铺垫。复习内容应少而精,侧重知识的重、难点,为授新课服务。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新授内容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习惯及动脑、动手的习惯。对优生来说,通过复习铺垫,新授课的内容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对中等生来说,通过读题和思考,明确自己知识缺陷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地听讲、质疑和答疑。对于后进生来说,通过提前读题,理解题意,动脑思考,理解了题目,就可以尽量避免教师或优生主动讲解也学不会的尴尬现象。 适时点拨,深层思考。当优生完成后,为激发中等生动脑,此时教师不讲,针对中等生重点引导。引导可以设疑的形式,可从思路、方法上多引导。如专项训练综合填空题时,引导学生主动做题分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解答。如果这道题涉及解题方法较单一,又有90%以上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完成,就不需要引导。若需较复杂的解题思路,有90%以上的学生已独立完成,就可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思路解题,师生、生生间相互启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师板书,激发讨论。当中等生完成后,教师听取学生汇报,把各种不同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参与讨论。针对板书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个讨论、分析各种解法的特点,判断各种解法思路的对与错。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对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错的。适时的表扬和点拨,以优带差,促进学习。始终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着采用“分层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分出不同的层次或类别进行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作一总结。 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试题对班级进行测验,然后结合平时的调查,按3:5:2的比例分为“优”(A)、“良”(B)、“一般”(C)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将他们合理分组,编排座位,适当考虑男、女生比例,一般以四人(A组1人,B组2人,C组1人)前后桌就座较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再综合学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重新调整,做到“动态”分层。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C层: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会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B层: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实际问题。 A层:能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样,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的不同的教学目标,避免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的现代教学学观,要求在分层施教时,必须面对全体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去读读、想想、画画、说说、做做,让全体学生都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计算0.065÷0.05后,请C层的学生能够仿照例题学做如10.44÷0.725这样的小数除法,B层的学生能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这样的做的道理是什么?A层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