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依赖性肠球菌感染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简述

(2)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患者;
(3)合用其他耳、肾毒性药物(利尿药、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的患者。
30
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 首次监测血药浓度:宜同时监测血药峰、谷浓度 之后如需连续监测:可仅监测谷浓度
(IDSA《MRSA指南》指出主要监测血药谷浓度)
=(140-年龄)*体重(kg)*1.234/(血肌酐值)
当血肌酐单位为mg/dL,K=72: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72)
=(140-年龄)*体重(kg)*0.0139/(血肌酐值)
女性患者上述计算结果再乘以0.85; 肥胖患者需要把体重换算为理想体重进行计算。
◆ 治疗浓度范围:谷浓度10~20 mg·L-1
◆ 3-4个维持剂量:在下一次给药前采集血样,监测 血清谷浓度
◆ 透析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宜在透析结束后 6h进行
31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
◆ 肾损害 ◆ 耳毒性 ◆ 红人综合征 ◆ 其他
32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
◆ 肾损害
间质性肾炎(变态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毒性 肾功能损害
27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调整
表l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间歇推荐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肌酐清除率 /mL·min
≥50 20~50 10~19
<10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间歇性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1g,q12h 0.5g,q12~24h 0.5g,q24~48h
O.5g,q48~96h
一般4~7d给 药lg,并结 合血药浓度 调整给药方 案
一般q24~ 48h给药 0.5g,并 结合血药 浓凋整给 药方案
肠球菌esp基因与万古霉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56 ・
2 0 1 3年 2月第 7卷第 4期
C h i n J Mo d D r u g A p p l , F e b 2 0 1 3, V o 1 . 7, N o . 4
1 . 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数据 处理时采用 S P S S 1 0 . 0系统软件 ,
心功能 , 只要掌握好 用药剂 量 以及临 床适应 证 , 即可 达到 良 好 的治疗效果 ,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 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 1 ] 陈 锐祥 . 倍 他乐 克 治疗 慢 性心 衰疗 效 观察 . 亚 太 传 统 医药 ,
2 0 1 0, 1 3 ( 0 1 ) : 6 1 - 6 3 .
注: 表示与治疗前相 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3 讨 论
的心脏毒性作用 。倍他乐 克还 可 以有效 的预 防室上 性心 律失常和室性心律 失常 , 降低 心脏 发生 恶性 事件 的几率 , 有 效 的延长 患者 的寿命 J 。本文 的研究 表明 , 慢性 心衰患者 运 用倍他乐克治疗 的临床 效果较为显著 , 能有效 的改善患者 的
些 认 证 J 。
倍 他乐克 能够选 择性 的阻断 B 受体, 对慢性 心衰 治疗
的关键是 降低周围循环阻力 以此来减轻 心脏后 负荷 , 同时降 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 , 提高 B受 体 的敏 感性 , 对抗 儿茶 酚胺
肠球 菌 e s p基 因 与万 古 霉 素 耐 药 的相 关 性 研 究
采用 £ 检验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所选 的 1 3 6 例患者 中 , 慢性心衰经过治疗后 , 1 1 4 例 为显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简述-医学资料

17
万古霉素的抗菌谱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 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通常对万 古霉素高度敏感。芽孢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乳杆菌、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菌、棒状杆菌、乳 酸杆菌和李斯特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 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 素天然耐药。
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考虑给予25~30mg/kg负荷 剂量(根据实际体重),使其尽快达到有效谷浓 度。
26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K)
当血肌酐单位为mmol/L,K=0.81: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0.81)
21
临床应用
◆ 呼吸系统感染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血流感染 ◆ 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ANC)缺乏伴发热 ◆ 骨关节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 艰难梭菌感染
22
万古霉素——三环糖肽类抗生素 有一定抗生素后效应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 抗菌疗效与其给药间隔内浓度大于MIC的时间 (T>MIC)有关 — 最佳杀菌浓度为3~5倍MIC
27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调整
表l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间歇推荐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肌酐清除率 /mL·min
>肝>胆汁>脑)
• 表观分布容积:0.2-1.25L/kg • 脑膜无炎症:0-4mg/L • 脑膜有炎症:6.4-11.1mg/L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

药敏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用它向临床报告具有指导治疗的价值。 所得的耐药结果表示潜在的耐药机制。 在某耐药机制中它是最敏感的指示剂。 药敏试验中所选的每一抗菌药物都代表一组或 一类抗菌药物(预报药)。 例如葡萄球菌,一代头孢比三代头孢治疗效果 好,故不需要检测三代头孢的药敏结果。
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及抗生素选择
青霉素(R)苯唑西林(S)表示对不耐酶 的青霉素耐药,但对耐酶青霉素头孢类抗生 素敏感 使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 林 使用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如氨苄 西林+舒巴坦 使用一代、二代头孢
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及抗生素选择
青霉素(R),苯唑西林(R),即MRS,约 占40%-70%,对所有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和 其他ß-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此外对喹诺 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交叉耐药,严重感染 惟一有效抗生素是万古霉素。 轻症感染: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复方磺胺, 磷霉素等联合用药 重症感染:糖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利福平 尿路感染: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环丙沙星
目前尚无单一抗生素可以控制 ;
多采取联合治疗措施。
质粒介导的超光谱β —内酰胺酶(ESBLs)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耐药;但 可被棒酸、舒巴坦抑制治疗。 对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敏感。
易产超光谱β —内酰胺酶的菌株:肺炎克雷 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 杆菌、其它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MRSA)
目前敏感的抗生素是糖肽类(如万古霉 素)。 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β —内酰胺酶 抑制剂均耐药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突破与挑战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突破与挑战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强大的抗生素,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的防线。
它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万古霉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突破与挑战。
让我们来谈谈万古霉素的突破。
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一些难治性感染,如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感染等病例中,万古霉素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药物。
万古霉素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结构改造,研发出了多种万古霉素类似物,这些新药在保持原有抗生素活性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扩大了应用范围。
然而,万古霉素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万古霉素的毒副作用较大。
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
万古霉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万古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在治疗某些感染时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还面临着抗菌谱狭窄的问题。
万古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具有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覆盖范围有限。
这意味着在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时,万古霉素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感染的细菌类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面对这些挑战,医生和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一方面,他们通过对万古霉素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其抗菌活性、降低毒副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研究新型抗生素,以填补万古霉素在抗菌谱方面的不足。
为了减少万古霉素的耐药问题,医生们也在探索合理的用药策略,如限制万古霉素的滥用、开展耐药监测等。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其毒副作用、耐药问题和抗菌谱狭窄等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表型检测和基因型分析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表型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张侠家;沈继录;贾伟华【摘要】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genotype and prevalence of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 Methods K-B disc diffus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for vancomycin of VRE was detected by E-test method;VRE was then subjected to PCR for resistance related genes;6 strains sequencing results of PCR product were contrastively analyzed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by BLAST. Results 6 VREFm strains were found from 193 strains enterococci;6 VREFm strains were completely resistant to high unit gentamicin, ampicillin, ciprofloxacin, teicoplanin,but were sensitive to linezolid and macrodantin,MIC for vancomycin was more than 256mg/L;Genotypes were vanA;Amino acids in vanA gene have changed with Asn83→Asp( AAC→GAC) . Conclusion VRE in our hospital is mostly multi-drug resistant , which bringS difficulty in clinical treatment for its infection. So 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VRE strains in the hospital and popular.%目的研究某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的耐药特性、基因型及流行情况。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和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MRSA全身性感染可选用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依药敏加用利福平、磷霉素等。
虽然糖肽类抗生素是抗MRSA最有效的药物,但随其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已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
半合成链阳菌素类新药Synercid(由喹奴普汀quinupristin 和达福普汀dafopristin两药以30:70比例混合而成)对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MRSA(包括耐万古霉素的MRSA)有较好疗效。
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对MRSA感染有效率达91%。
新研究的碳青霉烯类BO-3482抗MRSA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唑烷酮类新药Linezolid对MRSA 同样有效。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内的正常菌群,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菌血症、腹腔和尿道感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肠球菌由于其细胞壁坚厚,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有耐药。
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机制为细菌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5),与青霉素亲合力降低而导致耐药,此种耐药性以屎肠球菌多见。
近年来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特别是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万古霉素及其不合理用药,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
肠球菌对糖肽类耐药主要是由于靶位改变,通过质粒和转座子将耐药基因从一种肠球菌染色体转移到另一种肠球菌染色体中。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VRE感染药物,普遍采用联合用药,如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磷霉素等。
根据VRE临床药敏试验,如对西林类耐药可选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磷霉素;如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可用替考拉宁+环丙沙星。
对于多重耐药菌株可选用抗菌新药如喹奴普汀/达福普汀(Quinupristin/Dalfoprision),此药对VRE有良好活性。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革新之路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革新之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研发专家,我亲眼见证了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革新之路。
万古霉素,一种强大的抗生素,自20世纪末问世以来,已经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万古霉素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我想分享一下关于万古霉素的一些背景知识。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万古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万古霉素并非没有缺点。
由于其强大的杀菌作用,万古霉素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耳毒性和肾毒性。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这种药物。
尽管如此,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许多情况下,万古霉素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手段。
例如,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皮肤感染中,万古霉素是首选药物。
万古霉素也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耐药菌感染,如肠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演变,万古霉素的应用也在不断调整。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医生和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给药方案,如短疗程治疗和联合用药。
这些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万古霉素的使用,同时保持其疗效。
同时,万古霉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万古霉素的新用途,如治疗非典型细菌感染和肿瘤。
研究人员还在尝试通过结构改造,提高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和降低副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我的团队也在努力为万古霉素的应用提供更多支持。
我们正在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以评估万古霉素在不同感染类型和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与药监局密切合作,以确保万古霉素的使用符合法规要求。
在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研发专家的职业生涯中,万古霉素一直是我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依赖性肠球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97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224-02
临床分离细菌曾出现过吡哆醛依赖性肠球菌,链霉素依赖性大肠杆菌,替考拉宁依赖性肠球菌,链霉素依赖性分支杆菌。
现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突变株可形成万古霉素
依赖性肠球菌(VDE),在粪、屎、鸟链球菌均可发现。
肠球菌的生长需由D-丙氨酸-D-丙氨酸(DADA)合成细胞壁,糖肽类抗生素可与DADA结合,其空间构型阻遏细胞壁合成。
肠球菌基因突变如VanA基因可表达D-Ala-nine-D-lactate代替DADA,其与糖肽类无亲合力,故细胞壁仍可合成,细菌表现为高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具VanB基因肠球菌同程度地耐万古霉素,但仍对替拉考宁敏感。
VanC基因内在性,仅存于鸡、黄色肠球菌等,对万古霉素MIC为2-32ug/ml。
Fraimov等首先报告自临床分离VDE,系自尿中分离的含VanB基因屎链球菌,且经过长时间
万古霉素治疗。
此种VDE生长需万古霉素或DADA,其形成分别与DADA连接酶基因突变有关,少数VDE可自然逆转为非依赖性,逆转频率为1×10-6。
英文文献至少已报告6例VDE感染。
作者患者临床分离株
Fraimov Hs等长期患者尿,VanB屎肠球菌
Woodford N等二例肾疾患便,屎肠球菌
Green Mtff等移植血,VanB粪肠球菌
Rosato A等肾囊肿便,VanA鸟肠球菌
Dever L住看护院者便,VanB粪肠球菌
Sng等肾疾患血,VanB粪肠球菌
以上六例均与长期抗菌素治疗有关,且4例为肾疾患。
对于临床上曾分离出VRE,又经过万古霉素治疗而无效者应疑及VDE的出现,其检测可在分
离培养基表面加万古霉素纸片,如周围有肠链生长,提示为VDE,再进一步确定。
其药敏试
验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万古霉素,介这样会干扰结果的判定,故Sng等提倡培养基中加入DADA(Aldrich),其浓度以1000ug/ml为佳。
S等发现用此方法测VDE对多种抗生素的MIC在24小时观察结果,除对万古霉素耐药外,
均为敏感。
这是因为VDE生长缓慢,在48小时读取结果,即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quin-upristin/dalfopristin杀菌效果最佳。
S等用PCR-RFLP分析自同一患者分离的,VDE,其自然逆
转株及患者的尸检株显示为同一菌株,充分肯定高度该株系自VRE转变为VDE。
肠球菌的耐万古霉素基因有可能转移给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转移给葡萄球菌则对人类有
巨大的威胁,应引起临床及细菌学工作者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