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4-各论第十九章第四节 颏下岛状皮瓣 吴跃煌

合集下载

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u崆面外科杂志2ixl6牛9篱16苗第3地I~lunl;1].:OralandM—lxm0n[1SrgV ol16NojSepR,mb~!.I(1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李国萍(综述)隋军.李晓江(审校)l云_莉酋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云南昆叫65(}1181关键词1觚llI舶址.发{{薄:遵ir:噼削中图分类号】R78224R32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5~979c200603—0259一(14259综述? AdvancesinAnatomyandClinicalApplicationStudynilSubmentalIslandFlapLlGurn-ping,SUtjⅢ1.Lt31irus:ji~mgi)¨{jf㈣…ⅢfI{H.JcIfifl}jcie,%trgery,Yri{J:t{tllProl一cffdTumorih}spit,d.Kimmiog650118YKnfHlnPrI卅fL((hiflnlKeywords]HLl…l|ntahi~land:flztp:relmgratl:l『llIcon1)颊下岛状皮瓣fI993FFI1Marlin等…酋先报道.,浚出瓣色,质地_卜j而部组织卜分相似,外观自然:皮静蒂K,旋转范嘲凡:口1提供的皮肤组织量大;[fildJ~-稳定战衍牢商:供隐蔽.nr以?期缝合:而且操作较为简术_^支住院Hl『问垣,L1前已成为修复头颤部缺损的藕嘤皮辩之一乖史现将废皮瓣的解i{4J~T究般J隔眯城用进眨.作一综述.1顺行颊下岛状皮瓣1.1商f+J祥剖频下帕m撒循环耍rh面动脉的分支——颊F动脉(]3nterllu】Hrrv.SA)和静脉的属支——颁下静脉(suIlnlI-Ittalvein,SV)提供吴宝金等I!斛剖5I例人卜J悻Nffl;示:频下动脉存下颌骨下缘方(5.'44~2.39)tIllll,下领角胁内方(19.0~6.3)mm处起豫f呵动脉.超精处外径为(1.75~0.15jFilm,其主干长为(60.0-+79)Film,其it;观率为l00%廖进民等报道:颖下动脉趣点距下颖缘I1.1±14Jmnl,距F颤角(2.6~0.4)II1111,起点外径l1.8~0.5)nm1,主干全{∈(4.3±().6J"【1动脉起始后向l走行于下颌下腺内删沟段下颅骨肌丧,终止_=F二腹肌前腹及下颉骨沿途啊小分支到下预下腺下颁舌骨肌,二收稿日期作者筒介通讯作者暄肌,下颌骨骨膜等处,还有I~4支皮穿支穿fl1颈阔肌后分布于真皮下.其走行及分支见闻1..图1瓤下动脉殛其丹支FigureIThesubmentalarteryandi"branches在中线附近两侧额下动脉的皮穿点及二腹肌支分5{jl在真皮下车I=J二愎叭深浅面有富的咖台颠下动脉有恒定的伴行静脉即颏下静脉.其向后外注入面静脉.注入处外轻为(2l】±O.85)nlll吴宝盎等I经颈动脉灌入染色剂后发现整个颖下区细小的皮穿支呈网状吻合,染色面积为I30inn',x65nltll于以上解刮学基础.是宝金等认为额下区以提供以颏下ml管为带白勺岛状皮瓣,蒂K60illnl;蒋斌等认为最大蒂长可达8.5【?II1,面积nT达】30mmx65illn]:,12皮瓣的设计J制作学医^¨m主.应.r毕商"-]@授教_,占EⅥ棚260?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V o1.16No3September,2006 1-2.1皮瓣的设计临床上一般在原发病灶切除后.根据缺损范围的大小设计皮瓣.MartinI]提出皮瓣上界沿下颌骨下缘,而吴宝金等【认为沿下颌骨下缘稍下方半横指处为好,这样既可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又可使切口疤痕充分掩蔽.皮瓣的下界依缺损大小而定.吴宝金等[2]认为最好不超过6.5cm,张选奋等【4]认为以不超过6cm为宜,否则供区直接缝合较困难.皮瓣的两侧界不超过胸锁乳突肌前缘.1-2-2皮瓣的制作皮瓣可在全麻或局麻下切取,患者取仰卧位,适度伸颈.沿切口切开皮瓣周围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在颈阔肌下剥离颏下皮瓣,上平下颌骨下缘,下与皮瓣下缘相齐.在颏下皮瓣远心端于对侧下颌舌骨肌浅面及二腹肌浅面掀起颏下皮瓣,继续于同侧下颌舌骨肌浅面掀起皮瓣并将同侧二腹肌前腹包括于皮瓣内,切断结扎颌下腺导管,将颌下腺,颌下蜂窝淋巴组织与皮瓣一同掀起至面动脉和面静脉处.然后摘除颌下腺及颌下淋巴结,游离并保留颏下动,静脉,于颏下动,静脉分出处远心端切断结扎面动,静脉,皮瓣即制作完成.然后将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拉至颜面部缺损区进行修补,若为口内缺损,则从下颌骨内侧隧道拉至缺损区I5】.1.3皮瓣的临床应用1993年,Martin等Il】首先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颜面部缺损患者8例,皮瓣全部成活;此后,Vural等同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颈段食道狭窄,口底及舌的缺损9例,Merten等【7】用该皮瓣修复面部中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口腔缺损ll例,均成活;Pistre等I8】以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31例,有2例出现皮瓣局部坏死,其余全部成活.国内吴跃煌等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头颈外科术后软组织缺损38例,成活34例;蒋斌等圈用该皮瓣修复腭部,口腔缺损16例,成活15例;刑新等㈣用该皮瓣修复因创伤,斑痕,痣切除所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O例,均成活.总之,顺行颏下岛状皮瓣用以修复颜面部中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口腔,腭及舌的缺损,颈段食道狭窄等不仅外表美观自然,而且成活率高.是目前头颈外科术后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2逆行颏下岛状皮瓣顺行颏下岛状皮瓣的蒂长为60mm121.最大不超过85mm[5],用其修复额部,眼眶周围,颧部,颞部等更高位置的缺损时,蒂长不够,旋转范围受限;针对此种局限,国外有学者提出以逆行转移的方式来修复颜面部更高位置的缺损.2.1应用解剖2.1.1动脉血供面动脉在发出颏下动脉以后.继续行向前内上方,在咬肌止点前缘处绕过下颌体下缘转至面部,迂曲行向内上,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沿途发出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鼻外侧动脉,最后终于内眦动脉.Zhao等…]在12例成人颈部通过人为加压的方式在下颌骨下方暂时阻断面动脉的血流,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到了来自对侧的逆行血流.Supakom等[12]在1O例行颈部手术的患者中做了以下实验:结扎面动脉近心端,通过插管法测量结扎前后面动脉远心端的压力,结果无明显差异:在结扎面动脉的基础上人为暂时阻断对侧面动脉的血流,测量阻断前后面动脉远心端的压力,二者仍无明显差异.由此证明:面动脉在面部与对侧众多同名动脉有吻合,如上下唇动脉,内眦动脉,鼻外侧动脉:与同侧上颌动脉的许多分支有吻合,如眶下动脉,颊动脉,颏动脉:面动脉还与同侧颈内动脉的分支有吻合,如鼻背动脉,筛前动脉.Kim等}l3】解剖了4例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成人尸体和8例接受逆行颏下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颏下区,发现颏下动脉在二腹肌前腹外侧及中间有1~2个恒定的分支(可能为廖进民等I引所提到的二腹肌支,皮支或颈阔肌支.其出现率均为100%,且与对侧颏下动脉分支有吻合),提出可以以上述分支为蒂制作逆行皮瓣.基于以上解剖学基础.在颏下动脉起始处近心端结扎面动脉后,以颏下动脉一面动脉为蒂的逆行颏下岛状皮瓣的血供仍较丰富.2.1.2静脉回流面静脉始于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向外下越下颌体下缘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并收纳颏下静脉的血流.穿出深筋膜浅层,于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Kim等Il3报道:面静脉的直径约3~5mm.它与面横静脉,眶下静脉,面肌静脉,颊脂体静脉等的属支有丰富的吻合;此外,面静脉经眼静脉,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等与海绵窦交通;面静脉与面深静脉之间也有丰富的吻合支;面静脉瓣发育不全且瓣膜少而薄弱,血液可以逆流.故可以面静脉远心端为蒂建立静脉回流Il4】.Kim等Il3】还发现:颏下区除了与颏下动脉恒定伴行的颏下静脉以外,还有一根较粗的浅静脉,它位于下颌下腺的上极和浅面,注入面总静脉;此静脉不与颏下动脉平行.它与颏下动脉在二腹肌外侧相遇并一起进李国萍.等.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LIGuo.ping,eta1.AdvancesinAnatomyandClinicalApplicationStudyonSubmentalIslan dFlap'261?入皮瓣,该静脉为皮瓣的静脉回流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2.2皮瓣的设计和制作2_2.1皮瓣的设计Kim等【l3】报道了皮瓣的范围:皮瓣的上界在下颌骨下缘自中线至两侧下颌角之间的任何区域.皮瓣的下界设计在颈颏角上方以利于供区缝合,两侧界设计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所需皮瓣以颈前正中线为对称设计在以上区域,见图2.皮瓣的大小依受区缺损的大小而定.皮瓣的上切口设计在下颌骨下缘,下切口依所需皮瓣的大小而定,Kim等I认为皮瓣宽度最好不超过8on以利于供区直接缝合.图2皮瓣的设计Figure2Designoftheflap2_2.2皮瓣的制作皮瓣的制作方法与顺行颏下皮瓣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当游离皮瓣蒂部至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处时,结扎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前之近心端,面静脉收纳颏下静脉及颏下浅静脉后的近心端也一并结扎,将上述血管包含于皮瓣蒂部【12I;继续向上游离皮瓣蒂部直至下颌缘(若缺损位置高可一直游离至面部),将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拉至缺损区进行修补.若需游离皮瓣至下颌缘以上.则必须解剖并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将皮瓣自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拉出,再继续向上游离皮瓣蒂部. 2.3皮瓣的临床应用逆行颏下岛状皮瓣蒂部长,皮瓣面积广,旋转幅度大,可用以修复颜面中,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MartinI-I首先将逆行颏下岛状皮瓣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Supakorn等f12I首先报道了逆行颏下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并用逆行颏下皮瓣成功修复了2例上唇缺损,1例眼眶缺损及1例口咽部缺损的患者.随后,Kim等【l3】更系统地报道了逆行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他们以颏下动脉的分支为蒂制作颏下岛状皮瓣,并逆行转移修复8例颜面部缺损患者,其中3例为鼻部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Uysal等I以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患者19 例.部分为逆行转移,除少数皮瓣出现边缘坏死,感染等次要并发症外,无皮瓣全部坏死情况.目前国内尚无逆行颏下岛状皮瓣的相关报道,但赵天兰等以逆行下颌缘岛状皮瓣行全鼻再造6例,修复鼻缺损2例,修复面颊部缺损4例,均获得成功.逆行下颌缘岛状皮瓣的应用成功,为逆行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因为二者的应用解剖及皮瓣制作方法均比较相似.3尚存在的问题3.1静脉回流的问题面静脉在面部与诸多静脉有丰富的吻合,其解剖特点(无静脉瓣)利于静脉逆流.故以颏下静脉/颏下浅静脉一面静脉为蒂建立静脉回流,从理论上讲是合理的,可行的.赵天兰等在使用逆行下颌缘皮瓣时也未遇到静脉淤血的问题.3.2面神经损伤的问题吴宝金等[21报道:有85%的面神经下颌缘支在面动脉浅面经过.故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解剖该神经并加以保护.尽管有报道说面神经一个分支受损不会造成功能障碍,而赵天兰等在逆行转移下颌缘岛状皮瓣时也没有面瘫出现.但如何保护好面神经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Pistre等㈣认为:如果密集的面神经影响到皮瓣的成活,则应该有计划地对面神经进行显微解剖.3.3术前放疗与皮瓣成活蒋斌等[5l对1例供区术前放疗(剂量4500cGy)的患者进行皮瓣切取时发现面动脉完全栓塞,皮瓣切取失败,故主张对供区有术前放疗史者应放弃颏下皮瓣的使用.但吴跃煌等[91以颏下皮瓣修复16例供区有术前放疗史(放疗剂量为5000~7000cGv)的患者,仅有1例出现皮瓣坏死,认为常规剂量的放疗不会影响颏下皮瓣的应用.故供区术前放疗对皮瓣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观察.术后放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3.4颈淋巴结转移与皮瓣Pistre等认为,颏下皮瓣位于淋巴结区域限制了该皮瓣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而吴跃煌等[91认为:涎腺来源的肿瘤淋巴结转移较少,有时有小的淋巴结转移仍可使用颏下皮瓣.但术后须行放疗:El腔,舌,唇恶性肿瘤的患者有颏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时不宜采用颏下皮瓣.一般认为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时,应尽量选择颈淋巴结阴性的病例,尤其要明确262?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Journalofora1andMaxillofacialSurgeryV o1.16No.3September.2006 是否有颏下,颌下及上颈段淋巴结转移.术中发现可疑淋巴结时,应快速作冰冻切片检查,一旦发现淋巴结有转移,应立即放弃颏下皮瓣,改用其它皮瓣,并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5_.3.5胡须与美观男性胡须较多的患者使用该皮瓣时影响美观.但可用其修复颊部,唇部等有毛发的部位.Demir等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ll例因严重烧伤,肿瘤切除,创伤所致带胡须部位的缺损,结果胡须均正常长出,并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Kitazawa等【91也认为用该皮瓣修复胡须浓密的男性患者的上唇缺损,其颜色,外观,质地优于其它皮瓣.4小结与展望顺行颏下岛状皮瓣应用于临床只有短短1O年的历史,但其应用技术已比较成熟,用其修复颜面中下1/3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口腔缺损,下咽缺损,食道狭窄及缺损均可取得良好的功能及美容效果;但在修复颜面中上1/3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颞部,耳后区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其蒂长不够,旋转幅度受限,而逆行颏下岛状皮瓣弥补了以上缺憾.虽然逆行颏下岛状皮瓣在国内尚无相关的临床应用报道.也缺乏相关的应用解剖研究.但随着头颈外科修复技术的进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相信逆行颏下岛状皮瓣会成为顺行颏下皮瓣的理想补充和修复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合理选择.参考文献:…1MartinD,PascalF,BaudetJ,eta1.Thesubmentalisland flap:anewdonorsite.Anatomyandclinicalapplicationsas afreeorpedicledflap[J】.PlastReconstrSurg,1993,92 (5):867—873.[2】吴宝金,陆春才,朱晓红,等.颏下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4):285—287.[3】廖进民,钟世镇,徐达传,等.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f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14(4):255—257.[4】张选奋,徐永成,李荟元.颏下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4(1):51—52.[5】蒋斌,房敏,蒋松琪,等.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外科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00,9(4):194—196.[6】VuralE,SuenJY.Thesubmentalislandflapinheadand neckreconstruction[J].HeadNeck,2000,22(6):572—578. MertenSL,JiangRP,CaminerD.Thesubmentailartery islandflapforheadandneckreconstraction[J】_ANZJSurg,2002,72(2):121—124.PistreV,PelissierP,MartinD,eta1.Tenyearsof experiencewiththesubmentalflap[J】_AnnPlastSurg, 1999,42(1):83—86.吴跃煌,唐平章,邓永发,等.颏下岛状皮瓣应用结果回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6):418—420.刑新,宋建星,欧阳天祥,等.颏下岛状皮瓣的l临床应用[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ll(2):68—70.ZhaoZ,LiS,LiY,eta1.ColorDopplerflowimagingof thefacialarteryandvein[J].PlastReconstrSurg,2000,106(6):1249—1253.RojananinS,IgarashiT,RatanavichitrasinA,eta1. Experimentalstudyofthefacialartery:relevancetoits reverseflowcompetenceandcutaneousbloodsupplyof theneckforclinicaluseasanewflap[J】.HeadNeck,1996,18(1):17—23.KimJY,KimSK,KoshimaJ,eta1.Ananatomicstudy andclinicalapplicarionsofthereversedsubmentalperforator-basedislandflap[J].PlastReconstrSurg,2002,109(7):2204—2210.SupakomJC,PeterN,PatrickJG.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J].Laryngoscope,1997,107(11):1545—1549. UysalAC,AlagozMS,UnluRE,eta1.Ananatomicstudy andclinicalapplicationsofthereversedsubmentalperforator-basedislandflap[J].PlastReconstrSurg,2003,112(2):690—691.赵天兰.陈新德,李光早,等.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岛状皮瓣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3):212—217. PistreV,PelissierP,MartinD,eta1.Thesubmentalflap: itsusesasapedicledorfreeflapforfacialreconstruction [J】.ClinPlastSurg,2001,28(2):303—309.DemirZ,KurtayA,SahinU,eta1.Hair-bearing submentalarteryislandflapforreconstructionof mustacheandbeard[J].PlastReconstrSurg,2003,ll2(2):423-429.KitazawaT,HarashinaT,TairaH,eta1.Bipedicled submentalislandflapforupperlipreconstruction[J].Ann PlastSurg,1999,42(1):83—86.U。

颏下血管蒂岛状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

颏下血管蒂岛状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

颏下血管蒂岛状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
牛朝诗;曾劲松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33)002
【摘要】目的为了使颏下血管蒂岛状皮瓣广泛地应用于修复面部组织缺损。

方法在34侧成人头颈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分布进行观察。

结果颏下动脉起自面动脉,距其起点5.4cm±0.3cm处发出。

起始端外径2.0cm±0.3mm。

颏下动脉有2条静脉相伴行,注入面静脉。

以面-颏下血管为蒂,可设计成颏下皮瓣、肌皮瓣和骨皮瓣。

皮瓣的感觉神经为颈皮神经。

结论皮瓣血管蒂长6.5cm±0.5cm,毗邻口腔颌面部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牛朝诗;曾劲松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1
【相关文献】
1.颏下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蒂与面神经分支的应用解剖 [J], 范艳;刘子豪;李国萍;黄杰;张秀玲;段爱红;纪秉慧;陈绍春
2.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J], 夏德林;吴双江;贾娟;
马征;舒伟;明华伟;付光新
3.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显微解剖学研究 [J], 谭海涛;林源;江建中;陆俭军;徐霄
4.以前臂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解剖学研究 [J], 芮永军;徐建光;顾玉东
5.以足底内侧血管为蒂足底逆转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J], 孙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9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29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29例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关键词】颏下岛状肌皮瓣;皮瓣修复;护理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外伤及肿瘤术后常引起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和功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身心亦受到伤害,故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术的方法,一直是广大学者致力探讨研究的课题。

理想的术式是选择与受区距离近,色泽相似,血供稳定,可供组织量大的供区组织重建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于颏下区设计带有动静脉血管蒂的肌皮瓣,能基本满足以上要求。

2013年9月—2014年12月我科开展29例颏下岛状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27岁—66岁之间,其中舌重建8例,腭重建7例,口咽组织重建6例,颊缺损重建7例,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1例。

术后组织外形自然,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患者言语、吞咽、发音等功能。

我们做了完善的护理措施,保证了皮瓣成活。

出院后复查4-6次,皮瓣均成活良好。

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在27岁—66岁之间,其中舌重建8例,腭重建7例,口咽组织重建6例,颊缺损重建7例,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1例。

2 护理2.1.1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外伤及肿瘤术后常引起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和功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身心亦受到伤害,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耐心介绍手术的优点和效果,说明手术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修复缺损,恢复功能[1]。

适度的讲解手术后可能带来的生活不便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免术后心理压力较大不配合治疗。

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反应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安抚患者情绪,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2.1.2 做好术前训练由于颏下岛状瓣是带蒂的肌皮瓣,术后头部制动时间较长,术前应根据病情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训练,包括头部制动、简单的手势表达、床上大小便锻炼等。

颏下岛状肌皮瓣和前臂皮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部缺损中的对比研究

颏下岛状肌皮瓣和前臂皮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部缺损中的对比研究

颏下岛状肌皮瓣和前臂皮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部缺损中的
对比研究
刘艳华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45)011
【摘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肿瘤切除术后颌面部遗留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需要及时修复。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各种皮瓣移植被认为是口腔癌术后颌面部缺损较好的修复手段。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采用颏下岛状肌皮瓣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311-1312)
【作者】刘艳华
【作者单位】054800 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根治术缺损的手术配合 [J], 沈玉崇;邱逸红;张秀颜;谭淑芳;王建广
2.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J], 夏德林;吴双江;贾娟;马征;舒伟;明华伟;付光新
3.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罗克
4.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J], 苏秋萍;陈
淑芳;吴振婵
5.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J], 马永清;杨苗苗;贺平;曲卫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9.4-各论第十九章第四节 颏下岛状皮瓣 吴跃煌

219.4-各论第十九章第四节 颏下岛状皮瓣  吴跃煌

第十九章头颈整复外科第四节颏下岛状皮瓣吴跃煌[适应征]1.头颈外科手术组织缺损修复颜面部、口腔、咽腔(包括鼻咽、口咽及喉咽)等部位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及颈段食道狭窄的修复。

2.整形修复外科颌面部某些先天畸形或外伤缺损的组织供给。

[禁忌征]1.颏下颌下淋巴结转移颏下或颌下有明确的淋巴结转移时不宜采用该皮瓣用于修复。

2.胡须较重的男性病例不宜采用。

[手术技巧]1.局部解剖(1)动脉:颏下动脉是面动脉的恒定分支,从面动脉起点约长5-6.5cm, 起点直径约1-2mm, 走行于颌下腺上缘与下颌骨下缘的沟内,位于下颌舌骨肌浅面及穿行于二腹肌前腹深面,血管蒂长约5-7cm (图1a,b) ,有若干分支支配颌下腺、邻近肌肉及皮肤、下颌骨骨膜的血供,且于对侧有广泛交通吻合。

(2)静脉:有1-2条恒定的伴行脉与面前静脉汇入面静脉,面静脉与颈外静脉之间至少有一条交通静脉(图2)。

2.手术方法(1)术前按需要修复的缺损范围和距离设计皮瓣大小,同时需行颈清扫时,其切口可互为延续(图3);(2)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皮瓣上缘应贴近下颌缘,由远及近,从颈深筋膜深面,下颌舌骨肌表面分离皮瓣,(3)颏下动脉行走于颈深筋膜浅面,在接近颌下腺上缘及下颌骨下缘时,注意寻找和保护颏下动脉,切断、结扎同向颌下腺、二腹肌、下颌舌骨肌的血管分支,操作时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4)根据修复距离选择血管蒂,可以选择颏下动脉,也可以用面动脉近端或面前动脉带颏下动脉为蒂(图1b);(5)皮瓣制好备用(图4,5,6)。

修复时按适当的角度旋转,通过下颌骨内侧或外侧,或皮下邃道送到被修复部位。

少有的情况下,颏下静脉较短,影响皮瓣蒂的长度时,可与面静脉吻合;(6)颏下供区用颈部皮肤直接拉拢缝合(图7),颈清扫后则更为方便。

[手术意外]1.血管蒂损伤大多是因为对颏下动静脉血供解剖特点不熟而误伤了颏下动脉的血供,另外可能由于在清扫颌下可疑淋巴结时,过分剥光了血管蒂组织,血管蒂损伤后可能使皮瓣失败。

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后及对美观程度的影响

颏下岛状皮瓣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后及对美观程度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种新的头颈外科修复皮瓣—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一种新的头颈外科修复皮瓣—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一种新的头颈外科修复皮瓣—颏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吴跃煌;唐平章;祁永发;徐震纲;贺永东
【期刊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1997(4)4
【摘要】在口腔颌面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损修复常需用到各种皮瓣。

我们应用以额下动脉为蒂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鼻咽腔及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初步经验。

我们认为该皮瓣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组织厚薄适中,质地和颜色与面部一致,外形及功能修复效果良好;损伤小,制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为头颈外科,尤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整形修复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应途径和修复手段,颇具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

【总页数】4页(P212-215)
【关键词】外科皮瓣;头部肿瘤;颈部肿瘤;颏下;岛状皮瓣
【作者】吴跃煌;唐平章;祁永发;徐震纲;贺永东
【作者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0.5
【相关文献】
1.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J], 顾佳磊;赏金标
2.血管化下段胸锁乳突肌皮瓣和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一期修复的应用 [J], 韩靓;陈卫贤;徐新江;季振华;戴文成;汤明明;蒋斌
3.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外科的应用观察 [J], 胡中南;黄凌飞;张美丽;刘文君;刘芳琼;童钊君;李湘宇;彭述;李为
4.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头颈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J], 王晓敏; 李慧; 刘诗娴; 张俊杰; 马士崟
5.颏下岛状皮瓣在头颈外科的应用 [J], 蒋斌;房敏;蒋松琪;许映龙;韩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李明刘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4期【摘要】目的对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 6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

试验组选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传统的修复方法。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程度。

结果试验组皮瓣成活情况(96.77%)优于对照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颏下岛状皮瓣;口腔颌面部肿瘤;临床疗效DOI:10.14163/ki.11-5547/r.2017.14.025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造成的组织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也往往会严重影响到吞咽、咀嚼及语言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

临床常采用的胸大肌皮瓣修复等治疗措施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而且很多治疗措施有较大的治疗难度[1]。

为了分析颏下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本院对其开展深入探究,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7.13±7.29)岁, 12例横纹肌瘤, 10例横纹肌肉瘤, 12例下颌骨肉瘤, 9例舌淋巴管畸形, 11例口底鳞癌, 8例舌鳞癌;其中舌鳞癌患者为T2,口底鳞癌患者为T1,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现象。

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31例。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

试验组选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治疗。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面动脉作为蒂,而后将蒂部进行游离,产生逆行或者顺行的皮瓣,根据手术结束后患者面部出现缺损距离与大小为患者设计合适的皮瓣,其皮瓣上缘的位置需由颌骨底缘到对面颌下,皮瓣下缘的位置需按照皮肤下面的松弛度来判断所取皮尺寸,需保证上下缘可以拉拢并缝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