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
医学读书笔记摘抄

医学读书笔记摘抄【篇一:读书笔记医学】《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此书的中心思想:哲学指导医学,又服务于医学。
医学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和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和处理医学活动中理性的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
哲学具有整合性和基础性,医学具有实践性和人文性。
此书的主要观点摘抄: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
医学技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和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因此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
医学作为一种人类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动,其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意义远远大于其技术意义。
人文是舵,技术是桨,没有人文的指引,技术就是瞎子。
对临床思维的主体和过程进行哲学分析是《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的一个亮点,《黄帝内经》的哲学指导思想是《易经》,《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的科学性是阴阳两气源动力学说,《黄帝内经》以预防为主,《黄帝内经》认为疾病可知、可防、可治,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观中“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观点。
倡导医务人员应“敬用五事”,即“容貌要恭敬,言语要有条理,视察要清楚,听受要聪敏,思虑要通达”,应具备“三德”,即刚正不阿、以刚制胜、以柔制胜。
在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生有着共同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许多文章与之前或当时的哲学分享同一个普遍假设,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和推理方式。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他认为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他强调医学与艺术的结合,将艺术手段引入医学等努力和尝试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他认为名副其实的医生应具备:“医学仆人”的思想和患者生命大于天的理念,高尚的医学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团结协作的精神、仁爱和同情之心、审美修养。
中医学哲学基础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概述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体系,其哲学基础深厚,涵盖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核心思想。
以下是对中医学哲学基础的一些摘抄笔记。
二、阴阳五行学说1. 阴阳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 五行学说:-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
- 《黄帝内经》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 阴阳五行的应用:- 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医生会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分析病情,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 如: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可采用“虚则补其母”的方法;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可采用“实则泻其子”的方法。
三、天人合一观念1. 天人相应:-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 《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2. 四时养生:- 根据四时变化,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作息,以保持身体健康。
- 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
3. 五行与四时养生:- 将五行学说与四时养生相结合,根据不同季节的五行属性,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四、整体观念1. 人体是一个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黄帝内经》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2.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疾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器官的问题,而是整体失调的结果。
- 治疗疾病时,要考虑整体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3. 辨证论治:- 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治疗时应区别对待。
《医学与哲学》读后感

《医学与哲学》读后感篇一《医学与哲学》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有深度的书,叫《医学与哲学》。
这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的脑袋瓜子不停地转啊转。
一开始,我觉得医学和哲学这俩东西八竿子打不着,医学不就是治病救人嘛,哲学不就是思考人生的大道理嘛。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我大错特错啦!也许,医学和哲学就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兄弟,相互支持,相互影响。
书里说,医学不仅仅是开药、做手术,它还涉及到对生命的尊重,对疾病的理解。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我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医生那匆匆忙忙的样子,可能他们只是想着赶紧把病治好,却忘了问问病人心里到底咋想的。
我就在想,难道医学只是为了消除症状,而不管病人的感受吗?哲学呢,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
也许我们一直都在追求身体的健康,却忽略了心灵的健康。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压力大,得了抑郁症,这难道不是一种心灵上的疾病吗?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冰冷的医学技术,一边是温暖的人文关怀。
我不禁反问自己,未来的医学到底该往哪儿走?是更加注重技术,还是更加关注人的内心呢?不过,这本书也不是完美的啦,有些地方说得太复杂,我这个小脑袋瓜都快转不过来了。
但总的来说,这一路读下来,真的让我收获满满!篇二《医学与哲学》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医学与哲学》这本书,我这心里头可真是五味杂陈啊!一开始,我是抱着好奇的心翻开这本书的,想着医学和哲学能有啥关系呢?结果,一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你说,医学不就是治病救人嘛,可哲学却让我们思考为啥要治病救人,这治病救人背后的意义又是啥。
就像现在,医院里到处都是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医生们忙着治病,也许都忘了问问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就想啊,这难道不是一种缺失吗?书里还提到,医学的目的到底是延长生命,还是提高生命的质量?这可把我给难住了。
可能有时候,我们拼命地想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却让他在痛苦中煎熬,这真的好吗?我觉得这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
《医学与哲学》读后感

《医学与哲学》读后感篇一《医学与哲学》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医学与哲学》这本书,我这脑袋瓜里那叫一个思绪万千啊!你说医学,那可是救死扶伤的行当,医生们拿着各种仪器,开着各种药,就为了把咱从病痛的深渊里拉出来。
这多牛啊!可哲学呢?哲学就像是在我们脑子里捣鼓的小精灵,一会儿问问“你为啥活着”,一会儿又琢磨“啥是真啥是假”。
我觉得吧,医学和哲学这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其实关系还挺紧密。
比如说,医生治病救人,那得决定用啥法子吧?这时候哲学就派上用场啦!是选择激进的治疗手段,哪怕有风险,还是保守一点,先稳住再说?这可不就是个哲学问题嘛!也许有人会说,哎呀,治病救人哪有时间想那么多,赶紧治呗!但我觉得,恰恰是这种关键时刻,哲学思考能让医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再想想,我们为啥会生病?是生活习惯不好?还是压力太大?这背后是不是也有哲学的影子?我们追求物质享受,拼命工作,忽略了身体,这难道不是一种价值观的问题?难道不是哲学该思考的事儿?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候都迷糊了,这医学和哲学的界限到底在哪儿啊?可能它们就像一对好兄弟,互相帮忙,互相影响。
我就在想,以后医生们是不是都得学点哲学,这样治病救人可能更厉害啦!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小想法,也许不太成熟,也许还有很多漏洞。
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让我看到了医学背后那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医学与哲学》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医学与哲学》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医学和哲学能有啥关系?这不是硬凑一块儿嘛!”可随着我一页页读下去,哎呀,我发现我错得离谱!你看哈,医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讲究证据,讲究方法。
可哲学呢,像是在天上飘着的云,琢磨那些抽象的、让人头疼的大问题。
但它们居然能搭在一起,你说神奇不神奇?比如说,当医生面对一个绝症患者,是告诉他实情,让他有心理准备,还是瞒着他,给他留点希望?这难道不是一个哲学难题吗?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会咋选?可能我会纠结得要死,一边觉得应该坦诚,一边又怕伤害了病人。
关于医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医学的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孙思邈之《大医精诚》】读书笔记——孙思邈之《大医精诚》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著名药学理论家和临诊大家。
被人称为“药王”或“药王爷”。
《大医精诚》选自其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即《千金要方》)卷一。
作者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其书。
该书共计二百三十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涉及了妇、儿、内、外等各科疾病诊治的原则和方法,保存了唐代以前不少珍贵的医学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修养的三个最基本核心的问题及其医学价值,一是“精”,即医技要精湛。
孙思邈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告诫学医的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二是“诚”,即品德要高尚。
作者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纤毫勿失”,同时在作风上不得炫己毁人,谋取财务。
三是“戒”(即戒私欲,不谋钱财),作者认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眩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不可耻言之鄙俚也”!孙思邈的这些看法,对当今医药环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医生是份无比神圣的职业,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耐心、仁慈、诚实、审慎、公正、廉洁和敬业我们应站在高度对病人负责任的角度上,做一名“大医”。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所有的医生在拥有精湛的医技、至信至诚的医德之外,还要拥有一颗仁慈之心、无私之心。
【篇二: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此书的中心思想:哲学指导医学,又服务于医学。
医学需要哲学的态度、理论、思维和方法来弥补、丰富、完善和处理医学活动中理性的欠缺与不足,重构医学中关于“人”的完整性认识范式,实现医学在观念与实践双重层面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学”转向。
医学哲学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日益繁荣,医学哲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有幸在大学期间选修了医学哲学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医学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医学哲学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医学哲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医学哲学是一门研究医学现象、医学实践和医学价值的哲学学科。
它关注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道德、人文等问题,旨在探讨医学的本质、目的和意义。
医学哲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如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疗决策、生命伦理等。
2. 医学美学:探讨医学领域中的美学问题,如医学审美、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等。
3.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如医患沟通、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
4. 医学社会学:分析医学领域中的社会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医疗保障、医患关系等。
二、医学哲学课程的学习体会1. 拓宽了医学领域的视野通过学习医学哲学,我认识到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
医学哲学课程使我明白了医学的本质、目的和意义,从而拓宽了我在医学领域的视野。
2. 增强了伦理道德观念医学伦理学是医学哲学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我明白了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尊重患者、公正、诚信等。
这些伦理道德观念使我更加关注医学领域的伦理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道德素养。
3. 提升了人文关怀意识医学美学和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哲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认识到医学领域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医疗实践中,医生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以人文关怀的态度对待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医学哲学课程要求我们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对医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5. 增进了对医学职业的认识通过学习医学哲学,我更加明确了医学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具有道德品质、人文关怀和科学素养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哲学论文读后感

医学哲学论文读后感哲学与医学存在最奇特和特殊的关系,是医学中的“医学”。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医学哲学论文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医学哲学论文读后感篇一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医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
世界医学会在《日内瓦宣言》中也倡议,医生应当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
现代医学界与哲学界都在努力寻找两个学科结合的空间与方式,试图构筑一个医学与哲学互相融通的对话平台。
对医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则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途径。
自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首次设立医学人文类课程以来,哲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为医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医学的特殊性使医学思维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如何加强对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然而,虽然哲学教育对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医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未得到应有的投入,尤其是医学哲学素养的提升尚无根本性改观,这些薄弱环节从深层次影响着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针对此,本文希望从哲学思维能力在医学生医学思维能力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发,对如何开辟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方法进行探索。
一、哲学是医学中的“医学”离开科学的进步,哲学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哲学,科学就很难达到理论的高度。
哲学与医学的关系,也受这样的关系制约。
但是,我们不能将医学与哲学的关系仅仅简单停留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抽象层面,这对于解释哲学与医学的关系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
“哲学与医学在人类千百种学科中最关怀现实的人生,其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关怀现实的人生的,哲学是人文科学中最关怀现实的人生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与医学之间表现出一种最奇特与深刻的关系。
哲学与医学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同步的。
当人类反省自身的存在,思索生命意义的时候,哲学便产生了。
当人类关注自身个体生命的需要,为减少身体痛苦而开始努力的时候,医学便产生了。
医学的哲学思考

《医学的哲学思考》的读书笔记此书的中心思想:把医学和医务人员的现实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把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引入医学目的和医学本质的反思、回归和提升之中,让医务人员受到哲理和人文的熏陶,始终保持思想的活跃和先进。
此书主要观点摘抄:医学哲学从知性的层面入手,开阔人们的视野,以向医务人员主体提供辩证思维方法、铸造人文精神、培养关爱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是探讨医学“形而上”的思维活动。
“形而上者为其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即精神,器即行为。
中国哲学主张气一元论,而西方哲学主张原子论即表现为整体性与个体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功能性与结构性、无形与有形的对立,中国哲学注重内因,而西方哲学注重外因,中国哲学认为构成事物的途径与方法是生化,西方哲学认为是组合。
在中国医学的指导下,中医走的是从“整体表象”到“整体思维”的道路,而阴阳学说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理论和实践是一致的、哲学和科学是混同的。
在西方哲学指导下,西医走的是形式思维的道路,而理性、逻辑推理与论证、模型和实验则是其认识事物的途径。
其思维和存在是对立的、理论和实践是分离的、哲学和科学是区分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西传统哲学观念都陷入了危机,出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瓶颈问题,中国哲学一直停留于对自然界的笼统模糊的认识上,缺乏对事物的特性与运动变化的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实验与论证,又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成果,因而牵强附会的成分不少,甚至带有浓厚神秘色彩,中国哲学指导下的中医学在近代落伍了,但是西方哲学在现代也陷入了危机,其基本原子论的观点中有关间断性的观念,追求物质不可分的终极单元已被科学证实是错误的,原子论体系的根基受到了冲击。
所以我们要反思医学模式、倡导儒家仁爱精神、探索医院文化、促进医学进步与文化传承、禁忌过度医疗、弘扬《新世纪医师宣言》、重视疾病预防、学习医学家的光辉思想。
现阶段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医学需要使医学继续教育成为医学的时代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