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生教学大纲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生教学大纲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材料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功能高分子材料总学时:40

二00一年二月二十日填

说明:研究生必修课程均需经过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教学大纲模板【经典】

Xxx大学 《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xxxxxxx系 执笔人:xxxxxxx系 审核人:xxxxxxx系 xxx大学xxx系 20xx年2 月

[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较高,实验内容多且相关性较强,有关实验的具体要求与内容需按实验大纲执行,本大纲中不再另行说明。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与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常量、变量、表达式及常用函数;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关系运算; 了解: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及文件类型。 [重点与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库概述 (一)三类数据模型 (二)关系数据库概述 (三)实体模型与实体联系 (四)三种基本关系运算 (五)关系完整性 二、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数据管理系统(DBMS) (二)数据应用系统(DBAS)

第二节Visual Foxpro 概述 一、Visual Foxpro概述 二、Visual Foxpro的数据元素 三、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 第三节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 一、常量、变量的概念及类型 二、函数 三、表达式 [复习思考题] 1、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有哪些优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3、VFP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第二章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表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命令;索引的概念与索引的建立[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表结构建立及修改方法;索引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建立索引的方法 掌握:对表中记录的追加、插入和删除等操作;项目管理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了解:多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导入和数据导出 [重点与难点] 表结构的建立及修改方法;表中数据操作;索引及索引建立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项目管理器 一、项目管理器的作用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邓小锋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42学时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学分数: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对常用建筑材料技术指标的检验能力。 3、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技术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材料分类。 2、理解建筑材料性质的定义以及性质与应用间相互关系。 3、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4、以硅酸盐水泥为重点,理解水泥的矿物组成及其特性,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水泥石腐蚀与防止。了解其它水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5、理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及影响性质的主要因素,理解从原材料和配合比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知识。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性质及影响性质的主要因素。 6、了解砖及砌块的技术性质和使用范围。 7、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质,了解建筑钢材的国家标准,钢筋品种及特性,钢筋的冷加工等。 8、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牌号的划分等表示和配制。 9、了解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应用。 (二)素质目标 1、具有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坚韧、诚信的品德。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系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无前修课程,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技术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最新教学大纲模板74432资料

《××××××》课程教学大纲(居中,黑体,小二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其中实验安排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同时,不同专业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删减。) 如:第一章×××××× [教学知识目标]: [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六、考核方案(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考核方案可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七、教学材料(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指课程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教学材料若涉及到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要填写,若无可不填写。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1、课程教材: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1]丁杰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所需相关条件: 如:仿真软件。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如:本大纲适用于××××××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或本大纲在教学过程某一方面可以再适当调整等等。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计划时数:64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 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 二、课程的目的、地位、任务 1.目的:学习本门课程可使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达到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各类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目的,为今后学好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2.地位:本课程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任务:配合专业学习,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1.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及常用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2.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及现场实践达到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技术。 3.素养: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并结合实地现场考察材料和施工工艺,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五、教学大纲 绪论室内装饰材料概述 [教学内容]: 1.室内装饰材料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与装饰功能 3.室内装饰的基本要求与装饰材料的选择 [教学目标]: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明确装饰材料的种类,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建筑物装饰三要素,学会应用装饰材料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建筑物装饰三要素 第一章水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 [教学内容]: 1.暖气采暖工程 2.地热采暖工程 3.电热膜地热采暖工程及发热电缆地面辐射 4.上、下水工程 5.地源热泵 [教学目标]:掌握水路工程常用材料及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了解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分类 [教学重点]: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名称及分类 [教学难点]:水路工程施工工艺验收标准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XXXXXXX(课程名称) XXXX(Course Title)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分数: 课程总学时:学时(其中实验或实践等学时) 开课学院(部门):授课教师: 预备知识: 一、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 说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 二、主要章节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XXXXX (XX学时) 对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作简要的介绍,说明本章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分章、节写明所需的学时数。 第一节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第二节X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开卷□口试□口试加笔试 考查:□课堂作业□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试验报告其他方式 2.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为:□百分制□五级记分制。 注:学位课必须采用考试方式,采用百分制。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外学习要求 …… 五、教材、主要参考书和资料: 教材: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参考书: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资料: …… 撰写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Syllabus Course Name Course Code:Course Nature:Credit: Total Class Hours:course hours(Experiment or practice class hours) School:Instructor:Prerequisites: Ⅰ.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Describ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lan,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meet as far as knowledge, capacity and quality are concerned through this course. Ⅱ.Contents and arrangements Chapter 1XXXXX (XX class ho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specifies the required class hours by chapter. Section 1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Section 2X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Ⅲ.Course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512713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 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 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 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知识点: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重点: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多层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动态神经网络模型。 5、典型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回归神经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结构、RBF神经网络模型。 6、高级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模糊RBF网络、P-S神经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模糊RBF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 7、神经网络控制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RBF网络监督控制、RBF网络自校正控制、基于RBF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自适应和自校正控制的特点、RBF网络控制的应用。 重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编程的方法。 8、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领域 大纲撰写负责人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填表日期 西京学院研究生处制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模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暂不填写) 课程类型:(填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等) 考核方式:(根据培养方案填考试或考查) 学时/学分:(根据培养方案填写) 专业领域:(按实际填写) 先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1.基本内容:信号与系统概述,信号及其分类,常见的典型信号,连续信号的运算、分解,系统及其响应,系统的分类,LTI系统分析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述以及LTI系统分析方法;理解连续信号的运算、分解;掌握常见的典型信号;掌握系统的分类及其响应。 3.重点、难点:

(二)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1.基本内容:LTI 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传输算子,LTI 因果系统的零状态响应,LTI 因果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卷积及其性质,LTI 因果系统的全响应以及经典解法。 2.基本要求:了解LTI 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传输算子;理解LTI 因果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零输入响应;掌握卷积及其性质。 3.重点、难点: (三)傅里叶变换 1.基本内容: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质,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基本要求: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掌握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掌握傅里叶变换原理及其性质,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以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其性质。 (四)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与分析 1.基本内容:利用系统函数)( j H 求响应,无失真传输系统,理想低通滤波器与物理可实现系统,时域采样和恢复。 2.基本要求:了解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时域采样和恢复;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与物理可实现系统;掌握采样定理和原信号的恢复。 3.重点、难点: (五)拉普拉斯变换 1.基本内容:常用函数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以及双边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和定理,拉普拉斯反变换。 2.基本要求:了解常用函数的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理解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基本原理,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

新教学大纲模板讲课教案

附件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英文名称: abc 课程编码:×××××××(跨学期结束的课程各学期课程的编码依次罗列,以逗号相隔)课内教学时数:××学时(跨学期结束的课程总学时用××+××+……表示),其中课堂讲授××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跨学期结束的课程用×+×+……表示) 适用专业:××××(宋体常规五号) 开课单位:××××(宋体常规五号) 撰写人:×××(宋体常规五号) 审核人:×××(宋体常规五号)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月(宋体常规五号) (空一行,编辑时请删除本行提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常规五号,首行缩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 1、课程教学内容:按相当于教材中的章节目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突出各章的重点、深度、广度。本段文字包括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 2、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明确提出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绪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设置)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任务1、了解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理解其性能特征、掌握其规格尺寸; 2、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能根据使用场合、部位准确熟练地选择; 3、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 知识目标1、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分类; 2、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性能; 3、理解建筑装饰工程材料结合的基本原理; 4、掌握不同构造形式的装配程序和工艺; 教学内容项 目 一 一、绪论;(略讲) (1)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地位;(2)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 (3)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4)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5)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 (6)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目的,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应用及其施工工艺为目标,学生要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到装饰材料市场和装饰工程施工现场(可观看施工现场各类视频)参观学习,认识和了解装饰材料的性能、应用及材料发展状况,为掌握建筑装饰各分部工程装饰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工艺打下基础。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略讲)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理化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性(教学辅助工具:施工现场图片及效果图讲解) 项 目 二 三、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详讲) 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绝热材料 1、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 (1)无机胶凝材料: 水泥;(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重点:检测方法; 石灰;(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石膏;(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了解石膏制品; (2)水泥混凝土: 集料;砂、卵石、碎石、煤渣; 水泥混凝土;重点:养护时间、特点; (3)建筑砂浆: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2、墙体材料 烧结砖;(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非烧结砖;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砌块;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复合板材料;重点:工装重点使用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3、建筑绝热材料 无机绝热材料; 有机绝热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憎水型岩棉保温板、气凝胶绝热毡等;装修重点应用位置;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模板】

附件3: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 (页面:A4;页边距:上2.1cm,下1.9cm,左2.1cm 右2.1cm) 课程中文名称…………………黑体三号 课程英文名称…………… Times New Roman三号 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习:学时);学分 一、课程简介………………………………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目的以及主要讲授的内容。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说明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或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适用于哪些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讲授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主要说明教学方式和课堂学习要求,比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办法……………………………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要求说明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无论是考试或考查,总评成绩中应适当考虑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测验成绩等。成绩评定主要包括总评成绩中各类成绩所占的比例等。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宋体五号(加粗) (特别是本学科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主要是国际期刊) 正文:宋体五号 说明:涉及到实验实习的,请详细写明实验实习的学时、内容及教学方式等。 开课单位:……………宋体五号 编写人:……………宋体五号 审定人:……………宋体五号 编写日期:……………宋体五号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及中英文名称:(正文不加黑,下同;课程编号见教学计划;英文名称如有可填写,如无,删除“中英文”3字) 课程类型:(按教学计划填写) 课程学时:(按教学计划填写)课程学分:(按教学计划填写)开课学期:第[ ]学期(请填阿拉伯数字) 开课学院:(承担教学单位名称) 授课教师:xx教授(副教授) 、xx教授(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专业: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论文、课题设计、案例等] 二、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200-400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说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让研究生学到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不少于150字)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按章节扼要写出应讲授的内容,然后简要指明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以2学时为基本学时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推荐书目、推荐期刊文章、学习

网站等) (一)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是否自编教材(讲义);自编教材(讲义)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二)推荐书目 (必须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 [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三)推荐期刊文章 (如需要可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页或者年(期):页或者年,卷:页. (四)学习网站(如需要可列处,数量适中,网络刊物和学习网站需要有具体网址链接) (五)其它(如需要可列出) 教学大纲执笔人: 教学大纲审定人:

最新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版)上课讲义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 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 (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宋体五号)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

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 (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 思考题:(五号楷体) 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 1、教材选用: 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选用原因,宋体五号) 2、参考书目: [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 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 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 (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初学者学习室内设计、创作的专业性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有关室内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空间布局,空间造型设计、理论指导、材料陈设以及配套设计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各类室内设计的基本常识,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力图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深入贯彻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培养要求: 1、具有对设计施工图的读图与放线的能力。 2、具有合理计算安排用工量的能力。 3、具有室内施工管理的能力。 4、具有编制一般施工工程的能力。 5、具有室内装饰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方式因是多样化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教学用案列分析,习题讨论,优秀设计作品欣赏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眼界,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第一章室内设计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室内效果图的作画步骤。 2、理解:室内透视图简法。 3、了解:室内透视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内容: §1-1基础训练 §1-1-1写生·速写·临摹 §1-1-2色彩构成的方法 §1-1-3其它设计学科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1-2室内透视图简法 §1-2-1一点透视简法 §1-2-2成角测点透视简法(两点透视) §1-2-3微角测点透视简法 §1-3室内效果图作画步骤 §1-3-1起稿阶段 §1-3-2整体关系阶段 §1-3-3深入刻画阶段 §1-3-4整理完成阶段 §1-4室内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1-4-1黑白效果图 §1-4-2彩色效果图 §1-4-3电脑效果图 教学建议: 1、多些时间进行基础训练。 2、要注意结合其它设计学科。 第二章室内设计文论 教学要求: 1、掌握:系统室内环境中的纺织品设计。 2、理解:室内设计的多义性。 3、了解:21世纪室内设计的新拓展以及中西室内设计理念的再发展。教学内容: §2-1 21世纪室内设计的新拓展 §2-1-1 HID——健康室内设计与可持续性发展 §2-1-2同步运作与逆向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之互助 §2-1-3流行周期之表现 §2-1-4室内设计之全球互动 §2-1-5多元化的设计思路与多义性的视觉领悟 §2-1-6新世纪与中国的室内设计 §2-2居室客厅设计 §2-3室内设计的多义性 §2-3-1室内设计意义的层次 §2-3-2室内设计的多义性是设计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 §2-3-3室内设计多义性的现实意义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体例格式 课程代码:105036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妮 编写人员:尹妮 审核人: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基本概况]

[学时分配] [注]1: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 2、大纲制定中对本专业授课对象和非本专业授课对象在学时和要求上要有所区分,统一用*代表对非本专业授课对象的适用范畴 [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黑体小四号) 第一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国家标准制图中关于图线、字体、符号、尺寸标注等的规定;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应用部位及选用的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程制图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了

解室内装饰中常选用的装饰材料。 难点:能正确绘制国家标准制图中所规定的符号。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注:以上四行字体[]内均为黑体五号,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第一节工程制图工具与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二、比例尺 三、圆规和分规 四、绘图铅笔 五、模板 第二节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 二、图线的规定 三、字体的规定 四、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组成与要求 (二)具体的尺寸标注方式 五、符号 (一)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二)引出线 (三)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四)对称符号 (五)标高符号 1.相对标高 2.绝对标高 第三节室内装饰材料及其选择 一、装饰材料种类 二、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 (一)建筑类别与装饰部位 (二)地域和气候 (三)场地与空间

(四)标准与功能 (五)民族性 (六)经济性 三、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 (一)质量轻、强度高的产品开发 (二)产品的多功能性 (三)向大规格、高精度发展 (四)产品向规范化、系列化发展 实验名称:制图规范内容的练习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制图中线条、字体、比例、符号的规定。 [实验要求] 认真细心、字体工整、比例准确、符号完整,按制图规范完成。 [实验时数] 2学时 [实验内容] 1.进行线条、字体、符号、比例等内容的练习。用A3图纸,绘制图框线、标题栏、用铅笔完成。 第二章室内设计工程图的基本绘图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物体投影中水平正投影的原理以及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画法,透视图的画法;掌握断面图及剖面图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投影的知识、轴测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透视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等知识以及这些理论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难点:断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理论以及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中心投影 二、平行投影 第二节轴测图 一、轴测图的形成 二、轴测图的分类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各章教学要点及学时分配(教学要点最多写至二级标题;总字数限于1500字以内。)第一讲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4课时:讲授3,讨论1)一、税务会计的涵义 (一)税务会计的涵义不同表述 (二)税务会计内涵的界定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三、税务会计与其他会计的关系 四、税务会计的职能 第二讲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课时:讲授1,讨论1)一、税务会计的产生 (一)税务会计产生的前提 (二)税务会计的产生过程 二、税务会计的发展 (一)西方税务会计的发展 (二)我国税务会计的发展 第三讲税务会计的理论框架(10课时:讲授6,讨论4)一、国外税务会计理论框架介绍 (一)美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 (二)日本税务会计调整理论

二、国内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一)于长春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二)林世怡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三、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目标 (二)税务会计的假设 (一)税务会计的原则 (二)税务会计的方法 (三)税务会计报告 第四讲 税务会计模式(6 课时:讲授 4,讨论 2) 一、税务会计模式的概念及意义 (一)税务会计模式的概念 (二)税务会计模式的意义 二、影响税务会计模式形成的环境因素 三、世界各国税务会计模式的种类 (一)财税分离模式——英美模式 (二)财税合一模式——法德模式 (一)混合模式——日荷模式。 四、几种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 (一)实施不同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二)各种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一)各国税务会计模式发展动态与评价 (二)比较的启示 五、构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 (一) 我国的现实环境 (一)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 第五讲 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6 课时:讲授 3,讨论 3) 一、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一)会计准则的地位与作用 (二)税务会计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 (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 (二)所得税会计的性质与目标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内容 (二)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 三、增值税会计准则 (一)英国增值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建立《增值税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三)《增值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设计 第六讲 税务筹划理论(8 课时:讲授 3,讨论 3) 一、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二)税务筹划的目标和意义 (三)税务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各 章 教 学 要 点 及 学 时 分 配

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根据学生初步接触专业设计的实际情况,课堂讲授装饰材料的性能,结合市场调查,掌握目前常用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基本特性、构造特点。使学生对装饰材料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设计中得到合理选用。(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介绍目前常用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及规格,通过多媒体和图示列举详尽的构造接点,搭接方法以及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懂得运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来实现设计意图。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室内设计制图的准备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

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按材料的装饰部位分类:1外墙2内墙3地面4顶棚 (2)按材料的材质分类:1无机材料2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 (3)按材料的燃烧性分类:1不燃性2难燃性3可燃性4易燃性 2、建筑材料的选择: (1)材料的外观 (2)材料的功能性 (3)材料的经济性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重点、难点: 1、材料的密度、孔隙率、空隙率等及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强度等力学性质。 2、吸水性与吸湿性的区别,三大密度的区别。 教学内容: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材料的密度 (2)材料的孔隙率 (3)材料的吸声性能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比强度 (2)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3)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4)材料的硬度、耐磨性 3、材料的耐久性 第三章地面装饰材料 本章重点、难点: 地面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地面装饰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内容: 建筑中常用的地面材料 1、石材地面 (1)天然大理石的特点、性能以及施工工艺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36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 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与多学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商业、金融、医学、科学研究、工程与政府部门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数据挖掘涉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功能、处理过程及应用领域;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样本的缺失处理、数据清理和数据降维等;针对不同挖掘任务的各种算法,包括概念描述、关联规则分析、分类、聚类和离群点的检测等;提取模式的评价和分析;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序论 讲授内容: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概念与处理步骤、功能、应用领域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结合自己研究方向,思考数据挖掘具体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学时分配:2学时 第2章认识数据和数据预处理 讲授内容:包括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度量数据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数据清理(缺失数据、噪声或离异点数据的处理),数据集成与转换,数据的约简与降维及其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认识数据,了解数据挖掘过程的第一步——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一些经典算法。 学时分配:6学时 第3章挖掘频繁模式 讲授内容:讲述频繁模式挖掘的基本概念,讲述Apriori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实现和优缺点分析,讲授模式评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