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台湾综艺节目的娱乐元素——以《康熙来了》为个案
民俗文化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呈现——以《康熙来了》为例

闽 南 话 , 一 般 台 湾
居 民 也 都 懂 得 闽 南
题 的节 目 。也 正是 这 类 话题 , 强 了 节 目 的本 土 特 色 , 升 了 节 增 提
目 的品味 。
一
话. 人们 习惯 将 台湾
、
节 目对 台湾 民 俗文 化 的挖 掘
的 闽 南话 称 为 “ 台湾
话” “ 或 台语 ” 。③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台湾 地区 的原 住民 在 台湾保 留原始部 落的 生活 已经 有 8 0 00多
年 , 明清 时 期开 始才 有大批 的汉人 迁 入 。 从 台湾 本土 文化 主要 是 原
住民 所 代 表 的 南岛 文 化 、 以河 洛 人 为 代 表 的河 洛 文 化 、 家 人 为 客 代表 的 客家 文 化与 外 省 人带 来 的新 文化 在 台 湾岛 上 共 处 融合 。 ① 该 节 目反映 台 湾 民俗 文 化 的 话 题 数 量 上 不 多 ,但 是 每 年 都
声 屏 世 界
.: 】
民俗文化在 电视 娱乐苇 目中的呈现
以 康 熙来 了 为例
■李 梓菡 张凌霄 王 娟
【 摘要】( ( 康熙来了) 民俗话题 的发掘主要体现在语言 、 土戏剧 、 ) 对 本 特有文化 现象、 特有 文化记忆和少数 民族 ( 也就是台湾原住 民 ) 面, 方 该方式对 内地 电视 节 目的发展有启示意 义。
会 占有 一定 的 比例 ( 表 1 。 如 )
符 号和 载 体 。一 种 文 化 的传 承 和发 展 , 不 开语 言的 传播 。语言 离
单 位 。 现 了 人们 对 客 观 世 界 的认 识 和 态 度 , 上 了 某 一民 族 的 体 烙 历 史 、 会 生活 的 印记 @ 社 。
康熙来了分析

《康熙来了》电视栏目评析首先,先了解一下《康熙来了》这一节目的特点。
《康熙来了》是台湾省当红的一档娱乐节目,由中天综合台主办。
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来到节目当中,通过期间访谈让人了解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多才多艺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穿插搞笑元素,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了解,明星的幕后故事。
节目介绍《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二个字而拼成。
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康熙来了》给了主持人相当大的发挥空间,这也保证了他们“怪”的特色能够充分发挥。
完全即兴的提问和无底线无禁忌的话题让现场总是惊喜爆笑的场面迭出。
在主持人方面也有其特点。
徐熙娣古灵精怪、但刁钻大胆,势要“恃势凌人”,伺机大揭嘉宾的疮疤,抢尽锋头;蔡康永则敏锐犀利、机智幽默,逮住“爆料”供词不放,让来宾心跳加速、冷汗直冒,上演真情「脱口秀」原形毕露,观众看得频频大呼过瘾,爆笑连连,场面随时不受控制。
他们女的活泼风趣无厘头风格和男的有一庄一谐效果,两人一个知性一个搞笑风趣,最后促成节目的热播。
另外,节目的主持方面分析,二人也具有其吸引观众的实力。
尤其突出的是蔡康永的一针见血、把握节目流向的能力和徐熙娣的边问边演、骄傲却自然的真性情。
不得不提的是蔡康永曾连续4届主持金马奖颁奖典礼。
也曾出版过多本散文著作。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念电影电视研究所,1990年获得编导制作硕士学位。
成绩优异,怪不得徐熙娣常称其为“文人”。
而徐熙娣的无厘头、大胆作风为大众所了解。
从节目整体特点分析,其特点是极具娱乐性的谈话节目,并且风格别树一帜。
不同于其他谈话节目,《康熙来了》以其搞怪为特点。
首先,在节目开播的初期阶段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徐熙娣意料之内的性感装束和蔡康永意料之外的奇装异服,一个暴露,一个“捂装”,很般配。
感性至于又有新意。
另外,他们问得问题也出了名的怪、狠、细。
台湾综艺节目对大陆同类节目的启示——以《康熙来了》为例

台湾综艺节 目对 大陆 同类节 日的启示
以《 康熙来 了》 为例
史 卫静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传 播 学院 福 建 福 州 30) 5 (7) ( )
Hale Waihona Puke 走 的是 完 全 不 同 的 两种 风格 。一 个 是饱 览群 书而 想 法 另 类 的 知 名 作 家 , 个 是 天 性 古 灵 精 怪 且 以 刁 钻 快 嘴 闻名 的娱 乐 圈 一 性 的。 通 过 对 这 档 节 目的 分 析 , 以对 大 陆 综 艺 节 目产 生 一 活 宝 , 样 两 个 反 差 强 烈 的 主 持 人 搭 配 在 一 起 , 功 地 抓 住 可 这 成 定 的 借 鉴 意 义 , 助 于其 探 索如 何 形 成 自己的 独特 风 格 有 了观 众 的 心 , 使 得 《 熙 来 了 也 康 自成 一 派 , 法 超 越 。 无 关 键 词 :综 艺 节 目 《 熙 来 了》 成功 经验 台湾 康 为追 求 节 目效 果 , 现在 的 《 熙 来 了》 增 加 了助 理 主 持 康 还 大 陆 人 , 受 观众 欢 迎 的 要 数从 另 一 档 模 仿 类综 艺节 目《 民大 闷 最 全 锅》 中走 出来 的陈 汉 典 。在两 个 大 牌主 持 人 的 “ 压 ” 陈汉 典 欺 下 台湾 的 电视 综 艺节 目相 对于 大 陆来 说 发端 较 早 , 今 已 至 迅 速 走 红 , 时也 为 同 康熙 来 了} 加 了更 多 的看 点 与笑 料。 增 有 四 十余 年 的历 史 。到 现 在 , 种 形 态 的 综 艺 节 目在 台湾 都 各 ( ) 持 风 格 搞 怪 随 意 三 主 得到 了 比较 充 分 的发 展 。 海 峡 两 岸 同 受 中 华 文 化 的 影 响 , 因 小 S和 蔡康 永 在 主 持 l 熙 来 了》 时候 完 全采 用 即兴 方 康 的 此相 比一 些 欧 美 的 综 艺 节 目 , 鉴 台湾 的成 功 经 验 对 大 陆 同 式 , 不 用 ; 台本 , 借 从 隹备 主持 风 格 搞 怪 随 意 。他 们 在 节 目中 常 常 类节 目而 言 , 有 一定 的 现 实意 义。 具 调 侃 嘉 宾 , 言风 格 大 胆 明快 , 求达 到语 不 惊 人 死 不休 的效 语 力 在 台 湾 众 多 的综 艺 节 目中 ,0 4年 1月 5日开 播 的 访 果 。 i2 , 采 访 “ 歌 王 子 ” 信 哲 的 那 期 节 目里 , 20 : 0在 L 情 张 两位 主 持 谈 类 综 艺 节 目《 熙 来 了》 颖 而 出 , 为 台湾 收 视 率 最 高 的 康 脱 成 人 不 时 拿张 信 哲 比 一般 男 歌 手 高 亢 的嗓 音 开 玩 笑 ,在节 目一 档 有线 电视 综 艺 节 目。《 熙 来 了》 首 播 时 间放 在 非黄 金 开 始 蔡 康 永 就 问 小 S对 唱 歌 时 调 比 自 己高 的 男 生 怎 么看 , 康 的 节 时段 的晚 上 1 0点 , 却 创 造 出 电视 奇 迹 开 播 仅 三 天 , 视 目进行 过 程 中 两人 又 分 别 以 “ 觉 得 自 己会 渐 渐 变成 费 玉 清 但 收 你 率 就 飙 升 到 07 ,远 超 过 05 的 台湾 电视 节 目收 视 及 格 D? ”你 是 个很 爱 s o pn % .% B - “ hpi g的人 吗? ”你 连 骂人 都 会很 书 卷 “ 线 。 此后 的每 晚 收 视 率 均 在 1 %一 1 % 之 间 , 周 吸 引 约 气 u ? ”你 在 家会 穿 女装 n ? ” 类 的问题 调 侃张 信 哲 。 2 3 每 S “ B - 之 5 0万 人 次 观 看 。 据 台 湾 东 森 网 络 调 查 , 熙 来 了 》 0 康 以 小 S和 蔡 康 永 不仅 会 开 嘉 宾 的玩 笑 , 会 肆 无 忌 惮地 互 更 6 .7 的 支 持度 而成 为 网友 心 目中最 佳 的 综 艺 节 目并 入 围 50 % 相嘲笑 , 自我 调 侃 , 其 是 小 S更 是 敢 于 频 频 破 坏 自 己 的形 尤 金 钟 奖 “ 佳 娱 乐 综 艺节 目” 在 大 陆 , 由网 络传 播 ,康 熙 象 , 观 众 在 观 看 节 目的 时候 爆 笑 连 连 。 还 以张 信 哲 做 嘉 宾 最 。… 借 《 让 来 了》 创 下 了网络 收 看 超 高 的 点 击 率 。因此 , 也 分析 这 档 节 目 的 那 期 节 目为 例 , S声 嘶 力 竭 地 飙 高 音 唱 《 如 潮 水 》 蔡 小 爱 , 的 特 点 , 探 寻 其 大 获 成 功 的 原 因 , 许 能 揭 示 出 台湾 综 艺 康 永 在 一 旁 嘲 笑 “ 这 么 逞 强 吗 ? ” 并 或 要 当小 S跛 跛 地 说 :很 多 “ 节 目的一 些 共 性 , 以供 大 陆 同 类 节 目学 习借 鉴 。 艺 人 都 是 这 样 每 天 都 收 看 我 们 的 节 目 ” , 蔡 康 永 拿话 筒 时 被 《 熙 来 了 》 目特 点 康 节 敲 头 :你 不 要 那 么 没 礼 貌 好 不好 , “ 你真 是 的 ” 很 多期 的 节 在 ( ) 目名 称创 意奇 特 一 节 目里 ,小 S都 会和 女 嘉 宾 比身 材 , 时 不 时显 示 自 己会跳 恰 还 没 有 看 过 这 档 节 目 的观 众 , 一 看 到 熙 来 了 乍 康 这 个 名 恰 , 至 用 夸 张 的肢 体 语 言 与 嘉 宾 “ 肤 相 亲 ” 吃 男 嘉 宾 的 甚 肌 , 字, 也许 会 以 为是 一部 戏 说 性 质 的清 朝 古 装戏 。 实 际 上 这 档 “ 腐 ”还 不 忘 调 侃 蔡 康 永 人 气 没 有 自 己高 , 搞怪 的 主 持 豆 , 将 节 目无 关 历 史 , 与 宫 廷 没 有 丝 毫 关 系 , 也 它只 是 和 清 朝 的 康 风 格 发 挥 到极 致 。 熙皇帝同名而 已。《 康熙来 了 这个名字是从主持人蔡康永 、 ( ) 目片 头 别 具 一 格 四 节 小 S徐熙 娣 两 人 的名 字 各取 出 中 间 个 宇 组 合 而 成 的 , 谓 可 康熙来 了 的 片 头 设 计 可 谓 独 具 匠 心 , 观 众 印 象 最 为 让 无 厘 头 到 极 致 。 比 起 台湾 其 他 综 艺 节 目的 名 称 如 《 兄 虎 深 刻 的 是其 开播 时 的 第 一 个 片 头 在 充 满 动 感 的 音 乐声 中 , 龙 弟》《 、 志永智勇 电力学校》 《 艺大哥大 》 、综 、 我猜我猜我 猜猜 只 色 彩 艳 丽 的 “ 宝 箱 ” 停 地 晃 动 着 , 子 上 刻 着 “ ” 百 不 箱 康 、 猜 》 ,康熙来了》 等 《 这个稀奇古怪 的名字显然识 别度 更高 , 能 “ ” 宇 的 金 色 人 锁上 下 滑动 , 外 醒 目地 突 出 了节 目的 名 熙 两 格 够 给 人 留下 深 刻 印象 。 而 相 较 于 大 陆 的 综 艺 节 目一律 以 “ 欢 称 。 随后 箱 子 打 开 , 出 许 多张 两 位 主 持 人 扮 鬼脸 的照 片 , 飞 五 乐 ” “ 乐 ” “ 乐 ” “ 级 ” “ 常 ” 组 成 词 组 的 陈 旧命 名 彩 缤 纷 , 人 眼 花 缭 乱 。 整 个 片头 始 终 给 观 众 以感 官上 的超 、快 、娱 、超 、非 等 令 方式 , 康 熙来 了》 《 无疑更富创意和想 象 , 一扫令人 沉闷的 乏 强 刺 激 , 人 过 目不 忘 。 { 熙 来 了》 会根 据 热 点 电视 剧 编 让 康 还 味感 , 因此 更 能够 获 得 年 轻 人 的认 可和 亲 睐 。 制 片 头 , 韩 剧 大 长 今 》 播 时 制 作 的 片 头 中 , S就 扮 起 在 热 小 ( ) 持 人 搭 配 相得 益 彰 二 主 了 长今 , 象 十 分 滑稽 可 笑 。 形 《 熙 来 了》 的 节 目定 位 就 是 为 年 轻 族 群 打 造 的专 门 报 康 《 熙 来 了j 具 体 节 目的后 期 制 作 上 也 是 煞 费苦 心 。 利 康 在 道 “ 怪人事 物” 奇 的谈 话 节 目。 挑 选 蔡 康 永 和 小 S徐 熙 娣 搭 用 特 技 , 给主 持 人和 嘉 宾频 频 加 上 一 些 动 漫式 的可 爱表 情 , 有
谈话类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分析

谈话类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分析【内容摘要】《康熙来了》为台湾著名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来到节目当中,通过期间访谈让人了解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多才多艺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穿插搞笑元素,让观众能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了解明星的幕后故事。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何以能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广播电视领域得以立足,并能摘得台湾有线电视台目前最高收视率?本文试图通过观察《康熙来了》幕后的精心策划,找出热门访谈类节目背后的传播心理研究意义。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康熙来了》,传播心理【正文】谈话类节目的崛起与发展是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的一大景象。
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的手段,将人们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的谈话,传到人们的耳际,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谈话类节目自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受众普遍的欢迎和广泛反响。
尽管谈话类节目在中国内地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着种种不成熟的地方,但在台湾,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康熙来了》是一档台湾的综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于2004年开播,每周一至周五晚上10点播出的带状节目,具有极高的人气。
《康熙来了》节目名称的确定就是在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该名称具有相当强烈的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
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已制作播出了一千多集的节目,并在2005年夺得金钟奖。
《康熙来了》的节目策划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
如今,收视率成为衡量生产者水平的重要数据,台湾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分析甚至精确到每分钟。
于是,策划就成为一个节目开播甚至成功的重要手段。
娱乐休闲学论文 康熙来了

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题目: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学院:姓名:学号:一、概述 (1)二、《康熙来了》的叙事特点 (1)1. 吸引人的故事主题 (1)2. 叙事主人公的巧妙选择 (2)3. 独特的节目气氛 (3)三、《康熙来了》成功的原因 (3)1. 在节目播出时间上的准确定位 (3)2. 满足年轻人的娱乐 (3)3. 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 (4)4. 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进行传播 (4)四、对《康熙来了》成功的反思 (5)五、总结 (5)浅谈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以《康熙来了》为例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以拉斯维加斯为例,提醒沉陷于狂欢泥潭的人们:“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如今中国已进入“泛娱乐化”时代,但真的会如波兹曼所言,观众最终会沉迷于他们所爱的事物以致“娱乐至死.”吗?现以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为例,来分析娱乐节目的存在价值及观众对媒体娱乐化形式的接受程度。
《康熙来了》为台湾的电视谈话类娱乐节目,中天综合台于2 004年1月5日开播。
节目名称中的“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的第二个字。
蔡康永的冷静睿智和小S的活泼风趣、无厘头搭在一起,产生“一庄一谐”的效果。
这种知性和搞笑风格对比鲜明的主持风格深得年轻人喜爱。
一《康熙来了》的叙事特点作为电视娱乐节目,首先要有吸引人的故事主题,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对节目的观看欲望。
《康熙来了》在节目的选题上不仅选择迎合大众单纯的感官刺激和窥视心理的主题,也会选择李敖、吴淡如这样的人文作家以及政客陈文茜和连战等作为故事主题。
例如某期节目是对连战进行采访,这期节目的名称却叫《今天不政治》,谈论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夫妻恋爱、初吻经历等,绝口不谈政治。
《康熙来了》栏目分析

《康熙来了》节目分析一、台湾综艺界王牌节目《康熙来了》是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于2004年1月5日开播,原名为《奇怪十点钟》。
节目邀请台湾当红明星,通过访谈为观众展示艺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在知性与理性的对话中为我们揭露明星光环下的幕后故事。
节目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早期,主持人每集都采访一潮流知名人物,并以这位嘉宾为轴心,另外邀请与他/她相关的好友、幕后工作伙伴如化妆师、场务、媬母等三人作现场“爆料”嘉宾。
随着节目不断创新发展,节目的形式,内容也不断更新,比如同时请十几位明星一起来做明星调查,请近期话题较多,有争议的明星来做客,还有准备出新专辑,新书,新戏的明星来宣传,同时,还会邀请众多比较二线的明星或是在电视圈工作的非明星以及电视圈出名的制作人等.中文名:康熙来了外文名:Kangxi出品时间:2004年出品公司:金星娱乐制片地区台湾上映时间:2004年1月5日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和陈彦铭助理主持:陈汉典首播频道:中天综合台类型:话题访谈二、节目风格与众不同1、耳熟能详的栏目名称《康熙来了》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二个字而拼成,非常巧妙。
凭借古代统治者的高知名度和权威形象,《康熙来了》这一节目名称确实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另外,作为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康熙”这一称呼既夸张又有噱头,同时,又抬高了节目的本身,康熙是古代叱咤风云的帝王,“康熙来了”既指出了节目中的两位王牌主持人,又凭借名字吸引了观众。
2、活泼独特的舞台包装综观台湾的综艺娱乐节目的,其舞台风格都略显华丽,鲜艳,色彩斑斓,光线也很亮丽。
《康熙来了》节目的演播室布置也不例外,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首先在演播室布置的主题上,《康熙来了》独具风格,参照机场的概念,把演播室布置成类似机场的场景,这也符合节目的风格,节目来宾也如同机场旅客一样,身份各色,既有大牌明星,又有普通路人。
台湾综艺谈话性节目之娱乐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例

台湾综艺谈话性节目之娱乐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例陈旻宏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摘要》九0年代电视谈话性综艺节目为综艺节目的主要类型之一,邀请观众或来宾现场上节目参与话题讨论,公开私人秘密,以麻辣禁忌的的话题为主题,尤其是有关性别议题,因此观察到「康熙来了」之搞怪话题在社会风潮的带动之下,带动了综艺谈话性电视节目一股流行的风潮。
本论文以「康熙来了」为例,探究电视谈话性综艺节目的类型特质与文本做分析,其节目内容之语言结构与意义,是如何产生娱乐功能之影响力?另一方面从视觉上的表演,来解读谈话性节目「康熙来了」所制造的话题性,并与主持人的言论如何做互动关系?在台湾创意缺乏的节目制作环境下,「康熙来了」如何独领风骚,成为年轻收视主流。
研究者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做为基础来解析阅听人与媒介之关系,并进一步讨论文本中的义涵,所产生综艺节目之娱乐效果,来解构节目所要呈现的轮廓。
关键词: 综艺节目、娱乐功能、kuso精神、康熙来了壹、绪论本研究基于对现象面的关切,为何综艺谈话性节目能以最低节目成本,获得最高收视效益,并影响阅听众每日收视习惯的养成。
另一方面,更对综艺谈话性节目中大量使用语言符号作探讨,其运用方式有是如何对阅听众产生影响而感到兴趣作进一步分析。
观察现今媒体现况,看电视已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不论男女老少都难逃这彩色黑盒子的诱惑,随着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观众拥有多样化的节目观看选择,分众市场成为媒体新趋势,要如何从一百多的频道选择中,获得阅听众遥控器选择权,频道经营者对其频道节目内容与规划,成为最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电视台的节目架构规划(programming) ,与节目走向必须深切了解现今社会动脉,才能满足观众心理需求而吸引观众收视,并进而导向社会风潮(宋炎兴,1991) 。
近年来台湾电视台综艺节目类型,大多以偷拍、整人、八卦等耸动内容来提升收视率,八卦通俗电视的特色是,它没有固定的内容与传达某种特定意义,它因应社会结构与大众的需求,其内容也会不同。
台湾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媒介文化分析——以《康熙来了》为例

平民化和互动参与性将是未来综艺节 目新的方向 正
如 《 熙》取 得 的 巨大成 功一 样 .它的 贴近 观众 的心 态 康
媒 体j 3 ( 一种 条件 或 境况 , ) 它构成 了所 有社 会 经济 因素 总
体 的特 征 () 种 哲 学研究 的特 殊 模式 , 4一 它对 既有 哲学 话 语 提 出质疑 f) 5一种极 为特殊 的 ” 政治 学 ” ;一种 凸显 的 文化分 析形 式 受到 上述各 点 的 制约 。 现代 主 义通 常根 据 批 评 家个 人 对后 现 代 主义 的看法 而在 一 两个 方 面形 成 特 征 :或 作 为追 求整 个文 化转 型 的革 命性 体验 的 英雄 时期 . 后 现代 主义 在这种 情 况 下被视 为一 种新 保 守主 义的反 击 或 作 为一个 根深 蒂 固 的精英 主义 (l i eis t m)时 期 在 此情 况 下后现代 主义标 志 了从 先锋艺 术的 自我封 闭向 日常 生活 领 域 回 归的一 种运 动 而 《 熙 》恰恰 符 合这 种从 英雄 主 康 义 时代 向 日常 生活 转移 的典 型特 征 。一 方面 小 s的 主持 风 格是一 种某种 意义上 暴露 自己的 弱点以拉 近与观众 的距 离 以致她 索性 出版 了一本 《 s牙套 日记 》 书的封 面 小 是 小 s大吃 冰激 凌 、牙 套 上粘满 冰 激凌 的特 写 而书 中的
率为 1 % 一1 % 每 周吸 引 了超过 5 0 观看 人 次 是 台 2 3 0万
湾收 视率 最高 的 有线 电视 台综 艺 节 目。 以说 节 目收视 可 率高 , S和蔡 康永 的组合 功不 可没 小 S大胆 火辣 又 懂 小 得搞 笑 . 蔡康 永知 识渊 博 经 常被 小 S称 为读 书人 在 而 他 们 默契 的 引导下 多艺人 在节 目上 都袒 露 了 自己不 为 许 人知 的~ 面 . 而节 目更是 呈现 出了让 人爆 笑 的效 果 2 0 05 年年 底 小 s因为怀 孕 暂 时离开 节 目 《 熙来 了》也 暂 康 时更 名为 《 康永 当家》 。除 了每 期邀 请 一位 女艺 人和 蔡 康 永搭 档主 持9 在 节 目内容上 也做 出 了一 些 改变 , 1 、 虽然 和 以前 的风 格不 太一 样 ,但仍 然 为一 档好 看 的节 目。 《 熙 》的 热播 在 台 湾综 艺娱 乐 类节 目取 得 的骄 人 康 的成 绩 . 之成 为分析 台 湾综 艺娱 乐 类节 目的一 个 很好 的 使 范本 。 它有 着 台湾 电视媒 介娱 乐 文化 的代 表性 的特 质 虽 然娱 乐节 目面临 着节 目形 式独 创形 式无 限性 的潜 在威 胁 , 而且 它本 身也 是一 个悖 论 , 它所发 挥 的功能 之一 就 是帮 助 受众 逃避 现 实的琐 碎和 重复 性 . 方面 它在 制造 光怪 陆 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台湾综艺节目的娱乐元素
——以《康熙来了》为个案
台湾综j麓挚警的炳黧≥ji
@文/张杰
唱和短剧表演,而今,随着电视竞
争的白热化,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翻新,娱乐气息浓厚。
台湾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早期的节目主要是歌唱和短剧表演,而今,随着电视竞争的白热化,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花样翻新,娱乐气息浓厚。
在众多综艺节目中,《康熙来了》是台湾一档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综艺节目。
虽然它的首播时间放在非黄金时段的晚上10点,但却创造出电视奇迹:开播仅三天,收视率就飙升到O.7%,远超过O.5%的台湾电视节目收视及格线。
此后的每晚收视率均在1.2%~1.3%之间,每周吸引约500万人次观看。
据台湾东森网络调查,《康熙来了》以65.07%的支持度而成为网友心目中最佳的综艺节目并入围金钟奖“最佳娱乐综艺节目”。
很多大陆网友也通过网络下载收看这一节日,成为“康熙迷”。
虽然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台湾综艺节目存在一些弊病,如语言不雅、人文内涵缺失、责任感淡漠等,但它们也为台湾民众奉上了难得的精神盛宴,打造了一连串台湾电视奇迹,甚至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台湾综艺节目的强大娱乐感召力源于何方?它的娱乐构成元素为何?本文试以《康熙来了》为个案文本解析台湾综艺节目,以期对祖国大陆综艺节目有些许启示。
研究受众心理。
善于出新出奇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是信息的消费者,传者若希望传播的信息为受众所接受,就必须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
正如“满足与使用理论”所提示的
那样,在当下媒介信息异常丰富的环境下,受众只会选择性地接触理解记忆。
那么,研究受众心理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受众具有求新求奇的心理特质,而《康熙来了》就是在此方面大做文章的。
1、节目名称的奇特不了解的人乍一看到《康熙来了》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什么清装戏。
其实这只是与清朝康熙皇帝同名的节目,和历史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档节目的名称是从主持人蔡康永、小S徐熙娣两人的名字中各取出一个字组合而成的。
这种稀奇古怪的栏目命名方式规避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名称给人带来的陈旧感和乏味性,例如,《超级xx》、《快乐大本营》、《娱乐无极限》等,类似这种缺乏创意和想象的名称无法获得青年人的认可和亲睐,然而《康熙来了》以其无厘头的后现代主义气质为青年人所认可和熟记。
2、主持人搭配也很出奇台湾电视台的谈话性节目琳琅满目,但多半都是政论性质的,综艺性质的谈话节目较少,即使有,也是《真情指数》、《小燕有约》那种走感性路线的节目。
没有专为年轻族群量身定做的谈话节目,谈的话题也太正儿八经了,但年轻人最感兴趣的其实都是些“不太正常”的东西。
看到了这块市场的真空,“所以我们想做一个专门报道‘奇怪人事物’的谈话节目”,中天电视节目部节目二中心经理李毅慧这样谈起《康熙来了》诞生的缘起。
既然节目以“奇
求南如.挡2007年第十二期(总第四十期)
23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