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拨】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

到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

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

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

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

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

解答式题技巧

(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

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

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又如3.68×[1÷(2.1-2.09)]+0.6。看的结果应是①含

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

题。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后算什么。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

405×(3076-2980)+2136÷89

└──┬─┘

└─┬─┘└──┬──┘

②②

└──────┘

(三)“想”。“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

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如:405×(3076-2980)+2136÷89。这

道题虽不存在简算问题,但括号部分与除法可同时计算,即同时算出3076-2980

的差与2136÷89的商。这也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有时候,根据数据特点,通过“想”将原式结构进行分解、组合等151变形,

达到简算。

解答文字题技巧

“一找”就是找文字题中的“的”字,“二括”就是把“的”前的修饰语即

数字括起来,“三标”就是根据题里的信息标出运算符号,“四列式”就是在前

三步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并进行运算。

例如:238减去12与188的和差是多少?

一找:238减去12与188的和差是多少?

二括:238减去(12与188)的和差是多少?

三标:238减去12与188)的和差是多少?

- +

四列式:2.38-(0.12+1.88)

【同步辅导】

(一)式题:

1.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加法和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算式里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或第二级运算的叫做同级运算。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同级左→右

37-25+46 36×6÷9

=12+46 =216÷9

=58 =24

2)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叫做异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

级运算。

异级先“×÷”后“+-”

356-5×173 675+252÷12

=356-865 =675+21

=-509 =696

练习:下面的算式有几级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7-5×14+83 26+8×5×3 75÷3÷5-32 36÷4-12×5 3)如果乘除法中间有加减法隔开,乘除法可以同时算。

有括号的先()再[ ]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0 5 24-1449÷(80-11)

1200+800×(5-3)×5

[1178-12×(84+5)]÷5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圆括号里面的,再算方括号里面的。

(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遇括号优先算,

圆括号,方括号,不能变.)

2、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规定:“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根据题型特点,打破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正确率高。

(1)18×7÷6800×24÷48 33×45÷15

当两数的积除以一个除数,两个因数中的哪一个因数是除数的倍数时,就先用那一个因数去除以除数,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1) a×b÷c=a÷c×b=a×(b÷c)

(2)9÷6×2

(2) a÷b×c=a×c÷b=a÷(b÷c)

(3)9000÷125÷8

(3) a÷b÷c=a÷c÷b=a÷(b×c)

什么定律或性质能使下列计算简便?

139+96+104+61 1201-38-162 25×32×125

73×48+73×52 87×102 125×15+125 (25+45)×4 (111+125)×8

整数混合运算计算时的注意点:

一看:看清数据与符号

二想:顺序(同级、异级)合理简捷

三算:仔细(心算、笔算、简算)

四查:一步一回头(估测到验算)

(二)文字题:

1. 24除480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注意除(乘)与除以(乘以)的区别

2.120减去20乘以5的积,差是多少?

3.120减去20的差乘以5,积是多少?

当条件中先求和或差该怎么办?(加括号)

4.88加上24乘以8的积,所得的和再乘以12,结果是多少?

当问题中没有出现和、差、积、商时该怎么办?

5.12个35减去一个数除以8的商,差是380,这个数是多少?

小结:1审题找关键词2确定最后一步(看尾、题意)3正确使用括号

4.灵活计算

(三)同步练习

1、判断题:

(1) 67×101=67×100+67 ()

(2) 43×100>43×99+1 ()

(4)100×[120-120÷(20—10)]

=100×[0÷10]

=10×0

=0

(3) 125×4+25×8=(125×8)+(25×4) ( )

(4) 3个5的积比15的3倍少30 ( )

2.改错: (1) 29×20÷29×20 =580÷580 =1 (3)295+5×(400—300÷25) =300×(100÷25) =300×4 =1200

3.递等式计算

125+75×8-125÷25 25×6+(185-87÷3)

[90-(360+240)÷60]×8 5×(15×12÷12×15)

256×44+44+44×43 690×80÷23+9000÷72

4.文字题:

(1) 12与36的和减去36除以12的商,所得的差的2倍是多少?

(2) 70除1720减25与24的积,商是几?

(3) 一个数扩大8倍加上5乘以60的积,和是324,求这个数。

(4) 28乘以42与一个数的和,积是1652,这个数是多少?

(5) 112减去一个数的差除900,商是36,这个数是多少?

5.思考题

巧算:

(1)399999+39999+3999+399+39+3

(2)20-19+18-17+…+4-3+2-1

(3)100+99+98-97-96-95+94+93+92-91-90-89+88+…+10+9+8-7-6-5+4+3+2-1

(4)8888×125.

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乘除法中的巧算.

分析:根据题中数的特点,灵活的选择简便算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解答:解:(1)399999+39999+3999+399+39+3,

=400000+40000+4000+400+40+4-1×6,

=444444-6,

=444438;

(2)20-19+18-17+…+4-3+2-1,

=(20-19)+(18-17)+…+(4-3)+(2-1),

=1×10,

=10;

(3)100+99+98-97-96-95+94+93+92-91-90-89+88+…+10+9+8-7-6-5+4+3+2-1,

=(100-97)+(99-96)+(98-95)+(94-91)+…+(10-7)+(9-6)+(8-5)+

(4-1)+3+2,

=50×3+2,

=152;

(4)8888×125,

=1111×(8×125),

=1111×1000,

(2)(300+360÷6)-2×30

=(660÷6)—60

=110÷60

=50

=1111000.

【巩固练习】

一、口算题

105-5×2+3=(105-5)×2+3= 52+25-52+25=

105-5×(2+3)=105-(5×2+3)= 100+100×0=

50+90÷(2×3)=(50+90)÷2×3= 50+90÷2×3=

(50+90÷2)×3= 72÷9×48÷8= 64÷64×7=

二、填空

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

1.720÷(15-3×2) 2.3889-(1080-9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0÷50)×3

=720÷24 =3889-745 =20×3

=30 =3144 =60

() () ()

四、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672—36+64 2 5+75—25+75 (125+25)×(4+25)100÷4×25÷5 96+4×96+4 4+96÷4+96 96+0÷96+0 100×4÷25×5 4+0×4+0 4—0×4—0 4×0+4×0 64×64+36×64 1435÷35 36×25 44×25

五、文字题

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多少?

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水泥?(用两种方法计算)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题一

一、填空。(7分)

1、计算125-25÷5时,应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2、计算286-40+60时,应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3、280-□÷5=80,□里应该填( )。

二、口算。(10分)

150-90÷3= 25×2×11= 75×10+10= (100+10)×9= 81+81÷9=

30+100÷5= 52-12+8= 50×3+50= (80-14)÷6= 50×2-73=

三、把下面每一组两个算式合并成为一个综合算式。(8分)

⑴480÷8=60 100-60=40 ⑵21+24=45 32×45=1440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⑶493-73=420 420÷6=70 ⑷45÷5=9 102-9=93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四、算一算。(24分)

42×15+136 1000-981÷9 (125+275)÷8 25×(187-143)

392÷(45-38) (26+34)×78 125-25×3 450÷(103-94)

530+120-250 864÷8+48 36×(128-85) 200-72+

28

五、数学医院。对的打“√”,错的打“×”,把错的改过来。(8分)

145-45÷5 13+27×25 300÷3×2 176-35+65

=100÷5 =40×25 =300÷6=176-100

=20( ) =1000( ) =50( )=76( )

六、列式计算。(8分)

①715比24与25的积多多少? ②807是12与9的差的多少倍?

③245与155的和的8倍是多少?④729除以101与98的差,商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35分)

1.电影院有25排座位,每排有32个座位,现学校共759人到电影院看演出,还剩多少个座位?(5分)

2.电影院原来每天放3场电影,现在每天多放1场。平均每场卖98张票,现在每天可以卖多少张票?(用两种方法解答)(5分)

3.四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一共要栽300棵树,已栽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完成,平均每次栽多少棵树?(5分)

4.赵强家今年收苹果185千克,收的梨是苹果的2倍少45千克。他家收了梨多少千克?苹果和梨共多少千克?(5分)

5.一辆汽车从福集开往成都,每时行95千米,开出2小时后,离成都还有45千米。福集到成都的路程是多少千米?(5分)

6.从甲地到乙地2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开出4小时后离乙地还有4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分)

7.怎样买票更合算?(5分)

成人:10元/张

儿童:7元/张

十人及以上团体票:8元/张

我们有6位大人,4位儿童。

单元测试题二

一、“基础知识”我会填。(第空1分,共35分)

1、计算“45÷5+36×6”时,()法和()法可以同时计算。

2、在计算(23+12)×5时,应该先算( )法,后算( )法。

3、如果把算式72×5+240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成( )。

4、(215-80)÷3可以读作( ),计算结果是( )。

5、幼儿园买了1个足球和5个小皮球,一共花了30元,一个小足球10元,一个小皮球多少钱?列式()。

6、在○里填上“>”、“<”或“=”。

90÷6÷3○90÷(6÷3) 80÷4×2○80÷(4×2)

60×2+30○60×(2+3) 60-40÷5○(60-40)÷5

7、把下面的算式与它相应的运算顺序用线连起来。

(213+268)×7 39+72-28 789÷(38-35)92+44÷4 985-25×3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里面的

8、()÷125=8 ()×150=900 48×()=240

9、一个因数=()÷(),被除数=()×()

除数=()÷(),除法是乘法的()运算。

10、两个数相乘积是28,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11、根据34×12=40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12、甲数除以乙数,商是54,余数是700,如果乙数是900,甲数是()。

13、2×5×6×2×5×5×2积的末尾有()个零。

14、2846÷6=441表示:()能被()整除,( )能整除( )。

二、当好小判官,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12-6×2和(12-6)×2计算结果相同。( )

2、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和是多少?”( )

3、100-100÷4和(100-100)÷4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 )

4、计算192÷4×2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芳芳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所以这道题应先4×2的积,再算194÷积的商”。( )

5、100与72的差除以4是多少?列式是100-72÷4。( )

6、26×(15+24)=26×15+24 ()

7、25×(40+4)=25×40+25×4 ()

8、75×27+25×27=(75+25)×27 ()

9、62×99=62×100-1 ()

10、35×14=35×2×7 ()

三、计算高速路。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3×40= 630÷9= 50÷10+8= 80-40×2=

130+58= 200-14= 450÷90= 45×(20-12)=

71-22= 135÷3= 179×0= (100+10)×10=

2、脱式计算。(12分)

165- (42+58) 73×12÷6 45×(63÷9)

(115–87)×25 714÷(103–96) 384–312÷3

3、简便计算。(12分)

15×4×25×6 95×102 282×5+18×5

125×64 102×99+102 41×35+41×64+41

4、列式计算:(4分)

(1)60加上96除以16的商,和是多少?(2)100乘245与199的差,积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1、2、3、4小题各4分,5小题5分,共21分)

1、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2、小东同学要在10月下旬看一本185页的《故事书》,前7天平均每天看15页,以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

3、天立C区有24栋房子,每栋房子有7层,每层有8户,天立C区义工有多少户?

4、汽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9:00汽车从贵阳出发,小轿车从泸县出发,经过6小时之后两车相遇,泸县和贵阳相距多少千米?

5、两支筑路队4天共筑路1380米。第一队每天筑的路是第二队的2倍,第二队每天筑路多少米?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顺口溜

数位 牢记数位表,读写错不了。四位分一级,千百十和“级”各级都相同,万亿有级名。 读数 读数先分级,从高读向低,级末加级名,级末不读零,级首和中间,只读一个零。 写数 写数如读数,高级向低级,级末和读零,几个要弄清。 改写 大数改写万,尾零四改万,大数写成亿,八零改成亿。 比较 大数相比较,个位对齐了, 位多数最大,位同比首位, 首位大数大,相同在比下。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法,近似数靠它, 四三二一零,舍去不留情, 五六七八九,进一高处走。 求近似数 近似写成万,舍去后四位, 入舍看千位,四位换成万; 近似写成亿,舍去后八位, 入舍看千万,八位把亿换。 数位 牢记数位表,读写错不了。 四位分一级,千百十和“级” 各级都相同,万亿有级名。 读数 读数先分级,从高读向低, 级末加级名,级末不读零, 级首和中间,只读一个零。 写数 写数如读数,高级向低级, 级末和读零,几个要弄清。 改写 大数改写万,尾零四改万, 大数写成亿,八零改成亿。 比较 大数相比较,个位对齐了, 位多数最大,位同比首位, 首位大数大,相同在比下。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法,近似数靠它, 四三二一零,舍去不留情, 五六七八九,进一高处走。 求近似数 近似写成万,舍去后四位, 入舍看千位,四位换成万;

近似写成亿,舍去后八位,入舍看千万,八位把亿换。 数位 牢记数位表,读写错不了。四位分一级,千百十和“级”各级都相同,万亿有级名。 读数 读数先分级,从高读向低,级末加级名,级末不读零,级首和中间,只读一个零。 写数 写数如读数,高级向低级,级末和读零,几个要弄清。 改写 大数改写万,尾零四改万, 大数写成亿,八零改成亿。 比较 大数相比较,个位对齐了, 位多数最大,位同比首位, 首位大数大,相同在比下。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法,近似数靠它, 四三二一零,舍去不留情, 五六七八九,进一高处走。 求近似数 近似写成万,舍去后四位, 入舍看千位,四位换成万; 近似写成亿,舍去后八位, 入舍看千万,八位把亿换。 数位 牢记数位表,读写错不了。 四位分一级,千百十和“级” 各级都相同,万亿有级名。 读数 读数先分级,从高读向低, 级末加级名,级末不读零, 级首和中间,只读一个零。 写数 写数如读数,高级向低级, 级末和读零,几个要弄清。 改写 大数改写万,尾零四改万, 大数写成亿,八零改成亿。 比较 大数相比较,个位对齐了, 位多数最大,位同比首位, 首位大数大,相同在比下。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法,近似数靠它, 四三二一零,舍去不留情, 五六七八九,进一高处走。 求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一、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 分) 1.315×25,如果第二个因数增加2,那么积增加()。 A.2B.315×2C.25×2 2.已知一列复兴号动车的速度是350千米/时,它一昼夜能行驶()千米。 A.8400B.4200C.840 3.一盒钢笔有3支,售价是25元,要想买6支钢笔需要()元。 A.50B.75C.150 4.如果△×○=315,那么△×(○×3)的结果是()。 A.315B.105C.945 5.两个数(都不为0)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若积除以10,则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B.乘10C.除以10 二、仔细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游隼(sǔn)是世界上俯冲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当它俯冲追击猎物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可写作()。 2.要使8×30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3.250乘80的积的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4.学校花360元买了6个排球(如右图),每个排球多少钱?这道题是已知()和(),求()。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米。6.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其中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都乘2,积是();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2,积是()。7.288的18倍是();()的18倍是288。 8.在里填上“>”“<”或“=”。 230×5032×500820×11410×22 21×3003×180099×9910000 9.根据25×24=600,请你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5×12=()25×48=() 50×24=()75×24=() 三、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 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2.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都乘一个相同的数,积不变。 () 3.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4.用因数32十位上的3去乘123,得到的是369个十。() 5.因为A×4=25,所以A×16=100。() 四、细心的你,算一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300×20=42×30=50×80=90×7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我会填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位,表示几个();第五位是()位,表示几个()。 2、89803769是()位数,左起第一个9在()位上,表示();第二个9在()位上,表示()。 3、九千零九十万九千零九十,写作() 4、240□375≈240万,在□里最大能填(),还可以填()。 5、把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五入”后是30万,这个数的千位上最小应该(),最大应该是(),万位上一定是()。 6、74□042≈75万,在□里最小能填(),还可以填()。 7、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49500000=() 361000000=() 149000000=() 96000000=()新课标第一网 8、连一连、 120500 6008000 10632 只读一个零读两个零一个零也不读 10354082 7000004 50002000 9、比一比。 26亿○260000万 68243○63234 30580060○31500006 四千五百万○4500000 四千五百万○4500000 七亿零九○70000009 七亿零九○70000009 10、(1)从大到小排排队。 3068500 3086050 3068560 3608050 (2)由轻到重排排队。新|课|标 |第|一|网

409千克 40190000克 409吨 409克 (3)从小到大排排队。 72万、719000、72000、720100 (4)将下列数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5043300米、504千米、50433千米、 5040000米 11、用圆圈出近似数,用三角圈出准确数。w w w .x k b 1.c o m (1)、我今年9岁了,体重大约是25千克。 (2)这里有2000多个座位。 (3)这里有15名服务员,3000多种商品。 (4)音乐教室可容纳70多人,现在只有25人在上课。 12、由0,2,4,1,5,9,7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多少?最小七位数是多少? 13、一个六位数,它的万位和千位上都是8,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六位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14、一个八位数,各位,百位和万位上是2,其余数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1)这个数是多少?请读出这个数。 (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3)这个数与最小的八位数相比,大多少?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 +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 =差 ②被减数 =差+减数 ③减数 =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 =积 ②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 =商 ②被除数 =商×除数 ③除数 =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数与量 一、大数的认识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题目举例:( 100)个千万是十亿。一亿是100 个(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 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 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 0。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 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读写法练习 (1)读数: 230 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 上表示多少个一)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重难点: 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 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4、比9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5、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 785000≈ 5090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0= 00≈ 78≈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2、四万零三百写作。()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4、100000-1 < 99999+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2108 ○ 1357900 617000 ○ 62万 10110 ○ 9999 4762504 ○ 4762513 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 ○ 89101 五、读出下面各数。(12分) 708500 读作:读作: 9 读作: 5060032 读作: 六、写出下面各数。(12分)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 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 七、用计算器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 12×101= 13×101= 14×101= 15×101= 16×101= 17×101= 18×101= 19×101= 八、用2、3、4、0、0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并求出它们 的和。(10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 学号_________ 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一、想一想,填一填。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 3、 ①②③④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自然数

自然数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呈现了两个儿童在夜晚数星星的情景,同时配了一首优美的、活泼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数星星情景的真实再现和兔博士的话来介绍自然数的概念。教材把学生感受到的“星星真多”与“自然数是无限的”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数的初步体验。教材又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数的特征。然后教材呈现了丫丫和聪聪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场景,通过他们找座位号的对话,由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单数、双数很自然地引出奇数、偶数的概念。在试一试中设计了在1~30 之间写连续奇数、偶数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写数、观察讨论中,了解奇数、偶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思想: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谜语引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到星星有无数个的同时,认识到自然数是无限的。把自然科学知识与数学整合在一起,把学生数星星的感受与“自然数是无限的”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自然数的初步体验。并通过一个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 表示,说明0 也是自然数。 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感受自然数的特征。使学生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都是1 等自然数的基本特征。 通过电影院座位排列的录象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否坐在一起,来认识单数、双数,并说明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 也是偶数。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教材83 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1~30 之间的连续奇数(偶数)各有15 个,两个数列的规律都是相邻两个奇数(偶数)相差2 等连续奇数、偶数数列的特征。给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及发现事物规律的机会,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2019春?榆阳区期末)280的7倍是,31个50相加是. 2.(2019春?浦城县期中)5361 ?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数字是. 3.(2019春?榆阳区期末)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与它最接近的四位数是.4.(2018秋?青龙县期末)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六(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就拾起58节废旧电池,这样减少了平方分米土地污染. 5.(2018春?宁江区校级期中)比较大小5031 ? ?1082 ?2041 ?5130 6.(2019春?东海县期中)学校图书室有2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放了30本书,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书?(先填空再列式解答) 根据和,可以先求,再根据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 7.(2018秋?龙岗区校级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 ?98102 ? ?210020000019万97103 29770 8.(2019?益阳模拟)一只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260米,可写作. 9.(2019秋?厦门校级期中)根据“6804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880 ?=640 ?=. 1280 ?=2480 10.(2019春?泗洪县期中)小虎做一道乘法计算题时,错将一个乘数45看成了54,结果比原来多了180,那么正确结果应该是. 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2019春?英山县期末)4983 ?的积一定比1500更小.()12.(2019春?吉水县期末)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2个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至少应有4个0.()13.(2019春?新田县期中)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半长1千米.()14.(2019春?沛县月考)25的13倍等于13个25相加的和.()15.(2019春?内乡县月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16.(2019秋?邹城市期末)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因数乘9,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 导图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欣赏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 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 一单元:升和亳升 1,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2,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 3,计量液体的单位是(升)或(毫升). 一瓶墨水大约50毫升。 4,两瓶冰红茶相当于1升,一节小拇指的大小相当于1毫升。 5,1升=1000毫升1L=1000mL 会换算单位如:1068mL=1L+68mL 二单元:除法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从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2,计算357÷49,可把49看作(5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6、7、8、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五入)法试商。 3,计算531÷61,可把61看作(6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2、3、4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四舍)法试商。 4,有时四舍法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需再调商; 有时五入法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需再调商。 5,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6,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的单位和长度单位一致,如(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面积的单位是长度的平方,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8,各种应用题要多多训练,如租船、装车、求平均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1.三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末尾没0的乘法),2.积的变化规律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计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乘法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总结、归纳、比较、抽象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谨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建立数量关系式,增强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建立数量关系式,应用这种关系正确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法:讲授法 六、学法:迁移法、练习法 七、教具:口算卡、情景图。 八、学生用具:卡片练习本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笔算乘法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说一说、算一算 教具:图片、题卡 学生用具: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 单元)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 一单元:升和亳升 1,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2,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 3,计量液体的单位是(升)或(毫升). 一瓶墨水大约50毫升。 4,两瓶冰红茶相当于1升,一节小拇指的大小相当于1 毫升。 5,1升=1000毫升 1L=1000mL 会换算单位如: 1068mL=1L+68mL 二单元:除法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从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2,计算357÷49,可把49看作(5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6、7、8、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五入)法试商。3,计算531÷61,可把61看作(6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2、3、4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

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四舍)法试商。4,有时四舍法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需再调商; 有时五入法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需再调商。 5,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6,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的单位和长度单位一致,如(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面积的单位是长度的平方,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8,各种应用题要多多训练,如租船、装车、求平均数、行程、生产等问题。 三单元:线和角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全册)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2)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 (3)在854006007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5)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 ()个十组成,它写作()。 (6)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7)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8)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 (9)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6,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10)由五个千万,六个万,七个百和八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二、写出或读出下列各数。 八万三千零八写作();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 六亿零七千写作();五百六十亿零三万写作(); 814200读作(); 108078000读作(); 200003050读作();603000004读作(); 三、在○里填上“>”“<”或“=”。(8分) 84亿○8400000000 639925○64亿 790000○709999 3404万○30440000 8888788○8887888 79018万○8亿 1101万○11010000 9999899○9998999 四、判断题。 (1)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是一万。() (2)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 (3)两位数共有九十个。()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要点 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⑨测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测量时,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其中一条射线重合。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 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180° 1平角=2直角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对角相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 大数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第1章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57,它们最小的一个数是() A.18 B.19 C.20 D.无法确定 2.自然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A.零B.一C.十D.百 3.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660008800 B.6000088 C.600880 4.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A.69000 B.69999 C.64999 5.1029□518≈1030万.□里最小填() A.1 B.0 C.4 D.5 6.要使29□8400000≈30亿,□里最小应填() A.5 B.4 C.0 7.93□160>936150,□里能填的数有() A.3、4、5 B.5、6、7 C.7、8、9 D.6、7、8、9 8.15读作() A.一五B.十五C.五十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最小的自然数是,自然数有个. 10.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11.有3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36,那么其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12.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面积是十一亿零四百万平方米,这个数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平方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平方米. 1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1104000000平方米.横线上的的数改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4.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000000、101020000、20010000、1210000、2001010.

<<<<. 15.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7,最低位上的数字是4,千位和十万位上的数字都是1,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6.截至2020年5月17日24时,湖北省红十字会(含省红十字基金会)共接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款物共计190842.28万元,约为亿元.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五千零五写作50005.() 18.要使47□1698<4756361,□里能填的数字有5个.() 19.因为266000≈27万,所以近似数总比准确数大..() 20.一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后是10亿,这个数最大是1049999999.()21.读80088000时要读两个0.() 2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999999999.() 四.应用题(共4小题) 23.一个三位数,它的三个数字的和是20,其中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8,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24.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82710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比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什么叫做数位?数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 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 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 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 一找:找亿、万,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 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比如:300000=30万知识点12: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8个0,再在后面加“亿”字。比如:400500000000=4005亿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认识毫升(1课时) 除法教学设计 乘除混合教学设计 认识线教学设计(一) 认识线教学设计(二) 认识线教学设计(三) 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认识角教学设计(二) 认识角教学设计(三)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