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冷却剂丧失事故

冷却剂丧失事故是指反应堆主回路压力边界产生破口或发生破裂,一部分或大部分冷却剂泄露的事故。对于压水堆来说,便是失水事故,简称LOCA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冷却剂丧失事故在反应堆安全分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压水堆一回路系统破裂引起的冷却剂丧失事故有很多种,它们的种类及其可能后果主要取决于断裂特性,即破口位置和破口尺寸。根据破口大小及物理现象的不同,失水事故通常可分为大破口LBLOCA、中小破口SBLOCA、汽腔小破口VSB、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 等几类来分析。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对双端剪切断裂的简要分析以及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和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定性分析和比较,并且利用了PCTRAN 软件对核电厂热腿、冷腿LOCA 事故进行了故障安全分析。关键词:压水堆;大破口失水事故;小破口失水事故;PCTRAN;定性分析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1 绪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对双端剪切断裂的简要分析以及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和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定性分析。并且利用PCTRAN 软件对核电厂热腿、冷腿LOCA 事故进行了故障安全分析。主要是堆芯压力容器在堆芯水位以下的灾难性破裂的简要分析,对大、小破口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及事故过程进行图文分析,大破口失水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小破口与大破口失水事故特征的比较,破口位置不同引起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也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对三里岛事故的误判原因的简要分析。

1.2 冷却剂丧失事故概述

自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堆芯熔化事故以来,严重事故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相比之下,我国对严重事故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程序计算仅限于严重事故的早期阶段,且计算结果不够完整,缺乏像氢气生成量、熔融池尺寸、熔融池坍塌时间和质量、反应堆压力容器失效的位置和时间等重要参数的描述。三里岛事故误判断原因为:小破口出现后,稳压器降压,稳压器内原来就处于饱和态的水发生容积沸腾(闪蒸),体积膨胀,水位上升;随后由于不断喷放,稳压器内的水减少,水位下降;当系统压力降低到压力容器上腔室内的水的饱和压力时,上腔室的水开始(闪蒸),体积膨胀,多出来的体积被挤到稳压器中,使稳压器水位上升,直到满水;这时只靠稳压器的水位是不能判断一回路系统冷却剂装量的多少的。冷却剂丧失事故的现象复杂,后果特别严重,因此在反应堆安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上,经过计算和实验表明,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破口)的概率比管道破裂的概率小几个数量级。所以现在依然将双端剪切断裂作为极限设计基准事故。堆芯压力容器在堆芯水位以下的灾难性破裂:堆芯附近不再有冷却水,所以无法防止堆芯熔化。在安全分析中,设想最严重的情况是一根主管道发生脆性断裂,管道在一瞬间内完全断开并错位。这时冷却剂从断开的两个端口、即相当于两倍主管道截面积的开口同时喷出,这种断裂叫做“双端断裂”。在焊口处(例如在主管道与压力容器接管连接处)发生这种断裂的可能性最大。压水堆最大可信事故是主管道“双端断裂”,尤其是靠近压力壳入口管咀附近的管段(即冷端)发生这种事故为最严重。高温高压强放射性的冷却水从破口双端喷出, 稀疏压力波给吊篮、上下栅格板及其它堆内构件的两侧形成很大的瞬时压差,从而造成巨大的动态载荷;堆芯在十几秒钟内干涸,燃料元件内的剩余释热因无冷却水载走, 最终有可能导致堆芯熔化。因此,人们对该事故高度重视,有关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建立了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型实验室,长期地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并

1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提出了许多防范措施。安全注射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它在事故后期的确能起很大作用但在

事故初期则无能为力。所以要寻找一个更好地方法来解决。在反应堆冷却剂装载量减少一类事故,一般说来,大破口失水事故最为严重,但由于小破口失水事故中一回路降压速率慢、事故分析中可能在高压阶段出现长时间的堆芯裸露而引起燃料元件升温并损坏,因此,事故分析中要求对小破口失水事故也要作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1.3 设计任务

本文的是综述型文章,主要是对冷却剂丧失事故中的双端剪切断裂的简要分析以及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和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定性分析和比较,并且利用了PCTRAN 软件对核电厂热腿、冷腿LOCA 事故进行了故障安全分析。

1.4 方案选择

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和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原因、过程、后果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并且利用了PCTRAN 软件对核电厂热腿、冷腿LOCA 事故进行了故障安全分析。

2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2 PCTRAN 工具介绍

2.1 PCTRAN 简介

自从三哩岛核泄漏事件之后,核电站的模拟仿真及严重事故分析日趋受到重视。迄今,国际上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核电站全范围高保真模拟仿真系统以及适用于各种事故工分析研究的软件。前者以美国的GSE system,加拿大的Mapps 和法国的Corys TESS 等公司的产品为代表,后者包括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的MELCOR , 美国爱达荷国家工程与环境实验室的SCDAP/RELAP。但是上述仿真系统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价格在百万至千万元人民币之间,便携性差。为此,美国公司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堆型核电站模拟仿真与严重事故分析的小型软件PCTRAN 该软件的价格约30 万元人民币。

2.2 PCTRAN 特点

①操作界面直观简便PCTRAN 提供主控制界面和辐射剂量检测模拟界面。可在主控制面板上对各类控制设备进行直接操控,并可在辐射剂量检测模拟界面上看到厂区各区域的辐射剂量瞬时值和累计值。②输人输出格式多样化可采用Access,Excel 和即时曲线图格式。

③仿真速度超实时正常工作步长为0.5s ,但能以2,4,8 和16 倍的速度进行仿真运算。④初始条件故障模拟和回溯PCTRAN 提供了20 种自定义初始条件和20 种核电站运行故障模拟,基本囊括了核电站常见故障事故、设计基准事故和超设计基准事故。回溯功能可对事故瞬态过程进行回放,对事故分析十分重要。的主要模块包括堆芯动力学模块、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模块、蒸汽发生器模块、核燃料和分级堆芯模块、辐射剂量泄漏计算模块。PCTRAN 可以模拟20 种核电站运行故障。见表1。

3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表1

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CTRAN 模拟的20 种核电站运行故障及事故故障名热腿LOCA 故障安全分析冷腿LOCA 故障安全分析安全壳内蒸汽管道破裂故障安全壳外蒸汽管道破裂故障丧失给水故障主电源丧失故障主泵失效(转子锁死)故障主蒸汽隔离阀关闭故障汽轮机脱扣故障蒸发器 A 管道破裂蒸发器 B 管道破裂弹棒事件落棒事件慢化剂稀释故障甩负荷故障安全壳泄漏故障燃料棒泄漏故障安全壳内燃料操作失误辅助厂房内燃料操作失误辅助厂房内下泄管道破裂备注* * * * * **

** **

** ** **

4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3 方案及总体设计

3.1 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原因以及分类

失水事故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一回路一根管道或辅助系统的管道破裂;一回路系统上的一个阀门意外打开(或不能关);泵的轴封或阀杆泄漏;蒸汽发生器管子的破裂。具体来说下列原因可能诱发失水事故:地震,回路上的机械压力或热应力,制造上的缺陷,内部飞射物。根据断裂特性,即破口位置和破口尺寸,LOCA 可分为:中小破口:此时,一回路减压过程相对缓慢些。安全注入系统按设计流量向一回路注入的水量,一般能防止堆芯裸露。大破口:引起一回路压力迅速下降直至等于安全壳内的压力,安全注入箱和低压安全注入系统相继投入工作,向一回路注水,力图使堆芯淹没。汽腔小破口SGTR。管道破口的类型还可分为:裂缝、狭长的切口、管接口断裂、局部的剪切断裂、完全的剪切断裂。图1 大、中、小破口的区分

3.2 失水事故的极限——设计基准事故

最严重的失水事故:堆芯压力容器在堆芯水位以下的灾难性破裂:堆芯附近不再有冷却水,所以无法防止堆芯熔化和随后的大量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但事实上表明,堆芯压力容器发生泄露(或破口)的概率比管道破裂的概率要小几个数量级。

3.3 临界流

(1)基本概念

5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0 。当外部压 设上游容器压力p0 保持不变,流体温度与比容也都是定值t0、力(背压)pb 下降到低于容器中流体压力时(曲线1),流体便自通道内向外流出,并在通道内自p0 至通道出口压力pex 之间建立一压力梯度,这时的pex= pb。当pb 进一步降低时,pex 随之下降,且其值等于变化后的pb,出口流速随之相应增大(曲线2)。这个关系一直保持到某一个pb 值,在该pb 值下通道出口处流体的速度等于该处温度和压力下的声速 a 时为止(曲线3)。

图2 临界流

此后,pb 进一步降低,出口流速不会再加大,pex 也不会再降低(曲线4 和5),这时的流动就叫做临界流。任一流动系统放空速率取决于流体从出口(或破口)流出速率,即质量流量。当流体自系统中流出的速率不再受下游压力下降的影响时,这种流动就称为临界流,对于单相流也称声速流。临界流时,出口(或破口)质量流量亦达最大值,该流量称为临界流量。在大多数实际工况中,两相临界流动的临界流速比相应工况下任一相的单相临界流速低得多。

6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在现代核动力反应堆的安全分析研究中,常常要求分析处于高温高压下的液体或者气液两相混合物向处于低压下的容器或环境排放时的暂态过程。这一排放量对动力反应堆的卸压速率、安全传热、安全壳升压率以及反应堆容器、堆内构件和相关管道的受力有重大影响。反应堆失水事故情况下,管道突然断裂,在破口处会迅即形成一幅度很大的膨胀压力脉冲,并迅速向上游传播。实验表明,在失水事故喷放阶段中,较长时间处于两相临界流动状态,其临界流速主要受上游工况变化控制,因而需要计算反应堆冷却剂流失过程及系统响应。

(2)临界流对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影响破口处的临界流量大小决定冷却剂丧失速率与系统卸压速率。而卸压速率是过程的主宰量。在冷却剂管道发生双端断裂时,两个破裂端口上

游不同,一个是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一个是主泵与蒸汽发生器。由于临界流量是破口上游工况决定,故两个破裂的端口临界流量不同。最终会影响回路中流动滞止点的位置,而滞止点位置强烈影响堆芯的冷却剂流量,从而影响到堆芯的冷却,破裂环路与完整环路之间流动特性与流量分配的不同使得堆芯流量的预测更加复杂化。喷放时形成的压力波及破口处的喷射力对回路内部构件、冷却剂管道、安全壳结构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能造成这些部件结构上的损坏。(2)力学效应当出现破口时,会形成一个降压波在一回路中传播,破口面积上的压力在每一段中下降一定数量,这样形成的压力波传到整个系统。在传播的过程中压力波逐渐衰减。但当破口出现在热端时,压降波则几乎没有衰减就传到压力容器。图3 力学过程

7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3.4

大破口失水事故

3.41 大破口失水事故的过程

作为设计基准事故的大破口失水事故是指: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冷管段或热管段出现大孔直至双端剪切断裂同时失去厂外电源的事故。事故序列:喷放、再灌水、再淹没、长期冷却。表 2 事故序列包含的小序列破口发生低压停堆ECC启动信号安注泵启动安注箱注水安全壳喷淋泵启动注水旁路中止

喷放

再灌水

喷放中止安注泵启动注水淹没到堆芯下端头安全壳喷淋启动安注箱排空堆芯骤冷结束换料水箱低水位,向安全壳地坑取水向长期冷却再循环切换

再淹没

长期冷却

(1)喷放阶段

8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图 4 冷却剂丧失图示

15.5

10.0

5.0

0.0

1 40

2 60

4

10 80

20

图5 冷、热管喷放阶段系统压力图示

欠热泄压在假想的大冷却剂管道切断之后,一回路马上从破口排入安全壳,由于欠热泄压,

系统压力在几十毫秒内降到流体局部饱和压力。这个猛烈的压力释放具有这样的特点:泄压波穿过一次冷却系统和堆压力容器传播,使堆芯吊篮发生形变。在破裂处,将达到一个临界流速,它决定了破口最大质量流量,后者主宰着冷却剂丧失事故的随后过程。在喷放

的最早阶段,即欠热泄压阶段,如果破裂发生在在热管段,通过堆芯的冷却水流量将加速,如果破裂发生在破口在冷管段,减速很快。

破口在热管段

M/M0 破口在冷管段

1 40

2 60

4

10 80 S

20

图6 冷、热管欠热泄压堆芯质量流量图示

9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7 热管欠热喷放阶段流动图示

图8 冷管欠热喷放阶段流动图示

?

饱和泄压

10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在冷区剂压力降到低于局部饱和压力以后,冷却剂开始沸腾,这个过程在进入瞬变后不到100ms 发生,其结果是以一个慢的多的速率继续泄压过程,沸腾前沿从上部堆芯和上腔室内最热位置开始,向整个一次冷却系统传播。

15.5

10.0

5.0

0.0 0 1 60 2 4 10 80 20 40

图9 冷、热饱和泄压阶段系统压力图示

图10 热管饱和喷放阶段系统压力图示

11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11 冷管饱和喷放阶段系统压力图示

图12 热管、冷管饱和喷放阶段堆芯水位图示

破口在冷管段时,堆芯进口很快卸压,冷却剂从下腔室大量反流到破口,使堆芯的冷却剂由向上流动转变为向下流动堆芯水位降低非常迅速,在安注投入以前堆芯已全部裸露由于轻水堆都有负空泡反应性系数,随着堆芯区域中出现空泡,水慢化剂密度相应减

12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小,就会使裂变过程终止,堆芯功率降至裂变产物的衰变功率水平,对于压水堆大破沸腾工况转变-偏离泡核沸腾当堆芯冷却剂开始汽化时,冷却剂的流动状态就从单相流变为两相流;由于冷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原则上不需要紧急停堆。剂沸腾堆芯内产生大量汽泡,反应堆会由于负的空泡反馈而自动停堆,使堆芯功率下降到衰变热的水平。尽管如此,由于流动工况急剧恶化,仍然会出现沸腾临界现象,瞬间包壳温度迅速上升。在冷管段破口,由于冷却剂流量大大下降,甚至倒流,发生的很早DNB (0.5-0.8s)在热管段破口,DNB 发生较晚,要在几秒之后。

1000

500

300 0.0 0 1 40 2 60 4 10 80 20

图13 热管、冷管偏离泡核沸腾时包壳温度变化图示

?

第一包壳峰值温度由于燃料棒排热突然恶化,燃料内的大量储热就要在分布,使其内部温度分布拉破口在热管段,同破口在冷管段相比,堆芯到破口位置之间流动阻力要小,因而平,这使得包壳温度开始突然上升。流过堆芯的有效冷却剂的质量流量要大得多。表现在包壳温度形状的差别:上升斜率和所达最高温度都不相同。

13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14 热管、冷管包壳温度变化图示

破口在热管段M/M 0 破口在冷管段

图15 热管、冷管堆芯质量流量变化图示

残留热源和冷却恶化?热源:储热、衰变热、锆水反应的释热储热>衰变热,在第1 分钟内,衰变热与这段时间释放的储热在同一量级;当温度在11000C 左右时,1 分钟内锆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可能与衰变热同一数量级;储热再分配使温度拉平,随后包壳温度性状主要取决于产生的衰变热与传给冷却剂的热量之间的不平衡,包壳温度不再上升(短暂过程)最终由于冷却条件的恶化,包壳温度最终还是由于衰变热而上升。

14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15 热管、冷管包壳温度变化图示

图17 传热恶化变化图示

?

应急堆芯冷却阶段(安注箱)当一次系统压力降到低于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安注箱内的氮气压力时,应急冷却

水从安注箱通过自动打开的截止阀和相应的注射管路排入一次系统。从而为了补充从破口丧失的冷却剂,就开始了应急堆芯冷却阶段。这在进入冷却剂丧失事故瞬变后大约10~15s,视系统泄压速率和安注箱压力。

安注旁通

再灌水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图18 小破口系统压力变化图示

图19 小破口堆芯水位变化图示

?

安注旁通

图20 小破口饱和喷放变化图示

16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21 小破口旁通变化图示

图22 小破口旁通变化图示

17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在注入冷管段的应急冷却剂中,很大一部分被下降段环形通道上部周围的完好环路冷管段出来的蒸汽流夹带到破口并不通过下降段,而直接被带到破口流出;逆流汽水混合物的作用:在下降段环形通道中汽和水的逆向流动:在堆芯倒流期间,从堆芯排出的蒸汽与下腔室内水继续蒸发产生的蒸汽一起,通过下降段向上流动,阻碍从冷管段注入的应急冷却水穿过下降段;热壁效应使这个效应进一步加强。只有等到汽水混合物流出的速度降低下来以后,应急冷却水才能注入到堆芯中去。基于上述现象,旁通阶段因为在冷却剂丧失事故瞬变的这个时刻,?在进行失水事故分析时,作为保守的估计,有时假设在整个喷放阶段结束之前,应急冷却水达不到下腔室。系统的压力压力相对于安全壳来说还是在热管段破裂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堆芯向上的流动,注入冷管段的辅助冷却剂不受障碍地穿过下降段,到达并且灌满下腔室,最后使得水位上升,进入堆芯区,随后使堆芯再淹没。在冷管段的破口情况下,下腔室再灌水大大推迟,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下降段环形通道中汽和水的逆向流动;二是安注箱应急冷却剂的旁通。安注旁通大大推迟了下腔室

高的,所以破口质量流量还相当大。

15.5 安注旁通

10.0 再灌水5.0

0.0 0 1 40 2 60 4 10 80 20

图23 小破口旁通阶段图示

喷放结束(旁通结束)?的再灌水。当一次系统与安全壳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破口质量流量变得很小时,喷放阶段结束(30~40 秒出现)。冷管段破裂情况下,这时,重力开始超过夹带力,应急水穿过下降段向压力容器再灌水。

18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安注旁通

再灌水

图24 小破口旁通阶段结束图示

图25 小破口旁通阶段结束图示

?

低压安注系统启动大约30s 或系统压力降到1MPa 后,低压安注系统投入运行。取水途径:1. 安注箱2. 换料水箱3. 安全壳地坑

19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26 小破口低压安注系统启动图示

(2)再灌水阶段应急冷却水注入压力容器之后,首先要把下腔室充满。待水位到达堆芯底部之后才开始进入堆芯。应急冷却水充满下腔室这段时间叫作再灌水阶段。在这段时间内,燃料元件只靠残存在下腔室中的水产生的蒸汽对流和向周围进行热辐射来散热,传热条件极差。在衰变热的作用下,其温度不断提高。

20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27 小破口再灌水阶段图示

图28 小破口再灌水-绝热上升图示

21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29 小破口包壳温度变化图示

绝热上升,上升速率第二峰值包壳温度?8~120C/s,有可能达到1100oC,LOCA 事故过程中堆芯冷却最差的阶段。(3)再淹没阶段应急水进入堆芯的同时,被加热开始沸腾。在堆芯底部以上0.5m 的地方,由于包壳表面很热,沸腾过程十分剧烈,蒸汽快速流

过堆芯。夹带相当数量的水滴,为堆芯提供初始的冷却。随着水位上升,冷却效果越来越好,包壳温度上升速率逐渐减小,最后热点的温度开始下降。

图30 小破口包壳温度变化图示

22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31 小破口变化图示

?

骤冷进入堆芯的冷却水润湿燃料包壳壁面、达到冷却的目的要经历一个“骤冷”传热

过程。包壳只有经过骤冷后,其表面才算是被淹没。骤冷点(称为骤冷前沿)前进的速度受包壳的轴向导热特性和骤冷前沿附近的复杂传热过程所制约,所以冷却水真正淹没堆芯的速度并不等于它进入堆芯的速度,而是等于骤冷前沿推进的速度。

图32 小破口骤冷图示

?

蒸汽粘结

23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应急冷却水注入堆芯的速度取决于注入压头和冷却水从堆芯出口到破口的流动阻力。在冷段管道破裂的情况下,由于多余的水会绕过堆芯周围的环形空间从破口溢出,所以蓄水的高度不会太大,注水压头不会太高。冷却水进入堆芯以后被蒸发,形成高速的汽流。这部分汽流在经过蒸汽发生器时被二次水加热,流速进一步提高,最后经过主泵从破口流出。由于流程长、流速高,汽流在流出破口之前的这段管道阻力相当大。这个阻力在堆芯上腔室造成一个背压。该背压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冷却水进入堆芯的速度。

图33 小破口蒸汽粘结图示

(4)长期冷却在再淹没阶段结束之后,低压安注系统继续运行。当再淹没储水箱排空时,低压安注系统泵的进口转接到安全地坑;所有供给反应堆的应急冷却水,从一回路作为蒸汽漏出来在安全壳里冷凝之后,大部分最终都汇集到地坑中,在这个阶段里,要保持冷却,保证衰变热的长期排出。对于3800MW 热功率的压水堆,这个衰变热在停堆30 天以后还有5MW 左右。

24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34 小破口长期冷却图示

3.42 大破口失水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

(1)在管道断开的一瞬间,冷却剂在断口处突然失压,会在一回路系统内形成一个很强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在系统内传播,可能会使堆芯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其后果可能是控制棒插不进去,或使一部分冷却剂通道发生堵塞。(2)由于冷却剂迅速流失,冷却剂液面可能降

到堆芯顶面以下,这样一来就使堆芯传热工况严重恶化,从而有可能使堆芯烧毁或熔化。如果堆芯大量燃料元件发生了熔化,熔融燃料同残存在压力容器内的水相接触,进行剧烈的放热化学反应。在水被蒸干以后,熔融燃料就可能会把压力壳熔穿。熔融燃料进入安全壳后同水接触,会产生冲击波,它有可能把安全壳破坏。(3)高温高压的冷却剂大量喷放到安全壳,有可能造成安全壳的破坏。(4)作为燃料元件包壳的锆在高温时会与水蒸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3.43 一回路大破口失水事故的保护

(1)稳压器低压力引起反应堆紧急停堆;(2)稳压器低低压力或安全壳高压力引起安注启动,并引起安全壳第一阶段隔离;(3)安全壳压力继续升高,引起主蒸汽管道隔离;(4)安全壳压力继续升高,引起安全壳喷淋,安全壳第二阶段隔离。

25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3.44 大破口失水事故的验收准则

(1)最大包壳氧化:包壳总氧化率不超过总厚度的17%。(2)峰值包壳温度:为了防止包壳脆化,峰值包壳温度不能超过限值(1204℃)。(3)最大产氢量:如果除了腔室周围衬里以外,所有包围燃料的包壳中的金属都与水或汽发生化学反应,由此得到一个假想的产氢量。算出的包壳与水或汽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氢量不能超过该假想产氢量的1%倍。(4)堆芯几何构形:堆芯几何构形变化仍能保持其可冷却性。(5)长期冷却:安全注射系统开始成功运行后,堆芯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低值下,并将长寿命放射性物质留在堆芯内所需期间都能排出衰变热。

3.5 小破口失水事故3.51 小破口失水事故的过程

压水堆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是指由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管道或与之相通的部件出现小破裂/破口,所造成的冷却剂丧失速率超过冷却剂补给系统正常补水能力的冷却剂丧失事故。以冷段破口,等效直径为80mm 的小破口失水事故为例,典型的SBLOCA 事故进程可以分为 4 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环路自然循环维持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环路存在自然循环,堆芯释能及时经蒸发器排出,一回路降压较快,蒸汽发生器在此阶段起着重要的热阱作用。该阶段的压力容器水位下降主要由于破口冷却剂欠热排放所致。(2)第二阶段是环路水封存在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环路自然循环终止及环路水封的出现,蒸汽发生器排热受阻,堆芯衰变热主要靠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蒸汽回流冷凝及堆内冷却剂从破口排放而带出。由于这两种方式的排热率较低,不足以及时除去堆芯衰变热,因而堆芯冷却剂大量蒸发,蒸汽在上腔室的积聚迫使压力容器水位快速降低,进而引起堆芯裸露及燃料包壳升温,该阶段是事故的主要阶段,一回路处于准稳压状态(即处于压力平台),堆芯出现裸露,燃料包壳急剧升温,在该阶段中,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热阱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蒸汽发生器的回流冷凝在较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事故的后果。(3)第三阶段是环路水封清除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环路水封清除,积聚在上腔室的蒸汽可经环路破口喷出,上腔室的压力降低,压力平衡迫使下降阶段中的冷却剂及高压安注水涌入堆芯,堆芯水位得到恢复,燃料包壳得到冷却,该阶段堆芯衰变热能主要靠堆芯冷却剂蒸发并从破口的排放而带出,由于蒸汽排热率高,堆芯衰变热能及时从破口排出,一回路压力恢复。由于冷却剂蒸发及破口排放仍然存在,冷却剂装量没有明显回升,堆芯再次裸露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6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4)第四阶段是长期堆芯冷却阶段在此阶段,由于高压安注流量的增加和安注箱的投入,一回路冷却剂装载量明显回升,堆芯水位也整体回升。安注箱排空后,低压安注系统将投入注水并切换成再循环工况,实现长期堆芯冷却。

图36 小破口失水事故典型过程

3.52 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冷却机理-自然循环

表3 稳压器控制压力压力容器控制压力依靠自然循环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冷却机理-自然循环主系统水量下降,喷放流在安全壳内闪蒸,冷管段仍然是单向液体流(除汽腔小破口)破口流大于安注流,稳压器排空,压力容器上腔室部分闪蒸,压力容器内水位下降到热管段上沿,蒸汽在SG 内冷凝破口流依然大于安注流,主系统温度趋向于二次侧温度,因传热能力小于衰变热功率,主系统压力维持稳定,SG U 型管内气泡增加,自然循环中止。堆芯沸腾,回流冷凝,管段液位下降到环路水封段,SG 功能丧失,热量主要靠破口载出堆芯产生的蒸汽到达破口处而大量排出,水封清除,注水流率增加,堆芯被淹没,主系统重新充满水

自然循环向堆芯沸腾过渡

堆芯沸腾排出衰变热从堆芯沸腾向自然循环过渡

27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3.53 小破口失水事故中的热工水力特性

降低系统压力的重要性和降压的手段对稍大的破口,仅仅依靠高压安注不足以弥补冷却剂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各种手段降低一回路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表明,在一回路系统中冷却剂储量的减少趋势最终会停止下来。停止的原因可能是: 随着系统的减压,高压安全注射流量最终超过了破口处冷却剂流失量; 系统的压力降到了安全注水箱或低压安注的定值压力,大量的水注入到回路中去。

3.54 小破口失水事故中破口尺寸对小破口瞬态过程的影响

表4 小破口类型破口面积cm2 一回路压力变化堆芯裸露自然循环安注箱主泵停泵影响高压安注作用蒸汽发生器作用小破口失水事故中破口尺寸对小破口瞬态过程的影响较大90-450 中等20-90 较小<20 降低之后回升无单相、不中断不动作可减少冷却剂损失大大(有辅助给水泵)

降低较快,直到安注降低缓慢箱动作时间短中途中断动作,淹没堆芯影响小小小时间长中途中断不动作可减少冷却剂损失大很大(有辅助给水泵)

3.45 稳压器汽腔小破口失水事故

在这种破口事故的喷放过程中,稳压器波动管内的汽-水阻流现象对事故的特征起重要作用。堆芯产生的蒸汽在流过波动管时,会妨碍水从稳压器返回管道,结果稳压器会结出虚假水位,此时稳压器内的液位已不再能反映回路中冷却剂储量的多少。如果操纵员仅仅根据控制室中的稳压器液位指示来判断回路中冷却剂的储量时,会造成误判和误操作。在这种事故中,由于稳压器内积存了一部分水,堆芯会过早裸露出来。

28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汽腔小破口失水事故的真正危险在于操纵员的诊断与操作错误,可能导致失去ECCS。三里岛事故后加强了有关培训,并增加了堆芯水位测量系统。

3.46 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影响

(1)一回路失去冷却剂,可能使堆芯裸露、燃料损坏;若压力下降不足以使低压、中压安注启动,可能在高压阶段造成严重的燃料损坏:(2)若冷却剂泄露进入安全壳,将伴随放射性的释放;(3)若冷却剂泄露进入安全壳,会引起安全壳的升温和超压。

3.6 小破口与大破口失水事故特征的比较

表4 小破口与大破口失水事故特征的比较小破口失水事故选择的破口尺寸有效热源有效热阱19cm2 衰变热大破口失水事故2×3700 cm2 蓄热和衰变热

破口流量,通过蒸汽发生器向二次破口流量和堆芯应急冷却水侧的传热,以及堆芯应急冷却水

在蒸汽发生器中的传热P 一次>P 二次,辅助给水作用显著P 二次>P 一次,辅助给水作用不显著一次侧压力一次侧流动特性因泄放缓慢而保持高压因喷放而快速失压

1.分层流动1.泡状或滴状流2.在高处不凝结物分离2.喷放时为均匀流3.因急剧汽化和泄放可能使堆芯裸3.堆芯很快排空和再淹没露4.稳压器影响很小5.稳压器影响显著1.上充泵和高压安注1.安全注水箱最有效2.在冷段破裂失水事故中,堆芯可2.在冷段破裂失水事故中,可能有能要部分裸露蒸汽阻流和堆芯急冷却水旁流,旁流减慢再淹没速度

堆芯应急冷却系统

29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电厂恢复1.辅助给水以及蒸汽发生器的自然1.安注水箱和再淹没循环2.连续低压安全注水2.在蒸汽不能排放的情况下,手动操作所有泄压阀,以降低高压安全注水、安全注水箱、低压安全注水和停堆冷却系统压力

3.7 热腿LOCA 故障安全分析

图37 包壳峰值温度

30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38 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的平均温度

图39 堆芯冷却剂水平的变化

31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3.8 冷腿LOCA 故障安全分析

图40 冷腿和热腿的温度

图41 压力水平的变化

32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图42 包壳峰值温度的变化

33

反应堆安全分析(论文)

总结

本文主要进行的是对双端剪切断裂的简要分析以及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和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定性分析。并且利用PCTRAN 软件对核电厂热腿、冷腿LOCA 事故进行了故障安全分析。主要是堆芯压力容器在堆芯水位以下的灾难性破裂的简要分析,对大、小破口事件的原因分析,以及及事故过程进行图文分析,大破口失水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小破口与大破口失水事故特征的比较,破口位置不同引起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也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及对三里岛事故的误判原因的简要分析。通过写此次论文,感受颇深,收获也很大,虽然是对前人知识的总结,但“温故而知新” ,所以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对大破口和小破口事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复习了PCTRAN 软件的使用方法。当然,本文也有很多不足,我以后一定会改进。

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记录.doc5

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记录(含护士会) 时间:2014年2月6日(星期五)主持人:ⅹⅹⅹ 记录人:ⅹⅹⅹ 参加人员:(逐个签名) 内容: 一、传达护理部1月质量与安全分析内容 (详见护理部下发电子版资料) 二、本科室1月份质量安全分析 1、工作亮点(表扬、上月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①(护理部表扬)1月份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报告:我科总分ⅹⅹ分,排名第ⅹ,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科的护理质量优良很大改观;对比前几个月有了很大进步,希望大家发扬优点,持续改进。 ②各种温馨提示的使用,如各种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提示……大大提高了病友的满意度。 ③ⅹⅹⅹ每次上夜班时主动清理黑板、重抄(口服药卡等),发现需要整理的病历主动整理,这种精神值得表扬和学习。 ④ⅹⅹⅹ主动将药柜的药整理、分类放置、口服药车、柜干净、整洁。 ⑤上月指出的问题……,已整改。 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注重细节管理,我们科室一定会越来越好。 2存在问题不足(来源于各环节质控本) ①护理部现场查房记录本示…… ②科控及护士长督查中发现了如下问题:……这些情况都写在了科控本中,当事人均已经签名并整改。希望所有同事能引以为戒。 ③有患者反映部分护士打针技术不够好,保洁员进行卫生清扫时未敲门、且声音大,影响休息。 3、原因分析 ①科室不重视办公室平面整洁的问题,物品放置定位不明确。 ②做完护理后护理车未及时清洁卫生、未按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③低年资护理人员不重视患者的沟通、宣教,核心制度不熟悉。 ④…… 4、改进措施 ①护理部督查当天已进行整改,进行…… ②已领取…… ③向全体护理人员强调基础护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年轻护士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并做好健康指导。 ④再次强调核心制度的重要性。 ⑤……

安全工作分析报告

安全工作分析报告 20xx年1-6月份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安全形势较往年好转,管理局面紧张有序,重点管理突出,责任目标明确.无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整体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分析,一是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与基本状况;二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三是下半年工作主要措施与重点.具体如下: 一、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与基本状况 1.目标清晰,责任明确 重点把工作责任与目标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中,与各成员企业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并逐级分解,逐个落实到人,各单位一把手责任制,明确目标,严格考核;二是根据置业集团各项目单位施工进展情况督导落实与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确定责任范围,明确指标,严格监管分区域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流动管理.目前,《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落实率100%. 2.健全机构,梳理体系 按照集团安全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生产运营状况,**年3月21日梳理安全管理机构,设定安全管理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划分责任,明确职责.其次,结合各成员企业状况,督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调整和安全管理员配置问题,重点岗位安全管理员配置率100%;二是修订、梳理、

完善制度6个,制定《危险识别与管理》制度1个,规范隐患管理,治理隐患. 3. 战略规划,拟定方案 根据集团战略发展规划,拟定了安全管理战略计划,从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等4个纬度,制定了集团、部门、个人安全战略目标的指标、图、卡以及目标,并逐月分解,逐月实施.其次结合战略发展要求,定期考核,最终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目前,部门全年衡量指标11个;行动方案11个,其中里程碑51个,来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 4.监督检查,落实成效 安全隐患整改问题比较尖锐,要针对性,重点隐患,重点管理,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上半年利用各种形势对相关单位和区域进行了安全专 项检查28次,发现隐患100多余项,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5次,现场隐患整改90多项,监督整改率96%. 5.措施有效,保障安全 (1)风险控制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根据行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成员企业控制机制,梳理并修订安全岗位操作流程、工作职责、识别现有风险因素,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掌控隐患、减少事故,约束指标,对安全生产工作绩效实施量化考核.二是梳理并制定各工种类安全培训教育课件,实施强化员工责任、安全意识,有效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论文:操作系统安全分析 [摘要] 本文笔者首先对操作系统安全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详尽的阐述了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操作系统安全存储器防火墙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全操作系统的研究就引起了研究机构(尤其是美国军方)的重视,至今,人们已在这个领域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美国国防部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为四等(A、B、C、D)八个级别,共27条评估准则。从最低等级开始,随着等级的提高,系统可信度也随之增加,风险逐渐减少,但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各类操作系统并不很安全,它们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漏洞。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就有很多“后门”,通过一些特洛伊木马程序,就可以轻松攻破Windows操作系统的防线,控制目的计算机。尽管操作系统开发商不断提供禁止这些“后门”的补丁,但仍难以清除人们对操作系统安全的顾虑。当前,对操作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隐蔽通道,系统漏洞,系统后门。 二、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没有操作系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和其他应用软件的安全问题。通常来说,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的功能:1)有选择的访问控制:对计算机的访问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及物理限制来控制;对目录或文件级的访问则可以由用户和组策略来控制;2)内存管理与对象重用: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器必须能够隔离每个不同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在进程终止且内存将被重用之前,必须在再次访问它之前,将其中的内容清空;3)审计能力:安全系统应该具备审计能力,以便测试其完整性,并可追踪任何可能的安全破坏活动。审计功能至少包括可配置的事件跟踪能力、事件浏览和报表功能、审计事件、审计日志访问等;4)加密数据传送:数据传送加密保证了在网络传送时所截获的信息不能被未经身份认证代理所访问。针对窃听和篡改,加密数据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目前,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1)恶意用户;(2)恶意破坏系统资源或系统的正常运行,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3)破坏系统完成指定的功能;(4)在多用户操作系统中,各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相互间会产生不良影响,用户之间会相互干扰。 三、确保操作系统安全的措施 3.1存储器保护 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即使对于单用户的个人计算机,内存也是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为了防止共享失去控制和产生不安全问题,对内存进行保护是必要的。内存储器是操作系统中的共享资源,内存被用户程序与系统程序所共享,在多道环境下更是被多个进程所共享。内存保护的目的是:防止对内存的未授权访问;防止对内存的错误读写,如向只读单元写;防止用户的不当操作破坏内存数据区、程序区或系统区;多道程序环境下,防止不同用户的内存区域互不影响;将用户与内存隔离,不让用户知道数据或程序在内存中的具体位置。 3.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功能:(1)访问控制;(2)网络安全事件审计和报警;(3)其他功能,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如下图3.1所示: 尽管利用防火墙可以保护安全网免受外部黑客的攻击,但它只是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不可能保证网络绝对安全。事实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防火墙不能防范的安全威胁,如防火墙不

安全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

安全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 IEC简介 姓名王文博 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控制工程1314 学号13125108 指导教师周达天

一、IEC协会简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至2013年已有107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1.1IEC协会的产生 1887-1900年召开的6次国际电工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以解决用电安全和电工产品标准化问题。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召开的国际电工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永久性机构的决议。1906年6月,13个国家的代表集会伦敦,起草了IEC章程和议事规则,正式成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1947年作为一个电工部门并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6年又从ISO中分立出来。 目前有超过130个国家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其中67个国家是成员,另外69个国家则是非正式成员的身份加入其分支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总部最初位于伦敦,1948年搬到了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现总部处。 我国1957年参加IEC,1988年起改为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名义参加IEC的工作,现在是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参加IEC的工作。中国是IEC的95个技术委员会和80个分委员会的P成员。目前,我国是IEC理事局、执委会和合格评定局的成员。 1.2 IEC协会的宗旨 IE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成员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国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这些标准。近20年来,IEC的工作领域和组织规模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今天IEC成员国已从1960年的35个增加到60个。他们拥有世界人口的80%,消耗的电能占全球消耗量的95%。目前IEC的工作领域已由单纯研究电气设备、电机的名词术语和功率等问题扩展到电子、电力、微电子及其应用、通讯、视听、机器人、信息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和核仪表等电工技术的各个方面。IEC标准已涉及了世界市场中的35%的产品,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可达50%。 1.3 IEC协会标准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标准会议,世界各国的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订、修订工作。IEC现在有技术委员会(TC)89个;分技术委员会(SC)107个。IEC标准在迅速增加,1963年只有120个标准,截止到2000年12月底,IEC已制定了4885个国际标准。

安全例会会议记录

安全例会会议记录 安全例会会议记录【一】 时间:xxxx年11月28日14:00 地点:xx热电会议室 主持人:朱xx 参与人员: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各单位安全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内容: 11月份,集团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稳步而有序。安全管理部根据月度安全工作计划,深入落实集团领导安排的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继续推进高总提出的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从安全管理人员持证培训,员工安全培训,秋季安全大检查,安全隐患整治,生产经营单位设备安全评估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1、11月5日,罗庄区安监局安全培训会议在区国防大厦召开,集团21家单位的91人参加了培训,重点从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学习了华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如何进行安全管理,从安全管理的共性及红日的实际安全做法方面学习了红日阿康如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11月13日,集团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培训班在管业开班,共有20家单位104人参加了持证培训的初审和复审,并有集团和下属单位共35人旁听参训。宏庆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刘老师重点讲解了现阶段安全管理的通病和解决办法,沃尔沃安全总监唐老师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以实地操作的方式讲解了如何进行安全标

准化管理。 3、11月07日至11月15日,安全管理部按照集团领导工作安排,继续对钢结构、加油站、铁路、江泉饲料、肉制品、肉联厂、变电所、家居、农场、建筑公司、供水、农牧、沂水饲料、物流等14家单位833人进行了员工级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典型事故视频、事故案例分析、习惯性违章的危害、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隐患排查及治理、典型作业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应急处置常识、特种作业安全知识等为主,使受训人员真正感受到事故带来的灾难性和安全创造的幸福感。至此,集团xxxx年度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全部完成,总计培训28家单位,56课次,4282人。 4、根据月度安全工作安排,安全管理部于月底对部分单位的在职员工安全培训情况进行了抽查摸底,共抽查管业、钢铁、电厂、焦化、铁路、变电所、钢结构、肉制品等8家单位71人,大部分成绩良好。 二、做好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 根据月度安全工作安排和《关于开展秋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安全管理部组织相关企业安全负责人于11月01日至06日对各生产单位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根据企业秋季安全生产的特点,重点对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防火管理、防寒防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限定时间,要求各单位制定隐患整改措施整改。秋季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单位16家,检查隐患173项。月底,对各单位秋季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了落实,已完成144项,因物

电厂运行安全分析

电厂运行安全分析作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我司发电厂的容量是越来越大,而电厂运 行工作是现场少人值守,远方集中控制。这就迫切要求监控系统进 一步完善,运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一 段时间的现场安全模式推广及安全检查,个人觉得以下内容应须加强。 首先,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全员 安全意识教育,认真开展安全活动。目前存在安全活动形式化,具 体表现在,安全文件和安全通报未认真组织学习;简单传阅而未开 展分析;忽略实际,未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因此,在开展安全活 动时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认真总结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不安全 现象,习惯性违章等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安全活动不能仅限 于读速报,念安规,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着重于安全工作规程 及安全伤害速报的学习讨论,如何避免发生不安全现象方面,从而 提高安全活动的质量。控制室操作很简单,但越简单越轻易出问题,假如放松了安全教育就更轻易出错,因此,安全思想教育不能放 松。

第二,“两票”的合格率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正确执行工作票和 动火票的有关规定,是防止误操作,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的有 力措施。在操作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认真做到:任务清楚,制票 正确,切实做到逐级审核,模拟操作时应同实际操作一样认真仔细。实际操作时应严格履行监护制度并逐项执行,对于操作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也应事先做好预想,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绝缘器具 的使用,应做到人人会使用。该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并加强治理, 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操作后应对所操作的设备检查无误并汇报。假如操作中出现疑问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上级,不能自作主张。对于接地线的治理也应加强,使用后应登记和记录清楚,杜绝 一切不安全隐患。工作票和动火票的签发应杜绝人情票现象,应严 格按规定办理,不合格的票一律不能签发,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事先通知工作负责人,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工作票结束时应 和工作负责人一道去现场检查无误后,才能办理结束手续。在两票 的治理上,必须落实到实处,不能拟于形式,这样才能保证在两票 的使用中不出现差错,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第三,对于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应加强,需要经常组织培训运行 人员安全用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避免习惯性违章,如何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如何办理工作票,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等等。班组 培训必须结合现场实际,开展运行分析和事故预想,定期组织运行

linux操作系统安全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计信学院专业:信息安全班级:信息101

2、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FTP为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网络间的文件传输。FTP服务器的特点是采用双端口工作方式,通常FTP服务器开放21端口与客户端进行FTP控制命令传输,这称为FTP的数据连接 实 验仪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安装red hat linux9.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linux中Web、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一台安装Windows XP/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磁盘格式配置为NTFS,预装MBSA工具 实验步骤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 一、账户和安全口令 1、查看和添加账户 (1)使用系统管理员账户root登录文本模式,输入下面的命令行:使用useradd命令新建名为myusername的新账户 (2)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输入下列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 cat /etc/shadow 得出列表最后的信息为:

用如下命令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然后在使用cat命令查看账户列表,如果刚才的账户添加成功,那么普通用户myusername不能查看该文件的权限,提示如下: 2、添加和更改口令 切换到root用户,添加myusername的口令: [root@localhost root]# passwd myusername 3、设置账户管理 输入命令行[root@localhost root]#chage –m 0 –M 90 –E 0 –W 10 myusername,此命

令强制用户myusername首次登陆时必须更改口令,同时还强制该用户以后每90天更改一次口令,并提前10天提示 4、账户禁用于恢复 (1)输入下列命令行,以管理员身份锁定新建的myusername账户,并出现锁定成功的提示: 此刻如果使用su切换到myusername账户,则出现以下提示: 表明锁定成功 (2)输入以下命令行,检查用户nyusername的当前状态: (3)如果要将锁定账户解锁,输入以下命令行,并出现相应的解锁提示: 5、建立用户组,将指定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组中 (1)输入以下命令,建立名为mygroup的用户组: (2)如果要修改用户组的名称,使用如下命令行: 将新建的用户组更名为mygroup1 (3)输入以下命令,将用户myusername加入到新建的组mygroup1中并显示提示:

第3章 系统安全分析

第三章安全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1. 掌握系统安全分析的定义、内容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2. 熟悉几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基本功能、特点和原理。 3. 掌握几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格式、计算方法。 4. 了解各种定性和定量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应根据实际的条件和需求选择相应的分析类型和分析方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方法的概念、内容、应用范围和适用性。每一种分析方法都将从基本概念、特点、格式、分析程序以及应用实例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地学习,学习思路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安全分析学习思路和内容 3.1 概述 系统安全分析(system safety analysis)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进行的分析,它通过揭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它们。系统安全分析是系统安全评价的基础,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是定量的系统安全评价的基础。 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和事故。

一、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以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2)对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佳办法进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措施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分析。 (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伤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 二、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可运用于不同的系统安全分析过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 List,简称SCL) (2)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 (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 (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简称HAZOP) (5)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 (6)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 (7)因果分析(Cause-Consequence Analysis,简称CCA) 这些方法可以按分析过程的相对时间进行分类;也可以按分析的对象和分析的内容进行分类。为了使大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将按照数理方法、逻辑方法和分析过程进行分类。 1. 按数理方法分类 按照数理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种。 (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是对引起系统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非量化的分析,只进行可能性的分析或作出事故能否发生的感性判断。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系统事故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事故的危险作出数量化的描述和判断。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危险度)、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等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2. 按逻辑方法分类 按照逻辑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2类。 (1)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推论事故结果的方法,通过对基本事件的分析,来总结和确定系统的安全状态。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事件树分析等,都属于归纳法。这种方法从故障或失误出发,探讨可能导致的事故或系统故障,从而确定危险源。 归纳法的优点是可以无遗漏的考察、辨识系统中的所有危险源。缺点是对于复杂的系统或危险源很多的系统,分析工作量大,没有重点。 (2)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事故结果推论事故原因的方法,通过系统发生的事故类型和性质,去探寻导致系统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等属于演绎法。这种方法从事故或系统故障出发,即从危险源出发,查找与事故(或故障)有关的危险因素。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工作效率。缺点

最新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7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1 xxxx年7月1日,蔡xx村主任主持召开全村xxxx年7月份生产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全村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全村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现将会议相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支委吴金保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1)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2)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3)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二、支委吴金保布置本月安全生产工作 (1) 扎实做好两节安全生产工作 (2) 加大对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力度,确保辖区内不存在三合一场所。 三、支部书记陈云博讲话 (1) 要认识到位 (2) 要检查到位 (3) 要告知到位 (4) 要记录到位 主持:蔡xx 记录:蔡xx 参加对象:xxxxxxxxxxxxxxx 6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2 xxxx6月1日,蔡xx村主任主持召开全村xxxx年6月份生产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全村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全村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现将会议相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支委吴金保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1)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2)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3)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二、支委吴金保布置本月安全生产工作 (1) 扎实做好两节安全生产工作 (2) 加大对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力度,确保辖区内不存在三合一场所。 三、支部书记陈云博讲话 (1) 要认识到位 (2) 要检查到位 (3) 要告知到位 (4) 要记录到位 主持:蔡xx 记录:蔡xx 参加对象:xxxxxxxxxxxxx 5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3 xxxx年5月4日,蔡xx村主任主持召开全村xxxx年元月份生产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全村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全村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现将会议相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支委吴金保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1)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2)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3)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电力运行安全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分析

电力运行安全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0T10:29:30.3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郁春苗陈卓轶吴艳红秦小妹 [导读]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安徽阜阳 236400)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对策研究是保证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和保证供电可靠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意义、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运行问题、原因及加强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 1.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意义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据统计,我国因为配电网故障而引起的停电事故占到了整个停电事故的 80%以上。所谓配电网也就是将供电系统与用户相连接的一种电力传输设施,当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这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活、工作与学习。 2.电力系统配电网安全运行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配电网的安全设计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配电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有些配电网的建设时间相对比较长,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未来的用电需求考虑在其中,所以这类配电网往往缺乏整体性,管理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从目前的配电网建设来看,大多都是采用放射式网状结构进行布局,通过实践,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这种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不够安全可靠,当发生故障时,其影响范围极为广泛。 2.2 电力系统配电网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配电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对设备、线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我国配电网的覆盖而积广泛,承担的输电任务重大,然而受到自动化水平的限制配电网运行事故的处理过程依然需要技术人员的协助。当前,负责配电网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的维修管理人员的数量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维护的需求。 2.3环境因素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外部的环境情况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配电网的安全性。 2.4设备问题 在我国仍然还有一些地区因资金不足、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不高而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设备缺陷主要是指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是设备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电网运行发生故障,例如接管过热直接烧断导线等。 2.5人为因素 人为外力主要是指人通过一系列行为来损毁电网系统,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而人们的这些行为大多数是因为疏忽和蓄意致使的。 2.6自然因素 主要是指狂风、暴雨、雷击和冰雪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最终致使电网无法正常运行。 2.7 调度缺乏科学性 虽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广泛运用于电网运行中,但由于实际运行与管理电网调度系统的经验不足,加上没有制定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制度,导致电网调度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安全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展开电网调度工作时,因调度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使得调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且极易产生错误操作与错误调度情况,给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性危害。 3.如何加强配网安全管理 针对上面提出的一些配网安全管理的问题,需要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我国城市电网安全管理的水平,保证城市生产、居民生活的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3.1及时更新硬件设施 对于老城区的电网要及时更新,并检查其硬件的安全运行情况。系统地整理设备的运行期限,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对一些超期运行的电缆、变压器等设备,要有计划地更换,使电网系统能够平稳运行,提高供电可靠率。运行人员要做好线路设备的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避免发生供电安全事故,完成闭环管理。对于薄弱的网架要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更换网架,把好设备选型以及设备质量的关卡,要选用寿命长、质量好、无安全隐患的网架。 3.2使用自动化配网管理 我国城市应当使用自动化系统管理电网。对配网运行过程机器设备、事故状态的监测保护进行控制,对配网运行实行信息自动化管理,有效地减少配网的工作流程以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配网电量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合理规定正常的供应,加强客户端用电检查,严禁超负荷用电,从而降低配网运行事故的风险。建立电网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安全事故、安全隐患自动提醒服务,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故障检测和排查效率,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率。扩大整个电网自动化管理的范围,利用网络监控的手段对配网的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配网工作的效率。 3.3对配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定期对配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配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配网人员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按照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不能单凭经验做事,要严格使用管理表单,做好事前的安全风险评估,消除安全隐患。对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配网安全工作的效率。 3.4健全配网合环设置 我国城市应加强配网基础管理,健全配网设备台账,设置10kV配网合环操作模式并大力推广,这样就能够减少对外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可以在10kV线路上增加线路开关,更大范围实现合环操作,这对于提高电网安全有重要意义。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一 ……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3、熟悉MBSA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采用MBSA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并分析原因。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人 1、配置本地安全设置,完成以下内容: (1)账户策略:包括密码策略(最小密码长度、密码最长存留期、密码最短存留期、强制密码历史等)和账户锁定策略(锁定阈值、锁定时间、锁定计数等) A.账户锁定策略: 账户锁定阈值:指用户输入几次错误的密码后将用户账户锁定,默认为0,代表不锁定 账户锁定时间:指当用户账户被锁定后经过多长时间会自动解锁,0表示只有管理员才能受控解锁 复位账户锁定计数器:指用户由于输入密码错误开始计数时,计数器保持的时间,当时间过后,计数器复位为0. B.密码策略

(2)账户和口令的安全设置: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User用户、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禁用guest账户、禁止枚举帐号、创建两个管理员帐号、创建陷阱用户(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权限设置为最低)、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A.创建用户: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创建用户B.修改用户权限: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管理其他账户---更改账户类型 C.禁止枚举账号: 禁止原因:枚举账号指某些具有黑客行为的蠕虫病毒可以通过扫描WindowsXP系统的指定端口,然后通过共享会话猜测管理员系统密码,因此需要禁止枚举账号 方法:本地安全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不允许枚举SAM账号和共享”

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正 式版

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精馏是气液两相间的热量传递过程,与相平衡密切相关,而对于双组分两相体系,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可以独立变化,所以当要求获得指定组成的蒸馏产品时,操作温度与操作压力也就确定了。因此,工业精馏常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控制蒸馏过程。 一、灵敏板的确定 在总压一定的条件下,精馏塔内务块板上的物料组成与温度一一对应。当板上的物料组成发生变化时,其温度也就随之起变化。当精馏过程受到外界干扰(或承受

调节作用)时,塔内不同塔板处的物料组成将发生变化,其相应的温度亦将改变。其中,塔内某些塔板处的温度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特别明显,即当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塔板上的温度将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塔板称之为灵敏板,一般取温度变化最大的那块板为灵敏板。 精馏生产中由于物料不平衡或是塔的分离能力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现象,都可及早通过灵敏板温度变化情况得到预测,从而可及早发出信号使调节系统能及时加以调节,以保证精馏产品的合格。 二、精馏塔的温度控制 精馏塔通过灵敏板进行温度控制的方

精馏过程运行安全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76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精馏过程运行安全分析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精馏过程运行安全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精馏过程涉及热源加热、液体沸腾、气液分离、冷却冷凝等过程,热平衡安全问题和相态变化安全问题是精馏过程安全的关键。 1 精馏工艺分析 化工生产中,精馏设备——塔设备是应用最广泛的非定型设备。由于用途不同,操作原理不同,所以塔的结构形式、操作条件差异很大。这里主要以精馏塔为例介绍塔的类型、性能、选型原则等。 (1)多组分溶液精馏方案的选择多组分溶液精馏方案按精馏塔中组分分离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按挥发度递减的顺序采用馏分的流程;按挥发度递增的顺序采用馏分的流程;按不同挥发度交错采用馏分的

流程。最佳分离方案的选择对于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精馏塔的设计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分离方案应当具备合理利用能量、降低能耗,设备的投资少,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稳定及操作安全等特点。 (2)冷凝器的流程与形式常用冷凝器布置形式如图3—1所示,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整体式。将冷凝器和塔连成一体,优点是占地面积少,节省冷凝器封头。缺点是塔顶结构复杂、检修不便,多用于冷凝器较小或凝液难以用泵输送以及用泵输送有危险的场合。如图3—1(a)、(b)所示。 2)自流式。将冷凝器装在塔顶附近的台架上,其特点与整体式相近,凝液自流人塔,靠改变台架高低来获得回流和采用所需的位差。如图3—1(c)所示。 3)强制循环式。将冷凝器装在离塔顶较远的低处,用泵向塔内提供回流,在冷凝器和泵之间设置回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分析 摘要: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对计算机系统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计算机系统实体的威胁和攻击;一类是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则包含了对实体和信息两个方面的威胁和攻击。计算机系统实体所面临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指各种自然灾害、场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战争破坏和损失、设备故障、人为破坏、各种媒体设备的损坏和丢失。对实体的威胁和攻击,不仅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而且会造成信息的泄漏和破坏。因此,对计算机系统实体的安全保护是防止对信息威胁和攻击的有力措施。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信息泄漏,一种是信息破坏。信息泄漏是指故意或偶然地侦收、截获、窃取、分析、收集到系统中的信息,特别是机密信息和敏感信息,造成泄密事件。信息的破坏是指由于偶然事故或人为因素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用性,如各种软硬件的偶然故障,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操作失误造成的信息破坏,尤其是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造成信息的修改、删除或破坏,将导致系统资源被盗或被非法使用,甚至使系统瘫痪。 2、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述 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也称计算机信息系统(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并按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安全(computer system security)中的“安全”一词是指将服务与资源的脆弱性降到最低限度。脆弱性是指计算机系统的任何弱点。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时间2018年1月2日地点会议室会议主持陈定信总经理 与会人员 会议签到表附后 会议主题安全生产会议 主要内容1、分析2017年度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总体运行平稳。 2、对201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计划进行审议,并按 工作计划进行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布置。 3、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文件精神 4、对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分解,要求各部门、车间 按安全目标进行工作安排、及安全考核。 5、安排会后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记录整理 报送总经理抄送各相关部门、部门

时间2018年2月6日地点会议室会议主持陈定信副经理 与会人员 会议签到表附后 会议主题安全生产会议 主要内容1、宣读《关于成立2018年度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通 知》。 2、要求安全领导小组对公司各部门及车间、6座污水泵 站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避免春节放假期间安全事 故发生。 3、各部门、车间主任对近期安全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 汇报,会议上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4、单位领导加强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会后由丁圣党副经理带队对各个泵站进行安全检 查。 记录整理 报送总经理抄送各相关部门、部门

时间2017年3月20日地点会议室会议主持陈定信副经理 与会人员 会议签到表附后 会议主题安全生产会议 主要内容1、检查分析目前安全生产现状,针对存在安全隐患提 出改进措施,并严格督促整改落实。 2、要求各部门、车间针对春季干燥、多风的特点,加 强安全教育,注意防火,强化现场监控,安全管理 人员要加强巡查。 3、各车间部门按照隐患排查表认真做好排查治理工 作。 4、各部门负责人对近期安全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报, 会议上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记录整理 报送总经理抄送各相关部门、部门

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

编号:AQ-JS-0561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 Analysis on safe oper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精馏塔的安全运行分析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精馏是气液两相间的热量传递过程,与相平衡密切相关,而对于双组分两相体系,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可以独立变化,所以当要求获得指定组成的蒸馏产品时,操作温度与操作压力也就确定了。因此,工业精馏常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控制蒸馏过程。 一、灵敏板的确定 在总压一定的条件下,精馏塔内务块板上的物料组成与温度一一对应。当板上的物料组成发生变化时,其温度也就随之起变化。当精馏过程受到外界干扰(或承受调节作用)时,塔内不同塔板处的物料组成将发生变化,其相应的温度亦将改变。其中,塔内某些塔板处的温度对外界干扰的反应特别明显,即当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塔板上的温度将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塔板称之为灵敏板,一般取温度变化最大的那块板为灵敏板。 精馏生产中由于物料不平衡或是塔的分离能力不够等原因造成

的产品不合格现象,都可及早通过灵敏板温度变化情况得到预测,从而可及早发出信号使调节系统能及时加以调节,以保证精馏产品的合格。 二、精馏塔的温度控制 精馏塔通过灵敏板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精馏段温控灵敏板取在精馏段的某层塔板处,称为精馏段温控。适用于对塔顶产品质量要求高或是气相进料的场合。调节手段是根据灵敏板温度,适当调节回流比。例如,灵敏板温度升高时,则反映塔顶产品组成tn下降,故此时发出信号适当增大回流比,使xD上升至合格值时,灵敏板温度降至规定值。 (2)提馏段温控灵敏板取在提馏段的某层塔板处,称为提馏段温控。适用于对塔底产品要求高的场合或是液相进料时,其采用的调节手段是根据灵敏板温度,适当调节再沸器加热量。例如,当灵敏板温度下降时,则反映釜底液相组成xw变大,釜底产品不合格,故发出信号适当增大再沸器的加热量,使釜温上升,以便保持Xw的规定值。

月日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安全会议记录 时间:2015-08-14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 会议内容:尿管脱管不良事件 王晓玲:针对我们科室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今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首先由值班护士景鸿云汇报事情经过。 一、景鸿云: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夜班护士景鸿云巡视监护室,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重三床李全英尿管外露过长,但未完全脱出,轻拉尿管尿管随即脱出,询问病人家属,家属称为病人翻身时扯动尿管但未完全脱出,并未重视,未通知护士,值班护士观察尿管球囊缩小,无尿道口撕裂伤、无出血,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未发现异常,遵医嘱重新行导尿术,导出100ml淡黄色尿液,密

切观察尿道有无出血情况,并向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强调尿管脱出的危害性,并做好尿管固定。 二、王晓玲:下面先请景鸿云护士针对此事件分析一下原因: 三、景鸿云:我认为发生此次脱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脱管风险。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未做到严格交接班。 4、老年患者阴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不能过多,防止球囊破裂,导致脱管。 四、王晓玲:下面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五、燕邵萍: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带管路时翻身的注意事项及管路脱出的危害性。 六、王晓玲:经过大家讨论、分析,我做一下总结: (一)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时未及时观察患者各管路情况;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对病人家属宣教不到位,未意识到尿管脱出的危害性;

4、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因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多导致球囊破裂;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少,都是导致脱管的原因。 5、老年病人反应迟钝,家属看护不当。 七、王晓玲:下面我们针对这次事件提出整改措施,首先还是请当班护士景鸿云说一下整改措施: 八、景鸿云: 1、学习持续导尿注意事项。 2、加强责任心,监护室患者要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各管路通畅情况及病情变化。 3、使用尿管固定贴。 4、病人家属有任何异常及时通知护士、医生。 八、王晓玲:下面再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九、燕绍萍: 1、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家属翻身时先固定各管路并保持各管路通畅。 2、我科室老年人居多,尿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15-20ml为宜。 十、王晓玲:下面由我总结一下整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