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目录(Contents)翻译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目录(Contents)翻译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目录(Contents)翻译

按:混迹于科学网有一段时间了(追随闫小勇老师来到这里),正式注册用户也已经好几天,但是实在算不得科学工作者,因此迟迟不敢发表什么文章。下面的文字是我购得的一本专业参考文献的目录翻译,英文水平很有限,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读这本书的做一个整体上的参考,发表在这里,权当占坑之用。

————————我是在科学网博客占坑用的分割线————————

7月22日拿到“应用”部分,7月27日拿到“基础”部分,美版交通工程算是到手了。只可惜满篇(有些人在后面加了些中文的内容)的英文,实在不能像看汉语那样扫一眼就能了解个大概。于是,对照着目录写一个翻译,以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不是崇洋媚外的人,但是西方人对待学术,比中国人严肃的多。

注:还在时断时续的翻译,看到哪里,就翻到哪里。

书名:《TRAFFIC ENGINEERING》原书第3版

作者:

ROGER P.ROESS

ELENA S.PRASSAS

WILLIAM R.MCSHANE

简介:

交通工程是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交通工程作为国家的“生命血液循环系统”涵盖了广泛的工程应用领域。本书是美国英文原版教材,有Pearson Education

公司2004年出版第3版。原版教材共27章,除第1章交通工程概述外分为4

部分:交通系统组成及其特性、交通研究及要点、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系统的应用、城市道路系统应用。

前言(Preface)

第1章交通工程介绍(Introduction to Traffic Engineering)

第1部分交通系统构成和特性(Components of the Traffic System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第2章道路使用者和车辆的特性(Road User and Vehicle Characteristics)

第3章道路和道路的几何特性(Roadways and Their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第4章交通控制策略介绍(Introduction to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4.1 统一交通控制手册(The 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MUTCD)

4.2 交通标线(Traffic Markings)

4.2.1 颜色与模式(Colors and Patterns)

4.2.2 纵向标线(Longitudinal Markings)

4.2.3 横向标线(Transverse Markings)

4.2.4 标记(Object Markers)

4.2.5 反光导标(Delineators)

4.3 交通标志(Traffic Signs)

4.3.1 禁止标志(Regulatory Signs)

4.3.2 警告标志(Warning Signs)

4.3.3 指示标志(Guide Signs)

4.4 交通信号(Traffic signals)

4.5 特殊类型的控制(Special Types of Control)

4.6 小结(Summary and Conclusion)

A4 中国交通管理与控制

第5章交通流特性(Traffic Stream Characteristics)

第6章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第2部分交通研究和要点(Traffic Studies and Programs)

第7章统计学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Statistical Application in Traffic Engineering)

第8章交通量研究及其特性(Volume Studies and Characteristics)

第9章速度、行驶时间和延误研究(Speed, Travel Time, and Delay Studies)

第10章事故:研究、统计和要点(Accidents: Studies, Statistics, and Programs)

第11章停车:研究、特性、设施和要点(Parking: Sudies, Characteristics, Facilities, and Programs)

第3部分高速路和乡间公路系统应用(Applications to Freeway and Rural Highway Systems)

第12章高速路和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Capacity and

Level-of-Service Analysis for Freeways and Multilane Highways)

第13章高速路和多车道公路车流的的交织、汇流以及分流(Weaving, Merging, and Diverging Movements on Freeways and Multilane Highways)

第14章双向2车道乡间公路(Two-Lane, Two-Way Rural Highways)

第15章高速路和乡间公路的标志和标线(Signing and Marking for Freeways and Rural Highways)

第4部分城市和郊区道路系统应用(Applications to Urban and Suburban Street Systems)

第16章交叉口控制介绍(Introduction to Intercection Control)

第17章交叉口信号的基本原则(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section Signalization)

第18章信号配时和设计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s of Signal Timming and Design)

第19章交叉口设计和布局基础(Elements of Intersection Desing and Layout)

19.1 交叉口设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Intersection Design Objectives and Consideration)

19.2 一个基本出发点:制定交叉口的标准(A Basic Starting Point: Sizing the Intersection)

19.2.1 非信控交叉口(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19.2.2 信控交叉口(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19.3 交叉口渠划(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19.3.1 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s)

19.3.2 一些例子(Some Examples)

19.4 特殊交叉口(Special Situations at Intersection)

19.4.1 斜交交叉口(Intersections at Skewed Angles)

19.4.2 T形交叉口:创造的机会?(该句翻译说不通,该如何翻译呢?)

(T-Intersections: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vity)

19.4.3 错位交叉口(Offset Intersections)

19.4.4 大流量左转车流的特殊处理(Special Treatments for Heavy Left-Turn Movements)

19.5 信控交叉口的道路硬件(Steet Hardware for Singnalized Intersections)

19.6 小结(Closing Comment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问题(Problems)

第20章感应式信号控制和检测(Actuated Signal Control and Detection)

第21章信号交叉口分析(Analysis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第22章信号交叉口分析应用(Applications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Analysis)

第23章非信控交叉口分析(Analysis of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第24章干路和网络信号协调(Signal Coordination for Arterials and Networks)

第25章干线性能分析(Analysis of Arterial Performance)

第26章干线规划和设计(Arterial Planning and Design)

第27章城市路网交通规划和运行(Traffic Planning and Operations for Urban Street Networks)

灌水法测定底砟压实密度试验报告

道砟压实质量试验报告 施工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新建辽长铁路工程项目铺架工区报告编号 LCS2-0-DZ20141115-1 工程名称新建辽长铁路工程委托编号 LCS2-0-DZ20141115-1 施工里程 DK95+950(K67+700)-DK97+425.26(K69+175.69) 委托日期 2014.11.15 压实方式压路机压实报告日期 2015.11.15 填料名称 填料最大粒径 (㎜)填层厚度 (㎝) 填土层数 填层标高 (m) 底砟45 20 1 248.423 颗粒密度ρsm(g/cm3)最大干密度 ρdmax 最优含水率 ωopt 砂的最大干密度 ρdmax(g/cm3) 砂的最小干密度 ρdmin(g/cm3) / / / / / 压实指标名称 道砟密度 g/cm3孔隙率 n(%) 相对密度 D r 动态变形模量 E v d(MPa) 地基系数 K30(MPa/m) 变形模量 E v2(MPa) 测定方法灌水法/ / / / / 记录编号LCS2-0-DZ 20141115- 1 / / / / / 测点编 号测点位置 规 定 值 实测 值 规 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1 DK97+300 (K69+50.43) 1.6 g/c m3 2.47 2 DK96+900 (K68+650.43) 2.30 3 DK96+500 (K68+250.43) 2.30 4 DK96+100 (K67+850.43)2.60 表号:铁建试报72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检测评定依据: 《铁路碎石道床底砟》(TB/T2897-199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 (TB/T2328.1-2328.19-2008)。 试验结论: 该批碎石道砟所检验项目均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TB/T10413-2003)底砟要求。 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

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

一、前言 受***************的委托,********************承担了*****************路基压实度试验检测任务,通过本次试验对路基填筑质量作出评价。 二、工程概况 检测场地位***********,为***************扩建项目,由*******************公司设计,*****************施工******************监理。 ******************工程***标起于K72+500,终于K86+800,路线长14.3公里,呈南北走向,经过****************。本合同段扩建路基采用两侧整体加宽八车道路基标准横断面,每侧加宽路基7.5m,扩建后的八车道路基宽42m,具体为2×0.75m土路肩+2×3.0m硬路肩(含2×0.5m路缘带)+8×3.75m行车道+4.5m中间带(2×0.75m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肖江大桥段2×20.75m,单侧分离新建左幅4车道方案和原址重建右幅4车道方案),其余扩建路段为8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42m。 三、主要执行技术规范 (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40-2007) (6)《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四、检测方法及设备 路基填筑质量检验采用动力触探、钻孔取芯试验及压实度试验综合检测评价。 (一)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1、试验方法

压实度试验报告-水稳基层

建设单位:沈阳华夏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编号:SZ-htt-2013-0171 委托单位: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试验日期:2013年06月17日 工程名称: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央大街北段新建工程施工部位:道路基层 填土种类: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土最大干密度:2.351g/cm3 送样人:吴跃监理工程师:于亚东 试验单位: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审核人:试验人:

建设单位:沈阳华夏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编号:SZ-htt-2013-0172 委托单位: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试验日期:2013年06月18日 工程名称: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央大街北段新建工程施工部位:道路基层 填土种类: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土最大干密度:2.351g/cm3 送样人:吴跃监理工程师:于亚东 试验单位: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审核人:试验人:

建设单位:沈阳华夏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编号:SZ-htt-2013-0173 委托单位: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试验日期:2013年06月19日 工程名称: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央大街北段新建工程施工部位:道路基层 填土种类: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土最大干密度:2.351g/cm3 送样人:吴跃监理工程师:于亚东 试验单位: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审核人:试验人:

建设单位:沈阳华夏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编号:SZ-htt-2013-0174 委托单位: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试验日期:2013年06月20日 工程名称: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央大街北段新建工程施工部位:道路基层 填土种类:水泥稳定碎石回填土最大干密度:2.351g/cm3 送样人:吴跃监理工程师:于亚东 试验单位: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审核人:试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