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奶牛产后综合症的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综合症的防治措施

125奶牛产后综合症的防治措施李池菊(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洱源 671200)摘 要:产后综合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以及群众分散分户饲养的奶牛,特别是产奶量最高的胎次(通常是在3—6胎次)最容易发生,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病,多数发生于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的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呈散发性。

关键词:产后综合症;对症治疗;综合防治奶牛产后综合症又称为生产瘫痪或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及产后风,是乳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由干缺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该病多发生于饲养良好、5~9岁、第3~6胎的高产奶牛。

1 病因分析1.1 原发性因素1.1.1 进入乳汁钙过多 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使血钙浓度急剧降低。

1.1.2 机体动用骨钙能力降低 试验结果证明,干奶期母牛甲状旁腺机能降低,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因而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妊娠末期饲料配合不当,饲喂高钙低磷饲料,血钙浓度高,刺激甲状腺的C 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增多,同时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导致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

1.1.3 肠道吸收钙减少 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也是引起血钙浓度降低的原因。

1.1.4 胎儿因素 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发育较快,使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大量丧失,因此在分娩时,骨骼中可动用的钙也大大降低,不能补充分娩时血钙的丧失。

1.2 诱发性因素1.2.1 饲料因素(1)干奶期精料饲喂过多,奶牛干奶期精料饲喂量太多,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补充过高,大量钙离子流向乳房,体内血钙流失严重,可诱发此病。

(2)体内钙磷比例失衡,有研究证实,奶牛体内钙磷比例失衡,尤其是奶牛体内钙磷比例达到1.67:1时,就很容易诱导此病病发。

(3)饲料中缺碘 试验结果证明,碘缺乏可造成甲状腺肿大,从而影响甲状腺素,降钙素和甲状腺素的分泌,使甲状腺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影响钙、磷吸收及排出。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主要表现为产后数日至数周内,母牛无法站起或站起后无法行走。

这种疾病对母牛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就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养殖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1. 母牛无法站起或站起后无法行走2. 前肢或后肢无力,无法支撑身体3. 食欲减退,消瘦4. 产后躁动,焦躁不安5. 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二、治疗方法1. 及时就医:在发现母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应立即请兽医进行诊断,并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治疗。

兽医会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抗生素和维生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母牛减轻疼痛、抑制炎症,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

3.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加速康复。

4. 康复护理: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护理工作,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的调整,保证母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和舒适,避免造成二次感染。

5. 休息和调整: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和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三、预防措施1. 生产环境的改善:在母牛准备分娩前,应做好生产环境的准备工作,保证生产的环境干净、安全、温暖,避免因生产环境不良引起的压力增加,导致母牛身体负担过重。

2. 优质饲料的供给:分娩后,要给予母牛优质的饲料,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母牛产后恢复的需要。

3. 合理的运动和锻炼:分娩后的母牛需要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帮助母牛身体恢复,并减少因长时间卧床而导致的产后瘫痪风险。

4. 定期体检:养殖人员要定期对母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加重。

5. 饮水及清洁:要保证母牛充足的饮水,同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母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在分娩后出现运动障碍和无法站立的病症。

该疾病多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至10天内,严重影响了母牛的产后康复和产奶量。

产后瘫痪的症状主要包括无法站立、无力、发抖、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产后瘫痪的治疗方法包括:1. 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补充优质饲料和饮水,增加受瘫母牛的体能,促进康复。

2. 药物治疗:根据兽医师的指导,使用合适的药物来减轻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痉药、消炎药和镇痛药等。

3. 物理疗法:使用刺激治疗和按摩,帮助恢复瘫痪的运动功能。

可以通过按摩肌肉和关节,提高血液循环和肌肉弹性,促进康复。

4. 康复训练:帮助瘫痪的母牛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可以采用轻微的推拉和提起等方式,逐渐引导母牛站立和行走。

5. 环境调节:为瘫痪的母牛提供一个干净、安静和温暖的环境,减少刺激和压力,有利于其恢复。

产后瘫痪的预防措施包括:1. 加强分娩期的管理:提前清洁产房,保证温度适宜,避免环境污染和刺激,减少分娩时的压力。

2. 饲养和营养管理:合理安排母牛的饲养和营养,保证其营养摄入和需求的平衡,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

3. 预防寒冷和潮湿:保持牛舍的适宜温度和干燥,避免母牛受凉和受潮。

4. 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母牛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发达,增加分娩后的康复能力。

5.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师对妊娠和产后的母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

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及早发现和治疗瘫痪症状,同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发生产后瘫痪的机会,促进母牛的恢复和健康。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
作 用 后 的活 化 型 维 生 素 D ( ,5 O 2 s, 有 骨 12 ( H) ) 具 D
2 症 状 本 病可 分 3期 。 2 1 兴奋 期 : . 主要 是兴 奋 和 强直 , 有感 觉 过 敏 及 并 四肢 肌 肉震 颤 。 牛不愿 运动 且不 能采食 。 病 头振 摇 、 舌脱 出或磨 牙 。 温正 常或上 升 。 体 后肢 明显 强拘 , 运 动失 调 , 同时后 肢伸 出 , 硬如棒 。 僵 22 伏卧 期 : 牛 以胸骨 着地 而 卧 , 识常 消失 , . 病 意 头
钙溶解 、 放作 用 ; 释 促使 肠 黏膜 上皮 细胞对 钙 的吸收
作 用 。 由 于 E粮 中 维 生素 D的 供应 不 足 或合 成 障 t
碍, 不仅 妨碍 了肠 吸收钙 的能 力 , 而且也 影 响到骨 的
溶解 和 释放 , 结果 必将 导致 血钙 含量 的降低 。 其
根 据 临床 观 察 , 多数 病 牛对 于 注 射钙 剂 可迅 大
速 呈 现效 应 , 血清 钙值 的下 降程 度 又 与症 状 的 轻 而
重 有 一定 关 系 。另 外 , 产后 奶 牛 机体 动 用 钙贮 的能
偏 于一侧 , 弯 曲而倾 向于肷部 , 能起立 。鼻镜 干 颈 不
燥 ,皮 肤 和 四肢 末 端 冰 冷 ,体 温 低 于 正 常 ( 6 3- 3 . 。眼干 燥 , 视 。肛 门松驰 , 85 ℃) 凝 反射 消失 。心音 强 度 减 弱 和心 率 增 加 ( 8 约 0次/ n以上 ) 脉 搏 微 mi , 弱 , 脉难 以怒 张。瘤 胃积滞 , 静 便秘 。呼 吸无 明显 变 化 , 可 听到呼 吸时 的呻 吟声 。 孔对 光反射 机能 不 但 瞳
应。
3112 充分重 视矿 物质 钙 、 的供应 量及 其 比例 。 ... 磷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发生原因1. 营养不良:母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满足哺乳的需求,如果摄入的营养不足,就容易导致体能不足而出现瘫痪。

2. 骨盆变形:在产后,特别是初产母牛,由于骨盆结构紧缩,容易导致骨盆变形,从而压迫到神经和血管,出现瘫痪症状。

3. 负荷过重:有些母牛在产后很快就又怀孕了,这样就容易导致产后疲劳,从而引发瘫痪。

4. 疾病感染:产后母牛如果受到感染疾病的侵害,比如产后脓毒症、产后子宫炎等,都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功能。

5. 生理因素:母牛在产后身体机能需要逐渐恢复,如果过度疲劳,就容易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1. 行走困难:患有产后瘫痪的母牛常常出现行走困难,站立困难的情况,有时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2. 姿势异常:患有瘫痪的母牛会出现牛腿下垂,站立时常常无法站稳,体重无法支撑牛腿的情况。

3. 摇头摆尾:患有瘫痪的母牛会出现头部摇晃、尾部频繁摆动的情况,常常伴有疼痛的呻吟声。

4. 食欲减退:患有瘫痪的母牛常常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因为行走困难会影响到其正常的觅食行为。

5. 精神萎靡:患瘫痪的母牛常常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有时甚至出现抑郁的情绪。

三、防治措施1. 合理营养:在产后及哺乳期,需要给予母牛充足的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保证其充足的营养供应,提高体能。

2. 预防骨盆变形:产前应做好正确的繁殖工作,避免因为骨盆紧缩造成骨盆变形。

3. 合理繁殖间隔:加强对母牛的管理,避免繁殖间隔过短导致产后疲劳。

4. 防治疾病感染:定期对母牛进行健康检查,并且及时进行疫病防治,避免疾病感染。

5. 合理休息:合理安排母牛的生产和哺乳期,保证母牛有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母牛产后瘫痪是一种严重影响了母牛正常生产和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精)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精)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摘要: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的特殊性。

奶牛瘫痪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极其复杂,从而给临床的有效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本人的临床实践和体会,下面介绍本病的综合病因及其防治,以供同行们参考。

1 病的发生大多数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

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

上一胎泌乳期缺钙症是下胎泌乳期乳热增多的因素;发生过胎衣不下、子宫炎、酮病等症,有使乳热发生增高的倾向。

干奶期营养状况与本病的发生有关:1.1 干奶期精料喂量过多,特别是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过高,则对此病更为易感;1.2 产前饲喂高钙日粮、饲喂高阳离子Na+,K+和低阴离子Cl—、S—日粮,都易促使发病。

临床发现,发生过产后轻瘫的牛,下胎产犊后,有重复发病的趋势。

因此认为,本病是一个能复发和遗传的疾病。

发生过乳热的牛比未发生过乳热的牛易感性高2~5倍。

产后瘫痪是危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如失治,容易造成奶农及奶牛饲养企业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弄清本病的发生原因,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笔者从1991年起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从临床上进行验证。

发现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2 病因2.1 大量钙质随初乳进入乳房,奶牛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也是引起本病典型症状的基础。

干奶期,母牛对钙的需要处于最低限度。

胎儿的发育、尿液和内源性粪钙的排泄等,其总量为10~12g/d。

此时,血浆钙的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

分娩后,奶牛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

奶牛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

奶牛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
别 开来 。
奶 牛 产后 瘫痪 的 病程 发展 很 快 , 疗 应 按 照提 治 高 血 钙 、 糖 和 兴 奋 大脑 皮 层 为 主 的原 则 , 取 综 血 采 合 性 的治疗 措施 . 要采取 以下治疗 方 法 : 主
2 1钙 剂 疗 法 .
乳房 送 风疗 法 是 治疗 奶 牛生 产 瘫痪 最有 效 和
状 态 , 数 病 例在 死 亡 前 有 痉 挛 性挣 扎 , 果 本 病 少 如
注射钙 剂 时 , 剂量 要充 足 , 速度 应缓 慢 , 要注 意 全 身反 应 , 监 听心脏 跳 动 , 过快 或心 律紊 乱 时 , 要 如 应 暂停 注射 。钙 对局部 有刺 激作 用 , 能将其 漏 于 不
皮下 . 以避 免引起 局部 组织 的炎 性肿 胀 、 坏死 、 脓 化 和颈静 脉周 围 的炎症 。
22 中 医疗 法 .
产 后瘫 痪 中医认 为此 属 产后 气 血双 亏, 部 血 腹 瘀气 滞 所致 。 治疗 宜用 气血 双补 , 活血 化瘀 , 祛风 止 痛 , 气健脾 开 胃药 物 。 以采取 以下 中药 方剂 , 理 可 八
根 据 临床 特有 的症 状 。 钙剂 治疗 反 应迅 速 且 对
良好 , 及 血 清 钙 的 测 定 f 克/0 以 8毫 1 0毫 升 以下 ) 即
2 0克 、 仲 1 杜 5克 、 胡 1 、 柴 5克 防风 1 5克 、 膝 1 牛 5 克、 朴 1 、 川 5克 陈皮 1 、 5克 枳壳 l 、 5克 玉片 l 、 5克 水 煎 两次 , 一次 灌服 。 也可 以用补 中益 气散 : 炙黄 芪 9 0克 、 参 6 党 0克 、 白术 6 0克 、 当归 6 O克 、 牛膝 6 0 克、 皮 3 陈 O克 、 干 草 3 炙 O克 、 麻 3 升 0克 、 胡 3 柴 O 克 , 水 冲调 , 开 温候一 次灌 服 。

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糖 随乳 汁 的榨 出 , 使其 在 血液 中的含 量急 剧 下 降 , 需要 迅 速 动员 机 体 内的钙 来 补充 。这样 由于 血钙 的
急剧 下 降 , 成钙 、 比例严 重 失调 , 剧乳 房 水 肿 , 造 磷 加 导致 发病 。 由于 大量 的泌乳 , 液 中钙 的含 量继续 下 血
腺 内压 增加 , 乳 腺 内动 脉 、 脉 的血 液加 快 , 节 使 静 调 了 已失 调 的血 管 , 收缩 、 张 作 用 逐 渐趋 于正 常 , 使 舒 从 而使 神 经 系统 的作 用 得 到恢 复 ,这样 大 脑 的 营养 供 应就得 到 了更好 的恢 复 。再 加 以其 他辅 助疗 法 , 促 使 病 牛机 体各 方 面机 能逐 渐 恢 复正 常 。静 脉 注射 氯
哼 兽 医 临 床
奶 牛 产 后 瘫 痪 的 原 因 分 析 及 防 治 措 施
王庆 瑞 王冬 梅 宋 春 杰 ( 黑龙江省穆棱 市畜牧兽 医局 170 ) 550 1 原 因分 析
母 牛 产犊 后 , 时 为 了多挤 奶 , 把 乳房 中 的奶 有 会 全部挤净 , 这样 会使 乳 房 内压 显著 下 降 , 引起 微 血 管 渗 漏 现象加 剧 。由于泌 乳前期 机体 对钙 需要量 增加 ,
促使神经失调 , 大脑也囚受血压改变而造成紊乱 , 使 大脑 的营养供应暂时失调。因而出现全身性神经症 状, 如知 觉丧 失 , 四肢瘫痪 等 。
化钙 2 0克, 03 并配合 1%~ 5 2%葡萄糖及氢化可的 0
松 使用 ,疗效 较好 。一 般静 脉 注射 后 2小 时 即能站 起 。 重者 可配合 其他疗 法 对症 治疗 。 脉沣射 钙剂 严 静 时一 定 要 缓慢 , 勿 漏 于 皮 下 , 钙 剂 量 也 要 适 当 , 切 补 少 则 达不 到疗 效 , 则影 响心脏 功 能 , 生危 险 。对 多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光贤九牛牧业助理兽医师
经过前辈们的尝试探索和实贱,对此病有着多种行之有效的的治疗方法,引起我对此病的思考。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加以剖解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之处望大家谅解。

瘫痪又叫卧地不起综合症,一般兽医认为是缺钙引起的,其实不然,怎样才能行之而有效地把卧地不起的牛治愈。

一名专业的兽医在没有化验室的情况下,把奶牛瘫痪病的治愈率达到98%,那是何等的了得。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一种严重的代谢病又称乳热症,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3~6胎的高产奶牛和肥胖牛,有的养殖场发病率高达20~25%,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能在1~2天内死亡。

一、发病原因
1.低血钙;
2.低钾血症;
3.低磷血症;
4.低鎂血症;
5.瘤胃酸中毒;
6.产后截瘫;
7.热射病;、
8.乳房炎继发症;
9.外伤性得瘫痪;
10.风湿性瘫痪。

二、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发生在产后3天内,发病突然,奶牛迅速瘫痪,卧地头颈失去平衡,弯向胸侧,拉直后松开仍回复原状,意识抑制,瞳孔散大,对光和疼痛无反应昏睡,体表末稍发凉,体温低于35℃~36℃,有的病牛发生喉头麻痹等现象,病牛死前大多处于昏迷状态。

非典型症状多在分娩前后的很久才发生,症状不明显,头颈姿势不自然成S状弯曲,体温正常
或偏低,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但不嗜睡,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有时也能勉强站立,但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

三、诊断
奶牛临产前后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致使代谢及不稳定因而出现卧地不起瘫痪症状。

1.低血钙症多发生在产后三天内,典心的卧下时头与躯体呈S状弯曲,补钙有效,可以迅速提高血钙水平消除脑贫血和缺氧状态,且治疗越早越好。

处方:10%糖酸钙1000ml,地塞米松20mg或可的松25mg,50%葡萄糖500~1000ml,VB1 50ml静注。

2.低钾血症体温39.6 ℃,心率90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卧地不起针刺激敏感,强迫患牛站时前肢能馈起但后肢无力难以支掌挣扎后被迫横卧与地上,可视黏膜潮红,鼻镜湿润反刍,嗳气减少,瘤胃蠕动无力排稀软粪便,瞳孔后驱及四肢反射无异常。

处方:0.9%氯化钠2000ml,10%氯化钾16g,25%葡萄糖1000ml,5%葡萄糖1000ml,加能量合剂25%,MgSO2 100ml,VB150ml静注。

3.低磷血症体温37.4℃,心率90次/min,呼吸30次/min,躺卧不起,常回视后驱,步态紧张,四肢僵直吼叫。

钙治疗无效。

可视黏膜正常。

精神淡漠。

反应迟钝。

一般可分为(1)骨软型该病多见,食欲不振或废绝,有异食现象,弓背肩关节外展,关节肿胀,四肢强直颤抖,跛行喜卧,站立或行走时呻吟,严重时卧地不起,易骨折。

(2)血红蛋白尿型体温正常或稍高,可视黏膜苍白。

食欲不振呼吸快。

脉搏增速。

排尿多呈红色以后变成茶色。

最后变成酱油色。

有全身症状死亡率高。

(3)混合型病牛兼有上速俩种类型,上述症状可同时发生。

处方:5%葡萄糖1500ml,20%磷酸二氢钠500ml,10%氯化钾30ml,0.5氢化可的松40ml缓慢滴注。

4.低鎂血症除瘫痪症状外,主要表现四肢抽蓄肌肉震颤,角弓反张,呈强直性或发作性痉挛,反射亢进,心动过速。

血清鎂含量下降1.2mg以下,25%葡萄糖1000ml,地米20ml,25%硫酸镁100ml,10%葡萄糖1000ml静注。

5.瘤胃酸中毒除有瘫痪症状外还有腹泻。

脱水不反刍CO2结合力降低,嗳气及胃内容物呈酸臭味,pH降低到4.0,应用小苏打和洗胃等对症治疗。

处方:5%小苏打5000~1500ml,复方盐水500~2000ml,安纳加20ml,VC 50ml。

6.产后截瘫多有产道狭窄,胎儿过大,助产牵引过猛或产后摔倒病史患牛全身状态好,只是后驱站不起来。

四、治疗原则
体温高于39℃以上补等渗糖或复方氯化钠2000~2500ml,钙25g。

体温低于38.5℃时补高糖500~1000ml,钙20~35g,VD3 900IU。

补钾时氯化钾一般不与糖稀释,因糖使K离子向细胞内转移的倾向而使血钾浓度恢复缓慢。

静注一般为0.3%的浓度,速度不宜过快。

口服一般浓度不要过高,以免对胃肠道刺激较强。

补钾时应补充胰岛素可以提高疗效,应慎用强心剂特别是钙,以免进一步损害心肌而发生传导阻滞心脏聚停,另外补钙时要监听心跳变化。

开始补钙时心跳逐渐有力次数减少,补钙到一定量时心跳又开始增加。

此时应减慢速度。

当心跳再次接近补钙前的次数说明补钙已达到足量。

同时病牛的麻痹症状逐渐解除很快可以站起来。

牛正常血清化验含量
第一次补钙补钙10%糖酸钙1000ml,第二日减半,第三日补钙1/3;糖酸钙刺激性弱价格高,氯化钙刺激性强,但价格便宜。

五、加强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牛加强护理,多铺垫草,经常翻生,天冷保暖。

加以扶持,避免跌倒引起二次损伤,同时注意保护乳房。

六、预防措施
在干奶期或产前两周开始喂低钙高磷饲料,减少日粮中摄取钙的含量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

七、总结
瘫痪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创伤性心包炎、子宫炎、乳房炎、外伤性神经麻痹、滑到劈叉、热射病、风湿病等都可以引起卧地不起,需要我们认真地一一对症监别,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对症治疗。

如果有条件最好化验一下血清作为参考。

每个处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症加减灵活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