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林业害虫调查与识别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比较鉴别
将疑似有病虫害的植物与健康 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咨询专业人员
对于难以辨别的病虫害症状, 可以咨询园林植物保护专家进
行确诊。
02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农业防治
01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 措施,增强植物抗性,创造不利 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预防 病虫害的发生。
02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 耕晒土、合理施肥、选用抗病品 种等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 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实现病害的可 持续控制。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等物理手段来 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虫害的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害虫,可 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 的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直接杀死或抑制害 虫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光、色、气味等物理因素来干扰害虫 的交配、寻找食物等行为,从而减少害虫 的数量。
04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提高
防治效果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指标
评估防治效果时,应综合 考虑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茎杆上发生。
炭疽病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 形的病斑,颜色为灰白 色或浅褐色,边缘颜色
较深。
锈病
植物表面出现黄色或橙 色的锈状物,通常在叶
片和茎杆上发生。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Biblioteka 020304
蚜虫
体型小,绿色或黑色,常群集 在植物的嫩叶或花蕾上吸食汁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

49
12、菟丝子
六、草坪杂草
1、(小鸡草)
2、马唐(鸡爪草) • 叶:条状披针形 • 花序:指状
3、狗尾草
4、牛筋草(蟋蟀草)
5、空心莲子草(苋科, 革命草、水花生)基 部匍匐,上部上升
6、藜(灰菜)
• 茎光滑。叶有长柄, 叶菱形,边缘具有 波状齿。 花簇生。
7、马齿苋(长 寿菜、马齿菜) 马齿苋科 • 植株: 植株: 茎: 叶: 花:
8、野苋菜 .
• 叶:倒卵或卵 状披针先端钝 尖。 • 叶脉:明显。 花:花簇多刺 毛
9、地锦(大戟科, 奶浆草) • 植株: 白汁 • 茎:红色,多叉状 分枝 • 叶:对生,卵形 或长卵形。
10、蒲公英(婆婆丁,菊科) • 植株:直根杂草。
• 叶:莲座状平展,倒披针 形。 。
11、.车前(车前科) 叶:广椭圆形花序: 长穗状 • 根:须根杂草
14、油松毛虫
体色棕色、褐色、灰褐色等,变化也较大,一般前翅 花纹清晰,中横线内侧和齿状外横线外侧有1条颜色稍 淡的线纹,颇似双重线;雄虫外缘斑列内侧有淡色的 斑纹。中室白斑小而明显。
15、黄褐天幕毛虫
【形态特征】雌雄异形,雌体长15-17mm,褐色; 雄成虫体长13-14 mm,黄褐色。
二、刺吸害虫
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 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 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 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 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 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 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 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 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 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 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离 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 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周 时,病部以上枝条即行干 枯死亡。当环境条件不利 于病害发生时,病斑停止 扩展。有时秋季在病部可 长出一些黑色小粒点,即 病原菌的子囊壳。
林草害虫知识

林草害虫知识一、引言林草害虫是指在林业和草业中危害林木和草地生长发育的昆虫。
它们以树叶、树皮、根系或者草地上的植物为食,繁殖能力强,数量多,给林业和草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了解林草害虫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防治害虫,保护林木和草地的健康生长。
二、常见林草害虫1. 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以松树的针叶为食。
它们的体形较大,有长长的毛发,外形酷似毛毛虫。
松毛虫的寿命较短,但每年能产下大量的卵,对松树的损害较为严重。
防治松毛虫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人工捕捉等方法。
2. 毛虫毛虫是森林中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主要以树叶为食,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毛虫的体表覆盖着细长的毛发,有些种类的毛发还会释放出刺激性的毒液。
预防毛虫的方法包括清除虫卵、喷洒杀虫剂、培育天敌等。
3. 蚜虫蚜虫是草地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枯萎甚至死亡。
蚜虫繁殖能力强,数量多,很容易引起草地的蔓延。
防治蚜虫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调整草地生态平衡等方法。
4. 白蚁白蚁是森林中主要的腐木害虫之一,它们以木材为食,会造成森林的严重损失。
白蚁的口器特殊,可以分解木材的纤维素,使木材迅速腐烂。
预防白蚁的方法包括定期巡查、清除腐木、喷洒杀虫剂等。
5. 蚂蚁蚂蚁是森林中常见的害虫,它们以植物的汁液、果实或者昆虫尸体为食。
蚂蚁会在树干上挖洞,导致树木腐烂。
防治蚂蚁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清除树干上的蚂蚁巢穴等方法。
三、林草害虫的危害林草害虫对林木和草地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它们会直接以植物为食,导致植物叶片凋萎、枝条折断甚至树木死亡。
同时,害虫还会分泌各种毒液,对植物造成伤害。
害虫的大量繁殖还会使得它们迅速占领整个林地或草地,破坏生态平衡。
四、林草害虫的防治为了防治林草害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定期巡查林地和草地,及时发现害虫的踪迹,防止害虫大规模繁殖。
2. 混种植物:适当混种一些对害虫有抵抗力的植物,增加害虫的阻碍。
林木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磷乳油1 000倍液;也可用50%锌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浇苗间及根际附近的土壤
蛴螬(金龟甲幼虫)
【为害情况】
金龟甲幼虫(蛴 螬)取食植物根茎,成 虫食叶
【形态特征】 图
示
(三)生活习性
1年1代,以成、幼虫在土中越冬。1、 2 龄幼虫多出现在7、8月份,9月份后大部 分为3龄幼虫,幼虫一般在清晨和黄昏爬到 表层为害。5-6月上旬化蛹。
地老虎类(地蚕)
(一)为害情况 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咬断苗部,
并把苗拖入穴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垄。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23mm,前翅有肾形、
锲形、形纹,后翅灰白色,无斑纹。 幼虫:圆筒形,体长30-40mm ,黑褐
色,每体节上有2对毛片,前小后大,腹末有 一对深褐色纹
蛹:深褐色,尾棘2根 卵:扁圆形,暗色
食性:(特殊) (四)土栖白蚁主巢寻找方法(4-6月) 1、分飞孔突。 2、鸡丛菌。 3、蚁路。 (五)控制技术 1、消灭蚁巢 人工挖巢(目的:擒捉蚁王、蚁后,消灭蚁患);熏 烟灭蚁(主道);灌泥浆灭蚁(水泥)。
2、灭蚁灵喷杀 (1)对于找到其活动场所。 (2)找不到其活动场所: 挖诱杀坑(40×30cm),桉树皮+洗米水+盖松土 (一星期后检查)主巢长炭棒菌、鹿角菌即可。 3、灯光诱杀有翅蚁(4-6月) 4、苗期受害可用药剂淋根或土壤处理
地下(根部及苗圃)害虫防治
• 地下害虫的常见类群及危害发生特点:
• 地下害虫的危害发生特点:
• 1、潜入地下,营隐蔽生活。 • 2、多夜间活动危害,咬食根茎或叶、梢。 • 3、受土壤特性影响较大,在土层中的分布
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地下害虫主要类群及其控制技术类害虫以成 虫、若虫咬食根部及地面幼苗茎,也常食播下 的种子,在土中做虫道,使幼苗根与土分离, 造成苗枯死。我国南北方均可发生,南方种类 为东方(非洲)蝼蛄,北方种类为华北蝼蛄。 • 主要形态识别特征
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

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林木病虫害对于森林健康的破坏具有重大影响,给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及时准确地识别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方法。
一、病虫害识别1.观察林木的外部症状病虫害的存在常常会导致林木叶片、树干和根部等部位出现不正常的外部症状。
例如,叶片出现枯黄、凋落、斑点、腐烂等现象;树干出现凹陷、溃烂、剥皮等问题;根部呈现腐烂、变色等异常迹象。
通过观察这些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是否受到了病虫害的侵害。
2.检测病虫害的内部症状除了外部症状,病虫害还会对林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病虫害,可以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和分析林木内部的病虫害状况。
如细菌、真菌、虫卵等的存在和分布情况,这些内部症状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3.病虫害的病源检测为了进一步确认病虫害的类型和来源,病原体的检测是必要的。
通过采集受到病虫害侵害的林木样本,进行病原体的培养和鉴定,可以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二、病虫害的防控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生态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
通过引入天敌、天然杀虫剂等生物因子,来消灭或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比如使用陷阱捕捉害虫、利用遮阳网、树皮保护剂等方式来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
此外,还可以采取温度控制、光照调节等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防控方式,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物,来杀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展。
然而,在使用化学药物时必须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4.培养抗性品种通过培育出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林木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
林业主要地下害虫和苗圃病害的识别与诊断及防治方案表

林业主要地下害虫和苗圃病害的识别与诊断及防治方案表序号害虫或病害名称识别或诊断特征特征图片防治方案1 蛴螬幼苗萎焉枯黄1、处理有机肥2、合理使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殖酸氨、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肥。
3、药剂防治4、土壤处理2 天牛植物营养不良、叶片卷曲1、加强管理: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注意品种配置。
2、及时处理:发现天牛寄生枝条时可剪去被害幼茎20厘米左右并摘除枯株。
3、毒杀幼虫:用大号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虫道。
4、树干涂白5、药剂防治3 杉木立枯病茄丝核菌、茄腐皮镰孢菌1、严格控制苗床及扦插床的浇水量,注意及时排水通风。
2、注意苗圃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病株残余。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
4、药剂防治4 油茶溃疡病胶孢炭疽菌1、应选育抗病品种2、林种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林内湿度。
3、及时修剪,减少初侵染来源。
5 叩头虫咬食幼苗须根,致使苗木枯死1、秋季及时翻耕土壤,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在田间推草引诱成虫,诱捕后喷施50%乐果1000倍液进行毒杀。
6 丽金龟取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1、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进行振落搏杀。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化学防治:在6月上、中旬前后,进行树上喷雾防治。
7 桃树流胶病葡萄座腔菌和落叶松葡萄座腔菌1、加强桃园管理和果树的养护管理,增强树势。
增施有机质腐熟农肥。
2、加强树体保护,防治枝干病虫害。
3、药剂保护与防治。
园林害虫检查与识别的目测方法

园林害虫检查与识别的目测方法危害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繁多,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异显著,鉴定难度较大。
在多年开展园林工程及植保工作实践基础上,采以逆向思维方式,调查与识别害虫的虫态特征,对植物的危害方式、危害部位、危害症状等的特征,判断出害虫种类、发生时期,以便及时制定防控方案。
现汇总如下,供园林工程基层技术人员参考应用。
1、查看虫粪是检查有无害虫发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只要在枝干、叶片及地面周围,发现有新鲜虫粪,就可断定有害虫正在危害植物。
而且根据虫粪的颜色、形状、质地,可以初步判断出害虫的类别。
如:1)地面有粒状虫粪地面有大粒黑色虫粪,多为天蛾类(霜天蛾、豆天蛾、葡萄天蛾等)。
树下成片分布黑色小粒虫粪,多为尺蛾类(国槐尺蛾)、刺蛾类(双齿绿刺蛾等)、毒蛾类(榆毒蛾、侧柏毒蛾等)。
2)由蛀孔或排粪孔排出虫粪。
有些钻蛀害虫,常将虫粪排出孔外,堆积在排粪孔口,或落在叶片及地面。
(1)排粪孔排出虫粪、丝状木屑,多为天牛类●从产卵孔排出褐色粪便及白色蛀屑或木丝(光肩星天牛)。
●自侵入孔排出黑色虫粪和粗而长的木屑,同时有树液流出(云斑天牛)。
●树干蛀孔外或地面上堆积大量红褐色粪屑,并有大量胶液流出(桃红颈天牛)。
●干枝同一方向,数个排粪孔排出红褐色、细绳状虫粪(桑天牛低龄幼虫);排出红褐色虫粪,和粗大锯木屑状,并伴有红褐色液体流出(桑天牛大龄幼虫)。
●在间隔一定距离,米粒大小的排粪孔外,堆积着粘成条状似蚯蚓类粪屑(桑虎天牛)。
●枝叉处有红褐色粪屑及粘液流出(苹果透翅蛾)。
(2)排出粪便和木屑多为粘连成串,并挂在被害处堆积或落在树下,多为木蠹蛾类。
如:蛀孔外有用丝连接成球形的粪屑(小线角木蠹蛾)。
3)果实蛀孔上有虫粪堆积。
(1)果实萼洼或与叶面接触处,堆积着以丝结成的粪团(白小食心虫)。
(2)果实褐色干疤处排粪孔外,堆积有少量虫粪(苹小食心虫)。
4)地面上有成堆的圆形颗粒状粪便(蚯蚓)。
2、查看虫卵害虫虫卵的颜色、形状、产卵位置及排列方式各不相同,通过查找虫卵可知道害虫种类,并予测其即将发生危害程度。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度并增加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威胁,给城市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促进城市绿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1. 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主要有细菌、真菌等。
受害植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2)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树枝和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植物凋谢。
(3)霉病: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叶片上会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霉斑,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 害虫(1)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在叶片和茎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死亡。
(2)蛾类:蛾类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严重时会造成植物叶片被啃食,影响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长发育。
(3)螨类:螨类害虫主要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等现象,严重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1. 季节性规律(1)春季:春季气温回暖,适宜病菌和虫类的生长繁殖,易发生霉病、蚜虫等害虫。
(2)夏季:夏季高温多雨,适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
(3)秋季:秋季气温适宜,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叶斑病、蚜虫等害虫易发生。
(4)冬季:冬季气温低,病菌和虫类活动减缓,害虫发生相对较少。
2. 空间分布规律(1)外来携带:部分病害和害虫通过外来携带的方式进入城市,如运输、贸易等活动带来的病原菌和虫类。
(2)密集分布:园林植物密集分布的地区更容易引发病虫害,因为病害和害虫能够在植物之间迅速传播。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2)利用微生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植物真菌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虫的危害性
在人类栽培的植物中,没有一种不受昆虫为害。有的害
虫取食树木的嫩芽、树叶、花冠,有的刺吸树木汁液、有的
取食根茎、有的钻蛀树木枝干和果实,使树木缺叶、失叶,
根系遭到破坏,树干被蛀食,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造成材质
下降、经济林减产,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目前,全国昆虫
种类约8万种,林业昆虫种类约8000余种,山西省昆虫种类
a
24
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法
普查工具和仪器设备
野外调查工具:毒瓶、各种 试管、捕虫网、酒精、采集袋或 采集箱、手锯、剪枝剪、刮树挠、折
叠手据、三角纸袋、医用剪子(弯直 )、放大镜、昆虫植物标签、签字笔 、军用锨、多用瑞士刀、测树围尺、
LED充电手筒、镊子弯直、标本夹、 吸水纸、标本纸、调查表、记录 本、望远镜、数码相机、数码摄 像机以及地形图、 GPS。
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新纪录种类。
(4)除上述外,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的林业 有害生物种类。
a
21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内容
(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2)寄主植物
(3)危害部位(寄主植物的干部、枝梢部、叶部、根 部、种实等)
(4)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 分布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 发生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区域。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对象
(3)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公布的《全国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 生物名单》,以及国家林业局2014年第6号公告新增 列的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椰子织蛾和松树蜂); 2003年以来全国有发生、危害记录的506种林业有害 生物种类,2003年以来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
重点调查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
a
19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对象
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 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 物以及鼠、兔、螨类等。普查对象包括:
(1)在本地区新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2)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 生物以及林业鼠(兔)害、有害植物。
a
20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枝干类害虫:如青杨天牛、松梢螟、核桃
吉丁虫等。
a
12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枝干类害虫:如天牛、透翅蛾等。
a
13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种实害虫:如枣食心虫、枣
粘虫、举肢蛾等。
a
14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山西省常见林业害虫 调查与识别
苗振旺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a
1
主要内容
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山西常见林业害虫种类及调查识别
a
2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昆虫的地位
昆虫(六足动物)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下的 一个纲。是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一个类群。 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 昆虫就占有100万 种以上,约占动物界3/4。而植物(包括细菌在内) 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只有昆虫种类的1/3。 人们常把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称为益虫,如蜜蜂、紫 胶虫、螳螂、姬蜂等;而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称为害 虫,如天牛、松毛虫、松叶蜂等。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在尚不了解或不清楚 其种类、区系结构、分布、发生和危害等的情 况下,为满足防治、科学研究、制定宏观决策 等需要而开展的一项基础性调查工作。
a
18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范围 全省范围内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
林、特种用途林,观赏(名木古树)和四 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种实、果品 、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根部害虫(取食根茎):如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a
15
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1.意义 本次普查是全国性的
a
16
省林业厅下发了普查工作通知,成立了普 查工作领导机构。 制定了普查技术方案,
开展了普查技术培训
a
17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的概念
普遍的、全面的调查。 普查是在某一地区或 某一区域范围内采取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部署 实施,按照统一的方法、步骤和时间,有组织 开展的大规模的调查。
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5)有变态。
a
4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体躯的构造图
蝗虫体躯 构造图
a
5
与昆虫纲易混淆的节肢动物门中的纲
有爪纲 蛛形纲 甲壳纲 唇足纲 重足纲 结合纲
马陆
a
蚰蜒
6
蜈 蚣
蝎 子
蜘育
孵化
产 卵
化 蛹
羽化
a
8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6)传入地和发现时间 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
现的从国(境)外或本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 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 态、社会影响等。
a
23
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法
前期准备工作
➢ 成立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领导小组 ➢ 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小组 ➢ 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 ➢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 开展普查培训
3793种。其中林业昆虫种类为432种(80年代第一次普查鉴
定出的),涉及9目85科。
a
9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食叶类害虫:如槐尺蠖、杨毒蛾等。
a
10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害虫危害的主要表现(为害类型) 食叶类害虫(刺吸汁叶):如蚜虫、叶蝉等。
a
11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a
3
一、昆虫(害虫)与树木的关系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昆虫发育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1)体躯明显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常还有复眼
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
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 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 物,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均以乡级行政区为单位。
a
22
2.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容
普查内容
(5)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 发生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轻度及以上统计标准的面
积。发生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具体参照《林 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681—2006;成灾面 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成灾标准的面积。成灾标准参照《主 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