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 三圈环流 教学设计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掌握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深刻领会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释现实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三圈环流与现实世界完美链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步步严谨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圈环流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核心线索:单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学以致用。

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成因探究,一波三折)

PPT展示图片和故事,由干旱地区的湖泊赛里木湖引入激发学生对全球性大气运动情况探究的兴趣。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调查,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旅游方式?我最喜欢户外探险,今年元旦放假我去了少林寺,在这里先给大家透露一下我明年暑假要去的地方—新疆的赛里木湖。看到它很多同学不禁疑惑新疆这么干旱的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美景?关于赛里木湖的形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她真的是情人的泪水化成吗?

其实,她还有另外一个更美的名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然而,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大西洋为什么不去眷顾近在咫尺的沙哈拉,却对万里之外的赛里木如此青睐呢?

二、探究新知

(一)冷热不均会导致什么样的大气运动

步骤一:合作探究1:画出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大部分学生在下面画,找一个上黑板画)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展示教师补充加总结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依据热力环流原理描述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即

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气流水平运动

(强调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步骤二:现实验证,导出矛盾

按照这种大气运动,则安阳一年四季刮什么风?(北风)现实是不是真的一年四季刮北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热力环流只是理想的大气运动,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忽略一种力的影响。

步骤三:过渡到三圈环流

由于地球自转,凡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什么力的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能够直接到达两极上空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全球性大气运动又是什么样呢?

(二)考虑地转偏向力大气又会怎么运动

步骤一:知识铺垫

①高空的风最终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多少度?

②已知从赤道高空出发的气流为南风,当其到达30°N上空时,可能会变成什么风?

步骤二:讲解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步骤三:合作探究2:用大箭头演示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现场演示学生描述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步骤四:合作探究3:模型模拟三圈环流,学生讲解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现场展示学生讲解中高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三、规律总结

(一)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1.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2.高低压相间分布

3.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

(二)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加条件,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四、学以致用

回应导入问题:新疆的赛里木湖究竟怎么形成的?

引导学生从赛里木湖所处的纬度位置出发,判断其所处的风带(盛行西风带),再分析赛里木湖以西的地形特征(平坦)及自身地形特征(西风带迎风坡),最终得出结论:降水丰富。

五、课堂总结:展示小结一起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设置疑问引出下节课。

六、课堂练习:见PPT。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圈环流》虽然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但其形成过程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难点,然而它却是学习气候的基础,是学生高一乃至高中阶段绕不过去的一个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之所以难,主要在于其抽象和立体,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而高一学生此时形象思维较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教师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将这一抽象而立体得大气运动可视化。因而,这节课我采用模型来模拟三圈环流,以大气运动的最简单模式—热力环流为基础,不断添加需要考虑的条件,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探究,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说,模型法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将上来演示的学生手中的小地球仪及时换成大地球仪,结果学生拿着小地球仪在投影仪下讲解的画面有些时候比较模糊,对于后面同学的理解效果有

一定影响。这也提醒我以后一定要注重细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2.2节《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1第2章《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一、大气运动的原因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 C.大气 D.海洋 答案:A 2、根本原因: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 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 (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 (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受热的地区空气,受冷地区空气。 (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气压流向气压. (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引起的,因此,称环流。 答案:(1)甲图A上为高压,B、C上为低压,乙图A上为高压,A 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 (2)上升下沉 (3)高低 (4)地面冷热不均热力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B.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D.在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答案:ABD 2、风的形成过程 (1)读下面“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能力提升站】 想一想: 有人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你认为对吗? 提示:不对。来源于太阳辐射 请总结: 根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提示: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讨论: 古诗云:“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试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 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 请思考: 有气压差异就一定有空气的水平运动吗? 提示:不一定。气压差异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2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一、课标解析 课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重点理解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对气压带和分带分布的影响;重点掌握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和世界主要气候的特点、分布状况,并能够 阅读和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示意图。学会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判断气候类型。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概念: 成因: 意义: 假设条件: 过程:先是赤道与极地间的,再是,最后近地面形成 压带和个风带。 动:随南北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移,冬季 成因:对气压带的影响 表现: 季风:

的 影 响 因 素 、 、 、 三、典题解析 1、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 A 处的气压名称 ,气候类型是 。 (2)图中B 盛行 季风,附近洋流 名称为 。 (3)图中C 处盛行 季风,此时洋 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 ( 5 ) 亚 洲 东 部 季 风 环 流 最 为 典 型 的 原 因 是 。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是看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和风向箭头,以此来确定月份和相应的高低气压中心名称,并分析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 从图上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为低压中心,风从印度洋、太平洋向大陆吹,可以判断出该图表示的是7月份。再从印度所处的位置可判断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洋海水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向东运动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亚吹东南季风,附近为日本暖流。 答案:(1)7月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日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3.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师]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最具典型意义的环流形式:三圈环流。 [板书] 一、三圈环流 [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那从理 想状态上来讲,我们地球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是在哪呢? [学生回答]赤道极地 [教师] 对。在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赤道与极地间 的闭合环流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单元讲述的内容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阐明大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本课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实际就是讲述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大气运动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本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在这里,教材着重研究大气环流的重要作用,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意义,而要分析这些内容,首先要认识大气环流的一般特点。因此.教材第一目分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各自闭合、彼此联系,形成了高、低空大气的运动状况和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风带。还有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和风带也随着发生南北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2、运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3、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第一目大部分内容,通过课本讲述和两个活动,介绍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原因,最后通过图示说明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也随季节移动。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由于学生尚未形成空间思维能力,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例和活动内容,活动时应在课前准备好材料,讲清具体要求,指导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其过程与方法、感想与体会。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按照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 1、营造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活动用的材料;课始播放录像片《世界各地气候》导入;课中通过学生的探究、演示操作、讨论等形式学习知识;课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运用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如制作电脑动画,模拟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4、尝试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5、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满足学生求知、求新的心理需求。 三、课堂教学实录 【学生课前准备】 1、.活动材料准备(一个地球仪,连明胶布,不同颜色的硬纸条等)。 2、了解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原理。 3、了解全球的热量分布规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案]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海水的温度与盐度 1.海水的温度: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深层海水温度由水面向水深1000米处递减,而1000米以下保持在低温状态 2.海水的盐度:

(1)分布规律:“马鞍型”曲线(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2)影响因素: 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②地表径流的注入:地表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 ③洋流:暖流有增盐作用;寒流有减盐作用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域是波罗的海(分析原因)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定义:表层海水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2.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洋流的性质分类:寒流、暖流(会分辨) [读图思考]P57 4.世界主要海区的洋流分布: (1)太平洋海区:三圈环流形式 (2)大西洋海区:三圈环流形式 (3)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逆时针方向流动)[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课时)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②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节难点较多,如:在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华兴中学课时教案 科目:地理授课时间:第八周星期一 单元(章节)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本节课题 2.2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学科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认识气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地球各种气候的分布、特点、成因。 区域认知:能够形成从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关系视角认识各种气候的分布。 地理实践力:观看主要气候图片,使学生对气候差异充满好奇。 教学重难点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提炼的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媒体应用分析表 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图片、视频讲解自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情景引入:相传15世纪末期,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移民 不断涌向那里,圈地造屋,掠夺财富。他们发现当地马儿缺乏,于是从欧洲装载马匹 经大西洋运往西印度群岛。但当浩浩荡荡的船队进入30°附近的洋面时,麻烦来了:天 气炎热,空气干燥,接连几个星期海面上平静无风,使船队无法航行;淡水和粮食用 尽了,只得宰食马匹;大批饿死的、渴死的或者奄奄一息的马匹,被投入海中。海面 上漂浮着众多的马尸,于是此处就有了马纬度之说,警示后人不要再经过这里。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复述三圈环流过程。 (板书)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呼应前引入故事) 马纬度 (指导画图)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 (读图提问):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 ●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引出热力上升的赤道地区,该地区的受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课本“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分析并掌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规律。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条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

三圈环流教案

三圈环流教案 【篇一:三圈环流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 的分布、移动 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特性及分布 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理解大气环流 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运用假设逐步理解三圈环流原理,通过制作 三圈环流模型,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能够从中分析大气 运动的规律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到全 球气候是在复杂的大气运动下形成。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 结果教学方式:讲授法、绘图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 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请 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同时提问:那么在全 球高低纬度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 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二、讲授新课:气压带及风带的形成 提问:大气环流的概念? 1、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

(1)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 含义:地表物质均一,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不自转,大气运动只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而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提问: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 如何变化?近 地面及高空的气流如何运动? (学生回答) 小结: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产生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 因为热力因素。在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一个热力 环流,称为单圈环流。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 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2)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 含义:大气运动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题问:(先讨论北半球)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 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教师在黑板上随 学生回答逐步完善环流图) 4、北极地区高空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讲述:北极地区终年寒冷,高空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 压带。那么,在近地面气流开始向南流。 6.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讲述: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那么,风就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 极低低气压带,在北半球向右偏向转,形成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同时,风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极地东风带, 吹东北风。至此,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也就形成了“三圈环流”。 7、三圈环流是否都是热力环流? 讲述:低纬环流及高纬环流是热力环流,成因是地表受热不均。而 中纬环流中,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高空气流在重力作用下沉集聚 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团抬升后近地面气压降低而形成, 是动力因素,因此形成了动力环流。 在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中,低压带及西风带为多雨带,且西风带降雨 为锋面雨;而高压带、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为少雨带。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教案:2.2气压带和风带

高一地理教案:《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并运用其解释相关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能够运用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上下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3.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环流的理论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外表上运动,而实际上地球外表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外表,那么在不同的陆地外表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

【讲解】 【结论】随着季节变化在大陆上不同性质气压系统的交替出现和大洋上气压系统强弱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北半球,气压系统呈块状相间分布。 【思考】结合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答复】略。 【教师总结】 1.南半球气压带根本上呈带状,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剩余局部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夏季,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在北纬3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印度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 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具、资料 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活动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39页活动。 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并回答问题。 识图、绘图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月、七月气压分布图,并让学生画简图表示。 (提问)分析亚欧大陆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 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夏季:副热带高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亚洲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亚欧大陆切断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篇一:《大气运动之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大气环流一.概念 气压带二.三圈环流 风带 篇二:《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降水的影响,并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为以后“海陆分布对 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 础铺垫。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 导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 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热力环流及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 (2)在回顾热力环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推理出理想状态(地球不自转)下,地球的大气环流状况,并发现赤道低气压带和极低高气压带的形成。 (3)在回顾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以及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5)结合大气气温与水汽容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Flash)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的地区,其降水情况的差异。 (6)学生观察多媒体(Flash)课件,自主发现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规律;并通过对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成因的探究,加深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推理式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气压带和风带

2.2 气压带与风带 【课标分析】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3)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从中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4)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5)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后面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授:第一课时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二课时是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变化产生季风环流;第三课时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其在近地面的表现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内容抽象性较强,一些概念和原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难以联系、想象,许多问题学生难以感悟,这是第二章,也是本节教材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气流下沉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在60°纬度相遇时的气流上升,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因锋面知识放在下节的《常见天气系统》。 【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由于学生尚未形成空间思维能力,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例和活动内容,活动时应在课前准备好材料,讲清具体要求,指导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其过程与方法、感想与体会。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按照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 1、营造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活动用的材料;课始播放录像片《世界各地气候》导入;课中通过学生的探究、演示操作、讨论等形式学习知识;课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运用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如制作电脑动画,模拟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 4、尝试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5、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概括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 三圈环流 教学设计

《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掌握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深刻领会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释现实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三圈环流与现实世界完美链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步步严谨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圈环流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核心线索:单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学以致用。 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成因探究,一波三折) PPT展示图片和故事,由干旱地区的湖泊赛里木湖引入激发学生对全球性大气运动情况探究的兴趣。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调查,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旅游方式?我最喜欢户外探险,今年元旦放假我去了少林寺,在这里先给大家透露一下我明年暑假要去的地方—新疆的赛里木湖。看到它很多同学不禁疑惑新疆这么干旱的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美景?关于赛里木湖的形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她真的是情人的泪水化成吗? 其实,她还有另外一个更美的名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然而,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大西洋为什么不去眷顾近在咫尺的沙哈拉,却对万里之外的赛里木如此青睐呢? 二、探究新知

(一)冷热不均会导致什么样的大气运动 步骤一:合作探究1:画出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大部分学生在下面画,找一个上黑板画)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展示教师补充加总结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依据热力环流原理描述单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即 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气流水平运动 (强调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步骤二:现实验证,导出矛盾 按照这种大气运动,则安阳一年四季刮什么风?(北风)现实是不是真的一年四季刮北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热力环流只是理想的大气运动,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忽略一种力的影响。 步骤三:过渡到三圈环流 由于地球自转,凡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什么力的影响?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能够直接到达两极上空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全球性大气运动又是什么样呢? (二)考虑地转偏向力大气又会怎么运动 步骤一:知识铺垫 ①高空的风最终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多少度? ②已知从赤道高空出发的气流为南风,当其到达30°N上空时,可能会变成什么风? 步骤二:讲解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步骤三:合作探究2:用大箭头演示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现场演示学生描述低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步骤四:合作探究3:模型模拟三圈环流,学生讲解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 学生看书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现场展示学生讲解中高纬环流圈形成过程 三、规律总结 (一)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1.关于赤道对称分布 2.高低压相间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课题:气压带和风带 __1101 指导老师:__ 课时:第二章第二节 __ 授课时间:35分钟联系方式: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是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本节内容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应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既要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涉与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但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热力环流知识和风形成的主要动力与其在近地面和高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对其所生活空间的空气运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认识和新的心理准备,降低了学习本节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以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2.观察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概括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 3.学生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各个气压带的成因,并说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属性特点。 4.观察动画并总结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5. 学生能够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与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使模型逐步贴近实际,是简化复杂问题,探索其规律的重要方法。 2.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培养学生研究地理现象的科学态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把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化的天气现象的直接缘由,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其次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同学能够理解把握并敏捷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同学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始终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同学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同学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抱负,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特别清楚的思路,因此不会敏捷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学问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

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力量有限,未能胜利。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致贴近教学时,便马上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同学乐于通过观看电脑动态演示,经过认真思索,仔细商量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同学主动动脑思索反复商量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同学自我感觉思路清楚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大气运动最简洁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凹凸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索假设的含义:无海陆凹凸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缘由是什么?请同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_1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始终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同学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现,也只能看得见,仍旧摸不着,同学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终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打算让同学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同学的空间想象力量和规律推理力量。 二、教学思路 本次试验根据试验预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现――老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试验预备阶段,由老师事先支配好试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终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终对模型进行展现,老师对模型制作中消失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预备 (1)地球仪。每个班预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试验的同时关心同学加深地理熟悉。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

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同学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终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由于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同学详细强化。 (3)透亮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预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材料预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四周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积累下沉,所以极地四周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其次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四周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积累下沉。因此,30°N四周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对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三圈环流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

地理教案 学授 课 班 级 高一14班授课时间两课时 篇章节(单元)高中地理必修一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课题三圈环流 教学目标新知识 的学习 (1)了解大气环流的含义及简单大气环流的形成; (2)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理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 新知识的巩 固与转换 以提问的形式,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活用环流因子在季风环流中的作用 知识的运 用与检测 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与水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各地的天气 与气候,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制约的辩证关系。通过习题来理解三圈环流 或其影响因子在整体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性移动规律。2.三圈环流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不同纬度高空与地面风向的确定与成因分析。 课型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三圈环流的过程比较复杂。通过做幻灯片(或板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 导入 讲授(学习)结束 练习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 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 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 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 大区域。就全球性而言,是否 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 何形成的? 让学生自己尝试 利用已有知识去 分析成因,理解 大气环流的具体 环节。 多媒体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新课引入】2010年春,冰岛接连两次爆发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冰岛高空,欧洲大陆,甚至北美,都遭受火山灰的影响。思考:冰岛的火山灰,怎么能到达欧洲大陆甚至北美上空呢?生:大气环流[引导]: 1、什么是大气环流?2、全球大气是怎样流动的?有何意义?[学生活动]:齐声朗读教材第一段,完成学案填空。 [承转]:刚才我们了解了大气环流。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现在回顾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向示意图。 [学生活动]:请2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完成学案上该绘图。 [板演绘图] 热力环流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教师点评。 (板书):一、单圈环流 [过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是地面的受热不均,从全球来看,赤道和极地之间也存在着冷热不均,那是否也会形成热力环流呢? [条件]: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 [假设]:(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2)不考虑地球自转(3)不考虑地球公转[学生活动]:完成课本33页活动的单圈环流绘图。教师巡视,指导部分学生的绘图。 [教师]:播放单圈环流形成过程的PPT。 [学生板演]:上黑板画出北半球的单圈环流示意图。 [推进新课]:单圈环流能否维持?考虑地球自转,单圈环流会怎样变化?提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