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_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_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_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Vol 134№3(Sum 1173)

J une 2006

塑料科技

PL ASTICS SCI 1&TECHNOLO GY

文章编号:100523360(2006)0320053205

有机硅/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周盾白1,2,贾德民1,黄险波2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摘 要: 介绍了有机硅/聚合物阻燃改性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通过有机硅对聚合物进行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共聚、交联和接枝),聚合物的阻燃性能、加工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有机硅还和一些阻燃剂存在协效作用,能在阻燃材料中起到阻燃协效剂、加工助剂和分散剂的作用。

关键词: 有机硅;阻燃改性;共混;共聚;交联;接枝中图分类号:TQ325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04003)

作者简介:周盾白(1972—

),男,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聚合物改性。

收稿日期:2006202223

硅系阻燃剂具有诸多优点,如含硅阻燃聚合物燃

烧热值低,燃烧时少烟无毒,火焰传播速度慢;同时还能改善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等。因此尽管硅系阻燃剂的成本较高,仍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硅系阻燃剂分为无机硅阻燃剂和有机硅阻燃剂两种,对无机硅阻燃剂的研究既有对传统的无机硅填料的阻燃研究[122],也有对新型材料———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325]。对无机硅阻燃材料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无机硅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并提高其阻燃效率。有机硅系阻燃剂具有高效、低烟、无毒、防熔滴、对基材性能影响小等优点,对有机硅系阻燃材料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改进分子结构、提高分子量等来提高阻燃效果、改善成炭性及基体材料的加工和力学性能[6]。

1 有机硅/聚合物共混阻燃改性

有机硅具有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这是由构成分子主链的硅氧键的性质所决定的。有机硅的闪点几乎都在300℃以上,具有难燃性。将硅橡胶或者硅树脂与聚烯烃共混,可以有效地提高聚烯烃的防熔体滴落和阻燃抑烟性能,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也有所改善。

美国GE 公司的硅烷聚合物SFR 2100和SFR 2

1000既可单独作为阻燃剂使用,又可和多种协同剂并

用,用于阻燃聚烯烃,低用量即可满足一般阻燃要求,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润滑性能优异,容易充模并降低加工温度。而Dow Corning 公司推出的“D.C.RM ”系列阻燃剂,是一种分子上带有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和胺基官能团的硅树脂微粉,1%~8%的添加量即可制得发烟量、放热量、CO 产生量均较低的阻燃材料。

日本N EC 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共同开发出聚碳酸酯(PC )用新型硅系阻燃剂,阻燃性等于或高于一般溴系阻燃剂,但其冲击强度是溴系阻燃剂的4倍,接近于纯PC 树脂。用该阻燃剂开发出的UL94V -0级PC 树脂,阻燃剂分散均匀,燃烧时会迁移到表面,形成

阻隔层,防止进一步燃烧。信越公司开发出的PC 阻燃用有机硅低聚物X 24029243、X 24029244和有机硅树脂,主要用于PC 的阻燃。在PC 树脂中加入上述有机硅产品并熔融混匀,便可得到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材料。它们与PC 树脂的相容性优良,且不会损害树脂的成型加工性、冲击强度和防湿性。添加适量X 24029805后,材料的特性如下(括号内数字为纯PC 的相应值):熔体流动速率118(104)g/10min ,弯曲强度930(960)M Pa ,弯曲弹性模量22(23)GPa ,冲击强度800(970)J /m ,热变形温度134(138)℃,洛氏硬度60(63),阻燃性达UL94V -0(V -2)级,极限氧指数38(28)。Teijin Kasei 公司[7](TEIQ )介绍了他们的发明

专利———一种阻燃芳族PC 树脂。在该树脂中加入约5%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耐冲击及耐湿性,可用于制造模具材料、办公设备和机械配件等。

3

5

周盾白,等 有机硅/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信越公司[8]还介绍了一种阻燃的PC共混物,其组分为芳香族PC、其他热塑性树脂、有机聚硅氧烷和微量的铂金属。这种高分子复合物可用于模压制品,如电子电气设备、汽车配件、建筑和民用电器等。

Kaneka公司[9]制备了一种阻燃剂,它的分子骨架由硅氧基和铝氧基联结而成,同时分子中还含有芳香环。该阻燃剂能用于各种树脂的阻燃,尤其适合于芳香族树脂及它们的聚合物合金。他们的专利还有一种阻燃PC,主要成分为PC、分子骨架为硅氧键和硼氧键的聚合物以及芳香硫化物的金属盐。该阻燃材料阻燃性好,价格低廉,无卤无磷,适合制作电子元器件[10]。Ishida M等[11]发明一种阻燃芳香族PC,该材料以有机硅化合物作为阻燃成分,其中含有Si-H基团和特殊的芳香基团,用于模压制品,其物理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优良。

有机硅阻燃剂和聚烯烃共混,很少能达到UL94V -0级,但是在PC和PC2ABS中的阻燃效果很好,因此对有机硅阻燃PC的研究也比较多。李晓俊等[12]采用苯基甲基硅树脂对PC进行阻燃改性,试验结果表明,苯基甲基硅树脂可有效提高PC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并提高热变形温度,而对PC电性能影响不大,在苯基甲基硅树脂含量为6%时,材料的氧指数从28提高到40.6,阻燃级别由UL94V-2级提高到UL94V-0级,可应用于阻燃性能要求高的场合。

2 有机硅/阻燃剂协效阻燃改性聚合物一般而言,单独的有机硅阻燃剂阻燃效率不高,需要与其他阻燃剂或化合物协同使用,方能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林国良等[13]研究了十溴联苯醚(DBD2 PO)、三氧化二锑(Sb2O3)、含氯聚合物和硬脂酸镁与硅橡胶的协同作用对ABS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BDPO/Sb2O3阻燃体系配合含氟聚合物对ABS/硅橡胶共混物的阻燃效果较好。当硅橡胶2份、含氟聚合物1份、添加剂DBDPO/Sb2O320份时, ABS的氧指数达27;二盐基亚磷酸铅对硅橡胶/硬脂酸镁阻燃ABS有较强的助阻燃作用。李永华等[14]研究了SFR100(GE公司)与四溴双酚A双(2,32二溴丙基)醚(TBAB)的协同作用对ABS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R100与TBAB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ABS的阻燃性能和冲击强度,并使其电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在TBAB用量为14%时,SFR100的适宜用量为4%,此时氧指数和冲击强度分别从29.2和11.2kJ/m2提高到31.8和15.1kJ/m2。

有机硅单独作为聚烯烃的阻燃剂,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需要加入一些阻燃剂或化合物以提高其阻燃性能。何继辉等[15]采用含活性乙烯基的硅橡胶(PDMS)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共混,并添加阻燃母料(FM),制得LLDPE/PDMS阻燃共混物。结果表明,采用添加母料和PDMS的方法,提高了阻燃剂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性,降低了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破坏,同时提高了阻燃效果(LLDPE/ FM共混材料的氧指数为22,LLDPE/FM/PDMS共混材料的氧指数为28。从SEM观察发现,未加PDMS的阻燃材料燃烧后残留的炭层由阻燃剂分解产生的无机粒子堆砌而成,结构疏松;而加入15%PDMS 的阻燃共混物燃烧后形成结构紧密的板结炭层。有机硅除了作为阻燃体系的协效剂,还能作为其加工助剂。周素蓉等[16]在研究有机硅无卤阻燃EVA时发现,有机硅的加入,降低了挤出加工时的扭矩,提高了Mg(O H)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同时,有机硅又是阻燃协效剂,在共混物燃烧时生成玻璃态的无机层,并促进炭化物的生成,形成隔离膜,从而抑制燃烧,有效提高EVA/Mg(O H)2阻燃体系的氧指数。

硅油加入聚烯烃/无机阻燃剂共混阻燃体系中,能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但是对材料的氧指数影响不大[17218]。

3 有机硅/聚合物反应阻燃改性

含硅基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憎水性以及良好的柔顺性,利用聚合、接枝、交联技术把含硅基团导入高聚物分子链上,所得含硅阻燃高聚物除具有阻燃、耐热、抗氧化、不易燃烧等特点外,还具有较高的耐湿性和分子柔顺性,加工性能也得到改善[6]。

聚合物和有机硅单体或预聚物共聚从而在聚合物中引入有机硅基团,可达到改性目的。杜杨等[19]在酚醛树脂分子中同时引入B-O键及有机硅链段,以期提高其耐热性、阻燃性、韧性、耐水性及储存稳定性。树脂粘度低,合成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800℃热失重低于30%,氧指数大于47。有机硅的引入有助于降低酚醛树脂的表面能,从而提高酚醛树脂对增强材料的润湿性能,最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树脂的储存稳定性。赵维等[20221]针对丙烯酸酯乳液存在热粘冷脆、不耐溶剂等缺点,用有机硅进行改性。

45

周盾白,等 有机硅/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苯乙烯、丙烯酸酯和硅油大单体为聚合单体,加入改性后的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 H)、乳化剂等,选用种子乳液分步加料方式,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得的LD H/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阻燃性和透明性,可作为高性能的纳米皮革涂饰剂。Schaefer O[22]发明了一种有机硅烷2聚脲2聚氨酯共聚物,由含氨烷基2聚双有机硅烷,二异氰酸酯和一种双羟基的化合物反应而成。这种共聚物可用于胶粘剂或密封材料,聚合物的共混添加剂,涂层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电缆套管等。这种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80℃~19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00℃以下不会发黄。同时该共聚物还能赋予制品阻燃性能。

PE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如电绝缘性能好、低电导率、低介质损耗和高击穿强度等,因此适于制作电线电缆材料。但是其耐热性和氧指数低(17.7),需要对其进行改性。PE的交联技术是PE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交联后的PE可显著提高耐热性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PE交联通常有3种方法,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辐照交联法和硅烷交联法,形成C-Si-O-Si-C 三维立体交联结构。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容易产生早期的预交联,同时制品中会有有机过氧化物的残留,而辐照交联法设备投资较高。和前两种方法相比,硅烷交联具有投资少、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虽然硅烷交联PE能大大提高其耐热性能,但是还不具备阻燃性,如要达到阻燃要求需要和阻燃剂一同配合使用。王正洲等[23]在硅烷交联聚乙烯体系中,添加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大,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硅烷在体系中起到了表面改性剂的作用,改善了阻燃剂与聚烯烃之间的相容性。但如果交联密度过大,会使分子的运动受到交联网络的限制,断裂伸长率反而降低。张显友等[24]使用无卤阻燃剂Mg(O H)2和Al(O H)3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通过选择适当的阻燃剂配比,对阻燃剂进行表面处理以及控制聚乙烯树脂合适的交联度,可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阻燃体系。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硅烷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时间使体系具有适当的交联度,可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提高。焦传梅等[25]研究了氢氧化镁、磷氮类化合物(N P228)、三聚氰胺尿酸盐(MCA)等无卤阻燃剂在硅烷交联聚乙烯体系中的阻燃协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硅烷交联聚乙烯/氢氧化镁体系的氧指数要高于其未交联体系,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交联以后高分子链形成网状结构,致使体系的热稳定性提高,降低了材料的热解速率,从而使体系的阻燃性提高。

有机硅和聚合物的接枝共聚也有助于聚合物的阻燃,运用该技术把硅烷基团接枝到聚苯乙烯、聚乙烯醇分子链上,能显著提高炭生成量。PE、PP、PC和环氧树脂通过卤化也能接枝上有机硅基团,除能提高炭生成量,在气相中还可抑制火焰的蔓延。J.R.Ebdon 等[26]通过两步法将聚苯乙烯硅烷化,首先将苯乙烯和丁基锂在四甲基乙二铵中反应,接着和三甲基氯硅烷,二氯甲基硅烷或三氯甲基硅烷反应。同样,聚乙烯醇薄膜也能通过氯硅烷改性从而达到阻燃效果。硅烷化的聚合物其氧指数有较大的提高,卤素和有机硅存在着协同作用,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效果,材料的成炭量大为增加。Chuan Shao Wu[27]将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一种邻甲酚2甲醛型酚醛环氧树脂分别与二苯硅烷二醇及三苯硅烷二醇反应制得含硅的环氧化合物。甲硅烷基的引入使得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均得到提高。此种环氧树脂用含磷和密胺组分的固化剂固化后其氧指数大大提高,这是由于磷/硅和氮/硅在阻燃方面存在协同作用。这种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阻燃性好,有望用于精密电子材料。

4 结论

通过有机硅对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的改性,使聚合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对制品其他性能没有太大影响(如电性能、透明性等)。由于含硅阻燃聚合物少烟无毒、燃烧值低、火焰传播速度慢,同时和一些阻燃剂存在着协效作用,因此有机硅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艺的改进,越来越多成本低廉的有机硅阻燃高聚物将会出现,有机硅也将在阻燃材料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徐晓楠,张健.二氧化硅对膨胀型阻燃聚乙烯的性能影响

研究[J].火灾科学,2004,13(3):1682173.

[2] 杜建新,郝建薇,王建祺.SiO2和Al2O3对PP/A PP/PER

膨胀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55

周盾白,等 有机硅/聚合物阻燃改性应用与研究进展

2004,20(1):1652167.

[3] 舒中俊,范家起,何嘉松.聚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燃

烧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3,31(6):43245. [4] 刘向峰,张军,张和平.高抗冲聚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

的阻燃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4,5:6502655.

[5] 刘军辉,张军,李枫.苯乙烯2丙烯酸丁酯/蒙脱土纳米复

合材料的阻燃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

(4):1562159.

[6] 贾修伟,刘治国.硅系阻燃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03,22(8):8182822.

[7] Teijin Kasei Ltd.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2

tion,usef ul as molding material for preparation of various parts comprises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silane and third component(s):J P,20052202162A[P].2005208218.

[8] Shinetsu Chem Ind Co Ltd.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2

sition for molded product,contains preset amount of resin component containing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 and other thermoplastic resin,organopolysiloxane and plati2 num compound:J P,20032531092A[P].2003209210. [9] Kaneka Corp.Flame retardant for use with aromatic res2

ins and flame2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is composed of polymer having skeleton practically composed of siloxy and alkoxy linkages,and having aromatic ring(s)in its molecule:J P,20013232712A[P].2001211222.

[10] Kaneka Corp.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usef ul

especially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arts,comprises

polycarbonate,polymer having silicon2oxygen and oron2

oxygen bonds and aromatic ring,and metal salt of aro2

matic sulf ur compound:J P,20021461712A[P].20022

03222.

[11] Ishida M,Ohira Y.Flame2retardant aromatic polycar2

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for molded product,contains

preset amount of aromatic polycarbonate resin,specific

silicone compound,and specific divalent group2contai2

ning compound:J P,20052005262A[P].,2005206228. [12] 李晓俊,刘小兰,刘宪增,等.硅树脂阻燃聚碳酸酯的研

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5,33(2):16218.

[13] 林国良,李航昱,郑钦健,等.ABS/硅橡胶共混物的阻燃

性能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1):

89292.[14] 李永华,曾幸荣,刘波,等.有机硅树脂与溴系阻燃剂协

同阻燃ABS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4,32(1):13216. [15] 何继辉,叶华,罗明良,等.无卤阻燃LLDPE/PDMS共

混物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5,33(增刊):84287. [16] 周素蓉,祝景云,郑梅梅,等.有机硅在无卤阻燃EVA中

的应用[J].塑料工业,2000,28(1):44246.

[17] 王选伦,冯建民,杨鸣波.氨基硅油对阻燃HDPE护套管

的改性[J].塑料工业,2003,31(12):16218.

[18] 卢克磊,邱贵学,刘新民,等.羟基硅油对无卤阻燃

HDPE的改性[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17(2):202

22.

[19] 杜杨,吉法祥,刘祖亮,等.含硼硅酚醛树脂BSP的合成

和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19(4):44247.

[20] 赵维,张晓镭.高阻燃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研究[J].应用化工,2004,33(4):22223.

[21] 赵维,张晓镭.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

料的合成研究[J].中国皮革,2004,33(15):123.

[22] Schaefer O,Del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971159.html,anopolysiloxane2polyurea2pol2

yurethane block copolymer production,for use e.g.in

adhesives or sealants,f rom aminoalkyl2polydiorganosi2

loxane,diisocyanate and bis2hydroxy compound:WO,

20040855172A1[P].2004210207.

[23] 王正洲,范维澄,瞿保钧,等.含氢氧化镁的阻燃硅烷交

联聚乙烯[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13(1):77280. [24] 张显友,韩志东,吴泽.硅烷交联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研

究[J].绝缘材料通讯,2000(1):15219.

[25] 焦传梅,王正洲.硅烷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材料燃烧性

能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4,18(8):34239.

[26] J.R.Ebdon,B.J.Hunt,M.S.Jones,et al.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olymers to improve flame retar2

dance———II.The influence of silicon2containing groups

[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6,54:3952

400.

[27] Chuan Shao Wu,Y ing Ling Liu,Y ie Shun Chiu.Epoxy

resins possessing flame retardant elements f rom silicon

incorporated epoxy compounds cured with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ontaining curing agents[J].Polymer,2002,

43:427724284.

【下转第27页】

欢迎订阅《塑料科技》杂志65

侯静强,等 增容作用对PET在PP中原位成纤及增强效果的影响

[6] Datta A,Baird D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971159.html,patibilization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based on blends of polypropylene with two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J].Polymer,1995,36(3): 5052514.[7] T jong S C,Li R K Y,Xie X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971159.html,patibilizing effect of

styrene2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amide26/liquid crystalline copolyester composites[J].

J Appl Polym Sci,2000,77(9):196421974.

Influencing E ffects of Compatibilization on In2situ

Fibrillation and R einforcement of PET in PP

Hou Jingqiang1,2,Zhou Xiaodong1,Zhou Leixing1,Wang Qiufeng1,2

(1.Key Lab.of Chem.Eng.Co mb.Reaction of ECU T,Shanghai200237,China;

2.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U sing t he polar group grafted polypropylene as compatibilizer,and keeping a definite draw to st retch ratio,t he polyp ropylene and poly(et hylene terep ht halate)(PET)are blended and ext ruded.The mor2 p hology and reinforcing effect of PET in PP may be cont rolled t hrough changing t he content of compatibilizer. When t he amount of compatibilizer is3%,PET being dispersed in PP mat rix as in t he state of fibers,t he fibril2 lation effect is t he best and t he reinforcing effect is better.

K ey w ords:In2sit u fibrillation;Polyp ropylene;Poly(et hylene terep ht halate);Compatibilizer

【上接第56页】

R 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f Flame R etardance

Modif ication of Organosilicone/polymers

Zhou Dunbai1,2,Jia Demin1,Huang Xianbo2

(1.Instit ut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U T,Guangzhou510640,China;

2.K ingfa Sci.&Technology Co.,Lt d.,Guangzhou510620,China)

Abstract:It introduced t 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f flame retardance(FR)modification of or2 gano silicone/polymer.The flame retardancy,p rocessability,t herm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 were imp roved t hrough p hysical(blend)and chemical(copolymerization,cro sslink and graft)modifi2 cation wit h blending organo silicone.The organosilicone has synergistic effect s,mixing wit h ot her flame retard2 ant s,and organo silicon can act as FR synergist,processing aid and dispersant.

K ey w ords:Organo silicone;Flame retardance modification;Blend;Copolymerization;Crosslink;Graft

72

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

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 近几年,许多电子消费品涂装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对外观效果有更高要求,同时也更注重涂料表面性能。涂层抗涂鸦、防指纹效果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物性要求之一,主体树脂一般会采用硅改性树脂或氟改性树脂来满足耐污方面的要求。哑光体系的六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最近亮光耐污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表观有很高的要求。三官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配方采取树脂搭配少量单体,适量引发剂,主要考察树脂的抗涂鸦性、持久性、流平性、耐水煮、耐磨性、韧性等。 一、抗涂鸦性 是氟硅改性树脂,水接触角高,在耐油性笔的测试中,油性笔涂鸦痕迹有明显的缩油情况,笔痕可以被轻易擦除,且涂层表面没有痕迹残留。我们将涂鸦后的基材放入60℃烘箱,烘烤30分钟后,油性笔痕已经完全烤干,此时用无尘布依然能够轻松去除痕迹。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有着优异的抗涂鸦性能。

二、韧性佳 现在很多3C电子消费品上的涂装对韧性都有要求,尤其手机上的应用都有耐弯折测试,而市场上许多氟改性或硅改性树脂都是高官能树脂,高交联密度更有利于抗涂鸦、耐指纹等要求,但同样会使得脆性增加,做主体树脂时弯折容易崩漆或附着力下降。是三官能树脂,主链为聚氨酯,侧链采用氟硅改性链段,这样可以获得优异的韧性,而三官能度也能提供良好的交联密度,体积收缩较低,兼顾良好的耐磨性能。 三、持久性 耐污效果持久性也是重要的物性指标,靠添加硅氟类助剂来改善涂层的抗涂鸦性的方案,往往持久性较差,小分子助剂很容易迁移导致耐污效果显著下降。而支链含有氟硅结构,由于与主链不兼容且比重较低,使得氟硅结构于涂布时自然迁移至涂层表面形成纳米突触的微结构达到耐污的效果,这样的耐污效果更持久。同时相比于一些氟改性树脂,有着更好的相容性。同时通过丙烯酸双键将氟硅结构锚定于涂层立体网络结构中,相较氟硅助剂,显然持久性会得到大幅提升,即使长期使用表面被磨损,依然会有良好的耐污性能。

各种有机硅胶粘剂的优缺点

有机硅胶黏剂主要使金属和耐热的非金属材料的粘接剂,耐热橡胶或橡胶与金属的粘接剂,绝热隔音材料与钢或钛合金的粘接剂,以及压敏粘接剂等。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机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该乳液在硅丙乳液粒子中包含有纳米SiO2,TiO2,ZnO,CaCO3等无机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乳液聚合的两步聚合法制备而成。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具有微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以及填充效应和催化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硅丙乳液涂料的力学性能,抗玷污性能,自清洁性能,抗静电性能等。由于采用了原位聚合技术,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接技聚合,增强了聚合物同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共混相比,不仅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同时还赋予硅丙乳液优异的性能。但是能耗会相对比较高,且使用纳米技术,设备也要昂贵些,成本会相对高。 2、交联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在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存在下,以交联的聚硅氧烷为种子,丙烯酸酯单体为第二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分别采用间歇法、溶胀法和半连续法制备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这种聚合体系交联很好,连接性能好,原料易得及生产方法简易,设备简单。但是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生产周期长。 3、有机硅共聚树脂高温应变胶 组分用量/g 组分用量/g 有机硅共聚树脂1 云母粉(200目)0.05 钛白粉0.65 石棉细纤维(0.2mm)0.2 氧化锌0.1 制备及固化在270℃高温下和0.5MPa压力下固化3h。 此法,原料易得及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本胶主要用于高温应变片粘接和合金钢、有色金属等多种材料粘接。但是生产温度高,粘度大不易搅拌及操作,。 4、本剂是以有机硅树脂为基料,添加其他的改性剂调制而成。 原材料: (1)有机硅树脂 (2)二氧化硅粉(3)氧化铝粉(4)三氧化二铬 (5)磷酸锌 (6)石棉粉 优点:(1)本粘接剂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高低温性、耐电晕、耐水、防潮及耐化学介质等性能。 (2)本剂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可长期用于60一500℃之间。 (3)设备简单易操作,原料易得,能耗少。 缺点: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比较严重。

简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探讨

简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探讨-经济 简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探讨 肖亚军 摘要本研究中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透射电镜以及正电子湮灭寿命谱对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静态拉伸试验对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证明了聚氨酯改性后其膜内部的微相分离结构更为突出,同时扩大了自由体积的空洞,进而造成透湿性能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有机硅聚氨酯微观结构性能 以聚氨酯作为涂层而制成的合成革除了在外观上具有真皮感外,还具有较好的黏结性、方便加工、价格较低等多种优势,防水性能也非常突出,因而在工业生产中大量运用。本文对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WSPU)的围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滔滔,其中混合软段选用的是聚四氢呋喃醚(PWMG)、聚乙二醇(PEG)以及α,ω- 二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PDMS)作为,亲水扩连剂选取的是二羟甲基丙酸充当,1,4- 丁二醇充当硬段调节剂,反应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一、WSPU 微相分离的宏观结构分析 1.DSC 方面。是在不同APDMS 质量分数下,WSPU 膜的DSC 曲线情况变化。根据图中显示,我们可以明显看出WSPU 在-78 摄氏度时发生了一次玻璃化转变,除此之外,处于20 摄氏度时还出现了一次微小熔融,反观其他同样含有APDMS 的聚合物DSC 曲线,都是只有两个玻璃化转变区,分别归归属于在-78 摄氏度左右软段的玻璃化转变和100 摄氏度左右的硬段的玻璃化转变。因而我们不难看出,含有APDMS 的聚氨酯无论是在软段还是硬段都是属

于一种无定形状态,同时WSPU 的软段和硬段之间还存在非常显著的微相分离。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上,则随着APDMS 含量的不但增加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而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则明显不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随着APDMS 含量的不断增加,聚合物微相分离在增加之后又逐渐开始递减,而在PDMS 质量分数达到了10%时,其微相分离程度到达了一个顶值,为最大。 2.TEM 方面。WSPU0 软段和硬段相分离界面非常模糊,基本很难用肉眼分辨。另外,暗区和亮区分别为硬段区和软段区,两区质检相融程度较大,换句话说就是软段和硬段的微相混溶程度比较大。但是在(b)中WSPU10 的电镜照片中,可以非常明显的观察到亮暗微区,同时软段和硬段相分离程度也比较大。 3. 力学性能方面。本研究中利用静态拉伸膜实验来测试APDMS 引入后原来的膜力学性能所造成的影响。根据曲线变化我们可以看出随着APDMS 含量的逐渐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开始增加后逐渐下降,而其延伸率则始终都处于减小状态。同时当APDMS 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其拉伸模量也即是E 的值达到一个峰值,为22.12 mPa,为最大值,这是其断裂伸长率也即是ε 的值则为830.41.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是:如果单纯从硬段的角度来看,那么随着WSPU 中所含APDMS 的不断增加,硬段所形成的脲键也越来越多增多,链段氢键的功能随之开始不断增强,从而导致膜的抗拉强度开始加大。如果从软段的角度来看,由于引入了APDMS,一定程度上对分子的柔性有所提升,然而它本身具有的分子结构特征却迫使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宽,在这种情况下,分子内聚力逐渐开始变小,膜强度开始降低,延伸率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潮气双固化体系

第21卷第9期应用化学Vol.21No.9 2004年9月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CHEMISTR Y Sep.2004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2潮气双固化体系 齐宇颂 曾兆华 杨建文 陈用烈3 (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 广州510275) 摘 要 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2(γ2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 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2PUA)预聚物,预聚物属于宾汉流体。用GPC方法测得预聚物的分子量分散度为 1112,用FTIR和光DSC(DPC)方法研究了预聚物的固化行为,光聚合反应的转化率为5613%,用TG等方法 研究了光、潮气固化膜的膜性能,发现光固化膜的电性能、热性能均好于潮气固化膜的膜性能。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光固化,潮气固化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18(2004)0920918205 紫外光固化涂料以其快干、节能和环保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由于光固化体系的固化过程是由光引发的,因此,对于固化对象的形状、厚度、颜色有一定的限制,如小区域阴影部分无法实现光固化。为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具有不同反应原理的光2暗双重固化体系[1,2],利用光固化使体系快速定型或达到“表干”,再利用暗反应使阴影或底层部分固化完全,达到体系的“实干”。光、暗双固化保形涂料正是利用这种双重固化原理来实现保形涂层的全面固化,从而实施对各种复杂类型线路板的涂敷保护[36]。本文以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β2羟乙酯(HEMA)、硅氧烷偶联剂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类光敏性有机硅预聚物,可在潮湿条件下实现光、潮气双固化。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工业品)经干燥后,减压蒸馏,收集105110℃/2000Pa馏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CP,华北地区特种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二2(γ2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胺(G402,工业品,营口俊业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 TDL,CP,(Acros Organics Chemical,比利时)公司产品);22羟基222甲基-苯丙酮22(Darocur1173,Ciba公司产品);丁酮(AR,广州化学试剂厂),用前以分子筛干燥;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M EHQ,CP,上海信博森化工有限公司)。固化膜的硬度、附着力、冲击强度、柔韧性等性能分别按国家相关标准G B6739286、G B1720279、G B1732293、G B/T1731293测定。 Nicolet21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美国)光谱仪,涂膜法测IR谱;Waters224型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美国),以THF为溶剂,测预聚物数均分子量(M n);Brookfield DV2Ⅱ+型旋转粘度计(18号转子, Brookfield corporation,美国),室温测涂料粘度;改装的CDR21差示扫描量热仪(DPC),记录聚合放热速率曲线,并用Origin710软件处理,得光聚合转化率曲线[7];紫外光强度以UV2A型照度计(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厂)测定,仪器探头敏感波长范围为320400nm,测得光强为8189W/m2(日本);岛津TG A250型热分析仪,升温速率为20℃/min,在N2气气氛(40mL/min)中,测固化膜室温至600℃的TG曲线;ZC236型高阻计(上海第六电表厂)测固化膜电阻。 1.2 Si2PUA预聚物的合成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2PUA):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干燥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的IPDI,于室温下缓慢加入HEMA、DB TDL(质量分数为0103%)和M EHQ的混合液,控制滴加 2003212201收稿,2004203207修回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财企[2001]367号)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陈用烈,男,1937年生,博士,教授;E2mail:cescyl@https://www.360docs.net/doc/cd3971159.html,;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

含氟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含氟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罗振寰,黄自华,宋传江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 412007) 摘要:以单端含两个羟烃基的聚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为软段,聚己内酯(PCL)为混合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侧链接枝型含氟硅氧烷改性聚氨酯,并通过静态接触角、XPS、AF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含氟硅氧烷能有效降低聚氨酯的表面能,加入少量的硅氧烷,便可使得其水接触角达到110°;含氟链段在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富集,表面为单一氟硅链段富集层,并无出现聚氨酯常见的软硬段微相分离形貌。 关键词:聚氨酯;含氟硅氧烷;表面性能;微相分离 中图分类号:O631.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聚氨酯( PU) 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韧性、耐疲劳性,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工程材料. 然而其表面性能、耐老化性、耐沾污性不好,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1]。 将有机硅、有机氟功能链段引入其它高分子结构中,因在分子中引入了键能较大的Si-O键和C-F键,可以赋予产品极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湿润渗透性,耐候性,憎水和憎油性,并有优良的电气性能等;所形成的涂膜有着耐腐蚀,自洁性等优良特性,在高层建筑,汽车,机电设备等装饰和防腐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2-6]。 本文在聚氨酯软段中同时引入氟、硅元素,用1,3,5-三甲基-1,3,5-三(3’, 3’, 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 )开环得到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MTFPS),采用 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117) 收到初稿日期:2008-11-20 通讯作者:罗振寰 作者简介:罗振寰(1983?),男,江西余干人,博士,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李伟,胡剑青,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加入含侧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氧烷进行扩链改性,得到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对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对改性前后的体系涂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形成的涂膜接触角更大、附着力更强、具有更好的耐水性,但硬度稍有下降。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有机硅;接触角;耐水性;柔韧性 0引言 水性聚氨酯(WPU)涂料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耐寒性。但是单一的PU乳液存在自增稠差、固含量低、耐水性差、机械强度不如丙烯酸树脂等缺点,且成本较高。而聚丙烯酸酯(PA)乳液在性能上能与聚氨酯乳液形成互补,所以将聚氨酯乳液和聚丙烯酸乳液复合制备水 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乳液,兼有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乳液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机硅树脂表面能低,耐水性、耐候性以及透气性优良,已经广泛用于聚氨酯改性,采用合适化学方法用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有良好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涂膜。本文在聚氨酯链段上引入了几种有机硅氧烷,对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及性能对比,制得了具有优良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1-2]。 1实验 1.1原料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己内酯二元醇(PCL)(M n=2000):工业品,拜耳公司;1,4-丁二醇(BDO):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公司;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品,进口;三羟甲基丙烷(TMP):试剂级,上海试剂一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三乙胺(TEA)、乙二胺(EDA)、丙酮:分析纯,湖北大学化工厂;有机硅Z-6011、有机硅Z-6020、有机硅Z-6032:道康宁公司。 1.2合成工艺 1.2.1PU乳液的合成 将聚酯多元醇进行脱水处理后加入到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水浴升温到75~80℃后,加入IPDI,开动搅拌反应1.5~2h,后加入1,4-丁二醇,80℃反应1~1.5h,然后降温到70℃加入二羟甲基丙酸(溶于NMP中)和三羟甲基丙烷,反应2~3h,期间注意用丙酮调节黏度,后降温至50℃以下,加入有机硅后再加三乙胺中和15~20min,出料,在高速剪切下于去离子水中乳化分散,加入乙二胺扩链。减压脱去溶剂,最后得到半透明的带蓝光的PU乳液。 1.2.2PUA乳液的合成 将PU乳液、乳化剂、水混合后置于四口烧瓶中,搅拌加入含有引发剂AIBN的BA溶液,预乳化一段时间于80℃聚合3h,再升温至90℃反应1h,降至室温,出料,得到PUA乳液。 1.3乳液的成膜性能测试 (1)耐水性测试[3]:取适量的乳液涂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室温干燥7d成膜,将膜剪成 2cm×2cm的小块,称质量(m0),然后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取出后吸干表面上的液体,称质量(m1)。计算膜的吸水率: 吸水率=(m1-m0)/m0×100% 用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JC2000C1型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接触角; (2)硬度测试:根据GB/T1730—1993,使用QYB型漆膜摆杆硬度计测量; (3)附着力测试:根据GB1720—1979(1989)测量;

有机硅柔软剂

Magnasoft SRS改性有机硅柔软剂 型号Magnasoft SRS 品牌迈图 来源硅油柔软剂用途纺织柔软剂 主要用途柔软剂有效物质含量80(%) 产品规格200kg/桶执行标准US CAS 1 SRS是以现今最现金的有机硅改性技术研制成的特种纺织柔软剂。他拥有崭新的改性有机硅化学结构,再配合双重改性功能团,能给予织物柔软丰满及耐洗的丝质手感。 SRS的设计亦特别为配合氟系去污整理用。它可与含氟易去污整理剂一桶应用于各类织物,有效改善手感又相对不影响易去污效果。 SRS柔软剂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全棉、羊毛、粘胶织维、人造织维等)及各种织物上,它比一般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有更佳的低黄变效果。 产品特性 SRS在职务上比一般传统有机硅柔软剂有更多优点,同时能改进织物的后整理工艺: ※ 不会影响经含氟易去污处理织物的易去污效果 ※ 可与氟系易去污整理剂及防皱树脂等同时使用 ※ 与一般纺织助剂的相容性极佳,如阳离子柔软剂等 ※ 提供优越之柔软,爽滑及耐洗之手感 ※ 低黄变特性,尤其适用于加白、浅色织物上 ※ 用途广泛及使用方便,可应用于浸扎、浸渍及喷涂工艺上 典型产品数据 物理特性数值 外观半透明微黄色液体 粘度 Cp(25度) 2500 比重 25/25度 1.02 溶剂(一缩二)丙二醇 最佳稀释剂水

有机硅三元共聚项目总结: 目的:以双胺端聚醚胺合成有机硅嵌段柔软剂 实验原理: 实验合成过程: H(CH 3)2SiO-[Si(CH 3)2O]73-Si (CH 3)2H 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H 2PtClO 4异丙醇溶液催化下进行硅氢加成,得到环氧硅油A (分子量为 ): 1、取173.7g (约30mmol)的A 物质 2、4.17g (约4mmol)的B 物质H2N[CH(CH3)CH2O]3(CH2CH2O)19CH3(分子量为) 3、取30ml 的2-丙醇,然后加热到80摄氏度,搅拌6h 4、加入8.51g (4mmol)的ED2003 , H2NCH(CH3)3CH2[OCH2CH(CH3)]a(OCH2CH2)38.7[OCH2CH(CH3)]bNH2(其中a+b=6,分子量为:2000) 5、3.79g(22mmol )的N,N,N ’,N ’-四甲基-1,6-己二胺,结构式为 N N C H 3C H 3CH 3CH 3 N ,N ,N ',N '-tetramethylhexane-1,6-diamine 分子量m=172.31,沸点209-210摄氏度 6、1.68g(28mmol)的冰醋酸 7、5.6g(28mmol)十二烷酸(月桂酸),分子式C12H24O2 8、6ml 2-丙醇 9、24ml 去离子水 10、将混合物加热到80摄氏度,8小时变清至橙棕色。

有机硅消泡剂简单介绍

有机硅消泡剂简单介绍 含硅表面活性剂作为有机硅化合物中的一族,从60年代起就用 于各工业领域,但大规模和全面的快速发展,是从80年代开始的。 作为有机硅消泡剂,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1、有机硅消泡剂的发展与现状 德国实验物理学家Quincke首先提出用化学方法来消泡,例如用乙醚蒸气可消除肥皂泡。19世纪的胶体化学家J.Plateau曾对液体起泡性进行过研究,提出表面张力小、黏度大的起泡性强。日本胶体化学家佐佐木恒孝在二次大战之前就开始研究泡沫问题,战后连续发表许多文章,成为消泡方面的一位专家。美国胶体化学家SRoss在二次大战期间,研究润滑油的消泡问题,战后连续发 表许多篇关于消泡的研究报告,在消泡剂的作用机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美国道康宁(DowCorning)公司的CCCurrie对当时的消泡剂文献做了较大规模的整理,对造纸、发酵、锅炉等方面的消泡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954年,美国Wa gnd-ott公司首先投产聚醚型消泡剂,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 广泛应用和研究是从近几年随着聚醚工业的发展而开始的。 50年代,我国开始对发酵、造纸工业的消泡问题进行探索性的 研究。6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润滑油、传动油的消泡问题进行系统 研究,从而有助于飞机、内燃机车、舰艇、轿车方面的发展。后来又进行了造纸、印染、发酵、天然气脱硫、混凝土等方面的研究。60 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聚醚型消泡剂,70年代以来,开始生产聚醚 型消泡剂,首先应用于抗菌素发酵,并逐渐推广到其他领域,品种也

由当时的单一品种甘油聚醚GP发展到现今的GPE、PPE、BAPE等。80年代,各种各样的消泡剂大量涌现,消泡技术也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机理 泡沫是一种有大量汽泡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气体,连续相为液体。当体系中加有表面活性剂时,在气泡表面吸附着定向排列的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气泡壁就形成了一层坚固的薄膜。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气液界面上,造成液面表面张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气液接触面,这样气泡就不易合并。气泡的相对密度比水小得多,当上升的气泡透过液面时,把液面上的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上去。因此,暴露在空气中的吸附有表面活性剂的气泡膜同溶液里的气泡膜不一样,它包有两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双分子膜,被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对液膜具有保护作用。消泡剂就是要破坏和抑制此薄膜的形成,消泡剂进入泡沫的双分子定向膜,破坏定向膜的力学平衡而达到破泡。 消泡剂必须是易于在溶液表面铺展的液体。此种液体在溶液表面铺展时会带走邻近表面的一层溶液,使液膜局部变薄,于是液膜破裂,泡沫破坏。在一般情况下,消泡剂在溶液表面铺展越快,则使液膜变的越薄,迅速达到临界厚度,泡沫破坏加快,消泡作用加强。一般能在表面铺展、起消泡作用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较低,易于吸附于溶液表面,使溶液表面局部表面张力降低(即表面压增高),发生不均衡现象。于是铺展即自此局部发生,同时会带走表面下一层邻近液体,致使液膜变薄,从而气泡膜破坏。因此,消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易于铺展,吸附的消泡剂分子取代了起泡剂分子,形成了强度较差的膜;同

有机硅英文词汇

1.有机硅organosilicon 2.有机硅材料silicone material 3. 有机硅单体organosilicon monomer 4. 有机硅树脂 silicone resin 5. 硅烷silane, 常规硅烷conventional silane, 特种硅烷specialty silane 6. 硅油Silicone oil 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 7. 填料filler 8. 增粘剂adhesion promoter 9. 中间体Intermediate 10.硅橡胶silicone rubber 11.金属硅silicone metal 12.多晶硅polysilicon 13.催化剂catalyst, 铂催化剂 PT ( PLATINUM) CA TAL YST 14.捏合机Kneader 15.硅烷偶联剂silane coupling agent 16.硅粉silica powder 17.氯甲烷chloromethane 18.甲醇methanol 19.气相白碳黑fumed silica 20.室(高)温硫化硅橡胶Room(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 21. 一甲Mono 22. 单体Monmer 23. 氯甲烷Methylchloride 24. 共沸物DPLB 25. 密封胶sealant 26. 水解hydrolysit 27. 太阳能板solar array 28.:聚硅氧烷polysiloxane 29:硅氢(加成)反应hydrosilation reaction 30:嵌段聚合物block copolymer 31:沉淀白炭黑precipitated silica 32:含氢硅油(中文太笼统) polymethylhydrosiloxane 33:环体cyclosiloxane 34:二甲基硅油类比较确切的说法Polydimethylsiloxane 35:聚醚硅油Polyoxyalkylene-modified polydimethylsiloxane(比较确切,但足够罗嗦)也可以是Polyethers and polysiloxane copolymers 或者Siloxane-polyether copolymers 简单的是这个silicone polyethers 或者polyethersiloxane---还可以再组合,这么看来还是中文简洁36:加成固化 addition-crosslinking 37:107胶的确切说法hydroxyl 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端氢硅油。。。类似改动前面单词 39:弹性体elastomer 40:乳液emulsions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 产品英文名, Octamethyl cyclotetrasiloxane. 二甲基环硅氧烷 D.M.C 产品英文名,Dimethyl Cyclic Siloxane/ Dimethylcyclosiloxane

聚氨酯研究进展

聚氨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聚氨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包括氟硅改性、水性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和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指出了聚氨酯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氨酯;氟硅改性;水性;非异氰酸酯;纳米复合材料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urethane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f polyurethane, including fluorine-modified, water-based,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 and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demonstrat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polyurethane. Keyword: polyurethane; fluorine-modified; non-isocyanate; nano-composites 引言 聚氨酯树脂(PU)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它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硬度范围宽、强度高、耐磨、耐油、耐臭氧性能优良,且具有良好的吸振,抗辐射和耐透气性能,具有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良好的耐磨损性、抗挠曲性、耐溶剂性,而且容易成型加工,并具有性能可控的优点;它的产品形态多样,如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胶黏剂、纤维素、合成革等;因此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机械、家具等诸多领域。 1.氟硅改性 氟硅改性聚氨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氟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其表面能较低,因此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富集,可赋予改性聚合物涂膜优良的耐水、耐油污、耐候、耐高低温使用性能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常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将含有羟基或胺基的硅氧烷树脂或单体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将有机硅氧烷引到水性聚氨酯中,利用硅氧烷的水解缩合交联来改善聚氨酯的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在环氧硅氧烷作为后交联剂引入到体系中,形成环氧交联改性聚氨酯体系。Cheng(Cheng, Zhang et al. 2005)等人基于聚丙二醇(PPG),聚醚接枝聚硅氧烷(PE- PSI),2,4 -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4 -丁二醇(BDO)合成一个新颖的硅氧烷改性聚氨酯(PE- PSI)。Luo(Luo, Huang et al. 2010)等人基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以二端羟烷基聚[甲基-(3,3,3- 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为软段,聚己内酯(PCL)的混合软段的基础上,合成氟-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系列。Linlin(Linlin, Xingyuan et al. 2007)等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Si-PU)。硅烷改性聚氨酯的研究十分活跃,以聚氨酯为主链通过硅烷封端改性,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Mahdi(Mahdi, Syed Z. Rochester Hills et al. 2001)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密封胶对玻璃的粘接性,而且不用底涂剂,甚至可胶接油漆面和有机物污染的表面。Sun, DX(Sun, Miao et al. 2011)等用硅烷偶联剂(SiCA)改性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提高其热稳定性、

聚醚改性硅与聚醚和有机硅消泡剂的区别

聚醚改性硅和聚醚和有机硅消泡剂的区别聚醚改性硅与聚醚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的区别在于:聚醚改性硅结合了聚醚消泡剂跟有机硅消泡剂二者的优点,具有无毒无害,对菌种无害,添加量极少,是一种高性价比的产品。聚醚改性有机硅,是在硅氧烷分子中因如聚醚链段制得的聚醚-硅氧烷共聚物(简称硅醚共聚物)。 聚硅氧烷类消泡剂具有消泡迅速,抑泡时间长和安全无毒等特点,但它难溶于水,耐高温,耐强碱性差,聚醚类消泡剂,耐高温,耐强碱性强,但其消泡速度和抑泡时间都不甚理想,经过缩合技术接枝在聚硅氧烷链上引入聚醚链,使之具有二类消泡剂的优点,成为一种性能优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消泡剂。在硅醚共聚物的分子中,硅氧烷段是亲油基,聚醚段是亲水基。聚醚链段中聚环氧乙烷链节能提供亲水性和起泡性,聚环氧丙烷链节能提供疏水性和渗透力,对降低表面张力有较强的作用。聚醚端基的基团对硅醚共聚物的性能也有很强的影响。 常见的端基有羟基、烷氧基等。调节共聚物中硅氧烷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使共聚物突出或减弱有机硅的特性。同样,改变聚醚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会增加或降低分子中有机硅的比例,对共聚物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很容易在水中乳化,亦称作“自乳化型消泡剂”,在其浊点温度以上时,失去对水的溶解性和机械稳定性,并耐酸、碱和无机盐,可用于苛刻条件下的消泡,广泛用于涤纶织物高温染色工艺、发酵工艺中的消泡。此外,也可用于二乙醇胺脱硫体系的消泡及各种油剂、切削液、不冻押、水性油墨等体系的消泡,也适用于即印刷行业感光树脂制版后,洗掉未固化树脂的消泡,是一种很有代表性、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有机硅消泡剂。聚硅氧烷消泡剂通常由聚二甲硅氧烷和二氧化硅两个主要组成物质适当配合而成,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材的消泡剂是消泡体系中一类理想的消泡剂,就是因为其不溶于水,较难乳化,聚二甲基硅氧烷比碳链烃表面性能低,因此比通常

有机硅消泡剂概述

有机硅消泡剂概述 应用化学专业某本科生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摘要:该文探讨了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机理,介绍了各种有机硅消泡剂的特点和性能,论述了有机硅消泡剂的发展现状。简要介绍了有机硅消泡剂的使用 关键词:有机硅消泡剂;消泡机理;种类和性能;失活与再生;展望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印染、造纸、发酵和天然气脱硫等)若有大量的泡沫存在,不仅操作不便,浪费设备容量,而且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造成次品,极大地降低生产能力。[1]一般消除泡沫可通过静置、减压、加温等办法达到目的。但在当今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而有效的消除不断产生的泡沫,就需要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消除泡沫。自从德国物理学家Quincke首先提出用化学方法消除泡沫以来,消泡剂获得了很大发展。各类消泡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食品及化工生产中,其用量也在不断地增加。[2]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消泡剂品种繁多,性能各异。按消泡剂的形式可分为油型、溶液性、乳液型、粉末型和复合型;按消泡剂的组成可分为聚醚型、有机硅型、非硅型和硅醚混合型。其中有机硅类消泡剂由于具有以下特点获得广泛应用:[2] ①表面张力低,表面活性高,消泡力强。具有正铺展系数,能在发泡系统中的气液界面迅速铺展开;[3] ②热稳定性好,挥发性低。这保证了有机硅油消泡剂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③化学稳定性好。由于Si-O链及Si-C链结合比较稳定, 所以有机硅的化学惰性好, 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能在苛刻的条件下使用; ④无生理毒性。一般用作消泡剂的二甲基硅油聚合度较高,而脱除了低聚物的二甲基硅油是无生理毒性的; 1.有机硅消泡剂的作用机理 1.1泡沫的产生 ①必须有气液两相的接触,较多的气体分散在较少液体中形成两相体系——泡沫产生的必要条件; ②必须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以使发泡速度高于破泡速度,产生一个稳定的气液分散系统——泡沫产生的充分条件。 1.2泡沫不易消失的原因 当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或粘度较大的液体受到搅动时, 常常会产生不易消失的泡沫。这些泡沫较为稳定不易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2] ①表面活性剂溶液产生的泡沫具有抗拒泡沫壁破裂的"自我痊愈"效应; ②液膜表面各相邻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或溶液本身的高粘度,使得泡沫的表面粘度较高。 1.3消泡机理 消泡就是泡沫稳定化的反过程, 有机硅消泡剂一般是由下列两种作用达到消除泡沫的目的: 一是有机硅消泡剂在泡沫液膜上具有很好的铺展性能, 能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形成很薄的双膜层。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扩散展开的过程中,将泡沫液膜表面具稳定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开, 降低了泡沫壁局部的表面张力, 破坏了泡沫的"自我痊愈"效应, 使泡沫破裂。 二是当有机硅消泡剂分散在起泡液体中, 其分子可能插入到泡沫液壁,形成混合液壁。混合液壁的结构不均匀,导致其内聚性不佳, 局部粘度下降, 同样造成泡沫破裂。[2-5,6] 1.4有机硅消泡剂的优势 一种性能良好的消泡剂必须同时兼具消、抑泡作用, 即不但能迅速使泡沫破裂, 而且

氟硅丙烯酸聚氨酯疏水涂层的构效关系研究

氟硅丙烯酸聚氨酯疏水涂层的构效关系研究针对丙烯酸树脂存在的一些缺陷,人们常采用共聚、接枝、交联和共混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进而得到高性能的丙烯酸树脂。有机氟树脂和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耐腐蚀性、耐低温性、热氧化稳定性和防粘性等性能。 纳米SiO2(nano-SiO2)独特的纳米效应使其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涂料领域。本论文以丙烯酸酯类单体、端乙烯基硅化合物、有机氟单体和nano-SiO2等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氟硅丙烯酸树脂,再与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交联制备疏水涂层。 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nano-SiO2进行改性后,与丙烯酸类单体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nano-SiO2/含氟丙烯酸树脂(SiO2-FPEA),再与异氰酸酯交联固化,制备nano-SiO2/含氟丙烯酸聚氨酯(SiO2-FPAU)涂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耐老化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FPAU涂层具有很好的疏水性,nano-SiO2可以在涂层表面形成微纳米的粗糙结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的SiO2-FPAU涂层可以赋予涂层更好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经化学溶液长时间浸泡后不产生明显的外观缺陷,人工老化720 h后失光率低于30.0%。2、以含有羟基、羧基、烷基或含氟烷基的丙烯酸酯以及端乙烯基硅化合物为单体,通过乳液自由基聚合法得到了水性氟硅丙烯酸树脂(WFSiPA)乳液,再与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混合制备双组份涂料。 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有机氟、有机硅单体和固化剂对涂层性能影响。结果表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项目说明

STP(MS)树脂项目说明 目录 一、简介 (2) 二、工艺说明 (3) 三、原材料及动力消耗 (3) 四、人力资源 (4) 五、设备和辅助设施 (4) 六、场地需求 (4) 七、环境保护 (4) 八、资金投入及筹措 (4) 九、企业发展和投资回报及税收 (5)

一、简介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是改性密封胶的主要成分,在结构上继承了硅酮胶的端硅烷基结构和聚氨酯主链聚醚键结构的特点,不含溶剂,不会对被粘物造成污染,性能上综合了聚氨酯密封剂和硅酮密封剂的优点,即具有硅酮密封胶很好的耐候性能和抗形变位移能力,又具有聚氨酯密封胶良好的粘结性、可涂饰性和低污染性。发展硅酮密封胶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产品其相关技术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包括《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2013年修改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汽车、动车、高铁、航空、航天、太阳能、电子等工业飞速发展,市场对有机硅密封胶的需求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7 年,我国有机硅密封胶市场容量已超过100 万吨,产能超过5000 吨/年的有机硅密封胶生产厂 30 多家,产能超过 1 万吨/年的企业约 15 家,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在国内市场上尚属新产品,从生产和应用自2017年刚刚起步。随着轨道交通、船舶、工业装备和建筑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今后 5 年内将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式的增长,年均增长率可能超过 100.0%。目前国内至今尚无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和胶粘剂制造企业。 初期的树脂品种主要针对建筑密封胶行业,随着研发和营销的逐步深入,将进一步增加在电子、太阳能、民用家装等行业用胶的树脂品种。在渠道可控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向下游拓展,生产半成品胶(大包装用于批发)和成品胶,并展开网络营销。树脂和下游产品在欧美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有广大的市场,出口是重要的业务方向。

新型有机硅改性黏合剂及其分散染料 免水洗印花应用研究

印染助剂TEXTILE AUXILIARIES Vol.35No.10Oct.2018第35卷第10期2018年10月崔松松1,王莉莉1,2,吴明华1, 2(1.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理工大学 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为了改善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织物的得色量 (K /S 值)和耐摩擦色牢度,研制了双端乙烯基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应用于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研究了双端乙烯基聚硅氧烷用量及分子质量对印花织物K /S 值的影响,探究了黏合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因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印花织物的性能,并与聚丙烯酸酯比较。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用量为4%,分子质量为4000,印花织物K /S 值较高。在黏合剂用量为10%,焙烘温度为190℃,焙烘时间为3min 的工艺条件下,所得印花织物K /S 值达22.21,耐干摩擦色牢度4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3级,手感柔软光滑,相对聚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印花织物具有更好的印花效果。 关键词:硅改性;黏合剂;涤纶;免水洗印花 中图分类号:TQ264.1;TS19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 (2018)10-0047-05Novel silicone modified adhesiv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perse dye washing-free printing CUI Songsong 1,WANG Lili 1,2,WU Minghua 1,2 (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Eco-Dyeing &Finishing of Textiles,Ministry of Education,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To improve the K /S vaIue and rubbing fastness to coIor of disperse dye washing-free printed fabrics,the doubIe terminated vinyI poIysiIoxane modified poIyacryIate emuIsion was prepared.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 and moIecuIar weight of doubIe terminated vinyI poIysiIoxane on K /S vaIue of printed fabrics were studied,meanwhiIe,the effects of adhesive dosage,baking temperature and baking time on printing perfor ?mances were investigated.The properties of the printed fabric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poIyacryIate printed fabrics.The printed fabric had higher K /S vaIue when the moIecuIar of poIysiIoxane was 4000and its content was 4%.The washing-free printing process of the modified poIyacryIate adhesive was as foI ?Iows:the dosage of adhesive 10%,baking temperature 190℃,baking time 3min.The K /S vaIue of printed fabrics reached 22.21,the dry rubbing fastness exceeded grade 4,the wet rubbing fastness was above grade 3,and the printed fabrics had softer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971159.html,pared with poIyacryIate,the modified poIyacryIate had better printing effect. Key words:siIicon modification;adhesive;poIyester;washing-free printing 新型有机硅改性黏合剂及其分散染料 免水洗印花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简介:崔松松(1991-),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轻化工化学品及应用。 通信作者:吴明华,男,教授,博士后。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