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管出厂检验报告

胶管出厂检验报告

大方群策矿山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出厂检验报告

审核: 校核: 检验:刘刚

软管检验标准.doc

软管检验标准 1、目的:确保公司因生产需要而购进的包装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软管及其外盖等的检查。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3.1各种软管应符合我司的样品(包括双方确认的材质)或设计稿,并达到相应规格要求及配 合尺寸。 3.2 外观要求与检验方法: 3.2.1外观:软管外观应光滑、完整,无缺口、闭口,不能有明显线纹及粗糙感,无合缝线 凹坑、疤痕,表面无气泡及脱胶现象,软管周正,管壁厚度及上光应均匀;管头与管 身嵌合处不能有明显凹疤。 3.2.2印刷:要求与公司样稿相符,文字、图案要求清晰、规范、洁净、笔墨深浅均匀、不 得有毛边、无缺字、错别字、无污点、版面无偏移、歪斜、重影、整个印刷效果应光 滑均匀、统一。(销售品图案离中心左右偏差不得超过1mm,赠送品不得超过1.5mm) 3.2.3色泽:符合确认的标准样品,配以各色套印,套印准确,无明显色差。(特殊产品色差 必须规定在封样的上限/标准/下限范围内) 3.2.4洁净度:管、盖内外洁净、无灰尘、油污、黑点及墨渍等异物污染、无发丝等、表面 不得影响我司喷码效果。(效果:清晰不胶落)。 3.2.5表面塑化(上光油软管):要求均匀、平整、光洁、光亮,封尾处没光油部分不得超过 4mm。 3.2.6管口螺纹:螺纹饱满圆整无中断、缺口和严重毛边等现象。 3.2.7配合:与封样相比允许有0.5mm的公差。软管与盖子配合后打开时用力不得大于5kg, 不得有扎手现象;合拢时用力不得大于5kg;翻盖时蝴蝶结连接处不得有断裂现象, 未配合前盖子不得有打不开现象;(180、200g系列尤为重要) 3.2.8外包装: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容量、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数量、检验者代号 等信息,同时包装纸箱不得脏及破损并内衬塑料保护袋,用胶带“工”字形封箱,对 于易擦伤的软管或盖子须用塑料袋、卫生的纸等相隔,出厂前产品必须附出厂检验 报告单。 3.2.9注头:颜色与软管颜色相符且均匀,接头要牢固且与管身要完全吻合,口子要圆,肩平, 不能有脱落、开裂、针孔、歪斜、凹凸和变色现象,不能有注迹。 外观检验方法:以目测为主(部分数据用精确到0.1mm的直尺或卷尺测量),光线充足环境下,以正常视力,距眼正前方30cm-40cm处进行检查。 3.3功能(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3.3.1严密性:软管与内塞、外盖扣合应严密,无滑扣、漏水等现象。 检验方法:A、封尾软管:当软管口径为45mm时,按8-9kgf.cm的锁盖扭力,当口径为40mm 时,按7-8kgf.cm的锁盖扭力,当口径为35mm时,按5-6kgf.cm的锁盖扭力, 当口径为25mm、22mm时,按3-4kgf.cm的锁盖扭力,将盖子锁紧,浸入水中, 挤压管尾,无气泡产生。 B、不封尾管:装80%的水,静置二分钟应不发生漏液现象。 3.3.2粘离试验:软管印刷部位不得有粘离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以3M600履盖印刷(烫色)部位,抚平,来回压抚10次使履盖部位无气泡,然后以45度角瞬间撕去,无印刷(烫色)脱落现象。轻微脱落不影响整体识别可 接受。(烫金银处要缓慢撕开) 3.3.3坠落试验:不应有破裂、断头、顶针断裂、封尾开裂等现象。

胶管检验标准

胶管检验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胶(气)管检验标准 1、外观:表面无裂、损伤、气孔,管子壁厚的均匀,管体柔韧性好,PVC中间的夹层的白色编织线多,粗线。 2、材质:PU管、尼龙管;耐高压、耐磨损、耐气候(-20℃~+70℃)、耐无腐蚀性油类,高弹性、耐撕裂、伸缩自如、耐绕曲。 3、尺寸: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内外径误差严格控制在以下,采用卡箍式管接头和卡套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内径尺寸;采用插入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外径尺寸。 4、组装测试:安装连接头和气筒头无松动,气密性能良好;接10KG力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次以上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 太阳下暴晒4天,无变硬、变色现象 插气10KG使用,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以上无上述现象 低温脆性测试遵从MS 200-43 标准 .(1)中“A”方法,温度在-40±2oC之间,无裂纹、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胶管装配测试 膨胀测试压力在10±之间,测试管长度为305mm,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爆裂测试压力在10±之间,压力增加速率在S之间,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缠绕测试遵从MS 200-43 (1)标准 测试条件如下:测试时间 70小时,液压:,旋转直径:203mm,速度: 800±10rPm 热老化试验 ±1oC ,100小时; 耐臭氧试验 ; 6、检验规则根据GB/,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7、相关记录与表格《进料检验报告》 FM/QP10-01 制定审核批准

软管总成检验规范样本

软管总成检查规范 1 技术规定 1.1软管下料后,应检查软管规格、型号、下料长度与否与规定符合,软管切口 与否平整。切口端面与软管中心线垂直。 表1 软管切口垂直度 软管通径切口端面与软管轴线垂直度 通径≤25≥ 1 25<通径≤40 2 通径>40 3 1.2需剥外胶软管其剥胶长度应符合表2规定,剥胶后钢丝不能有损伤,无钢丝 散开现象,软管内壁无损伤。 表2剥胶长度表 1.3软管内壁应清洁,用手触摸无脏物灰尘粘着、无杂物。 1.4软管总成所安装接头、附件以及两端弯曲管接头之间装配角、自然弯曲方向 和总成长应符合规定。 1.5软管总成长度公差应符合表3规定。 表3总成长度公差表

1.6软管总成两端弯曲接头之间装配角角度偏差按表4规定。 表4装配角度公差表 1.7当软管总成扣压接头为三件套时芯子内孔变形量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芯子内孔变形量表 分体式软管总成套筒扣压先后外径应符合表6

表6套筒扣压尺寸表 1.8软管总成扣压后外套镀锌层应无脱膜现象。 1.9进行静压实验,按爆破压力1/2倍作为静压实验压力,保压时间为45s-60s,

不得有渗漏等异常现象。 1.10总成压力实验时,不得夹、碰伤接头。 2检查 2.1总成应由质检科总成检查员进行检查,以保证每根出产软管总成符合规定规定。 2.2对1.1、1.2、1.4、1.5条可以用卷尺、角尺、游标卡尺以及目测进行检查;对1.3条 可以用干净手触摸软管内壁,目测手上与否有脏物。 2.3对1.6条用角度测量工装进行检查。 2.4对1.7条可以用专用塞规或专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查。 2.5对1.8、1.10条用目测进行检查。 2.6对1.9条在静压实验台上进行实验。 2.7总成检查完毕后两端接头应用塑料闷头盖住或用塑料袋捆扎,以免接头碰伤及灰尘杂物进入。 2.8软管总成试压抽样检查和全检规定。

胶管检验标准

胶(气)管检验标准 1、外观:表面无裂、损伤、气孔,管子壁厚的均匀,管体柔韧性好,PVC中间的夹层的白色编织线多,粗线。 2、材质:PU管、尼龙管;耐高压、耐磨损、耐气候(-20℃~+70℃)、耐无腐蚀性油类,高弹性、耐撕裂、伸缩自如、耐绕曲。 3、尺寸: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内外径误差严格控制在0.125MM以下,采用卡箍式管接头和卡套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内径尺寸;采用插入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外径尺寸。 4、组装测试:安装连接头和气筒头无松动,气密性能良好;接10KG力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次以上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 5.1太阳下暴晒4天,无变硬、变色现象 5.2 插气10KG使用,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以上无上述现象 5.3低温脆性测试遵从MS 200-43 标准 7. 6.(1)中“A”方法,温度在-40±2oC之间,无裂纹、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 胶管装配测试 5.4.1膨胀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测试管长度为305mm,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2 爆裂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压力增加速率在0.5Mpa/S之间,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3 缠绕测试遵从MS 200-43 5.8(1)标准 测试条件如下:测试时间 70小时,液压:1.6-1.8Mpa ,旋转直径:203mm,速度: 800±10rPm 5.4.4热老化试验 ±1oC ,100小时; 5.4.5 耐臭氧试验 ; 6、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7、相关记录与表格《进料检验报告》 FM/QP10-01 制定审核批准

胶管检验标准

中山科星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WI-QP10-30-08-A 胶(气)管检验标准 1、外观:表面无裂、损伤、气孔,管子壁厚的均匀,管体柔韧性好,PVC中间的夹层的白色编织线多,粗线。 2、材质:PU管、尼龙管;耐高压、耐磨损、耐气候(-20℃~+70℃)、耐无腐蚀性油类,高弹性、耐撕裂、伸缩自如、耐绕曲。 3、尺寸: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内外径误差严格控制在0.125MM以下,采用卡箍式管接头和卡套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内径尺寸;采用插入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外径尺寸。 4、组装测试:安装连接头和气筒头无松动,气密性能良好;接10KG力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次以上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 5.1太阳下暴晒4天,无变硬、变色现象 5.2 插气10KG使用,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不良现象连续使用10以上无上述现象 5.3低温脆性测试遵从MS 200-43 标准 7. 6.(1)中“A”方法,温度在-40±2oC之间,无裂纹、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 胶管装配测试 5.4.1膨胀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测试管长度为305mm,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2 爆裂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压力增加速率在0.5Mpa/S之间,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3 缠绕测试遵从MS 200-43 5.8(1)标准 测试条件如下:测试时间 70小时,液压:1.6-1.8Mpa ,旋转直径:203mm,速度: 800±10rPm 5.4.4热老化试验 遵从MS200-43标准 5.5.2(1)方法A在直径30mm的圆柱筒中保持70±1oC ,100小时; 5.4.5 耐臭氧试验 遵从MS200-43标准5.3.2(1)方法 A 在直径30mm的圆筒进行200小时测试,用7倍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纹; 6、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7、相关记录与表格《进料检验报告》 FM/QP10-01 制定审核批准

软管总成检验规范方案

软管总成检验规 1 技术要求 1.1软管下料后,应检查软管的规格、型号、下料长度是否与要求符合,软管切 口是否平整。切口端面与软管中心线垂直。 表1 软管切口垂直度 软管通径切口端面与软管轴线的垂直度 通径≤25≥ 1 25<通径≤40 2 通径>40 3 1.2需剥外胶的软管其剥胶长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剥胶后钢丝不能有损伤,无 钢丝散开现象,软管壁无损伤。 表2剥胶长度表 1.3软管壁应清洁,用手触摸无脏物灰尘粘着、无杂物。 1.4软管总成所安装的接头、附件以及两端弯曲管接头之间的装配角、自然弯曲 方向和总成长应符合要求。 1.5软管总成长度的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总成长度公差表

1.6软管总成两端弯曲接头之间装配角的角度偏差按表4的规定。 表4装配角度公差表 1.7当软管总成扣压接头为三件套时的芯子孔变形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芯子孔变形量表 分体式软管总成套筒扣压前后外径应符合表6

表6套筒扣压尺寸表 1.8软管总成扣压后的外套镀锌层应无脱膜现象。

1.9进行静压试验,按爆破压力的1/2倍作为静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为45s-60s,不得有渗漏等异常现象。 1.10总成压力试验时,不得夹、碰伤接头。 2检验 2.1总成应由质检科的总成检验员进行检验,以保证每根出产的软管总成符合规定要求。 2.2对1.1、1.2、1.4、1.5条可以用卷尺、角尺、游标卡尺以及目测进行检验;对1.3条 可以用干净的手触摸软管壁,目测手上是否有脏物。 2.3对1.6条用角度测量工装进行检验。 2.4对1.7条可以用专用塞规或专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 2.5对1.8、1.10条用目测进行检验。 2.6对1.9条在静压试验台上进行试验。

软管总成检验示范

软管总成检验规范 1 技术要求 1.1软管下料后,应检查软管的规格、型号、下料长度是否与要求符合,软管切 口是否平整。切口端面与软管中心线垂直。 表1 软管切口垂直度 1.2需剥外胶的软管其剥胶长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剥胶后钢丝不能有损伤,无 钢丝散开现象,软管内壁无损伤。 表2 剥胶长度表 1.3软管内壁应清洁,用手触摸无脏物灰尘粘着、无杂物。 1.4软管总成所安装的接头、附件以及两端弯曲管接头之间的装配角、自然弯曲 方向和总成长应符合要求。 1.5软管总成长度的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总成长度公差表

1.6软管总成两端弯曲接头之间装配角的角度偏差按表4的规定。 表4 装配角度公差表 1.7当软管总成扣压接头为三件套时的芯子内孔变形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芯子内孔变形量表 分体式软管总成套筒扣压前后外径应符合表6

表6 套筒扣压尺寸表 1.8软管总成扣压后的外套镀锌层应无脱膜现象。 1.9进行静压试验,按爆破压力的1/2倍作为静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为45s-

60s,不得有渗漏等异常现象。 1.10总成压力试验时,不得夹、碰伤接头。 2 检验 2.1 总成应由质检科的总成检验员进行检验,以保证每根出产的软管总成符合规定要求。 2.2 对1.1、1.2、1.4、1.5条可以用卷尺、角尺、游标卡尺以及目测进行检验;对1.3条 可以用干净的手触摸软管内壁,目测手上是否有脏物。 2.3 对1.6条用角度测量工装进行检验。 2.4 对1.7条可以用专用塞规或专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 2.5 对1.8、1.10条用目测进行检验。 2.6 对1.9条在静压试验台上进行试验。 2.7 总成检验完成后两端接头应用塑料闷头盖住或用塑料袋捆扎,以免接头碰伤

胶管检验标准

(气)管检验标准胶 中间的夹层的白色编织线多,,管体柔韧性好,PVC表面无裂、损伤、气孔,管子壁厚的均匀1、外观:粗线。耐、,高弹性)、耐无腐蚀性油类耐气候耐高压、耐磨损、(-20℃~+70℃2、材质:PU管、尼龙管;。、耐绕曲撕裂、伸缩自如采用卡箍式管接头和卡套式管接,0.125MM以下3、尺寸: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内外径误差严格控制在内径尺寸;采用插入式管接头时,应注意管子的外径尺寸。头时应注意管子的 连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接10KG力 4、组装测试:安装连接头和气筒头无松动,气密性能良好; 10次以上无变形、漏气不良现象续使用 4天,无变硬、变色现象5.1太阳下暴晒 10以上无上述现象漏气、凸凹不平等不良现象连续使用5.2 插气10KG使用,无变形5.3低温脆 性测试遵从MS 200-43 标准 7.6.(1)中“A”方法,温度在-40±2oC之间,无裂纹、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 胶管装配测试 5.4.1膨胀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测试管长度为305mm,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2 爆裂测试压力在10±0.5Mpa之间,压力增加速率在0.5Mpa/S之间,无变形、漏气、凸凹不平等现象 5.4.3 缠绕测试遵从MS 200-43 5.8(1)标准 测试条件如下:测试时间 70小时,液压:1.6-1.8Mpa ,旋转直径:203mm,速度: 800±10rPm 5.4.4热老化试验 ±1oC ,100小时; 5.4.5 耐臭氧试验 ; 6、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4,C 类缺陷为1.0。

胶管质量管理规定

胶管质量管理规定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软管组合件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软管组合件的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进料检验的质量管理、工序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工检验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成品入库质量管理、以及区域划分的规定。 第二章:质量管理制度 第三条质量损失管理规定 凡软管组合件出货前,因设计、计划、投料、加工而造成返修、报废的损失费用在1000元以内的,由相关责任部门承担15%,1000元以上承担10~15%,其中所罚款项要落实责任者,直接管理领导附有连带责任。凡是内外部质量损失,部门领导在收到质量通报后必须落实责任者并于二日内将落实结果书面送交质管处,否则,部门主要领导人负管理责任。 第四条让步接受率的质量控制规定 当软管组合件的外购件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轻微不合格(不影响性能和安全)或在外观上有轻微缺陷,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

可以让步接收,但让步接收必须控制在2%以内,每超过1%,对责任人罚款200元。 第五条原材料采购质量管理制度 1、为确保采购产品符合工艺要求,供应处应根据供方提供产品质量控制、履约能力,编制《合格供方名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合格供方,不能随意更改,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 2、当合格供方在供货中出现质量问题时供应处应采取与供方沟通、停止其供货、索赔、取消合格供方资格等措施,以保证采购的产品持续符合要求,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 3、采购的原材料,由采购人员负责向合格供方索取质量检验记录,交技术部门验证,首次供货时需提供相关产品执行标准,供货过程中出现标准更换,应及时提供新标准。否则每出现一次缺项,扣罚供应负责人100元。 4、软管组合件零部件、原材料到货后,供应处填写送检单通知检验员,由检验员根据《外购件检验规程》参照标准进行入厂检验或验证,经检验合格后,保管员方可办理验收入库,否则每出现一次失误扣罚保管员100元。 5、仓库验收人员负责对所进原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进行自检,发现厂家更换、名称不符等一律不得验收入库,否则每出现一次扣罚仓库验收人员1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