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冷系统故判断与排除

冰箱制冷系统故判断与排除
冰箱制冷系统故判断与排除

如何判断电冰箱工作足否正常

电冰箱是一种热能转换装置,当 R12在蒸发器中膨胀蒸发时,由液态变成汽态吸收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R12在冷凝器内放出热量而由汽态变成液态,由此完成了热量从箱内到箱外的热交换循环过程。R12在蒸发器中的吸热和冷凝器中的放热都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其主要变量是由温度测得。因此,把握电冰箱制冷系统中各关键点的温度变化,是判断电冰箱制冷系统性能是否正常的1个的基本方法。

当电冰箱接通电源时,,随着压缩机启动运转,手触压缩机外壳时,有微微颤动感,并可听到压缩机电机均匀的运转声。用重锤式启动器的可以听到电冰箱后面发出轻微“塔”的一声,这是启动继电器触点闭合的声音。正常运转20~30分钟后,整个制冷系统便进入稳定工况。以环境温度32 ℃为例,此时压缩机的外壳温度可达85 ℃左右,手摸应有烫手的感觉。冷凝器的进口处(距压缩机排气口10~15cm处)温度可达60℃左右,手摸此处有较烫感觉。如果这两处温度过高,可能是压缩机有故障、冷凝压力过高、系统中含有空气等不凝性气体或制冷剂过量等原因。如果这两处温度过低,可能是压缩机阀片损坏、冷凝压力过低、制冷剂过少或泄漏、循环系统冰堵或脏堵、压缩机液击等原因。在冷凝器的出口端(即干燥过滤器前15cm处,温度为35℃左右,手摸此处有略高室温的感觉。顺着冷凝器的走向手摸各段管路,应有较均匀的温度递减基。如装有除露管,则手摸箱口四周应有略高于室温的感觉。打开箱门,蒸发器应有冷气溢出,有的同时结有一层薄、均匀的霜

,此时用手指粘一点水去摸蒸发器,手指有被粘住的感觉,耳朵靠近蒸发器,可以听到蒸发器内有

“嘶、嘶”的气流声或类似流水式由此可以判断巴冰箱的制冷系统工作正常。

把温度控制器的旋钮放到中间点或按照说明书所要求的位置关闭箱门,待电冰箱工作一段时间后。箱内温度下降到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温度点,温度控制器的触点断开,将电源切断,

压缩机停止_工作,完成一次循环。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环境温度的影响,箱内温度升高,待升高到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温度点,温度控制器的触点闭合,接通电源,压缩机启动运转,又开始下一次的循环。在完成制冷循环的过程中,压缩机的开、停时间受温度控制器的控制,一般停机时间应大于开机时间(电冰箱刚开始使用或一次性放入较多的物品的情况除外)。停机时间越长,说明箱体保温性能和门密封好。开机时间短,说明压缩机制冷量大、效率高、降温快。环境温度10~32℃(温带型),电冰正常工作时。冷藏室温度应能控制在0~10C范围内,冷冻室温度随星级标志不同而各异

电冰箱故障的检查方法

大家都有一个好奇心,都想知道自己冰箱都什么样的结构,也想出了小问题想自己来解决,不想花更多的维修费用。那现在就先教大家,怎么去检查冰箱的故障。检查冰箱的故障要从几个方面来判断分别是:看、听、摸、查、测等。

现在我就来先教大家“看”这种方法:

(一)未通电时

1.看冰箱的外观及内胆有无明显的损坏。

2.看各零件部件有无松动及脱落现象。

3.看制冷系统管道是否断裂,各焊口是否有油渍,冰箱底盘是否油污。

(二)通电时

1.看照明灯是否开门亮,关门灭。

2.看电冰箱压缩机是否能正常启动和运行。

3.看蒸发器的结霜情况,正常时通电5——10分钟应结霜,通电30——40分钟蒸发器应结满霜。若不正常时,有下面三种情况:

(1)只结半边霜。原因主要是:制冷系统泄漏;系统缺少制冷剂;蒸发器内有积油;压缩机效率差。(2)入口处只结一点霜。原因主要是:制冷系统泄漏;系统内缺少制冷剂;系统发生冰堵或是脏堵。(3)不结霜。原因主要是:制冷系统泄漏(大部分是蒸发器损坏);串气管焊堵导致制冷剂未充入系统内,或者是过滤器与毛细管焊堵,造成制冷计无法循环。

(4)看低压回气管是否结霜。正常时应不结霜,不正常时结霜。原因主要是制冷剂充出过多。

电冰箱制冷系统泄漏

冰箱因制冷系统泄漏或制冷系统堵塞,而造成压缩机不停机、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的现象,是电冰箱多发性故障之一。且两种故障现象大致相同,容易混淆,在维修过程中,若不能准确判断,不仅耽误检修时间,还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制冷系统堵塞

制冷系统堵塞一般有脏堵和冰堵两种,油堵比较少见。脏堵是由于制冷系统中有杂质(氧化皮、铜屑、焊渣),当它随制冷剂循环时,在毛细管或过滤器处发生堵塞。冰堵是制冷系统进入水分所致。因F-12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加之维修或加氟过程中抽空工艺要求不严,使水分、空气进入系统内。在压缩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样水分便随制冷剂循环进入又窄又长的毛细管。当每千克制冷剂含水量超过20mg时,过滤器水分饱和,不能将水分滤掉,当毛细管出口处温度达到0℃时,其水分从制冷剂中分解出来,结成冰,形成冰堵。脏堵和冰堵又分为全堵和半堵,其故障现象为蒸发器不结霜或结霜不满,冷凝器后部温度偏高,用手摸干燥过滤器或毛细管入口处,感到温度和室温几乎相等,有时甚至低于室温,切开工艺管有大量气体喷出。冰堵形成后,压缩机排气阻力增大,导致压缩机过热,热保护器工作,压缩机停止运转,大约25分钟左右后冰堵部分溶化,压缩机温度降低,温控器及热保护器触点闭合,压缩机启动制冷。所以,冰堵具有周期性,蒸发器可见到周期性结霜、化霜现象。

二、制冷系统泄漏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 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 )(i o o o W t t a K t t --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t o t i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 21) (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内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内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i o a a K 111 ++= λδ

空调工作原理及电路控制详解

空调工作原理及电路控制详解 近年来,我国空调器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2000年我国空调行业的生产规模便已经发展到1800万台左右,2003年度我国家用空调器行业的总生产能力已超过4000万台,2004年度这一数据已经扩大到了5500万台。目前,中国的空调器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调器制造大国,也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空调器生产基地。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空调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都经历了持续的增长,其中2001年度、2003年度和2004年度的增长尤为显着。 此外,近年来,百户城市居民家庭的空调器拥有量每年都有显着提高。空调拥有量在各地区差异较大。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中国的空调器出口也在连年迅速增长,空调器出口额占家电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2002年度、2003年度和2004年度我国空调产品的出口保持了十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2003年度国内空调企业的出口额首次突破千万台大关,超过了1400台。2004年度国内空调器企业的出口量更是超过了2300万台,与国内销量形成了齐头并进的格局。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大力推动SPMC65系列芯片的应用,并根据国家标准验证其性能,走进国内各家电生产厂家。 1 空调工作原理 (1)制冷原理 图 1-1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原理如图 1?1所示,空调工作时,制冷系统内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室外侧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节流毛细管降压降温流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热量;同时室内侧风扇使室内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的变冷的气体送向室内。如此,室内外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2)制热原理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种类

项目三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种类 【课时安排】:8个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冰箱的种类、规格和型号。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知识目标】: 1、电冰箱组成。 2、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种类。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电冰箱的基本组成: 一、概述 它主要有箱体、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附件四部分组成。 二、电冰箱组成 1、箱体:电冰箱的躯体部分,且来隔热保温。箱体内空间分为冷藏和冷冻两部分。 2、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作用,将箱内的热量转移 至箱外空气中去,使箱内温度降低,达到冷藏、冷冻食物的目的。 3、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用于保证制冷系统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自动而安全地工 作,将箱内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冷藏冷冻的目的。 4、附件:完善和适应冷藏、冷冻不同要求而设置的。 知识点二:制冷系统的组成 1)压缩机(2)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毛细管(5)蒸发器

一、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 冰箱制冷系统工作经历了四个过程: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 (1)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中的气态制冷剂,在内部汽缸内进行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把压力提高到与冷凝温度相对应的冷凝压力,经高压阀门从高压排气管送入冷凝器中。 (2)进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沿盘管向大气环境散热,与大气环境交换热量,同时在内部由气态冷凝成液态。 (3)液态制冷剂经干燥过滤器吸收水分、滤除有形赃物,优化制冷环境,防止制冷系统冰堵和脏堵。 (4)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节流,控制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对蒸发器的供液量; 把压力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送至蒸发器内。 (5)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剧烈地汽化转变成气态制冷剂,同时,沿盘管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制冷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二、压缩机

_80_C低温冰柜的系统设计

-80 C 低温冰柜的系统设计 卞荷洁 谷波 (上海交通大学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上海 200030) 摘 要 进行了-80 C 的低温冷柜的设计计算,该低温冰柜采用自然复叠制冷循环,采用R22/R14混合工质。文中涉及了蒸发器、冷凝器、冷凝蒸发器、中间换热器、毛细管和压缩机的设计计算。这种自然复叠式低温冷柜结构简单,在低温医学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主题词 自然复叠 低温冰柜 系统设计 1 引言 自然复叠制冷系统是一种采用多元混合工质的制冷系统,通过单台压缩机,自然分离,多次复叠的方法,在高低沸点组分间实现复叠,实现要求的制取低温的目的。对自然复叠制冷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59年,当时前苏联气体研究所的A.P.Klimeemko 教授采用碳氢化合物作制冷剂,用该系统液化天然气。接下来,1959年Smith 和Kennedy 也论述了此种系统,他们采用R12和R115制冷剂的混合物,并在传统复叠冷凝前加了制冷分馏冷凝器。1965年,Fuderer 应用与Podbielniak 类似的原理获得了美国专利。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社会对能源、环保的重视,随着对混合工质研究的深入,各国科学工作者展开了对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的研究,美国RE VCO 公司利用自然复叠循环的原理研制出-150 C 的低温冰箱。由于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具有比较大的工作温区,无论是在普冷领域还是在低温电子、低温医学中的血液、器官保存、食品的冷冻干燥、气体液化等低温领域,都具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我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大学和医院陆续进口了这种低温冰箱。随着我国制冷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企业开始研发该种制冷系统,因而现在对该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意义较大。2 系统的基本构成 自然复叠制冷是在传统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气液分离器、中间换热器和冷凝蒸发器,从而区别于传统制冷系统,可以通过单台压缩机,完成不同沸点组分的分离复叠。它的简单系统循环过程如下: 当制冷从压缩机A 排出后,经过干燥过滤器,进入冷凝器B,通过换热器G 1。由于制冷剂的二元组分的沸点不同,在冷凝器B 和换热器G 1中制冷剂中的大部分高沸点组分被冷 2003年第2期低 温 工 程 No 2 2003总第132期 C RYOGENICS Sum No 132 本文于2003年1月6日收到。卞荷洁,女,24岁,硕士生。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制热原理介绍 空调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制冷状态,实线表示制热状态 制冷过程 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混有饱和蒸汽)---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或稍有过热度的过热蒸汽了。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要吸热,这就是空调制冷。室内机回气:回气管到室外机经由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进入消音器--四通阀4-3到压缩机低压回气侧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过程:实线表示制热状态 制热时四通阀开闭状态与制冷是正好相反,流经的顺序是: 压缩机高压出口经四通阀1---4到消音器---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室内机热交换器---回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毛细管---热交换器---四通阀2---3到储液器---压缩机低压侧。 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的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用于制冷时检测热交换器的管道温度,如果温度异常升高则可计算出管道压力,进而把温度异常信号送给控制板。 室外机的室外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主要用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室内机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检测热交换器温度,如制冷或制热时在一定时间内热交换器温度达不到所规定的管温,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进行分析,例如系统内制冷剂不足或无制冷剂,室内机管温就不正常,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控制板做出停处理,进而保护压缩机,避免压缩机长时间高温运转。因为压缩机长时间高温是极有可能被烧毁的。 空调制冷原理图空调系统 室外机结构图片

制冷系统部件的设计与选型1

第四章系统部件的设计与选型 该制冷系统试验装置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低温箱体(含蒸发器)、节流元件、冷凝-蒸发器等主要设备,还有回热器、气液分离器、干燥过滤器等辅助设备。本章主要介绍这些设备的设计及选型(或制作)等内容。 §4.1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53]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最主要部件,是实现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必不可少的部件,起着压缩及输送气体的作用。目前,在中、小型空调和冷柜机组中,容积式制冷压缩机为主要机种。随着制造和设计技术的进步,开启式压缩机在小冷量范围内已由半封闭式、全封闭式压缩机所代替。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制造相当成熟,在中小型制冷系统中广泛采用。该类压缩机的优点为:电机的工作性能较可靠,噪音低,使用方便[53-54]。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后,为得到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容积式压缩机,如:旋转活塞式、滑片式、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据本次设计蒸发温度较低的特点,将经验成熟的活塞式压缩机作为选型对象,按照制冷循环热力计算所求压缩机理论输气量进行选配,同时也应考虑压缩机结构性能上的要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压缩机的工作容积、转速、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吸气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型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关系曲线(性能曲线)一般由制造厂提供。应用这些曲线图,可确定在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能效比等数值。若无性能曲线作为参考,可按压缩机产品样本所提供的输气量选型。 §4.1.1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状态参数 吸气状态参数: t 1= -20℃,P 1 =1.5bar,h 1 =391kJ/kg,s 1 =1.875kJ/kg v 1 =0.2092m3/kg,制冷剂状态为过热气体。排气状态参数: t 2=114℃,P 2 =18bar,h 2 =473.7kJ/kg,s 2 =1.875kJ/kg v 2 =0.019888m3/kg,制冷剂状态为过热气体。§4.1.2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1)压比

冰箱制冷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

《部分:电冰箱制冷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 编制: 第一部分家用电冰箱基础知识 一、含义 家用电冰箱:即一个供家用的具有适当容积和装置的绝热箱体,用消耗电能的手段 来制冷,并具有一个或多个间室,它包括冷藏箱、冷藏冷冻箱、冷冻箱。 二、构造 家用电冰箱是由箱体、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附件四大部分组成。 箱体包括门体和箱体,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储物空间,保持箱内冷量尽可能少的散发到箱外。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干燥过滤器以及制冷剂组成。 制冷系统的作用就是保持稳定不断的从冰箱箱体内吸收热量,排放到大气 中去,以使家用电冰箱内长期处于低温状态。 电气控制系统由温控器、定时器、启动继电器、过载保护器、电加热器、照明灯以及其它电气部件构成。通过这些零部件控制压缩机的开停,从而使冰箱制 冷系统间歇性的制冷,并使电冰箱内温度控制在用户所需要的低温范围内。 附件包括搁物架、果蔬盒、瓶座、瓶栏杆、制冰盒、储冰盒、刮霜铲、接水盘、蒸发皿、铰链、底脚等附属零部件。 三、分类 1、电冰箱按外形(即其所含箱门的多少)可分为单门电冰箱及双门、三门、四门 等多门电冰箱,多门电冰箱中又增设有对开门式、抽屉式等结构。 2、电冰箱按用途可分为: 1)冷藏箱(以汉语拼音字母C表示) 2)冷藏冷冻箱(以汉语拼音字母CD表示) 3)冷冻箱(以汉语拼音字母D表示) 3、电冰箱按使用时的气候环境可分为: 1)亚温带型(以SN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0---32℃; 2)温带型(以N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6---32℃; 3)亚热带型(以ST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8---38℃; 4)热带型(以T表示),气候环境温度为:18---43℃; 4、电冰箱按冷却方式可分为: 1)直冷式(即冷气自然对流式)电冰箱; 2)间冷式(即冷气强制对流式)电冰箱,又称为风冷电冰箱、无霜电冰箱; 3)风直冷电冰箱,即包括直冷、风冷两种制冷方式。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1、制冷系统原理介绍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压缩制冷系统循环见下图1-1。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

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2、冷柜制冷系统设计 2.1、冷柜制冷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制冷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落实一款产品的整个制冷系统,需明确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一系列制冷件,但也要考虑其它零件,如感温导管、连接管等。简单来说,就是制冷人员要将整个制冷系统考虑一遍,并在明细表中确定下来。需要考虑的大原则是零件尽量通用,产品设计零件数量少,零件规格通用化,加工设备(包括外协厂制作加工)尽量少,生产效率高。 针对冷柜系统焊点要尽可能少,简单产品不超过10个焊点,最多不超过15个。压缩机物料号需技术副总审批,通用化高的制冷件物料审批需部长级审批,

电冰箱的组成

冰箱由哪几部分构成 (2010-02-23 19:50:22) 转载▼ 电冰箱主要由箱体、门体、制冷系统、电气系统及附件五部分组成。 一.箱体和门体 箱体、门体根据不同的温度要求组成若干间室,与外界空气隔绝并分别保持一定低温。箱体、门体由箱壳、箱胆、门壳、门胆等结构件和绝热材料组成。 1. 箱壳、门壳一般由0.4-0.8mm的冷轧钢板作成,表面经磷化与喷塑(或喷漆)处理。为了美观,门壳多用彩板,有的冰箱已经使用拉丝板。 2.箱胆、门胆一般用厚1.2-5mm的ABS板或HIPS板经真空成型作成。箱胆也有用铝板作成的,这种箱胆强度比塑料好,但耐腐蚀性不如塑料。 3.隔热层 过去冰箱的隔热层都用玻璃棉充填,现在冰箱隔热层都用聚氨酯发泡塑料。聚氨酯发泡塑料是在异氰酸酯、聚醚的聚合反应中,加入发泡剂发泡而成。 发泡剂过去都采用R11,这种发泡剂对大气层的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现在的发泡剂逐渐改为R141b或环戊烷,这两种发泡剂都是环保发泡剂。 4.门铰链 箱体和门体由门铰链联接在一起。单门电冰箱有上、下两个铰链,双门电冰箱有上、中、下三个铰链。门铰链上一般都加一个限位机构和一个自锁机构。 5.门封条 为防止冰箱内冷气外泄和外界热气侵入,在门体的内壁四周装有磁性门封条,依靠磁条的磁力,将门封与箱体铁皮紧紧吸住。门封条是用软质聚氯乙烯挤塑成条,将磁性胶条穿入塑料门封条的空心管里,四角热粘合而成。康佳冰箱的门封条基本都可以进行拆卸,方便清洗。 二.制冷系统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组成,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进行热交换,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冰箱外的空气中去,达到使冰箱内降温的目的。 1.压缩机 家用电冰箱用压缩机一般为全封闭压缩机。它的全称为“电冰箱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它实际是将压缩机与电动机全部密封在机壳内。 (1)压缩机的作用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输送和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制冷剂在系统中进行制冷循环。当压缩机电动机带动曲轴作旋转运动时,连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式运动。活塞在气缸中所作的往复运动,可分为吸气、压缩、排气和膨胀四

低温冷柜设计特点

低温冷柜设计特点 在生活节奏、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现代人、尤其是白领阶层去采购食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对食物口感、营养、安全方面的要求还越来越高。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选择一款家用低温冷柜就非常必要了。 家用低温冷柜采用微电脑控制,数码显示,箱内温度10℃至-50℃、-60℃可调,像三文鱼这类的高营养的食品,需要储存在深冷环境下营养才不会流失;冷柜采用高低温报警控制,可根据需要设定报警温度点,智能报警,使用可靠,尽享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家用低温冷柜采用复叠制冷技术,制冷速度快,冷力超强;采用优化复叠制冷技术,独特的蒸发冷凝换热系统设计,制冷能力更强,无氟发泡、无氟制冷,绿色环保,超厚保温层,锁住冷气,保温效果好;采用多重保护功能,开机延时,停机间隔,键盘锁定与密码保护功,防止随意调整参数;能让用户安全又省心。 据了解,10℃到-40℃可调温区,涵盖家庭食物保存的所有低温需求,让食物快速通过冰晶生成区,快速冷动,深度保鲜。 低温冷柜可阻霜、抑菌、除味,除霜周期延长3倍,阻霜,功能高于其他品牌,全时、全效、全方位锁定食物新鲜和营养。 家用低温冷柜采用当前最时尚、最新潮的苹果派智能触控。隐藏式苹果派造型,图案来自跑车仪表盘设计灵感,风格清新简洁,四种角度,轻松实现冷藏、微动、冷冻、速冻无极转换。家用低温冷柜自上市以来,得到了8090后白领的青睐,也成为很多家庭冷柜的选

择。 食物如果因长时间保存在普通冷柜里会造成营养流失,口感也大打折扣。-40℃的低温冷柜可以让食材保持时间更长,保鲜效果更好,营养不流失,口感也不打折扣。 -40℃低温冷以来保存食材效果显著,这是因为肉类、鱼类等食材在-40℃的低温下细胞分解就会变慢,营养不易流失,是高档食品的储存神器。如三文鱼、驴肉、鲍鱼等高档食材在普通的冷柜里保存几个月之后,口感会变差、营养和口感也大打折扣。采用-40℃低温冷柜在保存三文鱼几个月之后,颜色新鲜、口感鲜嫩无比,营养流失很少。在节能方面,该款产品一天0.65度点,够冷还省电,这对于用户而言真是两全齐美。 -40℃家用低温冷柜采用智能控温,温度精准,冷藏在1—10℃可调;冷冻在-10—-40℃可调,采用苹果派温控,好处是需要多少度就调多少度;柜内还设有阻霜盒,可减少柜内冰霜的产生,消除异味。采用压花铝板内胆,迷宫式接缝,导热好;采用内嵌式把手,不占空间开启方便,银色饰条装饰,美观大方;在人性化设计方面,该产品内置可拆卸挡板,根据需求,任意拆卸,分装储存食品,使用方便。在外观上,-40℃家用低温冷柜顶部采用拉丝纹理面板,美观时尚大气,表面光滑易清理。 -25℃低温冷柜是医用冷链产业中众多的医疗科研设备之一,产品适用于医院、血站、科研院所、疾控防疫、畜牧等行业机构,用来冷冻保存血浆、试剂、疫苗、生物材料等,适用于疾病防控、医院、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等)

§3.4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2、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工具(双表修理阀、真空泵)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的方法和操作。 二、工具器材 1、制冷压缩机 2、双表修理阀 3、真空泵 4、电冰箱模型 5、制冷剂R12 三、相关理论知识 1、制冷压缩机 (1)制冷压缩机的分类 压缩机主要类型有:活塞式、旋转式和涡旋式三种。根据压缩机和电动机连接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种。电冰箱制冷系统使用的压缩机属于全封闭式压缩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又可分为连杆式、滑管式、电磁式三种。 (2)全封闭式压缩机的特点 压缩机与电动机共用一主轴,安装在利用弹簧悬吊的钢制机壳内,机壳采用焊接密封。从其外形看,封闭的外壳有三根铜管(即吸气管、排气管、工艺管)和一个电动机的电源接线盒(如图3.4-1所示)。 全封闭式压缩机与开启式、半封闭式压缩机相比,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噪音更小,制冷剂不易泄漏,日常维护工作量很小,特别适用于家庭小型制冷装置。

图3.4-1全封闭式压缩机外形图(3)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简介 1) 机械部分 用专用工具打开压缩机顶盖,看见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如图3.4-2所示。 图3.4-2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 2) 压缩机的电动机 小型压缩机的电动机大多是单相电动机,其绕组由启动绕组和运转绕组两部分构成,通常启动绕组较细、运转绕组较粗。共有3个引出线端子:R、S、C,如图3.4-3所示。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

§3.4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2、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工具(双表修理阀、真空泵)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电冰箱制冷系统抽真空、充注制冷剂的方法和操作。 二、工具器材 1、制冷压缩机 2、双表修理阀 3、真空泵 4、电冰箱模型 5 、制冷剂R12 三、相关理论知识 1、制冷压缩机 (1 )制冷压缩机的分类 压缩机主要类型有:活塞式、旋转式和涡旋式三种。根据压缩机和电动机连接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种。电冰箱制冷系统使用的压缩机属于全封闭式压缩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又可分为连杆式、滑管式、电磁式三种。 (2 )全封闭式压缩机的特点压缩机与电动机共用一主轴,安装在利用弹簧悬吊的钢制机壳内,机壳采用焊接密封。从其外形看,封闭的外壳有三根铜管(即吸气管、排气管、工艺管)和一个电动机的电源接线盒(如图3.4-1 所示)。 全封闭式压缩机与开启式、半封闭式压缩机相比,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噪音更小,制冷剂不易泄漏,日常维护工作量很小,特别适用于家庭小型制冷装置。

图3.4-1全封闭式压缩机外形图 (3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简介 1)机械部分 用专用工具打开压缩机顶盖,看见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如图 3.4-2所示。 图3.4-2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分 2)压缩机的电动机 小型压缩机的电动机大多是单相电动机,其绕组由启动绕组和运转绕组两部分构成, 常启动绕组较细、运转绕组较粗。共有3个引出线端子:R、S、C,如图3.4-3所示。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制冷系统原理介绍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压缩制冷系统循环见下图1-1。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蒸发器和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分配器、、、易熔塞、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低于露点温度t d,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0.2 t o t i

)(i o o o W t t a K t t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21)(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t o ——箱体外空气温度,℃; t i ——箱体空气温度,℃ αo ——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αi ——箱体表面对箱空气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i o a a K 111++=λδ

3-电冰箱系统设计

3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 冰箱制冷系统的设计基本思路和顺序是:先根据要求确定箱体尺寸,然后根据箱体尺寸确定热负荷,根据热负荷和其他发热元件可以确定冰箱的基本能耗,并依次确定压缩机,同时可以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两大主要传热设备,最后才是确定节流元件和制冷剂充注量。当然,计算设计不可能是很准确的,最后还需要通过试验和不断的调试来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 保温层设计 3.1.1 保温层设计方法 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关键是产品的成本与性能,而保温层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①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能耗要求; ②产品的不同风格和设计特点; . ③市场对发泡料的限制条件; ④产品成本的综合对比选择; ⑤产品的市场要求:全球性、区域性、特殊客户; ⑥产品的未来发展考虑。 冰箱保温层厚度是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总会与不同部门发生冲突,当然要求的厚度越薄越好,这样成本低,容积大,但由于技术的能力有限制的,在能耗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厚度也不是可以薄到想要的程度,因此在厚度的设计方面存在选择是否合理的问题。 目前冰箱箱体都采用硬质聚氨脂整体发泡作绝热层,其绝热性能好,适于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发泡后的箱体内外壳被粘接成刚性整体,结构坚固,内外壳厚度可以适当降低,无须对箱体做防潮处理,年久也不会吸湿而使热导率增大。 电冰箱绝大多数为立式结构。箱体结构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 0年代以前主要是厚壁箱体(厚度为60~65mm);60年代是薄壁箱体(厚度30~3 5mm);70年代是薄壁双温双门;80年代以后世界上趋于采用中等壁厚箱体(厚度为40~45mm),并以箱背式冷凝器的三门三温或双门双温自然对流冷却(即直冷

冰箱冷藏室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 . - 目录 摘要 (1) 1 引言 (1) 2 设计思路 (2) 2.1 设计任务 (2) 2.2 设计的理论基础 (2) 2.3 冰箱的系统组成 (2) 2.3.1 蒸汽式压缩机电冰箱 (2) 2.3.2 直冷式电冰箱 (3) 2.4 总体设计方案选择 (3) 2.5 方案总体介绍 (4) 3 硬件系统设计 (4) 3.1 系统总体结构 (4) 3.2 温度采集模块 (5) 3.2.1 温度采集模块的选择 (5) 3.2.2 DS18B20测温电路 (6) 3.2.3 测量数据的比较 (7) 3.3 单片机系统及液晶模块 (7) 3.3.1 微处理器(单片机) (7) 3.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8) 3.4 输出控制模块 (9) 4 软件设计 (9) 4.1 主程序流程框图 (10) 4.2 DS18B20工作的流程图 (12) 5 调试与实验 (12) 5.1 使用说明 (12) 5.1.1 Keil单片机模拟仿真 (12) 5.2 功能测试 (14) 5.2.1 温度测量分辨率 (14) 5.3 晶振的选择 (14) 附录1 硬件原理图 (15)

冰箱冷藏室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本智能温度控制主要由温度采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单片机智能控制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组成。此次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冰箱温度控制器,温度信号更加精确,利用单片机控制冷藏室温度在1℃~5℃之间,当温度低于1℃,继电器不工作;当温度高于5℃,继电器开始工作,并且利用液晶显示冷藏室温度的变化。 关键词:温度采集;液晶显示;温度控制 1 引言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功能也越发的多样。单片机因为他本是的诸多优点,比如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开发的周期短,成为各种检测控制方面被广泛应用的元器件,在电子工业生产中变为不可缺少的存在,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也发挥了很多的作用[1]。而在日常生活中,冰箱已经成了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此对于冰箱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其中冰箱的智能温度控制是现今市场上冰箱重要选择。 现在市面上的冰箱大多都包含着两部分,分别是冷藏室和冷冻室。其中冷藏室用于冷藏食物,要求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不可冻伤食物;冷冻室一般用于对食物的冷冻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用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目前信息技术中前端的产品就是传感器,而其中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方面的传感器就是温度传感器,在这些领域中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是位于各种传感器的第一位[2]。 智能温度传感器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在其内部就应用了A/D转换器,但他测量的温度X围比较低,而且也只有1℃的分辨率。到了21世纪以后,智能温度传感器正在迅速的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发展[3]。 传统电冰箱的温度一般是由冷藏室控制。冷藏室、冷冻室之间不同的温度是通过调节蒸发器在两室的面积大小来实现的,温度的调节完全是依靠压缩机的开停来控制。但是影响冰箱内部温度的因素有很多种:如放到冰箱内的食物

冰箱压缩机原理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冰箱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世界上的物质有三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在一定条件下三态可以相互转化。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很多热量,简称为“液体汽化吸热”,电冰箱就是利用了液体汽化吸热来制冷的,该种电冰箱由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作功,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热的原理制成的。 电冰箱的喉管内,装有一种称为氟利昂:freon,俗称雪种的致冷剂。常用的一种为二氟二氯甲烷(CCL2F2),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的气体,沸点为29℃。氟利昂在气体状态时,被压缩器加压,加压后,经喉管流到电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借散热片散热(物质被压缩后,温度就会升高)后,冷凝而成液体。液体的氟里昂进入蒸发器的活门之后,由于脱离了压缩器的压力,就立即化为蒸汽,引致冰箱内部冷却。汽化后的氟里昂又被压缩器压回箱外的冷凝器散热,再变为液体,如此循环不息,把冰箱内的热能泵到箱外。 蒸气压缩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循环原理图见图。它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其动力来自压缩机,干燥过滤器用来过滤赃物和干燥水分,毛细管用来节流降压,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和蒸发器。 制冷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排入冷凝器中,向周围的空气散热成为高压过冷液体,高压过冷液体经干燥过滤器流入毛细管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状态,进入蒸发器中汽化,吸收周围被冷却物品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到所需值,汽化后的气体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吸入,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压缩机冷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行,保证了制冷过程的连续性。

空调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图

空调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图 作为现代家庭调节室内温度的重要电器,空调在家居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用户都是采用的冷暖两用型空调,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实际上就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循环, 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其中,制冷剂能携带、 转移热量,实现空气各种形态的转变。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空调的 制冷与制热原理。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制冷循环原理 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 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 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 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图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空调制热循环 除了制冷,冷暖两用空调还可以制热。其实简单得说,空调制热 循环就是将制冷过程颠倒了过来,当然颠倒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还需要额外增加一些部件,并且这样还会影响到空调的工作效率。空调制热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在0度以下,空调制热能力会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调在零下5度以后基本停止工作。变频空调稍微好一些,可以达到零下15度以内正常工作,再低也无能为力了,所以有些空调在 制热上加入了电热辅助,也就是装上了电热丝,就像某些取暖器一样,这样双管齐下,制热效果会更好。 普通方式制热的空调叫做热泵型,带有电热丝的叫做电热辅助

型。电热辅助型虽然效果要好过单纯热泵型,但是由于电热丝的能效比只能达到1:1,所以其耗电量也是巨大。为了节省耗电量,一般空调都会把电热丝的功率作的很小,基本上只有其制热量的10%。 本文由舒适100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图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塔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如下: 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成气态,冷却泵将冷却水送到冷却塔上由水塔风机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中央空调系统部分组成: 冷冻水循环系统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冷却水循环部分 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 主机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冷媒会释放出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并送到室外的冷却塔上,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去。随后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在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降压装置时,因为压力的突变而气化,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不断气化,同时会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使其达到较低温度。最后,蒸发器中气化后的冷媒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

直冷电冰箱制冷系统优化设计探析

直冷电冰箱制冷系统优化设计探析 李刚蔡颖玲张凤林王军车景顺摘要:冷冻室蒸发器采用多层换热片的复合立体结构,在S型制冷盘管壁外侧固定套装翅片,增加冷冻室顶部和低部两个高温区制冷量。将冷冻室按1:1划分出变温室,通过其中温度传感器控制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制冷剂回路切换,将变温室按冷冻、软冷冻、冷藏使用,也可关闭。通过横、竖盘管混排结构的丝管式冷凝器设计,借助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负荷匹配及其与毛细管制冷剂流量匹配,通过防凝露管走向及位置设计、蒸发器管道位置及走向布置和回气换热器设计,研制的BCD-186CHS直冷电冰箱最大负荷日耗电0.39度,在变温室为节能状态时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关键词:热工学优化设计理论分析直冷电冰箱制冷系统1前言电冰箱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电冰箱的产量由1991年的470万台增加到2001年的1349万台,平均年增长11.1%[1]。而电冰箱的耗电量占家用电器总耗电量的32%[2],所以,节能降耗和环保是电冰箱研发工作的重要课题,而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能力、软冷冻及变温技术优化设计则是关键因素。2蒸发器的优化设计研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减小冷藏、冷冻两蒸发器的面积比差值,在总面积一定情况下,尽量加大冷藏室蒸发器的面积,采用

大内径蒸发管、增加蒸发管长度及双管并行排列结构等,保证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有最佳的开停比,从而保证在一定环境温度下耗电最少。第二,设计高效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是由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多个换热层片和连接所有换热层片的连接管组成的复合立体式结构[3],换热层片由多个并列S型制冷盘管构成,且在其盘管壁外侧固定套装翅片,大大增加了制冷盘管与空气间接触面积,如图1示。该蒸发器在不改变电冰箱结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冷冻室蒸发面积,增加冷冻室顶部和低部两个高温区制冷量,使其快速达到规定要求,缩短压缩机工作时间,大幅降低能耗。冷藏室采用导热粘接胶膜将压扁铜管紧紧粘在传热铝板上,并通过高粘合双面胶粘贴在冷藏室内胆上,增强传热效果。第三,合理安排蒸发器位置和制冷剂走向。据箱内自然对流情况,制冷剂流向采用逆流式换热,毛细管和回气管采用较长的并行锡焊或热塑工艺等,以提高换热效果。第四,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相结合方法,合理匹配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努力减小冰箱工作系数,避免过低蒸发压力和过高冷凝压力,达节能目的。3 冷凝器优化设计在优化冷凝器设计中除合理增大冷凝面积外,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3.1 设计横、竖盘管混排结构冷凝器:在冷凝器内为制冷剂气液两相状态,分析冷凝器中制冷剂流态变化和内、外部换热条件,横排管冷凝器的换热系数比竖排管冷凝器增加3倍以上,为加强流体扰动,破坏流动边界层,采用横、竖盘管相结合走

毕业设计-电冰箱的制冷控制系统

前言 众所周知,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而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冰箱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温控,其控制精度差,功能单一,控制方式简单难以满足冰箱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功能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单片机性能好,控制功能强,工作可靠,成本低等优点,现在已经在家电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临国内电冰箱发展的现状,在技术上还与其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电冰箱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适应当代个性时尚、节能环保、智能高端、精确温控的发展方式,使人们体验闻所未闻的个性化感受,快捷与原汁原味不再是梦想。新一代产品在控制上还增加了人工智能,使家电性能更优异,使用更方便可靠。 本次设计基于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首先,我对传统电冰箱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调查了10多个品牌的电冰箱的控制系统,研究了他们制冷的优缺点,吸收了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其后,我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其中最多的是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关于制冷方面的论文,丰富了我们的理论依据。然后,根据我拥有的材料用单片机实现电冰箱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最后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其软件设计。 第1章电冰箱系统概述 1.1 单片机概述 自从1971年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微型计算机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速度、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档微型计算机及其系列化,向大、中型计算机挑战;另一个是稳定可靠、小而廉、能适应各种领域需要的单片机。 单片机是指把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电路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块单片机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