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9)

.

浙江省2007年1月自学考试试题人际关系心理学答案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C

4、A

5、D

6、B

7、C

8、C

9、B 10、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改变重要性

2、印象管理

3、自我控制

4、公正世界的假设

5、体验

6、内心接受

7、融合8、学习者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

3、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

种状态。

4、合作是指相对软件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

5、自我服务偏见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特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

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何为习得无助?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答:(1)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

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2分)

(2)习得无助的不良影响在于对人的动机方面(1分)、认知方面(1分)和情

绪方面(1分)

(适当展开1—2分)

2、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答: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包含的内容很广(1分);表现的方式独特(1分);

变化的速度很快(1分);受崇拜对象影响(1分);时尚的象征作用

(1分);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1分)。

(适当展开1分)

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答:(1)旁观者效应(1分)

(2)情景的模糊性(1分)

(3)榜样人物的作用(1分)

(4)求助者的特点(4分):①依赖性②亲密关系和吸引力③类似性

④责任

4、简述冲突的形式。

答:(1)个人内部的冲突(4分):

①接近—接近型②回避—回避型③接近—回避型④双重接近回避型

(2)人际冲突(3分):①“零—总和”冲突②“非零—总和”冲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论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答:(1)沟通者。(3分)包括可信性、睡眠者效应、类似性

(2)沟通内容。(3分)包括利用情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

(3)沟通对象。(3分)包括听众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让听众承诺、个性因素

(适当展开可加1—3分)

2、列举人际知觉中主要的归因理论、并谈谈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答:归因理论(5分):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凯利的因果归因理论、

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归因理论的应用(3分):心理健康、绩效评价、冲突。

(适当展开1—4分)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创业学试题(生态51_孙晓燕_1225107)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2、劳动合同 3、固定资产 二、填空 1、企业的记账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一家企业至少要运转______个月以上,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付业主及家庭的钱。 3、要想成功,首先得有强烈的________和_______,要有_______和_____,还要_______,要给企业员工树立好榜样,赢得______和______的信任和尊重。 4、微小企业创办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好的企业构思必须包含两个方面:必须由_____________,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试企业构死方式的SWOT分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法。 7、构成市场营销整个内容的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是制定创业计划时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部分。 9、社会禁忌活动是一个连续运动的生生不息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起动资金总额=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 1、不属于微小企业常见的法律形态的是() A、有限责任公司 B、乡镇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合伙企业 2、下列出哪一种法律外,都是与新办企业有关的基本法律() A、企业法 B、民法通则 C、产品质量法 D、劳动法 3、属于商业交纳的税种有() A、消费税 B、农业税 C、资源税 D、牧业税 4、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不包括哪一项()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生育保险 D、人身保险 四、判断 1、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2、个体工商户、个体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二、选择题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 是(B)。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三、判断题 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 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 公式法)三种。 二、选择题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 再采取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包容型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 A.多元化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公共性 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 A.目标明确 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 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 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 A.公共行政范式 B.公共服务范式 C.公共责任范式 D.新公共管理范式 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 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 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 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 A.政治学 B.行政法学 C.社会学 D.官房学 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C.韦伯的科层制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 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 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 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 A.严格的成本控制 B.权力分散化 C.加强一线管理 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 B.公共服务代理化 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 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 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A.公布明确的标准 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创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结课考试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创业指导 分)一、名词解释(15 、自主创业1答: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2、大学生自主创业答: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创业机会3创 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答:创业机会是指55分)二、简答题(4分)1、创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要有敏锐的市场目光。答:( 2)募集充足的创业资金。( 3)慎选你的品牌或公司名称。()完成公司登记及了解各种法律相关条文。(4 )选对地址,事半功倍。(5 )持续自我成长与学习。(6 )决定公司的合法组织与法律架构。(7 分)、创业步骤:(52 1)发现和评估市场机会。答:(。(2)准备和撰写创业计划。(3)确定并获取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管理新创事业。 (4 分)3、中国创业发展的特点(6答:(1)种子期 这一阶段基本上处于R&D的技术、产品开发阶段,即试验与发展(R&D)的中后期,产生的是实验室成果、样品和专利,而不是产品。企业可能刚刚组建或正在筹建,基本上没有管理队伍。 (2)创建期 这一阶段,企业已经有了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产品,而且拥有了一份很粗的经营计划,一个不完整的管理队伍。没有任何收入,开销也极低。据统计,创建阶段一般在一年左右。至该阶段末期,企业已有经营计划,管理队伍也已组建完毕。 (3)成长期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划分的小试阶段后期和中试前期,技术风险大幅度下降,产品或服务进入开发阶段,并有数量有限的顾客试用,费用在增加,但仍没有销售收入。至该阶段末期,企业完成产品定型,着手实施其市场开拓计划。这一阶段,资金需求量迅速上升,由于创业企业很难靠自我积累和债权融资等方式解决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所以创业投资依然是其主要投入形式。)扩张期4(.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划分的中试阶段后期和工业化阶段,企业开始出售产品和服务,但支出仍大于收入。在最初的试销阶段获得成功后,企业需要投资以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已具备成功的把握,企业可能希望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扩大生产线、增强其研究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开拓市场,或拓展其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这一阶段,企业逐步形成经济规模,开始达到市场占%,企业开始考虑上市计划。有率目标,此时成功率已接近70 获利期(5)在这一阶段,企业的销售收入高于支出,产生净收入,创业投资家开始考虑撤出。成 功上市得在这一阶段筹集资金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对于企业来讲,另一方面也为创业拓宽了运作的范围和规模,到的资金一方面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但有时也通过并购方, 资本家的撤出创造了条件。创业投资家通常通过公开上市而撤出式撤出。分)、创业者的类型如何划分?(84)技术型创业者。答:(1 )销售型创业者。(2 )管理型创业者。(3 )学者型创业者。(4 5)海归派创业者( 6)实践型创业者(5分)5、请说明创业企业有哪些类型( 1)个体工商户答:( 2)家族企业( 3)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4 )直销(5 分)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最新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罗姆 B.马斯洛 C.亚当斯 D.修茨 2.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 )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3.发现“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心理学实验是由________做的。( ) A.威尔逊 B.尼斯贝德 C.雅可夫 D.罗森塔尔 4.“行为吞没场”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指出的。( ) A.罗特 B.戴维斯 C.海德 D.费斯汀格 5.习的性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 ) A.稳定 B.肯定 C.相反 D.以上都不对 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强化的主要方式?(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中性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7.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 ) A.强化 B.相互作用 C.得失理论 D.吸引 8.提出利他行为的生物学理论的学者是( ) A.威尔逊 B.洛伦茨 C.拉塔内 D.亚当斯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1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的程度可以用________表示。( )

A.抱负水平 B.比较水平 C.预期价值 D.效用-价值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 2.将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集中型的沟通传递。( ) 3.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态度与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含义大致相同。( ) 4.失调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紧张状态。( )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 6.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 7.反模仿的人并没有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8.我们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是因为强化。( ) 9.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 10.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关系。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选择目标和____________。 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化 2.自我障碍 3.社会惰化 4.人际吸引 5.人际冲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2.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印象形成的整合模式。 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5.简述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2.试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创业管理实务试卷1和答案

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题号填在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什么要“毕业后先就业然后再进行创业”,最主要的理由是:() A.要对创业行业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 B.筹备资金 C.等待时机 D.等待家人的同意2.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应当遵循真实性。真实性主要体现在:( ) A.顾客分析 B.市场分析 C.竞争分析 D.以上都是3.在生命周期的那个阶段,企业应当提高企业运转效率,提高扩张速度:( ) A.种子期 B.初创期 C.发展期D.成熟期 4.以下不是成熟期企业的特点:( ) A.企业发展速度缓慢 B.组织结构日益简单化,企业出现部门职能处理良好C.进一步并严格执行企业规章制度D.拥有竞争力很强的产品群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5.哪项不是创业活动的政策建议:() A.鼓励全民创业 B.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C.建立创业培训机构 D.加大对创业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的三个基本维度:创新、超前行动和风险承担。 B.创业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层次性、协调性与相关性。 C.对创业活动进行分类有助于了解创业活动的普遍性,总结和提炼关键要素把握创业的质。 D.创业环境的现状是个人、社会和政府相互作用的创业支持系统,其中社会环境起着关键用。7.

以下哪项不是德鲁克提出的创业机会来源:()A.新知识 B.社会资金流动的变化 C.人口状况变化 D.程序的需要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妄想一次性融得大笔资本,永无后顾之忧 B.为了融资,过早或过度地稀释创业团队的股权 C.认为一个外部投资者足已 D.融资前,做好调查,货比三家 9.一个完整的创业团队的核心是:() A.人 B.计划 C.目标 D.职能分配 10.若农作物的土地受到污染,则属于哪类风险:() A.人为 B.自然灾害 C.市场 D.自然资源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 1.创业者应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性。() 2.细化商业计划构想、商业计划书写作、检查与调整商业计划书、“答辩”,是制定商业计划书的主要步骤。() 3.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注重产量而且更注重生态性和不同物种的相互依存共同生长。() 4.项目资金流动周期=销售周期+资金回收期() 5.零售业的经营范围广,入行门槛高,同时零售业也是综合性较强的行业。()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行业的生命周期: 2.融资渠道: 3.团队: 4.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10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 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 B.才华 C.能力 D.气质 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 B.亲密关系 C.类似性 D.责任 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7.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 B.政府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 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创业学考试参考习题.docx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期末考试参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企业的创建阶段创业者面临的法律问题不包括:(C) A. 确定企业的形式 B.协调租赁和融资问题 C. 社会责任问题 D.申请专利、商标或版权的保护 2.新企业选择具体地址主要要考虑的因素包括:(D) A. 交通C. 商业环境 B. D. 消费群体 国际形势 3.我国的公司包括:(A) A. 股份有限公司C. 个人业主制企业 B. D.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 4.成为企业家的途径不包括(D) A.创办新企业B.开办特许经营企业 C.进入家族企业D.为一家大企业工作 5.李明刚从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他对自己想成为一名特许经营者这主要是因为(A) 感到很担心,A.缺乏培训B.会限制企业发展 C.反感60 小时工作周D.企业独立性会提高 6.为获得资金,创业初期的企业不应该:(D) A.将短期贷款用于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的投资项目 B.用折扣刺激现金流的产生,有时折扣太大以至于不足以弥补变动成本 C.把股份转让给对“事业”毫无怜悯心的风险资本家等等 D.逐渐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贷款结构和融资成本等,必须要有符合实际的经营计划,而 且要以“周”为单位来监控现金流量

文档来源为 :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 欢迎下载支持 . 7.创业者进入市场时最常用的方式是:(A) A. 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 B.收购现有企业 C. 特许经营 D.其它 8.创业者要做好融资前的准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创业者要在平时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信用意识 B.创业者的关系网络形成了新企业的社会资本 C.创业融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D.只要有好的创意,就不会融不到资金 9.成为特许授权者的缺点是(B) A.加速企业扩张B.减少企业控制 C.资本需求减少D.管理动力提高 10. 创业是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等新事业的( D )过程。 A. 创造物质财富 B.创造精神财富 C. 社会服务 D.社会实践 11.关于创业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创业者面对转瞬即逝的机会,应该赶紧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而不是坐在桌子边勾 画创业计划 B.好的口头谈判能力比一份书面的计划书更重要 C.创业计划应基于详细和真实的调查而完成 D. 创业计划书有严格的格式,创业者不应该用独特的风格和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 12.对于创业者把自己的积蓄投入到新创企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在新创企业中持有较多的股份 B.是一种有效的承诺 C.是创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来源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创业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讲一个创业名人故事并分析其特性(25分) 李嘉诚,汉族,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 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李云经又在这时病倒了。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15岁的李嘉诚坚定地点了点头,李云经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了,李嘉诚自觉长大了许多,他明白,从此以后他要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了。尽管舅舅表示要资助李家,但倔强的李嘉诚仍然决定中止学业,打工挣钱。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出人头地。舅舅表示支持他,因为舅舅自己也是十多岁就离开父母到广州打天下的。不过,他仍然没有让李嘉诚进他的公司。李嘉诚明白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必须赤手空拳闯出一条路来。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月明更加欣赏表哥,并为他感到自豪。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再一次体会到世态炎凉。危难之中,不变的是庄月明对表哥的一片赤诚之心。爱情的力量,将历经磨难的李嘉诚锻造成不屈的男子汉。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塑胶花大王”。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李嘉诚赤手空拳起家,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白手起家的李嘉诚,他属于综合创业类型,涉及的面很广,但勤奋是他成功的很重要的要素之一,所谓一 版权 所 有 , 盗 版 必 究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