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悬浊液发生反应

除去中的少量: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 B. C. D.

2.以下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乙酸、乙醛五种无色有机物

B.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烧碱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C. 苯与溴水混合后充分振荡,水层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D.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乙烯的漂白性,发生了加成反应

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苯不能使溶液褪色,甲苯使溶液褪色

B.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变成黑色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 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

4.黄曲霉素如图是污染粮食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

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癌的可能性.与1mol

黄曲霉素起反应的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A. 6 mol,2mol

B. 7 mol,2 mol

C. 6 mol,1 mol

D. 7 mol,1 mol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6.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溶液加以区别

B. 戊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7.把mg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

A. NaOH溶液

B.

C. 稀

D.

8.某同学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各项中不

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方法

A 乙烷乙烯溴水,浓硫酸洗气

B 碘化钾碘、水萃取、分液

C 乙醇乙酸NaOH溶液分液

D 溴苯溴NaOH溶液分液

A. A

B. B

C. C

D.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B. 把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

C. 乙醛和乙酸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高级脂肪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溶液:

D. 稀醋酸与石灰石作用:

11.有机物X、Y、M的转化关系为:淀粉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B. Y有同分异构体

C. M含有两种碳氧共价键

D. Y可发生加成反应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

B.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C. 烹鱼时加适量醋和酒可以增加香味

D. 乙烯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如图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溶液浓度偏

C.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D.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附着在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集

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

淀粉、棉花、羊毛、蚕丝、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A. B. C. D.

15.下列有关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式:

B. 乙烯的实验式:

C. 乙酸乙酯的分子式:

D. 乙酸的结构简式:

16.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

性碳原子”,凡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属性.该有机物发生下列反应后的生成物还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NaOH 水溶液共热

C. 与银氨溶液作用

D.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应

17.下列对酯化反应及其产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增加菜品的香味

B.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 油脂是一类易溶于水的酯

18.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乙酸都能与钠反应

B. 乙醇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乙醇乙酸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 乙醇乙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9.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

B. 用装置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C. 用装置丙蒸馏石油并收集馏分

D. 用装置丁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20.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甲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B. 乙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 1mol 丙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是

D. 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甲酸发生取代反应

21.下列操作与现象、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

溶液

再加入足量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仍有白色

沉淀

原溶液中仍有

B

向含有ZnS和的悬

浊液中滴加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C

向溶液中通

溶液变浑浊

酸性

D

向乙酸乙酯粗产品中

加入少量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乙酸乙酯产品中混有

乙醇

A. A

B. B

C. C

D. D

22.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 制备无水将与混合加热

B 制备乙酸乙酯

在试管中先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2mL

乙醇和2mL乙酸

C 配制溶液将固体溶于适量自来水中

D 测定NaClO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A. A

B. B

C. C

D. D

23.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 白醋

B. 白酒

C. 甲醇

D. 食盐

2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D. 溴苯溴:加入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25.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溶液与Zn反应放出

B. 溶液的pH大于7

C. 溶液与反应生成

D.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25.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乙醇的分子式为,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

C. 乙酸的结构简式是,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酸性比碳酸强

D.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具有漂白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淀粉为多糖,油脂为酯类物质,蛋白质中含肽键,则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

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为混合物,不是新型化合物,故错误;

饱和碳酸钠与乙酸反应,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后分层,则混合反应、振荡后,静置分液可实现除杂,故正确;

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而煤的气化反应生成CO和氢气,为化学变化,分别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故错误;

碘酒中有碘单质,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中含,则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正确;

乙烯与溴水反应,而甲烷不反应,所以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可实现除杂,故正确;

故选:C。

淀粉为多糖,油脂为酯类物质,蛋白质中含肽键;

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为混合物;

饱和碳酸钠与乙酸反应,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后分层;

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而煤的气化反应生成CO和氢气,为化学变化;

碘酒中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葡萄糖中含;

乙烯与溴水反应,而甲烷不反应.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的鉴别、除杂及物质的组成、有机反应等,综合性较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苯、四氯化碳、乙醇、乙酸、乙醛分别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的现象为: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不分层、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二者均与烧碱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故B错误;

C.苯与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混合后充分振荡,水层褪色,故C错误;

D.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乙醇、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记各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有机物中各种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解答】

解:苯不含双键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甲苯中,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得甲基变得活泼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故A正确;

B.铜在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做催化剂,反应前后性质不变,铜的颜色为红色,故B错误;

C.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化成乙酸,故C正确;

D.硝酸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与苯、甲苯发生硝化反应,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与甘油和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和性质,特别要注意中虽含键,但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黄曲霉毒素含有1个,水解可生成和酚羟基,二者都可与NaOH 反应,则1mol黄曲霉毒素消耗2molNaOH,

分子中含有2个、1个和1个苯环,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黄曲霉毒素可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A正确。

故选A。

5.【答案】A

【解析】解: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聚乙烯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糖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D错误。

故选:A。

A.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B.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C.聚乙烯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D.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6.【答案】C

【解析】解:乙烯与溴水反应,乙烷不能,则溴水、洗气可分离,故A正确;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与KI溶液分层,则萃取、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

C.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C错误;

D.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A.乙烯与溴水反应,乙烷不能;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与KI溶液分层;

C.乙酸与NaOH反应后,与乙醇互溶;

D.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乙烯含有,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沉在底部,故B错误。

C.乙醛与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与氢

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故C正确;

D.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直馏汽油为饱和烃,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A.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

B.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

C.乙醛含醛基和氢氧化铁加热反应,乙酸和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

D.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直馏汽油不含;

本题考查了钠、苯、乙烯、乙醛、乙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注意裂化汽油成分的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NaOH溶液中,CuO、Cu与NaOH溶液不反应,反应后铜丝质量增加,故A错误;

B.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中,CuO与反应,生成铜盐,铜丝质量减少,故B错误;

C.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稀硝酸中,CuO、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故C错误;

D.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中,CuO与反应:

,反应后铜丝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先铜丝灼烧成黑色,是由于生成了CuO:,再结合CuO与选项中的物质

发生的化学反应来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要注重过程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甘氨酸钠是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故A错误;

B.高级脂肪酸属于弱电解质,应该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苯酚钠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醋酸为弱酸写为分子,碳酸钙写化学式,稀醋酸与石灰石作用:

,故D正确;

故选D.

A.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

B.高级脂肪酸是弱酸,要写成分子形式;

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D.醋酸为弱酸写为分子,碳酸钙写化学式.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要遵循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性质,难度不大,有机物的推断为解题的关键。

【解答】

分析上述转化关系: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可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A.葡萄糖含有醛基,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故A正确;

B.乙醇有同分异构体二甲醚,故B正确;

C.乙酸有碳氧单键和碳氧双键,故C正确;

D.Y为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解: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A错误;

B.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醋酸能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从而去除水垢,故B正确;

C.乙酸和乙醇能反应生成酯,酯有香味,故C正确;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故D正确;

故选:A.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

B.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分析;

C.乙醇与酒精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

D.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混于乙烷中成为新的杂质,故A错误;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不能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乙醇,故C 错误;

D.当玻璃仪器附着在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时,可说明洗涤干净,故D正确.

故选D.

A.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

B.仰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C.制取混合酸时,需要类比浓硫酸的稀释进行操作,应该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

D.当玻璃仪器附着在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时,可说明洗涤干净.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以及溶液配制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分析】

主要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主要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淀粉与纤维素的化学式虽然相同,但n值不同,相对分子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错误;

植物油属于酯,含有氧元素,不是碳氢化合物,故错误;

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萃取,原理不同,故错误;

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造成的,故错误;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甲醛能够破坏生物体中的蛋白质,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产品会影响身体健康,故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解:乙烯的电子式为,所以结构式为,故A正确;

B.乙烯的分子式为:,实验式为,故B错误;

C.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故C正确;

D.乙酸的结构式为,羧基简写为,所以乙酸结构简式为

,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明确结构式、实验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简式.

15.【答案】C

【解析】解: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后,原来的手性碳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团,所以生成物没有手性碳原子,不具有光学活性,故A错误;

B.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

C.与银氨溶液反应后,反应后原来的手性碳原子仍然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碳原子团,所以反应后的生成物仍然含有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作用,生成,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知,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果反应后的生成物的碳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其生成物就含有手性碳原子,且反应后的生成物还有光学活性,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明确“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解: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酯具有香味,能增加菜品的香味,故A正确;

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是有限度的,故C正确;

D.油脂是一类难溶于水的酯,故D错误。

故选:D。

酯化反应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可能反应,生成的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酯化反应、酯的性质,题目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酯化反应的本质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酸脱羟基。

1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两种有机物乙醇乙酸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注意知识的积累。

A.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A正确;

B.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错误;

D.乙醇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A。

18.【答案】B

【解析】解: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不能利用光照下取代反应制备氯乙烷,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水分层,利用图中分液漏斗可分离,故B正确;

C.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则温度计水银球应在烧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乙酸均与NaOH反应,小试管中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A.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

B.乙酸乙酯和水分层;

C.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

D.乙酸乙酯、乙酸均与NaOH反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A

【解析】解: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

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中所有氢原子位置相同,所以其二氯代物只有1种,故A正确;

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不是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苯中不存在及键,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故C 错误;

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甲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甲酸乙酯和水,故D错误;

故选A.

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其二氯代物只有1种;

B.乙烯中含双键,则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

C.苯分子中不存在及键;

D.酯化反应需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本题主要考查了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以及物质的性质,把握比例模型及对应化合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几种烃和乙醇性质及结构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0.【答案】C

【解析】解:若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现象不变,原溶液中不一定含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Ksp,故B错误;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由现象可知酸性,故C正确;

D.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乙醇不能,由现象不能检验乙醇,故D错误;

故选:C。

A.若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现象不变;

B.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

C.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D.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乙醇不能。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离子检验、沉淀生成、酸性比较、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盐类水解、物质的制备、溶液的配制、pH 测定、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与混合,生成的HCl可抑制铝离子水解,可制备无水,故A正确;

B.混合密度不同的液体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液体,则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入2mL乙醇,再加浓硫酸,后加2mL乙酸,故B错误;

C.自来水中可能含有,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应固体溶于硝酸中再稀释,避免杂质离子干扰,同时抑制银离子的水解,故C错误;

D.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且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湿润,应选pH计测定,故D错误;

故选:A。

22.【答案】C

【解析】解:白醋是常用的酸味剂,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A不选;

B.白酒是常用的食品杀菌剂去腥剂,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B不选;

C.甲醇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故C选;

D.食盐是常用的咸味剂,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D不选。

故选:C。

白醋、食盐、白酒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甲醇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难度不大,注意瘦肉精、苏丹红和甲醇都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2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中乙酸能和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不溶,可以达到目的,A正确;B中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即可得到乙醇,B正确;C中的金属钠既能和乙酸反应,也能和乙醇反应,C不能实现;D中氢氧化钠钠溶解单质溴,而溴苯不溶于水,可以实现,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

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

单后复杂的原则。

24.【答案】B

【解析】解: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A错误;

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故B正确;

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C错误;

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醋酸根水解而成碱性;

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关键是原理的理解,难度不大.25.【答案】D

【解析】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乙醇的分子式为,为无色、刺激性气体的液体,密度比水小,由于含有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常温下为液体,故B正确;

C.乙酸结构简式是,含有羧基,酸性比碳酸强,含有氢键,易溶于水,故C正确;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不具有漂白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判断;

B.乙醇为无色、刺激性气体的液体,密度比水小;

C.乙酸酸性比碳酸强,易溶于水;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

2019到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选择题过关专练之离子或物质共存推断题

离子或物质共存推断题 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Mg2+、Cu2+、SO42?、SO32?、Cl?、Br?、 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 断无影响 B. 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C.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 【答案】A 【解析】 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橙色,则有Br?,上层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32?,无Mg2+,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 A.加足量氯水时已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目的是检验硫酸根离子,若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故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故C错误; D.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一定含NH4+,故D错误; 故选:A。 2.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 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0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为确定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现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色气体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 B. 由步骤③可知,原溶液肯定存在Fe3+ C. 溶液X中所含离子种类共有4种

高中化学经典选择题练习

第一天: 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 .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是高分子化合物,不可降解,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 .五彩缤纷的北京奥运会焰火利用了“焰色反应”原理 C .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分子式是C 3H 6N 6 D .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 .H 1 2 B . C . D .OHCCH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沼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明矾、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 .纯碱、生石灰分别属于碱和氧化物 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属于大气污染物 8.在一定压强不同温度(T 1<T 2)下,可逆反应2X(g)+ Y(g) 2Z(g);ΔH <0中, 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③ 除去CO 2中少量的SO 2: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 ④ 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将混合物灼热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只有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0.5 molNa 2CO 3的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总数为1.5×6.02×1023 B .7.8 g 过氧化钠所含阴离子数为0.2×6.02×1023 C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酸的分子数为0.1×6.02×1023 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和Cl 2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为0.05×6.02×1023 ? ? ?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B.引流C.加速反应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6.02×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C.16 D.23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6.02×1023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C.含有6.02×1023个分子D.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0.2mol H2SO4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D.75mL 1.5mol/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0.5mol/L MgCl2溶液B.200mL0.25mol/L CaCl2溶液 C.50ml1mol/L NaCl溶液D.25ml0.5mol/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高考化学选择题(一)(附答案)

高考化学选择题(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A.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B.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C. 溶液中含有OH-离子 D.溶液中c (OH-)>c(H+) 2. 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 时,消耗相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其中n为正整数)不可能为 A. 8n B. 14n C. 18n D. 44n 3. 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析出2.4g铜 时,铅蓄电池内消耗H2SO4物质的量至少是 A. 0.050mol B. 0.075mol C. 0.20mol D. 0.40mol 4.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 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浓度的氨水,若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 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5.取n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n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和CO的混合气 B.C2 H2O2 C.C3 H6O3 D.C6 H12O5 6.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一,故溶液pH减小 B、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练习题和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OH-、Ca2+ 8.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当电解质紊乱时,人体就

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 A.Mg2+ B.Ca2+ C.Fe3+ D.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2-+Ba2+=BaSO4↓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Cu2++SO42-=CuSO4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不导电,但KCl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条件下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对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理由 (1)CH3COONa溶液与HCl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的澄清溶液与Na2SO4稀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的澄悬浊液与Na2SO4浓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绝对经典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高中化学易错选择题汇总及答案

化学选择题 1.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xLi Li C xe Li C x 166(Li C 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 料) 正极反应:22 1LiMO xe xLi MO Li x →++-+-(LiMO 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216216LiMO Li C MO Li Li C x x +=+--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 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 C xe xLi Li C x 616→++-+- 2.把V L 含有4Mg S O 和42SO K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2BaCl 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b-a)/vmol·L -1 B.(2b-a)/v mol·L -1 C. 2(b-a)/vmol·L -1 D.2(2b-a)/v mol·L -1 3.由5mol 32O Fe 、4mol 43O Fe 和3mol FeO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 并在高温下和32O Fe 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 与32O Fe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 4:3 B.3: 2 C.3:1 D.2:l 4.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a+).(Ba2+).(NO3-).(Cl-).(SO42-)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两极上得到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A.8:1 B.2:27 C.35.5:108 D.108:35 5.可逆反应:3A=(可逆)3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和C 可能都是固体 B.B 和C 一定都是气体 C.若C 为固体,则B 一定是气体 D.B 和C 不可能都是气体 6.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 的1摩每升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最后一种溶液pH<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碱性AOH>BOH.酸性HC>HD B.碱性AOHHD C.碱性AOH>BOH.酸性HC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选考选择题填空题题专项练习答案

选择题 1.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 + 、Na + 、Fe 2+ 、Fe 3+ 、SO 2- 4、I - 、CO 2 - 3,现取三份20 mL 该溶 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无任何气体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到x g 固体 ③第三份滴加0.10 mol·L -1 酸性KMnO 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其体积为V mL ④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混合溶液置于浅色火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现黄色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溶液中只存在Na + 、Fe 3+ 、SO 2- 4,不可能存在K + 、CO 2 - 3 B .由实验①可推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 4 C .由实验②、③可判定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Fe 3+ D .由实验③可判定原混合溶液中存在I -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C 的分解速率是A 的生成速率的2倍 B .相同时间内生成n mol A 的同时生成3n mol 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3.反应4A(g)+5B(g)===4C(g)+6D(g)在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容器中D 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 - 1·s -1 C .容器中A 、B 、C 、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 .容器中A 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4.往含0.2mol NaOH 和0.1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 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 B. C. D. 5.一定条件下,某含碳钢腐蚀情况与溶液pH 的关系如下表 mol L 0.8 0.6 0.4 0.2 2.24 4.48 6.72 0 mol L 0.8 0.6 0.4 0.2 2.24 4.48 6.72 0 mol L 0.8 0.6 0.4 0.2 2.24 4.48 6.72 0 mol L 0.8 0.6 0.4 0.2 2.24 4.48 6.72 0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生活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净化水是因为明矾的水解产物有吸附作用 B. 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氨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中有NO2生成 D. 氯碱工业中,NaOH是在阴极室中产生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与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5、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 6、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7、生活中使用的塑料食品盒、水杯等通常由聚苯乙烯制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聚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B.聚苯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苯乙烯可由苯乙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D.聚苯乙烯单体的分子式为C8H8 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4_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识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4.下列说确的是 A 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6.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B.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太阳能电池板中有高纯硅单质,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价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 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能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2018高考选择题题型专练——电化学

2018高考选择题题型专练——电化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选择题训练——电化学基础 1.(2017?新课标Ⅰ-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 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Ⅱ-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新课标Ⅲ-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4.(2017?浙江-17)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 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是负极 B.Ag2O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5.【2017深圳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 H2,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c 为阴离子交换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选择题(古文化学)

选择题专项训练卷 1、中国古代的下列发明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用黏土烧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2、我国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的有关自然科学知识中有255条科技史实。部分如下: ①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固不可测。 ②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上述科技史实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黑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成分配比为“一硫二硝三碳”。下列有关黑火药 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的“碳”是指碳酸钾B.黑火药中的“硝”是指硝酸钾 C.黑火药燃烧时,硫、碳元素被氧化D.黑火药燃烧时,不会有污染物生成4、我国制作和使用砖瓦约有6000年历史。砖头分青砖和红砖,是用一种特殊的土烧制而成。 红砖是一烧到底,青砖在烧的过程中浇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砖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B.青砖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铁或磁性氧化铁 C.红砖转化为青砖为还原反应 D.青砖制得过程中浇水主要是为了降温 5、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6、(15全国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 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 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B.火碱C.草木灰D.胆矾 8、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选择题专练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③④⑤⑥ 2.以下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乙酸、乙醛五种无色有 机物 B.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烧碱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C. 苯与溴水混合后充分振荡,水层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D.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乙烯的漂白性,发生了加成反应 3.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甲苯使KMnO4溶液褪色 B.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变成黑色 C. 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 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 剂 4.黄曲霉素AFTB1如图是污染粮食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 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癌的可能 性.与1mol黄曲霉素起反应的H2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 6 mol,2mol B. 7 mol,2 mol C. 6 mol,1 mol D. 7 mol,1 mol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6.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 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7.把mg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 () A. NaOH溶液 B. CH3COOH C. 稀HNO3 D. CH3CH2OH 8.某同学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各项 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方法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 一 选择题 1.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C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 的顺序依次减弱 D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由难变易 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 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 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3.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CH 4、H 2O 都是极性分子 B .在NH 4+ 和[Cu(NH 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4.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SiO 2 CsCl CBr 4 CF 4 B .SiO 2 CsCl CF 4 CBr 4 C .CsCl SiO 2 CBr 4 CF 4 D .CF 4 CBr 4 CsCl SiO 2 5.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 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 . 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 轨道电子能量 D. 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H 3、CO 、CO 2都是极性分子 B .CH 4、CCl 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F 、HCl 、HBr 、Hl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CS 2、H 2O 、C 2H 2都是直线型分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各相邻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B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 .HF 、HCl 、HBr 、HI 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 8. 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氢化物>Y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

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 n(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