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液晶显示器LCD)(精)

作业指导书(液晶显示器LCD)(精)
作业指导书(液晶显示器LCD)(精)

第 1 页

自己动手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精品

自己动手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环节、地方、问题、交流经验、合理、透明、提出、发现、研究、支撑、安全、能力、办法、关系、设置、借鉴、支持、调整、方向 以下是本菜鸟自己的维修经验,老鸟请略过。声明:拆显示器有高压危险!请看完本教程再动手!如果不耐烦,请直接跳看第三步:拆杜邦线和电源线!本教程做交流经验之用,若由于读者个人操作不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本人概不负责! 症状:整个屏幕颜色失真,整个屏幕显示粗糙,整个屏幕一小格小格的,还有一块一块的色块,打开一个空白的WORD文档会显色偏红,有时候还会变绿。开机和关机时,在Windows界面左上角白色光斑有阴影。有时候屏幕会自己好了,过一小段时间又会颜色失真。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凑活着用。但是过一段时间它又有更严重的问题了:出现屏幕抖动,越抖越厉害,直至无法看清屏幕了! 接下来,被逼无奈,只能自己修了!没钱的屌丝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最终显示器也真的被我修好了! 因为没人告诉我怎么修,网上的经验也只是借鉴,所以我走了很多弯路!我本着维修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搞了一些不痛不痒的的维修环节!虽然起初这些尝试都没有修好,但是不排除前面这些尝试有可能修复。 尝试1: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太低?科普一下:我的显示器是5年前买的,一开始我还在纳闷是LCD还是CRT。现在我知道了,几乎所有看起来比较薄的电脑显示器都是LCD。所谓LCD显示器就是液晶显示器,是比较薄的,而CRT显示器就是纯平显示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前的纯平电视广告,那些才是CRT),是比较厚的。调整刷新频率的方法:在桌面空白处点鼠标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刷新频率的设置,设置完刷新频率点确定。吐槽一下:我的电脑备选的频率有60HZ和75HZ。看到网上有人说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应该调到75HZ,60HZ人眼看起来会有抖动。我尝试修改刷新频率,结果还是没效果。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说LCD显示器的刷新频率要设置最少75HZ 的频率,因为刷新频率越高,每秒传送的帧数越大,人眼识别有一个频率界限,当超过这个频率,人就感觉不到屏幕一闪一闪,而是觉得屏幕是常亮的了。在这里我想说,这个是对于CRT屏幕而言,而LCD的刷新频率60HZ足矣!一般来说,LCD的刷新频率60HZ和75HZ 效果是一样的,而且60HZ是最合理的!刷新频率太高反而会缩短显示器的寿命,而且伤眼!当然,如果你要玩大型游戏,对显示的要求比较高,你可以考虑调高刷新频率。第一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2:线路问题?科普一下:显示器有两根线,一根是连接到电脑主机的,这根是跟主机的显卡相连的;另一根连接到排插,是显示器的电源线。这两根线如果接触不良或者生锈也会导致显示异常,当然,线的接口接触不良也会导致显示异常。我把这两根线拔了插,插了拔,还用磨砂纸擦了一下铜片,还是没用!第二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3:主机的内存条松了?拆开主机,把内存条拔出来,用橡皮擦擦了一下内存条的铜片,然后插回去。没效果!第三个尝试失败! 尝试4:显卡有问题?我把显示器整个接到另一台主机,还是异常!可以确定是显示器本身有问题,不是显卡的问题。另外,后来我想清楚了,不用接到另一台电脑也可以确定是否显卡的问题。那就是:我把连接到显卡的线拔了,只剩电源线,打开显示器,显示器还是抖动!第四个尝试失败! 尝试5:显示器积尘?用纸巾抹了一下显示器液晶表面和散热孔,还是异常!第五个尝

LCD液晶显示器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LCD电子显示屏的控制和界面设计学生: 学号: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0年4月——2010年5月

LCD液晶显示器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目录 一、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二、作品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三、硬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四、软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五、设计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六、指令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七、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八、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九、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十、源程序与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己动手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

自己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 以下是本菜鸟自己的维修经验,老鸟请略过。声明:拆显示器有高压危险!请看完本教程再动手!如果不耐烦,请直接跳看第三步:拆杜邦线和电源线!本教程做交流经验之用,若由于读者个人操作不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本人概不负责! 症状:整个屏幕颜色失真,整个屏幕显示粗糙,整个屏幕一小格小格的,还有一块一块的色块,打开一个空白的WORD文档会显色偏红,有时候还会变绿。开机和关机时,在Windows界面左上角白色光斑有阴影。有时候屏幕会自己好了,过一小段时间又会颜色失真。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凑活着用。但是过一段时间它又有更严重的问题了:出现屏幕抖动,越抖越厉害,直至无法看清屏幕了! 接下来,被逼无奈,只能自己修了!没钱的屌丝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最终显示器也真的被我修好了! 因为没人告诉我怎么修,网上的经验也只是借鉴,所以我走了很多弯路!我本着维修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搞了一些不痛不痒的的维修环节!虽然起初这些尝试都没有修好,但是不排除前面这些尝试有可能修复。 尝试1: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太低?科普一下:我的显示器是5年前买的,一开始我还在纳闷是LCD还是CRT。现在我知道了,几乎所有看起来比较薄的电脑显示器都是LCD。所谓LCD显示器就是液晶显示器,是比较薄的,而CRT显示器就是纯平显示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前的纯平电视广告,那些才是CRT),是比较厚的。调整刷新频率的方法:在桌面空白处点鼠标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刷新频率的设置,设置完刷新频率点确定。吐槽一下:我的电脑备选的频率有60HZ和75HZ。看到网上有人说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应该调到75HZ,60HZ人眼看起来会有抖动。我尝试修改刷新频率,结果还是没效果。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说LCD显示器的刷新频率要设置最少75HZ 的频率,因为刷新频率越高,每秒传送的帧数越大,人眼识别有一个频率界限,当超过这个频率,人就感觉不到屏幕一闪一闪,而是觉得屏幕是常亮的了。在这里我想说,这个是对于CRT屏幕而言,而LCD的刷新频率60HZ足矣!一般来说,LCD的刷新频率60HZ和75HZ 效果是一样的,而且60HZ是最合理的!刷新频率太高反而会缩短显示器的寿命,而且伤眼!当然,如果你要玩大型游戏,对显示的要求比较高,你可以考虑调高刷新频率。第一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2:线路问题?科普一下:显示器有两根线,一根是连接到电脑主机的,这根是跟主机的显卡相连的;另一根连接到排插,是显示器的电源线。这两根线如果接触不良或者生锈也会导致显示异常,当然,线的接口接触不良也会导致显示异常。我把这两根线拔了插,插了拔,还用磨砂纸擦了一下铜片,还是没用!第二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3:主机的内存条松了?拆开主机,把内存条拔出来,用橡皮擦擦了一下内存条的铜片,然后插回去。没效果!第三个尝试失败! 尝试4:显卡有问题?我把显示器整个接到另一台主机,还是异常!可以确定是显示器本身有问题,不是显卡的问题。另外,后来我想清楚了,不用接到另一台电脑也可以确定是否显卡的问题。那就是:我把连接到显卡的线拔了,只剩电源线,打开显示器,显示器还是抖动!第四个尝试失败! 尝试5:显示器积尘?用纸巾抹了一下显示器液晶表面和散热孔,还是异常!第五个尝试失败! 尝试6:音箱使显示器磁化?把音箱挪开,接连一个星期都不开音箱,还是异常!第六个尝试宣告失败! 没办法,接下来只能拆显示器了!注意:拆显示器有高压危险,请看完本教程再动手,

旋转LED显示屏设计毕业论文

旋转LED显示屏设计毕业论文第二章旋转LED显示屏显示原理 LED显示器具有功耗低,接口控制方便等优点,而且模块的接口信号和操作指令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并能直接与单片机接口,可方便地实现各种不同的操作,在各类测量及控制仪表中被广泛的应用。当在LED上显示汉字时,应先取得汉字的点阵构成数据,然后将其写入显示存储器中进行显示。 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假设我们设定我们的眼睛的暂留时间是0.4秒,如果我们的16个LED旋转一周的时间快过0.4秒,那么我们看到的图像就是这一列LED在各个位置显示的图像的叠加,如图2-1,如果我们用定时器把LED旋转一周的各个位置分割出180分,让它在相应的位置显示相应的图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累加的图像效果了。 图2-1图列分析

第三章旋转LED显示屏系统硬件简介 3.1系统硬件框图 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3-1示如下: 图3-1 系统硬件框图 单片机 STC12C5A6 0S2 直流电机 5V 电源 12V 电源 LED显示

3.2 旋转LED显示屏主机系统 3.2.1 主机系统连接如图3-2所示 图3-2主控机管脚图 本次设计主机系统分为单片机、LED灯、电磁耦合供电电路,都焊接在主控板上,其次是在底座上的电动机,和电磁初级线圈。 3.2.2旋转LED显示屏主机芯片简介 本次毕业设计采用的STC12C5A60S2单片机,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STC12C5A60S2简介: STC12C5A60S2是STC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LED显示屏行业标准(标准)要点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类 (4) 5 要求 (4) 6 检验方法 (7) 7 检验规则 (10)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

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ED显示屏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LED显示屏产品。它是LED显示屏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安装、验收、使用、质量检验和制订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人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4943-199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6587.4-1986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6587.6-19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6593-1996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9813-2000 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GB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SJ/T10463-1993 电子测量仪器包装、标志、贮存要求 SJ/T 11281-2003 LED显示屏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LED Ligth Emitting Diode LED是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本标准特指可见光波段)。 3.2 LED显示屏 LED Panel 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由LED器件阵列组成的显示屏幕。 3.3 双基色LED显示屏 tow basic color LED panel 由红、绿、蓝三基色中任意两基色LED器件组成的LED显示屏。 3.4 全彩色LED显示屏 full-color LED panel 由红、绿、蓝三基色LED器件组成的LED显示屏。 3.5 亮度 brightness LED显示屏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米2(cd/m2)3.6 灰度等级 gray scale LED显示屏通用级亮度中从最暗到最亮之间能区别的亮度级数。 3.7 像素 pixcl LED显示屏的最小成像单元。 3.8

液晶显示技术毕业论文

液晶显示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1.1液晶显示发展趋势 1.2液晶显示部竞争 1.2.1 黑白和彩色STN的发展 1.2.2多晶硅TFT的诞生 1.2.3反射式液晶显示成为开发重点 1.3 液晶显示与各类显示的竞争 1.3.1驱动电压 1.3.2工作电流 1.3.3 功耗 1.3.4 亮度(对比度) 1.3.5 响应速度 1.3.6 灰度级别,色彩级别 1.3.7彩色化能力 1.3.8视角 1.3.9屏幕大小

1.3.10像素密度 1.3.11存储功能 1.3.12环境参数 1.3.13连接性能 1.3.14可靠性 1.3.15寿命 1.4 液晶显示如何应对挑战 1.4.1发挥特长优势 1.4.1.1发展反射式液晶显示 1.4.1.2提高像素密度 1.4.1.3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1.4.2 克服缺陷、推出新保持综合优势 1.5 小结 第2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工艺简介 2.1液晶(LC, liquid crystal)的分类 2.1.1.层状液晶(Sematic) 2.1.2.线状液晶(Nematic) 2.1. 3.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2.1.4.碟状液晶(disk)

2.2液晶的光电特性 2.2.1.介电系数ε(dielectric permittivity) 2.2.2.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 2.2. 3.其它特性 2.3偏光板(polarizer) 2.4上下两层玻璃与配向膜(alignment film) 2.5TN(Twisted Nematic) LCD 2.6Normally white及normally black 2.7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型LCD 2.8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2.9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CF) 2.10背光板(back light, BL) 2.11框胶(Sealant)及spacer 2.12开口率(Aperture ratio)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三星液晶电视屏幕故障维修服务

灰屏、黑屏都是比较常见的三星液晶电视机故障,主要分有开机灰屏,灰屏有画面,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本机出现灰屏故障,很有可能是逻辑板电路出问题导致的,所以就此问题处理如下: ①.首先测量一下逻辑板电路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此电压是由主板提供的)。 ②.如果以上逻辑板电路供电电压正常,接下来在测量一下逻辑板上的所有DC一DC电压变换电路芯片,各输出端引脚对地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也正常,那这故障很有可能是逻辑板上的主控制芯片异常或损坏等等。 可能是系统问题造成的,建议先试试恢复一下出厂设置,无法恢复的话则进行刷机或联系售后,刷机可以在智能电视网论坛找

到相关的教程贴。 ③.如果以上测量逻辑板电路供电电压正常,接下来在测量一下,逻辑板上的所有DC一DC电压变换电路芯片,各输出端引脚对地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正常,那这故障可能是逻辑板上的主控制芯片异常或损坏等等。 1.三星液晶电视机主机板故障(信号输出部分)。液晶屏逻辑板故障。 2.液晶电视连接线问题,如果是HDMI接口基本不会出现灰屏现象。如果是AV信号输入注意看下红白黄三色对应,可以重新插拔下试试,或是清理下灰尘积垢。如果是分量接口输入Y.Pr.Pb.注意对应颜色,另外两根音频线注意不要插错,这个是最容易出现灰屏现象的地方。当然你正常使用的机器基本不会发生了。 3.检查上屏电压是否正常,不正常就代换主板看看吧,不过这

种故障屏损坏的可能性较大,可以找专业的售后和维修人员来修理。 快益修以家电、家居生活为主营业务方向,提供小家电、热水器、空调、燃气灶、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电视、开锁换锁、管道疏通、化粪池清理、家具维修、房屋维修、水电维修、家电拆装等保养维修服务。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最新整理)

原理 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是这样一种有机化合物, 在常温条件下,呈现出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 光学各向异性,因而称为“液晶”.在电场、磁场、温度、应力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其分 子容易发生再排列,使液晶的各种光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液晶这种各向异性及其分子排 列易受外加电场、磁场的控制.正是利用这一液晶的物理基础,即液晶的“电-光效应”,实 现光被电信号调制,从而制成液晶显示器件.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 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 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从技术上简单地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 中间夹著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 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 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将液晶倒入一个经精良加工的开槽平面,液晶分 子会顺着槽排列,所以假如那些槽非常平行,则各分子也是完全平行的。 彩色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对于笔记本电脑或者桌面型的LCD显示器需要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 显示器而言,还要具备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通常,在彩色 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 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过滤器。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就 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CRT显示可选择一系列分辨率,而且能按屏幕要求加以调整,但LCD屏只含有固定 数量的液晶单元,只能在全屏幕使用一种分辨率显示(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像素)。 TFT显示屏 LCD是液晶显示屏的全称:它包括了TFT,UFB,TFD,STN等类型的液晶显示屏。 笔记本液晶屏常用的是TFT。TFT屏幕是薄膜晶体管,英文全称(ThinFilmTransistor),是有源 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在其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动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也是所谓的主动矩阵TFT的来历,这样可以大的提高反应时间,约为80毫秒,而STN的为 200毫秒!也改善了STN闪烁(水波纹)模糊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播放动态画面的能力,和 STN相比,TFT有出色的色彩饱和度,还原能力和更高的对比度,太阳下依然看的非常清楚,但 是缺点是比较耗电,而且成本也较高。 而LED显示器也属于液晶显示器的一种,LED液晶技术是一种高级的液晶解决方案,它用LED代替了传统的液晶背光模组。因为采用了固态发光器件,LED背光源没有娇气 的部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所以LED的使用温度范围广、低电压、耐冲击。而且LED光源没有任何射线产生,低电磁辐射、无汞可谓是绿色环保光源。 LED与LED背光 目前市面上所谓的LED显示器,其实是“LED背光液晶显示器”;现在流行的液晶显 示器,属于“CCFL背光液晶显示器”。所以此二者仍是液晶显示器,只是背光源不一样而

液晶显示屏论文

目录 一、绪论.............................................................................2 1、单片机的概述....................................................................2 2、液晶显示屏的背景及意义..........................................................3 3、液晶显示屏的发展及应用领域......................................................3 4、控制任务及要求..................................................................4 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4 1、方案的选择与实现...............................................................4 2、液晶显示器控制原理..............................................................4 3、系统总体方案图..................................................................5 三、系统硬件设计.................................................................5 1、液晶显示模块.....................................................................5 2、单片机控制模块...................................................................6 四、软件设计.......................................................................6 1、模块的编程.......................................................................6 2、仿真图及说明.....................................................................7 五、总结与展望....................................................................9 参考文献 附件1:系统原理图 附件2:程序原代码

液晶显示器维修手册

North/Latin Amer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148443.html, Europe/Afr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148443.html, Asia/Oceania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148443.html, COLOR MONITOR SERVICE MANUAL MODEL: E2360S (E2360S-PN W.A**NAP for LGD LM230WF5-TRA1)/ E2360T (E2360T-PN W.A**NAP forLGD LM230WF5-TRA1) **Sales Market CAUTION BEFORE SERVICING THE UNIT, READ THE SAFETY PRECAUTIONS IN THIS MANUAL. *To apply the M-STAR Chip.

Copyright ? 2010 LG Electronics. Inc. All right reserved. - 2 - LGE Internal Use Only CONTENTS SPECIFICATIONS ..........................................................2 PRECAUTIONS ..............................................................3 TIMING CHART ..............................................................7 DISASSEMBLY .............................................................8 BLOCK DIAGRAM.........................................................10 DISCRIPTION OF BLOCK DIAGRAM . (12) ADJUSTMENT ............................................................. 13 SERVICE MODE ......................................................... 16 TROUBLESHOOTING GUIDE .................................... 17 WIRING DIAGRAM ...................................................... 23 EXPLODED VIEW........................................................ 24 SCHEMATIC DIAGRAM.. (26) SPECIFICATIONS E2360S&T 1. LCD CHARACTERISTICS Type: Flat Panel Active matrix-TFT LCD Active Display Area: 23.0 inches/58.4 cm Pixel Pitch: 0.265 mm x 0.265 mm Surface Treatment: Anti-Glare coating Resolution: Max: VESA 1920x1080@60Hz. Recommend: VESA 1920x1080@60Hz. Video Input: Signal Input: 15 pin D-Sub Connector; DVI-D Connector (Only for E2360T) Input Form: RGB Analog (0.7 Vp-p/75 ohm) Digital (Only for E2360T) Plug&Play: DDC2AB (Analog) DDC2B (Digital) (Only for E2360T) 2. POWER SUPPLY 2-1. Power: 12V== 3.0A 2-2. Power Consumption On Mode: 30W (Typ.) Sleep Mode: ≤ 1 W Off Mode: ≤ 0.5 W 3. Sync Input Horizontal Freq. 30 kHz to 83 kHz (Automatic) Vertical Freq. 56 Hz to 75 Hz (Automatic) Input Form Separate Sync. Digital (Only for E2360T) 4. ENVIRONMENT 4-1. Operating Temperature: 10°C to 35°C Humidity: 10 % to 80% non-Condensing 4-2. Storage Temperature: -20°C to 60 °C Humidity: 5 % to 90 % non-Condensing 5. DIMENSIONS (with Stand) Width 54.23 cm (21.35 inch) Height 41.20 cm (1 6.22 inch) Depth 1 7.20 cm (6.77 inch) DIMENSIONS (without Stand) Width 54.23 cm (21.35 inch) Height 40.83 cm (16.07 inch) Depth 3.10 cm (1.22 inch) 6. WEIGHT (excl. packing) Weight: 2.6 kg (5.73 lb)

液晶显示器白屏的检修思路

液晶显示器白屏的检修思路 一般来说,液晶彩显的白屏,是指液晶屏的背光已经点亮,但屏幕没有显示任何内容。通常有两种情况: 1.液晶驱动板(常说的a/d板)的scaler芯片损坏或驱动板程序损坏,造成液晶屏逻辑板不能正确解码而无显示内容。 2.液晶屏的逻辑板单元电路损坏,液晶屏行、场扫描阵列模块无法 正常工作而无显示。 这两种现象从维修角度看都叫“白屏”,但其故障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种故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屏幕没有显示内容,但一般会有淡淡的竖线或横线,因为液晶屏的逻辑板供电是正常的,只是解码异常。而第二种故障,是由于逻辑板的解码电路本身出问题,所以,跟驱动板有没有输入信号没关系,屏幕无法显示任何内容。 逻辑板损坏又分两种情况:主控芯片(又称时序控制器tc on)损坏、dc-dc电路损坏。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无显示,但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第一种情况下,只要屏供电不为零,一般在屏幕上会有满屏的杂乱白线或竖线(有的表现为黑屏,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第二种情况下,一般都是无屏供电或屏供电低于正常值。因为如果屏供电基本正常,通常dc-dc电路的几组输出电压不可能同时异常,这时屏幕一般会出现负像.严重拖尾等图像,这不是常说的“白屏”。下面针对这两大类故障分别作简单分析:如果是第一类故障,可以用通用驱动板直接代换以进一步确定。一般来说,确定驱动板损坏后,除了简单供电或程序丢失等故障外,基本上都是直接换通用板。因为现在的通用板价格很便宜!本文重点讲第二类故障。 下面以奇美m190a1-l01/07液晶屏为例,为方便讲解,结合原机实物

绘出通用简图,如图所示。 对于无任何显示的白屏,应该先重点检测屏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注意,这里是指屏逻辑板上的屏供电电压(p-v cc),t p1(原pcb标注的vccl)、tp2。如果tp1无电压,则开机后屏幕呈白光板状(因为此时背光电路已工作正常),这相当于把屏线拔掉开机的现象一样。这个比较好查,基本上是驱动板送给屏的供电调节电路异常所致,如下图所示。 正常开机后,mc u从pane l-pwr输出低电平使q301导通,p沟场效应管q302导通,c mvcc(+5v)经f b301给屏提供5v电压。 如果tp1有电压,而tp2无电压,则说明屏供电的负

(完整版)深入解读液晶显示器主要指标

深入解读液晶显示器主要指标 如何描述一款显示器的性能优劣,一直存在着不少误区,加之相当长时间以来,大多数媒体对显示设备的测试仅仅停留在体验感受上,很难谈的上衡量和比较产品之间的差异与优劣,在开始为读者呈上14款22英寸显示器打擂战果之前,首先要来解读一下影响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 亮度 1.亮度、对比度的定义和测量 2.明室对比度专项测试:镜面/玻璃/漫射屏的优劣 3.动态对比度的真实面目 色彩 4.伽马曲线与色彩增强 5.色彩好坏看色域范围 6.专项测试:80%与50%色域的差异 7.16.7M色(8bit)与16.2M色(6bit抖动) 其他 8.灰阶加速技术的弊端 9.可视角度并不简单 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要领 这部分理论分析有助于读者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也要认识到只看厂商标注的参数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厂商不仅只挑最有利的数字来标,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当然,厂商通常也是往有利的方向浮动。显示设备的知识相当宽泛和专业,难免出现纰漏和不周全的地方,如发现会尽快更正。 液晶显示器的标称的亮度表示它在显示全白画面时所能到达的最大亮度,单位是cd/㎡(坎德拉每平方米),22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都达到250cd/㎡以上,远比CRT的平均水平100cd/㎡高出很多,实际上现在并不用操心一款崭新的液晶显示器不够亮,恰恰相反,很多用户都反映液晶显示器亮的刺眼,这就需要调节显示器的显示模式和亮度、对比度设置来控制全白最大亮度。亮度并非越高越好,不同的环境亮度和不同的显示题材需要不同的亮度水平。

题材不同,需要的亮度不同 -上网、办公等任务,由于显示画面白色部分较多,亮度在80-120cd/㎡比较合适。 -图片处理,为了突出图像细节,亮度在150-180cd/㎡比较合适。 -视频、电影类节目,存在大量暗场景,需要较高亮度,应开启最大亮度,通常以表现视频节目作为卖点的显示器会具有较高的亮度,比如400cd/㎡。 以上这些亮度值属于经验参数,当然还要考虑的环境亮度,相同亮度的显示器在晚上关灯和明亮的办公室里人眼的感觉并不相同,调节到合适的亮度是使用一台显示器最基本的操作。 误区纠正:图像的层次感是否鲜明决定于最大亮度和伽马曲线,对比度倒是其次,这里所说的对比度是代表显示器的性能,而不是指显示器的对比度设置,因为对比度设置实际上改变的是最大亮度。关于伽马值和对比度后面再做详细解释。 对比度: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对比度简单些的定义是显示器的白色亮度与黑色亮度的比值,按8bit灰阶来说,就是输入信号为255时的亮度值除以输入信号为0时的亮度,比如一台显示器在显示全白画面(255)时实测亮度值为200cd/㎡,全黑画面实测亮度为0.5cd/㎡,那么它的FOFO(full on full off)对比度就是400:1,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测试标准问题,国际上存在三种测试方法。 第一种:先让显示设备全屏显示白色,测量亮度值;再全屏显示黑色,测量亮度值,得出对比度值,也叫全开全关对比度。动态对比度是基于动态背光调整,根据画面明暗来调整

液晶显示技术毕业论文

液晶显示技术毕业论文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1.1液晶显示发展趋势 1.2液晶显示内部竞争 1.2.1 黑白和彩色STN的发展 1.2.2多晶硅TFT的诞生 1.2.3反射式液晶显示成为开发重点 1.3 液晶显示与各类显示的竞争 1.3.1驱动电压 1.3.2工作电流 1.3.3 功耗 1.3.4 亮度(对比度) 1.3.5 响应速度 1.3.6 灰度级别,色彩级别 1.3.7彩色化能力 1.3.8视角 1.3.9屏幕大小 1.3.10像素密度 1.3.11存储功能 1.3.12环境参数 1.3.13连接性能

1.3.14可靠性 1.3.15寿命 1.4 液晶显示如何应对挑战 1.4.1发挥特长优势 1.4.1.1发展反射式液晶显示 1 1.4.1.2提高像素密度 1.4.1.3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1.4.2 克服缺陷、推陈出新保持综合优势 1.5 小结 第2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工艺简介 2.1液晶(LC, liquid crystal)的分类 2.1.1.层状液晶(Sematic) 2.1.2.线状液晶(Nematic) 2.1. 3.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2.1.4.碟状液晶(disk) 2.2液晶的光电特性 2.2.1.介电系数ε(dielectric permittivity) 2.2.2.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 2.2. 3.其它特性 2.3偏光板(polarizer) 2.4上下两层玻璃与配向膜(alignment film) 2.5TN(Twisted Nematic) LCD 2.6Normally white及normally black 2.7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型LCD

冠捷I2369V液晶显示器维修手册

维修手册客户/品牌机种名 AOC I2369V

变更说明 版本发布日期变更说明对外机种名对内机种名 A00 JAN,28,2013Initial Release I2369V TDCJN27YFVA2HNF.LF A01 FEB,06,201,2 Add new model I2369V/WW TDCJN27YFVA3HNF.LF

目录 1. 技术规格 -------------------------------------------------------------------------------------------------------------- 4 1.1 一般规格 --------------------------------------------------------------------------------------------------------- 4 1.2 工厂预设模式 --------------------------------------------------------------------------------------------------- 5 2. 操作说明 -------------------------------------------------------------------------------------------------------------- 6 2.1控制面板--------------------------------------------------------------------------------------------------------- 6 2.2接口说明--------------------------------------------------------------------------------------------------------- 7 2.3 OSD菜单调整 ------------------------------------------------------------------------------------------------- 8 3. 工厂模式调整 -------------------------------------------------------------------------------------------------------- 23 4. 电气方框图 ----------------------------------------------------------------------------------------------------------- 24 5. 线路图 ----------------------------------------------------------------------------------------------------------------- 25 5.1主板--------------------------------------------------------------------------------------------------------------- 25 5.2按键板------------------------------------------------------------------------------------------------------------ 30 5.3电源板------------------------------------------------------------------------------------------------------------ 31 6. ISP和DDC烧录SOP --------------------------------------------------------------------------------------------- 34 7. 故障处理流程 -------------------------------------------------------------------------------------------------------- 47 7.1主板--------------------------------------------------------------------------------------------------------------- 47 7.2按键板------------------------------------------------------------------------------------------------------------ 51 8.主要IC管脚及内部框图 -------------------------------------------------------------------------------------- 52 9. 附带软件使用SOP--------------------------------------------------------------------------------------------- 56 9.1分屏软件SOP -------------------------------------------------------------------------------------------------- 56 9.2 e-Saver SOP --------------------------------------------------------------------------------------------------- 57 9.3 i-Menu SOP ---------------------------------------------------------------------------------------------------- 58 10. 料件清单 ------------------------------------------------------------------------------------------------------------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