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
环境水质监测措施

环境水质监测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水质问题成为了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保护水资源、监测水质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
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水质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首先,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是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覆盖范围广泛、数据准确可靠的监测网络,实现对水质的全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当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其次,加强水体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维护是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关键。
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兼顾水资源的重要地区和易受污染的区域,确保监测覆盖面广阔、有效性高。
在监测站点的维护方面,应当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监测仪器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保障监测站点的长期稳定运行。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监测站点网络,才能有效监测水质状况。
另外,加强水质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是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重要环节。
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公开水质监测数据,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相关信息。
同时,应当采取透明公开的方式,公布监测数据的解读结果,增强社会公众对水质监测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环境水质监测机制,才能有效监控水质状况,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此外,加强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监测技术不断涌现,如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高效地监测水质数据,提高监测精准度和时效性。
同时,应当加强对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确保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总的来说,环境水质监测措施的实施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严密的监测手段,及时了解水质状况,才能有效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建立起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共同呵护我们的水资源,共建美丽家园。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水是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旨在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的用途,为制定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和污染源;2.监测和控制水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3.评估水体是否达到特定的水质标准;4.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水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1.采样与分析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水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分析。
采样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确保样品能够反映整个水体的污染情况。
常见的水样品采集方法包括虹吸法、自动水样器和人工采样等。
而水样品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物理学分析等。
2.指标选择根据水体的用途和当地的环境法规,针对不同的水环境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指标包括水中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
选择合适的指标能够反映污染物的浓度和对水体的影响,为评估水质提供重要依据。
3.监测技术与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和仪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光谱分析技术、质谱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仪器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缩短监测的时间和成本。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参考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参考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当地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评价水体是否合格的依据。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中污染物浓度限值,以及对于水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要求等。
2.综合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化学污染物、生物指标、水质标准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目标达成度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
浅析如何做好环境监测

浅析如何做好环境监测摘要:城市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明显。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必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从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处理措施前言环境监测是我们掌握污染动向和预防污染带来危害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是衡量监测质量的标尺。
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常言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环境监测的管理制度,监测质量的保证也无从谈起。
尽管我们的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已经做得不错,但还有一些不足。
比如。
质量管理的重心一直比较集中在实验室操作的环节上,而放松了全方位、全程序的质量管理。
对自动监测,精密仪器监测新领域缺乏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一、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1.地方政府和环境监测部门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目前,地方政府环境监测站,特别是落后地区监测站条件很差,监测的仪器设备落后且不配套,甚至有些常规仪器很难配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做到监测信息的准确。
虽然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但是,由于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突飞猛进,监测领域不断拓展,这使得现有的监测制度规章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导致质量管理制度落后.2.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有部分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评审获证后,质量管理工作大为松懈,不似评审前认真对待,存在因循守旧、懒散,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惰性严重,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质量问题。
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旨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二、影响环境监测的主要因素1、采样质量样品采集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材质的选择和采样的深度与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等条件和采样时间因素都会影响采样质量。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 注意事项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注意事项环境水质检测工作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采样过程采样是环境水质检测工作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样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点应代表性,并且避免受到人为或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2.采样时间:应选择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的水质信息。
3.采样容器:采用无污染的容器进行采样,避免采样容器本身对水质的影响。
4.采样方法:根据不同的水体类型和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表面水体采用浮标式采样器,深层水体采用自动采样器等。
二、分析过程分析是环境水质检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在分析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水平,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出目标污染物。
2.实验条件控制:控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质量控制:在分析过程中,应当配备合适的质量控制样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获取更为准确的水质信息。
三、结果解释水质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水体是否达到环境标准,并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结果解释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参考标准: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水体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如绘制趋势图、空间分布图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水质变化情况。
3.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整理成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及时通报。
环境水质检测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代表性和无污染原则,分析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结果解释要参考标准并进行数据分析。
只有在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水质检测结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水质环境监测解决方案

水质环境监测解决方案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因此水质环境监测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水质环境监测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建立一个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是水质环境监测的基础。
这个网络应该覆盖整个水体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等。
监测网络应包括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
实时监测利用自动水质监测设备,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监测中心。
定期监测则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以获得更为详细和全面的数据。
二、使用高质量的监测仪器设备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使用高质量的监测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应该能够准确测量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
现代化的监测仪器设备还应具备数据自动存储和数据传输功能,以方便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三、开展全面的监测项目为了全面了解水质环境的状况,应开展全面的监测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测定,水质参数的监测,以及水生态系统的评估等。
监测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四、数据分析和评估五、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对于保持监测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监测数据应该及时公开,以便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水质环境的状况。
同时,应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以方便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共享监测数据,以促进水质环境的保护。
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总之,水质环境监测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使用高质量的监测仪器设备、开展全面的监测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公开,以及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与水环境评估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与水环境评估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质作为衡量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对环境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产业活动中,水体受到诸多污染源的影响,因此进行水质监测与水环境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与水环境评估。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化学、物理和生物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判断其污染程度和生态状态的过程。
首先,对水体采样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的选择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采样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采样器具和技术手段,例如自动水样器和手持式采样装置,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同时,采样时间和频率也需具备科学性,根据不同的水质监测目的和要求,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以保证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其次,对采样的水样进行样品处理和预处理是进行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
水样处理过程包括样品保存、预处理、制备和分析等步骤。
样品保存主要是为了保证采样过程中水样的原始性和代表性,通常是通过低温冷藏或添加适量的保护剂来延缓样品的变化和降解。
预处理和制备过程则是为了使水样符合分析要求,例如通过过滤、浓缩、萃取等手段,去除或富集目标物质,以提高后续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水质监测的关键在于选择和开展适应性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根据监测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目前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学分析等。
化学分析通常采用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能够对水样中的有机和无机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物理分析则主要针对水样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例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
生物学分析则通过对水样中的生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观测和评估,以判断水体的生态健康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质监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实时、连续地对水质进行监测,减少了人为干预和操作的影响,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浅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浅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分析摘要:我国环境已经恶化严重,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更是如此。
本文分析了在监测水质过程中,包括采样与运输阶段、样品的预处理阶段、实验分析阶段和后期数据处理阶段在内的多个环节均与监测结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技术要点一、引言水质监测分析的对象具有成分复杂,随机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等特点。
科学的管理水质监测的各个环节、提高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数据准确、可靠,是当前水质环境监测必须特别重视的问题。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下面就实际工作谈谈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加强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提高环境水质监测质量,对于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排污单位日常环境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环境水质监测质量的因素1.采样过程的规范性样品采集过程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是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的前提条件。
采样断面和采样点位的布设、采样频率和采样方法的确定、采样容器的选取和洗涤,以及样品的预处理、保存和运输等,都会对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
2.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温度、湿度、清洁度、采光、振动、噪声、辐射等因素,可通过影响分析仪器的精确度,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3.分析仪器及试剂分析仪器测量范围、灵敏性等对监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若仪器的灵敏度低会降低测量低浓度样品时的准确度,且样品浓度越低,误差越大。
监测过程中使用的药品的纯度不够则会使配置的试剂出现浓度误差,降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配制试剂的水的纯度不够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4.监测方法的选取监测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待测物种类及所用仪器的类型进行选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会存在一定差别,检出限也各有高低,进而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的重要物质 , 水环境质量状 况也必然受 到人们 的重 视 ,
为 了解水环境质 量 , 护 、 保 管理 和改 良环境 的 目的, 就 必须有计划的进行 水环 境的调查 研究 和监测 , 以便得 到明确的认识 , 同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 控制 和减 少水环
境污染。
水环境监测极 为重 要。 由于 环境样 品成 分复 杂 ,
l4 l
江
西
化
工
21 第 3 0 0年 期
如 何 做 好 水 质 环 境 监 测 的质 量 保 证
蔡 国园
( 江西省宜春市环境监测站 , 江西 宜春 3 60 ) 3 0 0
摘 要: 通过了解水质环境监测质量保 证的意义 , E前水环境监 测质量保证工作 的 就 t 水质监测质量保证
出现差错。水样采集后 , 填写样 品采集记录 ; 要 进入实
验 室 要 有 交 接记 录 。
32 在实 验室分 析方 面 , 先要选 择 适 当的分 析方 . 首 法 , 证结果 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次保证 分析仪器 的 保 其
2 水环 境 监 测质 量 保 证 Nhomakorabea工 作 的 现 状
环境监测工作 起步 较晚 , 环境监 测质 量保证 也 随
要有采样、 分析 、 数据处理以及报告的审核等各环节 。 3 1 在水质采样过程 中, . 选择好有 代表性 的水 质作为 样品。首先须优化布点 , 选择 采样 的最 佳点位 , 要有代 表性 、 比性 、 可 可行 性 ; 次要根 据水环 境的 实际情况 其 来确定监测频率和监 测项 目; 后要 将采集 的样 品进 最
保证 工作逐步地 走 向规 范 , 并陆续 出台了一 系列各 种 环境监测标 准方 法与文 件 , 以及管 理规定 和制 度。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浅论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
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
源之一,目前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相当严重。而水质监测作为
环境监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环境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水污染情况和水质监测发展现状,研究
了水质监测的意义,并对如何做好水质监测提出了几点要
求,以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环境问题;水污染;水质监测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资源,是人类发展最基本
的保障,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对社会、对经济的
发展都有最基本的保证。目前全球水污染情况越发严重,为
了保障安全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水质监测成为了水污染控
制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其对环境的保护有重大的意义。
一、水质监测概述
水质监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对水资源中的污染物进
行检测,并对水中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定,最后评价
水质状况综合性的一个过程。水质监测主要是为了检验水中
含有各种物质的多少,并记录出来,用以判断是否检测物是
否超过了规定范围,通常是对水中的杂质、种类、数量、危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害性等来表示,因为水质指标项目很多,要根据不同的用途
具体分析。
目前水质监测的范围极广,包含了污染和未被污染的
天然水和工业用水等,天然水包含了江水、河水、海水和地
下水。从检测项目上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水资源的
综合情况进行评价,比如水的色度、清晰度、温度、PH值、
悬浮物、电导率、含氧度等,一类是对有毒物质的综合性评
价,比如砷、铅、汞、镉、氰及有机农药等,为了能够准确
的对水资源的进行评价,除了以上两种测定外,有时还需要
对水流速和流量项目进行检测。
二、目前我国水质现状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发
展很多情况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的。在维系人类的生
存、维护社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提升等要素中,水资源的
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现实的情况是全球面临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近几年我国重大水污染事
故频频发生。如:2013年1月山西天脊集团发生苯胺泄漏事
故,导致苯胺污染了漳河下游,影响了山西、河北和河南等
多地居民的正常饮水和生活。2012年2月的广西龙江镉污染,
2010年7月紫金矿业水污染和吉林松花江哈工污染,是近几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年来影响非常严重的水污染事故。水利部门对全国的河流调
查显示,我国的淡水湖泊中,洞庭湖和洪泽湖的水质比较差,
白洋淀的污染很重,太湖处于富营养状态,滇池富营养越发
严重,巢湖富营养状态,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的的水资源情
况不容乐观。
三、水质监测的意义
水质监测不仅对水污染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还对水
环境保护、水环境健康灯方面有重要意义。
对饮用水而言,如果水中含有有害细菌,那么人的身
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传染各种疾病,严重的会直接导致人员
死亡,如果水中含有如藻类、原生物等浮游生物,那么水就
极易变色并产生异味,影响水的质量,如果水中含有某矿物
杂质,严重也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比如含氟超标,则会严
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度,从而导致斑齿病,长期饮用这类水会
导致牙齿全面崩坏,加上日常生活用水生成的污水,处理不
当同时也会传播疾病,所以加强对饮用水监测显得尤为重
要,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对工业用水而言,由于各个行业对于工业用水的要求
不同,比如需要用到锅炉的行业则要求水中的钙、镁、硫酸
盐等不能超标,不然锅炉中极易产生水垢,从而使水受热不
均匀导致设备受损,进而造成爆炸事故,又如炼金行业,冶
金工厂中需要冷却设备的用水对水中的悬浮物有很严格的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要求。这些充分说明了工业用水和饮用水一样都需要很高的
标准,所以监测工业用水的水质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前
提,对工业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水质监测对于环境的治理、管理、科学研
究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监测得到的详细数据,确定
该地区水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污染的来
源、污染的路径、消长规律等,进而确定出水中污染物的变
化规律和污染物,并分析出污染的原因,再评价出该污染对
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还能对以前的预防和治理效果进行
检测,这些对预防和治理水污染都有重要的作用,对进一步
的水环境研究有清晰的指导方向。
四、做好水质监测的具体要求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手段之一,水质监测是
根据具体检测信息和数据来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是实施监
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水污染情况严重,使得对水质监测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监测数据要确保准确可靠性
从质量控制和保证的视角出发,水质监测要求能够准
确的反应出水环境的当时的具体情况,在水质监测中,错误
的数据往往比没有数据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水质监测
数据的准确可靠是水质监测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
的,水利部出台了各种措施来保证监测质量,只有取得了科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学可靠的监测数据,才能让人们全面的了解水环境,才能正
确的对认识水环境、评价水环境、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环境
作出指导作用,才能正确的改善水环境,才能摆脱对水环境
认知盲目性而做出的错误决定使水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的困
境。
2.监测数据要确保及时有效性
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时,监测数据的及时有效性也是
监测工作中的一大要点,这就要求了监测系统具有瞬时监测
能力和快速数据传输系统,常用的瞬时监测系统有自动在线
监测与移动应急监测两种,自动在线监测主要是安装在固定
的河流断面上,自动进行连续性的监测,移动应急监测是以
车为载体的流动性应急监测,两者都可以达到监测及时性。
因为事故越早发现越容易被控制,损失也越小,水污染一样,
在越早发现越容易被遏制,治理成本也越低,整改效果越大,
所以监测数据的及时有效性相当重要。
3.监测数据要确保持续稳定性
由于水资源的检测时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所以在监测
时要强调连续、完整、稳定,不能存在随意性。连续性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时间连续性和空间连续性,时间上的连续
主要是因为水污染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水质情况也随污染的
改变而改变,虽然如此,经过长时间的监测,从中还是能发
现一些规律,如果在任一时间中断,会造成数据缺失,规律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被破坏;空间上的连续是因为要对整个河流进行监测,每一
段河流的水质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上游到下游全面监
测才能对整条河的水质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达到对整条
河流监测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需
品,所以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污染途径、污染原因、污染
危害等进行研究,进行实时的监测,可以对水环境污染的治
理和预防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可以对水污染进行事先预警、
事中指导、事后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改善水环境和对水环
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使环境监测充分发挥其在环
境保护中的作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为我国的可持续经济
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
[1]陆璐.基于水质监测对新疆水环境保护的意义[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8).
[2]王晓君,姜峰,吕利雪. 浅谈水质监测分析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J]. 广州化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