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方案

前言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
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
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
1.含油污泥来源含油污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1.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
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
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
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
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8%。
万吨油田含油污泥萃取法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建议

50万吨/年油田含油污泥萃取法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大庆油田飞马有限公司二00五年九月1、概述1.1项目背景原油在经过中转站、联合站等设施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污油泥,近些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这些油田清罐时排出来的高粘稠、黑色稳定态污油泥,主要是由泥沙、油、水、非油有机杂质和硫化物等组成。
当前这些黑色污油泥,由于具有高粘稠、高含水的特殊物性,不能直接利用,一直露天坑贮和深埋存放,给油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油田生态环境建设。
此情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油田公司的高度重视,决心彻底治理,大力支持污油泥处理项目的研究开发。
因此,从二00二年开始决定对该项目进行开发研究,目标是提取有利用价值的燃料油,同时对残余物做到达标排放。
1.2萃取分离专有技术特点大庆油田飞马有限公司是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多种经营单位,针对油田存在的“黑色污油泥”问题与大庆震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跟踪技术攻关试验研究。
由于污油泥的特殊物性,分离困难,处理工艺技术必须先进、科学、有效。
本公司研发的“用溶剂萃取法从含油污泥中回收燃料油的专有技术方法,可使污油泥的处理效率达99.4%,使提油后剩余物中油的含量在1%以下,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下一步泥沙与水的分离,否则,即使能把泥沙与水分离,泥沙做型煤不仅无法掺合,而且也会冒黑烟,不符合空气排放标准。
这是我们与燃料公司型煤厂合作研究试验得出的结论。
因此处理效率能否达到99%以上,是污油泥处理工艺技术的前提条件。
因提油后剩余物中含水、细泥和驱油助剂等有机质,三者之间比重接近,脱水极为困难。
为此,我公司与上海离心机研究所针对其特殊性,共同开发研究了脱水方法,采用该所与世界知名企业德国洪堡公司研制的离心机进行脱水分离。
由于以上各项技术发明,方可达到污油泥的终端处理,充分回收利用,无污染排放,这是本项目的技术优势所在。
1.3效益前景本项目社会效益巨大,国家、社会、企业都会大力支持。
投产后清罐污油泥可直接送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取消坑贮排放环节。
含油废水技术规范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 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指乙醇或甘油 (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在常温下,液态脂肪 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 oil 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 floating 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 100µ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 dispersed oil
指油珠粒径为 10µm~100µ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3.5 乳化油 emulsified 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 10µm,一般为 0.1µm~2µ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 度愈大愈稳定。 3.6 溶解油 dissolved oil
含油污泥处理厂工程方案

含油污泥处理厂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油污泥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了挑战。
油污泥处理厂是治理油污泥的一个关键设施,其工程方案的设计对于治理油污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油污泥处理厂工程方案的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二、油污泥处理厂工程方案的设计原则1. 环保原则:要求处理过程符合环保法规,确保处理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
2. 经济原则: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
3. 效率原则:要求处理效率高,处理能力大,能够满足日常处理需求。
4. 可靠性原则:设计方案要确保设备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三、油污泥处理厂工程方案的设计内容1. 原料收集和预处理系统设计油污泥处理厂主要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油污泥、石化企业的油污泥和城市市政污水厂的污泥。
首先需要对油污泥进行原料收集和预处理,包括油污泥的收集、输送、分离、筛分等工序。
原料收集和预处理系统的设计需满足原料处理的要求,确保原料处理的质量。
2. 油污泥干化系统设计油污泥处理厂的干化系统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
油污泥干化系统主要包括烘干设备、干燥设备、加热设备等。
热量来源有多种选择,可以是燃煤、燃气、生物质能等。
设计时需要根据油污泥的性质、处理能力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的干化系统,确保油污泥的湿度降低到可处理的水平。
3. 油污泥焚烧系统设计油污泥焚烧系统主要包括烧炉设备、燃烧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
烧炉设备选用能够满足油污泥燃烧需求的烧炉设备,确保烧炉设备的稳定运行。
燃烧设备选用具有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燃烧设备,确保油污泥燃烧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废气处理设备选用能够有效处理废气的处理设备,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 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设计油污泥处理厂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系统,将油污泥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固体燃料、热能、有机肥料等。
资源化利用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源化利用的产品和技术,确保资源化利用过程达到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80-20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CJJ60-94 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JB/T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3.1 油脂oil and grease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脂。
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脂,称为脂。
3.2 含油污水oil wastewater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3.3 浮油floating oil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
3.4 分散油dispersed oil指油珠粒径为10μm~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
(完整版)含油污泥处理解决方案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t。
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
本文将叙述含油污泥的特性、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根据现有条件,对我们可能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1 含油污泥的性质和危害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成分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
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难过滤性污泥,又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
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直接用于回注和在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时,会造成注水水质下降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恶化,对生产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大量石油资源被浪费。
含油污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2 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故虽然目前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但最具发展前景的应该是一下四种技术:调质-机械分离、生物处理、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下面逐一介绍这四种技术。
2.1 调质-机械分离技术浓缩、化学调节(即调质)、脱水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高含水量的含油污泥不能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操作,必须先进行调质;通过调质-机械分离,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组二○二○年十月一、工作概况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海上油气田的快速发展和省内石油炼化企业的持续增产,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储运以及炼化企业的生产、储存、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均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利用和妥善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我省含油污泥产生、利用、处理处置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各企业利用、处理处置措施,明确利用、处理处置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促进行业内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惠州东江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牵头《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项目,并进行标准项目立项。
2、主要工作过程(1)建立标准起草组2020年5月成立了由标准起草组,于2020年( 6)月启动项目调研工作,于(2020 )年(6)月底前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起草组经多次组内讨论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于(2020)年(7)月形成了标准草案稿。
(2)专家讨论标准起草组邀请相关专家对标准草案稿进行讨论,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于(2020)年(8)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起草组成员工作起草组成员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标准程序控制、标准文本编制和标准内容验证。
标准程序控制:主要对标准的主体方向进行制定,确定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框架,并对标准文本内容进行统筹。
标准文本编制:在标准技术框架下制定标准文本内容。
标准内容验证:对标准内容的可操作性和指标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性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二、起草组工作成员及主要工作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三、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及其废水(液)处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方法、处置处置利用过程污染控制及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要求。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T 0017—2020 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及其废水(液)处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方法、处理处置利用过程污染控制及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及其废水(液)处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以及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运行后的环境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607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JT/T 617(所有部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DB 44/ 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 27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 765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T 0017—2020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