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继续放缓

合集下载

深圳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深圳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8月209深圳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趋势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徐作林摘 要:本文从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过程着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分析了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包括整体贸易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之后,结合深圳对外贸易的近况,分析了深圳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对外贸易 深圳 贸易结构 商品贸易结构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a)-209-021 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过程1.1 从整体贸易结构来看,由实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深圳的服务贸易发展很快,量上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质上由小到大,行业领域宽度不断拓展,在经济总量占比上有所提高。

新时期,国际服务业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实物贸易的基础上发展服务贸易,一来可以拓宽对外贸易产品的领域,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对外贸易的综合实力;二来,发展服务贸易是对当今对外贸易新形势的积极反应,把握住了发展的时机,不仅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增长动力,而且还可以成为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的主导国家。

再者,深圳近来对外贸易增长的放缓甚至下滑,都说明以实物性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快速的增长已不可持续,此时需要新的增长拉动力出现。

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服务贸易出现好的趋势,其进出口总额在不断增长: 2000 年为 17.21 亿美元, 2001 年为 19.12 亿美元, 2002 年为 29.84亿美元, 2003 年为 41.22 亿美元, 2004 年为60.57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 36.3%。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则分别为 8.53 亿美元、8.84 亿美元、17.72 亿美元、25.13 亿美元和 35.93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已达到 43.72%; 服务贸易进口总额则分别为 8.73 亿美元、10.32 亿美元、12.13亿美元、16.14 亿美元和 24.63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 29.7%。

发改委主任在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发言

发改委主任在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发言

发改委主任在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发言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不少指标出现回升势头,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增强。

但经济回稳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挑战和风险不可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预计(下同)上半年全市完成GDP 863.7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低于一季度0.5个百分点,但跌幅明显收窄(一季度GDP 增幅比去年低2.3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2亿元、财政收入1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12.0%和9.4%,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由绿翻红,物价水平温和可控,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呈现出如下特色和亮点。

(一)产业发展总体向好。

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去年同期8.8:53.0:38.2调整为8.2:50.8:41.0。

一是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工业、高加工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加20.6%、13.9%和23.6%,全市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81.5%。

1-5月全市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71.7%,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和第2位。

新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增长,全市上半年吊装风机61台,并网发电新能源装机规模较去年底新增7.4万千瓦,实现新能源发电量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0%。

二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7.1亿元,同比增长109.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8%和25.5%,增幅同比分别提高2.7个和4.1个百分点;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惠尔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相继启动,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9.5%。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成绩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学号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

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整理: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 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实证方法肯定了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作用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一个重要的助推器。

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因素来拉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然而,要实现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尚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发展。

1978年我国的GDP为3624.1亿元,到了2005年我国的GDP就增长到了182321亿元,是1978年的50.3倍,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二十几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1978年出口额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27年的时间出口额增长了约78倍,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额的增长曲线大体一致,二者都是经历了一个平稳增长期(1978元~1990年),然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每年都有较快增长,1991年GDP为21617.8亿元,1993年为34634.4亿元,1996年为67884.6亿元,2001年为97314.8亿元,2005年为182321亿元,这15年时间增长了约8.4倍;我国的出口额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91年出口额为3827.1亿元,1993年为5264.8亿元,1996年为12576.4亿元,2003年已达到36299.5亿元,2005年为63067.3亿元,15年间增长了约16.5倍。

浅谈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21世纪以来,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中日贸易总量已排到世界第四位。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中日之间一直在贸易上有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但是中日之间贸易摩擦又与日俱增。

本文从中日贸易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当前贸易现状和预期发展情况,为中日贸易健康发展提出有益意见。

关键词:中日贸易贸易现状贸易摩擦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中日两国贸易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体系之一,两国的贸易已取得长远的发展。

自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中日贸易也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姿态。

目前,日本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几年来,两国贸易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相互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中日两国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

这一方面由于全世界经济的衰退,双边贸易争端加剧;另一方面是由于中日双方在领土上的争执。

比如近期在钓鱼岛事件上,两国在争执,领土上的争端必然会影响两国的贸易。

1、中日贸易现状纵观中日两国对外贸易历史,从我国建国以来,两国的双边贸易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02年中日贸易总量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更是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

最近几年,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

日本是中国第四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的机械仪器进口总量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中部分是由于日资公司的“再进口”,这些公司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了中国。

从日本财务省日前公布的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27.5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9%,创历史新高。

受3.11大地震导致供应链中断和日元大幅升值等因素影响,日本对华出口额12.9万亿日元,同比下降1.4%,自中国进口14.64亿日元,同比增长9.1%。

2011年日本外贸总额31年来首次出现赤字,中国继续维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日本外贸总额占比达到20.6%。

211046468_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中国外贸如何突围?

211046468_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中国外贸如何突围?

经济Economics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中国外贸如何突围?吸收外资、拓展国际市场等词汇或将构成今年我国稳外贸的关键词。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邱慧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2022年我国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关口。

这意味着,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压力,实现了稳定增长。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这依然是中国外贸面临的严峻考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估计的3.4%放缓至2.9%。

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也指出,当前,出口订单不断下滑,航空运输状况尚未恢复正常水平,集装箱吞吐量也不理想,略低于趋势值,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较此前预测的3.4%大幅下降。

就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坦言,尽管2023年中国外贸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数量增加、疫情对贸易的持续负面影响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但同时也应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实施的叠加有利于区域贸易发展。

除此之外,制造业基础扎实、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充足都是目前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

当前外贸的主要矛盾进入2023年,面对多重不确定因素,全球经贸形势愈加严峻复杂。

2月22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60期)上,王孝松指出,全球经济贸易形势是我国外贸面临的大环境,IMF和WTO的两项预测数据均低于去年,世界经济整体增速缓慢,非洲、中东的出口很可能是负增长,北美、欧盟的进口也可能是负增长,这或许意味着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可能会在今年有所收缩。

王孝松以特定的市场为例分析指出,截至今年1月份,美国重要的两个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吞吐量在不断下滑,以往中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基本都在西海岸,而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其吞吐量比往年正常情况还要低,所以美国进口需求状况不是非常理想。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当前中国形势分析摘要: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自然灾害频仍,在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局势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

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增长水平。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复杂局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国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分析(一)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回调后逐步趋于平稳,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基本态势,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1)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

(2)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一大批重大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成功,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3)消费增长保持稳定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

农村居民人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有所增长。

三是世博会召开将刺激消费增长。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使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

(4)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回升一是基数因素抬高工业增速。

二是库存回补将拉动工业增长。

三是先行指数走高显示工业处于景气上升期。

四是出口形势好转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加。

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随着外贸出口的恢复由负转正,并且不断增加。

外需增长将促使工业出口交货值提高,推动工业生产稳步上升。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二章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二章

国家统计局新数据: 国家统计局新数据:
2009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 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 年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 月份由 降转升. 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 降转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 年全年进出口总额 亿 美元,比上年下降13.9%. 美元,比上年下降 . 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 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 月增长9.8%. 月增长 . 12月份增长 月份增长32.7%. 月份增长 . 2009年全年出口 年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 亿美元, 年全年出口 亿美元 16.0%;进口 亿美元, ;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 亿美元 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 亿 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 亿美元. 美元,比上年减少 亿美元
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 前高后低, 入世" 20%. 20%.
亿美元, 下同) (1)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 下同 进出口总值: 亿美元 比上年(下同 增长17.8%,比上年回落 个百分点. 增长 ,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出口: 亿美元, (2)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 亿美元 增长17.2%,回落 ,回落8.5 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3)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回落2.3 进口: 亿美元,增长 ,回落 亿美元 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 亿美元, (4)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2.5%, , 净增加328.3亿美元. 亿美元. 净增加 亿美元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经济条件,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经济条件, 基本条件有两个 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 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 剩余产品;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剩余产品;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10月份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继续放缓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2014年1-10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
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类似容器、鞋类、
塑料制品、玩具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下简称“传统
劳动密集型产品”)2.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5%,占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1.1%。
10月份当月,我国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599亿元,同
比增长6%,增速连续3个月放缓;环比下降7.1%,出口规模连
续2个月环比下滑(下图)。

2013年以来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月度走势图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3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4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金额(亿元)-40
-20
0
20
40
60
80
同比
(%)
出口值同比增速

一、今年10月份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民营企业为拉动出口增长唯一动力。10月份,我国
民营企业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724亿元,增长11.3%,占
同期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的(下同)66.3%。同期,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34.6亿元,下降3.1%,占24.4%;国有企业
出口240亿元,下降2.6%。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逾7成,加工贸易出口下降。10月
份,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874亿元,
增长6%,占72.1%。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91.3亿元,
下降6.7%,占15.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153.9亿元,增
长26.3%;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出口79.2亿元,增长4.6%。
(三)对欧美和东盟为主要出口市场,对东盟出口增长较
快。10月份,我国对美国和欧盟分别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
518.4亿元和427.4亿元,分别增长4.7%和3.7%;对东盟出口
308.8亿元,增长14.2%;对上述3者合计占48.3%。同期,对
日本和香港出口呈现降幅,分别出口195.8亿元和114.9亿元,
分别下降14.5%和19.7%。
(四)纺织服装出口增长较快,家具、塑料制品和箱包出
口下滑。10月份,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033亿元,增长
8.1%,占39.7%,为最大出口品种;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599.4
亿元,增长13.6%;鞋类265.6亿元,增长3.3%;玩具102.2亿
元,增长6.3%。同期,出口家具及其零件266.8亿元,下降1.5%;
塑料制品190.7亿元,下降3.3%;箱包141.1亿元,下降3.6%
(下表)。
2014年前10个月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统计表
单位:亿元,%
商品品种 10月份 2014年前10个月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合 计 2598.6 6.0 24666.1 5.0
服装及衣着附件 1032.7 8.1 9558.8 5.5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599.4 13.6 5703.1 4.5
家具及其零件 266.8 -1.5 2554.5 -1.4
鞋类 265.6 3.3 2883.3 12.3
塑料制品 190.7 -3.3 1863.6 5.8
箱包及类似容器 141.1 -3.6 1371.3 -2.5
玩具 102.2 6.3 731.4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