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尼龙改性技术简介

国内尼龙改性技术简介
国内尼龙改性技术简介

国内尼龙改性技术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采用自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GMA)作为增容剂来增容PA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物。HDPE-g-GMA对PA6/UHMWPE增容作用明显,使其冲击强度提高1倍,断裂伸长率提高3%。

MC尼龙/玻纤复合材料

东北大学将磨碎玻纤与浇铸(MC)尼龙制成MC尼龙/玻纤复合材料。当加入10%的玻纤后,制品收缩率降低,热变形温度提高20度、,将该材料制成制品后的拉伸强度提高26%,弯曲强度提高13%,压缩强度提高36%。

PA6/水镁石共混物

大连理工大学等将大分子界面改性剂加入到PA6/水镁石共混物中。共混物断裂伸长率提高12%以上,冲击强度提高1.5 kJ/m2,当大分子界面改性剂的用量为8份,水镁石添加量为40%时,阻燃效果最佳,氧指数高达37%。

PA6/改性MMT纳米复合材料北京理工大学等以自行合成的NJ¢1型插层剂对MMT进行改性。加入12%改性MMT,PA6/改性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较PA6分别提高了14%、16.2%和38.1%。

超细滑石粉改性MC尼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超细滑石粉加人MC尼龙中,以改性MC尼龙。超细滑石粉的加人使MC尼龙的收缩率、吸水率都有所改善,热变形温度提高24度,冲击强度较纯MC尼龙提高11%。

MC尼龙/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

河北工程学院等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当纳米氧化铝含量为4%时,MC尼龙/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纯MC尼龙提高19%、33%和11%。

PA11/MMT纳米复合材料

华北工学院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PA11/MMT纳米复合材料。MMT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最大值.是纯PA11冲击强度的2.5倍。

新型增韧刑增韧PA6

辽宁大学等采用新型双官能化增韧剂SWR¢3C对PA6进行增韧。室温下

SWR¢3C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6的冲击强度达94.5KJ/m2,接近纯PA6的10倍,达到超韧PA的性能指标。

玻纤增强PA66

北京理工大学采用自制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对玻纤增强PA66阻燃。当添加25%MPP时,阻燃材料的氧指数为38.o%,达到UL94 v -O级。

高阻隔性可吹塑PA6复合材料

上诲交通大学将(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丙烯酸酯类)共聚物(MST)与pA6进行共混,制得高阻隔性可吹塑PA6复合材料。当MST含量为10%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于PA6的可吹塑高阻隔性材料。该材料可用作汽车燃油箱、农药瓶、药品瓶等。

PA6/UHMWpE/HDPE-g-MAH共混物

天津科技大学采用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HDPE-g-MAH),将其与PA6/UHMPWE共混,制得PA6/UHMWPE/HDPE-g-MAH共混物。当HDPE -g-MAH的接枝率为0.5%-1.5%时,共馄物的吸水性能明显改善。

PAIO1O/PP-g-GMA共混物

长春工业大学等将聚丙烯(PP)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接枝聚丙烯(PP-g-GMA)与PA1010共混。PA1O1O/PP-g-G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PAl010/PP共混物有明显的改善,接枝率越大,PP-g-GMA与PAl010的相容性越好。

PA6/PAMAM共混合金

北京理工大学以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与PA6共混,制得PA6/PAM-AM共混合金。当PAMAM在低用量时,可提高合金的结晶速度,对共混合金起增塑作用,当PAMAM为高用量时,对共混合金起到增强作用。PA6/SEBS共混物

四川大学将马来酸酐接枝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作为增容刑加入到PA6/SEBS共混物中。加入SEBS-g-MAH 对共混物的熔融峰,结晶峰和结晶度都有影响。

抗静电PA6/ZnOw复合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6/氧化锌晶须(ZnOw)复合材料。随着

ZnOw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达4个数量级。当ZnOw含量为5.5%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6.5KJ/m2,为纯PA6的206.3%。

半芳香型透明尼龙

郑州大采用多元共缩聚法制备半芳香型透明尼龙,在一定范围内,其力学性能随注塑压力提高而提高,通过常温和高温调湿处理,其冲击强度提高。

PA6/PA66/MMT纳米复合材料

青岛大学用自制有机MMT与PA6/PA66通过熔融挤出制备出剥离型PA6/PA66/MMT纳米复合材料。加入纳米级MMT后复合材料拉仲强度提高了17.1%;拉伸弹性携量提高了将近30%;拉伸屈服强度是纯PA6/PA66的1.22倍。玻纤、粉煤灰增强MC尼龙复合材料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利用MC尼龙静态浇铸的原理,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了玻纤、粉煤灰增强MC尼龙。加入30%玻纤和10%粉煤灰可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13.8%,弯曲强度提高32.8%,弯曲弹性摸量提高110%,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442%,硬度提高49.6%.

改性增强尼龙6主要技术指标

改性增强尼龙6主要技术指标 弯曲强度(MPa)≥100 缺口冲击强度(kJ/m2)≥6.0 拉伸强度(MPa)≥70 压缩强度(MPa)≥78 相对密度≤1.22 熔融值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 区别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粘流特性。 二、定义: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亦称熔融指数仪;是测定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分钟通过标准口模毛细管的质量或熔融体积。 三、操作环境、要求: 温度:10~30℃湿度:≤80%RH 四、仪器规格、测试范围: 1、温度控制范围:100-400℃ 2、波动:±0.1℃ 3、测定范围:0.031-1500g/10min 4、口模内径:Ф2.095±0.005mm、Ф1.180±0.010mm 5、料筒内径:Ф9.550±0.020mm 6、电源:AC220V 50Hz 5A

五、仪器介绍: 六、操作方法: 1、将口模与料杆装入料筒: 2、开启左侧电源开关,上显示器显示当前料筒实际温度,下显示器显示(上次)设置温度,并根据所设置的温度开始升温、控温,行程指示灯(25.4)亮(如图2);按行程键选择行程,仪器按上次设置的参数运行,参数设置方法如下: 按一下设置键,上显示器显示T,下显示器显示当前己设置温度值;如需修改按键,下显示器第一位灯闪,按▼键或▲键修改当前数值,使该位数值“+1”或“-1”,再按下显示器第二位灯闪,仍按▼键或▲键修改数值,直至修改完成依次按一下设置键与返回键,既可保存修改,并回到工作状态;依次按设置键可修改温度、日期、批号、负荷、密度、温度修正值(参数修改方法同上); 3、行程设置:在自动工作状态下的初始杠杆上翘时,自动行程自动设置在25.4,相应指示灯亮,按行程键,转换至6.35(相应灯亮),再按行程键,转至25.4。6.35或25.4(“1/4”或“1”)的选择依据参见表一。 MFR(g/min) 料杆移动距离(mm) 0.031~10 6.35( 1/4″) 10~1500 25.4( 1″) (表一)

尼龙工程材料的改性

尼龙工程材料的改性 摘要: 尼龙66是由Du pont公司于1935年研制成功的,1939年实现工业化,1956年开始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它是国际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尼龙产品。尼龙66优越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耐腐蚀性等使其在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电子电器、胶粘剂以及包装材料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尼龙66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成型周期长、脱模性能差、尺寸不稳定、易脆断、耐热性差,还有不透明性、溶解性差等。因此对尼龙66的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尼龙改性多集中在共混、填充、共缩聚、接枝共聚等技术领域。 1.尼龙改性的研究进展 对尼龙66的改性主要有接枝共聚、共混、增强和添加助剂等方法,使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本实验主要从快速成型和缩短成型周期的角度出发来改善尼龙66的综合性能,并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1共混改性 在尼龙改性研究中,高分子合金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其中尼龙合金在所有工程塑料合金中发展最快,其原因是与周期长、投资大的新PA基础品种的开发相比, 尼龙合金的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性能良好,且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多元化、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要求。国外各大公司均十分重视尼龙合金的开发,很多产品已经商品化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就尼龙合金而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1尼龙与聚烯烃(PO)共混改性 聚酰胺(PA)和聚丙烯(PP)是一对性能不同且使用场合也不一样的聚合物,但通过熔融混合工艺可以克服两者的固有缺点,取其各自的特点,得到所需性能的合金材料。此类合金可以提高尼龙在低温、干态下的冲击强度和降低吸湿性,特别使尼龙与含有烃基的烯烃弹性体或弹性体接枝共聚物等组成的共混合金可以得到超韧性的尼龙。 在极性的聚酰胺树脂和非极性的聚烯烃树脂共混改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两者之间的相容性。PA 和PO 是一对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该共混物呈现相分离的双相结构。根据聚合物共混理论,理想的体系应该是两组分部分既相容,又各自成相,相间存在一界面层,在层中两种聚合物的分子链相互扩散,有明显的浓度梯度。通过增大共混组分间的相容性,进而增强扩散,使相界面弥散,界面层厚度加大,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共混物的重要条件。

尼龙66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xx66改性的最新进展 第一章诸论 1.1xx66的概述 尼龙66是一种高档热塑性树脂,是制造化学纤维和工程塑料优良的聚合材料。它是高级合成纤维的原料,可广泛用于制作针织品、轮胎帘子线、滤布、绳索、渔网等。经过加工还可以制成弹力尼龙,更适合于生产民用仿真丝制品、泳衣、球拍及高级地毯等。尼龙66还是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如齿轮润滑轴承等。也可以代替有色金属材料作机器的外壳。由于用它制成的工程塑料具有比重小,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易加工成型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领域,其后续加工前景广阔。 尼龙66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合制得,常见的尼龙是一种结晶性高分子,不同牌号、不同测试方法报道的尼龙66的熔点在250-271℃之间。由于尼龙66无定型部分的酞胺基易与水分子结合,常温下尼龙66的吸水率较高。与一般塑料相比,尼龙66的冲击韧性大,耐磨性优良,摩擦噪音小,另外,尼龙66对烃类溶剂,特别是汽油和润滑油的耐受力较强。尼龙66的90%应用于工业制品领域。 其中,尼龙在汽车工业中的用量占总用量的37%,其用途包括储油槽、汽缸盖、散热器、油箱、水箱、水泵叶轮、车轮盖、进气管、手柄、齿轮、轴承、轴瓦、外板、接线柱等。尼龙66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是电子电器工业,消耗量占总量的22%,其用途包括电器外壳、各类插件、接线柱等。此外尼龙66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办公用品、医疗卫生用品、工具、玩具等场合。 我国尼龙66的生产起步于60年代中期。1964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了法国生产技术,建设了年产 4.6万吨的生产装置。1994年,我国第二个尼龙“生产装置开工建设,该装置引进日本的技术,年产尼龙66为

改性尼龙需要注意的问题点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是美国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尼龙6和尼龙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尼龙11,尼龙12,尼龙610,尼龙612,另外还有尼龙1010,尼龙46,尼龙7,尼龙9,尼龙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和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尼龙的改性品种数量繁多,如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满足不同特殊要求,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代用品,作为各种结构材料。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 尼龙[1],是聚酰胺纤维(锦纶)是一种说法. 可制成长纤或短纤。 尼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8年,美国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的卡罗瑟斯博士受聘担任该所的负责人。他主要从事聚合反应方面的研究。他首先研究双官能团分子的缩聚反应,通过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的酯化缩合,合成长链的、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卡罗瑟斯在制备线型聚合物特别是聚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到10 000~25 000,他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 000的聚合物称为高聚物(Superpolymer)。1930年,卡罗瑟斯的助手发现,二元醇和二元羧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取的高聚酯,其熔融物能像制棉花糖那样抽出丝来,而且这种纤维状的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达到原来的几倍,经过冷却拉伸后纤维的强度、弹性、透明度和光泽度都大大增加。这种聚酯的奇特性质使他们预感到可能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制纤维。然而,继续研究表明,从聚酯得到纤维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因为高聚酯在100 ℃以下即熔化,特别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只是在水中还稍稳定些,因此不适合用于纺织。 随后卡罗瑟斯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和聚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多方对比,选定他在1935年2月28日首次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出的聚酰胺66(第一个6表示二胺中的碳原子数,第二个6表示二酸中的碳原子数)。这种聚酰胺不溶于普通溶剂,熔点为263 ℃,高于通常使用的熨烫温度,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在结构和性质上也接近天然丝,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从其性质和制造成本综合考虑,在已知聚酰胺中它是最佳选择。接着,杜邦公司又解决了生产聚酰胺66原料的工业来源问题,1938年10月27日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诞生了,并将聚酰胺66这种合成纤维命名为尼龙(Nylon)。尼龙后来在英语中成了“从煤、空气、水或其他物质合成的,具有耐磨性和柔韧性、类似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所有聚酰胺的总称”。 聚酰胺(尼龙) 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 聚十一酰胺(尼龙11) 聚十二酰胺(尼龙12) 聚己内酰胺(尼龙6) 聚癸二酰乙二胺(尼龙610) 聚十二烷二酰乙二胺(尼龙612) 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 CAS编码:32131-17-2

尼龙的改性特性以及应用范围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e14837755.html,)尼龙的改性特性以及应用范围 由于尼龙具有很多的特性,因此,在汽车、电气设备、机械部构、交通器材、纺织、造纸机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汽车的小型化、电子电气设备的高性能化、机械设备轻量化的进程加快,对尼龙的需求将更高更大。特别是尼龙作为结构性材料,对其强度、耐热性、耐寒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尼龙的固有缺点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PA6、PA66两大品种来说,与PA46、PAl2等品种比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虽某些性能不能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必须针对某一应用领域,通过改性,提高其某些性能,来扩大其应用领域。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性: ①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②提高尼龙的阻燃性,以适应电子、电气、通讯等行业的要求。 ③提高尼龙的机械强度,以达到金属材料的强度,取代金属 ④提高尼龙的抗低温性能,增强其对耐环境应变的能力。 ⑤提高尼龙的耐磨性,以适应耐磨要求高的场合。 ⑥提高尼龙的抗静电性,以适应矿山及其机械应用的要求。 ⑦提高尼龙的耐热性,以适应如汽车发动机等耐高温条件的领域。 ⑧降低尼龙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总之,通过上述改进,实现尼龙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进而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向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 改性PA产品的最新发展 前面提到,玻璃纤维增强PA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但形成产业化是20世纪70年代,自1976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超韧PA66后,各国大公司纷纷开发新的改性PA产品,美国、西欧、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大力开发增强PA、阻燃PA、填充PA,大量的改性PA 投放市场。 20世纪80年代,相容剂技术开发成功,推动了PA合金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开发出PA/PE、PA/PP、PA/ABS、PA/PC、PA/PBT、PA/PET、PA/PPO、PA/PPS、PA/I.CP(液晶高分子)、PA/PA等上千种合金,广泛用于汽车、机车、电子、电气械、纺织、体育用品、办公用品、家电部件等行业。 20世纪90年代,改性尼龙新品种不断增加,这个时期改性尼龙走向商品化,形成了新的产业,并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尼龙合金产量达110万吨/年。 在产品开发方面,主要以高性能尼龙PPO/PA6,PPS/PA66、增韧尼龙、纳米尼龙、无卤阻燃尼龙为主导方向;在应用方面,汽车部件、电器部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汽车进气歧管用高流动改性尼龙已经商品化,这种结构复杂的部件的塑料化,除在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延长了部件的寿命,促进了工程塑料加工技术的发展。 改性尼龙发展的趋势 尼龙作为工程塑料中最大最重要的品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改性后实现高性能化,其次是汽车、电器、通讯、电子、机械等产业自身对产品高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进程,改性尼龙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尼龙改性中使用的相容剂和增韧剂

尼龙改性中主要可以使用的相容剂为POE接枝相容剂ST-2,另外还有EPDM接枝相容剂ST-18,我们现在生产得最多的是POE 接枝相容剂ST-2,在玻纤增强尼龙、防火尼龙、玻纤防火增强尼龙以及增韧尼龙中,我们都建议大家使用ST-2,因为POE接枝相容剂ST-2在尼龙中的增韧效果比较理想,ST-2在尼龙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尼龙的韧性及冲击强度。在玻纤增强尼龙、防火尼龙、玻纤防火增强尼龙中,建议大家使用ST-2的添加量为5-10%时较为理想,添加量太少,可能增韧效果达不到要求,添加量太多,可能对尼龙的防火、拉伸强度以及耐温会有一定的影响,任何事物只能是量力而为,相容剂的使用亦是如此。而在上述尼龙改性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用户只要求冲击强度达到一定高度而对尼龙耐温和拉伸强度没有什么要求,则ST-2的使用量可以在10%以上。另外ST-2的一个大的用途是在超韧尼龙和超韧耐寒尼龙中使用,这时ST-2的建议使用量为15-20%,甚至在一些高要求的情况中,ST-2的使用量需达25%以上。ST-2在尼龙中使用时,尼龙最高缺口冲击强度可达120KJ/ m2,耐寒尼龙最低温度可做到零下35℃,另外在超韧耐寒尼龙改性中,对尼龙的粘度的选择亦有较高要求,这一点是许多尼龙改性工作者所不注意的,在超韧耐寒尼龙改性中,要求尼龙粘度达2.8以上,否则,相容剂加得再多,冲击强度也难提高。我公司ST-2在PBT改性中亦能起到很好的相容增韧作用,用户如作高韧性要求的PBT改性产品,ST-2 一定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EPDM接枝相容剂ST-18主要用于超耐寒尼龙中,如要求尼龙的耐寒在-35℃到-40℃的情况,就需用它。

尼龙材料相关整理

1.聚酰胺特性 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1.性能指标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000-30000。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增强。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尼

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 1.2.性能特点与用途 1.2.1.PA6 物性: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加抗冲改性剂后会降至160℃;用15%-50%玻纤增强,可提高至199℃,无机填充PA能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加工:成型加工性极好,可注塑、吹塑、浇塑、喷涂、粉末成型、机加工、焊接、粘接。 PA6是吸水率最高的PA,尺寸稳定性差,并影响电性能(击穿电压)。 应用:轴承、齿轮、凸轮、滚子、滑轮、辊轴、螺钉、螺帽、垫片、高压油管、储油容器等。 1.2.2.PA66 物性: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结晶聚合物,受紫外光照射会发紫白色或蓝白色光,机械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性好,是耐磨性最好的PA,自润滑性优良,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耐热性也较好,属自熄性材料,化学稳定性好,尤其耐油性极佳,但易溶于苯酚,甲酸等极性溶剂,加碳黑可提高耐候性;吸水性大,因而尺寸稳定性差。 加工:成型加工性好,可用于注塑、挤出、吹塑、喷涂、浇铸成型、机械加工、焊接、粘接。

尼龙6的增韧性研究及应用前景

尼龙6的增韧性研究及应用前景 谢敏敏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尼龙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高韧性尼龙 6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并从不同方面对尼龙的增韧进行了探讨,例如与聚烯烃及弹性体共混增韧、掺混高韧性工程塑料增韧、无机粒子增韧。 [关键词]:尼龙6 增韧 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但是尼龙6存在低温和干态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等弱点,使其应用领域受到一定限制,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共混改性,使其向高冲击、低吸水和优化加工等方向发展的研究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尼龙6的增韧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尼龙改性的重要课题,美国、西欧、日本先后开发了各种牌号的高抗冲尼龙6合金。尼龙6是比较容易形成合金的树脂,合适的相容剂是形成韧性尼龙的关键。 高韧尼龙6合金的获得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与聚烯烃及弹性体共混;二是掺混高韧性工程塑料;三是无机粒子增韧。 1. 聚烯烃、弹性体增韧 尼龙6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聚烯烃、弹性体共混可以改善韧性。但尼龙6带有强极性的酰胺基团,与聚烯烃、弹性体的相容性差,导致合金的韧性下降。解决相容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尼龙6中加入单体熔融接枝聚烯烃工弹性体,单体一般为带羧基官能团的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醇(GMA);另一种是加入一种能同聚烯烃或弹性体相容的、带有活性基团(如环氧基)的第三组分,反应基团可以和尼龙6分子末端的胺基实现反应性相容。另外,采用聚烯烃接枝丙烯酸的方法是改善尼龙与聚烯烃弹性体相容性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由于接枝丙烯酸共聚物所带的羟基官能团同样能与尼龙末端的胺基反应形成化学键。虽然羟基的反应活性不如二酸酐,但是由于丙烯酸自身可以发生聚合,在接枝过程中可形成较长的聚丙烯酸支链,因而可获得较高的接枝率;所制备的接枝共聚物与尼龙

尼龙的增韧改性

《聚合物复合材料设计 与加工》课程报告 题目:尼龙的增韧改性 专业:10材料化学 姓名:李玉海 尼龙的增韧改性 摘要:尼龙66(PA66)具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并且耐油、耐磨耗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替代有色金属和其他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尼龙66在低温条件下和在干态条件下的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制品的性能和尺寸不稳定等性能缺点。本文将就其韧性性能进行改善,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酰胺/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改性聚合物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PA/聚烯烃、PA/聚烯烃弹性体、不同类型PA合金等几类增韧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聚烯烃应用范围广泛。采用聚烯烃增韧与玻璃纤维共混,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关键词:聚酰胺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共混改性 1.前言 当代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对现有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结构化和工程化。尼龙是聚酸胺类树脂的统称,常觅的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ll、尼龙12、尼龙46、尼龙MXD6、尼龙lUM等,目前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占总量的90%以上。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CO—NH—),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

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为适用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聚酰胺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机械部件,铁路机车用聚酰胺均对PA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尼龙的改性始在必然,采用嵌段、接枝、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和工艺得到关注和发展,使其向多功能发展,应用与更多领域。几年来,国内外聚酰股发展的重点是对现有品种通过多组分的共聚、共混或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法,改进聚酰眩塑料的冲击性、热变形性、力学性能、阻燃性及成型加工性能。 2.国内外的技术情况 国内外学者对尼龙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了新的进展,同时有了一些成熟的工业化产品,也获得了许多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的产品。 尼龙自发明以来,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于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PA,Pc,PoM,PBT/PET,PPO)的第一位"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着"。 但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们应当重视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中试,直至规模生产,从而减低国内用户的生产成本。同时应当在加强传统PA6共混手段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一些新型PA6改性方法的研究,加速尼龙6改性研究步伐,开发系列化的耐高温、低吸湿、可电镀、高硬度、高强度、高阻隔性等特殊性能的改性PA6,进一步拓宽尼龙6应用领域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我国尼龙66的生产起步于60年代中期。1964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了法国生产技术,建设了年产4.6万吨的生产装置。1994年,我国第二个尼龙“生产装置开工建设,该装置引进日本的技术,年产尼龙66为6.5万吨。在当前形势下,外商普遍看好我国尼龙“产品市场。美国杜邦、德国伍德、日本东洋和旭化成等公司均将大量尼龙66等制品投放中国市场,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我国必须建设我们自己的尼龙66生产与加工产业,提高国内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由于尼龙66的生产目前仍是走国外引进的路子,就要求国内加大尼龙66深加工的力度,拓展尼龙66的广阔市场。尼龙66的深度加工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增值快的特点,大部分属于短平快项目。有的深加工项目只需增添一些增强剂、改性剂,然后注塑成型即可制成工程塑料。目前,我国对尼龙66的深加工主要是用来生产轮胎帘子布和高级合成纤维,而用于工程塑料尚处于摸索起

尼龙的增韧改性.

《聚合物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课程报告 题目:尼龙的增韧改性 专业:10材料化学 姓名:李玉海 学号:2010130101025

尼龙的增韧改性 摘要:尼龙66(PA66)具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并且耐油、耐磨耗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替代有色金属和其他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尼龙66在低温条件下和在干态条件下的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制品的性能和尺寸不稳定等性能缺点。本文将就其韧性性能进行改善,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酰胺/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改性聚合物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PA/聚烯烃、PA/聚烯烃弹性体、不同类型PA合金等几类增韧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聚烯烃应用范围广泛。采用聚烯烃增韧与玻璃纤维共混,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 关键词:聚酰胺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共混改性 1.前言 当代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对现有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结构化和工程化。尼龙是聚酸胺类树脂的统称,常觅的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ll、尼龙12、尼龙46、尼龙MXD6、尼龙lUM等,目前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占总量的90%以上。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CO—NH—),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为适用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聚酰胺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机械部件,铁路机车用聚酰胺均对PA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尼龙的改性始在必然,采用嵌段、接枝、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和工艺得到关注和发展,使其向多功能发展,应用与更多领域。几年来,国内外聚酰股发展的重点是对现有品种通过多组分的共聚、共混或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

尼龙66结构特征及其共混改性的研究.

尼龙 66的结构特征及其共混改性研究 1. 引言 聚酰胺 (PA 又称尼龙, 其品种繁多, 有 PA 6, PA66, PA11, PA12, PA46, PA610, PA1010, 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 PA6T , PA9T 等,其中 PA6, PA66占主导地位, 占总量的 80%以上。聚酰胺(PA 由杜邦公司发明以来,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到目前为止, 聚酰胺仍是应用广泛的塑料, 特别是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 在五大工程塑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尼龙 66原料供应短缺大大限制了全球尼龙 66纤维需求的增长进入 2007年后,尼龙 66纤维需求的年增长率为 2.5%,而中国尼龙 66纤维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超过 10%,为此对原料的需求也在增长。罗地亚公司和英威达公司在中国均有原料项目建设计划。据分析, 2006年中国尼龙纤维消费量已超过 130万吨,占全球尼龙纤维消费量约 30%。 我国尼龙 66的生产起步于 20世纪 60年代中期。 1964年,上海辽原化工厂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尼龙 66盐生产厂,年产能力仅 600吨。 1973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了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的尼龙 66生产技术, 建设了年产万吨的生产装置。“八五” 期间,我国尼龙 66盐需求量已达 10万吨,而生产尼龙 66盐的企业只有辽阳一家,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家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尼龙 66,仅神马集团一家生产锦纶帘子布用尼龙 66盐每年就需外汇 5000万美元。 1994年,中国神马集团开工建设了我国第二个尼龙 66生产装置,该装置引进日本的技术,年产尼龙 66盐 6.5万吨。目前,我国尚没有自主开发的尼龙 66生产技术,国内仅有的两个主要生产企业的技术都是引进的。尼龙 66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几个经济大国手中。随着我国化纤、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的发展,尼龙 66将被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尤其是我国工程塑料的迅猛发展,为尼龙 66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进入 2007年后,全球对尼龙 66切片的需求增长率为 6%,国内市场年均增长率达 12%据分析, 2006年中国尼龙纤维消费量已超过 130万吨, 占全球尼龙纤维消费约 30%。但是我国在尼龙 66工程塑料的生产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尼龙 66的产量还远不能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对产品量的需求, 而且在产品质量及种类方面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国际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 我国必须在尼龙的

增强增韧尼龙66汽车专用料的性能研究

新技术与产品开发 增强增韧尼龙66汽车专用料的性能研究 Ξ 崔 欣1,王静江2 (11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3;21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技术中心,辽宁辽阳111003) 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出加工工艺,对增强增韧尼龙66材料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尼龙品种、增韧剂、玻璃纤维及助剂对内饰件材料的改性效果;并分析了生产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和配方,并成功应用在出口汽车座椅滑块制品上。 关键词:尼龙;玻璃纤维;增韧剂;结构;性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 Q32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770(2007)04-0062-04 Study of Property of R einforced and Toughened N ylon 66 Special Compound for Auto I ndustry C UI X in 1,W ANGJing 2jiang 2 (11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yang Petrochemical Branch ,PetroChina ,Liaoyang 111003,China ;21T echnical Center of Liaoyang Petrochemical Fiber C o.,PetroChina ,Liaoyang 111003,China ) Abstract :The overall property of rein forced and toughened nylon 66com pound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extru 2sion technology on twin 2screw extruder 1The effect of the variety of nylon and the effects of toughener ,glass fiber and additive on the m odification of the decorative com pounds were com pared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the property of the com pound was analyzed 1The optimum processing parameter and formulation for the com pound were determined and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slide bar of the saddle of car for export success fully 1 K eyw ords :Nylon ;G lass Fiber ;T oughener ;Structure ;Property ;Application 汽车上零部件要求能耐高低温、耐油、耐化学药 品、耐候和一定的机械性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车速、改进外观和舒适性、降低成本等众多目标。普通单牌号尼龙虽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但冲击强度各有不同,且熔融范围较窄,熔体强度对温度敏感,以30%玻纤增强尼龙66为例,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为10~25g/10min ,波动较大,给注塑制件的工艺调整带来不便。随着国内汽车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对车用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成本控制也近乎苛刻,通过合金工艺生产的尼龙合金复合材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满足汽车用材料的要求。以汽车座椅滑块为例,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具备适当的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本项目组采用共混合金工艺,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材料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1 实验部分 111 主要原材料及设备 尼龙66:中黏EPR27、高黏EPR32,平顶山神马集团;尼龙6:高黏32,岳阳石化;中黏26228,岳阳石化/石家庄化纤;接枝聚丙烯:K T J 21A ,沈阳科通;接枝聚乙烯:K T 25A ,大连工大;接枝POE :K TR 23C ,沈阳科通;接枝POE :长春应化所;接枝POE :9805,上海日之升;接枝EPDM :9802,上海 日之升;接枝EPDM :南京驰鸿;玻璃纤维:988(长),浙江巨石;抗氧剂:1010,瑞士汽巴/吉林大河东;光亮润滑剂:T AF ,苏州国光。 双螺杆挤出机:SH J582Ⅱ,南京信立;注塑机:CWI 2120D ,上海纪威;万能试验机:C MT5204,深圳 新三思;冲击试验机:X JU 2515,承德金建;热变形温度检测仪:XRW 2300,承德金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SRZ 2400C ,长春智能;尺寸变化测定仪:XC B 2150,承德金建。 ? 26?塑料工业 CHI NA P LASTICS I NDUSTRY 第35卷第4期2007年4月 Ξ作者简介:崔欣,女,1968年生,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化工材料材料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cuixin823@sina 1com

尼龙6 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1999-09-15。 作者简介:钟明强,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钟明强 刘俊华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用聚乙烯、聚丙烯、PVDF 、PAR 、PET 、PVOH 、ABS 、PC 、PPO 、SAN 、弹性体、TLCP 等改性尼龙6的系列方法、研究成果及其性能,并提出了反应挤出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材料改性尼龙6的设想。 关键词: 尼龙6 共混改性 进展 述评 尼龙6(PA6)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自润滑、 耐油及耐弱酸弱碱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因其极性强、吸水性大、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不宜在高于80℃、潮湿及高负荷下长期使用。提高PA6性能的方法包括共聚、共混、填充、增强、分子复合等手段,其中共混改性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方法之一,并以其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PA6可以与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弹性体、液晶高分子等材料共混改性。 1 与通用塑料共混 111 PA6/PE PA6属极性高聚物,而PE 属非极性高聚物,PE 的掺入有利于降低PA6的吸湿性,但两者不具有热力学相容性,必须加入相容剂或通过机械共混的强烈剪切作用才能得到满意的共混效果。 B.J urkowski [1]等用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PA6/LDPE 。通过热力学方法测试表明,试样在结构上可达到分子水平分布,说明静态混合器熔融共混能实现机械增容,使分散相非常细微[2]。Kang Yeol Park [3]等研究了LDPE 接枝HI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共聚物与PA6的熔融共混体系。测试表明在熔融共混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相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用HI 官能化LDPE 使PA6/LDPE -g -HI 分散相颗粒比PA6/LDPE 的细,PA6/LDPE -g -HI (50/50)相间存在有连接点。R.G onz ález -n únez [4]等研究了凝聚作用对PA6/LDPE 体系分散相终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决定分散相最终相态的只是单个颗粒的形变。在PE 分子链上引入酸酐基团如马来酸酐(MAH )后再与PA6熔融共混,这些活性基团可与PA6末端的氨基 实现反应增容,提高两相界面粘接力,改善共混性 能[5]。MAH 对HDPE/PA6体系的反应挤出共混结果表明MAH 对不同配比的共混体系均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向HDPE/PA6/MAH/DCP (85/15/0.1/0.05)体系中加入2~3份的EVA -23能使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A6提高6倍。1.2 PA6/PP 林春香[6]等用LDPE -g -MAZn 有效改善了 PA6/PP 相容性。SEM 分析表明,在PA6/PP (50/50)体系中,离聚物的加入形成了两相贯穿结构;动态粘弹谱分析表明两相t g 相互靠拢,熔融温度有所提高。M.Heino [7]等用SEBS -g -MAH 增容PA6/PP 体系,并用拉伸试样研究了其断裂强度。结果表明,PA6含量增加,断裂强度增加,当PA6/PP 配比为80/20时,断裂强度最大。邱有德[8]等研究了影响玻纤增强PA6/PP -g -MAH 二元合金和PA6/PP/PP -g -MAH 三元合金的吸水性、流动性、力学和热性能的因素。当增强合金中PP -g -MAH 或PP/PP -g -MAH 含量为10%~20%(质量含量)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基本保持在增强PA6水平,其冲击强度、吸水性和流动性能得到改进;当PP -g -MAH 或PP/PP -g -MAH 含量为30%时,增强合金的干湿态机械性能趋于一致。TA IC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对PP/PA6体系的反应性增容表明,TA IC 可与PP 接枝 提高体系相容性,并能抑制PP 降解;TA IC 使PP/PA6共混材料中PA6失去结晶能力,可作为控制 ?26? 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Modern Plastic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第12卷第2期

尼龙改性

尼龙改性认识 一、尼龙的种类及特性 1.1尼龙的种类 尼龙系分子主链的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一类热塑性树脂,包括脂肪族聚酰胺、脂肪-芳香族聚酰胺及芳香族聚酰胺。脂肪族聚酰胺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既可作纤维,也可作塑料。脂肪-芳香族聚酰胺品种少,产量也小;芳香族聚酰胺常简称为聚芳酰胺,主要用作纤维(芳纶)。脂肪族尼龙分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等。 1.2尼龙的特性 尼龙属于聚酰胺,在它的主链上有氨基。氨基具有极性,会因氢键的作用而相互吸引。所以尼龙容易结晶,可以制成强度很高的纤维。聚酰胺为韧性角质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常制成圆柱状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一般为1.5万~2万。 各种聚酰胺的共同特点是耐燃,抗张强度高(达104MPa),耐磨,电绝缘性好,耐热(在455kPa下热变形温度均在150℃以上),熔点150~250℃,熔融态树脂的流动性高,相对密度1.05~1.15(加入填料可增至1.6),大都无毒。

二、尼龙的现有主要种类及市场概况 2.1HTN HTN属于杜邦尼龙家族。杜邦HTN分为51G、52G、53G和54G四个系列,其中51G、52G和54G是属于6T的改性产品,可归属于半芳香族尼龙PPA,而53G系列因分子中苯环含量较少杜邦把它归为高性能尼龙。 Zytel?HTN51G=PA6T/MPMDT………..PPA Zytel?HTN52G=PA6T/66……………….PPA Zytel?HTN53G=PA……………………..HPPA Zytel?HTN54G=PA6T/XT+PA6T/66…PPA 作为老牌尼龙制造商,拥有强劲开发实力的杜邦实现HTN的工业化也比较早,并最先推出高温尼龙的无卤阻燃系列。杜邦高温尼龙目前在市场上表现平平,后期在无卤规格上可能会有所作为。 2.2 ARLEN? PA6T ARLEN?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所开发出的一种耐高温尼龙,是基于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及己二胺的改性尼龙6T,其熔点高达310℃。ARLEN?主要应用于电子零件用ARLEN为一种对于苯二甲酸,己二酸及己二胺的改質尼龙6T,其熔点高于310℃。电子零件。ARLEN 的主要特性为优异的高温刚性,尺寸安定性以及耐化学品性。 2.3 PA9T PA9T由KURARAY公司首度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商品名为

改性尼龙塑料主要改性技术手段

改性尼龙塑料主要改性技术手段 衡水金轮网销部讯:在通用尼龙塑料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机械等方式,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手段,改善尼龙塑料的性能,对强度、抗冲击性、阻燃性等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得塑料能适用在更多的环境条件。那么改性尼龙塑料有哪些改性技术手段呢? 在改性手段上有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是不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物理混合过程。化学改性是在聚合物分子链上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交联与降解等反应,或者引入新的官能团而形成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的改性技术手段主要有:增强、增韧、填充、阻燃、耐候、合金。 ①增强 通过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状物质,与尼龙树脂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充分混炼挤出,能够明显改善材料的刚性强度和硬度。尼龙树脂本身具有很多固有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经过挤出机混炼后,可以起到树脂的力学或其他性能,而树脂对材料可以起到粘合和传递载荷的作用。 ②增韧 有很多的材料韧性不足,可以通过加热韧性较好的材料或者超细无机材料,增加韧性和耐低温性能。常使用的增韧剂有马来酸酐POE、EPDM(三元乙丙橡胶),可以降低改性尼龙硬化后的脆性,提高冲击强度和伸长率。

③填充 通过给尼龙加入矿物粉末,改善材料的刚性、硬度、耐热性等性能,常使用的填充剂有活性碳酸钙、云母、滑石粉,提高加工性能,降低成本。 ④阻燃 尼龙本身属于HB阻燃,在UL94中级别较低,在很多使用环境电子电器、汽车行业等对阻燃性要求较高,往往通过物理添加阻燃剂来获得阻燃性,阻燃剂添加的多少与阻燃性有直接的关系。常使用的阻燃剂有含卤阻燃剂和无卤阻燃剂两种,无卤阻燃剂更先进更环保一些,更受到大家的喜爱。 ⑤耐候 尼龙在低温下的耐寒能力是比较差的,和塑料一样固有一些低温脆性,使材料在低温下变脆。耐候性是指塑料制品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打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褪色、变色、龟裂、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现象,其中紫外线是促进老化的关键因素。可以添加抗紫外线剂、抗水解剂等来得到改善。 ⑥合金 尼龙合金是利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共聚的方法,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制备成高性能、功能化、专业化的一种材料,达到改善一种材料的性能或兼具更多性能的目的。往往采用的有PE合金、PP合金等,改性尼龙合金主要应用于汽车、办公设备、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行业。

尼龙的增韧改性

尼龙的增韧改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聚合物复合材料设计 与加工》课程报告 题目:尼龙的增韧改性 专业:10材料化学 姓名:李玉海 尼龙的增韧改性 摘要:尼龙66(PA66)具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并且耐油、耐磨耗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替代有色金属和其他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尼龙66在低温条件下和在干态条件下的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制品的性能和尺寸不稳定等性能缺点。本文将就其韧性性能进行改善,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酰胺/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改性聚合物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PA/聚烯烃、PA/聚烯烃弹性体、不同类型PA合金等几类增韧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聚烯烃应用范围广泛。采用聚烯烃增韧与玻璃纤维共混,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 关键词:聚酰胺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共混改性 1.前言 当代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对现有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结构化和工程化。尼龙是聚酸胺类树脂的统称,常觅的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ll、尼龙12、尼龙46、尼龙MXD6、尼龙

lUM等,目前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占总量的90%以上。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CO—NH—),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为适用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聚酰胺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机械部件,铁路机车用聚酰胺均对PA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尼龙的改性始在必然,采用嵌段、接枝、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和工艺得到关注和发展,使其向多功能发展,应用与更多领域。几年来,国内外聚酰股发展的重点是对现有品种通过多组分的共聚、共混或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法,改进聚酰眩塑料的冲击性、热变形性、力学性能、阻燃性及成型加工性能。 2.国内外的技术情况 国内外学者对尼龙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了新的进展,同时有了一些成熟的工业化产品,也获得了许多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的产品。 尼龙自发明以来,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于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 (PA,Pc,PoM,PBT/PET,PPO)的第一位"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着"。 但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们应当重视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中试,直至规模生产,从而减低国内用户的生产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