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农村由于奶牛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为引导农民科学养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现将奶牛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方法1、牛犊:新生牛犊按常规方法接生,即用消毒毛巾擦洗去牛犊口鼻部黏液,在距腹皮4指处断脐,剥去软蹄,待牛犊站立后称重、登记。
饲养方法:牛犊自1周龄改为喂常乳;2周龄时训练牛犊吃粗饲料。
常乳哺乳期一般为100-150天。
总喂奶量300-400千克。
喂常乳的方法是:每天喂2-3次,奶中可掺25%-30%的温水,每头牛犊的喂量按其体重的8%计算。
管理要点:保证牛犊充分运动,生后3-5天即可赶到运动场,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每天刷拭牛体2次。
2、成牛、青年牛:6月龄至配种为育成牛,配种至产犊为青年牛。
此间应根据月龄、性别、体重及畜舍情况及时分群,实行定位管理。
管理要点:每天刷拭牛体2次。
对母牛从12月龄开始每天抚摸乳房,怀孕后每天2次按摩乳房,但不得挤奶。
16月龄左右,体重达375千克开始配种。
妊娠3个月后,注意观察食欲及生理变化,膘情不宜过肥。
3、成年奶牛饲养要点:每百千克体重喂给青贮饲料3-4千克,干草1千克以上,青料11.5千克。
日粮饲喂应按“粗→精→粗”顺序。
分娩后护理:母牛分娩后,应立即给母牛饮温麸水1-2桶。
同时在产床上铺垫褥草,供母牛饮水后休息。
并认真检查产后母牛乳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原则1、夏季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冬季不喂冰冻饲料,不饮冰凉水。
2、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
运动场粪便应及时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
3、投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营养平衡。
4、固定饲喂程序,稳定饲料品种。
无论先粗后精,还是先精后粗,饲喂程序应该固定,不要随意变更。
奶牛的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第一章奶牛的营养需要与日粮设计(一)奶牛的复胃结构及特点奶牛是反刍动物,以食草为主。
消化道由口腔、食道、一个复杂的四个房室组成。
具有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奶牛消化器官的容积比役用牛和肉牛大得多。
一般成年奶牛胃的总容量为160-240升,而肉用牛和役用牛胃的容量仅为70-100升。
奶牛采食很快,一般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匆匆吞入瘤胃中贮存起来,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没有腺体,总称为前胃,相当于单胃的无腺区,起着贮存和加工食物的作用;只有皱胃的黏膜分布有消化腺,可分泌胃液,其功能与单胃相同,所以有称之为真胃。
(二)、奶牛的采食与反刍1、奶牛的采食特点。
奶牛没有上门齿,只有一硬质的齿板,采食时主要用灵活的舌头将草卷入口腔,依靠下门齿和齿板啮合切断牧草,或依靠舌头卷动和头部的摆动扯断牧草,匆匆咀嚼后便吞入瘤胃中。
奶牛的采食行为及其粗糙,采食牧草的选择性也较差,很容易将异物吞入胃中,造成瘤胃疾病甚至引起创伤性心肌炎。
2、奶牛的反刍行为。
反刍又称为倒沫或倒嚼,是奶牛将吞咽到瘤胃中的食物再次逆呕到口腔咀嚼的过程。
奶牛采食的速度快,草料被牛咀嚼,作用是很轻微的,只是使草料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当奶牛休息时,通过网胃的蠕动把瘤胃内容物逆呕到口腔,进行充分的咀嚼。
这就是反刍,对于成年奶牛来说,反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反刍可以将饲料颗粒进一步磨碎,嚼细的草料增加了瘤胃微生物与皱胃和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接触的面积,提高了食物的消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反刍活动所分泌的唾液对中和瘤胃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奶牛采食后0.5-1小时就开始进行反刍,每次反刍持续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昼夜进行10次左右,每天花在反刍上时间总计为8-10小时。
为了保证奶牛有充足的反刍时间,我们必须给奶牛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由于奶牛在消化上有这些特点,决定了奶牛应该采食什么样饲料和应当怎样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奶牛饲养方法喂奶牛的方法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
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
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
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
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
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
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合预混料。
但由于复合预混料中的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因此购买时应选购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且出厂时间越短越好。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接产准备
接产的准备包括:
➢ 母牛分娩应在专门的产房进行,产房应环境安静,便于消毒和接产操 作 ,地面应防滑。
➢ 准备好接产、助产用具及药品,包括消毒液、助产绳、医用剪刀,开 膣 器、调滑液等,用具要充分消毒。
出现,做好接产准备。 ➢ 2.母牛临产前一周会发生乳房膨胀、水肿,如果情况严重应减少糟粕料的供
给; ➢ 3.临产前2~3d日粮中适量添加麦麸以增加饲料的轻泻性,防止便秘。 ➢ 4.日粮中适当补充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对产后子宫 的恢复,提高
产后配种受胎率,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具有良好作用。 ➢ 5.低钙饲养。
5.如果母子安全受到威胁,仅在不得已时才舍子保母。
二、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
➢ 1.母牛产后应立即挤初乳饲喂犊牛,但由于母牛乳房水肿尚未恢复,体力较弱,第 一 天只挤出够犊牛吃的奶量即可,第二天挤出乳房内奶的1/3,第三天挤出1/2, 从第 四天起可全部挤完。每次挤奶前应对乳房进行热敷和轻度按摩。
➢ 2.注意母牛外阴部的消毒和环境的清洁干燥,防止产褥疾病的发生。 ➢ 3.加强母牛产后的监护,尤为注意胎衣的排出与否及完整程度,以便及时处理。 ➢ 4.夏季注意产房的通风与降温,冬季注意产房的保温与换气。 ➢ 5.对母牛的接产与助产十分重要,如果此工作做得好,胎儿可顺利产出,母子平安,
➢ 接产人员应昼夜值班,并与兽医取得联系。
(二)分娩预兆:
母牛产犊的过程叫分娩,分娩前母牛的生理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称之为分娩预兆。
行为变化:表现极为不安,频频排尿,但尿量不多,食欲减弱或停止采食。 乳房变化:体积膨大,乳腺充实,乳头膨胀。产前几天可以从乳头内挤出粘稠、 淡黄的液体。如能挤出白色的初乳时,母牛将1—2天内分娩。 外阴部变化:产前一周,阴唇开始肿大,充实。当有蛋清样透明粘液呈线性流 出时将在一周内产犊或1—2日内产犊。 骨盆变化:骨盆韧带软化,臀部塌陷,分娩前1—2天骨盆韧带已充分软化,尾 根两侧明显塌陷。
饲养奶牛需掌握最佳温度

饲养奶牛需掌握最佳温度奶牛不同饲养管理环节要求的温度不同,生产中按照奶牛的生理需求给以适宜的温度,可较好地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一、牛舍温度。
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要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则产奶量减少;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
二、饮水温度1、泌乳奶牛。
①普通饮水温度:冷水为致冷因子,奶牛饮冷水则消耗身体热能,影响产奶。
如饮低于8℃的冷水,则产奶量明显降低。
冬春季奶牛饮水温度维持在9-15℃,可比饮0-2℃水的奶牛每天多产奶约0.57升。
②饮粥温度:冬季的牛增喂38℃左右的热粥,可增强抗寒能力,提高产奶量10%。
③饮麦麸水温度:奶牛产后因损失大量水而感到口渴,并且体温较低。
此时饮麸皮水代替饮水,温度高于体温1-2℃(奶牛正常体温37.5-39.5℃),有补充体液温暖身体之效。
禁止饮冷水,以防引起胎衣滞留及感冒等疾病。
2、犊牛。
①犊牛一般饮水温度:犊牛体温比成年牛高,所以饮水温度应比成年牛高,一般饮水以35-38℃为宜。
②犊牛饮乳温度:犊牛人工哺乳时,无论初乳或常乳,都应在加热消毒后冷却至35-37℃时喂给,偏高偏低都有不良影响。
生产”小白牛肉”,需用不去势的哺乳公犊牛,从初生到100日龄完全靠牛乳供给营养,牛乳温度要控制在40-41℃,舍温保持在18-20℃。
三、擦洗乳房的水温。
奶牛每次挤奶前,需把干净毛巾用45-50℃温水浸湿,全面擦洗乳房、乳头,随后按摩乳房。
千万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擦洗乳房、乳头,否则奶牛感到不舒服,对”放奶”反射产生抑制反应,降低产奶量。
四、牛奶保存和消毒的温度1、保存:新挤出的牛奶,温度与体温接近,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如不降温保存极易腐败变质,所以要立即用流动冷水浸泡容器进行冷却,将牛奶的温度降至4-10℃。
2、消毒:牛奶中含有多种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细菌、丁酸细菌等。
奶牛的饲养管理动医ppt课件

预付饲养法 挑战饲养法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37
饲养要点-A.高能量饲养
a.让母牛多吃品质优良的干草和含干物质较高的玉米 青贮、豆科和禾本科的干草较好。
b.多喂精料,如玉米、高梁、大麦含能量高,精料 最大比例可为60%,精料每天以0.5-1.5kg增加, 精料最高喂量不超过15kg。
2.卫生
犊牛自身的卫生:擦干残留的乳汁,防止“舔 癖”
犊牛栏(舍)卫生: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流 通勤换垫草,定期消毒。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15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16
3.运动
出生10天后可赶到运动场,每天0.5~1h,一 月后可增至2~3h,分上、下午两次,冬季寒 冷不能运动,酷热天气避免日光暴晒。
28
一、青年母牛的饲养
前期:饲料不霉烂变质、不使用冰冻饲料。混合 精料日喂2-2.5kg
后期(分娩前3个月):加强营养,根据膘情增加0.5-1.0kg 的精料,喂量不超过母牛体重的1%。
多喂易于消化和营养含量高的粗饲料,并增加维生素、钙、 磷等。
产前2周降低日粮中食盐和Ca含量,以防乳房水肿和产后 瘫痪。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17
4.饮水
从1周龄水温35~37℃,10~15日龄后常温开水。 一个月后可在运动场内设置饮水池,水温不宜低 于15℃。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18
5.去角
去角时间:4-8日龄 方法:“碱法”、“电烙铁”。
Thursday, January 04, 2024
简述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Y a n g z h i j i s h u在奶牛饲养与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将各项有利于奶牛生长、提高牛奶产量与质量的措施落实到位,为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本文简述了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希望为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一、选择良种奶牛选择良种奶牛养殖,是保证养殖成功并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选择奶牛时,一方面要选择良种奶牛,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好奶牛的个体。
奶牛品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良种奶牛具有产奶能力高的优势,只要做到科学饲养和管理,年产奶量最高可达10吨左右。
品种确定后还要选择优质个体,主要从外形上进行选择,牛奶产量高的奶牛一般都是体形高大,四肢粗壮,腹围丰硕,背部平直,乳房发达,泌乳量大,奶头突出,具备前窄后宽的形体,而且奶牛身体健壮无病。
二、饲养技术措施1、犊牛在奶牛的临床生产期,需在2-3个月内为犊牛断奶。
刚刚断奶的犊牛要用牛初乳哺育,确保其吸收丰富的营养,增强犊牛的体质。
这样哺育一周的时间后,即进入正常的生产期,此时犊牛可以对饲料和草料进行自行采食。
犊牛断奶时间超过30天后,可对犊牛的饲养方法进行调整。
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同时,可将哺乳量适当减少,加大饲料的投喂量,要确保犊牛食用的饲料干净卫生、营养丰富。
2、围产期母牛进入围产期以后,要及时调整母牛的饲料,将主要日粮替换为优质的干草料。
分娩前半个月左右,应适当提高精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将粗饲料的投喂量减少。
母牛待产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用红糖、麦麸与温水拌匀,稍添加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
生产期间应配制易消化的精饲料,并适当增加饲料量,以保证母牛的分娩状态。
3、泌乳期为保证奶牛泌乳期产奶量的提高,此期的饲养应注意为奶牛提供充足的高蛋白质营养饲料及高能量饲料,同时还要投喂优质的草料,提高奶牛的进食量,使奶牛产奶保持高水平。
在进入泌乳中期以后,奶牛的产奶量会逐渐降低。
此时应继续保持营养饲料的供应,确保奶牛的营养均衡,使奶牛尽量维持较高的产奶量,避免使产奶量大幅度降低。
试述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流程

试述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奶牛泌乳期饲养管理技术流程详解奶牛的泌乳期是其生产性能的关键阶段,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的饲养管理 泌乳初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内的时间,通常也称为围产后期。此时母牛一般仍应在产房内进行饲养。产后母牛体虚力乏,消化机能减弱,尤其高产牛乳房呈明显的生理性水肿,生殖道尚未复原,时而排出恶露。在这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母牛体质尽快恢复,为泌乳盛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不宜过快追求增产。 当母牛产后休息片刻,即喂给较易消化的麸皮1~1.5kg,加食盐50~100g左右,以温水冲拌成稀汤让牛饮尽,可起到暖腹、充饥及增加腹压的作用。此时母牛往往表现口渴,如若不够可酌情再调制一些补充。切忌饮以凉水,饮水温度以37—40℃为宜。同时喂给优质干草1—2kg或任其自由采食。此时,不喂多汁饲料及糟粕饲料。在产后2~3天内以优质干草为主,辅以麸皮、玉米1~3kg。4—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每日约增加1kg左右,至产后第7~8天,日粮可达到泌乳牛的给料标准。为防止精料过食造成消化障碍和过早加剧乳腺的泌乳活动,此时精料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为宜。在乳房恢复消肿良好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青贮、块根类饲料的喂量。产后8—15天的日粮配合,原则是在干物质中精料比例逐步达50%一55%,精料中饼类饲料应占25%~30%。增喂精饲料是为了满足产后日益增多的泌乳需要。 据北京市14个奶牛场资料统计,母牛分娩后的15天内,每天平均失重1 500~2000g,日粮能量不足会加剧此时能量的负平衡。同时,日粮中蛋白质浓度也应保持较高的水平,否则,将影响体脂转化成牛奶的效率。当产后15天,青贮喂量宜达15kg、干草3—4kg、块根类5~7kg,糟粕类不超过8kg。此时,除能量、蛋白、脂肪等营养处于负平衡外,体内钙、磷也同样处于负平衡状态。必须充足喂给Ca、P和维生素D。每头每日钙的喂量不低于150g,磷不低于100g。 长期以来围产后期多采用较为保守的饲养方法。即产后以恶露排净、乳房消肿作为体质复原的主要标志和目的。在饲喂上有意识降低日粮营养浓度,拖延增喂精料的时间,不喂块根等多汁饲料和糟粕饲料,避免刺激乳腺加速泌乳,担心加重乳房肿胀程度。结果出现了产后采食量低,这更加剧了泌乳盛期的营养负平衡;体质恢复慢,产后失重期延长,采食量增加,营养负平衡状态时间和失重期均缩短;母牛体质恢复快,发病率明显下降;可充分发挥泌乳潜力,泌乳高峰提前,泌乳期产奶量增加。但仍须注意观察母牛消化机能、乳房水肿消失及恶露排泄等情况而灵活掌握饲养,严忌生搬硬套饲养标准或方案。 在产后0.5—1h,即应开始挤奶。据研究,提前挤奶有助于产后胎衣的排出。因通过挤奶前的热敷按摩刺激,即引起排乳反射,而排乳反射的建立,主要是垂体后叶释放大量催产素,故可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起到了促使胎衣排出的作用。同时,提前挤奶也能使初生犊及早饮用初乳。 对产后母牛的第一次挤奶,首先须加强对乳房的清洗、热敷和按摩。一般第1~2把挤出的奶,因细菌数含量高,应予废弃。第一次挤奶切忌挤净,保持乳房内有一定的储乳量,只要挤出够小牛吃的即可,约挤2kg左右。如果把奶挤干,对于高产牛特别容易引起产后瘫痪的发生,第2天每次挤奶约为产奶量的1/3,第三天约为1/2,第四天约为3/4,第五天才可全部挤净。在每次挤奶时,都应加强热敷和按摩,并要增加挤奶次数,每日最好挤奶4次以上,这样能促进乳房较快消失水肿。如发现有消肿较慢现象,也可以用40%的硫酸镁温水洗涤并按摩乳房,以加快水肿的消失。 一般母牛在产后半个月左右,身体即能康复,食欲旺盛,消化正常,乳房消肿,恶露排尽。此时,可调出产房转入大群饲养。 泌乳中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系指泌乳盛期以后,泌乳后期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后101~200天。 泌乳盛期过后,即应按体重和产奶量进行饲养。这时产奶量开始逐渐下降,每月奶量的下降率如能保持5%~8%,即为稳定下降的泌乳曲线,如果饲养上稍有忽视,下降率则达10%以上。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力求产奶量缓慢下降,在日粮中应逐渐减少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即适当减少精料喂量,增加青粗饲料饲喂量,应让牛尽量能采食到品质好,适口性强的青粗饲料。 泌乳中期,日粮中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每千克含奶牛能量单位2.13,粗蛋白质占13%,含钙0.45%,磷0.4%,精料和粗料比例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7%。 BST(牛生长激素)在提高乳牛产奶量上的研究已取得十分肯定的效果,在一些国家已被批准在生产中使用,但BST对正处于营养负平衡期内的牛效果不好,在产后3—4个月时即泌乳中期使用可明显提高产奶量,一般提高幅度为10%~25%。采用BST必须采用注射法,最初是每日注射, 目前已研制出具有持续发挥效率的制品,可每2周(500mg)或每4周(960mg)注射一次即可。BST的主要作用是使牛体内所吸收的营养成分发生分配上的变化;其次是控制体内环境的稳定及调节组织代谢。使用BST后泌乳牛饲料采食量增加,用于合成牛奶的营养成分向乳腺的分配占优势。研究证明,使用BST可提高受胎率、降低发病率,并可延长奶牛的生产年限,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个泌乳期内可增加产奶量1 000~2 000kg,其应用前景广阔,尤其适于在泌乳中期一开始即使用。
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此期系指母牛分娩15天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16~100天的时间。 泌乳盛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因涉及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牛体健康。其目的,是从饲养上引导产奶量上升,不但奶量升得快,而且泌乳高峰期要长而稳定,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泌乳潜力。 母牛产后随着体质的康复,产奶量逐日增加,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泌乳潜力,一般可在产后15天左右开始,采用“预付”的饲养方法。饲料“预付”是指根据产奶量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再另外多给1—2kg精料,以满足其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在升乳期加喂“预付”饲料以后,母牛产奶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在10天之内产奶量增加了,还必须继续“预付”,直到产奶量不再增加,才停止“预付”。目前,在过去“预付”饲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即发展成为“引导饲养”法。实行“引导饲养”法应从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周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能量的日粮,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有助于维持体重和提高产奶量的目的。原则是在符合科学的饲养条件下,尽可能多喂精料,少喂粗料。即自产犊前2周开始,一天约喂给1.8kg精料,以后每天增加0.45kg,直到母牛每lOOkg体重吃到1.0~1.5kg精料为止。母牛产犊后仍继续按每天0.45kg增加精料,直到泌乳达到高峰。待泌乳高峰期过去,便按产奶量、乳脂率、体重等调整精料喂量。在整个“引导”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饲草,任其自由采食,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以减少母牛消化系统疾病。采用“引导”饲养法,可使多数母牛出现新的产乳高峰,且增产的趋势可持续于整个泌乳期,因而能提高全泌乳期的产奶量。但对患隐性乳房炎者不适用或经治疗后慎用。 泌乳盛期是饲养难度最大的阶段,因为此时泌乳处于高峰期,而母牛的采食量并未达到最高峰期,因而造成营养人不敷出,处于负平衡状态,导致母牛体重骤减。据报道,此时消耗的体脂肪可供产奶1 000kg以上。如动用体内过多的脂肪供泌乳需要,在糖不足和糖代谢障碍的情况下,脂肪氧化不完全,则导致暴发酮病。表现食欲减退、产奶量猛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对牛体损害极大。因此在泌乳盛期必须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如玉米、糖蜜等,并使奶牛保持良好的食欲,尽量多采食干物质,多饲喂精饲料,但也不是无限量地饲喂。一般认为精料的喂量以不超过15kg为妥,精料占日量总干物质65%时,易引发瘤胃酸中毒、消化障碍、第四胃移位、卵巢机能不全、不发情等。此时,应在日粮中添加NaHCO3100~150g,MgO250g,拌人精料中喂给,可对瘤胃的pH起缓冲作用。为弥补能量的不足,避免精料使用过多的弊病,可以采用添加动植物油脂的方法。例如可添加3%~5%保护性脂肪,使之过瘤胃到小肠中消化吸收,以防日粮能量不足,而动用体脂过多,使血液积聚酮体造成酸中毒。 为使泌乳盛期母牛能充分泌乳,除了必须满足其对高能量的需要外,蛋白质的提供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蛋白质不足,则影响整个日粮的平衡和粗饲料的利用率,还将严重影响产奶量。但也不是日粮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在大豆产区的个别奶牛场,其混合精料中豆饼比例高达50%~60%,结果造成牛群暴发酮病。既浪费了蛋白质,又影响牛体健康。实践证明,蛋白质按饲养标准给量即可,不可任意提高。研究表明,高产牛以高能量、适蛋白(满足需要)的日粮饲养效果最佳。尤其注意喂给过瘤胃蛋白对增产特别有效。据研究,日粮过瘤胃蛋白含量需占日粮总蛋白质的48%。目前已知如下饲料过瘤胃蛋白含量较高:血粉、羽毛粉、鱼粉、玉米、面筋粉以及啤酒糟、白酒糟等,这些饲料宜适当多喂添加蛋氨酸对增产效果明显。 泌乳盛期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要必须满足,日粮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占总干物质的0,6%~0.8%,钙与磷的比例以1.5~2:1为宜。 日粮中要提供最好质量的粗饲料,其喂量以干物质计,至少为母牛体重的1%,以便维持瘤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冬季还可加喂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等,每日可喂15kg。每天每头服用维生素A 50 000IU,维生素D36 0001U,维生素E1 000IU或ß—胡萝卜素300mg,有助于高产牛分娩后卵巢机能的恢复,明显提高母牛受胎率,缩短胎次间隔。 在饲喂上,要注意精料和粗料的交替饲喂,以保持高产牛有旺盛的食欲,能吃下饲料定额。在高精料饲养下,要适当增加精料饲喂次数,即以少量多次的方法,可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