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历任负责人简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历任负责人简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历任负责人简表

附表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历任负责人简表时间负责人

1955~1956

专业建设的前期筹建工作:曹鹍、叶文柄、王膺福、陈秉二、王焕德、查森、白铁英

1956~1960 水机教研室主任:俞炳元(兼)水机教研室副主任:许耀铭曹鹍查森

1960~1965 水力石油机械系副主任:曹鹍水机教研室主任:俞炳元(兼)

水机教研室副主任:曹鹍、王膺福、丁成伟

政治副主任:胡瑞圭

1965~1970 机械二系主任:杨明初机械二系书记:王凤歧机械二系副主任:曹鹍

水机教研室主任:王膺福

1970~1979 水机专业负责人:曹鹍、王凤歧液压专业负责人:胡瑞圭

1979~1981 机械二系主任:徐锡麟机械二系书记:冯麟

机械二系副主任:王明智

水机教研室主任:王膺福水机教研室副主任:丁成伟、陈秉二水机教研室书记:杨荫棠

液压教研室主任:钟永隆液压教研室副主任:张弼

1981~1984 水机教研室主任:张丕祚水机教研室副主任:魏光新、丁成伟水机教研室书记:杨荫棠

液压教研室主任:田正芳液压教研室副主任:王春行

1984~1987 水机教研室主任:陈秉二水机教研室副主任:魏光新、丁成伟液压教研室主任:田正芳液压教研室副主任:王春行

1987~1991 水机教研室主任:魏光新水机教研室副主任:张祯年、齐学义液压教研室主任:许仰曾液压教研室副主任:王春行、卢堃

时间主任副主任书记副书记

1991~1993 张丕祚(水机系)张祯年(水机系)战长松(水机系)吴宗城(水机系)

赵万勇(水机系)

许仰曾(液压系)卢堃(液压系)潘志德(液压系)申永军(液压系)

李鄂民(液压系)

1993~1994 张丕祚(水机系)赵万勇(水机系)齐学义(水机系)吴宗城(水机系)王春行(液压系)卢堃(液压系)李鄂民(液压系)申永军(液压系)

1994~1996 张丕祚(水机系)赵万勇(水机系)齐学义(水机系)

王春行(液压系)卢堃(液压系)李鄂民(液压系)申永军(液压系)

1996~1997 齐学义(流体系)李仁年(流体系)

申永军(流体系)

李鄂民(流体系)

李建民

(流体系)

1997~2001.10 齐学义(流体系)李仁年(流体系)

郜立焕(流体系)

齐学义(流体系)

程兰华

(流体系)

2001.10~2002.10 李仁年(流体系)郜立焕(流体系)程兰华(流体系)

时间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

2002.10(建院)2002.11~2003.5

李仁年

(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程兰华

郜立焕程兰华

2003.6~2003.12

李仁年

(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程兰华

郜立焕

李文广

程兰华

2003.12~2005.1

李仁年

(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陶福胜

郜立焕

李文广(出国)

陶福胜

2005.2~2007.4

李仁年

(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陶福胜

郜立焕

冀宏

陶福胜

2007.4~2009.5

李仁年

(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陶福胜

冀宏

杨国来

张殿平

陶福胜

王斌

(组织员)

2009.5~2010.11

李仁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陶福胜

冀宏

杨国来

张殿平

陶福胜

王斌

(组织员)

2010.11~2013.5李仁年冀宏

魏列江

张殿平

武军莉

冀宏武军莉

2013.5~2013.7李仁年

冀宏

魏列江

张殿平

武军莉

韩伟

冀宏武军莉

2013.8~2014.1.冀宏

王继红

魏列江

张殿平

武军莉

韩伟

王继红武军莉

2014.2~至今冀宏

王继红

魏列江

韩伟

李金平

王继红高林学

附表二.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担任校领导职务情况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科(专业) 职务任职时间(年)

1 曹鵾男1930.03 水力机械甘肃工业大学副校长1978-1990

2 张弼男1940. 液压传动甘肃工业大学副校长

甘肃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甘肃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江苏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1985-1990

1990-1992

1992-1996

1996-2001

3 王明智男1936.11 液压传动甘肃工业大学副校长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院长

1990-1992

1992-2000

4 张祯年男1944.09 水力机械甘肃工业大学副校长1996-2002

5 李仁年男1963.01 水力机械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

附表三.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历任正高职人员一览表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科(专业) 职称任职时间(年) 备注

1 曹鵾男1930.03 水力机械教授1987 调离

2 陈秉二男1928.02 水力机械教授1987 退休

3 王明智男1936.11 液压传动教授1987 调离

4 丁成伟男1930.12 水力机械教授1987 退休

5 张丕祚男1936.10 水力机械教授1992 退休

6 程兆雪男1935.12 流体力学教授1992 退休

7 王春行男1938.04 液压传动教授1992 退休

8 战长松男1935.12 水力机械教授1992 退休

9 许仰曾男1940.09 液压传动教授1992 调离

10 那成烈男1940.03 液压传动教授1993 退休

11 卢堃男1937.08 液压传动研究员1994 退休

12 范宗霖男1937.11 水力机械研究员1995 退休

13 张弼男1941 液压传动教授1996 调离

14 齐学义男1945.11 水力机械教授1998 退休

15 张祯年男1944.09 水力机械正高待遇高

级工程师

1998 退休

16 李仁年男1963.01 水力机械教授2000

17 李文广男1964.03 水力机械教授2001 脱岗

18 赵万勇男1962.03 水力机械教授2002

19 杨军虎男1962.12 水力机械教授2002

20 马希金男1958.09 水力机械研究员2004

21

杨逢瑜男1948.09 流体传动与

控制教授2004

22 杨国来

男1963.06 流体传动与

控制教授2009

23 徐存东

男1972.04 水利水电工

程教授2009

24 刘宜男1955.10 水力机械正高待遇高

级工程师

2010

25 李金平

男1977.9 能源与环境

工程教授2011

26 冀宏

男1972.8 机械电子工

程教授2012

27 杨从新

男1964.6 流体机械及

工程教授2012

28 刘在伦

男1961.9 流体机械及

工程教授2013

29 魏列江

男1972.02 机械电子工

程教授2014

30 王春龙

男1960.01 流体机械及

工程研究员2014

31 杨瑞

男1970.03 流体机械及

工程教授2015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细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细则 根据校研究生院《关于做好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精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将于4月1 日至4月6日组织硕士研究生复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复试人员分数线基本要求: 1、统考生:总分基本要求280分,政治45分,英语45分,数学一70分,专业考试70分。 二、复试对象:复试名单采取差额的方式,比例为130%。以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的复试名单为准。(不含推荐免试生、保返生)。我院不再以邮寄等其它方式发复试通知单。 三、复试时间﹑地点安排如下: (一)报到时间:4月 1 日 8:30~11:30;14:30~17:00; 报到地点:能源学院研究生科(动力楼204) 4月1日:19点全体复试生大会。传达学校招生复试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组织考生自主选择攻读学术型学位或专业学位。地点:动力楼402 到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参加复试乘车路线: 武昌火车站:518路、593路公汽到关山口华中科技大学站下 汉口火车站:536路公汽到关山口华中科技大学站下 付家坡长途汽车站:518路、593路公汽到关山口华中科技大学站下 学校接待服务中心可提供住宿,费用自理。 (二)报到时请考生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3、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①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②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或所在人才交流中心提供并加盖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 4、应届本科毕业生需交验学生证、在校成绩单、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 5、同等学力人员必须提供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所报考专业8门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 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7:06 一、教育部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东南大学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华东理工大学11华北电力大学12江苏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4北京科技大学15大连理工大学16上海理工大学17海军工程大学18吉林大学19哈尔滨工程大学20同济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山东大学23重庆大学24西北工业大学25中国石油大学26东北电力大学27浙江工业大学28武汉大学29兰州理工大学30北京交通大学31上海电力学院32河海大学33郑州大学34天津商业大学35沈阳化工大学36南京师范大学37武汉工程大学38内蒙古科技大学3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0辽宁科技大学4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3浙江理工大学44长江大学45广西大学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介绍本专业

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下面,我CJ为大家整理了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我觉得我自己性格开朗,也不是很内向,跟人在一起时总是能交流得很好,善于和同学沟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感觉我脾气很好,不会轻易与别人发生矛盾,而且做事认真负责,虽然有时候会有懒惰情绪,但是总体上来说做事还是能做得比较好的。 2、我的兴趣 小时候对机械工程和能源方面有浓厚兴趣,总梦想着长大也要成为一名工程师,那时候就可以为人类做很多的贡献了。同时也对商业活动有着一定热爱,报考大学时,出于对能源与动力方面的热爱,而选择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上学期间,有幸加入了燕山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入学校自强社与于校学生会,负责组织车辆与能与学院赴唐山机务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并被评为了小分队,组织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职业取向

我所学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就是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其次就是热能发电站,所以我会选择汽车研究院、火电站之类的公司。假如有机会,我也会选择跟市场营销贸易有关系的行业,那样能使我工作得更有兴致,不仅有益于工作的进行,也有利于我自身的发展。 4、优势劣势 我感觉我自己学习理工类的知识能力较强,不管是汽车发动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是市场营销于贸易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较高,学习较快,如果工作的话也能很快适应,对于技术问题应该能很快解决,同时管理学能力也是我的长处,能管理好团队与公司业务,同时可以协调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这是我的优势。相对来说,我的协作能力较差,对于团队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集思广益。 二、社会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唐山市,父母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家庭环境分析: 员,他们生活淳朴,工作努力,诚信,厚道,对于我的学习与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我一定要找个适合的工作或者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的是燕山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该专、学校环境分析: 业培养具有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和内燃发动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能源的高效率、低污染转换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动力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e17624158.html,/wenwen/wenwen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e17624158.html,/wenwen/new/242015864.html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学 A+ 2、上海交通大学 A+ 3、浙江大学 A+ 4、清华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 A+ 6、天津大学 A+ 7、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大连理工大学 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1、重庆大学 A 12、东南大学 A 13、上海理工大学 A 14、江苏大学 A

15、北京理工大学 A 16、华北电力大学 A 17、南京理工大学 A 18、东北大学 A 19、北京科技大学 A 20、同济大学 A 21、山东大学 A 开设学校有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对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立的三个专业方向听课后的认识 我校本专业共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内燃机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以及火力发电的能源方向。 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的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做汽车发动机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动机方向比较需要人才,这个专业就是做这方面的钻研。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大多都去过国产汽车企业搞过项目。虽然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起步,但是要多

少时间,更新速度不可估计。所以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发动机还是会存在的,军用的发动机、船用的等等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少不了传统发动机。并且就算是以后新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其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肯定从传统发动机的人才里培养一部分。任何国家跟地区,不会让曾经传统发动机的人才没事可干的。 制冷与空调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应范围广,其涵盖的范围有制冷方面的设计、开发、空调设计、运行管理等。其中空调方向的学生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空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从环保的角度看,未来的空调主要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内装的变频器改变频率。从而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转速。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机能量的无级调节。与一般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改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国家发展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对应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的最基本的基础。而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一条扎根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口。 顺应国家的发展大趋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敢于实践,勇于革新,率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与改进。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大机械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同时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方面厚基础的优势,同时与国际教育模式相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 (2)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强调通过学科交叉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的要求为:除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以外,必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加工动手能力,必须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善于将雄厚的力学基础、机械基础、热物理基础以及控制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大显身手。 (3)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体系所面对的专业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机械、计算机、人文、社会等多种知识体系相融合并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校本部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又回到北京,从电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归属的变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继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同时孕育了若干个院系,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下文是职场百科网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这些院校的设立,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存在问题,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相关 的科学研究、政策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总体来看,能源动力类得专业包括的几大专业都是对要求很高的人来选择的。一般理科生为主。对本专业的限制也是很大的。但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相关的薪资也是很高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 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全文翻译 整理版

第一章热科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储存、转换及传递的科学。能量以内能(与温度有关)、动能(由物体运动引起)、势能(由高度引起)和化学能(与化学组成相关)的形式储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能量在边界上可以以热和功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热力学中,我们将推导有关能量转化和传递与物性参数,如温度、压强及密度等关系间的方程。因此,在热力学中,物质及其性质变得非常重要。许多热力学方程都是建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实验观察的结果已被整理成数学表达式或定律的形式。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应用最为广泛。 热力系统和控制体热力系统是一包围在某一封闭边界内的具有固定质量的物质。系统边界通常是比较明显的(如气缸内气体的固定边界)。然而,系统边界也可以是假想的(如一定质量的流体流经泵时不断变形的边界)。系统之外的所有物质和空间统称外界或环境。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与外界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通过在边界上进行能量传递,从而与外界进行相互作用,但在边界上没有质量交换。当系统与外界间没有能量交换时,这样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只关心空间中有物质流进或流出的某个特定体积时,分析可以得到简化。这样的特定体积称为控制体。例如泵、透平、充气或放气的气球都是控制体的例子。包含控制体的表面称为控制表面。 因此,对于具体的问题,我们必须确定是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有利还是选取控制体作为研究对象有利。如果边界上有质量交换,则选取控制体有利;反之,则应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平衡、过程和循环对于某一参考系统,假设系统内各点温度完全相同。当物质内部各点的特性参数均相同且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称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当系统边界某部分的温度突然上升时,则系统内的温度将自发地重新分布,直至处处相同。 当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时,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由中间状态组成的变化历程称为过程。若从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始终无限小地偏离平衡态,则称该过程为准静态过程,可以把其中任一个中间状态看作为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近似视为许多过程的叠加结果,而不会显著减小其精确性,例如气体在内燃机内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如果系统经历一系列不平衡状态(如燃烧),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则其过程为非平衡过程。 当系统从一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中间过程又回到其初始状态,则称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循环结束时,系统中的各参数又与初始参数相同。 在任一特性参数名称前加上前缀iso-,表示该参数在整个过程保持不变。等温(isothermal)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等压(isobaric)过程中压强恒定;等容(isometric)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 纯物质的气-液相平衡 如图1-1(a)所示,由活塞和气缸组成的装置中装有1kg水。假定活塞和其上的重物使气缸内压强维持在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江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 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如发电厂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环境保护、新能源技术、动力机械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解读: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就业形势: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重点名牌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上海及苏南一带,不少锅炉、空调、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4薪资状况: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一般在1500元/月左右,3~5年后,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所处行业的性质,5000~8000元/月的工资是很正常的,高薪可达20000元/月左右;

新版河南科技大学能源动力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河南科技大学能源动力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8)工程热力学(自命题)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9)工程流体力学(自命题)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97)传热学(自命题) (818)工程热力学参考书: (1)《工程热力学》廉乐明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第五版) (2)《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19)工程流体力学参考书: 《工程流体力学》孔珑高等教育出版社 (897)传铭热学参考书: 《传热学》杨世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教师中级及以下岗位聘用实施意见 一、教师中级以下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学院在册的事业编制教职工适用本实施办法。 二、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1、按需设岗。以学院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为目标,围绕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总量,科学确定各级各类岗位的结构比例。 2、科学高效。着力优化人员队伍的构成,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管理岗位人员素质。 3、动态调整。根据办学实际对各级各类岗位进行动态管理和适时调整,确保岗位设置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 4、依法管理。严格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根据核准的岗位运转方案进行岗位设置。 5、积极稳妥。积极推进、严格程序、依法依规操作。 三、岗位类别及其比例 根据“学校岗位设置”精神,专业技术岗位共分为13个等级,其中: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初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十三级为员级; 四、聘任、投诉、申诉及其受理 学院“中级岗位聘小组”按学校规定主持、组织学院中级及以下岗位聘任;学院“岗位聘任投、申诉受理小组”,应聘者有权对学院对聘任组织的人员组成、聘任程序、聘任决定进行公开的监督,有权提出投

诉和申诉。投诉或申诉一般在聘任工作进行中或公示期间提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学院投、申诉受理小组”受理投、申诉后,负责对事实展开调查,召开必要的听证会等;负责向相关的聘任组织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负责向投、申诉人反馈意见。“学院投、申诉受理小组”有责任为投、申诉人保守秘密,投、申诉人的合法权益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侵犯,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 五、教师八级岗位申请条件 (一)八级岗位聘用原则 1、受聘为中级职务,获博士学位2年及以上,其他人员6年以上,承担专业技术任务,工作绩效良好,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年度或聘期任务。 2、能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独立解决岗位工作的一般问题。 3、能独立完成承担的岗位工作任务,年度、聘期考核均合格。 (二)九级岗位聘用原则 1、受聘为中级职务,具有博士学位或其他人员3年以上,承担专业技术任务,工作绩效好,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年度或聘期任务。 2、能熟练运用岗位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解决工作中的一般问题。 3、能独立完成承担的岗位工作任务,年度、聘期考核均合格。 七、初级岗位的聘用原则 (一)十一级岗位 1、受聘为初级职务,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并在十二级岗位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

第一章绪论 ?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性——能源安全! 1.进口依赖 2011年我国进口石油2.6亿吨,重要是从中东和非洲进口,其中从沙特、伊朗、伊拉克进口1.9亿吨,从安哥拉和苏丹进口4000万吨。 2.能源经济—能源价格 2011年我国进口石油花费1.5万亿人民币。 3.能源技术与环境 每年因煤矿事故丧生人数2000人以上; 天然气管道有爆炸危险; 水电站有塌坝危险; 核安全问题。

第一章绪论 ?能源消费观 1.是否走美国的能源道路? 低廉的石油价格,放任石油的消费。 2.是否走欧洲和日本的能源道路? 征收能源税。 大力发展节能技术。 有观点认为:低廉的石油价格往往意味着落后的能源利用技术! 3.能源消费与幸福感 是否开车就是先进的生活方式,步行和骑自行车就是落后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能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能源与人类文明 ?第三节能源资源 ?第四节能量 返回总目录

第一节能源的基本概念

能源(energy resources):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尚未开采出来的资源。自然资源不属于能源。初始能源:核聚变、核裂变、放射性源和天体间的引力。分为 (1)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太阳能和宇宙射线能; (2)地球本身蕴涵的能量; (3)天体对地球的引力。 能源的定义

能源的分类 来自太阳等地外天体 来自地球 来自地球和其它星体的相互作用 按来源分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按成因分燃料能源非燃料能源按性质分常规能源 新能源按使用状况分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 按污染分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按可否再生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