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铁人王进喜

案例分析铁人王进喜
案例分析铁人王进喜

案例分析

案例: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人民日报》(2005年04月30日第二版)

案例讨论:

1. 材料中所提及的“铁人精神”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 谈谈材料中所提到的“铁人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 “铁人精神”反映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63年年底,经过三年多的奋战,微语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完成探明和建设,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那一带中国人,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辉煌的业绩和伟大的精神,使大庆成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全国工业交通战线的崇敬和学习。

2.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白手起家、筚路蓝缕,需要“铁人精神”这样一股精神支撑着我们不畏艰难困苦,战胜一切困难,早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任何一种崇高精神的孕育,总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铁人精神”是中国人艰苦创业实践中显示出的精神品质的升华。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铁人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

铁人式职工先进事迹材料

铁人式职工先进事迹材料 他是饮甘河水,闻松涛声,毕业后扎根家乡,一心为家乡做贡献 的土生土长****人。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大兴安岭,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发一份光。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最基层,一直服务在百姓身边。二十年如一日,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洒着青春。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优秀公务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他,就是***区***社区职工***。 自xx年起至今,***先后在加区**社区、***社区工作了十余年,先后从事建设、市政土地、劳动保障、信访、、文化、物业和机关支部等工作。无论做什么样工作,他都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深知社区既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落实方针、政策的基点,又是社会的缩影,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始终紧紧抓牢学习不放松,认真学习理论业务知识,不断地强化世界观的改造,自觉地树立起“用好公权,当好公仆”的信念,把“改善民生,为民服务”作为自己努力的奋斗目标。同时,他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在化解具体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攻坚克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对工作的得失进行总结,注意分析和提炼。坚信“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上级交办的其他

任务,也不管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是为群众服务,他都是埋头苦干,千方百计的完成任务。 xx年6月,辖区内**小区6栋楼300余户居民因入住以来始终没有办理土地证和房证,多次到加区、地区上访。***通过入户走访群众、沟通施工部门,了解到该小区部分楼房因缺少峻工手续、无正规购房发票和开发商欠缴土地出让金等原因迟迟不能为群众办理相关 证件。问题结症找到了,雷厉风行的他马上就办。一方面继续积极入户走访,做住户代表的工作,劝导他们要相信政府会妥善解决此事;另一方面主动联系法院部门,了解办事程序,并多次向主管领导,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不辞辛劳的奔走于百姓、政府和法院之间,其间因积劳成疾,突然病倒,高烧不退,但他一直不忘工作,时刻关注事情的发展,边打点滴边沟通协调相关部门,稍微好转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他深知,百姓的事情大于天,社区的干部就是百姓的“代言人”,一定要通过最大努力满足百姓的合理诉求,才能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才能体现出一位社区职工的应有的价值。 最终,通过配合区人民法院多次协调和调查取证,分别于**年7 月16日和**年11月9日,在***社区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了住户办理 土地证、房证一案。协调区房产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在***社区实行公开式办公,一站式办理。300余户住户领到盼望已 久的房证时,喜笑言开,纷纷表示“这样的好干部真是越多越好啊”。这件典型案例首创了我区社区巡回法庭公开审理案件的先河,有效的推进了法院进社区工作,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冯力强 铁人王进喜曾是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其精神激励了万千中华儿女。光阴荏苒,处于新时代的中国人如何评价铁人和铁人精神呢?在铁人纪念馆的留言册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些青少年的留言让记者感受到了他们灵魂的震颤。一个名叫张鹏的大学生写道:“我在铁人雕像前鞠了个躬,参观之后觉得这个躬鞠得不冤!我其实应该给铁人磕个头!”多么朴实的语言,同样是大学生,王博宇说:“作为铁人的后代,今天才来一见铁人,实在惭愧,一句‘我学会一个字就像翻过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着实令我为之动容。” 但是在这里记者也看到了别样的留言。一名参观者认为,铁人王进喜“已经从英雄的舞台上走下来,光环在褪色”。也有人说:“铁人精神不适应这个时代,铁人注定只是属于五六十年代的英雄,无法跨越到今天。” “在新形势下,是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还是信奉利字当先的现实主义,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选择。”一位参观者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抛开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不说,单说在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时,有两件文物着实让人肃然起敬:一件是铁人王进喜当年为制伏井喷,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另一件就是现在用栏杆圈起来保护的那个泥浆池———冰天雪地的四十年前,王铁人在这里跃入泥浆池,用身体完成了那至今仍让人感动不已的“搅拌”。

穿行在大庆市区,六十年代的会战街已被繁华的商业街代替;“干打垒”被特意复原供人参观……无庸讳言,当年的艰苦环境已不复存在,一些能勾起人们回忆大庆石油会战的物品也大多进了纪念馆,成了文物。但是,有一种东西却始终珍藏在人们心中,它不因事物表象的演变而变色,也不因时代的演进而落伍,那就是跨越时空、永葆青春的大庆精神。 刘海生在会战时期就来到了大庆油田,他是一次创业的见证人。他对大庆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当年,外国有人断言,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大庆这样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油田。可是,我们中国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凭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命精神,开发建设了大庆油田。大庆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而铁人精神则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其主要方面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40多年来,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说起铁人精神就要先说王铁人毫不犹豫跃入泥浆池的那股“气”。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

铁人精神读后感

铁人精神读后感 5月13日,我厂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的倡导下,集体观看了专题影片《铁人》。这部被中宣部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影片以全新的视角,演绎了新旧时期两代钻井工人的先进事迹,“铁人”王进喜那忘我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着我。 在铁人身上,我感受到了满腔的爱国热忱。影片中,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在建国初期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施工设备严重缺乏。为了让新中国用上自己开采的石油,王进喜在大会战动员大会上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铁人用这种以苦为乐,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他带着他的团队用撬杠抬,用大绳拽,将数吨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他们用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连续数昼夜的奋战,使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铁人正是把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热忱,化作了对工作的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在铁人身上,我体会到了伟大的奉献精神: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第二口油井突发井喷迹象,同事们建议到安达找领导,铁人听了大吼一声“等你们去安达找领导要回重晶石粉压井,钻机早掉进地球里头去了”.紧急时刻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石粉,水泥沉在泥浆池底必须搅拌,现场却没有搅拌机,王进喜便扔掉双拐,不顾自身的安危,纵身跳进泥浆池......看到此处,我不禁感慨万分。一个病人,跳进刺骨的水泥浆中充当“人体搅拌机”,那滋味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精神支承啊!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铁人们无私奉献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健康甚至生命! 在铁人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真实。影片中的铁人不再是英雄式的人物高高在上,而是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刻画使之丰满起来。使人感觉铁人王进喜就

铁人精神的优秀传承者——李新民事迹

铁人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记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鲁迈拉项目部副经理兼哈法亚项目指挥李新民 时光飞转,很多人和事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铁人精神却生生不息,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很多优秀的石油人更是以不同形式复制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模式,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鲁迈拉项目部副经理兼哈法亚项目指挥李新民就是铁人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5月30日,大庆铁人纪念馆前,雨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广场上矗立的铁人塑像上。这一天,刚从伊拉克归国的李新民再一次来看望铁人,默默告诉老队长王进喜:?我们不仅完成了您的遗愿,把油井打到国外去,而且连创佳绩,赢得了海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已数不清来过多少次铁人纪念馆的李新民笑着说:?反正次数多到够格当解说员了。每次休假,尤其是从国外钻井回来,我都要来看看他,汲取精神营养。? 纵观李新民的成长历程,可以清晰看到,铁人精神散发着永恒的灿烂光辉,引领着后来者创造瞩目的功绩。 进入铁人精神的发源地:锤炼成“小铁人” 在铁人王进喜的身上,凝结着让国人激奋的种种精神元素——爱国、自立、自强、拼搏、创新……如今,王进喜被尊称为?老铁人?,而1205钻井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王进喜是第一任队长。

1990年6月,踌躇满志的中专生李新民走出大庆石油学校,分配到1205钻井队。当时很多人劝他,去了1205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但李新民不以为然,他想:自己是农村孩子,再苦能苦到哪里去? 事实上,钻井作为特殊行业,职工常年在野外施工,苦、累、脏、险、差的工作性质一直没有多大改变,哪里有井位就搬到哪里。职工们没有节假日,日夜三班倒,四季轮流转,工服上经常是冬天一身冰、夏天一身水。 这种苦和累让工作初期的李新民累得饭都不想吃。由于身体瘦弱,每次打大钳,李新民都扣不上钳框,起初班组搞竞赛,他总被撵下钻台。 ?像铁人那样工作,像铁人那样做人,绝不能给这个英雄的集体抹黑!?不服输的李新民暗下决心。 李新民深知1205队这个英雄的集体功勋卓著。1958年,1205队创下了?月上五千,年上双万?的当时全国最高纪录;1966年,1205队年进尺突破10万米大关。王进喜辞世后,1205队不断刷新纪录:1982年4月11日,成为全国第一个累计钻井进尺突破百万米的井队。1990年至2002年,1205队连续13年实现年人均交一口井的奋斗目标。 为了练就过硬的本领,李新民有空就向老师傅请教,或者?黏?在技术员身边学艺。在1205钻井队工作了21个年头、当过副队长的于常发,对李新民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学?: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 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表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 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 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 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 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 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 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 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 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

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 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 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 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着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 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 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 田第一口生产井。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 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 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 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 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 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 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600字800字1000字2000字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感600字800字 1000字2000字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当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更加熠熠

生辉。 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日记,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 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神圣使命,全力以赴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铁人纪念馆参观。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颂读故事

身边的榜样大山的脊梁 铁人王进喜,对于我们80后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经常听到老人们在耳边述说铁人怎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从未真正去设想老一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2013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一系列有关铁人的影片时,当我们手捧书卷向孩子们解读“大庆精神”的内涵时,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内心涌动太多的感受。感动中一个身影便在我脑海浮现,一个名字跃然于我的眼前...... 他就是今天我故事的主人公,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却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血液,植入灵魂,用心领会,用行权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三十几年来,甘于奉献的马场小学负责人王庆全。 马场小学在我镇最西北,属于农村偏远学校。本村的老师就只有一名,其他教师要每天的跑通勤,为了赶车而晚来早走,这样在教学管理上就出现了漏洞——先到学生的没老师管理,教学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安全上也有极大的隐患。为了更好的教育管理学生,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到学校交到老师的手里,于是家在县城的他,成了学校的守护者。星期日的下午他就从百里之外的县城赶到学校,周五下午放学后才赶最后的一班车回到县城。清晨,自己动手煮一把挂面,匆匆吃上两口,趁着通勤老师还没到他就组织到校的学生打扫班级内卫生开始上早自习。晚上,老师们离开学校,他又默默的拿起扫除工具带领值日的学生把学校

的走廊、操场打扫的干干净净,天黑了热上中午的剩饭当晚餐,走进学校的值班室,他忙碌的一天才落下帷幕。就这样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引领”着老师进入工作状态。多年如一日,白天他是学校的老师,晚上他是学校的护工,默默守护着学校,守护着孩子们。 其实王校长上有高堂,下有幼子,家务事繁多琐碎,多年来却从没有因家务事而请假。2014年王校长的妻子查出患有糖尿病,同年2月突然患脑梗入院。由于马场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他没能及时赶到医院而被前来的亲属们一顿数落,妻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不能自理,驻守学校的他也未能守侯床边悉心护理与照顾而是托之亲友。孩子读书、参加工作,因学校工作忙,他也从未送过、看过。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亏欠了家庭多少的感情债。可他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把更多的情和爱洒向了学校,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们。 是责任和使命的驱使,让王进喜超越自我、透支生命,用47岁的年轮践行了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是责任让王老师三十余年如一日地工作在边远的农村小学,三十余年如一日地矢志不渝地从事着最平凡的教师工作,三十余年如一日地用满腔热忱去热爱着教育事业。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一片光明的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庆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先辈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作鼓舞;作为一名胡小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因为我们身边有王老师这样的榜样的力量作动力,内心无比充实。我

铁人观后感20篇

铁人观后感20篇 铁人观后感: 看完了铁人,不免对里面的一些情节所震撼和感染。总想写点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应当说,片子真实再现了我国石油工人勘探开发初期的真实情形。老一辈石油工人那种乐观的革命情怀,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舍生忘我,艰苦奋斗。 其实,当时的环境和设施是十分恶劣的。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都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可是他们以自我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贫油国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他们以自我的行动证明了自我的铮铮誓言。 在暴风雪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当国家财产面临威胁时,他们挺身而出。王进喜拖着残疾的腿跳进泥浆池时,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仅有职责。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最终保住了井架,保住了设备,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时也升华了自我的灵魂。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那种战天斗地大无畏精神,才使得我国的石油行业有了坚实的基础和稳步的发展。应当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

老一辈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是这并不是说要我们盲目效仿。其实以此刻的目光,我们也应当在学习的同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说井喷的原因,主要能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资料不全,不准确;二、泥浆比重配置失调;三,水泥固井工艺不到位;四,防喷设施不到位。 其次说说,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当说他们是自发的,都具有十分高的革命热情。可是其中存在的散漫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运输系统没有合理的管制,整体合作过程确实有机统筹的协调管理。 当面临危险时,他们没有顾及个人的生命,显然,带有必须的十分的危险性。至于王进喜失去双腿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在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今日,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探讨。 时代在提高,社会在发展。我们到今日其实已经取得了十分大的提高。可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身上的危机与职责并存。虽然经过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付出,我国一度成为石油出口国。可是此刻,在能源需求量已经大增的今日,我们已经成为了纯粹的石油进口国。如何提高科学技术和石油产量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课题。在新的课题面前,我们需要老一辈石油工人那种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那种迎难而上的战斗活力。也许,这就是我们观看铁人的意义所在吧。 铁人观后感: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一年一度的五四之际,我观看了电影《铁人王进喜》让我受益颇深。铁人精神,是永远值得

铁人观后感300字范文格式

铁人观后感300字范文格式 【第1篇】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教师说等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没有只身奋战的大方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习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杀身成仁,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第2篇】 前面是白皑皑的荒原,脚下是一望无边的黑土地。在鲜无人烟的

北大荒上,我们的石油勘探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将一座座井架树立了起来,同时也为他们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影片中王进喜率领石油工人们,勇敢应对各种困难险阻: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们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井喷了,水泥沉淀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将石油工人铁打的顽强精神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无不让人在观看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脚到头不断涌来。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在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到达极致的现在,还有什么是我们所信仰的,还有什么能触动我们那根早已麻木的神经,还有什么能唤起我们所剩无几的爱国情怀。很久很久我没有找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当我看到铁人义无反顾的跳入寒冬腊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这一刻,我被他那种为了让新中国摘到“贫血”的帽子而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所触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就是我们在心底深深呼唤的。谢谢电影《铁人》。它在我们心灵的荒漠中掘出了水源,让生命的绿洲重新在那里涌现。 【第3篇】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随着豪迈的干工号子此起彼伏,一群石油工人们正在用自己的身躯当吊车,一步步将开探设备运上井台。这就是发生在一九六一年松嫩平原上动人的一幕。用现代人的办事方法来看,这纯粹是低级的原始体力劳动,要放在现在,几

铁人王进喜事迹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

铁人观后感10篇

《铁人观后感》 铁人观后感(一):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分回忆和现代两条线,回忆自然是以王进喜等自愿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在大庆发生的事情,现代则是刘烨饰演的石油子弟刘思成在大庆沙漠工作,在思考自己的目标,父亲的目标等事情上得到成长。 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也都需要一个英雄,一个楷模。王进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不顾病痛,永久都奋战在第一线,以身作则,坚守自己的岗位,安抚不安的同事们,为了让徒弟们吃饱不辞辛苦的筹备粮食,他在工作上严肃,私下里却很可亲,他对自己的徒弟严格,却也真心疼爱他们,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最后熬不住站上的辛苦,偷偷坐上了回程的火车,王进喜在得知消息后,急得四处寻他,却在望见他留下的眼泪,说出那一句熬不下去了之后,将那一句留下的话咽了回去,把得之不易的粮食塞给他,告诉他要好好活。这一刻,王的怒其不争,他的心疼表露无遗,王进喜的形象最后丰满起来。 电影开头,大片大片满天的黄沙,黄渤一人此刻沙堆上大声呼喊着刘烨,镜头一转,之后便是刘烨沉默的身影,大红色的工服套在身上,与身后的漫漫黄沙行成了鲜明的比较,画面虽然是彩色的,却总显得暗淡。没演几分钟,剧情就进入了回忆,回到1960年,一辆破旧的火 车载着王进喜和整个大会战的队伍来到大庆,黑白的画面处理带来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厚重感,那是怎样的环境呢?荒芜的土地不见人烟,低矮的茅草房,呼气成白烟的寒冬,匮乏的物资,没有先进的器械,没有熟练的技术,井架甚至要靠人拉,绳子断了,继续靠蛮力推上去,我很佩服这些人,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信念,甘愿去往这样的地方,为中国的石油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现代,身为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一向以自己是铁人一代的后代而自豪,父亲告诉他自己是病退,父亲的老寒腿就像士兵的伤疤一样让他骄傲,但是这一切在他得知父亲逃跑的真相后破坏的支离破碎。他觉得无地自容,觉得愤怒,可这些又随着父亲的离世不见殆尽,只留下对父亲的尊重。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又也许有英雄,刘思成为了寻找使用的赵一林和小米奋不顾身的进入满天黄沙,赵一林对刘思成的维护安慰,亦或者每个奋斗在石油行业的人都是英雄。 那是怎样的年代呢?我对大庆的印象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在我的心中,大庆,就应是一片瑰丽大气的土地,与黑白大荧幕上下着鹅毛大雪的荒地是那么的不同,那些人身上脏的看不出色彩的棉衣,黝黑的脸庞又与如今身着大红色工服被日头晒的脸红通通的石油工人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 在困难面前,像铁人一样,绝不言败,绝不退缩,这大概就是真正的铁人精神。 铁人观后感(二): 《铁人》观后感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银幕上的《铁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荒漠,饥饿

事迹材料之王进喜事迹心得体会

王进喜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电影《铁人王进喜》心得体会】 电影《铁人王进喜》心得体会 看了电影《铁人王进喜》,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太多的 感受!深深体会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王进喜干工 作爱琢磨、爱钻研、非常会巧干,有创新的精神,奋发思变,身上 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凡事带头干,要干就干好,这都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他率先垂范,人拉肩扛,冰天雪地一盆盆的水,用身体搅拌??在他的身上,我们学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铁人的友爱精神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友爱的精神就是尊重人、团结人、亲近人、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我们在新的形式下所应倡导 的新型的人际关系。拥有这种精神和氛围,会把我们的社会搞得红 红火火、蒸蒸日上。铁人的友爱精神表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对待亲人和子女非常之爱,自己驾车拉着孩子游览油田;他望子成龙,为勉励儿子努力学习,托人带去笔记本;对战友的情、对家属 的情,数不胜数。企业要发展,需要的是一种友爱、和谐的友爱。 通过观看电影,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就要学习铁 人满腔热情的爱国热忱;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和艰苦创业的 实干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他对工作高 度的责任心。抓住大庆精神的实质,力争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 目标,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学习中寻找出自己工作中存 在的差距,明确自己目前的不足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取得 进步。《铁人王进喜》这部电影是吹响了时代的进军号,鼓士气、 拢人心、凝合力、出成绩,是一次深动的思想教育课。铁人王进喜 不仅仅代表的是大庆石油人的标杆,而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铁 人王进喜的精神将激励每一个人在优越的环境下艰苦创业。 当前,我们要发扬大庆铁人精神,爱国爱党、爱人民,要与践行“三 个代表”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 学发展”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篇二:铁人事迹观后感】 铁人事迹观后感 5月31日,在公司组织的下到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了铁人事迹展,在讲解员热情洋溢的解说下,我仿佛已经进入了那个充满工作激情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工作总结

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精神教育工作总结 红旗镇中心小学校

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精神教育工作总结 红旗中心小学深刻领会上级精神,积极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通过明确目的意义,统一指导思想,制定特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等工作的有效开展,掀起了全体师生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热潮。 一、明确目的意义 通过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不断加深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的认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的企业精神,是大庆油田的文化之根、队伍之魂、力量之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石油大会战的艰苦年代孕育形成,在油田开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了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做出“珍惜大庆光荣史,再创大庆新辉煌”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指明了方向。 通过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系统地搞好优良传统教育,深刻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新时期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大意义,并将其作为神圣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切实做到倍加珍重历史,倍加珍视老一辈石油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师生建设。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继承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积极实践“三创”文化,自觉养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立足岗位、永创一流,永葆红旗小学的先进本色。 通过再学习再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推进红旗小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和推进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体现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行动上,使之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强化理论武装、指导发展实践的同时,注重弘扬优良传统、提供发展动力,加快红旗小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 二、制定特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针对“‘传承优良传统,勇担百年重任 ' 为主要内容的思想

铁人王进喜演讲稿

铁人王进喜演讲稿 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1)班的师绍洋。 我去过大庆,看到的大庆,是金碧辉煌、车水马龙、高楼耸立的一座我国的“石油城”。 可谁能想到,54年前的大庆市却是茫茫的一片荒原。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爷爷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王进喜爷爷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可是,王进喜爷爷却提出:“宁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爷爷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 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爷爷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爷爷和他的同事们却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爷爷和他的同事们却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爷爷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这时,我仿佛听见大庆人的对话:“是谁,是谁让大庆如此繁华?“‘铁人、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我听到有人自豪地喊了起来。

王进喜先进事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王进喜先进事迹 篇一: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 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 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

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

《铁人》观后感10篇

《铁人》观后感10篇 铁人观后感(一) 看完了铁人,不免对里面的一些情节所震撼和感染。总想写点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应当说,片子真实再现了我国石油工人勘探开发初期的真实情形。老一辈石油工人那种乐观的革命情怀,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舍生忘我,艰苦奋斗。 其实,当时的环境和设施是十分恶劣的。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都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可是他们以自我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贫油国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他们以自我的行动证明了自我的铮铮誓言。 在暴风雪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当国家财产面临威胁时,他们挺身而出。王进喜拖着残疾的腿跳进泥浆池时,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仅有职责。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最终保住了井架,保住了设备,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时也升华了自我的灵魂。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那种战天斗地大无畏精神,才使得我国的石油行业有了坚实的基础和稳步的发展。应当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 老一辈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是这并不是说要我们盲目效仿。其实以此刻的目光,我们也应当在学习的同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说说井喷的原因,主要能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资料不全,不准确; 二、泥浆比重配置失调;三,水泥固井工艺不到位;四,防喷设施不到位。 其次说说,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当说他们是自发的,都具有十分高的革命热情。可是其中存在的散漫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运输系统没有合理的管制,整体合作过程确实有机统筹的协调管理。 当面临危险时,他们没有顾及个人的生命,显然,带有必须的十分的危险性。至于王进喜失去双腿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在“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今日,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探讨。 时代在提高,社会在发展。我们到今日其实已经取得了十分大的提高。可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们身上的危机与职责并存。虽然经过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付出,我国一度成为

铁人王进喜

铁人王进喜 大庆从当年的不毛之地发展成如今的现代化工业新城,铁人王进喜功不可没。铁人桥、铁人街、铁人雕塑……,诉说着这位创业英雄的感人故事。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旧玉门油矿当了10年的矿工。1950年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1956年入党后不久,担任贝乌5队队长(1205钻井队前身),当年打井进尺达万米,使“豆腐队”变成先进队。在玉门矿务局1958年组织的钻井会战中,创出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被誉为“钻井闯将”。到1959年,贝乌5队累计进尺7.1万米,相当于旧中国42年进尺的总和。这年9月,王进喜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并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 在北京参加群英会时,王进喜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石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1959年,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西北玉门转战大庆。一到大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就出现在王进喜面前: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 想想首都的公共汽车还背着煤气包及现实中的“贫油国”帽子,王进喜和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他发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在荒原上。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要开钻了,水管没有接通,王进喜带领工人从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水50吨。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并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创造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大庆会战第一次战役打响了,王进喜的腿也被钻杆砸伤了,但他坚持不下火

《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作者姓名:D 作者单位:SY公司**队 联系方式: 为贯彻落实油田公司《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响应**分公司工会、**大队决定开展读书活动的号召,**11队近期举办了小队读书交流活动,队领导要求大家每人读一本有意义的书。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庆人,作为一名三年高中生活在大庆铁人中学度过的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现代石油工人,我选择了《铁人王进喜》这本书。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从我儿时起就耳熟能详,而今重新细细品味这边书,更多的感慨和感动油然而生。 该书讲诉了王进喜同志,一个老共产党员,如何从一个旧社会的放牛娃成长为新中国的优秀石油工人。王进喜出生在玉门,后来支援大庆,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新中国诞生不久,目睹列强的经济封锁,面对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石油的严重形势,王进喜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立誓“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

去”,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终于拿下了储量丰度高、含油范围广的大庆油田。在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中,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人、拉肩扛的艰苦条件下,仅用124个小时就打完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钻井速度最高纪录。而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光辉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他运用积累的经验、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大庆谱写了中国石油史上光辉的篇章,至今为世人歌颂。 王进喜没有文化,解放后自学识字,但是他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很有中国人的气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诸如此类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在他那个年代,正是有他这样一批人物,坚持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刻苦专研我们国家才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才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才搞出了原子弹氢弹……铁人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