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减水剂应用技术

合集下载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
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5%小于10%的减水剂称为普通减水剂,如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硬脂酸皂等;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称为高效减水剂,如三聚氰胺系、萘系、氨基磺酸系、改性木质素磺酸系和聚羧酸系等。在众多高效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掺量低、不引起明显缓凝等优异性能,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在国外,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其应用技术已经成熟。日本是研究和使用聚羧酸类减水剂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国家,1995年以后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日本的使用量就超过了传统的萘系减水剂,1998年底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已占所有高性能AE减水剂产品总数的60%以上,其主要生产厂商有花王、竹本油脂、日本制纸、藤泽药品等[1]。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拌混凝土有关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目前聚羧酸系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水灰比下降到0.25以下,而水泥用量仍可保持在500kg/m3,同时它的坍落度可保持200mm以上,完全满足施工要求。近年来,北美和欧洲的一些研究者的论文中也有许多关于研究开发具有优越性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报道,主要是商业开发和推广,如Grance公司的Adva系列、MBT公司的pheomixTOOFC牌号、Sika公司的Viscocrete3010等[2]。
4.2支链PEO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Uchikawa[18]和Yoshioka等[19]发现聚羧酸系减水剂的PEO侧链对水泥颗粒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有重要的影响,侧链聚合度越小,水泥浆体的流动性损失越快,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所合成的带有聚氧乙烯侧链的高效减水剂随着侧链的增长,减水剂的空间立体作用增加,因此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效果更好,流动保持性也增加,但是PEO侧链过大时,支链间可能发生缠结,在水泥颗粒间形成桥接,反而影响流动性保持性[20]。Kinoshita[21]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类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认为具有不同长度的聚乙二醇能同时达到较高的流动性和流动度保持性能。该甲基丙烯酸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含有羧酸官能团、磺酸基官能团和烷氧基聚乙二醇官能团,含有长侧链聚乙二醇的聚羧酸减水剂有较高的立体排斥力,分散时间短,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流动度,但流动性保持性能差;含有短侧链聚乙二醇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时间长,流动保持性能好。Sakai[22]发现主链较短支链较长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要好于主链较长而支链较短的聚羧酸系减水剂。Nawa等[23]研究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具有不同聚氧乙烯基侧链长度、不同支链位置的聚羧酸型超塑化剂后,流动度受温度(10~30℃)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侧链长度越长,掺加有该减水剂的水泥浆的分散性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因此,在主链上具有适当长度PEO侧链的接枝共聚物既能获得所需的流动性,也能获得流动性的保持性。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知识简介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知识简介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知识简介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现状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是新型建材支柱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

高效减水剂不但大大提高了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施工工艺。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是萘系产品。

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我国混凝土(砼)技术和砼施工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能耗、节省水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应用而出现的高强砼、大流动性砼是砼发展史上继钢筋砼、预应力砼后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可以说减水剂的技术及其应用代表着一个国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水平。

但是萘系减水剂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例如,用它配制的砼坍落度损失影响十分明显,不可能有更高的减水率,其生产的主要原料——萘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来源受钢铁工业的制约,等等。

为此,国外积极研究和开发非萘系高效减水剂,以丰富的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以极高的减水串、极小的坍落度损失使萘系减水剂黯然失色,从而开创出减水剂技术和砼施工技术的新局面。

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发展起步较晚,其用量只占减水剂总用量的2%左右,但其在国内重特大工程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多。

国外不少大的化学建材公司,如德固赛集团、格雷斯建材公司、马贝集团、西卡公司、富斯乐公司和花王公司等,纷纷将自己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通过进口方式引进中国市场,对推动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少数厂家也开始生产、销售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标准,相信会促进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聚羧酸已发展成为一种高效减水剂的新品种。

它具有强度高和耐热性、耐久性、耐候性好等优异性能。

其特点是在高温下坍落度损失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较低的温度下不需大幅度增加减水剂的加入量。

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持久性。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高效减水剂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以及其在混凝土制造中的作用和优势。

1. 高效减水剂的定义和分类1.1 高效减水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能够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流动性和可泵性。

1.2 高效减水剂根据其产生的化学作用和机制可分为分散型、引气型和缓凝型三种类型。

2. 高效减水剂的适用范围和性能要求2.1 高效减水剂适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如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等。

2.2 高效减水剂应满足一定的性能要求,如降水率、保水率、凝结时间延长度等。

3. 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3.1 建议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高效减水剂的选择和应用。

3.2 高效减水剂应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进行使用。

3.3 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需求确定高效减水剂的掺量。

3.4 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高效减水剂应与其他混凝土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4.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和优势4.1 高效减水剂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使混凝土更易于施工。

4.2 高效减水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4.3 高效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5. 高效减水剂的注意事项5.1 在使用高效减水剂的过程中,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和建议。

5.2 高效减水剂的存储和运输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止受潮和污染。

5.3 在混凝土施工和养护中,应注意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总结:本文对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范进行了探讨。

高效减水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高效减水剂,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使用。

混凝土减水剂的研发与应用

混凝土减水剂的研发与应用

混凝土减水剂的研发与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减水剂的研发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减水剂的基本原理、研发技术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减水剂的基本原理1.减水剂的定义和分类减水剂是指能够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和强度等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混凝土中所需水分用量的一类化学助剂。

减水剂按照其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分为有机减水剂、无机减水剂和复合减水剂等几种类型。

2.减水剂的作用原理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减少混凝土内部摩擦和阻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度和表观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

减水剂分子可以与水泥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高分子保护膜,从而防止水泥颗粒之间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减少水泥颗粒的团聚和粘结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三、减水剂的研发技术1.有机减水剂的研发技术有机减水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减水剂,其研发技术主要包括分子设计、合成方法、性能测试和应用评价等几个方面。

分子设计是有机减水剂研发的核心,其目标是设计出具有高效减水性、优良流动性和良好稳定性等特点的分子结构。

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酸催化、碱催化、氧化还原、酯化和缩合等几种类型。

性能测试包括流动性、减水率、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应用评价主要是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测试来评价减水剂的减水性、流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指标。

2.无机减水剂的研发技术无机减水剂是指以无机盐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减水剂,其研发技术主要包括盐类选择、生产工艺和应用评价等几个方面。

盐类选择是无机减水剂研发的核心,其目标是选择具有高效减水性和优良流动性的无机盐类。

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混合、干燥、喷雾干燥和粉碎等几个环节。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材料之一,而高性能减水剂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二、高性能减水剂的分类高性能减水剂分为有机型和无机型两大类。

有机型减水剂主要有磺酸盐型、醇胺型、聚羧酸型等;无机型减水剂主要有硅酸盐型、膨润土型等。

三、高性能减水剂的选用1.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减水剂: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相应的减水剂。

2. 根据混凝土材料选用减水剂:对于不同材料的混凝土,需要选用不同的减水剂。

如对于高炉矿渣粉掺量较高的混凝土,应选用聚羧酸型减水剂。

3. 根据减水剂的性能选用:不同类型的减水剂有不同的性能,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如对于需要延迟凝结的混凝土,应选用延迟型减水剂。

四、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方法1. 加入时间:减水剂应在混凝土配制前加入,避免减水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失去活性。

2. 加入方式:减水剂应与混凝土的一部分水混合后加入,而不是直接加入混凝土中。

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3. 用量:减水剂的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应控制在混凝土总水量的1%~2%之间。

五、混凝土的性能1. 流动性:减水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2. 强度:减水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应注意减水剂的用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3. 抗渗性:减水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4. 抗裂性:减水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六、注意事项1. 减水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减水剂应与其他混凝土材料分开存放,避免混合。

3. 减水剂应按照规定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4. 减水剂应注意质量问题,避免使用低质量的产品。

七、结论高性能减水剂是混凝土中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正确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在使用减水剂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用合适的减水剂,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提高施工效率。

因此,高性能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中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技术规程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指导。

二、减水剂的选用1.减水剂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减水剂有:脂肪族减水剂、磺酸盐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

2.减水剂的性能指标(1)减水率: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

(2)保水率:保水率越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越好,施工效率越高。

(3)缓凝性:缓凝性越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越长,适合远距离运输和长时间施工。

(4)气孔率:气孔率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越好。

(5)耐久性:耐久性越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越长。

3.减水剂的选用原则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选择适合的减水剂进行应用。

同时应注意减水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三、减水剂的应用1.掺量的确定掺量的确定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减水剂的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掺量为混凝土用水的1%~2%。

2.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按照减水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添加。

一般情况下,减水剂应先与一部分混凝土搅拌均匀,再加入剩余混凝土中进行搅拌。

3.混凝土的施工减水剂掺入混凝土后,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会增加,应根据施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振捣、控制坍落度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应根据减水剂的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进行掺量的确定,不能过量或不足。

2.减水剂应先与一部分混凝土搅拌均匀,再加入剩余混凝土中进行搅拌。

3.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应注意减水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防止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液体、粉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液体、粉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液体、粉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液体、粉体)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液体为棕褐色溶液;粉体为棕红色粉末,有一定着色力,但极易被水冲洗干净。

本产品对水泥适应性好,具有高效减水和增加混凝土强度等功效,同时能改善新拌混凝土其它各种性能指标,提高工作性。

本产品非引气、无毒、不易燃,硫酸钠含量低,低温下无结晶,存放无沉淀,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无害。

本产品执行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一、产品特点1、在基准混凝土同坍落度和同等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减水率可达20~26%,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有显著提高,3~7天可提高50~70%,28天仍可提高15%左右。

2、具有显著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易性和保水性等效果,与其它各类外加剂配合良好,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60 min损失1-2个,90 min损失2-3个。

3、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通道,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其抗渗性;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可提高50%以上。

4、具有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化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5、适用于各种类水泥、配制各种级配的混凝土。

6、在与基准混凝土保持等强度、等坍落度的前提下,可节省水泥10~15%,能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质量。

二、技术指标1、本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国家一等品标准。

2、外观:液体为棕褐色粘稠液;粉体为褐黄色粉末。

3、含固量:液体≥40%,粉剂≥92%。

4、硫酸钠含量:液体1-3%,粉剂2-4%。

5、氯离子含量≤0.5%;6、PH值(5%的水溶液):8~10。

7、水泥净浆流动度≥220mm;8、细度0.315mm筛余<15%;三、应用范围1、适宜配制各种类混凝土。

2、适宜外加剂复配厂配制各类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

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本产品液体掺量范围1~2%;粉体掺量范围0.3~0.7%(以复配好的泵送剂和胶凝材料量计)。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及其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聚酯、聚醚、醚酷共聚等几种类型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主要合成方法,综述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从而提高人们对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认识。

关键词: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应用1引言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其他高效减水剂相比,除了掺量小,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强,减水率高等优点外,该类减水剂最大的一个优点是保塑性强,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而对混凝土硬化时间影响不大。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与耐久性。

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2 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其应用技术已经成熟。

日本是研究和使用聚羧酸类减水剂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国家,1995 年以后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日本的使用量就超过了传统的萘系减水剂,1998 年底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已占所有高性能AE减水剂产品总数的60%以上,其主要生产厂商有花王、竹本油脂、日本制纸、藤泽药品等[1],到2001年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在减水剂产品总量中已占到80% 以上,近年来其用量更是占到高性能减水剂的90%[2]。

欧美国家1997 年的CANMET/ACI 第五届国际混凝土外加剂会议上欧美地区的学者发表了10 余篇有关聚羧酸高效能减水剂的论文[3]。

Flatt等[4]研究了水泥水化历程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将所添加的减水剂分为3个局部:被夹带包裹无分散效果的局部、被吸附起分散作用的局部及游离于溶液中的局部。

Plank等[5]研究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缓凝剂之间的竞争吸附,总结出具有相似化学构造的添加剂的吸附规那么,这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及添加剂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Flatt等[6]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硅酸钙水合物外表上梳型共聚物特有的位阻效应,定量给出了外表覆盖率、位阻层厚度等相关性质与梳型共聚物分子构造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减水剂应用技术
5.1 品种
5.1.1 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下列高效减水剂:
1 萘和萘的同系磺化物与甲醛缩合的盐类、氨基磺酸盐等多环芳香族磺酸盐类;
2 磺化三聚氰胺树脂等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
3 脂肪族羟烷基磺酸盐高缩聚物等脂肪族类。

5.1.2 混凝土工程可采用由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而成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5.2 适用范围
5.2.1 高效减水剂可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并可用于制备高强混凝土。

5.2.2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大面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冷缝产生的混凝土、需较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滑模施工或拉
模施工的混凝土及其他需要延缓凝结时间且有较高减水率要求的混凝土。

5.2.3 标准型高效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0℃以上施工的混凝土,也可用于蒸养混凝土。

5.2.4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上施工的混凝土。

5.3 进场检验
5.3.1 高效减水剂应按每50t为一检验批,不足50t时也应按一个检验批计。

每一检验批取样量不应少于0.2t胶凝材料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每一检验批取样应充分混匀,并应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应按本规范第5.3.2条和第5.3.3条规定的项目及要求进行检验,每检验批
检验不得少于两次;另一份应密封留样保存半年,有疑问时,应进行对比检验。

5.3.2 高效减水剂进场检验项目应包括pH值、密度(或细度)、含固量(或含水率)、减水率,缓凝型高效减水剂还应检验凝结时间差。

5.3.3 高效减水剂进场时,初始或经时坍落度(或扩展度)应按进场检验批次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与上批留样进行平行对比
试验,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有关规定。

5.4 施工
5.4.1 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进行。

5.4.2 高效减水剂掺量应根据供方的推荐掺量、环境温度、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运输距离、停放时间等经试验确定。

5.4.3 难溶和不溶的粉状高效减水剂应采用干掺法。

粉状高效减水剂
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内,并宜延长搅拌时间30s;液体高效减
水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内,计量应准确。

减水剂的含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5.4.4 高效减水剂可与其他外加剂复合使用,其组成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配制溶液时,如产生絮凝或沉淀等现象,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应分别加入搅拌机内。

5.4.5 需二次添加高效减水剂时,应经试验确定,并应记录备案。

二次添加的高效减水剂不应包括缓凝、引气组分。

二次添加后应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坍落度应符合要求后再使用。

5.4.6 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应及时抹压,并应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终凝后应浇水养护。

5.4.7 掺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其蒸养制度应经试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