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B晶体主轴折射率测量与评价

LYB晶体主轴折射率测量与评价
LYB晶体主轴折射率测量与评价

折射率的测定

3.3 折射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折射率的原理及阿贝折光仪的基本构造,掌握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测定化合物折射率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折射率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折射率。折射率常作为检验原料、溶剂、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纯度及鉴定未知样品的依据。 在确定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下,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光在两种不同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传播的方向就要改变,在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率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即 当光由介质A进入介质B时,如果介质A对于介质B是光疏物质,则折射角β必小于入射角α,当入射角为90°时,sinα=1,这时折射角达到最大,称为临界角,用β0表示。很明显,在一定条件下,β0也是一个常数,它与折射率的关系是 可见,测定临界角β0,就可以得到折射率,这就是阿贝折光仪的基本光学原理,如图3-6所示。 图3-6 光的折射现象图3-7 折光仪在临界角时的目镜视野图 为了测定β0值,阿贝折光仪采用了“半暗半明”的方法,就是让单色光由0~90°的所有角度从介质A射入介质B,这时介质B中临界角以内的整个区域均有光线通过,因此是明亮的,而临界角以外的全部区域没有光线通过,因此是暗的,明暗两区界线十分清楚。如果在

介质B的上方用一目镜观察,就可以看见一个界线十分清楚的半明半暗视场,如图3-7所示。 因各种液体的折射率不同,要调节入射角始终为90°,在操作时只需旋转棱镜转动手轮即可。从刻度盘上可直接读出折射率。 实验用品 WAY阿贝折光仪1台。乙酸乙酯(A.R),丙酮(A.R)。 三、实验操作 1.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熟悉阿贝折光仪的基本结构,其结构如图3-8所示。 1-底座;2-棱镜转动手轮;3-圆盘组(内有刻 度盘);4-小反射镜; 5-支架;6-读数镜筒;7-目镜;8-望远镜筒; 9-物镜调整镜筒; 10-色散棱镜手轮;11-色散值刻度圈;12-折 3-8阿贝折光仪的结构射棱镜琐紧扳手; 13-折射棱镜组;14-温度计座;15-恒温计接头;16-主轴;17-反射镜 ①将折光仪置于靠近窗户的桌子上或普通照明灯前[1],但不能曝于直照的日光中。 ②用乳胶管把测量棱镜和辅助棱镜上保温套的进出水口与恒温槽串接起来,装上温度计,恒温温度以折光仪上温度计读数为准[2]。 ③旋开棱镜锁紧扳手,开启辅助棱镜,用镜头纸蘸少量丙酮或乙醚轻轻擦洗上下镜面,风干。滴加数滴待测液于毛镜面上,迅速闭合辅助棱镜,旋紧棱镜锁紧扳手。若试样易挥发,则从加液槽中加入被测试样。 ④调节反射镜,使入射光进入棱镜组,调节测量目镜,从测量望远镜中观察,使视场最亮、最清晰。旋转棱镜转动手轮,使刻度盘标尺的示值最小。 ⑤旋转棱镜转动手轮,使刻度盘标尺上的示值逐渐增大,直至观察到视场中出现彩色光带或黑白临界线为止。 ⑥旋转色散棱镜手轮,使视场中呈现一清晰的明暗临界线。若临界线不在叉形准线交点上,则同时旋转棱镜转动手轮,使临界线明暗清晰且位于叉形准线交点上,如图3-5所示。 ⑦记下刻度盘数值即为待测物质折射率。重复2~3次,取其平均值[3]。并记下阿贝折光仪温度计的读数作为被测液体的温度。 ⑧按操作③擦洗上下镜面,并用干净软布擦净折光仪,妥善复原。

折射率的检测方法及其折光仪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射率的检测方法及其折光仪,包括棱镜头、壳体、棱镜、绝热压板、CCD板、接头、散热片、主板以及后盖板,CCD板、CCD传感器、接头和光源均电性连接主板,其折射率检测方法为主板将接收自CCD板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光能分布曲线图,根据计算出的动态幅值与初始幅值二次计算得到像素位置,根据事先测量得到的二次标定公式计算出折射率,根据设定的上下限值以及目标值与计算得到的折射率值进行对比,向外发送警报启闭信号、开关启闭信号以及开度信号,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该折光仪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方便调试拆卸,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更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折射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折光仪放置在无外在光源的空气中,启动折光仪,折光仪中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棱镜-空气界面被反射至CCD传感器中,CCD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发送至主板,主板将其转换为初始光能分布曲线图后计算出初始幅值A,关闭折光仪; 将折光仪安装在流通有待测溶液的管道接口中,开启折光仪,并设定好折射率上限值、折射率下限值以及目标折射率;

折光仪的光源开启,光线经棱镜-待测溶液界面反射至CCD传感器中,CCD传感器将接收 到的光信号发送至主板,主板将其转换为检测光能分布曲线图,计算出动态幅值B,并根据公式,1.0≤K≤2.0,运算得到临界角值C,再将临界角值C转换为像素坐标X值后通过二次标定法得到当前折射率Y值; 当待测溶液折射率高于或低于折射率上限值或折射率下限值时,主板通过接头向外设的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以及向外设的开关组件发送加稀释液或加原液信号,并且对于需要连续补充液体的工况时,主板通过目标折射率与测量得到的折射率之差向外设的开关组件发送开度信号,差值越大开度越大,差值越小开度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射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CCD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模拟电流信号传输至主板,主板将其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后得到光能分布曲线图; 主板根据初始光能分布曲线图和公式计算出初始幅值A,式中,i1为初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1像素的幅值,i2为初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2像素的幅值,in为初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n像素的幅值,n为像素的数量,30≤n≤80; 主板根据检测光能分布曲线图和公式计算出动态幅值B,式中,j2500为检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2500像素的幅值,i2499为检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2499像素的幅值,j2500-m 为检测光能分布曲线时CCD第2500-m像素的幅值,m为像素的数量,30≤m≤80; 主板根据二次标定公式计算出当前折射率 Y值。 3.一种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检测方法的一种折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头,所述棱镜头内设置有棱镜安装槽,所述棱镜安装槽内设置有棱镜,且棱镜头底端对应棱镜开设有检测口,所述棱镜上方设置有绝热压板,所述绝热压板上设置有CCD板,所述CCD板朝下设置有CCD传感器和光源,绝热压板内开设有光线入射通道和光线反射通道,所述光线入射通道上端与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光线反射通道上端与所述CCD传感器对应,且所述光线

折射率的测量与运用

折射率的测量与运用 1、周凯宁,肖宁,陈棋,钟杰,李登峰《3种测量三棱镜折射率方法的对比》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30卷第4期,第22--26页,2011年4月 摘要: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并找一种更加简捷的测量三棱镜折射率方法,对垂直底边入射法进行了研究,并和传统的最小偏向角法和全反射法进行了比较。垂直底边入射法让入射光线垂直于三棱镜顶角的临边入射,通过测量出射角度间接测量三棱镜折射率。比较了3种方法操作的简繁程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垂直底边入射法的操作较之传统方法更加简便,数据和最小偏向角法的结果符合很好,数据准确性次于最小偏向角法。最小偏向角法在数据的准确性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全反射法的不确定度明显高于其他2种测量方法。采用垂直底边入射法可以有效地达到简化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目的。 2、黄凌雄,赵丹,张戈,王国富,黄呈辉,魏勇,位民《Er :SGB 晶体主轴折射率测量》人工晶体学报,第35卷第3期,第442--448页,2006年6月 摘要:根据Er :sbGd(BO ,),(Er :sGB)的透过率曲线粗略估计了该晶体的折射率,再利用白准直法,精确测量了30—170℃范围内,O .4880m μ、O .6328m μ、1.0640m μ、1.338m μ等波长下Er :sGB 晶体的主轴折射率,得到seumeier 方程并计算了1319m μ下Er :sGB 晶体的主轴折射率,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异不大于2×410-,处在测量误差的范围内,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杨爱玲,张金亮,唐明明,孙步龙《LFI 法测量半透明油的折射率》光子学报,第38卷第3期,第703--704页,2007年 摘要:LFl 方法曾被用来测量大直径光纤的折射率.用一半盛油一半为空气的毛细管代替光纤,并用聚焦的条形光束照射毛细管,空气与油的干涉奈纹同时产生.根据空气的条纹可以确定参数6,根据一组已知折射率的标准样品可确定另一参数f ,同时可以建立标准液体最外条纹的偏折角与折射率的标准曲线.对于未知折射率的样品,一旦测量出其最外条纹的偏折角,从标准曲线上就可以读出其折射率.实测了一组半透明油的折射率,其结果与阿贝折射仪测量结果接近. 4、廖焕霖,罗淑云,王凌霄,彭吉虎,吴伯瑜,沈嘉,高悦广,宋琼《LiNbo 。电光调制器行波电极微波等效折射率的测量》电子与信息学报,第25卷第2期,第284--288页,2003年2月 摘要:LINb03电光调制器器的设计中,行波电射的微波等效折射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该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微波探针架及探针,采用差值的方法,在微波同络分析仪上对样品CPW 电极的微波等效折射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给出了修正因子,研究了微波等效折射率随频率变化的色散现象,并对这种测量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5、黄凌雄,赵玉伟,张戈+,龚兴红,黄呈辉,魏勇,位民《LYB 晶体主轴折射率测量与评价》光子学报,第37卷第1期,第185--187页,2008年1月 摘要:采用自准直法测量了在30℃~170℃范围内,0.473m μ、0.6328m μ、1.0640m μ、1.338m μ等波长下LYB 晶体的主轴折射率,得到Sellmeier 方程并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液体折射率测定

评分: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液体折射率测定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液体的折射率测定》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液体的折射率测定》实验课题任务方案一: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入射击角为某一极值(掠射)时,会产生一特殊的光学现象,能同时看到有折射光和无折射光的现象,就可以实现液体折射率的测量。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液体的折射率测定》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 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测量5组数据,。 ⑷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说明原因。 ⑸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实验仪器 分光仪、钠光灯、毛玻璃与待测液体 实验提示 掠入射法测介质折射率的原理如图示3-1所示。将待测介质加工成三棱镜,用扩展光源(用钠光灯照光的大毛玻璃)照明该棱镜的折射面AB,用望远镜对棱镜的另一个折射面AC进行观测。在AB界面上图中光线a、b、c的入射角依次增大,而c光线 i。在棱镜中再也不可能有折射角为掠入线(入射角为 90),对应的折射角为临界角 c i的光线。在AC界面上,出射光a、b、c的出射角依次减小,以c光线的出射角大于 c 'i为最小。因此,用望远镜看到的视场是半明半暗的,中间有明显的明暗分界线。证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课程论文 题目: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班级:2010级物理学本科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摘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同时,比较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比较。 关键词:玻璃,分光计,顶角,偏向角,折射率。 引言:运用钠灯灯光或激光照射玻璃,通过观察折射或反射光的性质来确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方法: (一) 最小偏向角法: 1. 实验仪器与用具: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灯。 2. 实验原理: (1)将待测的光学玻璃制成三棱镜,可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其折射率n .测量原理见图1,光线α代表一束单色平行光,以入射角i 1投射到棱镜的AB 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以i 4角从另一面AC 射出来,成为光线t .经棱镜两次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总的变化可用入射光线α和出射光线t 延长线的夹角δ来表示,δ称为偏向角.由图1可知δ=(i 1-i 2)+(i 4-i 3)=i 1+i 4-A .此式表明,对于给定棱镜,其顶角 A 和折射率n 已定,则偏向角δ随入射角i 1而变,δ是i 1的函数. (2)用微商计算可以证明,当i 1=i 4或i 2=i 3时,即入射光线a 和出射光线t 对称地“站在”棱镜两旁时,偏向角有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用δm 表 示.此时,有i 2=A /2, i 1=(A +δm )/2,故2 2m A A n sin sin δ+=。用分光计测出棱 镜的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δm ,由上式可求得棱镜的折射率n . 3.实验内容: 3.1棱镜角的测定 图1

置光源于准直管的狭缝前,将待测棱镜的折射棱对准准直管,由准直管射出的平行光束被棱镜的两个折射面分成两部分。在棱镜的另外两侧分别找到狭缝像与竖直叉丝重合,分别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12,,,V V V V ,望远镜的两位置所对应的游标读数之差为棱镜角A 的两倍。 3.2最小偏向角的测定 (1)将待测棱镜放置在棱镜台上,转动望远镜使能清楚地看见钠光经棱镜折射后形成的黄色谱线。 (2)刻度内盘固定。缓慢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用望远镜跟踪谱线观察。 (3)当载物台转到某一位置,该谱线不再移动,如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载物台,可看到谱线反而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偏向角变大。该谱线偏向角减小的极限位置即为最小偏向角位置。 (4)反复实验,找出谱线反向移动的确切位置。固定载物台,微动望远镜,使叉丝中间竖线对准谱线中心,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V V 。 (5)转动载物台,使光线从待测棱镜的另一光学面入射,转动望远镜至对称位置,使光线向另一侧偏转,同上找出对应谱线的极限位置,相应的游标读数为 ' ' 12V V 和。同一游标左右两次数值之差是最小偏向角的2 倍,即 '' 1122()/4m V V V V δ=-+- 4.实验数据记录 表2:最小偏向角

折射率测量

实验十一 折射率测量 折射率是物质的重要特性参数之一,使人们了解光学玻璃、光纤、光学晶体、液晶、薄膜等材料的光学性能。折射率也是矿物鉴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光纤通信、工程塑料新物质和新介质判断依据。测量折射率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实验方法。 练习一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分光计调节方法; 2.掌握三棱镜顶角,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JJY 型分光计、低压钠灯、平面反射镜、等边三棱镜。 【实验原理】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从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AB 面)入射,经折射后由另一光学面(AC 面)射出,如图5.11.1所示。入射光和AB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入射角,出射光和AC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可以证明,当入射角i 等于出射角i '时,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夹角δ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 由图5.11.1可知)''()(r i r i -+-=δ,当 'i i =时,由折射定律有'r r =,得 )(2min r i -=δ (5.11.1) 又因 A A G r r r =-π-π=-π==+)(2' 所以 = r 2 A (5.11.2) 由式(5.11.1)和式(5.11.2)得 2 min δ+= A i 由折射定律有 ① ② 图5.11.1

2 sin 2sin sin sin min A A r i n δ+== (5.11.3) 由式(5.11.3)可知,只要测出最小偏向角min δ(顶角已知),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折射率。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正确调整分光计,使其满足实验要求(参阅§3.9) 2.测定玻璃三棱镜对钠光黄光的最小偏向角 如图 5.11.2所示,旋载物台,使一光学面AC 与平行光管入射方向基本上垂直。当一束钠黄单色光从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射向三棱镜AB 光学面,经过三棱镜AC 光学面折射出来,望远镜从毛面BC 底边出发,沿着逆时针旋转,会看到清晰的狭缝像,说明找到折射光路。此时转动小平台连同棱镜,观察狭缝像运动 状态,如果向右移动,偏向角δ变小。再转小平台狭缝像会走到一定位置转折,使δ偏大,此转折点即为该光谱线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把望远镜对准这个转折点,记录下来,为m in T 、min 'T 。然后使望远镜对准入射光(平行光管位置),读取方位为0T 与0'T ,则最小偏向角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3.计算棱镜折射率 光的颜色_______ 波长_______nm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图5.11.2 测最小偏向角示意图

折光仪的原理与应用-超全面

折光仪(折射计) 一、定义 折光仪是一种利用折光的原理简便快速测定溶液的折射率(nD)、糖度(Brix)及浓度的光学仪器。 折射率:又名相对折射率,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γ的正弦值与折射角β正弦值的比值,是一个物理常数。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叫做绝对折射率。 二、折光仪的产品形态 刻度手持式折射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小巧,便于携带,目视读数。 手持数字式折射仪:小巧,便于携带,数显读数。 阿贝折光仪:精度高,操作简便,测量快速,不消耗化学试剂,无化学污染 台式数显折光仪:精度高,操作简便,测量快速

在线折光仪:可进行生产线在线实时监测样品折射率、Brix、各种自定义浓度、温度,确保 生产安全。 三、折光仪的应用 1. 食品饮料行业:测量原料或半成品及成品的Brix或浓度或盐度等,或生产过程中的浓 度在线检测。检测样品如可乐、果汁、茶饮料等各类含糖饮料、果酱、蜂蜜、糖类、糖浆等各类含糖食品、调味品、调味酱或汤羹类、豆奶,植物蛋白等。也适用于蔬菜水果从种植至销售的过程中,它可适用于测定准确的收采时期,作甜度分级分类,可应用于工业与农业生产、科研、政府检验、终端连锁店、大型综合超市、个人饮食健康管理等 2. 香精香料行业:测量折射率用于定性检验与判断纯度 3. 纺织印刷行业:淀粉测定、定形剂测定、有机溶剂浓度监测(DMF,DMSO等)、浆 料的浓度测定 4. 化工行业:各类有机物及无机物浓度测定与监测、清洗液浓度 5. 汽车交通行业:电池液、冷冻液、融雪剂浓度测定,如汽车保养的冷冻液浓度与冷冻温 度测定 6. 金属加工处理:清洗液浓度、切削油浓度,电子工业行业的清洗液浓度监测。 7. 医疗和临床检验:医药原料折射率浓度测定、血红蛋白折射仪,尿比重折射仪,尿糖度, 清洁消毒剂双氧水浓度测定。个人健康管理,如糖尿病人饮食糖度监测,日常生活盐度监测,肾脏病人尿比重监测等。 四、折光仪的原理 生活现象举例: 当一根管子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时,会看到管子发生弯曲。 如果将一根管子放入装有糖水溶液的玻璃杯时,会发现这根管子 弯曲度更大(如图所示)。这就是光的折射的原理。折光仪(折 射计)即是将光的折射原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光学测量仪器,即当某 种物质的密度(浓度)增加时(例如糖溶解于水中),其折射率的增大 (即管子的弯曲程度)与之成正比。 折射率的测量通常采用两类检测系统:透射系统或反射系统。 刻度型手持式折射计和阿贝折光仪通常采用透射系统,数字式折射计则采用反射系统。 透射系统 刻度型手持式折光仪的检测系统(透射系统)概述如下:

常用介质折射率测量方法的实验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201604.html, 常用介质折射率测量方法的实验分析 作者:魏连甲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9期 [摘要]介质折射率的精确测量不仅在物理基础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材料科学、物质检测、食品检验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小偏向角法、掠入射法和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介质的折射率进行了测定,通过对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找出精确测量透明介质折射率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折射率迈克尔逊干涉仪介质 中图分类号:TN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02-01 1序论 折射率是一种表征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因此折射率的测定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折射率是用来表征介质材料光学性质的一种重要参数,在生产和科研部门中,往往需要测定物体的折射率。在现实生活中,折射率这个物理量的准确测量是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人类的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前进的,人们发现测定物质的折射率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物理实验,物质折射率测定的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准确度,于是找到一种既简单又便于操作同时精度高的实验方法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趋势。本文即对已知的三种测定物质折射率的方法进行仔细研究分析,总结概括,以期得到对不同介质的理想测量方法。 2 实验原理 2.1 最小偏向角法 单色光经过等边三棱镜两次折射后,用分光计测量其最小偏向角,利用式(1)计算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1] (1) 其中棱镜顶角,为偏转角。 2.2 掠入射法 单色光从未知透明介质掠射三棱镜,再由三棱镜另一面折射,通过测量折射光线的出射角,利用式(2)计算出未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2]

透明薄片折射率测定实验报告

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测定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用分振幅的方法实现干涉的光学仪器,设计十分巧妙。迈克尔逊发明它后,最初用于著名的以太漂移实验。后来,他又首次用之于系统研究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将镉(Cd)的谱线的波长与国际米原器进行比较。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基本结构和设计思想上给科学工作以重要启迪,为后人研制各种干涉仪打下了基础。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物理学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用于研究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测量气体、固体的折射率和进行微小长度测量等。 【实验目的】 1. 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和调节方法; 2. 熟悉白光的干涉现象 4. 学习一种测量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方法。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扩束镜,小孔光阑,透明薄片,白光光源 【实验原理】 一、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测量原理 干涉条纹的明暗决定于光程差与波长的关系,用白光光源只有在d=0的附近才能在M 1 和 M 2′交线处看到干涉条纹,这时对各种光的波长来说,其光程差均为2/λ(反射时附加2/λ),故产生直线黑纹,即所谓中央黑纹,两旁有对称分布的彩色条纹。d 稍大时,因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满足明暗条纹的条件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明暗互相重叠,结果就显不出条纹来。因而白光光源的彩色干涉条纹只发生在零光程差附近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利用这一点可以定出d =0的位置。利用白光的彩色干涉条纹可以测量透明薄片的 图1 透明薄片折射率测定 二、点光源干涉条纹的特点 不论平面镜M 1往哪个方向移动,只要是使距离d 增加,圆条纹都会不断从中心冒出来并扩大,同时条纹会变密变细。反之,如果使距离d 减小,条纹都会缩小并消失在中心处,同时条纹会变疏变粗。这表明0=d (即两臂等长)是一个临界点。当往同一个方向不断地移动1M 时,只要经过这个临界点,看到的现象就会反过来(见图2)。因此,实现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后,最好先把两臂的长度调成有明显差别(0>>d ),避免在移动1M 时不小心通过了临界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用眼睛观察 M 2

最小偏向角法测量单轴晶体的主折射率

最小偏向角法测量单轴晶体的主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l、观察晶体的自然双折射现象,巩固和掌握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特点; 2、掌握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单轴晶体主折射率的方法; 3、学会自准直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二、实验器材: 分光计一台,汞灯、钠灯各一具,LiNbo2棱镜一个。 三、测量原理: 将待则晶体(本实验用LiNbo2)加工成一个 光学棱镜,使两通光面均与光轴平行。如图(1)所 示,一束由汞灯发射的自然光经准直后,垂直光轴 入射于棱镜会产生双折射现象,o光和e光以不同 的偏向角从棱镜另侧射出,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两 组光谱,对应每一个入射波长有两条谱线,又由于光在晶体内是垂直于光轴传播,所以e光的折射率 黄 绿 蓝 黄 绿 蓝A

恰为主折射n e ,当各条谱线处于对应的最小 偏向角δmin 时,用下式便可算出各入射波长相应 图(1) 的折射率n e 和n o (式中A 为棱镜顶角) 三、分光计的结构简介 请参看?大学物理?。 四、实验步骤: l 、分光计的调整,测棱镜顶角: (1) 熟悉分光计的结构后,将棱镜置于载物台上,并使棱镜的三个面与载物台的三个调平螺钉(a ,b ,c)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且调节螺钉使载物台大致水平。 (2) 准直望远镜:目的是将望远镜中的十字分划线调整到目镜和物 图(2) 镜的焦平面上,也就是望远镜对无穷远调焦。其方法是:先将望远镜轴线 大致调水平。调好视度,使自目镜中清晰看到十字分划线。开亮照明灯泡。 转动载物台使棱镜的一个光学面对准望远镜的管口,从望远镜中观察,并 c b a 、b a A

慢慢转动载物台使该光学面反射的光线进入望远镜,此时视场中出现一亮斑,前后调节高斯目镜,使得到最清晰的亮十字像为止。 (3)调节望远镜的轴线与载物台的中心轴垂直:调节载物台的调平螺钉(即调棱镜光学面的倾斜),使由棱镜光学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与十字分划线的垂直距离减小一半,另一半由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螺钉,使十字像与十字分划线完全重合。再转动分光计游标盘(载物台与之联动),使棱镜的另一通光面对准望远镜作同样调节。如此反复耐心地调整,直至两通光面的反射像都与十字分划完全重合为止,这时望远镜的轴线便和载物台中心轴垂直,以后不再作任何调动。 (4)测量棱镜顶角,由图(3)知,∠A=1800-α,测α的方法是:锁紧游标盘,转动望远镜,先后对准棱镜的两个通光面进行微调,使反射的亮十字像与望远镜中的十字分划线完全重合,先后记下刻度盘上的读数T1和T2,则α=|T1-T2|。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注一]:α是小于1800的角度,但由于转向关系,可能读数大于1800,这时。便取读数与3600之差的绝对值. [注二]:为了减少由仪器偏心引起的误差,测量角度时,取该度盘上对径方向上的两读数,分别箅出角度后取平均。以下读数操作均一样。 (5)调节平行光管:调节的内容是水平、准直、狭缝的垂直度和宽度。其方法是,断开望远镜照明电流,取下载物台上的棱镜,开启汞灯并照明平行光管狭缝。将巳调好的自准直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从目镜中看到狭缝的像,调节狭缝的前后位置和宽度,达到成细而亮的清晰的竖直像,再调节平行光管俯仰螺钉,使狭缝像被望远镜的十字分划线水平线基本平分。 图(3) 2、测量最小偏向角

第六章 晶体光学器件

第6章晶体光学器件 双折射晶体在光无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制成光隔离器、光环行器、偏振光合束器和光学梳状滤波器等多种光器件。光学梳状滤波器同时隶属波分复用器件的范畴,将在第七章介绍。本章重点介绍基于双折射晶体的光隔离器、光环行器和偏振光合束器。 6.1 晶体光学基础 光无源器件中常用的双折射晶体一般是单轴的,此处从应用的角度,先对单轴晶体的光学特性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6.1.1 单轴晶体中的双折射现象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光能量的传播方向(即光线方向S)与光波的传播方向(即波法线方向K)总是保持一致的。而在各向异性的双折射晶体中,存在两种光波:一种是寻常光(o光),其光线方向与波法线方向保持一致;另一种是非寻常光(e光),其光线方向偏离波法线方向。一般情况下,o光与e光在双折射晶体中的折射率不一样,因此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在双折射晶体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方向,沿此方向传输的光波,o光与e光的光线完全重合,并且传播速度也完全相同,或者说只有o光而没有e光,这些特殊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单轴晶体只存在一个光轴,其折射率椭球如图6.1所示,o光折射率小于e光折射率的晶体称为正单轴晶体,其折射率椭球为橄榄状的长椭球形;o光折射率大于e光折

射率的晶体称为负单轴晶体,其折射率椭球为飞碟状的扁椭球形。 图6.1 单轴晶体的折射率椭球 折射率椭球的物理意义可由图6.2解释,图中所示为正单轴晶体,o光和e光的波法线分别为K o和K e,过原点并垂直波法线作折射率椭球之截面,对o光和e光各得到一个椭圆形截面,每个椭圆均有长轴和短轴两条轴线,对o光取位于水平面内的轴线长度n o为其折射率,对e光则取非位于水平面内的轴线长度n2为其折射率。

油脂中折射率的测定

项目二 油脂中折射率的测定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理解阿贝折光仪测定油脂折射率的原理。 (2)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和测定方法。 2 测定意义: 油脂的折射率与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可用来鉴别油脂 的种类和纯度。 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子质量越大,不饱和程度越高,其折射率就越大。 油脂中若含有共轭双键和羟基的脂肪酸,其折射率也会偏高。 3 测定原理 (1) 折射现象和折光率 当一束光从一种各向同性的介质m 进入另一种各向同性的介质M 时,不仅光速会发生改变,如果传播方向不垂直于界面,还会发生折射现象,如图1所示。 图1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v 真空)与某一介质中的速度(v 介质)之比定义为该介质的折光率,它等于入射角α与折射角β的正弦之比,即: βαλsin sin v ==介质真空v n t 在测定折光率时,一般光线都是从空气中射入介质中,除精密工作以外,通常都是以空气作为真空标准状态,故常以空气中测得的折光率作为某介质的折光率,即:

β αλsin sin v ==介质空气v n t 物质的折光率随入射光的波长λ、测定时的温度t 及物质的结构等因素而变化,所以,在测定折射率时必须注明所用的光线和温度。 当λ、t 一定时,物质的折光率是一个常数。例如 3611.120=D n 表示入射光波长为钠光D 线(λ=589.3nm ),温度为20℃时,介质的折光率为1.3611。 由于光在任何介质中的速度均小于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因此,所有介质的折光率都大于1,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阿贝尔折光仪测定液体介质折光率的原理 阿贝尔折光仪是根据临界折射现象设计的,如图2所示。 图2 阿贝折光仪的临界折射 入射角 ?=?90i 时,折射角i β最大,称临界折射角。如果从0?到90?(i ?)都有单色光入射,那么从到临界角i β也有折射光。换言之,在临界角i β以内的区域均有光线通过,该区是亮的,而在临界角以外的区域,由于折射光线消失而设有光线通过,故该区是暗的,两区将有一条明暗分界线,有分界线的位置可测出临界角i β。 当i i ββα==?,90时,i i n t ββλsin 1sin 90sin ==? (3) 仪器结构 图(3)是一种典型的阿贝折光仪的结构示意图,图 (4)是它的外形图(辅助棱镜呈开启状态)。

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 学科论文 题目分光计测三棱镜折射率 专业物理学 课程普通物理实验3 教师许富洋 组员翁振宇吴立足陈少明班级物理082 学号08180232 08180233 08180215编号 二0一0年六月二日

分光计测三棱镜折射率 摘要:介绍了光学仪器以及如何使用分光计来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主要运用三种方法:最小偏向角发、掠入射法和任意偏向角法,具体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分光计;折射率;顶角;最小偏向角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u总是小于c,其比值c/u称为该媒质的折射率n。实际上,折射率n也体现该材料的折光性能。而分光计是一种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如图。其基本原理是,让光线通过狭缝和聚焦透镜形成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进入望远镜物镜并成像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各种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得到光学参量例如折射率、波长、色散率、衍射角等。 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最小偏向角发、掠入射法和任意偏向角法这三种方法来分别测量同一块三棱镜的折射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与优劣势,从而达到本次开放实验的目的,开阔了我们的思维,增强了我们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1 测量方法 1.1 对分光计的进行调节 (1)粗调 调节载物台下方的三个小螺钉,尽量使载物台与刻度盘平行,调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各自的仰角调节螺钉使它们的光轴与刻度盘平行。经过粗调,使得调整的范围大大缩小,提高实验的效率。 (2)细调 A.为了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够清楚地看到分划板上的刻线,先要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确保在后续的操作中能看到清晰的像; B.将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使得能够把前面入射的平行光线聚焦在分划板上; C.放置双面镜在载物台时让双面镜置在某个螺钉上方,而且尽量使双面镜所在的面垂直平分另外两

折射率的测定

折射率的测定

3.3 折射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折射率的原理及阿贝折光仪的基本构造,掌握折光仪的使用方法。2.了解测定化合物折射率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折射率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折射率。折射率常作为检验原料、溶剂、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纯度及鉴定未知样品的依据。 在确定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下,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光在两种不同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传播的方向就要改变,在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率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即 当光由介质A进入介质B时,如果介质A对于介质B是光疏物质,则折射角β必小于入射角α,当入射角为90°时,sinα=1,这时折射角达到最大,称为临界角,用β0表示。很明显,在一定条件下,β0也是一个常数,它与折射率的关系是 可见,测定临界角β0,就可以得到折射率,这就是阿贝折光仪的基本光学原理,如图3-6所示。 图3-6 光的折射现象图3-7 折光仪在临界角时的目镜视野图

为了测定β0值,阿贝折光仪采用了“半暗半明”的方法,就是让单色光由0~ 90°的所有角度从介质A射入介质B,这时介质B中临界角以内的整个区域均 有光线通过,因此是明亮的,而临界角以外的全部区域没有光线通过,因此是暗 的,明暗两区界线十分清楚。如果在介质 B的上方用一目镜观察,就可以看见 一个界线十分清楚的半明半暗视场,如图3-7所示。 因各种液体的折射率不同,要调节入射角始终为90°,在操作时只需旋转 棱镜转动手轮即可。从刻度盘上可直接读出折射率。 实验用品 WAY阿贝折光仪1台。乙酸乙酯(A.R),丙酮(A.R)。 三、实验操作 1.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熟悉阿贝折光仪的基本结构,其结构如图3-8 所示。 1-底座;2-棱镜转动手轮;3-圆盘组 (内有刻度盘);4-小反射镜; 5-支架;6-读数镜筒;7-目镜;8-望 远镜筒;9-物镜调整镜筒; 3-8阿贝折光仪的结构10-色散棱镜手轮;11-色散值刻度 圈;12-折射棱镜琐紧扳手; 13-折射棱镜组;14-温度计座;15-恒温计接头;16-主轴;17-反射镜 ①将折光仪置于靠近窗户的桌子上或普通照明灯前[1],但不能曝于直照的日光 中。 ②用乳胶管把测量棱镜和辅助棱镜上保温套的进出水口与恒温槽串接起来,装 上温度计,恒温温度以折光仪上温度计读数为准[2]。 ③旋开棱镜锁紧扳手,开启辅助棱镜,用镜头纸蘸少量丙酮或乙醚轻轻擦洗上 下镜面,风干。滴加数滴待测液于毛镜面上,迅速闭合辅助棱镜,旋紧棱镜锁紧扳 手。若试样易挥发,则从加液槽中加入被测试样。 ④调节反射镜,使入射光进入棱镜组,调节测量目镜,从测量望远镜中观察, 使视场最亮、最清晰。旋转棱镜转动手轮,使刻度盘标尺的示值最小。

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物质的折射率

阿贝折射仪测定物质折射率 实验目的 1. 要了解阿贝折射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熟悉使用方法。 2. 掌握使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物质折射率的方法。 3.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不同温度下)的折射率和固体折射率。 实验仪器 阿贝折射仪、待测液体(若干)、葡萄糖溶液(若干不同浓度值)、无水酒精(若干)、蒸馏水(若干)、镜头纸、滴管(三支)。 实验原理: 折射仪的基本原理即为折射定律:2211sin n sin n αα=, n 1,n 2为交界面的两侧的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图一)。1α为入射角,2α为折射角。 若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改变入射角可以使折射角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本仪器测定折射率是基于测定临界角的原理。 图二中当不同角度光线射入AB 面时,其折射都大于i ,如果用一望远镜对出射光线观察,可以看到望远镜视场被分为明暗两部分,二者之间有明显分界线。见图三所示,明暗分界处即为临界角的位置。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二中ABCD 为一折射棱镜,其折射率为n 2。AB 面上面是被测物体。(透明固体或液体)其折射率为n 1,由折射定律得: 22o 1sin n 90sin n α?=? (1) i sin sin n 2=?β (2) βα+=Φ 则βα-Φ= 代入(1)式得:)sin cos cos (sin n )sin(n n 221βββΦ-Φ=-Φ= (3) 由(2)式得:i sin sin n 2 222=β 推出 2 2222n i sin n cos )(-=β 代入(3)式得:sini cos i sin n sin n 22 21Φ--Φ=

折射率的测定

折射率的测定——油浸法 (作者:佚名本信息发布于2008年07月31日,共有1286人浏览) [字体:大中小] 折射率是透明矿物的重要光学常数,精确地测定折射率值,对于鉴定矿物有着重大意义。测定透明矿物折射率值最常用的是油浸法。 一、油浸法原理 油浸法是将矿物碎屑浸没在已知折射率的介质中,比较二者的折射率值,通过不断更换不同折射率介质,以测定矿物的折射率值。常用的浸没介质为液体,称为浸油。对于少数折射率特别高的矿物,液体浸油达不到要求,需用固体介质。测定时将固体介质熔融而与矿物碎屑粘合后,比较二者的折射率值。 油浸法测定折射率。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照法 此方法是通过观察透明矿物与浸油交界处贝克线(亮带)的移动规律来判断透明矿物的折射率值。提升镜筒,若贝克线向矿物移动,说明矿物的折射率大于浸油;反之,浸油的折射率大于矿物。如果用单色光观察,当矿物的边缘与贝克线消失时,说明矿物的折射率与浸油的折射率相等或近于相等。 用白光做光源,当矿物与浸油的折射率接近相等时,在矿物碎屑边缘看到色散现象。其特点是在矿物边缘镶有两条颜色条带,靠近矿物一侧为橙黄色,靠近浸油一侧呈淡蓝色。稍许提升镜筒,橙黄色条带移向矿物,淡蓝色条带移向浸油。它们移动的速度取决于矿物与浸油折射率的大小。 (1)当橙黄色条带向矿物移动比淡蓝色条带向浸油移动的速度快时,则表示矿物的折射率大于浸油。 (2)当橙黄色条带向矿物移动比淡蓝色条带向浸油移动的速度慢时,则矿物的折射率小于浸油。 (3)当橙黄色条带向矿物移动的速度与淡蓝色条带向浸油移动的速度相等时,则矿物与浸油的折射率相等。 色带形成原理以及提升镜筒时移动规律可作如下解释。 由于浸油和矿物的折射率色散程度不同,一般浸油大于矿物,所以浸油的色散曲线较陡,而矿物的色散曲线较平缓,也就是说浸油的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下降得更快(图2-85)。图中的纵坐标代表折射率,横坐标代表波长,F为淡蓝色;D为黄色;C为橙色。Ⅰ、Ⅱ、Ⅲ、Ⅳ、Ⅴ是五种折射率相邻的浸油的色散曲线,AB为某种矿物的折射率色散曲线。Ⅰ号浸油的折射率在全部波长范围中均显著地高于矿物,两者色散曲线不相交。当用I号浸油比较矿物的折射率时,提升镜筒,贝克线总是移向浸油。Ⅱ号浸油的折射率靠近矿物,二者色散曲线交于B点,而B点处于橙光波长范围内,B点左侧全部波长都是浸油折射率大于矿物。当用Ⅱ号浸油比较矿物的折射率时,矿物边缘可见色带,淡蓝色条带迅速移向浸油,橙色条带缓慢移向矿物。此种情况说明,浸油的折射率大于矿物,当使用波长为656毫微米的光照明时,两者折射率值全等。Ⅲ号浸油的折射率更靠近矿物,二者色散曲线相交于N点。对N点左侧的波长,浸油的折射率大于矿物;对N点右侧的波长,浸油的折射率小于矿物。当用Ⅲ号浸油比较矿物的折射率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绝对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 [公式]:n=sin i/sin r=c/v 由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故其他媒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同一媒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媒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通常所说某物体的折射率数值多少(例如水为1.33,水晶为1.55,金刚石为2.42,玻璃按成分不同而为1.5~1.9),是指对钠黄光(波长5893×10^-10米)而言。 [相对折射率]: 光从介质1射入介质2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21叫做介质2相对介质1的折射率,即“相对折射率”。因此,“绝对折射率”可以看作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它是表示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公式]:n21=sinθ1/sinθ2=n2/n1=v1/v2 光学介质的一个基本参量。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 真空的折射率等于1,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称为相对折射率。例如,第一介质的折射率为n1,第二介质的折射率为n2,则n21=n2/n1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某介质的折射率也是该介质对真空的相对折射率。于是折射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 n1sinθi =n2sinθt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 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波长有关,称色散现象。手册中提供的折射率数据是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的(通常是对钠黄光,波长为5893埃)。气体折射率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空气折射率对各种波长的光都非常接近于1,例如空气在20℃,760毫米汞高时的折射率为1.00027。在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通常由实验测定,有多种测量方法。对固体介质,常用最小偏向角法或自准直法;液体介质常用临界角法(阿贝折射仪);气体介质则用精密度更高的干涉法(瑞利干涉仪)。 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e201604.html,/hot/reflect.htm

折光率的测定

化学与化工学院实验课程教案模板(试行) 实验名称液体有机物折光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xx折光仪的构造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xx折光仪的构造 2、难点: 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xxxx,演示xx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试剂: 丙酮(或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1-溴代萘 2、仪器: xx折光仪 五、实验原理: 1、折光率: 空气

光线从一种xx质进入另一种xx, 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如右图所示。 引起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xx 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它在 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叫做该液体 液体 的折光率。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液 体的折射率等于入射角与折射角的 正弦之比。 ntλ=v空/v液=sinα/sinβ 折光率是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常数,通过测定折光率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及溶液的 组成,也可用于未知物的鉴定。 折光率随入射光的波长λ、测定时的温度t、物质的结构等因素而变化。所以表示物质的折光率时必须标明所用光线的波长和测定温度,当λ和t一定时,折光率是一个常数。常用nDt表示,D表示钠光。 2、xx折射仪: 阿贝折射仪主要有反射镜、直角棱镜、阿米西消色棱镜、读数镜、望远目镜组成。结合实物具体讲述仪器的各 六、实验步骤:

1、仪器校正 (1)准备: 从箱中取出仪器,放在工作台上,在温度计套中插入温度计,通入恒温水,当温度恒定后,松开直角棱镜锁扭,分开直角棱镜,在光滑镜面上滴加2滴丙酮(或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合上棱镜,使上下棱镜润湿,洗去镜面污物,再打开棱镜,用擦镜纸擦干镜面或晾干。 (2)校正: 将直角棱镜打开,用少许1-溴代萘将标准玻璃块(没有刻度的一面)粘附于光滑棱镜面上,标准玻璃块另一个抛光面应向上,以接受光线,转动棱镜手论,使读数境内标尺读数等于标准玻璃块上的刻示值(读数时打开小反光镜)。然后观察望远目镜中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交叉点上,如有偏差,用方孔调节扳手转动示值调节螺钉,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交叉点处。校正工作结束。 2、测定: 做好准备工作后,打开棱镜,用滴管滴加2~3滴待测液体于磨砂镜面上,使其分布均匀,合上棱镜,锁紧锁扭, 调节底部反射镜,使目境内视场明亮,调节望远镜使视场清晰。转动手轮,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暗分界的视场,如有彩色光带,转动阿米西棱镜手轮,使彩色消去,视场内明暗分界十分清晰。继续转动棱镜手轮,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交叉处,如图所示。在读数镜筒中读取折光率数值(记住打开小反光镜)。再让分界线上下移动重新调到十字交叉点处,读取读数,重复操作3~5次,取读数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折光率。 测量完毕,打开棱镜,用丙酮洗净棱镜面,擦干或晾干后,合上棱镜,锁紧锁扭,将仪器放好。 非临界视场非临界视场 七、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