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2016-02-23 发布者:admin

高倍率或复合式显微镜比立体或低倍率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达到更高的水平。它是用来查看不能被看见的放大倍率在较低的水平,更小的标本,如细胞结构。从本质上讲,一个复合式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组件的组成。然而,在这两个基本制度,也有一些每个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知道和理解。这些关键的显微镜配件图示说明如下。

显微镜的结构组件

这三种基本结构部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头、底座和镜臂。

?观察头/体安置在显

微镜上部的光学部件

?显微镜底座支持显微

镜,并设有照明

?镜臂的基极和连接到

支持的显微镜观察头。

它也可以用来进行观察

显微镜。

当背着一个复合式显微

镜来抬它由两个臂和底

座,同时始终照顾。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元件

有两种复式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光学系统:

目镜或眼先看你是什么,通过在显微镜的顶部。通常情况下,标准的目镜有10倍放大镜权力。可选目镜不同权力,通常是从5X-30X。

目镜筒持有目镜物镜以上的地方。双目显微镜头通常集成了屈光度调节环,允许在一个或两个眼睛的视力,我们可能不一致。单眼(单眼使用)显微镜不需要屈光度。旋转双目显微镜(瞳距调节)允许不同的个人的眼睛之间的距离不同。

物镜的显微镜的的主光学透镜上。它们的范围从4倍到100倍,通常包括三个,四个或五个镜片上大多数显微镜。物镜可以向前或后面对。

消防水枪安置的物镜。物镜是暴露的,被安装在一个旋转的转塔,所以可以很方便地选择不同的物镜。标准的物镜包括:4X,10X,40X和100X,虽然不同功率的物镜是。

粗微调焦旋钮用于聚焦显微镜。越来越多,他们是同轴旋钮 -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建立在同一轴线上的微调旋钮在外面。同轴调焦旋钮都比较方便,因为观看者不一定要摸索不同的旋钮。

载物台是被放置在要观看的试样。的标本幻灯片需要细腻的动作放大倍率越高,工作时所使用的机械载物台。

使用时,有没有机械载物台,载物台夹片器。观众需要手动移动幻灯片查看不

同部分标本。

光圈中的孔,通过该阶段的基极(传送)的光到达的阶段。

照明灯是在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底座。大多数光学显微镜使用低电压卤素灯泡与连续可变照明控制的位于基地内。

聚光镜是用来收集从所述照射器的光聚焦在试样上。它位于下阶段,常在结合有可变光圈。

可变光阑控制到达试样的光的量。它位于上方的聚光镜级以下的级。大多数高品质的显微镜包括阿贝聚光镜有可变光圈。使用时,它们控制的重点和施加在试样上的光的数量。

聚光镜对焦旋钮移动向上或向下的聚光镜对试样来控制照明的重点。

放大

你的显微镜具有3种放大:聚焦,低和高。每一个物镜将写入放大倍率。除了这个,

物镜目镜

总放大

倍率

聚焦4倍(红色圈)10倍40倍低倍率10倍(黄色圈)10倍100X 高倍率40倍(蓝色圈)10倍400X

100倍(白色圈)10倍1000X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般步骤

1. 确保显微镜所有的背包和垃圾的过道

2. 请将您的显微镜延长线。,每排课桌使用相同的编码。

3. 存放显微镜时,物镜到位是否卡到位,并使用缠带保护好你的物镜。

4. 搬运显微镜时,用双手拖住显微镜的镜臂和镜座。

对焦标本

1,总是开始低倍物镜时。有可能,你将能够看到的东西在此设置。使用粗旋钮进行对焦,在这个放大倍数图像可能是小,但没有这第一步,你将无法找到它更高的倍率。不要使用载物台切片,尝试移动滑块,直到你找到的东西。

2,一旦你专注于聚焦,切换到低倍率,使用粗旋钮重新调整。同样的,如果你还没有集中在这个层面上,你会不会是能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3,现在切换到高倍率,(如果你有一个厚厚的载玻片,或载玻片没有盖,不使用高倍率的物镜)。在这一点上,只有使用微调旋钮集中标本。

4,如果标本是太亮或太暗,尝试调整光圈。

5,如果你看到一条线,在你的视野,尝试扭目镜,该行应移动。这是因为它是一个指针,并指出您的实验室合作伙伴或教师的东西是有用的。

显微镜使用方法的视频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标本绘图

1. 使用铅笔 - 你可以擦除和背阴的地方

2. 所有图纸应包括明确的和适当的标签(和足够大查看详情)。图纸上应标明的标本名称和放大倍率。

3. 标签应写在外面的圆圈。圆圈表明通过目镜视场看到,标本应该按比例绘制的 - 即如果您的标本占据了整个视野,确保您的绘图映像。

例如:

湿式安装

1. 无论你标本收集薄片/ 片。如果你的样品是太厚,盖玻片摇晃像拉锯的样品上,您将无法观看高倍率下。

2. 直接放置一个水滴在试样。如果你放太多的水,然后盖玻片,将浮在水之上,使得很难得出试样的,因为他们实际上可能飘走。(加太多水会凌乱)

3. 放置在一个45度角(约)盖玻片一个边缘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手。正确执行盖玻片将试样完全翻倒。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如何切片染色

1. 在盖玻片的边缘,滴一滴染料(碘,亚甲基蓝有很多种)。

2. 将一块纸巾的相反侧的盖玻片的平坦边缘。纸巾将绘制出来的水从盖玻片下,水的凝聚力将吸引下滑盖的污点。

3. 一旦污渍已覆盖区域包含标本,你完成。不要的污垢是整个盖玻片下。如果污渍不包括根据需要,得到一个新的一块纸巾,并添加了更多的污点,直到它。

4. 可以肯定的污渍,用纸巾擦去多余的。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1. 存储显微镜与物镜是否卡到位。

2. 用线缠住物镜转盘,并用防尘罩盖显微镜。

3. 在水槽载玻片洗净,并保持干燥,将它们放置在载玻片框供以后使用。

4. 扔掉盖玻片。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故障排除

偶尔显微镜会遇到一些麻烦工作。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 图像太黑了!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目的要求】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及其性能。 2、掌握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4、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是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常用的仪器,它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是研究人体及其他生物机体组织和细胞结构强有力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使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目前使用的光镜种类繁多,外形和结构差别较大,有些类型的光镜有其特殊的用途,如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等,但其基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一台普通光镜主要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构成,而光学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源、反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镜等部件。 光镜是如何使微小物体放大的呢?物镜和目镜的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被检标本是放在物镜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的,上方形成一倒立的放大实相,该实相正好位于目镜的下焦点(焦平面)之内,目镜进一步将它放大成一个虚像,通过调焦可使虚像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直立的实像。显微镜中被放大的倒立虚像与视网膜上直立的实像是相吻合的,该虚像看起来好像在离眼睛25cm处。 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所谓分辨力(resolving 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即分辨出标本上相互接近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据测定,人眼的分辨力约为100 μm。显微镜的分辨力由物镜的分辨力决定,物镜的分辨力就是显微镜的分辨力,而目镜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无关。光镜的分辨力(R)(R值越小,分辨率越高)可以下式计算: 这里n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 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的最大值为1; 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是光镜性能的另一重要参数,一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一)机械部分 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或双筒式两类。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而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的。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度角,在其镜筒中装有能使光线折转45度的棱镜。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蔡清柑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两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永久装片),纱布,显微镜的使用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4、教学程序 4.1导入新课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其用途。(让学生指着显微镜说出结构名称及其用途)(展示图片:细胞图)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应该要会使用显微镜。 4.2新课过程 1、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2、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5页及课件展示: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四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回顾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两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2)永久装片 5、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注:两眼都睁开)(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注:双手转动反光镜) 6、观察学生边看书或课件展示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7、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4×,即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筒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8、讨论并回答问题: ⑴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⑵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⑶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暗还是越亮? ⑷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还是越少?

(完整word版)初中显微镜结构及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a.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b.作用:放大物象 c.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注: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 物镜 a.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b.作用:放大物象 c.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d.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两种 注: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 反光镜 a.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b.作用:反射光线 c.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注: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4. 遮光器 a.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b.作用:调节通光量 注:光圈越大,视野会变得越亮 5. 粗准焦螺旋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b.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注:向内(后)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上升,向外(前)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下降 6. 细准焦螺旋 a.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b.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注:向内(后)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上升,向外(前)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下降 找象用粗准焦螺旋,找清晰的象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 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距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 ②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 将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使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4、调焦 ①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降至靠近标本左右时停止。 ②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5、观察 ①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后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使高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注: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物)的移动方向相反。象与物体上下左右都相反(倒像)。6、整理 (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 (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 (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 使用注意事项: 1、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一只手斜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3、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或弄脏镜头。 4、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5、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6、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7、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也不能持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和齿轮脱钩,以致镜筒跌出。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纱布、绸布 2.酵母菌示教标本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 微生物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熟悉显微镜并掌握其操作技术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图1-1 显微镜构造 1.目镜 2.镜筒 3. 转换器 4. 物镜 5. 载物台 6. 聚光器 7. 虹彩光圈 8. 聚光镜调节钮9.反光镜10. 底座11. 镜臂12. 标本片移动钮 13. 细调焦旋钮14. 粗调焦旋钮15.电源开关16.光亮调节钮17.光源 1.机械系统: (1)镜座Base:在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镜臂Arm:连接镜座和镜筒之间的部分,呈圆弧形,作为移动显微镜时的握持部分。 (3)镜筒Tube:位于镜臂上端的空心圆筒,是光线的通道。镜筒的上端可插入接目镜,下面可与转换器相连接。镜筒的长度一般为160mm。显微镜分为直筒式和斜筒式; 有单筒式的,也有双筒式的。 (4)旋转器Nosepiece:位于镜筒下端,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有3~4个孔,用于安

必修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简介 显微镜可分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两大类。光学显微镜包括:明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立体显微镜等。其中明视野显微镜为最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其它显微镜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在某些部分作了一些改变。明视野显微镜简称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以分为机械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 (斜筒式光学显微镜) 1.物镜转换器 2. 接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 彩虹光阑 7.光源 8. 镜座 9. 电源开关 10. 光源滑动变阻器11.粗调螺旋 12. 微调螺旋 13. 镜臂 14.镜筒 15.目镜 16.标本移动螺旋 1、机械系统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简称“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 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使像清晰。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像。 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 (一)物镜: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1.物镜的分类 ① 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 ②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 2、物镜的主要参数: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①、 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 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 ,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物镜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 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 ,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 );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 )。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 ,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 (二)目镜: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 1.目镜的结构 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 直筒式光学显微镜 斜筒式光学显微镜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3)油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二)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与正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这样有利于观察时在上方对样品进行一些实时操作。 倒置显微镜操作过程基本与双筒的正置显微镜相似,需注意以下几点:观察时可调节铰链式双目目镜至舒适的位置。组织培养液或水溅到载物台上、物镜上或显微镜镜架上可能会损伤设备。如果溅上后,应该立即从墙上插座拔下电源线,擦去溅出液或水。一定要轻柔转动光强调节钮,不要试图将旋钮转过终点位置。使用后一定要先将灯的强度调至最小再关电源。使用后要旋转三孔转换器,使物镜镜片置于载物台下侧,防止灰尘的沉降。 (三)实体显微镜又称体视显微镜或解剖显微镜。操作步骤基本和双筒正置显微镜类似:取用解剖镜时,移动需用双手,保持稳重。若需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并换上目镜及眼罩。将样品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拧开锁紧螺丝,把镜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2016-02-23 发布者:admin 高倍率或复合式显微镜比立体或低倍率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达到更高的水平。它是用来查看不能被看见的放大倍率在较低的水平,更小的标本,如细胞结构。从本质上讲,一个复合式显微镜的结构和光学组件的组成。然而,在这两个基本制度,也有一些每个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知道和理解。这些关键的显微镜配件图示说明如下。 显微镜的结构组件 这三种基本结构部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头、底座和镜臂。 ?观察头/体安置在显 微镜上部的光学部件 ?显微镜底座支持显微 镜,并设有照明 ?镜臂的基极和连接到 支持的显微镜观察头。 它也可以用来进行观察 显微镜。 当背着一个复合式显微 镜来抬它由两个臂和底 座,同时始终照顾。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 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元件 有两种复式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光学系统: 目镜或眼先看你是什么,通过在显微镜的顶部。通常情况下,标准的目镜有10倍放

大镜权力。可选目镜不同权力,通常是从5X-30X。 目镜筒持有目镜物镜以上的地方。双目显微镜头通常集成了屈光度调节环,允许在一个或两个眼睛的视力,我们可能不一致。单眼(单眼使用)显微镜不需要屈光度。旋转双目显微镜(瞳距调节)允许不同的个人的眼睛之间的距离不同。 物镜的显微镜的的主光学透镜上。它们的范围从4倍到100倍,通常包括三个,四个或五个镜片上大多数显微镜。物镜可以向前或后面对。 消防水枪安置的物镜。物镜是暴露的,被安装在一个旋转的转塔,所以可以很方便地选择不同的物镜。标准的物镜包括:4X,10X,40X和100X,虽然不同功率的物镜是。 粗微调焦旋钮用于聚焦显微镜。越来越多,他们是同轴旋钮 -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建立在同一轴线上的微调旋钮在外面。同轴调焦旋钮都比较方便,因为观看者不一定要摸索不同的旋钮。 载物台是被放置在要观看的试样。的标本幻灯片需要细腻的动作放大倍率越高,工作时所使用的机械载物台。 使用时,有没有机械载物台,载物台夹片器。观众需要手动移动幻灯片查看不同部分标本。 光圈中的孔,通过该阶段的基极(传送)的光到达的阶段。 照明灯是在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底座。大多数光学显微镜使用低电压卤素灯泡与连续可变照明控制的位于基地内。 聚光镜是用来收集从所述照射器的光聚焦在试样上。它位于下阶段,常在结合有可变光圈。 可变光阑控制到达试样的光的量。它位于上方的聚光镜级以下的级。大多数高品质的显微镜包括阿贝聚光镜有可变光圈。使用时,它们控制的重点和施加在试样上的光的数量。 聚光镜对焦旋钮移动向上或向下的聚光镜对试样来控制照明的重点。 放大 你的显微镜具有3种放大:聚焦,低和高。每一个物镜将写入放大倍率。除了这个,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般步骤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连云港海头初级中学朱文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刚接触生物实验的七年级学生,本节课内容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由于本节课内容涉及较深的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2、讲授新课 活动一:显微镜的结构 通过挂图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讲授。具体从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三方面讲述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活动二:显微镜的使用 通过具体实验来讲授显微镜的实验步骤,在讲述各步骤时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强调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取镜和放置:取出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位置。(学生思考原因) 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用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听到碰扣声时以对准)。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观察(右眼打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中光线均匀明亮为止。(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先用低倍镜观察) c.放置装片:取装片于载物台上(切记是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用推片器弹簧夹住,然后旋转退片器螺旋,将索要观察的部分调到通光孔中央。 d.低倍镜观察: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载物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装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载物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载物台。 e.高倍镜观察: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装片),如高倍镜头碰到装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装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方可取下装片标本。想让像变大就要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反之…… f.收镜: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去下装片;转动螺旋器使物镜呈“八”字朝向学生;最后竖起反光镜以免停灰(学生思考原因)。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保护要点。 2.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浸系的原理。 3.使用油镜观察几种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图1-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1-1) 1. 物镜转换器 2. 接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 彩虹光阑 7.光源 8. 镜座 9. 电源开关 10. 光源滑动变阻器 11. 粗调螺旋 12. 微调螺旋 13. 镜臂 14.镜筒 15.目镜 16.标本移动螺旋 1.机械装置 镜座(base)和镜臂(arm)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镜臂支持镜筒。 镜筒(body tube)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种。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斜式镜筒倾斜45°。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转换器(no sepiece)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其上装3—4个物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载物台(stage)又称镜台,为方形或圆形的盘,用以载放被检物体,中心有一个通光孔。在载物台上有的装有两个金属压夹称标本夹,用以固定标本;有的装有标本推动器,将标本固定后,能向前后左右推动。有的推动器上还有刻度,能确定标本的位置,便于找到变换的视野。 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有粗动螺旋(coarse adjustment)即粗调节器和微动螺旋(fine adjustment)即细调节器,利用它们使镜筒或镜台上下移动,当物体在物镜和目镜焦点上时,则得到清晰的图像。2.光学系统 物镜(objective)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因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又称接物镜。其作用是将物体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成像质量和分辨能力的重要部件。物镜上通常标有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度、焦距等主要参数。如:NA0.30;10×;160/0.17;16mm。其中“NA0.30”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10×”表示放大倍数,“160/0.17”分别表示镜筒长度和所需盖玻片厚度(mm),16mm表示焦距。 目镜(ocular lens)装于镜筒上端,由两块透镜组成。镜把物镜造成的像再次放大,不增加分辨力,上面一般标有7×、10×、15×等放大倍数,可根据需要选用。一般可按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物镜数值孔径的500—700倍,最大也不能超过1000倍的选择。目镜的放大倍数过大,反而影响观察效果。 聚光器(condenser)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聚光器汇聚成光锥照射标本,增强照明度和造成适宜的光锥角度,提高物镜的分辨力。聚光器由聚光镜和虹彩光圈(iris diaphragm)组成,聚光镜由透镜组成,其数值孔径可大于1,当使用大于1的聚光镜时,需在聚光镜和载玻片之间加香柏油,否则只能达到1.0。虹彩光圈由簿金属片组成,中心形成圆孔,推动把手可随意调整透进光的强弱。调节聚光镜的高度和虹彩光圈的大小,可得到适当的光照和清晰的图像。 光源(light source)较新式的显微镜其光源通常是安装在显微镜的镜座内,通过按钮开关来控制;老式的显微镜大多是采用附着在镜臂上的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两面镜子,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凹面。在使用低倍和高倍镜观察时,用平面反光镜;使用油镜或光线弱时可用凹面反光镜。 滤光片(filter)可见光是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线波长不同。如只需某一波长的光线时,就要用滤光片。选用适当的滤光片,可以提高分辨力,增加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滤光片有紫、青、蓝、绿、黄、橙、红等各种颜色的,分别透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可根据标本本身的颜色,在聚光器下加相应的滤光片。 三、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 mm,95—100×)三种。油镜通常标有黑圈或红圈,也有的以“OI(oil immer-sion)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2 000多倍。从图Ⅲ-3中可看出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标本在焦点上看得最清晰时,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最短,光圈则开得最大,因此,在使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标本十分近,需特别小心。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背景说明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宏伟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显微镜的帮助了。 因此,我制作了本微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能了解显微镜这一宏伟发明的基本结构,学习它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下不一样的世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策划设计 显微镜在生活中不多见,大部分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我以还原课堂的形式来设计本节微课,用PPT讲授和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1、内容分析 显微镜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了一定的接受新事物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很快掌握使用显微镜这项技能。因此本微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在使用的时候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2、适用对象 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家长学习 3、类型选择 选择的表现形式:演示式 采用的技术手段:录屏式录音式录像式

4、组织构思 (1)知识思维导图 (2)微课环节流程 PPT讲授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使用的演示实验 5、技术环境 课件版本:Microsoft Powerpoint 2013 录屏、录音、视频合成软件:会声会色X5 录制时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均可,要求网络流通,有麦克风,有条件的在专门的录播室内录制,也可在安静无噪音的室内录制。 三、过程实录 1、第一部分:片头 动态呈现微课课200题“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第二部分: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于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可解放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例外倍数的物镜。 载物台:在镜筒下方,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个通光孔。载物台上有压片夹,用以不变玻片。

零基础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零基础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编撰:杨历佳 我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的内容有:光学显微镜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和原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保养和清洁。 普通光学显微镜按物镜放大倍数可以分10倍、40倍和100倍等。根据微生物等样本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例如要观察真菌(如酵母菌等)10×10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如果要观察细菌的话至少要用到10×40;想要看的更为清楚就要用100倍的油镜来看,使用油镜时需要滴加香柏油。一般的镜检用400倍(10×40)基本上就足够了。 光学显微镜的组成结构 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遮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部件。如图:

1、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主要取决于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光学部件,利用光线使被检物体第一次成像。物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显微镜映像质量,它是决定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所以对物镜的质量和校正很重要,它是衡量一台显微镜质量的首要标准。 物镜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 以40×物镜为例,物镜上的数字分别为:40/0.65和160(∞)/0.17 (1)40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的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0.65为数值孔径(mm),数值孔径越大,样本观察的分辨率和放大率越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越小。 数值孔径的定义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n)和孔径角(u)半数的正弦之乘积。 (3)160为镜筒长度(mm),∞指无穷大。机械镜筒长(镜筒长度)是指从物镜的安装定位处到显微镜镜筒上端面的距离,标准定为160mm; (4)0.17为所需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mm); 工作距离(物距): 样本调准焦点时,物镜前端与试样或盖玻片顶面的距离。 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光学显微镜操作规程

光学显微镜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光学显微镜操作规程使用说明: 1. 将标本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切片压片压紧。 2. 将各倍率的物镜顺序装入物镜转换器,将所选用的目镜插入目镜 筒中。使用双目时,应使双目间距调至适合瞳距。 3. 转动反光镜,使照明光线射入镜筒(或接通电照明光源),然后 调节聚光镜下光栏的孔径大小,使视场明暗适度。 4. 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物,然后将被观察物移至视场中 心,再换高倍物镜观察。当使用 100X (油弹)物镜时,应先用干 净的细木棒蘸少许香柏油滴于物镜端部,再转入视场。必须使物镜 端部和盖玻片之间充满香油柏油液体,方可观察操作。 5. 调焦时,一般先用粗调焦旋钮调节物镜至能看到标本轮廓,然后 再用微调旋钮进行调节,直至物像最清晰为止。使用高倍物镜时最 好由下到上进行调节,以避免镜头因碰到切片而损坏。 6. 调节聚光镜的高低和孔径光栏口径大小,至标本像对比度适宜, 像质清晰。 7. 观察时,可拉动目镜滑板至瞳距位置,调节目镜调节圈,使目镜 筒升降位置与目镜滑板在标尺上所处的位置相一致,直至调节像质 清晰为止。 注意事项:

1. 仪器使用完毕后,用吹风球吹去镜头上的灰尘,用细软布蘸二甲苯擦试镜头上的油污。用清洁的细软布擦试整机上的灰尘和污迹。运动部分应随即涂上薄薄一层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然后放入泡沫包装,装回木箱,并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和无酸碱蒸汽的地方。 2. 显微镜出厂前已经通过仔细的检验和调整,物镜和目镜不要自行拆卸。 3. 物镜使用后必须装入物镜盒中,以防碰损和沾污。

(完整版)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

5.2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及使用 金相显微镜可用来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组织结构,广泛应用在工厂或实验室进行铸件质量的鉴定、原材料的检验或对材料处理后金相组织的研究分析等工作。还可用于半导体检测、电路封装、精密模具、生物材料等检验与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仔细阅读显微镜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正确操作的方法。 【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基本放大作用由焦距很短的物镜和焦距较大的目镜来完成的,物体位于物镜的前焦点外但很靠近焦点位置,物体经过物镜形成倒立的放大实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内但很靠近焦点位置,作为目镜的物体,目镜将物镜放大的实像再放大成虚像,位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距人眼250mm)处,供眼睛观察。光路图见“2.4光学基本仪器”中的图2-? 为了减少球面像差、色像差和像域弯曲等像差,金相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复杂光学系统。显微镜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因此物镜的构造尤为复杂,根据对各种像差的校正程度不同,物镜可分为消色差物镜、复消色差物镜和平视场物镜等三大类。近年来,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物镜的设计和制造都有了很大改进。 实际上,一方面,金相显微镜所观察的显微组织,往往几何尺寸很小,小至可与光波波长相比较,此时不能再近似地把光线看成直线传播,而要考虑衍射的影响。另一方面,显微镜中的光线总是部分相干的,因此显微镜的成像过程是个比较复杂的衍射相干过程。此外,由于衍射等因素的影响,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和放大能力都受到一定限制,目前金相显微镜可观察的最小尺寸一般是0.2μm左右,有效放大倍数最大为1500~1600倍。 金相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用符号“Х”表示,例如物镜放大倍数为20Х,目镜放大倍数为10Х,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Х。通常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都刻在镜体上,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试样时,应根据其组织的粗细情况,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细节部分能观察得清晰为准。 金相显微镜最常见的有正置、倒置和卧式三大类。本实验使用的是正置金相显微镜为例,光学系统结构图如图5-2-1所示。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找物象(找到调清移中央),九换高倍控好光(再调细准边观赏),十步整理和归箱。 使用方法和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上载物台,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增加进光量,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四、整理 9.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归箱,送回原处。 《注意事项》: 1、严忌单手提取显微镜。 2、若须移动显微镜,务必将显微镜提起再放至适当位置,严忌推动显微镜(推动时造成的震动可能会导致显微镜内部零件的松动,切记!!),使用显微镜请务必小心轻放。 3、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4、转动旋转盘时务必将载物台降至最低点,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刮伤接目镜之镜头。 载物台上操作,以免染剂或其它液体流入显微镜内部或伤及镜头。 6、观察完一种材料,欲更换另一种材料时,务必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点,换好玻片后再依标准程序重新对焦,切勿直接抽换标本,以免刮伤镜头或玻片标本。 7、用毕显微镜应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点,并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中央圆孔处,将电源线卷好,盖上防尘罩,并收入存放柜中。

实验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法 生科15.2 周罡201500181104 【实验目的】 1.复习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微生物的基本技能,了解球菌、杆菌、放线菌、酵母、真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形态特征。 4.学习并掌握微生物的制片及简单染色的基本要求。 5.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6.了解革兰氏染色原理。 7.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原理】 (一)普通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现代普通光学显 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 两组透镜系统来昂达 成像,故又称为复式显 微镜。它们包括机械部

分和光学部分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标本夹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光圈(虹采)、聚光镜(集光器)等。 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 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2.油镜微生物学使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 常有低倍镜(10×)、高倍镜(40×)和油镜(100×),油镜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最短,油镜与其他物镜不同的是载玻片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