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乙肝患者肝癌发病率是正常人100倍

合集下载

肝功能正常为何病情恶化?

肝功能正常为何病情恶化?

26 肝博士 2013年第1期GANBING LUNTAN ┃肝病论坛○ 曹成龙年近五十的方老师曾经被查出患慢性乙肝炎症,经过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肝功能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方老师自己认为他应该完全康复了。

但最近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所以,他再次赶到医院检查,经专业仪器证明为肝癌,且已经为晚期。

方老师的家人痛哭失声:为什么之前一点症状都没有,而且患者肝功能持续正常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病情恶化?我们平常总以为肝功能恢复正常就万事大吉。

实际上,有些肝功能正常的病人,仍会不声不响地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肝硬化肝癌会“潜伏”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都是处于正常范围内的。

但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

其中,对于肝脏有一定损伤的患者,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肝损伤在一定程度内,是不会引起明显的自觉症状或肝功能异常的。

由于这类患者的肝脏不断有损伤,又不断有纤维再生,因此就有可能会发展成硬化。

同时,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乙肝病毒的宿主。

虽然他们的肝脏没有明显损伤或损伤很轻,但是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是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的。

由此可见即使肝功能正常,也是会得肝硬化的。

虽然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不能忽视病情恶化和突变的事情发生,特别是肝癌比较擅长“潜伏”。

肝癌早期基本没有任何征兆,其隐蔽性很强,查体也不易查出。

中晚期病人容易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消瘦、腹部肿块、发热、黄疸等症状,因此肝癌早期往往不易被患者察觉,一旦出现症状再就诊,大多已属中晚期肝癌。

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一些静止期的肝硬化患者,即使反复检查肝功正常,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患癌的风险。

慢性乙肝往往病情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总觉得没什么不舒服,应该没什么大事。

其实不然,虽然患者没什么症状,甚至肝功能正常,病情仍可能在潜伏着持续进展。

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

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

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因此,对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肝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进行探讨。

一、肝癌的全球分布情况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地存在巨大的差异。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的肝癌发病率最高,其中中国、越南和泰国等国家的肝癌发病率尤为突出。

而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这种差异主要与地理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二、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慢性肝炎患者:长期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的人群,其肝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炎症,促进癌变的发生。

2. 酗酒者:长期酗酒者容易发生脂肪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疾病,进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3. 接触致癌物质:与某些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类物质等,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

4. 高脂饮食:长期高脂饮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促进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从而增加肝癌的风险。

5.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肝癌病例的人群,其肝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增高,说明遗传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肝癌的调查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肝癌的发病情况,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

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健康档案、医疗机构报告等方式,了解肝癌的发病率、发展趋势、高风险人群等信息。

2.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分析,找出与肝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上寻找与肝癌相关的基因变异或表达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肝癌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肝癌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1. 早期筛查技术:肝癌早期发现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目前,肝癌的早期筛查技术主要包括肝癌标志物检测、肝脏超声和影像学检查等。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从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从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从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很多人认为,乙肝未来的结局可以和肝癌划上等号,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世界肝炎日,让我们一起看看肝炎到肝癌到底有多远吧!一、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中的重要凶手,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流行病学专家早已发现,凡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区大多肝癌也高发。

研究肝癌病人的血液,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占95%,有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约10%,其中部分病人同时感染两种肝炎病毒(而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由于很少有肝硬化、肝癌的倾向)。

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肝癌患者是由感染乙肝病毒,患上慢性乙肝,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罹患肝癌,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

三步曲听起来很恐怖,但并非所有乙肝都必然演变成肝癌。

究竟有多少乙肝患者可能转变为肝癌?目前医学界说法不一,因地区、种族等因素不同数据略有不同,总的说来,有10%~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至少5-10年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经过至少5-10年转变成肝癌,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和肝癌同步发生的。

总之,大家不必太过恐慌,肝癌的发生的确和乙肝有关,但真正最后患肝癌的其实只有少数人,肝癌不是乙肝带者的必然归宿。

二、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乙肝就是一场发生在肝脏的战争,即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的战斗;慢性乙肝就是这样一场你争我夺的拉锯战,长期战乱使得肝脏组织反反复复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不断纤维化,最后逐渐形成肝硬化,一部分患者进一步恶变成肝癌。

由此可知,要想有效切断“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恶性传变链,首先是控制肝炎的发展,抑制乙肝病毒大量复制,因而抗乙肝病毒治疗无疑是最关键的治疗方法。

虽然说现在应用的抗乙肝病毒药,尚未能彻底地将乙肝病毒从人体清除,只能抑制其泛滥。

但应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可减轻肝组织炎症,阻止和减轻肝纤维化,抑制了这些促癌因素,也会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

有些慢性乙肝病人应当义无反顾、态度坚决地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把乙肝病毒一直控制在最低水平,并把病毒耐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为什么肝癌都由大部分乙肝发展导致

为什么肝癌都由大部分乙肝发展导致

为什么肝癌都由大部分乙肝发展导致?调查显示,有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乙肝演化而来,有乙肝病史的患者比其他患者的危险性增高10.7倍。

也就是说,这些肝癌患者中,大部分都是由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恶化导致,肝炎与肝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肝癌都由大部分乙肝发展导致?1、乙肝病毒具有嗜肝特性,它潜藏于肝脏,并伺机进犯身体的其他器官。

乙肝病毒的嗜肝性是该病毒诱生肝病的启动因素,乙肝的发病与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乙肝病毒的存在是乙肝患者病情持续、波动、恶化和复发的根源。

2、乙肝病毒基因可与肝细胞核内的相关基因整合,当X基因与肝细胞核内的基因整合后,可导致原发性肝癌。

这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乙肝病毒主要侵犯的是肝细胞,当肝细胞受到感染后,乙肝病毒会利用肝细胞外壳上的一些突起,附着于肝细胞的表面。

肝细胞死亡后,乙肝病毒又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健康的肝细胞。

这一过程往往只在几个小时内完成。

如此反复多次后,患者的肝脏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原来正常的肝细胞会逐渐被广泛纤维化的肝细胞所替代,从而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诱发乙肝变肝癌的日常因素1、酗酒。

长期酗酒、或者一次性饮酒过量都会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促进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所以乙肝患者切忌不可饮酒。

2、陈腐的食用油。

陈腐的动植物油类具有毒性,可能致癌,购买时需要小心谨慎。

3、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食物多含有黄曲霉素,比如发霉的花生、长霉的筷子等,长期摄入黄曲霉素,会导致肝脏的癌变。

4、滥用药物。

滥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很大,面对药物种类增多的情况,患者治疗一定要谨慎,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5、放任不管。

乙肝患者如果不重视治疗,放任不管,乙肝病毒将持续感染复制、炎症促使肝脏纤维化病变,最后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以上就是为什么肝癌都由大部分乙肝发展导致的内容介绍了,乙肝患者和家属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乙肝常规检查,每半年检查一次B超。

肝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养肝护肝需要这么做

肝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养肝护肝需要这么做

134近期,错换人生28年的姚策因肝癌抢救无效离世,而前不久香港知名演员吴孟达、内地音乐人赵英俊也因肝癌去世。

人们在叹惋之余,也更意识到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为何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日常该如何监测和预防?又该如何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护肝呢?我国成肝癌大国 七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我国是肝癌大国,全球新增的肝癌患者一半来自中国,世界上很多地方甚至把肝癌称为“中国癌”。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指出,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为什么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如此之高?其中,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虽然我国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已从原来的10%降到7.4%左右,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由乙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仍然不可小觑。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引发肝癌的比例也在增加。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肝癌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脏外科主任周俭解释称,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主要是由于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础肝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

“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早期基本没有症状,如果不注意体检的话很难发现,等有症状如最常见的肝区疼痛时,往往都是中晚期了。

”周俭指出,还有一些早期症状也要警惕,有的患者会觉得最近一段时间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因为肝脏是消化、合成、解毒的重要器官,一旦受到肿瘤的累及,就会带来一些消化方面的问题。

还有的人会出现右后背疼痛、右侧肩膀疼痛,这些都可能是肝癌发出来的信号,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

如果出现黄疸、眼睛发黄、小便黄,那都是比较中晚期的症状了。

肝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养肝护肝需要这么做135肝炎病毒、肝脏肿瘤指标(AFP)、肝脏影像学检查等。

”车军勇强调,对于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长期大量喝酒,以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或者有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食物经历的人,需要每半年至少查一次甲胎蛋白和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肝脏B超、CT或MRI)。

为什么乙肝患者要注意肝癌

为什么乙肝患者要注意肝癌

为什么乙肝患者要注意肝癌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首要原因之一。

乙肝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全球有约2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超过75%的肝癌患者与乙肝感染有关。

乙肝患者因为体内慢性病毒感染和肝脏组织的长期炎症反应,发展成为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乙肝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肝癌的预防和早期检测。

首先,了解乙肝病毒与肝癌的关系对于乙肝患者十分重要。

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长时间的炎症反应会逐渐破坏肝脏细胞,使得正常的肝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乙肝病毒还可以直接插入宿主基因组,从而干扰或破坏机体的基因稳定性,进一步促进肝细胞癌变的发生。

其次,乙肝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发展成为肝癌。

据研究显示,成人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风险与人口中的儿童期感染率显著相关。

在乙肝感染的儿童中,约90%的慢性感染者会成人,并有约25%到40%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肝癌。

此外,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越长,感染活动性越高,对应的肝癌风险也越高。

其他危险因素如饮酒、肥胖、吸烟等也会进一步增加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的风险。

再次,乙肝患者应该定期接受相关检测以早期发现肝癌。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而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很高。

因此,及早发现肝癌对于乙肝患者的生存和治疗至关重要。

乙肝患者的常规检测应包括定期的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指标检测,以监测病毒活动性和肝脏功能的变化。

此外,乙肝病毒载量的检测和肝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定期接受这些检测非常重要,只有早期发现肝癌,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最后,乙肝患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肝癌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肝癌非常重要。

乙肝患者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是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体重和肝健康,并减少肝癌风险。

乙肝患者还应避免接触可能存在肝癌的环境,如化学物质和致癌物质。

肝癌90%源于乙丙肝炎癌变

肝癌90%源于乙丙肝炎癌变

肝癌90%源于乙丙肝炎癌变*导读:肝病很容易转化为肝癌,乙丙肝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发展成肝癌。

专家提醒:提醒肝炎患者,得了乙丙肝炎要注意保健和治疗,别让肝病转成肝癌。

……肝癌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感染肝炎病毒的男性成为肝癌患者“主力军”。

据合肥某瘤医院的统计显示:90%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历史,10%有丙肝病毒感染经历。

肿瘤专家介绍说,患过乙肝的人比其他人患肝癌的危险性高近10倍,而乙肝病毒携带人群患肝癌的危险性是健康人群的6倍。

乙肝病毒引发肝癌是先由乙肝病毒酿成肝炎,肝炎又导致肝硬化,使肝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继而发展成肝癌。

因此,重视并预防乙肝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与乙肝相比,丙肝在肝癌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隐形杀手”角色。

专家说,对成人而言,丙肝危害性可能比乙肝更大。

但是,人们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均不甚了解。

成人丙肝感染者有高达80%的可能性会转为慢性肝炎,这一比例在乙肝感染者中不到10%。

而且,丙肝症状比乙肝更隐蔽,普通人在早期很难自我察觉,这就导致许多患者到肝硬化、肝癌阶段检查时才发现患有丙肝。

此外,丙肝病毒亚型众多,初次感染后形成的丙肝原抗体不具备保护作用,因此容易再次感染。

诱发肝癌的因素除了肝炎外,酗酒、糖尿病、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专家提醒说,乙肝或丙肝,特别是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4个月进行一次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差、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状相似。

因此,预防肝癌不能忽视定期的体检,做好保肝护肝预防肝病癌变!。

中年乙肝患者要高度警惕

中年乙肝患者要高度警惕

龙源期刊网 中年乙肝患者要高度警惕作者:刘士敬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2期正值事业高峰时期的企业干部于某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今年都是41岁,竟然在一周内因身患肝癌而相继去世。

在他们被确诊为肝癌之前,虽然知道自己患有乙肝,但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也未引起注意,不愿作定期随访复查,认为没有必要。

直至出现右上腹不适并疑有包块时,经B超、CT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统计资料显示,中年乙肝患者是慢性乙肝向肝硬化或肝癌转化的高危人群,许多中年乙肝患者过早地发展到晚期肝硬化甚至于肝癌,令人十分痛心。

乙肝不良的发展进程表现为少儿时期的免疫耐受期——青壮时期的免疫清除活动期——中年时期的肝硬化形成以及癌变形成阶段——老年的肝病终末期,因此,中年乙肝患者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因为自己肝功长期保持正常就掉以轻心。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临床科研结果显示:40-45岁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组织学检查,其中12%-43%的携带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达到2级以上。

我们随机对国内500多名40-50岁的乙肝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确诊为肝硬化者达到31.3%,而20-39岁年龄段的乙肝患者肝硬化病例只有9.6%,可见中年乙肝患者是病情发生转化的关键年龄段。

1.中年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1)肝功能全项:由于肝脏生理功能极为复杂,因此肝功能检查不能只化验转氨酶。

医生可据此了解肝细胞受损害的程度。

(2)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即俗称的“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检查,主要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情况。

(3)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最常用的标志物,其准确率可达90%。

甲胎蛋白增高者,非癌性肝病多在2月左右即下降,而肝癌则持续高峰或逐渐上升。

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T)无明显增高者,需高度怀疑为肝癌。

(4)B超检查:具有简易、准确、快速、无痛苦等特点,尤其当怀疑有合并脂肪肝或有早期肝硬化、癌变的可能性时,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心!乙肝患者肝癌发病率是正常人100倍
*导读:由于乙肝高发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广州市的肝癌发病率高达30至40/10万,平均每10万人当中,就有30至40名肝癌患者。

……
由于乙肝高发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广州市的肝癌发病率高达30至40/10万,平均每10万人当中,就有30至40 名肝癌患者,每年新增患者约为3000至4000人之多,属全国的高发地区。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纷纷呼吁,广东居民应改变嗜好吃鱼生和喝烈酒等促使肝癌高发的不良饮食习惯。

肝病患者、鱼生“老饕”应半年体检除了乙肝、丙肝之外,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促使肝癌高发。

广州人尤喜吃鱼生,并且吃鱼生时还喝上烈性酒,本意为了杀菌,但是更容易引起肝硬化,并最终演变成肝部肿瘤。

因为鱼生多为河塘鱼,未经煮熟带有很多肝病寄生虫,再加上烈性酒,这种饮食习惯会给肝带来更大的负担。

特别是肝炎病人,这种吃法简直是“火上浇油”。

而目前在治疗肝癌方面,早期发现者5年期治疗存活率可高达70%以上,而对中晚期病人,治愈率仍然很低,早发现早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主要方法。

因此,患有乙肝、丙肝患者、好吃鱼生等的肝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做一次B超和抽血检查。

目前,导致肝癌发病的主要是乙肝和丙肝,广州地区由于乙肝发病率高,肝癌的发病率也较其他地区多。

统计数据表明,广州肝癌发病率
跟香港相同,主要是乙肝患者发展成肝硬化从而形成肝部肿瘤,是普通人群的100倍之多。

喝酒肝癌,对于肝癌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首先应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因素,改善精神状态和不良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早防、早治,则疗效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