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绍兴嵊州市剡山小学王芳

教材分析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第八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认识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接着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30次的简易摆钟。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摆动30次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小组一个齿轮、齿轮操纵器、摆锤、支轴、垂体、绳子、固定夹、支架、钟面、指针、螺帽、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出示机械摆钟图片。

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哪些主要部件?

2.小结。

刚才我们看到了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和垂体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

二、理解摆钟工作原理

1.播放摆钟工作的视频。

2.你看到了摆钟是怎样工作的?

3.出示示意图。逐一介绍垂体、摆锤、齿轮、齿轮操纵器、支轴

4.出示模型,教师演示组装。

将它们组装起来试试看,好吗?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我们先来看看温馨提示:

6.领取材料,开始组装,理解原理。

7.汇报交流。

你发现摆钟是如何运作的?是哪些部件在起作用?再适时提出:垂体、齿轮操纵器有什么作用?

8.小结。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怎样做使它更像摆钟?你觉得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钟面和指针。

2.讨论钟面、指针摆放的位置并安装。

3.统一测试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能摆动几次。

4.汇报每组测试的结果。

5.如果让指针转一圈正好计时一分钟,想一想,摆锤应该摆几次?

6、讨论如何调试摆长。

要求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多了怎么办,少了又怎么办?

7.学生调试摆长。

8.交流汇报调试后的结果。

四、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揭示课题。

老师还做了个更简洁的(出示实物),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根据这个简易摆钟去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计时器。

试教体会

用好实验材料提高课堂实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试教体会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该课教学是先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再制作一个简易的摆钟。前后我曾多次试教,每次试教之后及时反思与改进,从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带来的快乐。回首望望自己的试教历程,有过失败时深深的失落,有过为找到更好的教学手段时的焦虑,但更多的是与学生在试教过程中碰撞激出的快乐火花。在这个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科学课,探究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呈现时机是否恰当非常重要,现拟从探究材料的选择、呈现这一角度来分析这堂课。

一、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材料——学生理解重点的“催化剂”

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而材料无疑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凭借和桥梁。比如该课学生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整、处理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有结构的材料,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探究,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教师要给学生准备硬度要强的纸板,且不能用瓦楞纸,来制作一分钟的计时器。试教前我请了几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先来制作,结果足足用了20分钟时间才做成了齿轮,在制作前还要理解原理,之后还要制作齿轮操作器、摆、钟面、指针等,从时间上来看这堂课是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况且纸板的厚度有限,用纸板做齿轮操纵器,操纵器倒钩很难卡住齿轮,制作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根据教科书的安排虽能让学生经历整个制作过程,但制作的难度会削减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制作为组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大众的智慧,我们成功制作了第一套学具。看似简单的计时器,要想做成一分钟摆动三十次,且有一定的难度。齿轮采用了pvc环保装饰材料,这个板材有一定的厚度,方便操纵器倒钩卡住齿,摆锤要有足够的重量才能使摆长时间地摆动,垂体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钩码。可以说这是一个精密的仪器,比如支轴与齿轮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摆放在支轴上的位置,仅仅相差几毫米都不行。有了这些材料,让学生通过组装,从而来理解摆钟工作的原理,通过试教发现学生可以相当清晰地观察到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运作的全过程,但这套材料也有不足之处,携带不怎么方便。为此,我们有了改进的念头,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成功研制了第二套学具。这套学具充分利用了实验室里的器材,有铁架台、滑轮、棉线等,外加铅丝、纸板、卷尺,可以说这是一套轻快简易、耗资极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型的好学具,特别是把卷尺当作摆,这是该套学具的一个亮点,从中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来调节摆长,摆长的长度一目了然,最后还可总结出摆长达到多长时一分钟计时器正好摆动30次。这套学具相对教科书来说,稍作了改进,这也是我们的创新之处。利用此学具通过试教,学生操作起来方便多了,但从理解摆钟工作原理的角度出发,还是第一套学具看得更清楚。最后决定将这两套学具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第一套学具来帮助理解摆钟工作的原理,利用第二套学具有机渗透制作方法,作为课外延伸内容,促使学生去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简易摆钟。

二、适时呈现实验材料——提高学生探究实效的“润滑剂”

有结构的材料是暗含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规律的材料,若能将探究材料适时地呈现,学生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就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材料,获得预期的探究成果。

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先让学生看摆钟图片、摆钟内部结构的视频及示意图,在初步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再让学生从“材料角”领取材料制作一分钟的计时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组装摆钟之前,其实对摆钟工作原理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模糊的。为此,我调整了部分环节,让学生看了摆钟图片、摆钟内部结构的视频及示意图后,便开始组装。此操作完成的到位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舍得花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使学生明晰操作的思路及注意点,教学做到了“扶”、“放”有度。在组装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摆锤与齿轮操纵器的运作过程,从中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接着适时呈现指针和钟面,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摆钟,通过调节摆长,从实验中得出事实数据并进行解释分析,以至达到一分钟正好摆动30

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民主、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同时,也向学生渗透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材料是帮助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师只有用好实验材料,才能降低探究的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取新知,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个人简介

王芳,女,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曾被评为县级优秀德育工作者、县级优秀党员、县级家长满意教师、县巾帼建功标兵。现为嵊州市剡山小学科学教师。从教科学几年来,一直对科学教学情有独钟,虚心好学,不断锤炼,开拓进取,善教、乐教、因材施教,深受学生喜欢。曾获绍兴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嵊州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嵊州市科学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嵊州市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等。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共开出10余节次,负责主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的13篇论文、案例在市级及以上获奖。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科版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 课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明白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出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 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在实验过程中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发现新问题的重要性。 3. 培养对新问题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够联系已有认识合理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2.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 能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推测。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两组对比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

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重点 经历改变摆的摆锤轻重与摆绳长短对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探究。侧重于引导学生控制探究变量和分析实验误差。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合理控制变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并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 学生材料:三个相同大小的铁垫圈、一根长的摆绳、铁架一个、秒表一只、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师材料:上节课中学生关于摆的摆动次数的实验记录表、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 2. 知识准备 知道摆是由摆绳和摆锤组成,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对比实验的知识。 课前活动: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活动。用你的身体模仿一下摆的运动,比一比看谁模仿的像!预备,开始。你觉得摆是怎样运动的?(你这样模仿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善于观察,关注到了摆的特点。我想在这节课上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上课。 教学过程

PPT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PPT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发表于811 天前?动画技巧?暂无评论 在大家PPT演讲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因为把握不好时间而尴尬呢?PPT计时器的实现可以帮你轻松搞定这些小问题!但大家查询网上的资源不是叫你用VBA技术去搞就是编代码,现在PPT教程网给大家推荐两种简单快捷的PPT计时器的实现方法,看招了。 小提示:以下的方法都是在WPS软件中实现的(国产的office),但方法也通用于微软的PPT。 方法一:嵌入Flash计时动画 1、准备好一个Flash计时动画,打开PPT文件后,依次单击“视图”菜单下的“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 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再单击“插入”菜单下的“Flash…”命令。 在弹出的“插入Flash动画”对话框中找到想要嵌入的动画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插入动画(最后可提供下载这些计时器flash动画)。

2、选中插入的Flash动画,将鼠标移到周围的控制点上按下左键拖动,调整动画的大小并将其拖放到幻灯片的右上角后,关闭幻灯片母版视图。 3、按下F5键放映演示文稿,即可利用嵌入的Flash动画掌握教学时间。

方法二:插入页眉页脚 1、打开课件文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单击“视图”菜单下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在弹出的“页眉和页脚”对话框中,勾选“日期和时间”复选项后,再选中“自动更新”单选项,单击该选项下方文本框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中“8:40”。

2、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关闭对话框后,选中母版左下角的“<日期/时间>”文本框,调整字体、字号、文字颜色并将文本的对齐方式设为“右对齐”后,将其拖放到幻灯片的右上角。 3、退出幻灯片母版视图,按下F5键放映演示文稿,即可通过幻灯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把握教学进度。

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比赛计时器的方法

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比赛计时器的 方法 以下是PPT模板家园推荐的如何用PowerPoint制作比赛计时器的方法,是不错的Powerpoint文章,简单易懂! 选用PowerPoint 2003,利用自定义动画中的“出现”方式,设置每一个对象的延时为1秒来实现,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制作过程。 输入标题 打开PowerPoint 2003,选择“空演示文稿”,版式选为“只有标题”,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英语口语比赛计时系统”字体设置“加粗”。由于我们在播放幻灯片的时候,需要用的简单的宏命令,所以还需要将宏的安全性降低,方便我们使用。依次单击“工具/宏/安全性”,然后将“安全级别”降为“低”即可。 动态时间显示的制作 我们要实现计时开始后能够实时动态的显示时间,这里是倒计时(剩余时间)。实现的方法是: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文本框的内容分别为1、2、3等这些数字,然后利用“自定义动画”里面的“出现”效果对这些文本框进行动画设置,每一个对象在前一个对象出现后1秒出现。 在本例中因为计时时间为30秒,应该需要30个文本框,但是第一个文本框的延时时间为0秒,所以我们总共要插入31个文本框,第一个文本框没有停留时间,这些文本框的内容分别是30、29……2、1、0,即第一个文本框内容是“30”,最后一个文本框内容是“0”,这样输入可以在后面的动画设置时方便一些,设置所有文本框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居中”。这里我们以设置一个文本框的自定义动画效果为例来说明一下操作步骤:

1. 选择要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文本框。 2. 打开菜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在弹出的“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我们单击“添加效果/进入/出现”设置该对象的动画效果为“出现”。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单击要设置对象右面的下拉按纽,选择“效果选项”命令。 4. 单击“效果选项”命令以后会弹出“出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我们单击“效果”标签,设置动画播放后为“下次单击后隐藏”、“无声音”、“整批发送”。然后选择“计时”标签,设置开始方式为“之后”,延迟为“1秒”。 按上述步骤分别设置所有文本框的自定义动画:播放方式为“出现”,动画播放后的效果:所有文本(文本31除外)为“下次单击后藏”,文本31为“不变暗”。启动方式为:所有文本(文本1除外)为前一动画“之后”延迟为“1秒”,文本1为“单击”起动,延迟为“0秒”,文本框的顺序为:“文本1”、“文本2”一直到“文本31”。即图中所示的“形状2”到“形状32”。 最后我们插入两个修饰性的文本框,输入内容分别为“距离结束还有”、“秒”,调整位置,至此动态时间显示部分制作完成。 进度条的制作 进度条可以帮助我们很明了的看出已经用过的时间。本例中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显示的,这里的进度条是用矩形来实现,每2秒中进度条变换一次(即每2秒出现一个矩形),所以我们需要15个矩形块。 在幻灯片中做好一个矩形块然后复制出其它的,矩形的大小我们自己适当掌握,设置矩形属性为:填充色“蓝色”、“无线条”,然后把这些矩形排列成如图2中所示的样式,为了实现如图1中进度条的效果,我们在进度条的下面再插入一个大的矩形,然后设置填充为较暗的颜色,叠放次序为“最底层”。 下面设置一下进度条中各矩形的动画,我们打开菜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在弹出的“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我们分别设置各矩形:动画顺序为两个文本后面插入一个矩形,本例中的文本1对应自定义动画中的形状2,依次类推,因为第一个文本框停留时间为0所以第一个矩形在第三个文本框后面,第二个矩形在第5个后面依此类推,本例中的第一个矩形对应自定义动画中的矩形33,所以在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调整动画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光的反射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中心小学刘春梅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光的反射”一课,是首师大版科学第六册“光与生活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来看本课聚焦的是光的反射概念。学生建立光的反射概念之后,教材又安排了通过纸筒在平放的镜子中分别找一找上、中、下三个气球(拴在铁架台上)、两个平面镜用纸或胶条连接在一起,看镜子中的像、自制万花筒、自制潜望镜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看到的现象除了与镜面反射有关还与漫反射也有关,所以本节课聚焦的是两个科学概念: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个认识(命题或判断):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 镜面反射是指光遇到镜面障碍物发生偏折返回的现象;漫反射是指光遇到粗糙面障碍物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方式都为发生定义,即“属概念”为光现象,“种差”为发生偏折返回,即以发生方式的区别下定义。这里以建构主义学习为指导思想,以逻辑学概念定义理论为依据,通过设计揭示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反射和漫反射的发生过程及特点,遵循发生定义方式获得科学概念。采用逻辑思维方法中的典型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即:由一根光线、一束光线的行为推广到无数光线的行为,建立普遍结论(光的反射和漫反射的科学概念)。 一个认识: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它是经历认识过程,得到的科学判断,也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通过设计学生的观察活动建立此认识。具体的观察活动设计,又是以逻辑学理论为依据。选择运用典型归纳法,即:一个物体漫反射可以形成视觉,可以代表多个物体或无数个物体。视觉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由于不易察觉、观察,为此教师根据观察实验方法中的增强感觉知觉的方法——对比法,设计有光和无光条件,指导学生对物体的视觉效果进行对比感知。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计时器(教学实录) ---------设计并制造研究工具课程背景与目标 STEM是一个新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偏重于理工类的领域,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M科学教学以思维型探究为中心,对学生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提升。 这个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同时把孩子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各种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制作计时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探究计时的乐趣;感受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设计并制作计时器,并了解各种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课程领域 物理、工程、技术、语文 建议年级 五年级 建议时间 40分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一)用图片引入现代的计时器。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工具,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机械秒表、闹钟、机械手表、石英表、电子表。 师:它们都可以? 生:测量时间。 师:所以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计时器(板书课题:计时器)。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它们?也可以说说在哪种情况使用它们? 生1:在教室的墙壁上。 生2:在比赛时。 ... ... 师总结:计时器的用途很广(板书:用途广) (二)情景带入 师:现在我们穿越时空,来到远古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时间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那我们今天设计并制造一个计时器。 二、设计计时器 (一)计时器的定义 师:那什么是计时器呢?(PPT出示计时器的定义) 师: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 (二)出示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可以测量时间的工具,最终制作出测量时间的工具——计时器,并陈述简单的使用说明。 (三)材料:塑料瓶、卡纸、细绳、瓦楞纸、剪刀、小刀、卡纸、输液管、秒表、沙子、铁架台、螺丝钉、磁铁、钩码、笔芯、橡皮泥等。 (四)设计。 师:所用的材料有这些,我们可以马上来拿取材料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知道做什么样子的计时器。 师:好!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组内讨论,小组打算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样的时钟?(教师发放实际方案) 师:在讨论设计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PPT展示) 1、讨论热烈时,轻声交流,以免影响他人。 2、记录员及时将组内讨论结果记录在设计方案上。 3、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师:五分钟计时开始。(点击PPT中倒计时器) 时间终止时,请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报的同时将设计方案展示在多媒体上) (五)汇报 第一组汇报:我们这组设计的计时器取名为太阳钟计时器。用料简单易取,只需要卡纸、笔芯、橡皮泥。我们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是由规律而设计。 第二组汇报:我们设计的是泄水型水钟。它是利用水滴的流速较为匀速而设计,所需的材料是铁架台、矿泉水瓶、卡纸、记号笔、烧杯,我们的水钟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在室内室外进行计时。 第三组汇报:我们组设计的计时器为沙漏。它是利用沙子流下来的速度较为匀速。所用到的材料是矿泉水瓶、沙子、瓶盖、剪刀。我们的沙漏传统的沙漏有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 ! $ 小学科学 <<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 9 土壤与植物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

小学科学观摩课《拱形的力量》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观摩课《拱形的力量》的教学设计理解科学概念: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 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 学生:拱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若干个 教师:拱纸10条、平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25个、课件 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2、纸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导入: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

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然后思考如何让一张纸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2、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赵州桥》吗? 课件展示美丽的赵州桥图片及多幅拱形建筑图片。提问:观察这些图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这座赵州桥离我们这么久远,为什么还这么牢固呢?学生观察,发表各自建议。谈话:是这座赵州桥里面有拱形吗?还有很多建筑物也设计成拱形,如天安门城楼、法国铁塔、相城中心商贸城、悉尼大桥等,为什么人们要把建筑物设计成拱形呢?”拱形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 1、师:要了解拱形的力量有多大,我们不妨拿一张拱纸和一张平纸来做个比较, 2、师:这两张纸的材料和大小都一样,跨度都是12厘米,现在如果在纸的中间轻轻地放垫片,你们估计一下哪张纸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检验一下,以碰到这个面为标准。请数好。 3、相同材料和大小的纸,哪种形状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4、现在你的脑海中冒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你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5、刚才大家只关注纸能承受几颗垫片,忽略了它在承

ppt倒计时器的制作

ppt倒计时器的制作(flash法) 制作方法: 在ppt文档中插入flash倒计时器,如果倒计时器在全ppt文档中计时,就将flash倒计时器插入PPT的母版中。有关ppt文档插入flash文件,请参考《》flash倒计时器制作步骤(5步): 1、启动flash 软件,创建空白文档,设置舞台大小(280×120),背景颜色(白色)。单击工具面板中的“文本工具”,在舞台上输入文字“00:00:00”;选中文字,打开“属性面板”,设置字体(黑体)、字号(65)、颜色(黑色);点击文字属性的下拉菜单,选中“动态文本”(这一点非常关键,动态文本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来随时改变显示的文字),在“变量”一栏(右下角红色框的部分)中输入“szsz”(这是为这个动态文本起个名字,一边将来我们在程序中调用)。锁住图层1。 2、新建一图层(图层2),单击菜单中的【窗口】-【其它面板】-【公用库】-【按钮】,打开公用按钮库,选择三个适当的按钮拖到舞台上,分别为开始按钮(点击开始到计时)、暂停按钮(点击暂停倒计时,再点击开始按钮后,又从暂停的时间开始倒计时)、停止按钮(点击停止倒计时,时间恢复到设定的时间)。 3、新建一图层(图层3),分别在第1、2、3帧处插入三个空白关键帧。在第1帧加入如下脚本代码(后面的说明可以不要): stop(); szsz = "02:30:00"; '这里是倒计时的时间,根据需要修改。 szsz8 = 9000; '倒计时的秒数。在第2帧加入如下脚本代码(后面的说明可以不要): time = new Date(); seconds1 = time.getTime(); countdown = szsz8; 在第3帧加入如下脚本代码(后面的说明可以不要):stop(); hs1 = setInterval( showTime, 100 ); function showTime() { time = new Date(); seconds2 = time.getTime(); nnn0 = seconds2-seconds1; nnn = countdown-Math.round(nnn0/1000); var hour = Math.floor(nnn/3600); if (hour<10) { hour0 = "0"+hour; } else { hour0 = hour; var minute = Math.floor((nnn-Math.floor(nnn/3600)*3600)/60); if (minute<10) { minute0 = "0"+minute; } else { minute0 = minute; var second = Math.round(nnn-Math.floor(nnn/60)*60);

人教版小学科学 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哪杯水多”是本册教材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其中“哪杯水多”一课排在本单元的第5课。编排意图是:要求学生尝试着把前三课所学到的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在本课中综合运用,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运用工具测量比运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四课已学习了感官观察、工具观察、科学分类等基本科学探究方法,所以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们把本课重点设立为“如何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方案来探究哪杯水多”,以帮助学生把已学知识和方法在本课中大胆迁移、灵活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储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用感官观察更准确。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能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通知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三)情感目标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体验测量的科学方法及其准确性,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在探究中受到科学启蒙教育。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设计不同的方案探究哪杯水多。 (二)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 每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块抹布。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PPT计时器的制作方法

在大家PPT演讲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因为把握不好时间而尴尬呢? PPT计时器的实现可以帮你轻松搞定这些小问题!但大家查询网上的资源不是叫你用VBA技术去搞就是编代码,现在PPT教程网给大家推荐两种简单快捷的PPT计时器的实现方法,看招了。 小提示:以下的方法都是在WPS软件中实现的(国产的office),但方法也通用于微软的PPT。 方法一:嵌入Flash计时动画 1、准备好一个Flash计时动画,打开PPT文件后,依次单击视图菜单下的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 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再单击插入菜单下的Flash命令。 在弹出的插入Flash动画对话框中找到想要嵌入的动画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插入动画(最后可提供下载这些计时器flash动画)。 2、选中插入的Flash动画,将鼠标移到周围的控制点上按下左键拖动,调整动画的大小并将其拖放到幻灯片的右上角后,关闭幻灯片母版视图。 3、按下F5键放映演示文稿,即可利用嵌入的Flash动画掌握教学时间。 方法二:插入页眉页脚 1、打开课件文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单击视图菜单下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在弹出的页眉和页脚对话框中,勾选日期和时间复选项后,再选中自动更新单选项,单击该选项下方文本框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中8:40。 2、单击全部应用按钮关闭对话框后,选中母版左下角的<日期/时间;文本框,调整字体、字号、文字颜色并将文本的对齐方式设为右对齐后,将其拖放到幻灯片的右上角。 3、退出幻灯片母版视图,按下F5键放映演示文稿,即可通过幻灯片右上角显示的时间把握教学进度。

大家可以试一下,下面附上计时器制作时所要用到的素材。 另外有些朋友喜欢用VBA技术的,这样觉得技术更高人一等,哈哈,所以献上自己多年来搜集的一些比较好的PPT计时器,一共有三个,大家可以下载后慢慢研究,定对你的PPT 制作有相当给力的提高。 注: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三联电脑教程栏目,三联电脑办公群:189034526欢迎你的加入

小学科学教案《种子》教学设计

《种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一些植物的种子,但对于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还是不甚明了。在本课中根据科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新理念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从辨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开始激发学生对种子的探究兴趣;然后设计了被虫蛀过的种子和比较完整的种子的对比观察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但并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入手,得到一个科学的推测: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经过科学严谨的对比,学生会发现没有被虫蛀过的种子能发芽和种子的结构完整与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样活动内容就自然地进入到观察种子的基本结构上来。植物学家早已对种子的胚的各部分命名,教师只需一一介绍即可,而学生在小学阶段也仅记住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由种皮和胚构成及知道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构成即可。根据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应该灵活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因此,在本课上对教材作了一个改动调整。即把被虫蛀的种子和未被虫蛀的种子的萌发实验活动放在了课后进行探究,而改为一个科学的对比推测活动(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得到了科学的推论(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这个科学推测活动在课堂上是很容易操作的,而这个科学的推论在课后也容易得到验证,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了“任务驱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条件(内部条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从对比活动中领悟到种子结构的完整与萌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2、能从活动中推论出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来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2、了解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初步体会植物的一些奥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见到的一些植物,比方说花草树木,它们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关于种子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你能说出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吗?(出示种子幻灯图片:葵花子、花生仁、黄豆、苦瓜仁、绿豆、南瓜子和龙眼仁。) 2、引导学生一一辨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对两种豆种子的比较,推测哪些种子能发芽,说出理由。 师:现在,老师发给大家一颗种子(被虫蛀过的种子),每俩人一粒(每桌一粒),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颗种子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发现。) (出示幻灯图片:被虫蛀过的种子) 师:大家刚才观察到的种子大概是这个样子。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发现。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绍兴嵊州市剡山小学王芳 教材分析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第八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认识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接着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30次的简易摆钟。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摆动30次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小组一个齿轮、齿轮操纵器、摆锤、支轴、垂体、绳子、固定夹、支架、钟面、指针、螺帽、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出示机械摆钟图片。

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哪些主要部件? 2.小结。 刚才我们看到了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和垂体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 二、理解摆钟工作原理 1.播放摆钟工作的视频。 2.你看到了摆钟是怎样工作的? 3.出示示意图。逐一介绍垂体、摆锤、齿轮、齿轮操纵器、支轴 4.出示模型,教师演示组装。 将它们组装起来试试看,好吗?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我们先来看看温馨提示: 6.领取材料,开始组装,理解原理。 7.汇报交流。 你发现摆钟是如何运作的?是哪些部件在起作用?再适时提出:垂体、齿轮操纵器有什么作用? 8.小结。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怎样做使它更像摆钟?你觉得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钟面和指针。 2.讨论钟面、指针摆放的位置并安装。 3.统一测试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能摆动几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即摆锤摆动带动齿轮操纵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同时垂体又在为齿轮产生动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机械钟表的原理,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 2.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进步。 3.在体验研究计时器带来的乐趣和收获的同时,认识到科学知识必须与工程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探究摆锤计时器的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硬鞋盒一个、塑料笔盖两个、锥子一个、铁钉两个、榔头、强力双面胶若干、502一瓶、木条两根、棉线若干、螺母两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复习提问:怎样调节钟摆的摆动快慢? 生(预测):将易拉罐底部薄片在木杆上上下移动,调节摆长的长短。 师:要把这个钟摆做成摆钟,你们觉得还需要什么? 生(预测):我觉得还需要钟面,装上时针和分针。 师:钟摆的摆动怎样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 生(预测):装齿轮。 师:你能具体说说嘛? 生(预测):我觉得至少需要两个齿轮,一个齿轮和另外一个齿轮契合,装上时分

针,钟摆的摆动带动另外一个齿轮的转动,另外一个齿轮再带动这个齿轮的转动。 师:你回答得很不错。这节课,我们用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起来解开摆钟内部的秘密。板书课题: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1.结构 师出示垂体时钟的简易模型(图片): 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师生结合书本资料,一起认识模型的结构: 2.工作原理: ①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②摆锤摆到最左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 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 ③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 齿轮。 (齿与齿之间是一格,长、短针能使齿轮每次只能前进一格。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格数和齿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2.练习 摆锤 短针 垂体 齿轮 长针 齿轮操纵器

最新小学科学优秀教案设计

推荐参加“2008年全国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材料之一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 江门市江海区江南小学徐爱娥 一、概述 《唤醒种子里的生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需要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它是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子叶的作用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及成因。 2、能力培养目标: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参与学习的是五年级学生,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一定的感知。同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动手实验能力不断在加强,对生活中隐含科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分析能力还不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法、分析法、猜想——探究法等方法组织教学。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阐明本课的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为什么发芽和不发芽的成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并引深讨论种子发芽的其他外界条件,最后通过小结进行课后延伸学习。 六、教学准备 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一个花盆、课件、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课前,在课室实验角摆放三个各装有泥土和10粒菜豆种子的杯子(分男、女两组),安排学生轮流每天按课本实验要求去实验,全班同学每天用课间时间去观察,并做好记录。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种子的经历”片段。 许许多多的种子存放在仓库里(寂寞的表述),经过农民伯伯的播种,种子种到了地里生根、发芽(快乐的表述)。 师: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里不发芽,种到地里种子就会发芽?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吗? 生:想!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唤醒种子里的生命”的奥秘,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二)收集实验情况,探究成因。 1、由实验情况,引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在实验角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同学们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请同学们说说实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衢州江山市中山小学姜志强 一、教材分析 “时间的测量”这一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应该在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要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教材里安排学生观察摆钟如何工作并制作一个简易摆钟,是要让学生体会摆的等时性这一科学原理必须通过机械技术才能让它发挥计时的作用,学生在研究制作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摆钟内部的构造 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机械摆钟的基础工作原理,并小组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 教师:机械摆钟部件、自制一分钟简易摆钟成品、课件。

小组:一分钟简易摆钟组件套装。 教学过程: 1、回顾计时器发展史,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主要活动:观看课件,倾听讲解。 主要引导语:古代的这些计时器都是利用一些物体有规律的运动来计量时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时间的精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摆钟从发明到现在已经延续使用了快四个世纪,说明它的准确性能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我们已经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30次的摆,那么摆钟是怎样利用这样的摆来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快慢转动的呢? 2、观察摆钟的齿轮操纵器 主要活动:观察摆钟内部构造,认识齿轮及齿轮操纵器。 通过观察实物及课件,知道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转动的原理。 主要引导语:让我们拆开摆钟,看个究竟吧! 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摆锤和齿轮操纵器是如何协同运作的呢? 3、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主要活动:观察成品,讨论制作注意点。 分小组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给计时器装上指针和钟面。 交流展示。 主要引导语:同学们知道了摆钟是怎么工作的了,那想不想也来做个简易摆钟呢?我们需要哪些部件? 齿轮的齿数取多少个合适呢? 要让这些部件灵活谐调地运作起来,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怎么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时间呢?看来我们还得给这个一分钟计 时器装上指针和刻度。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学 《了解空气》教学 湄江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 知与技能: 通,使学生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要占据空。 程与方法: 1.引学生典型的科学探究程。 2.能提出,并通思方案。 情感度价: 注重事,敢于提出不同解,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作、明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引学生通不同的探究思路得知,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要占据空。 2、点:通、手,培养学生明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 1、教准:水槽、球、塑料瓶、塑料杯、石、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水槽、水、杯、、塑料杯、餐巾、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 等 四、教学程: (一)、入新 在老一瓶水要倒到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法怎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 斗??) 好,我就用漏斗一,(教演示)你什么象(水不能很好地倒入瓶中)是怎么回 事呢 你猜猜看水什么倒不去了呢[里面有空气 ]你看了 [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呢吧,我就用 今天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好] 。引出: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 [ 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水会满出来 ]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 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空气要占据空间 )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学科性: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育性:1、让学生知道造纸术是我的四大发明之一,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创新性: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用废报纸来造一张纸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材简析】 “时间的测量”这一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认识和“创造”(制作)各种计时工具的原理和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关系的理解。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教材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齿轮操纵器。学生通过观察齿轮操纵器,探究垂体摆钟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材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机械工程设计制作的魅力。而现有的唯一教具(由“杭州新地科教器材有限公司”研发)在设计时存在一定缺陷:1、齿轮齿数是34个;2、线逆时针绕(指针逆时针转)计时器才能正常运行,不符合实际。 如果渗透工程设计的理念,研发出不同材料的新教具,使用时除了了解结构原理,还需注意:1、齿轮操纵器与齿轮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2、长针与短针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3、齿轮转动方向;4、摆锤与垂体的重量比;5、计时器放置角度是否水平等。五年级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时间里突破这些难点,制作出一个精准的一分钟摆锤计时器。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有规律,可以利用日晷计时;水流有一定的速度,可以借助水钟计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事物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计时。但是时钟通常都是用指针计时,更直观地展示时间变化。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如何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整节课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制作一个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体会到制作精准计时器的不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