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煤柱开采模式研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保护煤柱的设计》PPT课件

《保护煤柱的设计》PPT课件
一般建筑物低于Ⅰ级损坏(裂缝宽度小于 4mm)。砖石结构房屋的临界变形值为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22
4.保护煤柱的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23
4.保护煤柱的设计
什么叫松散层移动角?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24
4.保护煤柱的设计
松散层移动角----用基岩移动角自采空区边界划线和基岩松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18
4.保护煤柱的设计
留设煤柱而呆滞的煤量Q为: Q A m cos
式中, ----煤层的倾角; A----平面图上保护煤柱的面积 ----煤的质量密度 m----煤层厚度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19
4.保护煤柱的设计
掌握几个概念: ➢松散层移动角 ➢移动角 ➢围护带
1.1 概述 1.2 垂直断面法 1.3 垂线法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3
4.保护煤柱的设计
上一节所讲内容回顾
知识点一: 留设保护煤柱的目的 知识点二: 保护煤柱的定义 知识点三: 留设保护煤柱的优缺点 知识点四: 设计保护煤柱的必要性
精选课件ppt
矿山开采沉陷学 4
4.保护煤柱的设计
上一节所讲内容回顾
高炉、焦化炉,220KV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 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 煤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构)筑物;办公楼,医院,学 校,剧院,百货大楼,二级火车站,长度大于20m的两层楼房和三层以 上多层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支线;架空索道,电视塔及 其转播塔
无吊车设备的砖木结构工业厂房,三、四级火车站,砖木、砖混结构平 房或变形缝区段小于20m的二层楼房,村庄砖瓦民房;高压输电线路杆 塔,钢瓦斯管道等

煤矿开采方法ppt课件

煤矿开采方法ppt课件
平行作业,实现高产高效 (4)放煤口位置较高,丢煤多,采出率较低,煤尘
较大 (5)后输送机放在支架底座上,后部空间有限,造
成大块煤通过困难,移架阻力大 (6)掩护梁不能摆动,二次破煤能力差
第二节 放顶煤开采的支护设备
• 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FZ3000-15/30 型放顶煤支架)
1
2
3 45
6
第五节 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技术 发展展望
一、综放开采的技术经济优势
近年来综放开采之所以成为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重 要技术途径,是因为这种采煤方法不但符合我国国情(厚煤层 产量占煤炭总量的41%),而且较厚煤层分层开采和单一煤层 综采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1、适应性强 综放开采实现了缓倾斜特厚煤层的一次采全厚开 采和急倾斜特厚煤层的水平分段开采,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较分层综采和单一煤层综采更强。适应于煤层厚度变化大、 顶底板起伏不平、断层构造多以及其他地质条件变化的不稳 定煤层。
• 采煤机割煤:破煤和装煤 • 移架:维护端面稳定用前探梁及时支护,后移架 • 推移前部输送机:推移时保证输送机弯曲长度大于15m • 移后输送机:把后输送机移到规定位置 • 放顶煤:打开放煤口放顶煤(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
处理碎煤成拱、大块煤堵口、顶煤过硬 采煤机割煤→移架及时支护→推移前部输送机→拉后部输送 机→打开放煤口放顶煤。
5、根据顶煤的变形和破坏发展规律,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将 煤划分为四个破坏区,依次为:完整区、破坏发展区、裂 隙发育区、垮落破碎区。
第三节 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及顶煤破 碎机理
A
BC D
顶板破坏区 A --完整区 B 破坏发展区 C 裂隙发育区 D 垮落破碎区
第四节 放顶煤采煤工艺
一、放顶煤综采主要工艺过程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2024版《采煤概论》经典课件

《采煤概论》经典课件•采煤概述•采煤地质基础•采煤方法与工艺•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与运输•煤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采煤概述01采煤的定义与意义采煤定义采煤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和技术手段,从地下煤层中开采出煤炭资源的过程。

采煤意义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采煤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推动工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采煤的历史与发展古代采煤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煤炭作为燃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煤技术逐渐发展,出现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方式。

现代采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现代采煤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采煤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采煤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大类。

其中,地下开采又可细分为房柱式开采、长壁式开采等多种方法。

特点不同采煤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例如,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资源回收率高等优点,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较大;地下开采则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投资大、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

采煤地质基础02阐述煤田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环境、成煤物质来源、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等。

煤田的形成煤田构造特征煤田勘探方法详细介绍煤田的构造形态、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以及它们对煤层赋存的影响。

介绍煤田勘探的常用方法,如地质填图、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及勘探成果的表达方式。

030201煤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的厚度和稳定性阐述煤层的厚度变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如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

煤层的结构和构造详细介绍煤层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结核等,以及它们对采煤工艺的影响。

煤层的顶底板条件分析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等条件,以及它们对采煤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阐述矿井充水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如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矿井充水因素介绍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步骤,包括水文地质勘探、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涌水量计算等。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PPT课件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PPT课件

主要参考书
• 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建筑物、水体、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 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6
• 朱银昌.陈庆禄.张铁岗.难采复杂煤 层的开采.北京等: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8.1
• 何国清.杨伦.凌娣等.矿山开采沉陷 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4
垮落带 上部岩块下滑或滚动
上部继续离层、断裂、 破碎和垮落, 下部垮落带高度较小。
(b)
断裂带
上大下小,上部的轮廓大致呈抛物线,与采空 区边界齐或略偏外。
m li
H H
(3)=5590
岩块滚动下滑,迅速充填 下部,
上部,边界煤柱片帮、碎 裂、抽冒,
垮落带和断裂带上边缘急 剧向上发展,大大超出 上边界
Hd
10M 0 h7.3 7.5h293
注: h—区段或分段垂高,m;M—煤层法线厚度,m。
近距离煤层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
h H 2k
Hd
层间距大于下煤层
开采形成的垮落带
高度
M1
上下煤层的垮落带
M2
高度不重合,而断
裂带高度可能重合
上下煤层的断裂带最大高度可按近距离上下煤层的厚度 分别计算,取其中标高值大者作为两层煤的断裂带高度;
煤层倾角对两带的影响
倾角小于35时,岩块就地堆积。垮落带和 断裂带上边界离煤层的高度基本上是相 等
倾角35 54时,垮落岩块下滑。 倾角大于54时,岩块下滚,下部垮落的发
展很小,上部发展很高
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对两带的影响
一次采全高或分层初次开采时,两带高度 与采高呈近似直线关系
分层或近距离煤层群重复开采,两带高度 随分层次数增加而递减

ZYKC201144-煤矿开采方法-电子教案PPT文档

ZYKC201144-煤矿开采方法-电子教案PPT文档
第二水平…… (3)矿井生产中,常把运输大巷所在的水平称运
输水平;回风大巷所在的水平称回风水平。
开采水平(简称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阶 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既包括一个水平,又包括所服务的阶段
第二节阶段内再划分
1、采区式划分 采区与区段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
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每一块叫一个采区。 采区斜长=阶段斜长(可达1000m) 采区走向=400m~5000m 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上部有区段回风输平巷 区段平巷与采区的斜巷相连(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 2、分段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不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斜方向将煤 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 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 种划分称为分段式。采煤工作面沿走向由井田中央 向井田边界连续推进,或者由井田边界向井田中央 连续推进。
第三节煤液化
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 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 和间接液化两大类。直接液化意味着碳化和氢 化
第一节基本概念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 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 称为矿区 对煤田划分的矿区,根据规划有计划的建井 进行开发生产过程,称矿区开发。
开采利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 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煤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产品。
建国以后,采煤方法的发展过程:
1949年——1952年:恢复时期; 1953年——1957年:采煤方法改革,长壁式为主占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ppt采煤部分课件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ppt采煤部分课件
一、采煤部分修订后的主要变化
采煤标准化评分表修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修改中,结合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新款,补充完善了相关内容:如(1)在工作要求的基础管理中提出“有批准的采(盘)区设计,采(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规程》第95条内容;(2)标准支护材料项“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期限超过8个月后,要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 《规程》第100条内容;(3)标准机电设备带式输送机项“上运带式输送机装设防逆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带式输送机应装设软制动装置且必须装设防超速保护装置” 《规程》第374条内容;(4)增加了管理制度一项“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其他制度《规程》第4条内容;等等。
【解读】1.作业规程是指导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基础性文件,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煤炭企业应根据本矿区、本企业的开采条件和工艺水平,制定适合本企业技术管理特点的作业规程编制细则,指导基层作业规程的编制工作。作业规程应在采煤工作面试生产10天前审批完毕并贯彻到每个职工,试生产前考试完毕并签字留存。2.作业规程的复审是确保作业规程能否有效指导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是否需要及时增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作业规程的复审每2个月至少1次。当工作面开采条件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复审,并根据复审情况决定是否编写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五、煤矿采煤标准化评分表(一、基础管理—管理制度 3分)
(三)采煤机械化(2分)采煤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
【解读】综采机械化程度直接反映了矿井的工艺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程度。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是煤矿的主要发展方向。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就达100%,否则就是零。这项是对工作面的考评,不是对企业的考评
二、工作要求(风险管控)
5.文明生产(1)作业场所卫生整洁,照明符合规定;(2)工具、材料等摆放整齐,管线吊挂规范,图牌板内容齐全、准确、清晰。

小青煤矿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

小青煤矿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

小青煤矿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发表时间:2019-07-02T10:46:25.7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刘明辉[导读] 通过无煤柱开采相关技术在该工作面的应用,在铁法煤田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无煤柱开采的新路,为以后类似煤层的无煤柱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铁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辽宁调兵山 112700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无煤柱开采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对铁煤集团公司小青矿E1403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分析,指出了在该工作面试用无煤柱开采技术的可行性,通过无煤柱开采相关技术在该工作面的应用,在铁法煤田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无煤柱开采的新路,为以后类似煤层的无煤柱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煤柱开采技术;小青矿应用;效果分析1 无煤柱开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 无煤柱开采成巷技术国外许多产煤国家大体都推行和应用了无煤柱开采技术,英国是以长壁式开采为主的国家,在1987年以前,前进式长壁采煤工作面占全国总采煤工作面的70%。

由于采煤是前进式的,就必然推行无煤柱开采,采用沿空留巷方法;联邦德国时期无煤柱开采主要采用沿空留巷方法;俄罗斯近几年来,在高沼气和自然发火的厚煤层中推行无煤柱开采,取得很好的效果;波兰无煤柱开采应用较多的是沿空留巷,在高沼气和易自燃厚煤层中普遍推行无煤柱开采,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无煤柱开采一般可使采区回采率提高10%~20%,有的甚至提高25%~30%。

总之,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的巷内支护承载能力、防漏风、防火、防有害气体等技术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解决办法。

1.2 无煤柱开采通风技术目前我国采煤工作面大多采用U型通风系统,其优点是系统简单、经济,缺点是高浓度瓦斯集中汇流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产生瓦斯浓度超限危险区。

无煤柱留巷“二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很好地解决了U型通风方式的弊端,有利于深部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采煤工艺与采煤方法ppt课件

采煤工艺与采煤方法ppt课件
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 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 程。
• 基本工序: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9
Logo
2.2采煤方法的分类
旱 采






10
壁式体系
柱式体系 柱式体系
整层开采
分层开采 整层开采 整层开采
单一长壁 放顶煤
走向长壁 倾斜长壁
掩护支架 倾斜分层 水平分层
走向长壁 倾斜长壁
斜切分层 水平分段放顶煤
房式 房柱式 倾斜短壁式 走向短壁式
垮落 刀柱 下行垮落 上行充填
Logo
2.2.1 采煤方法分类
• 按工作面推进方向与煤层走
向的关系分: 走向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2 3
1
(a)
( a) 走向长壁, ( b) 倾斜长壁(仰
LZ
2 1
(a)
31
Logo
3.4.3 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 分组间隔交错式移架:
支架分组,每组23 架,组内顺序前移, 组间平行作业。 移架快,移架质量不 易保证,要求顶板较 稳定。
2
1
2
2LZ
(b)
3 LZ
1
1
2
1
1
2
1
2
3
1
2
3
2
3
3
(c)
32
Logo
3.4.3 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 成组整体顺序式移架:
27
Logo
3.4.1 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
• 综采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A. 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Y型通风方案的实施)
(3)存在的问题
①认识问题(安全高效开采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其理论基
础和技术保证存在疑虑)
②开采设计决策和实施管理缺乏矿压控制理论的指导
③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和装备体系有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
2019/10/24
10 10
(4)发展方向
①加强矿压理论指导、完善灾害设计理论和技术体系
②重点突破高强度、低成本充填材料制备技术和严实封闭老塘
③研究方法
以现场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分析研究,实验室凝石技术实践研究和生产现
201场9/应10/用24案例考察总结分析相结合。
11 11
2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刻的揭示深部(高应力)条件 下原煤柱护巷开采模式的事故灾害根源及两种开采模式事 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灾害实现的条件方面的重大差异,突 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认识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的优越 性,从理论上揭示和解释当前无煤柱开采模式应用实践中 出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在以重大事故灾害控制为主要目 标的“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指导下,解决针对具体 煤层条件无煤柱充填最优开采方案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 是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推广应用的基础。
2019/10/24
8 8
1.4无煤柱开采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现状,以及发展方 向
(1)发展历史
开始是从减少巷道的掘进维护工作量出发,没有明确和突出重大
事故控制的目标。工程实践首先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开始。我
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使用,都因“高水材料”的强度、耐久
性不足、充填工艺落后、巷道维护困难而没有得到推广。进入21世纪
②煤炭资源开采在我国能源结构比重中超过60%的局面
将长期存在
2019/10/24
2 2
(2)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威胁民生,影响国家形象
①2009年工亡人数超过3000人,是美国的100倍;
②顶板、瓦斯、冲击地压和水害等重大灾害事故,没有
从根本上(即靠科学理论指导,靠科学技术手段预测和控制
)得到控制。
(4)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和环境控制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①深化“以岩层运动和支承压力分布为核心”的实用采矿工 程理论研究,以此为基础,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决策和实 施管理的信息化(在可靠的地理地质信息和不同开采方案条 件下的覆岩运动和支承压力分布等动态信息基础上决策)、 智能化(在正确的采矿理论和相关结构模型建设的基础上决 策)和可视化(形象化图表输出决策结果);
的充填墙体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5)无煤柱开采模式目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①目的
深化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意义及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为现 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②研究内容
a 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建设和环境灾害控制的理论和工程实践基础
b 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建设中的采空区充填技术、充填材料制备技
术的理论实践和工程应用实践基础
无煤柱绿色安全开采 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研究院
宋振骐 教授
2011年05月
1
1 无煤柱开采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1.1无煤柱安全高效开采模式研究的紧迫性
(1)煤炭资源开采是我国能源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可
以说是重中之重
①煤炭资源丰富
a 已探明的可采储量超过万亿吨 b 远景储量超过4万亿吨,是除美国之外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 家
,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全国煤矿在采掘工
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震惊全国。全国煤矿在党中
央关怀下,全力探索在从根本上控制重大瓦斯事故开采技术创新之路
的实施中,“淮煤集团”坚持依靠科技,采用综采放顶煤等先进技术
,从20世纪90年代瓦斯事故多发、安全威胁严重的阴影中走出来,成
②采用以井下矸石为主体的高强度材料充填采空区,实现 无煤柱控制开采沉陷和相关环境灾害;
③采用凝石技术,实现井下矸石等伴生资源与电厂粉煤灰 等高能工程废弃物的组合,生成高强度充填材料的目标,为矿 井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做出贡献。
2019/10/24
6 6
1.3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的优越性
(1)资源高效益的利用
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典范。
2019/10/24
9 9
以此为基础,在21世纪初开始在实现充填材料更新、充填工艺及装备
机械化的基础上,成功的采用了沿空留巷,实现了煤与瓦斯同采,把
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取得的成果
①避免了在高应力区掘巷引发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事故;
②解决了回采工作面推进上隅角瓦斯积聚引发的瓦斯爆炸
(3)“节能减排”开采环境灾害控制研究形势紧迫
①工程废弃物污染环境 ②开采沉陷灾害严重
a 水资源流失 b 耕地用地损失 c 建筑物破坏
2019/10/24
3 3
③煤炭开采回收率低,资源损失比例过大
a 护巷煤柱损失(比例超过20%) b “三下”压煤损失(比例超过30%) c 承压水上开采损失(比例超过10%)
2019/10/24
4 4
②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当前要把85%的中 小型矿井作为突破的重点); ③寻求新的开采模式——无煤柱充填开采,解决煤矿瓦斯、 冲击地压、水害等重大事故灾害和环境灾害控制,以及“节 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问题。
总之,由于开采方法不对,开采模式不当,我国 煤炭资源回收率50%都不到。因此减少新建矿井和 现采煤矿开采损失,以及回收已采矿井呆滞煤炭的 研究必须加紧进行。
①最大限度的采出煤炭资源
a 无护巷煤柱开采 b 三下煤炭资源开采
②煤炭生产过程中伴生物(岩石,高岭土,油母页岩)和
工程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利用。
(2)最大限度的控制瓦斯、冲击地压、火灾等重大事故
①最大限度的避免无煤柱护巷开采方案在构造应力场及采
动应力场掘进和维护巷道引发的瓦斯煤层突出、冲击地压、
护巷煤柱自然发火引发的火灾及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灾害。
2019/10/24
7 7
②为井下超前抽放接续工作面瓦斯及老塘瓦斯创造条件。
(3)降低煤巷掘进和维护费用(特别是在高应力区掘进 和维护巷道期间采用高强度支护多次返修的高昂费用) 以及高应力区掘进、维护巷道造成的顶板事故。 (4)开采环境灾害控制
①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实现无污染矿井建设目标; ②工程废弃物强化充填材料控制沉陷灾害
2019/10/24
5 5
1.2无煤柱充填开采模式的内涵
无煤柱以矸石为主体的高强材料充填,绿色高效安全开采 模式建立在最充分的利用地球资源,最大限度的控制和保护人 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的无煤柱 充填安全高效开采模式的技术内涵包括:
①采用以井下矸石为主体的高强度材料充填护巷,实现无 煤柱安全高效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