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自由与奴役的信仰与救赎

《出埃及记》:自由与奴役的信仰与救赎1. 引言1.1 概述《出埃及记》是圣经中的一本重要篇章,讲述了犹太人从埃及奴役中获得自由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关于信仰、奥义和救赎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探讨这个古老故事背后隐藏的信仰与奴役之间的斗争,以及通过信仰和勇气实现救赎。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出埃及记:自由与奴役的起源、自由与奴役的信仰之斗争、救赎的启示与教训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对《出埃及记》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深入探究犹太人在埃及奴役生活中所经历的困境。
随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摩西与法老之间的对抗以及犹太人面临神忠诚度考验时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我们会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并希望能引发读者对自由、信仰和勇气等问题进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出埃及记》的分析,探索信仰、奴役和自由的深层含义,并从中汲取救赎的启示与教训。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理解信仰与奴役之间的斗争,并认识到坚定的信仰和勇气可以带来自由和拯救。
此外,本文也希望能够鼓励读者在面对压迫和困境时,保持耐心、信心并勇敢地反抗。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读者思考,并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一些行动建议,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救赎。
---注:以上内容为普通文本格式。
2. 出埃及记:自由与奴役的起源2.1 背景介绍《出埃及记》是圣经中的一本重要书籍,描述了犹太人从埃及奴役中获得自由的故事。
该故事发生在约公元前13世纪,当时以色列人被埃及法老奴役长达400年之久。
这段历史对于理解自由、信仰和救赎的概念至关重要。
2.2 犹太人在埃及的奴役生活犹太人在埃及生活期间经历了残酷而艰辛的奴隶生活。
他们被迫从事艰苦劳动,遭受虐待和压迫。
然而,即使身处困境,犹太人并未失去对上帝的信仰和盼望自由的渴望。
2.3 摩西的诞生与召命摩西是一个犹太人婴儿,在法老下令屠杀所有犹太男婴时幸运地被他的母亲放在尼罗河中。
他被一个法老宫廷里的女子收养并抚养长大,后来发现了自己的犹太身份。
《《出埃及记》中的信仰与解放:古代希伯来人的苦难与希望》

《《出埃及记》中的信仰与解放:古代希伯来人的苦难与希望》1. 引言1.1 概述《出埃及记》是圣经中的一本重要书卷,以其叙述古代希伯来人从埃及奴隶身份中解放出来的故事而闻名。
这部书呈现了希伯来人在苦难和希望之间徘徊的历程,以及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和与之相关的解放。
本文旨在分析《出埃及记》中所体现的古代希伯来人面临的苦难与希望,并探讨他们对解放和信仰的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回顾《出埃及记》中古代希伯来人所经历的苦难,包括他们作为奴隶生活在埃及以及逃离奴役之路。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研究希伯来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仰,揭示他们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信心并期待上帝的拯救。
第四部分将深入探讨《出埃及记》中所呈现的信仰与解放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上帝通过摩西施行奇迹解救希伯来人的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出埃及记》中的主题和教训,并探讨古代希伯来人经历的苦难与希望对今天个人和社会的启示,以及信仰和解放之间的关系。
1.3 目的本文旨在从历史和宗教角度深入剖析《出埃及记》中所展现的古代希伯来人苦难与希望的故事。
通过研究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信仰,以及上帝通过摩西实施奇迹解救他们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文本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
同时,本文还旨在探索古代历史与当今社会之间存在的共通点,以及个人信仰与自由解放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我们将提供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出埃及记》中信仰与解放主题重要性的视角。
2. 出埃及记中的古代希伯来人的苦难与希望:出埃及记是圣经中的一卷,讲述了希伯来人在埃及奴役下的苦难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仰。
2.1 出埃及的背景和奴隶身份:在出埃及记中,描述了希伯来人作为奴隶生活在古埃及社会中。
在长时间的奴役下,他们遭受着沉重的劳动负担和不公正待遇。
他们被迫屈服于法老和埃及社会,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2.2 希伯来人的苦难与逃离奴役:然而,尽管面临着巨大的苦难,希伯来人没有失去对自由的渴望。
出埃及记 第11章 新

第十一章綱要(共2頁)
預告被催趕及預備 (1)
計畫第十災:擊殺在埃及地頭生的 (2)
我們需要為著神的主宰權柄敬拜祂。
我們應當說:『主,為著你的主宰權柄,我敬拜你,因你的主宰權柄反映出你的憐憫。
主,我既軟弱又有罪,有時候甚至是悖逆的。
但是主,我感謝你,我的心已被軟化,總是願意悔改。
主,我感謝你給我這樣一顆柔軟的心。
』
如果你不知道應當為著神的主宰權柄敬拜祂,你也許還不認識祂對你的憐憫。
但如果你知道神的主宰權柄,你會為著祂的憐憫感謝祂。
你將察覺,連你來到教會的聚會中,也是在神主宰的憐憫之下。
想一想多少人被罪惡的事或世界的事所纔累。
但我們渴望在主的同在中聚集一起,聽祂的話語,尋求祂的心意,並實行與祂合一。
這是照著神主宰的憐憫。
讚美神,我們在祂主宰的憐憫之下。
願意悔改就是主給我們的憐憫。
每天早晨我們都能有一個新的開始。
當我們花時間與祂同在,就會發覺我們犯了不少錯誤。
然後我們悔改、認罪,並經歷真正屬靈的潔淨,這是何等的憐憫!。
出埃及记律法

你看,这伤害了他就不用,就不用以眼还眼,也不用来赔什么东西。
但是,就要放他出去以自由。
为什么他不用赔偿他,因为他本身就是他的财产,他就没有再赔偿的道理。
他的财产坏了,他就把财产扔了,他就不要了,但是他也不会赔偿他什么东西,因为这是CC做的一个出发点,奴仆就是奴仆主的财产。
第27.然后后边还有一个,后边第28句,牛若或是女人,总是要用石头砸出。
如果你们看过其他的就会发现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上发出过用石头来砸死人有好多好多的事。
有时候是上帝直接命令说你们谁谁谁来用石头砸死那些不听违背命令的人。
这石头在这,也是一个习惯性的表达。
而且砸石头往往都出现在什么时候,往往都出现在整个以色列民族或者整个以色列群体非常非常关键的时候用石头来砸总解决掉非常非常关键的时候、解决掉非常非常关键的困难。
石头砸掉之后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就会有一个制的费用。
这是一个砸石头,却不可吃他的肉,牛的主人可算无罪,倘若那牛速来是促人的,就要用石头砸死那牛。
牛乳也必致死。
我们看他前边第32句,银子三十个,银子我们看古代的古装戏好多好多都差不多有好多银两,银两在不是硬币,硬币、硬币在中国出现是什么时候的事。
在以色列出现也不早,当他们叙述来赔他们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有人会质疑那个时候以色列还没有还没有钱币呢他们怎么用钱来赔偿呢?那这个没关系,那这个也没有关系,即使没有硬币,硬币在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那个地域出现的是非常非常晚的时候一直得到四世纪左右,在这之前他们有好多好多表达,他们用来做钱财的引子,银子应该是他们那个时候的流通货币,流通货币相当于相当于流通货币的作用。
然后我们看第36,最后一句,有一个众人同样,人若知道这牛向来的触人的,主人就不把它拴着,就要以牛还牛。
在这个地方他们看着说牛,同样也是在讲过世伤害罪,即使和这个牛没什么关系。
那么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他们怎么办?故意伤害罪120页开头,打人已至打死的必要把他致死,人若不是,但是第13,人若不是杀人。
出埃及记

以牙还牙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白厅背叛了以色 列人,将先前的诺言置于脑后。为了讨好阿 拉伯人,英国军队开始纵容阿拉伯世界对犹 太人的迫害和掠夺。
再现辉煌
1947年,对犹太人是一个神圣的年份,在 这一年,一个毁灭了3000年的国度,在上 帝曾经答应赐给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土地上重新建立起来, 他就是“以色列”
越过约旦河
这一章主要讲了从19世纪初直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阶段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自发流向巴 勒斯坦的事件。还有二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 人的疯狂屠杀。
我们的土地
第一批犹太移民(1914~1917)来到了 以色列的土地上,他们在这里辛勤的耕耘, 将沙漠和沼泽变成肥沃的田地。伴随他们的 开垦,还有阿拉伯人的仇视与骚扰。
雄鹰展翅
作为全书的结尾,本章描述了在以色列建国 后的第一次中东战争。7万犹太军队在枪支 弹药全靠走私的条件下击退了80万阿拉伯 联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鸣谢
宝森®百科 宝森®知道 真善美电视台
楔子
现在的中东问题错综复杂,有一句话道破天机 “天堂的人才关注正义,人间只关注石油,而阿 拉伯人拥有石油。”于是,欧美列强们造成中东 地区的混乱并趁机分一杯羹。而如果想造成中东 混乱,最好的方法就是挑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 间的矛盾。这个方法屡试不爽,这是为什么呢?
《出埃及记》
(美)里昂·尤里斯
本书核心:将19世纪以来犹太人受到的苦难 和以色列的诞生以小说的形式,呈现给世人。 本书中描绘的的绝大部分事件都是真实的历 史并有档案记载的。但文中的人物名字皆为 虚构。
出埃及记第一篇

Ⅰ 掌管历史的神 Ⅱ 我是耶和华 Ⅲ 圣洁的神 Ⅳ 记念的神 Ⅴ 施行拯救的神
Ⅵ 审判的神 Ⅶ 怒气可以转离的神 Ⅷ 说话的神 Ⅸ 超越的神 Ⅹ 与自己子民同住的神
一,以色列在埃及茁长 二,在埃及受欺压的以色列 三,在埃及受尽压榨的以色列人 四。神对受苦的子民的保守 五,预备要离开埃及的心思 六,神按他的计划实行救赎 七,神负完备的责任
(1)神听见, (2)神记念, (3)神看顾, (4)神知道。
人对世界就是存着一个幻想,虽然世界给他们很多的苦, 但人对世界仍是存着幻想。所以神就容让人一直走到尽头,然后 神才开始工作。以后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出埃及,我们会一再的提 到他们的,他们一遇见难处就想回埃及。埃及对他们有那么深的 感情,埃及对他们有那么深的吸引。这些感情和吸引,如果没有 很彻底的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你叫他们怎么肯离开埃及呢!这就 是我们常常碰到一些人说:“信了耶稣不能搓麻将,那么我宁愿 搓麻将而不信耶稣。”这是同一个原则,是相同的一件事情。
主题 摩西撰写出埃及记的主要目的就是叙述
上帝奇妙地拯救祂的选民摆脱奴役,以及祂 仁慈地屈尊与他们立约。他们屡次的背信弃 义,以及地上最强大国家的反对,都无法阻挠 上帝对于他们的计划。这的故事值得青年人思考,能 巩固老年人的信心,要求我们今日信靠上帝 的领导,邀请我们谦卑地追随祂所指引的路。
所以,神就允许人走到尽头,走到人实在是再没有办法走 下去,走到一个地步,人认输了,人完全绝望了,在这一个时候, 神才显明祂的拯救。所以神容让这些事情一步一步的加深在祂的 子民身上。其实我们用不着看得太远,再过几章我们就可以看见, 当摩西回来说要领他们离开埃及,以色列人开始时是很欢喜,后 来就不甘心了。你们就看见人的天性是宁愿留在埃及受苦而不甘 心转到神的面前。所以在出埃及记的开头,好象神沉默在那里, 眼巴巴的看着祂的子民在受欺压,受苦,神一点动静都没有。为 什么?因为神知道人的本性,非到了人的尽头,人是不甘心回到 神的面前。
出埃及记第十三章

12.那时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 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 13.凡头生的驴、你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他的 颈项.凡你儿子中头生的都要赎出来。 14.日后、你的儿子问你说、这是甚么意思、你就说、耶和华 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 15.那时法老几乎不容我们去、耶和华就把埃及地所有头生的、 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杀了、因此我把一切头生的公牲畜献 给耶和华为祭、但将头生的儿子都赎出来。 16.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经文、因为耶和华用大 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
经文纲要(1~16接受救赎)
1.神晓谕摩西,以色列中头生的,都当分别为圣归神(1~2) 2.摩西指示百姓如何守无酵节(3~10) 3.摩西指示百姓凡头生的当归给神(11~16)
问题思考
1. 守除酵节、献头生牲畜、赎出长子这些条例有什么共通的目的? 2. 我们今天如何实践 13:9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纪念, 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 3. 我们今天如何实践 13:12 那时你要将一切头生的,并牲畜中头 生的,归给耶和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
出埃及记
——第十三章
上章回顾
【神的救赎】 一、逾越节的预备(1~28节) 1.神启示定逾越节之礼(1~14节) 2.神启示定无酵节之礼(15~20节) 3.摩西传言百姓如何守逾越节(21~28节) 二、逾越节那夜的光景(29~42节) 1.神击杀埃及地的长子(29~31节) 2.法老和埃及人催以色列人离开埃及(32~36节) 3.以色列人离开埃及(37~42节) 三、申明逾越节的条例(43~51节)
经文纲要(17~22神的引领)
1.神带领以色列人绕道而行(17~18) 2.摩西带着约瑟的骸骨同行(19~20) 3.神用云柱火柱引导百姓(21~22)
出埃及第一章注解和解释

出埃及第一章注解和解释
《出埃及记》第一章的注解和解释如下:
1. “以色列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
”这句话表明以色列人口众多,生机勃勃,并且势力逐渐强大,占领了那片土地。
这也暗示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生活逐渐变得困难,因为他们的人数增长迅速,超过了埃及人的控制能力。
2. “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
”这句话提到了雅各的子孙数量已经达到了七十人,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因为在这个数字之后,神对雅各说:“你的子孙将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这表明雅各的子孙将会成为一个大族。
3. “约瑟已经在埃及。
”这句话表明约瑟已经离开了迦南,前往埃及。
这也暗示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人数增长迅速,需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4. “约瑟和他的弟兄,并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这句话表明那一代的人,包括约瑟和他的弟兄们都已经去世了。
这也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5. “满了那地”指遍满歌珊地(创四十七6)。
这句话表明以色列人已经占领了那片土地,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
这也暗示了以色列人的生活逐渐变得稳定和平静。
总之,《出埃及记》第一章注解和解释主要围绕以色列
人在埃及的生活和人口增长展开。
这一章是整个出埃及故事的一个开端,为后续的故事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材二:坚守信念,走出苦海。
• 摩西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迫使法老妥协,以色列人终于结束了在埃及 的奴隶生涯,启程前往迦南。然而横亘在他们面前的还有更大的挑战:茫 茫的沙漠。这无数次令以色列人望而却步的恶魔,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间, 成了以色列人难以摆脱的梦魇。 • 与其说沙漠是最大的阻碍,倒不如说摇摆不定的信念拖了以色列人 的后腿。他们处在可怕的奴隶制度下,过着可怕却又相对舒适的城市生活; 如今他们自由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退缩不前。他们对能否自我创造新 生活,充满了犹疑与恐惧。抱怨、骚乱不断涌现,甚至有很多人试图逃回 埃及去。 • 但是摩西的信仰坚定不移,就是在他的坚持下,以色列人一步一步 坚定了信仰,终于走回了上帝许诺的“流奶与蜜之地”——迦南。
出品的一部动画片,由布伦达· 查普曼执导。 •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为故事蓝本。旨在以寓教 于乐的形式向人们传达《出埃及记》的精神理念。
•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这部动画来浅层次的挖掘一下《出埃 及记》的精神内涵,化用为素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
于是摩西就成为了上帝的使徒,担负 起拯救以色列人的大任。
《出埃及记》原是《旧约》中最重要的
一卷,讲述了以色列人同古代阿拉伯人 之间的矛盾起源。
其他部族
......
以实玛利
旧约中的种族谱系
阿拉伯 人先祖
流便
闪 族
以色列 人亦称 犹太人
亚伯 拉罕 部族 (希伯 来人)
雅各 (次子) 以撒 以扫 (长子)
西缅 约瑟
以色列 人(雅 各后裔)
等十二子
圣经本节主题有两个
素材一:回归自我,担起大任
• 后来有一次摩西看到埃及监工鞭打以色列人的惨状,心生怜 悯,情急之下将监工从高台上推下。对以色列同胞的同情, 以及以色列人惨状给他的震撼,对继母(埃及王后)和哥哥 (兰塞二世)的不舍,对于法老惩罚的恐惧,对自己真实身 份的怀疑,在摩西的胸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不顾一切地逃 离王城,来到米甸。 • 在米甸,他与米甸祭司叶忒罗的女儿西坡拉结婚。叶忒罗的 一番开导,使他仿佛若有所思。有一日,摩西到荒野中为叶 忒罗放羊,却受到了来自岩洞中的神秘声音的召唤。 • 那声音便是上帝耶和华,上帝引导摩西回到埃及去解救以色 列人,并赐予摩西行神迹的能力。
今天要讲的是 一部大家都比较耳熟 和一个大家比较 能详的梦工厂动画 耳熟能详的圣经典故
圣经典故——《出埃及记》(EXODU统学者认为 本书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这本书提及摩西在三个不同 的场合奉耶和华之命执笔作记录。耶稣及新约圣经的执 笔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记的经文逾100次。
素材二:寻求自我的独立与自由
以色列人一直是游牧民族,习惯在广阔的土地上简简单单地生活,但是跟 着约瑟迁移到舒适宜人的尼罗河流域后,他们在底比斯、孟菲斯和塞伊斯见识 到了王宫里纸醉金迷。很快,他们就对祖先简陋的帐篷嗤之以鼻了,也逐渐喜 欢上了热闹、奢华的生活。 但是埃及人赶走了希克索斯人之后,以色列人与埃及人的矛盾日益凸显, 他们不得不做出抉择:要么回到自己祖先的领地迦南,要么变成埃及人。可是 这段旅程太漫长、艰辛了,沙漠中的日子苦不堪言,而城市中的生活却妙不可 言。 与眼前的险境相比,他们对祸福不定的未来更加恐惧。日月如梭,光阴 似箭。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城市的陋巷中苟延残喘。 终于,摩西站了出来,他决心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建立起自己的独 立国家。
• 1.压迫者之受审判及被压迫者之得拯救。 总的来说,本节的主人公既不是摩西, 也不是以色列人,而是上帝耶和华。 2.获解救者如何成为神的子民及他们的特 征。
•
注意!! •由于动画情节与圣经中的情节 有出入,这里主要情节以动画 为主,也会有从原著中加入的 补充。
梦工厂动画——《埃及王子》
• 《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是梦工厂1998年
• 在作文中适当运用圣经的典故,会为作文增分增色。
元调快乐~byebye~~
• 由于埃及人只准以色列人留下女婴,而男婴则格杀勿论, 于是摩西的母亲将他放入篮子中,让他顺着尼罗河汹涌 的河水漂流而下。正巧埃及王后在河中沐浴,碰见篮子, 就收留了摩西,于是摩西就成为埃及的王子。 • 摩西在埃及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影片中,摩西与埃 及著名的法老兰塞二世一起长大,共同学习,共同玩耍。 摩西在宫殿外巧遇自己的亲生姐姐,姐姐提示他,他是要 拯救以色列人逃离苦海的人。摩西无法相信自己是以色列 人的事实,他一直把以色列人看做是埃及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