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由原来 的化学工程 、 有机化 工、 无机 化工、 高分子化工 、 精细化工 、 煤化工 、 业催化等专业 合并而成 工
的宽 E径专业 , l 它覆盖面宽 、 涉及领 域广… 。化学工 程与工艺专 业 的毕业生应掌握化 工生产 技术 的基本原理 、 业技能 与研究 专 方法 , 有从事化 工生产控 制 、 工产 品和过程 的研究 开发 、 具 化 化 工装置设计与放大 的初 步能力 J 目前 , 国化 工高等人 才 的 。 我
caat s c f ujc a ot o hU i r t o hn , hc o l k da t e oclvt rci —o etdt — h r e t so bet bu r nvs y f i w ihw udt ea vna ut a pat e r ne l cr i i s Nt e i C a a gt i e c i a
Absr c t a t:S e il x e me t lt a h n sa mp ra tln n p a tc e c i g o e c l En i e rn n p c at e p r y i na e c i g wa n i o t n i k i r c ie ta h n f Ch mia gn e g a d i
・
28 4・
广州化工
2 1 年 3 卷第 5期 00 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的思考与实践
刘有智 , 曹端林 , 志勇 , 胡 栗秀萍
(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山西 太原 00 5 ) 30 1
摘 要 : 专业实验教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我校学生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科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广州大学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
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点的立体化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经过五年多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效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广州大学作为地方综合型大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始终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以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主线的立体化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担负着引领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教学资源,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示范的重任。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任[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基层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学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验证性实验虽然能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试样由实验室配好,各种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被教材和教师严格掌控,作为实验课主体的学生的能动作用未能得以发挥,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犹如“照方抓药”操作,难以培养对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对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化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Ab ta t Ba e n t e c li a i n o r c i a b l is o h t d n s i h mia n i e rn n sr c : s d o h u tv t fp a t l i te ft e s u e t n c e c le g n e i g a d o c a i t e p a tc fa p i d a i t u tv t n o h t d n s i f iUn e st h r c ie o p l b l y c li a i f t e s u e t n He e e i o v ri y,t e p p r i d c t s t a h a e n ia e h t t e s u e t i n v tv n n l tc a i te a e h g l r a e i h p c a r i i g o r c ia h t d n s n o a i e a d a a y i b l is c n b i h y c e t d v a t e s e i l a n n f a tc l i t p
实践 教学 活动 ,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培养适应现代化 工企 业生产需 求的应用型人才 。 关键 词 : 实践能力 ; 人才 培养 ; 化工 ; 教学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 6 G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9 3 (0 9 0 —0 70 1 7 —5 6 20 )40 0 —3
养 提 出 了更 高 的标 准和 要求 。对 高校化 工 专业人 才 培养 而 言 : 既是 机 遇 , 也是 挑 战 。如 : 力 资 源 人
配 置 的市场 化 与教 育 模 式 的挑 战 , 生 个性 化 学 学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新 时期高校素质教育 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 的创新 精神 和实践 能力 , 1专业设 置的《 工原理课 程设计 》 门课正 是培养 学 化 = 化 这 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一 门课 程 I 。此课 程所涉 及的课程 知 2 识除 了化工原理之外 , 还包 括先修课 程机械制 图 、 工设备 机械 化 基础 、 工制 图等课程 的知识 , 化 具备 了综合性训 练的特征 J 。化 工原理课程设计的 目的是加强学生对 化工原理及相关 课程 知识 的理解 , 培养学生 综合 分析能 力与运 用基础 理论 知识解 决实 际 问题 的能力 , 使学 生树立正确 的设 计思想 和设 计方法 , 有助 于学 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 “ 工程 角色” 。同样 的设 计题 目, 计结 果 设 却可 以多种多样 , 答案 不是 唯一 的。在 上海 大学 教改项 目的支 持 下 , 们 对 此 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作 了一 些 改 革 尝 试 , 得 了 较 好 的 我 取
p e n e n t e c u s .Th e ul s o d i n v to n x lr to a mp o e t e qu lt fta hig. lme t d i h o re e r s t h we n o a in a d e p o ain c n i r v h aiy o e c n Ke r y wo ds:p ic p e fc e c le gn e ig;c u s e in;ta hig meh d;i n v t n;p a tc rn i ls o h mi a n i e rn o re d sg e c n to n o ai o r cie
据 有些 可从 手册 直接 查 取 , 些 则 为 工 厂 的 设 计 参 数 , 有 一 些 有 还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思考

向未 来 , 养 基 础 厚 、 业 宽 、 力 强 、 质 高 、 学 培 专 能 素 博 多 才 , 有 工 、 、 、 多 方 面 知 识 的 具 有 创 新 意 识 具 理 文 管
的化 工 专 业 人 才 。在 培 养 既 懂 技 术 又 懂 经 济 的 复 合 型 化 工 人 才 的 背 景 下 , 校 在 化 工 专 业 中 开 设 了 我 化 工 技 术 经 济 学 课 程 , 合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工 程 的 实 结 施 , 文 阐 述 了 我 们 在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 、 核 方 本 教 考 式等方 面进 行 的探索 。
摘 要 : 化 工 技 术 经 济 学 》 培 养 复合 型 化工 专业 人 才 的 重 要 课 程 之 一 , 学难 度 较 大 。 结合 教 学 实 践 , 索 了如 何提 高 教 学 《 是 教 探
质量 , 出采 用 多媒 体 案例 教 学 , 用 行 业 书 籍 、 刊 和 网站 , 与 工程 实践 , 化应 用 , 获得 良好 教 学 效 果 。 提 利 期 参 强 能
2 1 年 1月第 1 01 期
高教论 坛
H i he uc to g r Ed a i n For m u
J n 2 1 . . a . 0 1 No 1
《 化工技术经济 》 教学实践 与改革的思考
李艳红 , 文波 , 赵 孙彦 琳
( 明理工 大学 昆 化学 工程学 院 , 云南 昆明 602 ) 5 2 4
工 企 业 的 各 种 问 题 口 , 握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的 方 法 和 ]掌 技 能 , 以后 的设 计 、 工 、 产 管 理 中树 立 经 济意 在 施 生 识 , 现技 术 与经济 的最 佳融合 , 求 提高 化工 过程 实 力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Ab t a t h u ci n o x e m e tlta h n n t ii g t e c p ct fe gn e n rc ie o h mi a s e il t d n swa i t n o u e n t i sr c :T e f n t fe p r n a e c i g i r n n h a a i o n i e r g p a t fc e c l p c at su e t o i a y i c y sfr l i t d c d i hs sy r
并 提 出了相应 的建议 。
【 词】 工专业 ;实验 教学 ;教学 改革 关键 化 [ 中囤分类号l4 G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Jo716(0 90-2 5O 1o—852 0)8 7一1 0
Re o m n a tc n Ex r m e a hi g o e i a pe i ly f r a d Pr c i e o pe i ntTe c n fCh m c lS c a t B a g G oYigun i n , u nja Qi
2 0 年 第 8期 09 第 3 卷 总 第 16 6 9 期
广
东 化
工
25 7
www.d h m.o g c e c m
化 工专 业 实验 教 学 的 改革与 实践
毕强 ,郭莹娟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四年中课程 综合 实验 能力 的训练 , 以基础 实验 为根 本 , 去 模 拟生产实际过 程 , 索 高新技 术 的研究 方 向, 有别 于 探 它 单纯 的理论教 学 , 而是 用丰 富生 动 的实验教 学训 练 , 引导 大学生致力 于科 学研究 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养 。因此在
关 键 词 : 业 实验 ; 计 性 实 验 ; 色化 学 专 设 绿
中图 分 类 号 : 9 O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31 9 (00 0 0 10 1 7 —7 4 2 1 )50 8 —2
专业 实验教学是 高等教育 中的重 要环节 , 它是课 堂教 学延伸 , 是学生获取专业 知识 的重要手段 , 以使 学生亲 可 身接触该专业 所涉及 的具体工作 过程 , 加深对所 学专业 理 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专业实验 的开设 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
( 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 , 徽 淮南 220 ) 淮 安 3 0 1
摘
要: 专业实验教 学是 高等教 育 中的重要环 节, 优化 实验教 学 内容 , 加综合性 、 增 设计性 实验的 比例 , 养和 培
提 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 提倡“ 色化学”提 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 的观念。 绿 ,
第1 2卷 第 5期
21 年 1 00 O月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V 11 . o . 2 No 5
ju NJO H ZO NV RIY o R A F U H UU IE S L C T
精细化工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精细化工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对精细化工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以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本文通过对精细化工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论述了精细化工改革的实际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工;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精细化工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工程中,我们必须要将精细化工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学生的知识传授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逐渐的认识到精细化工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开始对其综合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的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综合型的实验模式,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工涉及领域比较广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要求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一定的掌握,还要对具体的工业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
这就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学中,在许多教学课程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不过目前在精细化工教学过程中,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因此我们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对人才的培养。
在对多媒体平台进行开发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精细化工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用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表达,从而对学生进行多媒体一体化的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整个系统运行在支持多任务、多媒体的windows环境中。
系统中每个内容均是独立的模块,可以单独挂接在系统主控模块之下。
这样既可以使系统的开发工作独立进行,又有利于系统的维护,使系统能方便地进行扩充。
在每个模块下,按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所完成的教学功能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可随时进入这些子模块反复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化工原理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尝
试。其思路为: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2.培养和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
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工业仿真 现场模拟 创新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的基础课,以单元操作为基础,
是物料在工业规模条件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涉及相关装
置的设计与操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培养学生
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开发智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
了适应社会需求我院投资新建集实习实训、仿真、培训、技能考核
和科研功能于一体的化工实训基地和煤化工反应实训室,主要面对
我院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生产实习、技能培训等,对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化工原理实践教学过
程可分为两部分:1、仿真实训是在计算机上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
情景。2、技能实训是在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情景(熟悉化工流程、
控制、开停车操作及事故)。
一、仿真实训 (计算机上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情景)
初次接触工业化工仿真实训系统,对整个操作流程,指导教师
通过投影仪向学生讲授化工仿真实训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仿真软
件的启动、画面、参数的选择及菜单介绍智能评价系统等),仿真
实训过程在机房完成。我院使用北京东方仿真开发的“化工原理及
工艺”仿真软件,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化工原理及工艺仿真
操作。该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电脑上逼真地模仿了化
工原理及工艺过程完整的工艺流程,可以进行人机互动式的学习。
如能完成合成氨、尿素、甲醇合成、甲醇精制、二甲醚、化工单元
操作、仪分仿真、聚丙烯生产、聚氯乙烯和生产仿真。可使学生在
计算机上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情景,熟悉化工流程、控制、开停车
操作以及故障处理等。计算机上将工厂的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典型
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原理、结构作为主要内容,对生产过程进行
科学模拟,让学生模拟工业过程环境,对各个开关、阀门、调节器
进行模拟操作,对各个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和调节,并进行开、停车
对各种事故状态进行处理等各种仿真操作,同时具有成绩评价功
能,使学生可以得到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对实际生产过程有更深
的认识,可提高实习效果。仿真软件尚不能完全替代工厂实习。故
我院采取仿真实习结合现场实习的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在现场无法
自己动手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难点,又解决了仿真实习无法提供真
实感受的困难。
二、化工基地单元操作(化工基地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情景)
1.技能实训是在化工基地---模拟化工厂生产控制情景、dcs自
动化控制为主,拥有精馏、流体输送、传热、干燥、吸收解析、过
滤、管路拆装、纯水制备、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釜式反
应器等设备,使学生对各种换热器、各种泵、吸收解析塔、精馏塔
等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性能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整理方法等,
都有了较深的了解和认识,认识了显示仪表及各类安全标识,掌握
了各种阀门及调节器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开车、运行、停车、设
备维护保养、事故判断处理等实训。通过这种创设模拟的现场实训
教学环境,进行项目的训练,可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基地的设备主要面对我院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生产
实习、技能培训等,利用此设备使学生熟悉真实的化工流程、控制、
开停车操作、故障处理及有关的标识等,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我
院学生曾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
3.做好现场实习实训。使学生了解生产实际,熟悉现场工作的
氛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可强化实习效果,帮助学生
获得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思想飞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三、化工原理技能实训改革效果及评价
通过对我院2008级、2009级和2010级学生进行《化工原理》
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专业水平提高。仿真软件和基地模拟现场操作,如同亲
临生产现场,可更好的掌握生产,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专业知
识深度大为提升。2.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仿真软件结合基地模拟现
场实习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热情。 3.学生操作5个能力的提高。5个能力包括开车停车、正
常操作、事故处理、维护和修理的能力,设备、仪表和自控系统的
维护使用能力,看图绘图能力,检验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和创新创
业能力。
我院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思想品德好,基础扎实,能力强,综
合素质高,社会综合评价较高。综合多年来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
生的使用效果调查,评价主要归结为几个方面:
1.工作态度好。用人单位认为我院化工专业学生比较服从公司
工作安排,愿意从助理岗位或初级岗位做起,积极负责,工作主动
性强。2.上手快。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对化工单元操作熟练,
在各岗位或工种都可从基础上手,逐渐发展为生产主管及设备工程
师;熟悉化工生产运作流程,工作细致。3.岗位群适应能力强。
学校注重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生产岗、设备维修维护岗、
过程控制岗等都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受到许多中小化工企业的欢
迎。4.有较好的团队精神。与同事相处融洽,能较快融入团队。5.自
主创业能力强。学生专业技能强,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熟悉
化工生产流程及故障排除方法与途径,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较高。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专业对口
率一直居区内同类院校的前列,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小隽.仿真实训系统在石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职业教育
研究,2006(10)
[2]杨玲,朱孝钦,杨明,黄云华.化工原理认识实习改革的
探索与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0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