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2016)_第15章_标准成本计算_课后作业

财务成本管理(2016)_第15章_标准成本计算_课后作业
财务成本管理(2016)_第15章_标准成本计算_课后作业

财务成本管理(2016) 第十五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2.

正常标准成本从具体数量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3.

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

4.

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

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5.

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6.

甲公司是一家模具制造企业,正在制定某模具的标准成本。加工该模具需要消耗甲材料,每千克甲材料的发票价格为1元,装卸检验费为0.07元,储存费为0.03元,需要甲材料的数量为3千克,允许损耗量为0.3千克。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为()元。

A.3

C.3.53

D.3.63

7.

在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

A.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B.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C.用量脱离标准以及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所决定的

D.实际用量以及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所决定的

8.

某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甲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元。

A.140

B.160

C.175

D.-150

9.

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B.(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0.

甲公司生产E产品,成本标准为10元/件,生产1件产品标准工时为5小时,实际分配率为2.5元/小时。当月实际产量为2000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不利差异1000元,该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元。

A.不利差异5000元

B.不利差异5250元

C.不利差异5750元

D.不利差异6000元

11.

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

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12.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6元/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元。

A.100

C.-1050

D.-1950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有()。

A.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B.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C.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D.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2.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可以划分为()。

A.现行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基本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3.

下列各因素的变化,需要调整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况有()。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

B.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重要劳动力价格变化

C.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

D.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

4.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B.正常标准成本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

C.基本标准成本是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是在适用期间价格、效率、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加以修正的一种标准成本

5.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加工时间,包括()。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

C.设备意外损坏造成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作时间

6.

下列各项中,会影响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有()。

A.直接材料质量次,废料过多

B.间接材料价格变化

C.间接人工工资调整

D.间接人工的人数过多

7.

原材料质量低劣,可能会造成()向不利方面扩大。

A.直接材料成本的数量差异

B.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

8.

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标准成本中心负责的差异有()。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

9.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包括()。

A.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

B.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

C.工人的技术等级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技术等级

D.新工人上岗太多

10.

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作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

D.固定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属于量差

三、计算分析题

1.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标准为4小时/公斤,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0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6元/小时。本月预算产量为20000公斤,实际产量为24000公斤,实际工时为864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867500元和1000000元。

要求:

(1)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计算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4)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

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在成本差异的计算式中,“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概念

2. 【答案】 B

【解析】

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3. 【答案】 A

【解析】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种类

4. 【答案】 A

【解析】

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而不包括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所以选项A不正确。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5. 【答案】 C

【解析】

选项A是错误的: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选项B是错误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选项C是正确的: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选项D是错误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6. 【答案】 C

【解析】

每千克甲材料的标准价格=1+0.07=1.07(元),单位产品消耗甲材料的数量=3+0.3=3.3(千克),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07×3.3=3.53(元)。储存费不应当计入材料的标准价格,另外,材料允许的损耗量应当考虑在产品消耗的材料之。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7. 【答案】 B

【解析】

在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8. 【答案】 B

【解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3200×(0.55-0.5)=160(元)。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9. 【答案】 D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10. 【答案】 B

【解析】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成本标准/每件的标准工时=10/5=2(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2000×5)×2=1000,可以得到实际工时为10500小时。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2.5-2)×10500=5250(元)。

【知识点】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11. 【答案】 B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其中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要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12. 【答案】 C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5250-350×3×6=-1050(元)。

财务管理计算题及其答案

财务管理计算题及其答案 (一)某人参加保险,每年投保金额为2,400元,投保年限为25年,则在投保收益率为8%的条件下,(1)如果每年年末支付保险金25年后可得到多少现金(2)如果每年年初支付保险金25年后可得到多少现金 (二)某人购买商品房,有三种付款方式。A:每年年初支付购房款80,000元,连续支付8年。B:从第三年开始,在每年的年末支付房款132,000元,连续支付5年。C:现在支付房款100,000元,以后在每年年末支付房款90,000元,连续支付6年。在市场资金收益率为14%的条件下,应该选择何种付款方式(三)某公司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经营业务量与资金需求量的有关情况如下: 经营业务量(万件) 10 8 12 11 15 14 资金需求量(万元) 20 21 22 23 30 28 要求用回归直线法预测公司在经营业务量为13万件时的资金需求量。 (四)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它们的β系数分别为2.1、1.5、0.5,它们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40%、10%,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为14%,无风险收益率为10%。 要求: (1)计算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若投资总额为50万元,风险收益额是多少 (2)计算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五)某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情况如下:银行借款300万元,年利率为4%,手续费为4万元。发行债券500万元,面值100元,发行价为102元,年利率为6%,发行手续费率为2%。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为10%,发行手续费率为4%。普通股600万元,每股面值10元,每股市价15元,每股股利为元,以后每年增长5%,手续费率为4%。留用利润400万元。该投资项目的计划年投资收益为248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3%。企业是否应该筹措资金投资该项目 (六)某公司1999年的资金结构如下:债务资金200万元,年利率为10%;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为12%;普通股600万元,每股面值10元。公司计划增资200万元。如果发行债券年利率为8%,如果发行股票每股市价为20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0%,进行增资是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的决策。 (七)某投资项目有建设期2年,在建设期初设备资金100万元,在第二年初投入设备资金50万元,在建设期末投入流动资金周转50万。项目投产后,经营期8年,每年可增加销售产品32000件,每件单价120元,每件经营成本60元。设备采用直线折旧法,期末有8%的净残值。企业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8%。要求计算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并决策该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八)练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 某公司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24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30天,变动成本率为75%,资金成本为8%。 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九)某公司全年需要甲材料720,000千克,每次的采购费用为800元,每千克的材料保管费为元。要求计算:1,每次采购材料6,000千克,则储存成本、进货费用及存货总成本为多少元2,经济批量为多少千克全年进货次数为多少次进货间隔时间为多少天3,最低的存货成本为多少元其中储存成本、进货费用为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会计继续教育中华网校考试题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控制的时间顺序进行成本控制分类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全局控制 A B C D 2、发出材料的计价不包括()。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认定法 D.后进先出法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分批法特点的是()。 A.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B.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C.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D.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B.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D.阶梯式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A B C D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

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这反映了成本会计的()。 A.监督职能 B.反映职能 C.管理职能 D.筹资职能 A B C D 6、下列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是()。 A.不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 B.制定决策 C.衡量资产和收益 D.确定金额 A B C D 7、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体现的是()。 A.因果原则 B.受益原则 C.公平原则 D.承受能力原则 A B C D 8、下列属于按成本预测内容分类的是()。 A.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B.长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季度预测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专属成本又称特定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 B.无关成本是相关成本的对立概念,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C.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 D.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 A B C D

兰州大学《财务成本管理》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所依据的假设不包括()。 A. 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准确预测 B. 存货进价稳定 C. 存货耗用或销售均衡 D. 允许缺货 标准答案:D 2. 商业信用筹资的特点不包括 A. 容易取得 B. 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一般不负担成本 C. 期限较短 D. 在放弃现金折扣时成本较低 标准答案:D 3. 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的“经营能力”成本,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A. 长期租赁费 B. 广告费 C. 研究开发费 D. 职工培训费 标准答案:A 4. 某公司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40万元,那么,总杠杆系数将变为 A. 15/4 B. 3 C. 5 D. 8 标准答案:C 5. A公司年初投资资本1200万元,预计今后每年可取得税前经营利润4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第一年的净投资为100万元,以后每年净投资为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8%,则企业实体价值为()万元。 A. 3657 B. 7500 C. 2457 D. 8907 标准答案:A 6. 下列指标中,属于效率比率的是 A. 流动比率 B. 资本利润率 C. 资产负债率 D. 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 标准答案:B 7. 按照企业价值评估的市价/收入比率模型,以下四种不属于“收入乘数”驱动因素的是()。 A. 股利支付率 B. 权益收益率

C. 企业的增长潜力 D. 股权资本成本 标准答案:B 8. 某公司产权比率为1.5,权益资本为60万元,负债利率为8%,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则财务杠杆系数为()。 A. 1.25 B. 1.32 C. 1.43 D. 1.56 标准答案:D 9. 目前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7%,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5%,ABC公司股票预期收益率与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为250,整个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5,则ABC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 A. 15% B. 13% C. 15.88% D. 16.43% 标准答案:C 10.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酌量性变动成本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除了销售百分比法以外,财务预测的方法还有()。 A. 回归分析技术 B. 交互式财务规划模型 C. 综合数据财务计划系统 D. 可持续增长率模型 标准答案:ABC 2. 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面说明中正确的有 A. 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B. 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C.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D.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E.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标准答案:BDE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计算责任成本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 B. 责任成本的计算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全部成本 C. 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主要强调事先的成本计算,而责任成本重点是事后的计算、评价和考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财务管理计算题

第五章计算题 【例5-6】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 一次还本,借款费用率%,企业所得税税率20%,要求计算该借款的资本成本率。 『正确答案』 【按照一般模式计算】 【按照贴现模式计算】 现金流入现值=200×(1-%)= 现金流出现值=200×10%×(1-20%)×(P/A,K b,5) +200×(P/F,K b,5) =16×(P/A,K b,5)+200×(P/F,K b,5) 16×(P/A,K b,5)+200×(P/F,K b,5)= 用8%进行第一次测试: 16×(P/A,8%,5)+200×(P/F,8%,5) =16×+200× =200> 用9%进行第二次测试: 16×(P/A,9%,5)+200×(P/F,9%,5) =16×+200× =< 采用内插法: 解之得K b=% 【例5-7】某企业以1100元的价格,溢价发行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7%的公司债券一批。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发行费用率3%,所得税税率20%。要求计算该债券的资本成本率。 『正确答案』 【按照一般模式计算】 【按照折现模式计算】 1100×(1-3%)=1000×7%×(1-20%)×(P/A,K b,5)+1000×(P/F,K b,5) 按照插值法计算,得K b=% 【例5-8】租赁设备原值60万元,租期6年,租赁期满预计残值5万元,归租赁公司。 每年租金131283元,要求计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率。 『正确答案』 现金流入现值=租赁设备原值=600000元 现金流出现值=各期租金现值+残值现值

=131283×(P/A,Kb,6)+50000×(P/F,Kb,6) 600000=131283×(P/A,Kb,6)+50000×(P/F,Kb,6) 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Kb=10% 【例·计算题】某上市公司计划建造一项固定资产,寿命期为5年,需要筹集资金净额600万元。有以下资料: 资料一:目前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β系数为。 资料二:如果向银行借款,则手续费率为1%,年利率为5%,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 资料三:如果发行债券,债券面值1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9%,每年计息一次,发行价格为1100元,发行费率为5%。 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筹资成本; 『正确答案』 A公司普通股筹资成本=4%+×(10%-4%)=% (2)根据资料二计算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应用一般模式) 『正确答案』长期借款筹资成本=[5%×(1-25%)/(1-1%)]×100%=% (3)根据资料三计算债券筹资成本。(应用折现模式) 『正确答案』 1000 × 9% ×(1-25%)×(P/A,K,5)+1000 ×(P/F,K,5) = 1100×( 1-5% )=1045 用插值法计算,得:K b=% (4)假定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为:普通股40%、长期借款30%、公司债券30%,目标资本结构为普通股50%、长期借款20%、公司债券30%,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公司边际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 边际资本成本=%×50%+%×20%+%×30%=% 【例·计算题】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其总成本习性模型为y=10000+3x。假 定该企业20×1年度A产品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为5元,按市场预测20×2年A 产品的销售数量将增长10%。 要求: (1)计算20×1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 (2)计算20×1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3)计算20×2年该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 (4)计算20×2年的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5)假定企业20×1年发生负债利息5000元,20×2年保持不变,计算20×2年的总 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1)20×1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10000×5-10000×3=20000(元) (2)20×1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20000-10000=10000(元)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就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得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得其她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得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得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财管作业汇总

财管计算题作业的汇总 金融资产投资2、5、6、7 2.A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 元,5 年期,票面利率8%,每年末付息一次,到发行价格为1105 元。若自发行至期满一直持有,则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5.某公司准备投资面值为500 元的企业债券,期限为5年。该债券为无息折价债券,公司要求的报酬率为8%,若市价是350 元,可否购买。 6.甲公司持有股票,刚收到上一年度派发的每股 1.2 元的现金股利,预计股利以后每年将增长8%,若要求的投资收益率为20%,求该股票的价值。 7.某人持有A、B、C三种股票,各股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其|?系数分别为 2.0、1.0 和0.5。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收益率为15%,求该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必要投资收益率。 流动资产管理1、7、9(1) 1.假设某企业明年需要现金 8400 万元,已知有价证券的报酬率为 7%,将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转换成本为 150 元,则最佳现金持有量和此时的相关最低总成本分别是多少? 7、某企业目前的赊销收入为 24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 50%,资金成本率为10%,目前的信用条件为 N/30,坏帐损失率为 10%。该企业为增强竞争能力,又提出了 A、B 两个较为宽松的信用条件方案:A.将信用条件改为 1/10,N/60,预计赊销收入将增加到 2800 万元,估计赊销收入的 40%会享受现金折扣,坏帐损失率将下降到 8%;B.将信用条件改为 2/10,N/60,预计赊销收入将增加到 3000万元,估计赊销收入的 80%会享受现金折扣,坏帐损失率将下降到 7%。 要求:(1)通过计算说明变更信用条件是否可行? (2)假设企业拟选用上述信用条件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其收帐政策又有两种选择:第一方案.花费收帐费用 50 万元,坏帐损失率将比上述最优方案再下降 1%,应收帐款平均收帐期比上述最优方案再缩短 1 天;第二方案. 花费收帐费用 100 万元,坏帐损失率将比上述最优方案再下降 1.5%,应收帐款平均收帐期比上述最优方案再缩短 2 天。问哪种收帐政策可行? 9、ABC 公司的一种新型产品原有信用政策 N/30,每天平均销量为 5 个,每个售价为 750 元,平均收账天数 40 天;公司销售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以便促销产品,新的政策包括改变信用政策:?!2/10,N/50?!,同时以每个 600 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改变政策后每天能售出 20个,估计20%的客户会享受折扣,预计平均收账天数仍为 40天。若一年按 360 天计算,企业资本成本率为 10%,每个存货的年储存成本是 100 元(其中含存货应计利息),每次订货成本为 144元,该新型产品的每个购买价格为 500元。 要求回答以下的问题:(1)计算公司该产品原有和改变政策后的经济订货量为多少?最佳订货次数为多少?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答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及答案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2007年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1)4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及生产情况资料为:单位:台 (2)4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由于401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4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402号乙产品完工数量少,按计划成本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900元,直接人工 820元,制造费用530元,合计2250元。 (3)5月份继续生产的产品批号有: 401号甲产品4台,月末全部完工。 402号乙产品8台,月末全部完工。 (4)5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4月及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2)编制两个月的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解答: (1)4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i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材料约当产量=8+4=12(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6720÷12=56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560=448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60=2240(元) ii.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约当产量=8+4×40%=9.6(件)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4704÷9.6=49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8×490=392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1.6×490=784(元) iii.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约当产量=8+4×40%=9.6(件)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592÷9.6=27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270=216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6×270=432(元) iv.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4480+3920+2160=10560(元)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0560÷8=1320(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900=1800(元) 完工产品人工费用=2×820=164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530=106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1800+1640+1060=450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4500÷2=225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9200-1800)+(8100-1640)+(5200-1060) =7400+6460+4140=18000(元)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2)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因为401号甲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 工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2240+(784+1200)+(432+560)=5216(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216÷4=1304(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因为402号乙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工 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7400+(6460+300)+(4140+220)=18520(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8520÷8=2315(元/件) (这里不要求对全部产品成本重新计算;如果重新计算,也正确)。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 1852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18520 2.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经过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连续加工制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第一车间本月转入第二车间的半成品综合成本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 10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第二车间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6000元,制造费用12500元。第二车间期初在产品成本12000元,其中半成品(原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8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财务管理计算题答案

财务管理答案 1.一项合约中,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是从现在起的6年后收到25000元;二是从现在起的12年后收到50000元。 在年利率为多少时,两种选择对你而言是没有区别的? 答案:50000=25000(1+i)6,i=12.24% 2.现借入年利率为14%的四年期贷款10000元。此项贷款在四年内等额还清,偿还时间是每年年末。 ⑴在四年内分期还清此项贷款,每年应偿付多少?(结果可以近似到整数) ⑵在每一笔等额偿付中,利息额是多少?本金额是多少? (结果可以近似到整数) 答案:⑴1000=A(P/A,i,n), A=3432(元); 3. 你的父亲答应你,在接下来的20年内,每隔一年的年末都给你1000元。每一笔现金流量发生在两年后的年未。在年利率为10%时,这种不规则现金流模式的现值是多少?答案:⑴i=(1+10%)2—1=21%; ⑵P=1000×(P/A,21%,10)=4054(元) 4.某公司有一台铣床需要在第5年末更新。估计到那时的残值为200元,清理费用为328.5元,新铣床的买价、运杂费和安装费为20000元,银行存款利率为7%。问在这五年内,每年年末存入银行的折旧基金存款应为多少,才能恰好保证第五年末更新铣床之需? 答案:第五年末需要的年金终值S=20000+328.5-200 =20128.5元 20128.5 每年年末存入的折旧基金存款A=──────── (A/S,7%,5) =3500元 5.某公司欲购置一台设备,设备供应商有三种销售方式: ⑴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20000元,连续支付10年。 ⑵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25000,连续支付10年。 ⑶一次付清设备款150000元。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财管作业1

Nankai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Financial Management Fall2016 1.Exercise Sheet 1.True or False questions,explain the reason in one or two sentences. (1)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s de?ned as the management of a?rm’s long-term investments. (2)A business created as a distinct legal entity and treated as a legal”person”is called a partnership. (3)A stakeholder is a person who owns shares of stock. (4)The decision to issue additional shares of stock is an example of capital bud-geting. (5)Income statement is the?nancial statement that shows the accounting value of a?rm’s equity as of a particular date. (6)Net working capital is de?ned as current assets minus current liabilities. (7)The marginal tax rate is equal to total taxes divided by total taxable income. (8)Income statement is the?nancial statement that summarizes a?rm’s revenue and expenses over a period of time. 1

公司企业成本计算作业答案

答案 教材品种法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15200 -乙236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2300 制造费用1200 贷:原材料42300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6840 - 乙114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710 制造费用2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22800 3借:制造费用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400 贷:累计折旧1400 4、借:制造费用13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20 贷:银行存款1970 5、借: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103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030 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3900 -乙6500 贷:制造费用10400 A产品成本计算单

B产品成本计算单 品种法 (一)资料 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A、B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21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128 -机修车间380 管理费用660 贷:现金1383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2442 -机修车间517 管理费用5373 贷:银行存款14674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财务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2010级财务管理计算题 1.某企业购入国债2500手,每手面值1000元,买入价格1008元,该国债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5%(单利),则到期企业可获得本利和共为多少元? 答:F =P(1+i×n) =2500×1000×(1+6.5%×5) =2500000×1.3250= 3312500(元) 2.某债券还有3年到期,到期的本利和为15 3.76元,该债券的年利率为8%(单利),则目前的价格为多少元? 答:P = F/(1+ i n) =153.76 / (1+8%×3) =153.76 / 1.24=124(元) 3.企业投资某基金项目,投入金额为1,280,000元,该基金项目的投资年收益率为12%,投资的年限为8年,如果企业一次性在最后一年收回投资额及收益,则企业的最终可收回多少资金? 答:F =P(F/P,i,n) =1280000×(F/P,12%,8) =1280000×2.4760=3169280 (元) 4.某企业需要在4年后有1,500,000元的现金,现在有某投资基金的年收益率为18%,如果,现在企业投资该基金应投入多少元?P23 答:P =F×(P/F,i ,n) =1500000×(P/F,18%,4) =1500000×0.5158=773700(元) 5.某人参加保险,每年投保金额为2,400元,投保年限为25年,则在投保收益率为8%的

条件下,(1)如果每年年末支付保险金25年后可得到多少现金?(2)如果每年年初支付保险金25年后可得到多少现金?P27 答:(1)F =A×(F/A,i ,n) =2400×( F/A, 8%, 25) =2400×73.106=175454.40(元) (2)F =A×[(F/A,i ,n+1)-1] =2400×[(F/A,8%,25+1)-1] =2400×(79.954-1)=189489.60(元) 6.某人购买商品房,有三种付款方式。A:每年年初支付购房款80,000元,连续支付8年。B:从第三年的年开始,在每年的年末支付房款132,000元,连续支付5年。C:现在支付房款100,000元,以后在每年年末支付房款90,000元,连续支付6年。在市场资金收益率为14%的条件下,应该选择何种付款方式?P24-26 答:A付款方式:P =80000×[(P/A,14%,8-1)+ 1 ] =80000×[ 4.2882 + 1 ]=423056(元) B付款方式:P = 132000×[(P/A,14% ,7)—(P/A,14%,2)] =132000×[4.2882–1.6467]=348678(元) C付款方式:P =100000 + 90000×(P/A,14%,6) =100000 + 90000×3.8887=449983 (元)应选择B付款方式。 7.大兴公司1992年年初对某设备投资100000元,该项目1994年初完工投产;各年现金流入量资料如下:方案一,1994、1995、1996、1997年年末现金流入量(净利)各为60000元、40000元、40000元、30000元;方案二,1994——1997年每年现金流入量为40000元,借款复利利率为12%。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 1. 在以下股利政策中,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从而树立公司良好形象,但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盈余相脱节的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标准答案: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2. 已知某项成本的习性模型为:y=1000+2x,当业务量x由1000单位上升2000单位时,该项成本的增加量为()。 A.3000 B.5000 C.2000 D.1000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C.2000 标准答案: C.2000 3. A公司的期初股东权益为3000万元,金融负债为2000万元,金融资产为500万元,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则该公司本期的经济利润为()万元。 90 200 120 180 本题分值: 4.0

用户解答: 90 标准答案: 90 4. 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决策 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 战略决策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战略分析 标准答案:战略分析 5. 某企业拟建立一项基金,每年初投入100000元,若利率为10%,五年后该项基金本利和将为 671560元 564100元 871600元 610500元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671560元 标准答案: 671560元 6. 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 A.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B.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C.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D.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10×200+10×20×(3+5)=3600(元)(3分) (2)废品净损失=3600-200-150=3250(元)(3分)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 借:原材料 200 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250(6分) 39.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8小时,第二道工序52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400件,第二道工序3000件。 要求:计算在产品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 39、第一工序完工率=(48×50%)/100×100%=24% 在产品约当产量=3400×24%=816(件)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2×50%)/100×100%=74% 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74%=2220(件)(8分,各2分) 40.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48000元,机修车间为360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5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1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9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5000小时。 要求:(1)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写下表空格(分配率需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其余结果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完整版)成本核算试题

成本会计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B.经济性质C.经济用途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对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应当以()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批次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类别 5.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A.完工产品的重量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6.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 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 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 件和300 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 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 小时。其中A 产品3000 小时,B 产品5000 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A.30 B.5 C.3 D.1.875 7.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接近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8.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背离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工资总额的是() A.生产工人的工资B.管理人员的工资 C.退休人员的生活费D.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 10.王某去年8 月参加工作(病假扣发比例为40%),月标准工资418 元,本月日历天数为31 天,出勤19 天,双休日8 天,病假4 天(合双休日1 天)。若按月薪制计算,月工作天数为20.9 天,则本月应付王某的计时工资是() A.386 元B.394 元C.396 元D.418 元 11.李某本月生产甲零件2000 只,其中合格品1950 只,工废品30 只,料废品20 只。本月李某计算计件工资的甲零件数量是() A.2000 B.1980 C.1970 D.1950 12.使分配结果最正确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顺序分配法 13.下列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使制造费用账户可能出现余额的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4.如果同一车间生产若干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则对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宜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5.停工损失不包括()期间发生的损失。 A.季节性停工B.大修理停工C.自然灾害停工D.计划减产停工 二、多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