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合计:1425031.5448875
2、假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用管理用具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某月从仓库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4800元,报废在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2200元,回收残料计价13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节约4%。要求:试编制有关会计分录。(重点掌握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解:960000-36000=924000元
甲产品耗用总工时=20000*64=1280000(小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16000*60=96000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924000/(1280000+960000)=0.4125(元/工时)
3、职工张三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料废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解:甲产品计件单价=5*(30/60)=2.5元
A产品分配的动力费用=460000*0.82=375666.67(元)
B产品分配的动力费用=140000*0.82=114333.33(元)
5、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计时工资共计960000元,其中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6000元。甲产品完工20000件,乙产品完工16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64小时,乙产品60小时。
解: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5*12+8*14)=34400元
丁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00*(7*12+9*14)=21000(元)

财管(2015)第16章 作业成本计算

财管(2015)第16章 作业成本计算

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B.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C.作业成本法认为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执行任何一项作业都需要耗费资源D.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次的成本动因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分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追溯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判断B.使用直接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C.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D.采用分摊方式也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3.下列作业中属于产品级作业的是()。

A.机器加工、组装B.产品更新C.工厂保安D.生产前机器调试4.在驱动成本的作业成本动因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业务动因的执行成本最高B.持续动因的执行成本最低C.强度动因的精确度最高D.强度动因通常以执行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作为作业动因5.下列四类作业成本库中,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的成本库是()。

A.单位级作业成本库B.批次级作业成本库C.产品级作业成本库D.生产维持级作业成本库6.小生产准备所耗用的时间属于()。

A.资产动因B.业务动因C.持续动因D.强度动因7.某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搬运作业成本当月共发生总成本15600元,若本月服务于甲产品的搬运次数是85次,服务于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120次,服务于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95,则该车间本月搬动作业的成本分配率是()元/次。

A.50B.52C.60D.37二、多项选择题1.在作业成本中,成本动因可分为()。

A.时间成本动因B.作业成本动因C.次数成本动因D.资源成本动因2.下列有关资源成本动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C.它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D.它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3.作业成本法下,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方式有()。

作业成本计算题目

作业成本计算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产量级作业的成本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次级作业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产品水平作业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作业B.传统成本管理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作业成本管理则是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C.传统成本管理以最优或理想成本作为控制标准D.传统成本管理忽视非增值成本,而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3.下列有关生产作业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分析就是以作业成本管理的分配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效率B.生产分析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优化,提高客户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盈利C.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源头对作业进行思考,对一项作业在价值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初步判断D.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增值与非增值作业,计算和报告增值与非增值成本,衡量和反映作业与价值链的改善情况,以便不断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非增值成本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属于产量级作业的成本B.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属于批次级作业C.对一种产品编制材料清单属于品种级作业D.生产维持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5.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成本分配中尽量避免使用()。

A.直接追溯B.间接追溯C.动因追溯D.分摊二、多项选择题1.说法不正确的有()。

A.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B.在作业成本法下,所有的成本都需要先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C.一项作业指的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D.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2.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包括()。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会计10-15章作业

成本会计10-15章作业
C.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D.上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E.上月产成品所耗本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
2.5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只计算( )。
A.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
B.各步骤发生的费用及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C.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D.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
E.本步骤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
2.6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主要优点在于(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分步法
1.5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1.6
产品成本计算无需涉及的明细账是()。
A.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
B.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C.制造费用明细账
D.管理费用明细账
1.7
成本核算无需使用到的原始记录是()。
A.设备运转记录
B.考勤表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能够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C.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D.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E.能够全面反映各该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用水平
2.7
在下列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步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企业是()。
A.治金企业
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1.3
在大量大批管理上不要求计算步骤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分步法
1.4
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标准成本中,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行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2.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下,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

A.实际的小时工资B.预定的小时工资C.历史的平均小时工资D.预定的每件工资3.某企业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单位产品的标准机器工时是3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B.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C.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人工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D.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4.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5.因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 C)。

A.耗费差异B.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D.能量差异6.ABC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140B.160C.200D.2207.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4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3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元。

A.950B.450C.-950D.-11508.下列部门中,通常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是()。

A.采购部门B.生产部门C.质量控制部门D.人事劳务部门9.在标准成本系统中,下列方法中,将期末所有成本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是()。

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

1 案例背景X公司是国内一家以仓储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某月该企业顺利完成了甲、乙两个服务合同。

月末结算时该月的总成本为185000元。

已知甲、乙两合同的货物仓储空间分别为18000立方米和32000立方米。

同时通过公司会计部门的费用汇总得到本月的员工工资及福利为40000元、电热等费用为10000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0000元及办公费用为15000元。

企业还可以提供其他的一些详细资料如:(1)员工在各个作业步骤的人数及工资福利及劳动时间:出入库叉车司机6人,月工资3000元、总共有效工作时间为1000工时;分类、仓储类员工各3人,月工资2000元、总共有效工作时间为各500工时;订单处理及货物验收人员各2人,月工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总共有效工时为各350工时;(2)电热、折旧和办公费等的详细情况及分摊规则等。

如表1所示。

(3)本月内该企业共完成订单处理1000份,其中甲400份、乙600份;货物托盘数为3000个,其中甲为1000个、乙为2000个;现在需要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来分别计算和确定甲、乙两个服务的成本。

(此案例中不考虑各种损失因素)2、计算(1)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请在下面空白处写下计算过程)(2)作业成本计算法第一步:确认该物流企业仓储系统中涉及的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通过分析可知该公司的仓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的作业:(请在下面空白处写上作业)通过分析,该公司的仓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的作业:订单处理、货物验收、货物入库、货物分类、货物仓储、货物出库六个作业。

第二步:确认企业仓储系统中涉及的资源及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心成本库中去。

一些专属于某项作业的资源是不需要分配的,所以也就无须为其确认资源动因。

只有那些为多项作业所共同耗费的费用才需要确认资源动因。

常用的资源动因有人工小时数、使用次数、面积、距离、人数等等,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当的资源动因来分配资源,以保证作业中心分配的费用与实际情况相符。

成本会计练习题3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3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3答案题目一:某公司生产了100台电视机,每台的成本为2000元。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1200元/台,直接人工成本为400元/台,间接费用为30,000元。

请计算每台电视机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答:总成本:总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本题中,直接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总和,间接成本为间接费用。

直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总额 + 直接人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台 * 生产数量 + 直接人工成本/台 * 生产数量 = 1200元/台 * 100台 + 400元/台 * 100台 = 120,000元 + 40,000元 = 160,000元总成本 = 直接成本总额 + 间接成本 = 160,000元 + 30,000元 = 190,000元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指每台产品的成本,即每台产品的总成本除以生产数量。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生产数量 = 190,000元 / 100台 = 1,900元/台因此,每台电视机的总成本为190,000元,单位成本为1,900元/台。

题目二:某公司以一口井为基准,每立方米的产量是100方,成本结构为:•直接材料成本:每立方米2,000元•直接人工成本:每立方米500元•间接费用:每立方米1,000元请计算每立方米井水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答:总成本:总成本是指在井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本题中,直接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总和,间接成本为间接费用。

直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总额 + 直接人工成本总额 = 直接材料成本/立方米 * 产量 + 直接人工成本/立方米 * 产量 = 2,000元/立方米 * 100方 + 500元/立方米 * 100方 = 200,000元 + 50,000元 = 250,000元总成本 = 直接成本总额 + 间接成本 = 250,000元 + 1,000元/立方米* 100方 = 250,000元 + 100,000元 = 350,000元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指每立方米井水的成本,即每立方米井水的总成本除以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教材品种法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15200
-乙236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300
制造费用 1200
贷:原材料 42300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6840
- 乙 114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710
制造费用 2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2800
3借:制造费用 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400
贷:累计折旧 1400
4、借:制造费用 13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620
贷:银行存款 1970
5、借: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103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5030
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3900
-乙 6500
贷:制造费用 10400
A产品成本计算单
B产品成本计算单
品种法
(一)资料
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

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

(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A、B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21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 128
-机修车间 380
管理费用 660
贷:现金 1383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6342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 2442
-机修车间 517
管理费用 5373
贷:银行存款 14674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其他薪酬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14352
—B 7176
制造费用 1794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1735.75
-机修车间 10091.25
管理费用 5083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3600
-职工福利 3360
-工会经费 672
-职工教育费用504
-社会保险10080
-住房公积金2016
(4)各车间、部门计提的折旧费如下: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165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40
-机修车间 7337
管理费用 1680
贷:累计折旧 21512
(5)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各部门耗用材料如下:
单位:元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63610
—B 49984
制造费用 21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6
-机修车间 1175
管理费用 1804
贷:原材料 119685(6)本月应摊销的费用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46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80
-机修车间 200
管理费用 1620
贷:待摊费用 1260
长期待摊费用 120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供电车间待分配费用:128+2442+11735.75+840+1006+180=16331.75(元)
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380+517+10091.25+7337+1175+200=19700.25(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16331.75+1600=17931.75(元)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19700.25+2000=21700.25(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17931.75-16000=1931.75(元)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21700.25-20000=1700.256(元)
会计分录:
⑴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 1600
-机修 2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2640
—B 132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 16440 管理费用 12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 16000
-机修 20000
⑵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632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 1931.75
-机修 1700.25
产品生产用电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制造费用合计=215+6342+1794+11655+2100+460+16440=39006(元)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6000
-B产品 13006
贷:制造费用 39006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128 16000 380 20000
2442 1931.75 512
11735.75 10091.25 1700.25
840 7337
1006 1175
180 200
1600 2000
17931.75 17931.75 21700.25 21700.25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15 期初:34540 167706.4 6342 113600
1794 21528
11655 3960
2100 39006
460
16440
39006 39006 期末余额:44927.6
完工:200件 A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期末在产品:60件
完工:80件B产品成本计算单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1172 库存商品-B产品 66534.4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167706.4
分批法
某厂属于小批生产,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成本。

4月(本月)份生产情况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
101批号,直接材料3750元;102批号,直接材料2200元;103批号,直接材料3000元。

月初直接人工1750元,制造费用2350元。

月初在产品耗用累计工时:101批号1800小时;102批号590小时;103批号960小时。

2、本月的生产情况,发生的工时和直接材料如下表所示:
3、本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8498元,制造费用12168元。

4、丙产品原材料均为生产时一次投入
5、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1 投产日期:2月产品名称:甲完工日期:4月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2 投产日期:3月产品名称:乙完工日期:4月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3 投产日期:3月产品名称:丙完工日期:6月产量:40件
批号:104 投产日期:4月产品名称:甲完工日期:6月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5 投产日期:2月产品名称:丁完工日期:5月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6 投产日期:2月产品名称:丙完工日期:4月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107 投产日期:2月产品名称:丁完工日期:6月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A半成品 XX年1月
第二车间领用一车间半成品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380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 380000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会计分录:
第三车间领用二车间半成品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 66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660000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甲产品 XX年1月
结转完工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34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 1034000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甲产品年月产量:110件
四、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乙产品 XX年1月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 XX年1月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1034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418000
——二车间 308000
——三车间 30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