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8

合集下载

结核病诊疗指南范文

结核病诊疗指南范文

结核病诊疗指南范文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也可侵犯其他部位。

为了规范结核病的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他医学学会制定了《结核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结核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核病的病因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全球性分布,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影响结核病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免疫功能、生活条件、环境因素等。

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分为肺结核和非肺结核。

肺结核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低热等。

非肺结核主要侵犯淋巴结、肾脏、胃肠道、骨骼等部位,症状也有所不同。

三、结核病的诊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检查、痰培养等。

结核病的确诊需要符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三者的综合评估。

四、结核病的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治疗阶段和维持阶段。

治疗阶段主要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杀菌治疗,一般为连续服药6个月以上。

维持阶段主要是为了防止复发,需要继续服药4-7个月。

治疗结核病要坚持目标导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五、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结核菌感染的筛查和防治。

结核菌感染的筛查可以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或IGRA血液检测进行。

感染者需要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结核病的防治包括密切接触者的定期随访和治疗,结核病患者的隔离和治疗,以及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健康教育。

六、结核病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核病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纵隔炎、胸膜炎、肺部坏死等。

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早晚和是否完成疗程。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综上所述,《结核病诊疗指南》对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结核菌感染的筛查和防治,并加强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健康教育,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二、病因与机制
(一)诱因或危险因素
1.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结 核菌数量的多少。直接涂片法检出结核菌者排菌量较大,直接涂片法检查阴性而 仅培养阳性者排菌量较小。
2.传播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 到空气中而传播。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 传播途径现已罕见。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该型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肺组织严重破坏,肺功能严重 受损,双侧或单侧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 患侧肺组织收缩,常见胸膜粘连和代偿性肺气肿。
一、概述
(二)分类:
4.气管支气管结核:
(1)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 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三、诊断与转诊
(二)诊断依据与方法
(2)症状:
①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一般咳嗽 较轻,干咳为主或少许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增多,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痰可 呈脓性。部分患者可有咯血,大多数为少量咯血。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痛,胸痛 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病变累及多个肺叶、段以上支气管或气管、 中到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瞿长春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广州市老年医院
一、概述 二、病因与机制 三、诊断与转诊 四、治疗 五、肺结核的管理与预防
一、概述
(一)定义
1.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 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正确的
诊断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首先,肺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和实验室检
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等,观察肺部病变的位置、形态和范围,以及有无
空洞、钙化等特征。

此外,病原学检测,如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可以直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有助于确诊。

其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肺结核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①临床症
状和体征提示肺结核;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有结核病变;③实验室检查证实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做出肺结核的诊断。

此外,对于HIV感染者、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肺结核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等。

这需要医生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总之,肺结核的诊断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临床医生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测等内容,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准确的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恶化。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确定肺结核感染的早期症状与诊断方法

确定肺结核感染的早期症状与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 形性病灶,如浸润、增殖 、干酪样坏死等,而普通 肺炎多为均匀一致的实变
影。
病程演变
肺结核病程较长,普通抗 感染治疗无效,而普通肺 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迅
速改善。
误区一:仅凭X线片确诊
X线片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 重要地位,但并非唯一依 据。
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样,且 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结 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等综合判断。
仅凭X线片确诊可能导致误 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
误区二:忽视实验室检查
01
实验室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具 有重要作用,包括痰涂片、结 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 验等。
02
忽视实验室检查可能导致诊断 不准确,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和预后评估。
03
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应注意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时机,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X线检查、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痰液 检查等。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早期诊断技术的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敏感和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如基于生 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等。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免疫状态等个体差异,制定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高危人群中推广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减轻疾病负担
02
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数量,从而降低医疗负担和社
会经济负担。
控制传染源
03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传播,有来
本次主题内容总结回顾
肺结核感染早期症状

肺结核

肺结核

实验室 检查

四、其他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的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 沉)可增快,但对诊断无特异性价值,血 沉正常也不能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二、肺结核病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结核病分类 020101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核病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卫生防疫、医 疗保健机构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肺结核病的确诊
⒈结核病防治结构和定点医院是肺结核病确 诊的专业机构。 ⒉涂阴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确诊前应由县 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诊断技术小组 讨论会确认;
难诊断的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诊断一般不难,但随着流行病学的 变化以及临床特征的某些改变,近年来经常 见到一些诊断相当困难的肺结核病,故临床 上迫切需要提高对本病不典型表现的认识 和警惕.
治疗
3.初治涂阴: 空洞、粟粒、病变累加超过1个肺野,HIV 阳性、合并糖尿病、合并矽肺、使用免疫抑 制剂治疗等病人,采用2HRZ(E)/4HR方案 治疗,其它病人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实施工作指南》所规定的2H3R3Z3/4H3R3 方案 治疗。
治疗
对症治疗
1: 咯血:镇静及止血,可用安洛血,止血敏, 垂体后叶素等。 必要时可输血。

四、治疗

(三)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 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
及乙胺丁醇等。

(四)化疗方案。视病情轻重、痰菌有无 和细菌耐药情况,以及经济条件、药源供 应等,选择化疗方案。
四、治疗
全国统一化疗方案
⒈初治涂阳:2H3R3Z3E3/4H3R3 2HRZS(E)∕4HR ⒉复治涂阳:2H3R3Z3E3S3/6H3R3E3 3HRZSE/6HRE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广泛流行,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其病原菌为结核菌复合群,其中90%为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肺结核分为以下类型: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多见于儿童,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结节。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5个亚型:1.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和纤维干酪增殖灶多发生在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为90万人,约占全球总数的10%。

结核病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结核病患者比东部地区更多。

此外,我国还存在结核病的疫苗接种率低、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率不高等问题,这都加剧了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

据2010年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为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到499万例,患病率为459/10万。

此外,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72万例,患病率为66/10万,而菌阴肺结核患者为129万例,患病率为119/10万。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4万例,死亡率为4.1/10万。

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一、概述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一)定义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二)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型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性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5.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三)流行病学我国疫情: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发病率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499万例,患病率459/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2万例,患病率66/10万;菌阴肺结核患者129万例,患病率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例,死亡率4.1/10万万,地区差异大。

二、病因与机制(一)诱因或危险因素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3.易感人群:影响机体对结核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二)病理生理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结核病的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肺结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肺结核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

《肺结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肺结核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

《肺结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肺结核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括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联合全科、呼吸科专家共同制订的《肺结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对肺结核的定义、诊断、药物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药物的特性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旨在指导基层全科医生的临床用药。

各种肺结核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1异烟肼(1)成人:①口服:ⓐ预防:0.3 g/d、顿服。

ⓑ治疗: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5~8 mg·kg-1·d-1,0.3~0.4 g/d、顿服;或15 mg·kg-1·d-1,最多0.9 g,每周2~3次。

②肌内注射:剂量同口服。

③静脉滴注:用于重症病例,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释后静脉滴注,0.3~0.6g/d。

多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

(2)儿童:10~15 mg·kg-1·d-1,一日总量不超过0.3 g,顿服。

某些严重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可30 mg·kg-1·d-1,一日总量不超过0.5 g。

(3)特殊人群用药:肾功能减退血肌酐值<6 mg/100 ml 者,异烟肼不需减量。

妊娠期妇女慎用。

2利福平(1)成人:口服,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0.45~0.60 g/d、顿服,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2 g。

(2)老年人:口服,10 mg·kg-1·d-1、顿服。

(3)1月龄以上儿童:口服,10~20 mg·kg-1·d-1,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一日总量不超过0.6 g。

(4)特殊人群用药:哺乳期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再决定。

3吡嗪酰胺吡嗪酰胺口服给药。

(1)成人: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15~30 mg·kg-1·d-1、顿服,或1.5 g/d,间歇疗法可增至2.0 g/d、顿服,或分2~3次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