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SOD苹果2

SOD苹果2

SOD是超氧化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的简称,SOD苹果就是外源的SOD酶制剂在苹果树体及果实上的应用而生产出来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苹果。

2004年,我们首次在盛果期红富士树上试验成功,近年来,SOD苹果在市场上8元一公斤仍供不应求。

现将SOD苹果生产配套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果蔬爱好者参考。

1 土壤管理山原区果树缺乏灌溉条件,我们在土壤管理上主要推广应用了果园种植白三叶草、配方施肥和地膜覆盖穴贮肥水等配套技术。

1.1 果园种植白三叶草白三叶草是宿根性多年生长植物,种植一年可持续生长7年以上,果园种植白三叶草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改良果树生长环境;防止山地果园水土流失;增强生物防治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

白三叶草种植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春季严重干旱地区可在秋季9月份种植。

具体操作要求:播种前先将果树行间杂草、杂物清除干净,翻地20-25厘米深,将地整平;亩用种子0.5-0.75公斤,苗期清除杂草,补施少量氮肥,促使三叶草快速生长;草坪高度达20厘米以上进行刈割,每年刈割2-3次,刈割时留茬5厘米左右,利于再生,割下的草进行树盘覆盖。

2005年,我们对土壤含氮量、有机质含量和地温测量结果如下:二年生草地的土壤全氮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是0.1048%-1.42%,与清耕土壤相比,全氮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0.7%和114.5%;冬季地表温度与清耕土壤相比升高了1-2.5℃,夏季地表温度降低了5-6℃,土壤温度的相对稳定,更利于苹果树的正常生长。

1.2 配方施肥1.2.1 取样化验取20厘米和40厘米土层的土样。

在果园内采用5点取样法,将各层土样混合为标准样;7月中旬前,叶片取样,在果园内随机选取同品种果树5株,每株取上部、中部、下部、内膛、外围叶片各5片,混合为标准样,把样品送检测中心进行化验。

1.2.2 配方施肥在化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苹果树生长需肥种类、需肥量、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吸收利用率等情况,合理的提出施肥建议进行配方施肥。

波尔多液在现代苹果生产中的作用与正确开发使用

波尔多液在现代苹果生产中的作用与正确开发使用

波尔多液在现代苹果生产中的作用与正确开发使用作者:王会峰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0期在过去的苹果生产中,波尔多液的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药种类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导致波尔多液销售的利润不断减少,加之人们对波尔多液的错误认知,使得波尔多液的使用逐渐减少。

如何充分发挥出波尔多液的效用,就成了当前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

1 波尔多液的特点以及作用介绍 1.1 杀菌范围广泛波尔多液是一种无机铜保护性杀菌药剂,是由一定比例的硫酸铜水溶液以及石灰乳配制而成,其药液呈天蓝色,性状为黏稠的悬浊液,其溶液中包含了大量的硫酸铜、氢氧化铜以及氢氧化钙颗粒,溶液呈碱性。

波尔多液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波尔多城,因此而得名。

实际上,波尔多液并不具备杀菌能力,当其喷洒在植物体上,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药膜,这层药膜不溶于水,且粘着性较强,能够牢牢吸附在植物表面。

其会与植物新陈代谢分泌的酸性物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气以及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波尔多液中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性较强的硫酸铜。

铜离子能对病原体细胞进行破坏,通过凝固病原菌细胞蛋白质以及降低病原菌内酶活性的方式,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以及菌丝的生长,阻碍病原菌代谢作用的顺利进行,从而杀死病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同时,通过波尔多液的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植物的抗病性能,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其杀菌的范围较为广泛,能够有效应对果树以及农作物的大部分疾病。

1.2 药效持久,无抗性波尔多液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杀菌能力强,且药效持续的时间较长,普遍情况下,其持效期在2~3周,远远高于其它杀菌药剂。

因此,通过波尔多液的应用能够极大减少施药次数,同时,还能减少药剂的投入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波尔多液持效期的长短与其配制比例以及降水量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为了获得性能更好的波尔多液,必须对硫酸铜和生石灰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

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

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6.NY 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7.NY 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8.NY/T 5038-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39.NY 5039-2001无公害食品鸡蛋40.NY 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1.NY 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2.NY 5042-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3.NY/T 5043-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44.NY 5044-2001无公害食品牛肉45.NY 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46.NY 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7.NY 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8.NY 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9.NY/T 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50.NY/T 5050-2001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51.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52.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53.NY 5053-2001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54.NY/T 5054-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55.NY/T 5055-2001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56.NY 5056-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57.NY/T 5057-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养殖技术规范58.NY 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59.NY/T 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60.NY 5060-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61.NY/T 5061-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62.NY 50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63.NY/T 5063-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规范64.NY 5064-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65.NY/T 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66.NY 5066-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67.NY/T 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68.NY 5068-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69.NY/T 5069-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70.NY 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71.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72.NY 507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73.NY 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74.NY 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75.NY/T 468-2001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注:74、75项标准为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标准。

在单位政治表现

在单位政治表现

在单位政治表现在单位政治表现勤于理论学习,政治素养高。

该同志始终以《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熟悉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同时,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作风严谨,廉洁自律,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树立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

专业技术精通,工作有热情。

该同志原为一名林业技术干部,一直以林果生产技术推广与普及为己任,努力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林果生产技术知识,并以传授果树管理技术为工作乐趣,有力地推进了该乡果品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一是改良果树品种。

自1998年以来,该同志自筹资金,为我县引进和繁育果树优良品种接穗30余万条,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果树品种组成,有力地促进了青龙果品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

该同志平均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余期次,播放科普知识光盘500多小时,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5万余份,培训各类人员3000余人次,使我乡每户果农均有人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术。

不仅如此,该同志还把触角延伸到全县各个果品产区,几年来分别到、、、、等乡镇传授果树管理技术30多期次,培训果农3000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

同时,该同志没有满足现有的技术水平,每年自费投入1000多元订阅各种果树期刊,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积极到外地参观学习,与河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有机苹果产业协会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先后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教授、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北京林业果树研究所博士等资深果树专家来我乡讲学,使果农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

为使果农全面掌握生产技术,该同志先后编写了《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青龙苹果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无公害苹果园周年管理工作历》和《苹果有机化栽培技术》等培训教材,并于《北方果树》上发表了《杏树落花落果原因及对策》、于《河北果树》上发表了《灭菌净防治苹果轮纹病药效试验》、《苹果疫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等科研论文,对青龙乃至北方果树生产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无公害苹果园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与效果

无公害苹果园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与效果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 0 0 7  ̄第2 0卷 第 6朝 月刊 )
3 5
1 . 4 小 区 设 置
量 与土 壤 处 理 相 同 。分 别 于 4月 2 9日、 5月 4 日 、 5月 9日和
5月 1 2日进 行 4次 苗 床 补 水 。 由于 田间 蝼 蛄 、 鼠害 为 害 较 重 .
维普资讯
3 . 4 不 同药 剂 对 水 稻 旱 秧 苗 根 系 的 影 响 对 l 1 个 药 刺 处理 的 3 3个 小 区植 株 白 根 数 的 调 查 , 并 通 过方 差分析和用 I 5D 法 对 各 药 剂 处 理 区 组 间 白 根 平 均 数 差 异进行分析 . 得 出 7号杀 菌 剂 处 理 的 白根 平 均 数 为 3 4 . 2 3根 , 清水 处理 的平 均数 为 2 5 . 7 3根 。 7号 杀 菌 剂 比 清 水 的 多 8 . 5
v = 2 2时 , t o ∞=2 . 07 4,t o0 l = 2 . 8 1 9, 所 以
. .
从苗床阶段的观察来看 . 1 1 个 处 理 及 对 照 均 未 出 现水 稻
立枯病 、 苗瘟 、 叶瘟 等病 害 。从 秧 苗 外 观表 现 , 2号 、 7号 、 8号 和 6号 杀 菌 剂 秧 苗 外 观 表 现 较 好 , 叶色浓绿 、 植 株健 壮 青 秀 。
为8 7 . 4 %, 其余 杀 菌 剂 的 出苗 率 均 低 于清 水 。从 成 秧 情 况 看 ,
也 是 7号 和 1号 杀 菌 剂 的 比率 最 高 . 3号 和 5号 杀 菌 剂 的 成
盖细 土 , 在细 土 之 上覆 盖薄 膜 , 使用 农 膜搭 建 小拱 棚 。
2 . 3 田 间管 理 2 0 o 6年 4月 2 4 日出 苗 . 2 6 日为 一 叶 期 . 揭 去 覆 盖 床 土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经验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经验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经验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经验摘要花牛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生产的元帅系苹果的商品名,是国内唯一能同美国蛇果相媲美的苹果,多次在全国果品评比中获奖。

花牛苹果的产地甘肃省天水市在发展元帅系苹果方面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安全生产环境和市场品牌等优势。

花牛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有:选择适宜品种和砧木,合理确定品种、栽植行株距和树形组合,培育优质壮苗建园,以花定果和喷施果形剂,推广高光效整形修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天水花牛苹果生产优势关键技术花牛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生产的元帅系苹果的商品名。

花牛苹果称谓最早源于1965年。

1956年原天水县花牛村一带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引进的苹果品种元帅栽培成功,生产的苹果色、形、昧俱佳。

1965年,苹果出口香港市场,因产地在花牛村一带,故标注为“花牛”,首次使用了“花牛”品牌。

1974年天水市生产的花牛苹果被国家外贸部、林业部确定为出口贸易的统销产品。

1986年2月,花牛苹果正式注册了商标,2007年11月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花牛”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目前,花牛苹果是我国唯一能同美国蛇果相媲美的苹果,花牛苹果已多次在全国果品评比中获奖。

目前花牛苹果主栽的品种有天汪一号、首红、阿斯、俄矮2号等。

果实呈圆锥形,果形端正高桩,五棱突出明显,果形指数0.9~1.0;平均单果重260.0g,全面鲜红或浓红色,色泽艳丽,色相片红或条红,果实着色面积90%~100%;果个整齐,果面光滑、亮洁;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口感好,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0%~16.00%,可滴定酸含量0.20%~0.36%,去皮果肉硬度6.5 kg/cm2。

1、天水市花牛苹果发展的条件1.1气候适宜甘肃省天水市地处内陆,位于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为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花牛苹果栽培区域海拔1000—1750 m,年平均气温8.5~10.8 ℃,年极端最低气温~17.4℃,1月平均气温2.4℃,6—8月平均气温18.4~23.0℃,果实成熟期8—10月昼夜温差10—15℃,非常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平均年降水量500~600 mm,年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

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综合调控治理对策

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综合调控治理对策

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综合调控治理对策摘要就苹果中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危害性进行阐述,根据苹果质量安全现状,提出几项有针对性的综合调控治理对策。

关键词苹果;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调控治理;对策苹果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残留在苹果中的农药、重金属以及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是影响苹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而且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的第一大国,但苹果出口量不到世界苹果出口总量的5%,主要原因是我国苹果优质果率低,而苹果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又是影响苹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烟台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苹果产业在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对绿色无公害苹果的需求,降低苹果中农药、重金属残留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强苹果及其产地环境质量监控,对提高苹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果园农药污染及其危害性1.1果园农药使用现状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年使用量在80~100万吨,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生物农药应用相对较少,几乎90%以上都是化学农药。

目前,80%以上果园的果树病虫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受价格和果农传统用药习惯等的影响,已经禁用的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生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我国果品栽培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防治病虫害和调节植物营养主要以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为主,不仅果品外观、质量差,还经常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剂量、时间、次数不当,导致农药、重金属、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不但危害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我国苹果的出口贸易声誉。

烟台是我国苹果的主产区,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发生危害程度严重,年农药使用次数和用药种类均较多。

据粗略统计,在苹果病虫防治中,农药应用种类多达70种,年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次数不下10次,有的多达15~16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
摘要介绍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宜品种、科学施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正确用药、果实套袋、摘袋上色等内容,以期为苹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品种选择;科学施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
中图分类号s661.1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03-01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
新的变化,对优质水果的周年消费快速增长,对果品的健康安全意
识进一步增强。

这就要求农技推广人员积极研究优质无公害水果的生产技术。

现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适宜品种
适合沛县地区的主栽早中熟品种有嘎啦、美国八号、珊夏等,晚熟品种以新一代红富士品种为主。

嘎啦,果个大,单果一般重
100~150g,成熟早,易贮耐运。

美国八号,平均单果重245g,着色艳丽,风味甜脆爽口,抗病性、丰产性、早果性均佳。

珊夏,果实圆锥形或扁圆形,单果重230g左右,皮薄美观,果肉黄白色,松脆爽口,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较耐贮藏。

新一代红富士,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220g,最大果重650g,果实极耐贮藏。

2科学施肥
一是多施有机肥。

在果树休眠期尽可能地多施腐熟的厩肥、绿
肥、饼肥、人畜粪尿等有机肥,结合深翻改土开沟施入,并拌施少量氮肥,然后覆土灌水。

杜绝使用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及未经高温发酵的人畜粪尿。

二是平衡施肥。

在施土杂肥的基础上,通过土壤测试,科学合理地确定使用无机肥料的种类、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平衡施肥。

有机肥于秋季至早春施入,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肥料,分期施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应强调果园磷肥的使用,不应以过磷酸钙为磷元素的补充源,改用钙镁磷肥,以缓解土壤的酸化。

三是配合使用生物肥、微肥。

改变单纯使用磷钾肥料的习惯,配合使用生物有机肥,主要包括酵素菌肥、磷细菌肥、固氮菌肥、生物钾肥等,同时掺施适量锌肥、钙肥、硼肥等微肥,补充果树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多种微量元素,防止各种缺素症的发生。

四是改清耕为免耕,提倡果园施草、压草、种草。

即在开沟施农家肥时,沟底掺土铺施作物秸秆7 500kg/hm2左右。

压草即用作物秸秆覆盖树盘及行间,厚度在15cm以上,施用15t/hm2以上。

种草即在果树行间种绿肥植物,生长季节适时刈割覆于树下。

果园免耕,既能改变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条件,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又能改变果园内部小环境。

3合理修剪
面积较大的矮化密植园,可采取隔株间伐的办法,一次性解决。

一园多户型矮化密植园,按照树密枝不密的原则,重点疏除部分间
距较近或重叠的大骨干枝,适当落头开心,用2~3年完成结构调整。

乔化密植园,能间伐则间伐,重点疏除部分靠近地面的大骨干枝或2层骨干枝,加大层间距,或以小代大,以侧代主,适当落头开心,将树高控制在3m左右。

4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不仅可以防止大小年现象,维持健壮的树体,同时也
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疏花疏果宜早不宜迟。

冬剪时剪除部分过多、过弱的花芽回缩串花枝。

花序现蕾期,疏除部分过密花序、梢头花序、弱花序,尽量保留花下叶。

花序分离期,腋花芽已现蕾要及时疏除,在前期疏花序的基础上,确定保留健壮、斜生、位置适宜的花序,每花序只留中心花和1个边花,最后使保留的花序间距达15~25cm。

疏果可在谢花后7~10d开始,选留果形端正、果个大的中心果或边果,最后果实间距调整到20~25cm,产量控制在
45t/hm2左右。

5正确用药
选择低毒无污染的生物源和矿物源为重要成分的农药安全有效地防治各种病害。

防治苹果腐烂病,刮除病斑后,糊上稠泥浆用塑料薄膜包扎,对其伤口愈合、防止二次复发等效果好于用杀菌剂消毒,既安全有效,又减少开支,且无污染。

枝干轮纹病、干腐病于萌芽前喷5°bé的石硫合剂,或用200倍叶保绿加100倍腐必清涂抹病部,效果甚佳。

萌芽后至套袋前,防治斑点落叶病的有效药剂有宝丽安、
朴海因、大生m-45、喷克等;防治轮纹烂果病等果实病害的有效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海因等。

套袋前,几种杀菌剂交替使用。

套袋后至摘袋前,以波尔多液为主,其他杀菌剂配合。

杀螨可用三唑酮,有效期长、低残留,特别对二斑叶螨的防效优于其他类型的杀螨剂。

杀虫以乐斯本、蛾螨灵、吡虫啉、灭幼脲等为好。

为防止苦痘病、水心病的发生,谢花后至套袋前连喷3~4次钙肥,如氨基酸钙、腐殖酸钙、氨钙宝等。

6果实套袋
最好使用双层纸袋,以小林袋、爱农袋、佳田袋效果较好,优质果产出率较高。

套袋时间的早晚,其效果不一样。

套袋时间早,有利于减少病虫的危害,摘袋后易上色,果面细致质量好,但易伤果柄,日灼较重,不易补钙。

套袋时间过晚,摘袋后上色慢而不新鲜,表面较粗糙。

晚熟品种的适宜套袋时间是谢花后35d开始。

7摘袋上色
摘袋时间在采收前25d左右为宜。

为防日烧,晴天宜在8~11时和14~17时摘袋,阴天可于8~17时摘袋,雾天、雨天不宜摘袋。

摘袋应分2次进行,先摘除或撕破外袋,3~5d后再全摘除。

摘袋后
5~10d,果实着色面达60%~70%时进行转果。

树下铺反光膜可增加冠内的反射光,促进树冠下部和内膛果及果实萼部着色。

8参考文献
[1] 赵艳兰.优质苹果无公害生产栽培[j].山西农业(致富科
技),2006(1):7.
[2] 王海波.苹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
学,2005(12):97-98.
[3] 孟兆亮,高志绪.无公害苹果栽培管理技术[j].烟台果树,2003(1):6-7.
[4] 耿忠芳,周蓉,郭桂英,等.苹果栽培管理的四大关键技术[j].落叶果树,2005(1):42-44.
[5] 任邦来.优质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要点[j].甘肃农
业,2005(2):51.
[6] 陈光兴,陈建文,兰上战.丘陵山区有机苹果栽培技术要点[j].西南园艺,2005,33(6):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