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王财贵教授修订版)

合集下载

《心甘情愿被王财贵的传统文化教育洗脑》

《心甘情愿被王财贵的传统文化教育洗脑》

心甘情愿被王财贵的传统文化教育洗脑8月21日下午,我有幸在枣阳电大观看了台湾华山书院院长王财贵博士的演讲,心里受到很大震撼。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此句用来形容观看王教授在北师大演讲后的感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这场演讲能否震撼百年尚难知晓,但至少已深深震撼了我和在场的百余名教师。

感慨谈到语文教育,王教授倡导“读经教育”,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当下教育缺失的养分,不失为一剂良方。

曾几何时,我们已抛弃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将它们束之高阁,奉为“经典”,却鲜有人问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文化却发生了断裂。

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理解到它们的价值时,才发现它们已悄然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临大师相继离去,而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这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啊!“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在学生的孩提时代,若能给予他们传统文化的熏陶,日后必将受益无穷。

反之,假如从小没有学习理解,又怎么会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浩瀚无穷?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义务让孩子们从小就阅读老祖宗留下来的书籍,用王教授总结的六字箴言:“小朋友,跟我念”,身体力行地去学习,让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实践出于我对古典诗词的喜爱以及大学时所修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成为老师后竟然把这个习惯移植到了学生身上,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班规”。

最近又多了一项《三字经》,孩子们背诵的时候,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也不十分苛刻,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那些反复涌动在脑际的句子终究会发酵、升华,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支撑学生穿越成长的困惑,凝练处世的智慧,促使他们成长为心智健全、坚强从容的人。

就像王教授所说的:“儿童的吸收水平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堆存有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孩子早期教育———王贵才教授北京讲座

关孩子早期教育———王贵才教授北京讲座

王贵才暑期大陆巡回讲座12001年王财贵老师暑期大陆巡回讲座北京师范大学讲演开篇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二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

我们只是不了解教育的本质——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

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在障碍我们的孩子。

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

不要努力去障碍我们的孩子,千万、千万!拜托、拜托!要怎么样做到愉快轻松的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影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

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了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深感佩服。

牟先生认为,对现在社会弊病的救治,中国传统文化该是一帖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正在推动一项复兴传统文化活动。

从根本上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

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学习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肖瑞华的报道:“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国小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的早自习,都是在读诵四书。

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社区妈妈的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庄子》、《论语》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

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论语》了。

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

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足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

”这个片子是六年前拍的,刚才说,现在全台湾省有五千个小朋友读经。

那是我推广读经以后的两年,从多少人开始推广读经呢?就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一个人到十个人,十个人到一百个人,到一千个人到五千个人,两年就到五千个人,三年就到五万个人,四年、五年以后就是五十万个人。

儿童英文读经-王财贵读经理念PPT共44页

儿童英文读经-王财贵读经理念PPT共44页
42、只有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儿童英文读经-王财贵读经理 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有福气的家长请静下心来看完此篇文章

有福气的家长请静下心来看完此篇文章

有福气的家长请静下心来看完此篇文章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台湾台中教育大学教授王财贵老师,将自己几十年研究的读经教育理论结合中华古今教育的智慧娓娓道来。

培养天才并不难王教授认为,孩子在胎儿时期先天就可以是天才。

而现代孩子之所以没有被培养成天才,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其实掌握了教育的规律,培养天才并不难。

培养天才只需要最丰富最优雅的声音、古典音乐和经典诵读,要让3岁内让孩子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就可以实现。

古代教育用半年时间可以完成现代教育6年时间的识字量。

事实证明,读经教育完全可以12岁后,1天学完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半年学完一到六年级的其他课程,将孩子培养成天才和大才。

“教育如开车,方向错误或偏差,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成功,可能会精神抖擞地走向失败。

把握好道理,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

所谓大道至简。

”王财贵说。

教育基础是语文人文教育从读经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教育的本来面目,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王财贵说,其实教育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基于“人性”。

而这里,必须有一种“洞见全体”的智慧,见到人类本来就应有其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之学习,又应有其雅化、深化的人文智慧之学习。

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该按照人类学习的自然规律而施行,才合乎人性发展规律。

王财贵说,教育核心的就语文的教育,高度的语文可以涵盖低度的知识。

语文能力要用高度的语文知识来引领。

而有高度智慧的文言文经典则增进人的聪明和智慧。

王财贵曾经问过很多家长“知道孩子在读什么吗?”家长说:“怎么不知道?我天天在辅导孩子功课。

”问为什么做这些功课,家长说是学校规定的;去学校问老师为什么要教这些功课,老师回答是校长让教的。

再去问校长……如此往复无答案。

不是说教这些内容不行,但作为对孩子未来负责的老师好家长,是否应该先问下自己:“教这些行不行?应该教什么给孩子?”生活技能易学,人文智慧难得。

人文智慧又关乎一个人的品德心性、人生态度。

对此苦恼的家长不少。

读经家长必读的书目汇编

读经家长必读的书目汇编

读经家长必读的书目汇编
家有读经的孩子,我们一定要了解读经的理念,作为孩子学习的理念基础和指导方针。

王财贵教授推广读经二十年来,相关资料非常之多,基本上全部能解决读经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以下这些重要视频甚至要看上十遍二十遍才能领会读经的要意。

亲爱的家长,要想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融贯中西的大才,唯有深入透析其理论,才能坚持读经,活用经典,真正让孩子受益!
读经家长必读的书目汇编:
■视频内容:
1.《教育就如此简单》
2.《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3.《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4.《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5.《读经十年》
6.《读经教育与潜能开发》(中心出品)
■必读书籍:
1、儿童读经教育手册(绍南文化版)
2、经典教育初机(上下册向村仁编)
3、家学兴国运旺(贺益德著)
4、读经二十年(王财贵著)
5、教育的智慧学
6、双法字理(文字的起源)
■以上是必看,
如有时间则选看一些以下教育书籍:
《发现母亲》、《捕捉儿童敏感期》
《冯德全早教全书》、《爱和自由》
《水知道答案》、《卡尔威特的教育》
《让阳光自然播撒》、《教育就是解放心灵》《生命教育法》、《佐贺的超级阿嬷》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母慈子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摘自全球读经教育网亲情推荐。

王财贵经典语录

王财贵经典语录

季谦读经教育语录⊙全世界只要有一个人读(《论语》),孔子就不会死。

⊙尊重圣人并尊重老师,就是表示对教育对文化的尊重。

⊙中国经典中的经典就是《论语》,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论语》,简直不算一个中国的读书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重他们的圣人,这是作为一个民族的子孙共同的荣耀,也是共同的责任。

⊙经典本来就是智慧的结晶,智慧是普遍的,智慧是永恒的。

所谓永恒是历久弥新。

所谓普遍是人类共有。

所以中国的理想即是全人类的理想。

古人的智慧也是全人类的遗产。

⊙经典所代表的智慧这能否被尊重而普遍流传,是全人类呢个否继续活下去的一个指标。

⊙尊重经典最好的表现就是学习经典,而学习经典最方便最简单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经典。

⊙孔子是人不是神,但是这个人是经过生命的觉醒和努力,他的生命经历不断地自我提升,而是先出一个广大高明的境界,给人间做出了一个圆满而永恒的示范。

⊙尊重孔子不仅是口号,也不仅是深埋在心里的愿望,这还应该是一种行动,不仅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也希望推广到整个国家民族甚至是将这种尊重圣人,再来复习圣人的智慧诚挚地学习圣贤,这样的心情,推广到整个人类。

⊙一个政府,一个民族的子孙,对其民族的圣人,给予最大的尊重,这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义务。

⊙如果政府把教师也看做是各种职业中的一种,我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不幸。

⊙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五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中华民族一定就不一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政治是一时的,文化是永久的。

⊙不尊重圣人,就是代表你没有理想,因没了理想,就没有智慧,就不知道人心的广大,不知道生命的艰难,你就是去了奋斗的意志,你也不能开拓你的心胸,整个国民都这样的卑微,都这样的小气,这个国家民族不就要自然地走向衰亡么?⊙古人的生命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他的智慧并没有过去,还保存在经典中,后世的人,从经典可以回归智慧。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己先要研读我们的经典,行有余力,我们再研读全世界人类各民族的经典,这是任何人的权利,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义务。

王财贵“现代国际书院”项目规划书.docx

王财贵“现代国际书院”项目规划书.docx

王财贵“现代国际书院”项目规划书2010年 05月04日一、项目概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型” “国际型”书院。

以“继承道统”为纲,以“中西会通”为维,塑造第一流的世界级人才。

曾经,如“岳麓书院” 的传统书院,为中国培养出一代代圣哲,护佑这古老民族生生不息。

如今,如“哈佛大学”的现代高校,为世界培养出一代代英杰,引领全人类步步的走向。

如果一定要给我们的“现代国际书院” 下一个定义,那么就是:凭借东方的胸襟智慧,融汇西学的真知灼见,建成“当代的岳麓” “中国的哈佛”。

虽然我们并不想用太极端的字眼去形容,然而它无疑是“不朽的”。

我们正在找寻一块土地,给它冠上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将如同“岳麓” “哈佛”一样,永恒的流传在世间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即由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之所。

简言之,书院的成立,乃为社会培养人才。

进一步讲,在这充满希望又令人堪忧的时代中,吾人所要培养的,是一种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胸怀和志气的大人才。

众所皆知,当今天下,人才寥落,尤其是文化人才。

新的人才,须要重新培养。

十几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儿童读经教育” ,即利用十三岁之前的黄金时期,诵读中西方经典着作,以开启智慧,以陶铸性情,奠定一生的文化和人格基础。

此举掀起海内外华人读经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地区接受读经教育的儿童已超过五百万,大陆地区至少有五千万儿童从中获益。

这些“满腹经纶”的孩子成才基础已经奠定,他们渐渐长大,需要继续深造,学以致用,书院的建立,即可提供此种机会。

“读经教育” 的理念及方法,如果是合乎人性的,则它不只是台湾的,不只是大陆的,也不只是全球华人的,乃是全世界的。

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至今,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关键时刻,即,人类从未有过如此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沟通顺畅的时代,东方人开发得当的实践理性与西方人开发得当的思辨理性,这人类必须同时具备的两大学问系统,终于在这个时代得以交汇。

王财贵教授谈0到3岁教育

王财贵教授谈0到3岁教育

王财贵教授:零岁到三岁的幼儿教育零岁到三岁可爱的读经宝宝假如一个孩子出生了,零岁到三岁,也是重要时机,所以继续地给他听,二十四小时不断,因为你睡觉,他不睡觉。

我们推广了这么久已经有那么多读经宝宝,从来没有一个是发疯的,他们都聪明可爱。

所以各位,你不要烦恼了。

如果在理论上不敢相信,已经有成千上百的人做了白老鼠了。

所以请各位一定要多多吸收新的知识,新的信息。

大家现在看不起读经,因为读经在中国不是主流,在外国呢更是闻所未闻,现代人就是势利眼,以多取胜。

我们已经有那么多的数据,几千页的数据,都在网络上,没有人要去看,没有人去问一问,到底那个孩子在哪里,实地去看一看。

譬如深圳有没有读经宝宝呢?当然有!已经是几十、上百个这种孩子了,可能在离你家不远就有这种孩子,为什么不去看一看呢?而凡是做读经教育的家长,一定乐于分享,知无不言,所以你以后要去拜访读经宝宝的家庭,要预备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对方会讲得眉飞色舞,不让你走。

(笑,鼓掌)因为他的孩子实在太可爱了!太令家长喜悦了!因为这个孩子,让全家都觉得此生幸福无限!读经宝宝出生时特殊的表现,不仅是家长觉察得到,医院里面接生的医生跟护士,都会来问,这个孩子怎么跟人家不一样?你到底施了什么法?那有什么法?就是读经法!(鼓掌)最近我听说有一个待产的母亲,从一怀孕,家里经典声音不断,日夜都洋溢着天才的声音,中国的、西方的,无所谓论语、老子,轮流放。

在怀孕期间,连家长都觉得很舒服很受教。

后来要生产了,就跟医生说:「我希望这个孩子,在经典声音中出生。

(笑)这个医生居然接受,告诉护士:「在我接生的时候,大家不可以说话。

」旁边摆一架CD,放着《论语》,子曰,子曰,子曰的,这个孩子就在论语的声音中出生。

(鼓掌)在医院里面,一个礼拜,不曾哭过一声。

大家会想,怎么孩子这么笨,笨到不会哭?不是!是聪明到不需要哭。

(笑,鼓掌)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据说一个婴儿出生后,要几天,或者二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他的手才够放到嘴巴咬,去吸手指,而这个孩子出生那一天,护士把他抱到婴儿房,他就开始在吸手指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 (好与不好,请观后再做评论,很有可能它会对你很有益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5NzA0NDA0.html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王财贵教授修订版) http://wenku.baidu.com/view/8bc4ac0103d8ce2f00662355.html

北京读经学堂——在谦学堂网址 http://www.zaiqian.net/index.html

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http://www.gsr.org.tw/

以下文字系王财贵教授录音整理稿,避免讹传后世,请勿擅改。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地点:深圳梧桐山 时间:己丑年正月初十下午(2009,02,04) 主讲人:王财贵教授 文字记录、标题整理:廖智楷

一、 开场白:从人性出发 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鼓掌) 本来过年是要休息的,不过,因为朋友的热情,就不让我休息(笑)。我在过年时节,有机会跟这么多关心教育的朋友见面,其实也舍不得休息,我很乐意来跟大家谈一谈。

读经教育,有些人还是不很了解,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有些意思没有完全表示——虽然我推广读经这么久,讲了这么多场演讲,但大部分演讲都在倡导基础理论,今天好像给我一个比较特别的题目,要我把读经教育构想中的全程规划来作一个完整报告,所以今天的演讲是很特别的。有关读经教育,我讲过一千场了,今天是第一千零一场,今天最特别,所以,今天参加的朋友都是很有福气的,(鼓掌)。其实说特别也无所谓特别,西方有句谚语说:「天地间没有任何新鲜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但现在我们讲读经教育,好像对于当前,也可以说对中华民族一百年来,乃至于对西方三百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比起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西方的教育体制——读经教育好像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我刚才说,天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尤其是讲教育、办教育,本来就不可以特别,它是最平实的东西,哪一个人在教育中耍花样,哪一个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给教育做一些特别的不一样的新鲜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与做法,通通都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胡作非为。因 2

为教育是「按照人性开发人性」的工程,而普天之下,千古以来,人性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没有古代跟现代的差别,也不可以有东方和西方的差别。天下间任何事情,总起来只是一个道理。将天下所有的事,总起来看成是一个道理,就好像朱子所说的「统体一太极」,从这个总体的道理,下放出来,有许多个别的事物,每一个个别的事务,也都有它的道理,这叫「物物一太极」。人生在天地之中,天地以道理来运转,人生也以道理而存在,要把人生过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按照做人的道理,这做人的道理就是「人性」。我们开发人的人性,教出合乎人性的人,这一种工作叫做「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是这样,请问:教育可以不可以随便耍花样?可以不可以任凭某种喜好,今天来一个特别的理论,明天来一个特别的做法?教育可以不可以古代跟现代不一样?可以不可以中国跟西方不一样?照以上说的「统体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的道理来讲,应该是不可以的。然而,我们明明看到现代教育跟古代的不一样,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不一样,而读经教育跟别的教育不一样。我们或许应该产生一个疑问:到底谁对?要么甲对,要么乙对。如果甲对,乙就错;如果乙对,甲就错;或者两者都错,不可能两个都对。

让天下的教育都归于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教育再也没有疑惑,让天下的教育都归于一个道理。假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不合道理,你千万不要听从,假如你听从了,你就是自找麻烦;但是假如今天所讲的是道理呢?请问你要怎么办?现在请各位,先自己摸着自己的良心,然后做一个对自己的期许,告诉自己说:「假如我听到的是道理的话,我就要照着做!」假设今天讲的果真是道理,而大家又都照着道理做,那大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是就一致了吗?

但是,这个道理,是不是凭在座各位听起来是道理,就可以算是真的道理了呢?假如有古人在场,古人会不会说,我们生长在两千多年前,我们跟你们现代人不一样,如果有西方人在场,他们会不会说,那只是你们中国的道理,我们西方人的道理不是如此的。会不会这样呢?古人说:「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假如天不变,地不变,道也不变,而人性也不变,那么开发人性的办法就不可以变,所以古人如果在场听讲,你认为合理的,古人必定也要认为合理。现在我们在深圳演讲,就是有新疆、蒙古人来听讲,他的认识也要跟你一样,就是外国人来听讲,乃至于外星人一齐来听讲,通通要一样!要不然,必定有某些地方不合理了。那么谁来评判合理不合理呢?是不是由我来评判,我评判,怎么能够做标准呢?那是不是由你来评判、你评判,我不同意,难道以你为标准吗?还是我们两个合起来说,我们两个都一样,就以我们两人为标准呢?那别人呢?所以,现在要跳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气,跳开自己的学派,甚至跳开自己时代,自己的民族,来做一个客观的思考。这谈何容易呢?

依照人性的道理而思考教育

当然,说不容易是真不容易,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意见,人人都尊其所闻先入为主,别的意见,新的意见,往往被他排距在外,这是人之常情,要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很困难的。但是说容易也很容易。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意思也就是说做一个合理的人,有理性的人,光明的人,他立刻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刚才一直说什么天的道理,地的道理,道的道理,讲那么多的道理,好像很高深、很遥远,不然!假如你是人,你就有这个灵性,你就有这个能力,你就能够判断是非。一般人只是故意 3

的装作不知道;故意的固执已见;故意的要吵架,其实心中一反省,每个人几几乎都了解道理在哪里,也都几几乎了解自己其实是正在狡辩。所以我们现在把心打开,把气放平,我们依照道理而思考,不要故意的把道理关在门外,我相信,这样子,「虽不中,不远矣」。退一步讲,如果不能够马上达到精纯、客观、光明,其实每个人按照自己当下的心灵,随时思考,随时扩充、长进──当下能思考到哪里,扩充到那里,居在什么层次上,就按照那个当下所体会到的丰富度与高度,尽心尽力,老实做去,就已经对得起自己了。最后会发现人人所思所行,也相差不远,而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了。而各位知道,这个道理不是在我这里,不是在你那里,不是在他那里,也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它是统天地、贯古今,都是一样的,当我们能够打开心量,则能与天地古今的道理相照映,相呼应,相融汇,我们便会感觉到:「我是一个真正的人,立在天地宇宙之中堂堂正正的人!」(先生小声说:「鼓掌」,大家鼓掌)你所说的话,你所做的事,就是堂堂正正的话,堂堂正正的事。用这种心态来面对教育,你就可以跟自己说:「孩子啊,我是尽了力了,我是按照道理来教你的,我把你当作天地间宝贵的、难得的一个小孩,我想要把你培养成真正的,不辜负你这一辈子的一个象样的人!」你也就在这样的自觉上,找到安慰,而察觉到: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庭,对得起国家民族,对得起天地祖宗!(鼓掌)

假如,你现在有孩子,或者你现在是教育工作者、是老师、是校长,而从来没有一刻有这种感觉,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教育,来进行我们的教育工作──假如你是这样的人,那我告诉你,你辜负了我们的下一代了,你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国家民族,对不起天地祖宗!不仅是教育要这么做,刚才说过,凡是一开口,一做事,尽量的,都要去求其道理之所在。通透了一个道理,它不仅贯彻在眼前的事件当中,那个道理,也连通于所有的人事,甚至上达天德。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无穷的意义。在任何时做任何事,都如此,这样子我们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叫做「人」的人!

读经教育的涵义以及开讲的初衷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教育,虽然题目叫做「读经教育」,照刚才说,没有一种教育是特别的,「教育」而加上「读经」两个字,就显得有一点特别,这是不大应该的。教育就是教育,哪有什么什么等等教育。不过,世界的事情,有些时候,很不得已,所以,我们现在加个「读经」说教育。我希望我讲到最后的时候,可以让大家认识到:「没有所谓的读经教育,只有把教育办好,把教育做得对,这样就是了。」而另外一种认识是:「原来要把教育做得好,做得对,就要走读经教育的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如果这样子,那我们推广读经,就很有意义了。我十几年一路走来推广读经,我都随时勉励自己:一定要按照这一种的心情、态度,来讲读经教育,来推广读经教育。假如有一丝一毫,为了自己的私心,乃至是因为我的天性,我的习气,我的老师,我的学派,我的民族,如果有一丝一毫这样的掺杂,我都觉得我对不起我自己,当然也对不起来听讲的人,对不起所有因为听我的话而让孩子读经的所有的家长跟孩子。我不敢,我不敢负这么大的责任。所以,再开讲以前,先跟大家约定:今天不是我来讲一个我的什么见解,也不是要说服各位,而是,我想要跟各位一起商量,一起来思考:如果教育有教育的道理,第一点,它的道理在哪里?第二点,我们是不是应该按照道理来做?全部的教育道理只不过是这两点。(鼓掌)

教育的意义:了解人性,让人性得到最好的长进 刚才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人性,其实就是,好好的,恰如其份的,让我们自己以及我们 4

下一代,让每一个人的人性,都能够得到最好的长进,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以教育工作怎么安排,最最重要的,就是要依照人性来安排。怎么依照人性?要随时、随地体贴人性。那么人性在哪里,我怎么体贴人性?我们本身就是人,人性本来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是人人当下就可以了解的。不过,我们到底是不是真有透彻的了解呢?

我建议我们应该把「人性」这个观念,一方面做广度的了解,一方面再做深度的了解。也可以说:把人性做全方位的、立体的了解。请注意:这句话里蕴含了一个没有讲出来的意思,就是:是不是有些教育的理论,它没有关涉到人性的全面,没有立体的把握人性?也可以提醒我们,以后遇到任何的教育理论,都要去问:它可曾对人性有所思索?人性的丰富,人性的深远,都关涉到了吗?还是它只看到了人性的一个面向,一个层次。如果它的面向,又只是很偏颇的面向,那个层次,也只是很低的层次,它怎么可以提出来公诸世界?我们怎么可以去相信这种理论而拿来教我们的孩子?说句不客气的话,有许多闻名的教育家,往往以偏见,以庸俗,来发挥教育的道理,来障碍人类的生命,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我们不要侈谈教育,要谈教育以前,应该对人性有全面性的了解。

教育的生涯规划:对人性做全面的开发 再来,教育是要付诸实践的,我们既了解了人性之全,怎么对人性的全面做开发?我们就得知道另外一个道理,就是:人既然是活在世界上,这个世界,是由时间跟空间交集而成,空间即是环境,一般人都知道环境对教育是有影响力的,但是时间对教育的影响更为重大。什么意思?一个生命在时间中成长,所以教育的道理,也包含我们对于人生成长阶段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内涵之一。所以人性有一种直接的内涵,就是它的含量有多少,另一种是在教育的实践历程中,我们如何地配合人性开展的程序,让人性在不浪费任何一个生命阶段的情况下,恰如其分地把所有人性依照人生发展程序而开发出来。我们对人性要有这两方面的思考,假如对这两方面有所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去安排教育的全程,用现代话来讲,就可以有「教育的生涯规划」。近年来,流行「生涯规划」,其实,对自己的人生历程能够有所规划的人是不多的,一般人对生涯是没有什么规划的,他的人生就是误打误撞,一辈子只好期待瞎猫是否能够碰到死老鼠,这一种人,他的前途是很可怀疑的。当然,如果有了良好的生涯规划,也不保证一个人的生命发展能够合乎他的规划。但是,你如果不好好去规划,必然只会浪费自己。更进一步,有了生涯规划,我们请问这个人,他是什么时候做他的生涯规划的?大概都在这个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年龄、身份、地位的基础了,他才想到:啊,我应该对我的人生的将来有所期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