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杜仲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杜仲的研究进展路志芳;张光杰【摘要】文章介绍了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在保健营养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杜仲;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路志芳;张光杰【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河南省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51.5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又名思仙、思仲、仙仲、丝绵树、木棉(木草图经)、绵树及玉丝皮等,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性味甘、微辛、温、无毒,有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的功效,主治腰脊痛,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症。
[1]近年来,杜仲活性成分在抗肿瘤、防治骨质疏松、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安胎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将杜仲用于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使其用量速增。
为此,笔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保健营养的应用及其前景作一介绍。
一、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
经研究发现杜仲的皮、叶、枝条、果实和花中含有的成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㈠氨基酸从杜仲皮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而杜仲叶中检测出15种氨基酸,果实中含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是营养丰富的高质量植物蛋白,对人体生理健康和促进循环、代谢有重要作用。
㈡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研究测定杜仲皮和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微量的维生素Bl,还有锗、硒等15种微量元素。
㈢糖类袁菊丽等用不同方法对杜仲多糖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进行研究[2~4],结果表明,杜仲多糖具有增强小鼠抗肿瘤、免疫促进、抗炎、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等功能,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因此,把杜仲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进行开发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研究

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研究杜仲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肾虚等疾病。
然而,长期服用杜仲提取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就对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杜仲提取物成分及其应用杜仲提取物是一种从杜仲树(Eucommia ulmoidesOliver)叶、树皮和果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其中包括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大枣苷、仙人掌甙、β胡萝卜素、钙、镁等。
研究表明,杜仲提取物具有多种疗效,如调节血压、抗氧化、抗炎、补肾壮骨等。
由于其良好的药理学效果,杜仲提取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二、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研究目前,研究人员对杜仲提取物的毒理学研究主要着眼于急性毒理和亚慢性毒理。
亚慢性毒理学研究是对接触某种化学物质比较长时间(一般为一至三个月)后对生物体造成的有害效应进行评价的一种研究。
下面将对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青年SD大鼠的实验结果一项针对青年SD大鼠的亚慢性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杜仲提取物对小鼠的长期低剂量暴露不会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和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该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同时,实验发现,杜仲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鼠体内SOD和GPx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二)雌激素缺陷大鼠的实验结果另一项研究使用雌激素缺陷大鼠对杜仲提取物的亚慢性毒理学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杜仲提取物在低剂量下可以提高血液中钙、磷、骨密度等指标,在大鼠体内存在显著的肾毒性效应,但高剂量下给药时,杜仲提取物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毒性与骨质疏松。
(三)长期顺应性应用的实验结果还有一项研究针对长期顺应性应用杜仲提取物的慢性肾病和骨质疏松大鼠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杜仲提取物组的大鼠体重、血压和血糖等一些生化指标相对稳定,说明杜仲提取物在一定剂量情况下,长期应用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毒性。
三、结论通过以上几项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杜仲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具有抗氧化和补肾壮骨的作用。
杜仲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鸡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杜仲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鸡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何明先;李诗林;方明英;樊荟慧【摘要】杜仲是中国特有植物种,其活性成分具有提高鸡生长性能、改善肉质、增强免疫力、提高产蛋率以及提升鸡蛋品质等作用.文章对杜仲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4页(P47-49,52)【关键词】杜仲;活性成分;鸡饲料;添加剂【作者】何明先;李诗林;方明英;樊荟慧【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31.5杜仲俗称思仙、思仲、木棉、丝连皮等,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属于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1-2]。
在《本草纲目》《中国药典》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国传统医药典籍中都记载杜仲具有补肾、健腰、强筋等特别功效,且久服可轻身耐老、延年益寿、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是著名的增益抗衰老中药[3-4]。
饲料添加剂主要特指在各种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所加入的某些物质,一般所添加的物质的剂量为少量或者是微量级别。
虽然加的量少,但却能够起着良好的增益效果。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无机盐类、缓冲剂、微量元素、抗生素、氨基酸和中草药(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和当归等)[5-6]。
而杜仲本身所含营养成分众多,能有效提高鸡的生长性能,改善鸡的肉质,提高鸡的免疫力,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的品质,是十分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1 杜仲的活性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杜仲叶片中也含有十分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7-8]。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杜仲质量好坏的功能性指标之一,杜仲的叶片和雄花内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9]。
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主要特点是骨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寻找具有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潜力的天然产物,其中杜仲多糖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杜仲是一种传统中药,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
杜仲多糖是从杜仲树皮或果实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
多项研究表明,杜仲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首先,杜仲多糖能够促进骨细胞生长和增殖。
骨细胞是维持骨骼健康和稳定的关键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杜仲多糖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进钙化过程。
这些作用可以增强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其次,杜仲多糖具有抗吸收和抗破坏骨骼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主要机制是骨吸收过程增加,超过了新骨生成的速度。
研究显示,杜仲多糖能够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降低其分泌的相关因子,从而减少骨质流失。
此外,杜仲多糖还可以抑制破坏骨骼的炎症反应,保护骨骼结构的完整性。
此外,杜仲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骨质疏松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发挥其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杜仲多糖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和增强骨细胞增殖等多种途径,参与调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这些结果揭示了杜仲多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对骨质疏松症产生效应。
虽然许多研究支持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和治疗的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上,尚缺乏临床试验的证据。
其次,杜仲多糖的药理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工作。
此外,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杜仲多糖的最佳剂量和用药时间。
总体而言,杜仲多糖对骨质疏松症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通过促进骨细胞生长和增殖、抑制骨吸收和破坏以及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杜仲多糖可以提高骨骼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杜仲药理作用探讨

杜仲药理作用探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杜仲的繁殖与保护无性繁殖和其他所有栽培林木一样,良种选育是杜仲资源开发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杜仲树体高大,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较难控制,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育种很难实施。
赵树泉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插根育苗、树蔸育苗、休眠枝扦插育苗等无性繁殖的方法[4]。
马小峰等通过对不同生长素种类、不同浓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得出杜仲扦插育苗以ABT1号生根粉,浓度为/L,采穗母树为1年,扦插时间以6月中旬为最好[5]。
孟宪民等也提出利用杜仲的萌枝力极强这一特性进行无性繁殖,以获得新的植株。
其方法为在冬季结合施肥,松动根际周围的土壤,损伤其部分侧根,促使其产生根蘖条,第2年将萌蘖产生的小苗移走定植。
也可将老龄杜仲伐后,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其萌生蘖条,在蘖条基部进行刻伤并培土,待第2年蘖条产生新根后分离定植[2]。
组织培养研究杜仲繁殖主要采用播种育苗方法,但其是雌雄异株,定植10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种子结实有限,靠种子繁殖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据报道,采用组培的方法繁殖杜仲,生产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另外,组培快速繁殖可以保证种苗形状一致,克服种子繁殖苗木观赏形状不一致的缺点,提高苗木的商品规格,有利于进行工厂化生产。
李俊红等通过实验得出,杜仲组织培养的不同培养阶段优化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L NAA + /L BA,诱导率为95%;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 +/L NAA + /L BA,成活率为%; 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L NAA + mg/L BA,分化率为4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L IBA,生根率为%[6]。
杜仲内生真菌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内生真菌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人工发酵方法生产与其宿主植物相同的特有药用活性成分是可能的。
现代药理学表明杜仲具有三降「血压、血糖、血脂」、四抗、五护!

现代药理学表明杜仲具有三降「⾎压、⾎糖、⾎脂」、四抗、五护!杜仲的三降---降⾎压降⾎脂降⾎糖◆杜仲降压作⽤研究历程1951年,俄国科学家⾸次报道杜仲的降压作⽤1957年,⽇本报道杜仲提取物能够降压1959年,中国学者报道杜仲提取物的降压作⽤1976年,美国科学家确证杜仲的降压作⽤2011年、2012年,中国学者发现杜仲对⾼⾎压所致靶器官损伤具有改善作⽤⽬前,已有全杜仲胶囊、复⽅杜仲⽚、杜仲平压⽚、复⽅杜仲胶囊等中成药在临床上⽤于降压治疗◆杜仲降脂作⽤研究历程2001-2006年,杜仲的复⽅制剂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均具有降⾎脂作⽤2008-2009年,杜仲叶提取物具有降脂作⽤,改善⾼脂性⼤⿏肝脏脂肪变性2010-2012年,杜仲叶黄酮降低营养性⾼脂⾎症⼩⿏⾎脂,杜仲绿原酸降低⾎脂和肝脏脂质的积累2012年,杜仲⽊脂素通过激活PPARa抑制OA孵育HepG2细胞中⽢油三酯聚集2013年,杜仲提取物、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通过抑制内质⽹氧化应激抑制肝脏脂质堆积2016年,绿原酸通过激活AMPK和促进ABCA1、CYP7A1表达抑制HEPG2细胞中脂质聚集◆杜仲降糖作⽤研究历程1997年,⾸次报道杜仲是有效的a-葡萄苷酶抑制剂2004年,杜仲能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化和消耗,抑制糖基化作⽤2005年,研究认为杜仲降糖作⽤与增强胰岛素β细胞功能相关2006年,研究认为杜仲的抗税氧化活性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杜仲的四抗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杜仲抗氧化作⽤研究历程2000年,杜仲⽔提物具有清除活性氧⾃由基的作⽤2003年,杜仲可降低氧化应激对⽣物分⼦DNA的损伤2005年,杜仲⽪⽔取物抑制铅诱导的红细胞氧化应激2010年,杜仲叶黄酮苷具有抗疲劳和抗氧化活性2014年,杜仲雄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作⽤◆杜仲抗炎作⽤研究历程1993年,⾸次报道桃叶珊瑚苷有抗炎作⽤2002年,桃叶珊瑚苷抑制RBL-2H3细胞中TNF-a、IL-6的表达2006年,杜仲抑制⼆甲苯诱导的⼩⿏⽿廓肿胀2009年,杜仲绿原酸、京尼平苷抑制COX-2抗炎2010年,杜仲多糖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症2011年,杜仲雄花⽔提液抑制特发性⽪炎2014年,4-(1,2-⼆甲氧基⼄基)苯-1,2-⼆醇对抗神经炎症2015年,杜仲⽔提物抑制⾻关节炎2015年,杜仲⽔提物抑制BV-2⼩神经细胞⽕症及机制◆杜仲抗肿瘤作⽤研究历程1997年,杜仲⽔提取物具有抗突变作⽤2005年,桃叶珊瑚苷特异性抑制拓扑异构酶2008年,桃叶珊瑚苷阻断⼈⾮⼩细胞肺癌A549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2009年,杜仲多糖具有⼀定抗肿瘤活性◆杜仲抗菌抗病毒作⽤研究历程1994年,中国科学家⾸次从杜仲树⽪中得到杜仲抗真菌蛋⽩,对植物病原菌和霉菌有显著抑制作⽤1994年,杜仲醇提物对⼤肠杆菌和产⽓荚膜梭菌有抑制作⽤2008年,杜仲叶的⼄醇⼄酯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2008年,我国学者证实杜仲⼄酸⼄酯萃取物具有抗HIV作⽤2010年,⼆⼗余种杜仲内⽣菌的代谢产物对埃希⽒菌、⾦黄⾊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菌有抑制作⽤2012年,桃叶珊瑚苷对⼤肠杆菌和⾦黄⾊葡萄球菌的抑菌作⽤较强杜仲的五护护⼼⾎管护肾护肺护肝护⾻环,有效治疗⼼、脑⾎管疾病。
杜仲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杜仲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作者:曾桥韦承伯吕生华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34期摘要杜仲叶属可再生资源,产量巨大,由于其活性成分含量丰富,药理作用突出,因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综述了杜仲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最新研究进展,为杜仲叶的进一步开发和在食品、医药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杜仲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78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34-0133-03Abstract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 were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huge yield,Eucommia ulmoides leaves were widely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because its rich of active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e paper introduced about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and medicine of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Key words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Components;Research progress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中国药典》记载其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1] 。
我国杜仲资源丰富,研究利用历史悠久,传统上杜仲主要以皮入药,树龄需达到一定年限方可剥皮,然而杜仲树干剥皮后需间隔3~4年后方可再次剥皮,而且剥皮后杜仲树若养护措施不足,极易造成皮剥树死,从而对杜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严重影响杜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杜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献综述

杜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献综述李振华【摘要】杜仲临床应用广泛,是我国独有的珍贵中药材,本论述对杜仲的中药学应用历史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主要药理作用是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和调节免疫功能,并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及安胎等功用药效.临床应用主要在杜仲丸、青蛾丸、独活寄生汤、温胞饮等复方中,杜仲被广泛应用到心血管、肿瘤、妇产科、骨伤科等多学科的疾病防治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中药学杜仲相关记载文献中查阅,为杜仲在今后药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中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8(047)003【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杜仲;药理学;临床应用;综述【作者】李振华【作者单位】甘谷县武家河镇卫生院,甘肃甘谷 74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干燥树皮。
杜仲是我国独有药材,主要产于我国的四川、广西、贵州、湖北一带。
4~6个月剥取,堆置“发汗”至内皮紫褐色,晒干,生用或盐水炙用[1],其药用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现在也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
杜仲药性甘、温。
归肝经、肾经。
具有补益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为更好的发挥杜仲的药效作用,现将杜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文献及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1 中药学文献的记载杜仲的药用历史最早记载于出土的汉代医药简,在宋代,药家对杜仲的性状、功用、采收、炮制等有了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明代时期,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对杜仲的功效主治有详细的记录,杜仲具有入肝补肾的功效,属于传统滋肝补肾药[2]。
有关杜仲的处方记载中,共有10首方剂,包括治疗腰痛4首,风寒伤肾、腰虚痛2首,病后出汗者1首,习惯性流产2首,产后疾病和胎动1首,剂型涵盖了汤剂、丸剂、酒剂、散剂等[3]。
以上方剂组成大多数是以杜仲为君药,个别是杜仲单味独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 4 1) 10 .
合 杂 志 ,9 8 ( ) 3 6 18 ,6 :3 .
【 壮 健, 国平, 洪涛 , . 喘 膏敷 贴 对 哮 喘豚 鼠 气道 炎 症 的影 【2 娆 , 文 波. 3 ] 顾 罗 等消 2] 付 赵 哮喘 贴 片 治疗 支 气管 哮喘 的研 究叨. 江 中 医 黑龙 响 . 东中 医药大 学学报 ,032 () 6 6 . 山 20 ,71: —7 6 药 。0 。 :— 0 20 4 9 1. 4
2 对 骨细胞 增值 作 用
肖静 等 用 杜 仲皮 中 总 黄 酮 , 2w /l5w / 10 g  ̄ 以 5 g 、0 g  ̄、0w / m r n 浓 分离 培 养 的 成 骨 细胞 中 , sr t 用 M T法评 价对 成 骨细胞 增 殖 的影 响 。结 果表 明 , 1 r 杜仲 总黄 酮能直
许 春 国等 用杜 仲 糖 苷对 大 鼠造 模 前 、 模 后 、 疗后 的平 造 治 均 血压值 变化 以及 造模 后测 量血 浆 中 内皮 素( T 、 管 紧张 素 Ⅱ E )血 ( n I) 氧 化 氮 ( O) 量 的 变 化影 响研 究 , 果 表 明 , 仲 A C I及一 N 含 结 杜 糖 苷能 降低 肾性 高血 压大 鼠的血 压 , 机制 可 能 为降低 大 鼠血 浆 其 血 管紧张 素 Ⅱ的含量 , 增加 大 鼠血 清 一 氧化 氮 的表 达及 调 节血 浆 E 有关。 T 郭美 丽等 佣 杜仲 籽油 对高 血脂 大 鼠辅 助降 血脂研 究 表
15 2
[ 童 青, 4 ] 毕宏 达 . 穴位 敷 贴 对 哮喘 患者 E PT B C 、X 2的影 响 . 海 针 上 灸杂 志 ,0 7 2 ( :— . 2 0 ,68 7 8 ) [】 丽 , , 敏 , . 敷 灵敷 贴 对 哮喘豚 鼠肺 组织 一氧 化 氮 5何 郭盛 熊先 等 喘 和 一氧 化 氮合酶 浓度 的影 响 .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0 7 1 ( ) 2 0 ,6 1 : 6
的 治疗、 氧化 、 强免 疫 、 进 骨 细胞 增殖 、 抗 增 促 降血 糖 、 镇痛 、 抗肿 瘤方 面发挥 主要 的 作 用。本 文 对近 年 来 杜仲 的 药理作 用作 以综述 , 并 对其 开发利 用前 景进行 展 望 。 关键词 : 杜仲 药理 活性 作 用 ; 究进展 ; 研 结论 中 图分 类号 : 2 5 R 8 1 对 心脑血 管方 面 的作用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o7 (0 10 — 15 0 10 一 9 9 2 l ) 0 2 — 2 4
一
的是高 雪等 闭 等在 芥遂 咳喘膏 贴 穴为 主 治疗 咳 喘时 , 次贴 敷 1 每 2 小时 ,-0 贴 1 , 3 为 1 程 。从贴 敷 治疗 的疗 程来 看 , 7 1天 次 以 次 疗 最长 的是 董征 等 【 消 喘膏 治 疗 哮 喘时 , 1 2 】 】 用 每 0天 1 , 次 4 6 次 每 - 小时 , 用 3 , 连 次 连贴 5 。 年 从贴 敷频 率 来看 , 娆等 【 以哮 喘贴 付 在 片治疗 哮喘 时要 求 从初 伏开 始 , 日贴 敷 , 满三 伏 ; 每 贴 然后 再从 冬 至 日开 始 , 至九 九 , 只选 肺俞 一 穴 , 一年 中贴敷 天数 最多 的 贴 且 是
8, 3. 1
[ 刘 平莉 , 9 】 吕丽 丽, 春 伟, . 塞 米松 对 哮喘 小 鼠 气道平 滑肌 细 夏 等地 胞 增 殖 及 转 化 生 长 因子 B 表 达 的 影 响 .中 国 现 代 医学 杂 志 , 1 2 0 ,81)1 5 - 3 6 0 81(0 :3 3 15 . 『] 1 唐纯 志, 新生 , 敏, 穴位敷 贴对 哮喘豚 鼠 转化 生长 因子 0 赖 张毅 等. B 影 响的 实验研 究 . 中 医, 0 , ( :4 9 . 1 新 2 5 74 9 — 5 0 3 ) 则治案。 【1 岛 大昭 . 几年 来 穴位 贴敷 疗 法 治 疗哮 喘进 展 情 况 . 灸 l】 箱 近 针 综上 所述 , 穴位 贴敷 作 为一 古老 的 中医外 治 法与 西 医经皮 给 } 杂志 , 9 91 ( )5 — 4 床 19, 5 :25 . 5 药 理论不 谋 而合 。穴位贴 敷 不但 具 有经 皮 给药 的 优点 , 药物 不 【2李 智 . 敷 法 治 疗 哮 喘 80例 临床 观 察 [. 西 中医, 9 , 如 1】 外 0 J山 ] 1 28 9 5)2 . 经 消化 系统 破 坏 和肝 脏分 解 , 能维 持稳 定 的血 药浓 度 , 而 使 药 ( :9 从 物作 用 时间长而 稳定 等 。并 且 , 由于 穴位 刺 激 能通 过 经络 感传 影 [3李朦 . 喘 膏 穴位 外敷 预 防 支 气 管哮 喘 的 临床 效 果观 察 f. 1] 平 J 苏 1 响多 层次 的生理 功 能 , 们之 间 可能 产生 相 互激 发 和协 调作 用 导 州大 学学报 ( 它 医学版 ) 0 32 ( )7 4 7 5 , 0 , 6 : 1— 1 . 2 3 致生 理上 的放大 效应 使药 物 的外 治效 果优 于 内服效 果 。 尚有一 【 】 但 1 陈清 波, 英 . 白生 姜外 敷 足 心 治疗 支 气管哮 喘叨. 国民 4 黄桂 葱 中 些 问题需要 改进 : 贴敷 法 的作 用 机理 的研究 应 与现代 医学对 间疗 法, O 0 8 7 :4 穴位 2 0 , ( )2 . 哮 喘发 病机 制 的认 识 紧密 结 合 , 围绕气 道 慢 性 炎症 、 气道 高 反应 [5 泽 华, 天 永, 军, . 遂咳 喘 膏 贴穴 为 主治 疗咳 喘病 29 1] 穆 赵 吴 等芥 4 性及 气道重 建等 进行 多水 平 多层 次 的研 究 ; 宜与 西 医治 疗方 法结 例 『. J 中医外治 杂 志, 9 , 6 :2 ] 1 7 ( )2 . 9 6 合以提高疗效 , 减少激索依赖性 ; 进行严格 的药物、 用量 、 穴位筛 【6 1】宋振 英 . 贴 宁 治 疗 支 气 管哮 喘 3 例 Ⅱ.中 医外 治杂 志 , 喘 8 ] 选 的研究 ; 采用合 理 的疗效 评 价标 准 , 定规 范 的辨 证分 型 , 制 筛选 19 , 4 : 1 9 87( ) 2 . 出最适 宜敷 贴 的哮喘证 型 、 敷贴 的 季节 及疗 程 。 【 】 新 生, 君 军 . 用 穴位 敷 贴 药物 治 疗 变态反 应 性 支 气管哮 1赖 7 杨 常 因此 , 对穴 位 贴敷 疗 法进 行 进 一 步 的 整理 和 发 掘 , 讨 其作 喘 的现代 药理 研 究【 . 探 J 中国 药物与 临床 , 0 , 5 :0 . ] 2 3 ( )4 7 0 3 用机 理 , 在临 床 上将 穴 位贴 敷 疗法 与其 它 外治 法 相 结合 , 配合 【 】 学农 . 贴 敷 治疗 气 管炎 、 或 l刘 8 穴位 支气管 哮 喘 10 [. 2 例 J 内蒙古 中 ] 中药 内服和 西药治 疗 , 对哮 喘不 同分期 进 行综 合 整体 治疗 应成 为 医药 ,0 2 1 . 20 ,9 现代支 气管 哮喘治 疗研 究 的重 点 。 【 】 华 . 贴 穴位敷 贴法 治疗 支气 管哮 喘 30 【. 中 医 1 邱 青龙 9 0 例 J 中国 】 参考 文献 药科 技 ,9 853 :7 . 19 ,( )17 【 杨梅香. 1 】 “ 冬病夏治” 运用三伏药贴之体会f. J 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 【 】 1 2 高雪, 0 曲敬 来. 中药 穴位 贴 敷 治 疗 支气 管哮 喘机 理探 讨 【. 灸 J针 ] 杂志 ,0 7 1( :2 . 2 0 ,3 )2 5 3 临床 杂 志 。9 81 ( )3 . 1 9 ,4 8 :6 [惆 黎黎.冬病夏治” 2 “ 话敷 贴【 . 实用中西医杂志,0 82 [1 J 中华 ] 2 0 ,1 2] . 喘 膏对 2 3 哮 喘 患者 的 1 年 疗效观 察 . 医结 董征 哮 2例 0 中西
杜仲药理活性研 究进展
韩宇东’
摘 要 : ( uo m a l o s l . 名丝连 、 杜仲 E cm i um i i ) d ov 又 思仲 、 木棉 等 , 是我 国特有 的 经济植 物 资 源 。祖 国 医学认 为 。 味甘 、 辛 、 温 , 杜仲 微 性 具 有补肝 肾、 强筋 骨、 安胎 之 功效 [ 杜 仲 包括 苯 丙素化 合物 、 1 】 。 木质 素 类、 环烯 醚 萜类 、 多糖 类 、 酮 类等 多种 化 学成分 。 黄 其在 心脑血 管疾病
广东省 珠海市 遵义 医学 院珠 海 校区药 理 系( t0  ̄ 5 94 ) 21 00年 l 2月 1 0日收稿
明 , 仲籽 油可 降低 甘 油三 酯和 胆 固醇 。 杜 宁康 健 等I 不同剂 量的 5 ] 用 杜 仲嫩 叶 和老 叶水 提醇 沉液 对 兔血 压 及心 率 的影 响研究 , 表 结果 明 , 提取 液使 兔收 缩压 和 舒张 压 显著 降 低 , 率减 慢 , 机制 可 该 心 其 能与 杜 仲叶所 含 的紫 丁 香苷 对 血管 紧 张素 和 e M A P的抑 制有关 , 同时还 有水 溶性 硅 、 钙参 与心 血管 功 能 的调 节 。
2 0 2 1 2 0- 20 .
【 赖 新生 , 纯志 , 6 】 唐 杨君 军, . 敷 贴 对哮 喘豚 鼠血 清 E P选择 等 穴位 、 素水 平 的影 响. 研 究 ,o 5 3 ( : 1— 2 , 3 . 针刺 2 0 ,04 2 9 2 0 2 3 ) [ 林 玉娟 , 秋 枫, 7 ] 顾 鞠琰 莉 , . 入 糖 皮质 激素 联 合 穴贴 对哮 喘 患 等吸 儿免 疫功 能 的影 响. 东医学 学报 ,052 ( :1— 1. 广 20 ,3 )50 5 5 2 『 4小兵 , 8 ] 陈淑彦 , 东升 , “ 喘 宁” 膏对 支气管 哮喘模 型 大 关 等 咳 贴 鼠血 清 I一 L 8及 T F d的影 响. 肃 中医 学院 学报 ,06 2( :— N— 甘 20 ,3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