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上的记忆》抗日女英雄刘耀梅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第一篇: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故事董存瑞: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

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

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

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

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

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

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

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

红色故事演讲稿小学(10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小学(10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小学(10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小学(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是刘胡兰牺牲67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

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

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

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

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

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

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抗日女英雄临死前提出一个要求,日本人答应后就后悔了

抗日女英雄临死前提出一个要求,日本人答应后就后悔了

抗日女英雄临死前提出一个要求,日本人答应后就后悔了本文导读:这些让人尊敬的烈士中,也有不少令人钦佩的巾帼英雄,她们虽是女儿身,但是同样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耀梅、赵一曼等等,还有一位女英雄,她比较特别,因为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让无数人铭记,她就是成本华。

成本华出生在安徽和县,她从小便聪明勇敢。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进攻和县,当地的人们自发起来组织了抗日的活动,成本华和她的丈夫刘志谊也纷纷号召响应去参加人民自卫军,决心公堂保卫家乡。

日本士兵的战斗力很强,人民自卫军遭到了重创,地区人口虽少,战斗人数虽然也不多,但是战斗打的十分惨烈,成本华虽然是女性,但是她的勇猛让很多男性都望尘莫及,然而战争的走向并不是她能决定的。

很多人在战斗中牺牲,这也包括成本华的丈夫,她化悲痛为力量,这让她更加勇猛,部队的领导牺牲了,她就扛起了部队的重担,在成本华的指挥下,人民自卫军依旧顽强的抵抗着,但由于寡不敌众加上弹药不足,很快成本华被日本人抓到了。

日本人对成本华严加逼问,并用了很多残忍的手段,成本华一言不发,只是在那里坚强的站着,眼神充满了愤怒和不屑,日本人用着越来越多的招数,依旧对她不起任何作用,这让成本华对日本侵略者更加不屑。

日本人十分愤怒,当时就想处死她,她说在死前有一个要求,就是拍一张照片,日本人觉得这也没什么,就同意了她的想法。

于是她在临死前让对面的记者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成本华一身战斗装束,齐耳的短发有些凌乱,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的她昂然挺立,嘴角挂着一丝轻蔑的笑,显得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让人无法想象这是真实的死刑前的照片。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影视剧,因为成本华太从容坦荡了,她的勇敢无畏让她娇小的身躯展示出了惊人的力量,后面的日军的阴森与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张照片中看不到她有任何的畏惧和后悔,她的微笑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不屑。

随后,成本华就被残忍的杀害了,年仅24岁。

多年后,当时在场的日本人山下弘一,回忆时也说到,那个女人让他们感受到了恐惧,同时也非常值得敬佩,甚至都后悔同意她死前的这个要求。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女性平凡英雄的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女性平凡英雄的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女性平凡英雄的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非常悲壮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成为了平凡的英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女性英雄,展示她们的故事和贡献。

一、慈善家刘子文在抗日战争期间,慈善家刘子文应声响应,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事业中。

她在沦陷区开办了多所孤儿院,并帮助无家可归的儿童提供食物、医疗和教育。

刘子文像一位母亲般照顾孩子们,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具体的物质帮助,还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关怀和慰藉。

她的慈善事业不仅改善了无数孩子的生活,同时也传递出希望的信号,激励更多人投入到救国的事业中。

二、医护人员李秋华在抗日战争中,李秋华是一名医护人员,她志愿加入中国军队,为伤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治。

她经常冒着枪林弹雨,穿行在战场上,为战士们提供急救和手术服务。

她以高尚的医德和出色的技术,挽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她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抗战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三、地下党员王月英王月英是一位地下党员,她利用自己在敌人占领区的工作职位,搜集情报并秘密传递给中国军方。

她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但她的贡献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她为中国军方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保护了许多军事行动的安全性。

她的勇敢与智慧,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民刘月梅刘月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然而她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她知道日本侵略者在压迫下无恶不作,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组织起来,秘密向中国军队提供情报。

刘月梅的情报帮助中国军方识别日军的行动计划,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她的贡献不仅仅是个人勇敢的行为,更是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五、护士程丽红程丽红是一位护士,她在抗日战争期间前往前线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服务。

她用自己的力量护理伤员,挽救生命。

同时,她也参与了一些特殊的任务,传递军方的指令和救助物资。

程丽红在行动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但她从来没有退缩过,一直坚守在抗战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引言《土地的誓言》是一部由作者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通过讲述二战时期的故事,揭示了土地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解读,探讨其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故事梗概《土地的誓言》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1942年,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抗日战争的洪流。

电影以一个小村庄为背景,展现了村民们在战争中的生活和抵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农民李华,他与家人一起经营着一块小小的土地。

然而,他们的平静生活丧失于战火之中。

日军侵占了村庄,摧毁了农田,强迫村民成为劳工。

在面对日军的残暴统治时,李华毅然决定投身抗日斗争,保护他们的土地和尊严。

通过不懈努力和顽强抵抗,李华最终成功策划了一次精心组织的抵抗行动。

村民们团结一心,全力配合,最终赶走了日军,守住了他们的土地。

主题解读土地的象征意义电影中的土地不仅仅是一块农田,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土地承载了村庄居民的记忆、文化和生活,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根基。

在战争中,土地被摧毁,整个村庄也失去了尊严和自由。

电影通过展示土地的重要性,揭示了人们对土地的情感依恋和保护欲望。

爱国情怀与抗争精神《土地的誓言》中的角色们表现出了无尽的爱国情怀和抗争精神。

面对日军的残暴统治,他们并没有屈服和逃避,而是选择坚决抵抗,捍卫土地和家园。

电影通过这些角色之间的交织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抗争和顽强精神。

人性的深度挖掘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丰富多样,展示了战争时期人们的艰难选择和内心冲突。

主人公李华在为保护土地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然而在战争中也面临着自己心灵的考验。

电影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片的意义《土地的誓言》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精彩的剧情,带给观众深度的思考和感动。

电影并不只是一部反映历史事件的作品,更是对土地和民族情感的深刻探讨。

本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形象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艰难抉择和顽强抵抗,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

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作文350字左右

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作文350字左右

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作文350字左右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作文350字左右篇1《抗日小英雄——海娃》讲述的是一个14岁少年海娃送鸡毛信的一个小故事。

我读了《抗日小英雄——海娃》,感受最深的是海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日本鬼子周旋。

当我读到最后几小节时我感动得哭了,因为前面说了,海娃已经受了伤,昏迷了,一个游击队员把他抱进了张连长的部队后,他醒了过来,因为伤口很疼,所以只说了一句话:“信……鸡毛信……”后来他又昏迷了。

我们新中国的青少年正是缺乏这种勇敢。

有一次,我进游乐场玩,发现一位小朋友连海盗船也不敢玩。

看!这不就是一个例子吗?我再说一个例子,又有一次,在我家旁,有一个已经16岁的儿童,到现在也不敢单独睡觉。

我们决不能像那种懦弱胆小的人学习。

那些人经不起风浪,一遇到困难就悲观。

我们应该像那种勇敢的人学习。

那种人经得起风浪,遇到困难喜欢自己解决。

今后,我一定要像海娃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

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作文350字左右篇2最美丽的人抗日英雄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英雄就是那些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不怕牺牲自己的人。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最勇敢、最美丽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姓宋,她叫宋玉英,是一名护士。

1937年,日本侵略者开始了残暴的侵略。

很多人受伤流离失所。

宋玉英护士看到这一幕,她的心里很难过。

她决定要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去医治伤员。

宋玉英护士来到了前线医院。

战场上,到处是伤员的哀号声。

她每天都忙个不停,给伤员包扎、输液、做手术。

有时候连续几天几夜都不能合眼休息。

虽然很累,但她从没有叫过一声苦。

因为她知道,只要自己能救助一个伤员,就是为祖国出了一份力。

有一次,日本飞机来了,开始猛烈地轰炸医院。

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宋玉英护士却从容不迫地继续工作。

炸弹在她身边炸开,火光照亮了她那张坚毅而美丽的脸庞。

她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绝对不能被吓倒!就这样,宋玉英护士在战火纷飞中工作了几年。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妇女抗日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妇女抗日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妇女抗日英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而妇女在这场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仅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涌现出一大批妇女抗日英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妇女抗日英雄事迹,以展示她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

一、刘胡兰刘胡兰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英雄形象。

她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就熟悉农活。

1938年,刘胡兰加入了抗日的游击队,并积极参与抗击日寇的战斗。

在战斗中,她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然而,刘胡兰的英勇事迹最终被敌人发现,她被捕后被日寇残忍地杀害。

尽管她的生命被夺取,但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却展现了中国妇女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巾帼英雄。

二、宋美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政治家、国际关系专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的女性领导人。

作为中国的女性代表,宋美龄在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协助中国抗击日寇。

宋美龄的丈夫是蒋介石,她积极参与国民党抗战政权的建设,并在国际上争取支持和援助。

她访问许多国家,传递中国抗战的真相,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宋美龄在国际上的辛勤努力和智慧得到了广泛认可,她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妇女抗日英雄,并为世人所称道。

三、陈赓陈赓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勇的女战士。

她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领导才能,成为众多妇女英雄中的佼佼者。

陈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积极参与抗日战争。

她在战斗中展现出出色的组织和指挥能力,多次带领战友们成功完成抗击日寇的任务。

在一次激战中,陈赓受重伤,但她坚持战斗,展现出了超凡的毅力和勇气。

陈赓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她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杰出妇女抗日英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妇女。

四、杨振宁杨振宁是一位杰出的华裔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女性英雄。

她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8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8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8篇演讲是在盛大的仪式和一些公共场所发表的演讲。

它不仅是言语的基础,也是言语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的文章8篇 ,欢迎品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__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是刘胡兰牺牲_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19____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

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受到__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

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

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

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

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

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

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片上的记忆》抗日女英雄刘耀梅
一九四三年农历八月,正是秋收的季节。

盘踞在华北的日寇,用兵四万,对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

阜平县是晋察冀边区的腹地,遭受日寇的侵袭最为严重。

为了揭露敌人的暴行,晋察冀边区领导组织建立了晋察冀画报社。

刘耀梅是阜平县的妇救会主任,再过两天她就要和邻村的齐尚书结婚了。

可是为了保护晋察冀画报社的安全,刘耀梅主动提出把画报社隐藏在自己家中,她和尚书的婚事也因此被推迟了。

在刘耀梅的感召下,未婚夫齐尚书也加入了画报社的工作中。

为了能让战地摄影师叶飞深入一线拍摄,刘耀梅和齐尚书利用熟悉当地地理环境的优势多次引领摄影师进行战场拍摄。

为了感谢刘耀梅和齐尚书的
帮助,摄影师叶飞多次提出给他俩拍张照片,可是刘耀梅谢绝了,因为在反扫荡这种困难时期,底片实在是太珍贵了。

一手的材料,生动的照片使得晋察冀画报声名远播。

画报的传播给日军的法西斯暴行以彻底地揭露。

恼羞成怒的日军对晋察冀画报展开了疯狂的围剿。

在一次日军的围剿中,刘耀梅的老父亲为了掩护画报社,主动引开敌人,结果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刘耀梅悲痛欲绝,但是为了热爱的革命事业,刘耀梅只能收起眼泪继续战斗。

不久,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犯我军展开了“反扫荡”。

在平阳地区,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摄影师叶飞却在战场上失踪。

刘耀梅主动请缨寻找叶飞,可是途中,刘耀梅却遇到了日伪军的包围。

为了保护未婚妻耀梅和记者叶飞,尚书拉响了自己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
于尽了。

失去父亲时,刘耀梅悲痛不已。

而面对未婚夫的牺牲,耀梅却坚定了继承他们遗志的决心。

可是,在一次运送晋察冀画报的任务中,刘耀梅不幸被捕了。

据史料记载,刘耀梅为阜平女烈士。

她生于贫民家庭。

16岁开始从事抗日工作。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罗峪村妇救会主任。

为发展全村妇女参加抗日工作,她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妇女解放歌》。

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的大“扫荡”,刘耀梅不分昼夜地站岗放哨,抬伤员,洗血衣,做军鞋,抢秋运粮,多次受到表扬与嘉奖。

同年11月10日,因叛徒出卖刘耀梅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敌人将她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当场煮熟吃下去,刘耀梅仍然视死如归。

12月10日刘耀梅壮烈牺牲。

扫荡结束后,抗日军民从一口水井里捞出了惨遭
日军虐杀的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年仅22岁的刘耀梅的遗体。

她双目微闭,头和脖子只连着一层皮;腹腔被剖,胸前两个大血坑露着肋骨;胳膊、大腿都被割得露出了骨头……乡亲们含泪把她侧翻过来。

八路军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叶曼之拍摄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照片《刘耀梅之死》。

而这张让人目不忍视的遗照,竟然就是刘耀梅一生中唯一的照片。

影片讲述了刘耀梅生前积极投身革命的很多平实小事,大概是考虑到不好表现刘耀梅受刑牺牲的场面,电影在刘耀梅被捕时就戛然而止。

责任编辑/冯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