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的新进展

口腔修复学的新进展
口腔修复学的新进展

口腔修复学的新进展

作者:徐君伍

口腔修复学主要研究牙颌面各种缺损、缺失及畸形的病症及诊疗,用材料制作各种装置、修复体,恢复、重建牙颌面各类缺失及缺损,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

近年来,由于口腔修复学者的努力及材料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代表当今口腔修复学水平的体系和方向,使得修复学的发展较以往要快。现就代表修复学发展方向的最新进展进行评述。

一、种植修复

(一)骨内种植体

口腔种植学是在口腔软、硬组织中植人种植体,以修复缺损组织的学科,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在口腔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种植体的应用解决了传统修复方法难以解决的义齿固位、稳定问题,使得修复体种类丰富多采。骨内种植体经过近十几年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种植体宏观形态上多主张采用单圆柱体旋转对称性设计,过去曾时兴的锚状或翼状种植体逐渐被淘汰。带螺纹的种植体由于具有较佳的初期稳固性,在临床上更受到欢迎。在微观表面形态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对种植体表面进行多种处理,使其变为粗糙面,能与骨组织结合得更紧密,有利于骨引导或诱导作用,有利于种植体早期愈合,同时增大了接触面,提高了成功率。因此,相当多的种植体系统在表面喷涂钛浆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涂层,但临床上也发现钛种植体与非金属材料脱落的病例。种植体与龈、粘膜组:系常分为两类:一类为两段式,即种植体骨组织部与骨上部分开的一类,如Branemark系统,该类在愈合期基本上能保证种植体处于一个密闭、无负荷的状态;另一类为一段式,即种植体骨组织部与骨上部连为一体的系统,如Bone6t系统,这类系统种植体不能保证在愈合期种植体无负荷,但可缩短就诊时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的纤维包裹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异物反应,对种植体的存留不利,种植体与骨组织间是否能形成骨性结合才是其长期存留、良好地行使功能的关键。对种植体界面的总体评价是:①它的稳定性低于真牙界面;②一旦破坏不可能重建;③它的最薄弱环节在龈界面。因此龈界面的研究是种植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种植体牙龈界面是骨内种植体的重要因素,如果种植后不能获得牙龈对种植体表面的生物封闭,将导致失败。种植体盲袋周围炎是制约种植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微生态环境与种植体关系上。研究证实,种植体失败与口腔革兰阴性杆菌密切相关,要彻底解决此问题,应实现种植体穿龈处的生物性结合。

种植体应用适应证范围在扩大,由主要为改进固位力和稳定性为目的,发展为以解决功能和美观为主要目的。如受植区受解剖条件限制骨量不足,可用生物膜技术、植骨等措施解决。相当数量的病人失牙区牙槽骨不足,需要种植体植入时同期植骨。人异体脱钙骨和自体松质骨是良好的植骨材料,后者是最理想的材料。最佳的供骨区是髂骨和胫骨,但国内病人难以接受,故采用HA等人工骨、骨形成蛋白异体脱钙骨等复合移植,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各种形式种植体配合使用成为修复体修复的特色,如钛关节、正畸支抗、基牙种植体混合式桥等。目前也尝试进行青少年种植修复,但遇到真牙伸长致牙齿龈缘线不协调问题。为了适应种植义齿修复的需要,对种植义齿上部结构进行了多种尝试,有固定、活动和覆盖义齿等。有人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其中种植基牙和活体基牙混合支持的力学研究结论对指导这种义齿的设计修复是十分重要的。

种植体的应用,要求其上部结构制作材料采用同一种合金,以防电、化学腐蚀作用的产生。随着种植体的研究及应用,钛及钛合金的性能受到考验,以前被认为耐腐蚀最佳的钛材在口腔中出现了腐蚀,常用的纯钛和Ti—6Al—4V出现了强度低、不耐蚀和毒性。由于口

腔环境复杂多变,咀嚼活动参与,使得人们重视研究钛种植体与口腔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功能退化和失效,如口腔钛种植体结构部件的损坏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这对于种植体远期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种植义齿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是:①加强钛及钛合金在种植义齿中腐蚀问题的研究;

②确定种植义齿的适应范围;③种植义齿的疗效应该在种植义齿发挥功能后再全面评价,同时应做追踪,进行远期疗效评价;④加强颌面外科与修复科在术前的设计,考虑种植术及义齿修复的需要,提高种植义齿的质量。

(二)根骨内种植体

为保存重度松动、牙槽骨吸收Ⅲ°以上的患牙,采用根骨内种植体修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可使患牙稳定,手术不涉及龈附丽部位的损伤。有学者认为只要无全身禁忌,局部有足够的长度容纳桩钉,患牙有一定的牙周附丽,不管松动度和牙槽骨吸收多大,均可施行该术。术后松动度可明显减小,经近期观察,手术良好率达83%。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骨内种植体形态及上部结构形式及力学分析上。

二、陶瓷修复

(一)金瓷修复体

目前,金瓷修复体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已渐趋成熟。它兼备了金属的强度与陶瓷的颜色等优点,在理论上、材料及技术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是瓷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金属与陶瓷的熔附问题研究、陶瓷颜色的改善等,使得失败率下降,应用范围从单冠扩大到桥体,其强度可满足正常需要。但其美观上不理想,且存在Ni—Cr合金有腐蚀性及毒性等问题。研究已证实:如果合金抗腐蚀力不够强,会使瓷与金属的结合性能显著减弱,这是合金的难题,也引发学者研究改善烤瓷修复体的力学性能,主要是促进金—瓷间的牢固结合及提高瓷层的断裂韧性。Thompson等发现瓷剥脱和瓷层碎裂是金瓷修复体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金瓷结合不良导致失败者占总失败率的64.2%,瓷层碎裂占14.1%。近年来对影响金瓷体系间的热匹配问题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烤瓷修复体内残余应力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主要用离子交换法及回火处理技术增强瓷层断裂韧性。烤瓷修复体中牙体形态的正确恢复依靠对牙体解剖学的熟练掌握,而色彩及层次的逼真再现决定于临床正确地比色记录和技术室的准确制作。比色光源在室外太阳光下与室内自然光下比色较好。研究比色板、瓷颜色、比色时间段、比色光源是目前金瓷修复体研究的又一重点。尽管金瓷修复体尚存在某些不足,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优良的修复体。

(二)铝瓷(冠)修复体

为了美观要求,由内含50%Al2O3的高瓷制成冠内层铝瓷核冠(内核冠)后,陶瓷冠的强度提高50%。铝瓷冠修复体由内层铝瓷和外层饰面瓷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原理是Al2O3晶体能阻止裂缝的蔓延。外层饰面瓷为热膨胀系数相近的低熔陶瓷,可以做色泽的匹配。追踪发现前牙失败率约为2%,后牙为15%,故强度不足。至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了新一代铝瓷冠材料,Hi—ceramn就是其中的代表。外型铝瓷材料较以往铝瓷强度明显提高,且制作方法也有了改进。HI-ceram铝瓷冠是通过耐火模型来塑核的,去除了以铂箔做衬垫的工序。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In-ceram铝瓷,研究得出挠曲强度高达400MPa,可用作前、后牙冠桥修复体,但没有长期的临床报告。

(三)镁瓷(冠)修复体

镁瓷修复体是由氧化镁晶体与高膨胀系数的玻璃基质混炼而成。其挠曲强度与传统的铝核瓷强度接近,它还可与传统金属烤瓷的体瓷相匹配,这样就为金瓷冠修复体配色的改善及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四)“无收缩瓷”修复体

“无收缩瓷”修复体材料(Cerestore冠)与铝瓷冠基本相同,含85%Al2O3的铝瓷材料,且还加入了镁氧化物。成型过程是通过灌压后利用能控制温度和时间的特殊烤炉再烧烤,基本上达到未烧烤状态至最后形态之间不收缩。其优点在于边缘的密合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五)玻璃陶瓷

Dicor玻璃铸造陶瓷通过微晶化处理后,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颜色由表面着色和色彩粘固剂来调节,但强度不理想。IPS-Empress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收缩的热压铸人型玻璃陶瓷。IPS-Empress晶体可产生放射状的压应力,可抑制微裂的扩展,提高强度,其耐磨性与牙釉质相接近,边缘适合性好。今后研究任务将重点放在提高强度和临床疗效观察上。

(六)水晶瓷牙

水晶瓷牙由82%水晶瓷粉和18%半晶体PCDMA组成,是一种复合体,经光聚合真空热处理可一次完成,收缩率小,边缘适合性好,与牙釉质的耐磨性相似,颜色稳定。但尚未见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三、复合树脂及粘结技术

(一)应用与研究

酸蚀—复合树脂粘结技术在20世纪70-80年代得到极大的发展,是修复美容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开展了硬质树脂贴面、瓷贴面技术及颌骨骨折矫正恢复技术。目前,成熟的贴面体系有4个,即耐火模、铂箔、可铸玻璃陶瓷和热压。通常认为耐火模和铂箔体系是制作贴面的标准方法,都用于焙烧长石瓷。该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是微漏的消除问题,研究证实树脂粘固的陶瓷嵌体和牙本质粘结剂的相对缝隙,都出现在树脂粘固剂和牙本质之间,而树脂粘固剂和陶瓷嵌体之间在任何位置都没有观察到有缝隙出现,因此,有必要研制更好的牙本质粘结剂。

以前此技术主要应用于前牙,现在后牙应用在增多,但出现磨损率高,且丧失解剖形态和邻接点。部分学者研究后证明,通过光固化后再加热固化可以提高复合树脂的转化程度,增加强度。复合树脂和粘结剂的研究经过自行研制材料阶段,已深入到机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如光固化粘结剂单体转化率的红外光谱分析,光敏复合树脂的光照时间和距离对其固化作用的影响,牙本质有机物、无机物对粘结树脂固化时间的影响,牙本质成分对粘结剂固化时间的影响以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与陶瓷的粘结强度及析因试验等。

(二)复合树脂与粘结技术的评价和再认识

随着复合树脂与粘结技术的应用及普及,一方面使得各类口腔人员都进行并开展了复合树脂及粘结技术的美容修复,另一方面,不正确的操作、追求短时效益的误区,使得复合树脂及粘结技术并发症出现较多,导致了两种错误认识出现。其一,认为复合树脂与粘结不是永久性的修复方法,拒绝使用。这阻碍了这种材料和粘结技术发展的速度。事实上复合树脂材料改进已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填料改进的变化最大,塑胶粘结剂强度也有很大的提高,并在不断研究。其二,认为粘结技术简单,短期疗效良好,即使失效较多,也没有关系,出现问题,再粘一下即可。事实上,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重新粘结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对复合树脂与粘结技术的评价,学者认为,最可能替代陶瓷的是复合树脂,因可采用补偿缺点的方法,提高质量,同时该技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较多时间,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条件,且粘结的重要性可成为固位的主力。

四、钛及钛合金的应用

钛材作为口腔修复用材料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较其他金属材料有显著优点:①良好的耐腐蚀性;②优良的生物相容性;③适宜的力学性能;④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由于钛及钛合金熔点高,高温下化学反应性极强,因此,用“铸造”方法加工修复体显得非常困难。目前非铸造方法来加工修复体主要有机床复制、电火花蚀刻、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CAD与CAM)。电火花蚀刻技术在口腔科主要用来辅助制作嵌体、冠桥、附着体及其他活

动义齿部件。钛冠机械加工复制和电火花蚀刻技术应用是由Andersson完成的。钛种植体部件结构是靠机械加工完成的。钛材在进行表面加工过程中,将改变材料的表面特性。

发达国家对钛铸造制作修复体研究较为深人,认为真空铸造是最好的方法,且已成功制造出各种铸钛机,并进行了多项铸造精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内利用国外设备和材料对纯钛铸造中熔钛与包埋的反应、铸造率、铸造精度和铸件表面装饰材料等的研究已有报道,并已试用于种植体上部结构的修复。国产小型铸钛机已研制成功。已研制出钛材专用瓷粉,对纯钛(Ta2,Tc4)的表面烧烤进行实验研究,并对钛和瓷的结合机制进行了研究。综观钛铸造技术,国内外钛铸造尚处在研究开发阶段,铸造成功率有待提高。纯钛可以制作全口基板,复杂义齿支架,但试件表面磨光防氧化等问题需解决。针对纯钛强度低的问题,目前正在研究新的合金,公认的是钛锆合金最好,是纯钛硬度的7.5倍,且耐腐蚀性能类似钛合金,不含钒、铅毒性物质。由于口腔中修复体的部位不同,对金属性能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开发出多种有利于不同类型口腔修复体应用材料及合理进行钛制金属保护的手段。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技术已成为口腔领域人人皆知的修复体制作新技术,有代表性的是Cerec和Celay系统。Cerec系统主要用于嵌体和高嵌体及贴面制作。这个系统技术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牙齿预备后光学印模的取得,二是转动的金刚砂切盘用于磨切出嵌体和高嵌体。1995年Nasedkin报道,以电动驱动切盘为改进特征的第三代Cerec产品已研制出来。如果将软件加以改进,将来用此系统磨切牙冠的设想将变成现实。Ceday系统是八轴磨切机,是一台类似于配钥匙用的电脑控制的多轴切削机器。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病人预备好的基牙上取,模并制作出类似完成后的暂时性修复体,然后以暂时修复体为切削模板,在机器上切削出瓷修复体,暂时修复体起到母板的作用。现在应用该系统的人都采用一次就诊法来完成制作。用于CAD及CAM材料主要是Vita MarkⅡ(Cerec)和Dicor瓷块。这两种材料是已加工过的可切削陶瓷。Vim公司生产的高铝含量的瓷,强度高,色泽美观,现在也有用钛材进行加工修复体的报告。目前用CAD及CAM技术制作嵌体较为成熟,且嵌体冠的适应范围在扩大,可尽量利用龋洞洞形、非牙合面的保护,应用瓷块达到美观的要求。

CAD及CAM系统切削制作瓷修复体过程中的主要限制是复制修复体时设计方面的不足。Cerec系统的切量不能切削出很复杂的多面轴线角,因此,使用者必须在修复设计方面经过特殊的训练。CAD及CAM还不能用于制作所有的修复体部件,但它却对传统的制作修复体工艺提出了挑战,这无疑将会推动口腔修复工艺的变革。

口腔修复学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将科学性与技术性完美结合。随着时代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会使修复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精选.pdf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课程类型:专业临床课建议课时:96课时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医学素质的养成;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中,以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临床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体现职业教育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教学内容符合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和临床岗位需求,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理论基础,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合理安排生理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安排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及时融入口腔医学新材料、新技术,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修完医学基础课和口腔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二学年开始学习本课程。其预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学》、《口腔材料学》等。 考核方法:考试课,笔试+技能操作。 学时学分:总学时数:96,理论学时数:60,实验学时数:36,学分数:8分。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本课程应从适应临床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课程目标包括: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口腔修复科常用临床检查项目。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2.熟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 3.了解口腔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了解口腔修复学新技术及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工艺流程。

口腔修复学试题及答案

口腔修复学试题及答案 1、TMD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0.5分 A.强调不良咬合因素的去除 B.注重咬合运动的协调和稳定 C.选择轻力及间歇力 D.避免关节进一步的损伤 E.使用下颌为支抗的口外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TMD患者正畸治疗的原则包括有选择轻力及间歇力;使用下颌为支抗的口外力;强调不良咬合因素的去除;避免关节进一步的损伤。 2、X线牙片上牙齿邻面颈部所呈现的三角形透明区是0.5分 A.邻面龋 B.正常牙颈部 C.牙槽蜡吸收 D.牙颈部脱钙 E.投照角度不正确所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X线牙片上牙齿邻面颈部所呈现的三角形透明区是正常牙颈部。 3、以下哪项不是深覆牙合患者常见的面形表现0.5分 A.长面形 B.短面形 C.下颌角较小 D.下颌角区丰满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深覆牙合患者常见的面形表现有短面形、下颌角较小、下颌角区丰满。 4、牙合翼片对下列哪项检查较适宜0.5分 A.观察多发性早期邻面龋 B.观察咬合创伤的程度

C.观察牙周间隙的大小 D.观察邻面深龋是否达到髓腔 E.以上皆适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观察多发性早期邻面龋选择牙合翼片检查较适宜。 5、患者左上后牙颊侧牙龈肿胀、疼痛3天,检查左上56间颊侧牙龈呈卵圆形膨隆,波动感(+),若诊断为急性牙周脓肿,下列哪项不是与牙槽脓肿鉴别诊断的要点0.5分 A.牙合创伤 B.牙周袋的存在 C.龈下牙石 D.叩诊疼痛度 E.X线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相对较长。脓液从根尖周围向粘膜排出约需5~6天 6、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异常声音为0.5分 A.一般无弹响和杂音 B.弹响音 C.多声破碎音 D.连续的摩擦音,有的似捻发音,有的似揉玻璃纸音 E.有弹响病史进而弹响消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开闭口有弹响。其机制是当关节盘处于前移位状态时,开口运动中髁突横嵴撞击关节盘后带的后缘并迅速向前下继而向前上运动,同时关节盘向后反跳,从而恢复正常的髁突一关节盘的结构关系。开口型在弹响发生前偏向患侧,弹响发生后回到中线。X线片(许勒位)可见关节后间隙变窄,关节造影片或MPI检查可证实关节盘前移位。 7、X线片上正常牙槽嵴顶的形态是0.5分 A.均为尖顶形

第七版口腔修复学习题及答案(B1型题1)

口腔修复学习题及答案(B1型题1) 一、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固定修复的最佳时机是拔牙后 B.前牙外伤牙折伴牙周膜撕裂伤,根管治疗后到桩冠修复需时 C.上颌种植修复的最佳时间是拔牙后 D.进行可摘义齿修复至少应在拔牙后 E.下颌种植修复的最佳时间是拔牙后 1.1周 2.1个月 3.5~6个月 4.3个月 5.3~4个月 正确答案:1.B;2.D;3.C;4.A;5.E (6-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0.18~0.25mm B.0.5mm C.0.5~0.8mm D.1.0mm E.1.5mm 6.铸造全冠肩台宽度 7.功能良好的牙齿,牙周膜间隙的宽度 8.嵌体箱状洞形洞斜面宽 9.塑料全冠肩台宽度 10.金属烤瓷全冠肩台宽度 正确答案:6.C;7.A;8.E;9.B;10.D (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舌杆 B.舌隆突杆 C.双舌杆 D.舌板 E.颊杆 11.口底距龈缘5mm,此患者应选用 12.牙槽嵴吸收严重,口底距龈缘10mm,此患者应选用 正确答案:11.D;12.D (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嵌入牙冠内的修复体 B.没有覆盖前牙唇面或后牙颊面的部分冠修复体

C.以树脂或瓷制作的覆盖牙冠唇颊侧的部分冠 D.冠边缘止于牙冠导线处的部分冠修复体 E.在唇颊面开窗的锤造冠 13.罩面或贴面 14.嵌体来源:考试大 15.开面冠 16.导线冠 17.3/4冠 正确答案:13.C;14.A;15.E;16.D;17.B (18-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被称为完全固定桥的是 B.一端的固位体为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固位体为活动连接的固定桥 C.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的固定桥 D.以各种骨内种植体作为固定桥的支持和固位端制成的固定桥 E.可以自行摘戴的固定桥 18.双端固定桥 19.种植体固定桥 20.固定-可摘联合桥 21.单端固定桥 22.半固定桥 正确答案:18.A;19.D;20.E;21.C;22.B (23-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垂直距离过低 B.上颌基托后缘与口腔黏膜不密合 C.基托边缘伸展过长 D.垂直距离过高 E.正中合关系不正确 23.全口义齿初戴时出现恶心呕吐为 24.戴用新全口义齿后感觉吃饭时用不上力 25.初戴全口义齿,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力尚好,但当张口、说话时义齿易脱位,其可能原因是 26.全口义齿初戴后,患者感觉牙槽嵴普遍性疼痛,面部肌肉酸痛,其可能原因是 正确答案:23.B;24.A;25.C;26.D (27-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磨牙后垫 B.腭小凹 C.上颌硬区 D.切牙乳突www.Ehttps://www.360docs.net/doc/cf16006169.html, E.上颌结节 27.影响全口义齿就位的解剖标志为 28.与下颌全口义齿边缘封闭有关的解剖标志为 29.与上颌全口义齿后缘封闭有关的解剖标志为

口腔修复学试题

《口腔修复学》 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3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宜做金属烤瓷修复( )。 A.氟斑牙,四环素牙,染色牙B.龋洞或牙体缺损过大者C.前牙错位,扭转而不宜或不能做正畸治疗者D.需要做烤瓷桥固位体的基牙E.青少年恒牙 2.有关烤瓷合金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较高的硬度B.较高的弹性模量C.良好的润湿性 D.良好的铸造性能E.熔点低于烤瓷粉熔点 3.烤瓷合金的膨胀系数(金a)与烤瓷粉的热膨胀系数(瓷a)的关系是( )。 A.金(a)<瓷(a) B.金(a)>瓷(a) C.金(a)=瓷(a) D.金(a)≤瓷(a) E.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关于全冠牙体预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除海腐质B.多磨牙体易于制作修复体 C.消除轴壁倒凹D.去除无基釉E.预防性扩展 5.下列情况不适宜进行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的是( )。 A.后牙牙体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 B.活动义齿的基牙缺损需要保护,改形者 C.龋坏率高或牙本质过敏严重伴牙体缺损的后牙 D.汞合金充填后与对牙合牙、邻牙存在异种金属微电流刺激作用引起症状者 E.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6.对于根管预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X线片,了解牙根尖部基本情况B.一次选定圆钻进行预备 C.观察切割出的粉末性质调整前进方向D.可借助根管探照灯判断前进方向E.预备至最后应用磨光钻将根管壁修平 7.关于铸造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尖封闭材料不少于4 mm B.保证桩的长度不小于临床牙冠的长度 C.保证桩处于牙槽骨内的长度大于根处在牙槽骨内长度的2/3 D.桩的直径一般不能够超过根径的1/3 E.保证使用的铸造金属有较好的强度 8.下列哪种情况不宜做桩冠修复( )。 A.牙冠短小,畸形 B.牙冠大部分缺损无法进行充填修复治疗 C.前牙错位牙,扭转牙,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者 D.牙槽骨以下斜形根折,伴牙根松动 E.牙冠缺损至龈下,但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的长度

第七版口腔修复学0303

(六)印模与模型 制取牙体缺损各种修复类型的印模和灌注模型基本相同,其方法有以下方面: 1.制取印模根据牙列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有孔托盘,要求托盘能盖过制备牙近、远中两个以上的邻牙。严格按弹性印模材料生产厂家的说明取粉末和液体或粉末和水,调和后置于托盘内。先用手指取少量印模材料,压人窝洞内,使窝洞内的气体溢出,再把托盘送人口内,保持托盘稳定,待印模材料凝固后轻轻取出。印模应清晰、完整。确定印模符合要求后,将托盘外边缘多余的印模材料削去,同时,取对颌印模和记录正中 蜡 。 此外,可用琼脂和橡胶印模材料。其印模的清晰程度、准确性以及体积稳定性和弹性均优于藻酸盐印模材料。以 橡胶印模材料最佳 。 2.灌制模型及制作可卸代型 制作可卸代型有两种方法,即灌工作模型同时加钉法及灌工作模型后加钉法。 (1) 灌工作模型同时加钉法 :在制备牙的印模中央,沿其长轴方向插入一个锥形多面体金属桩或钉,桩 的头部应略大于根部,形成倒凹或齿状,以利于桩和人造石的固位。将桩的根部用一小发夹夹住,确定桩的头部位置在制备牙的印模中央,且不与印模材料接触,根部顺其长轴方向排列。再把小发夹的两端用蜡固定在托盘的边缘上,确保桩和发夹在灌注模型时不移动。分两层灌注模型,第一层为人造石,第二层为石膏。按比例调和人造石,振动橡皮碗,使调拌时混入人造石的气泡排出。先取少量调好的人造石,从印模较高位置处小心灌人。将托盘放于橡皮碗边缘或振荡器上,轻微震动,使人造石从龈端流至印模最低处,排出气泡。人造石应充满印模牙冠至龈上1Omm.在人造石凝固后,灌注第二层模型硬石膏材料。同时,用硬石膏灌注对 模。待石膏凝固后即可脱模。 (2) 灌工作模型后加钉法 :严格按比例调拌人造石灌注工作模,将托盘放于橡皮碗或振荡器上震动, 人造石必须超过牙龈线1Omm以上,待模型凝固后,仔细分离印模和模型。模型放置24小时后,用模型修整机修整模型四周及底部,修整后的模型底部到患牙颈缘的厚度为lOmm,且底部为平整的平面。然后用打孔机在底部打孔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安装钉后,应用模型底座成型器形成工作模型底座,继之锯代型,形成分段工作模的制作。 (七)修复体试合、磨光、粘固 1.试合是指修复体制作好之后,在口内试戴,检查修复体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发现缺点,应做适当调整,如存在无法改正的缺陷,影响修复质量者,应部分返工或重做。在试合时,对修复体逐一检查和调整。 (1) 检查修复体 :将修复体洗净,仔细检查是否完整,有无缺损、皱褶、砂眼或缩孔,粘固面如有金属瘤、石膏、抛光剂等,应用砂轮或车针去除。经初步磨光的冠,以75%乙醇消毒后方可在患牙上试戴。

口腔修复学问答题

口腔修复学问答题题型:问答题1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缺点答案: A.范围广10% B.磨除牙体组织少10% C.能自行摘戴10% D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10% E制作方法简便10% F费用较低10% G便于修理10% H体积大异物感10% I制作质量差10% G不易保持口腔卫生10% 优点: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除适用范围广外,还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制作方法简便,费用较低,便于修理和增补等优点缺点:可摘局部义齿的体积大.部件多,初戴时患者常有异物感,有时会影响发音,引起恶心,其稳定性和咀嚼效能均不如固定义齿,若义齿设计不合理,制作质量差或患者不易保持口腔卫生等情况,还可能对患者带来基牙损伤.黏膜溃疡.菌斑形成和牙石堆积.龋病及牙周炎发生.牙槽嵴加速吸收.颞下颌关节疾患等不良后果题型:问答题2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答案: A.牙支持式义齿30% B.黏膜支持式义齿30% C.混合支持式义齿40% 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的支持组织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牙支持式义齿两端基牙上均放置支托和卡环,义齿的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适用于少数牙缺失,或缺牙

间隙小,缺隙两端均有基牙,且基牙稳固者黏膜支持式义齿仅由基托和人工牙及无支托的卡环组成合力通过基托直接传递到黏膜和牙槽骨上;适用于多数牙缺失,余留牙松动,或因咬合过紧无法磨出支托位置者混合支持式义齿基牙上有支托和卡环,基托有足够的伸展,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合力;适用于各类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形式题型:问答题 3可摘局部义齿的各部分按功能可分为几大类答案: A.修复缺损和恢复功能部分30% B.固位及稳定部分30% C.连接传力部分40% 可摘局部义齿各部分都有其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各部分间又可起协同作用可按其作用归纳为如下三部分:修复缺损和恢复功能部分:人工牙.基托.支托固位及稳定部分:各种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基托.支托连接传力部分:基托.连接体.连接杆.支托题型:问答题4简述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要求答案: A.恢复咀嚼功能10% B.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10% C.良好的固位和稳定20% D.舒适20% E.美观坚固耐用20% F.容易摘戴20% 1.适当地恢复咀嚼功能 2.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 3.义齿应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4.舒适 5.美观 6.坚固耐用 7.容易摘戴题型:问答题 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RPI的特点答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口腔修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A. 错 B. 对 2 【判断题】(10分) 用于修复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统称为修复体。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0分) 口腔修复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与数字化技术交融的剧烈变革。 A. 对 B.

4 【多选题】(10分) 口腔修复学的工作内容有() A. 颞下颌关节疾患的修复治疗不属于口腔修复学的内容 B. 口腔修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制作口颌系统的人工器官来代替已丧失的口颌系统器官 C. 临床工作内容包括牙体、牙列缺损等的修复 D. 治疗手段有全冠修复、贴面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等 5 【多选题】(10分) 关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以下正确的是() A. 残根、残冠的保存化 B. 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 C. 牙列缺失修复的种植化 D. 牙列缺损修复的舒适化

6 【多选题】(10分) 口腔修复学的特点是() A. 知识基础广 B. 美学素养要求高 C. 实践性强 D. 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 7 【多选题】(10分) 中国在牙医学方面的贡献有() A. 砷剂用于牙髓治疗 B. 牙刷的使用 C. 汞合金充填龋 D. 牙再植

8 【单选题】(10分) 口腔修复的过程不包括() A. 试戴、调整修复体 B. 修复体可以不用定期复查、检查及维护 C. 制作修复体 D. 收集病史、检查 9 【单选题】(10分)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计算机技术在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三维重建、配色、病案资料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B. 粘结技术的发展,将美容修复水平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C. 残根、残冠应该直接拔除后行种植修复 D. 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

口腔修复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口腔修复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患者缺失多年,要求做义齿修复。检查:余牙牙冠形态正常,无松动。患者适合做哪种修复?() A.固定义齿 B.可摘局部义齿 C.覆盖义齿 D.总义齿 E.即刻义齿 【答案】B 2.对牙槽嵴损伤最大的人工牙是下列那种()。 A.解剖式瓷牙 B.半解剖式瓷牙 C.解剖式塑料牙 D.半解剖式塑料牙 E.非解剖式塑料牙 【答案】A 3.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伸展范围错误的是()。 A.基托的唇颊侧边缘伸展至粘膜转折处,不妨碍唇 颊的正常活动 B.下颌基托的舌侧边缘伸展至舌侧粘膜转折 处,不妨碍舌的正常活动 C.上颌基托的后缘伸展至翼上颌切迹,远中 颊侧盖过上颌结节 D.上颌基托后缘中分伸展至腭小凹 E.下颌基托后缘应覆盖磨牙后垫1/3~1/2. 【答案】D 4.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现象不包括()。 A.义齿游离端翘起 B.义齿脱落 C.义齿摆动 D.义齿旋转 E.义齿下沉 【答案】B 5.一型观测线的特点是()。 A.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小,远缺隙侧倒凹大 B.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小,远缺隙侧倒凹也小 C.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大,远缺隙侧倒凹小 D. 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大,远缺隙侧倒凹也大 E. 基牙颊侧倒凹大,舌侧倒凹小 【答案】A 6.下列关于铸造卡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铸造卡环较适合于三型观测线 B.铸造卡环固位臂一般需要0.75mm的水平倒凹 C.铸造卡环臂一般设计为I杆 D.铸造卡环较锻丝卡环弹性。韧性好,不易折断 E.铸造卡环与基牙的接触面积较锻丝卡环大【答案】E 7.Kennedy分类依据()。 A.义齿的支持方式 B.牙齿缺损的形式 C.基牙数目 D.缺隙部位及鞍基与基牙的关系 E.支点线形式 【答案】D 8.设计隙卡制备牙体时,不能预备成楔形,也不能破坏两相邻牙的接触点,这样做的原因是()。 A.尽量利用天然间隙 B.防止基牙间食物嵌塞 C.尽量少磨除牙体组织 D.防止基牙龋坏 E.避免形成楔力使基牙移位 【答案】E 9.下列那种情况适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确定就位道()。 A.后牙游离缺失 B.前牙缺失 C.单侧多数牙缺失 D.前。后牙同时缺失 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答案】E 10.下列与圆锥型套筒冠固位力大小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内外冠密合度 B.内冠垂直高度 C.内冠表面粗糙度 D.内冠的聚合度 E.固位体材料 【答案】D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固定桥的特点()。 A.咀嚼效能相对较高 B.各基牙间能取得共同就位道

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重点考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临床接诊 (3) 第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4) 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 (11) 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14)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24) 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25)

第一章绪论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是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artificial device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2.修复体prosthesis:用于修复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统称为修复体。 3.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内容: 1)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全冠、部分冠、嵌体、贴面) 2)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种植牙) 3)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全口义齿修复、种植全口义齿) 4)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义眶、义耳、义鼻、义颌修复) 5)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牙周病松动牙的固定式夹板、可摘式夹板固定)6)颞下颌关节疾患的修复治疗。(牙合垫、咬合调整、牙合重建) 4.描述口腔修复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R”,即Replacement:替代;Reconstruction:重建;Regeneration:再生。 5.口腔修复学发展的趋势(看看): 1)牙体缺损修复嵌体化; 2)牙列缺损修复固定化; 3)牙列缺失修复种植化; 4)残根、残冠的保存化; 5)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 6)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6.口腔修复学的特点:知识基础广、实践性强、美学素养要求高。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第二章临床接诊 1.临床接诊clinical communication:是临床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后,针对主诉,通过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明确病因、制定并逐步完成治疗方案的过程。 临床接诊按诊疗程序可分为初诊、复诊和复查三部分。 2.病史采集目的是了解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3.对口腔修复患者的口腔检查,其基本方法包括临床一般检查、影像学检查、模型检查、咀嚼功能检查。 4.正常人开口度约为37~45mm,最大侧方运动范围为12mm。 5.牙齿松动度: 1)以牙的松动幅度计算:I度:松动幅度≤1mm;

2020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精选试题及答案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试题及答案 1.Kennedy四类的可摘局部义齿,模型设计时,将模型向后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由前向后余的戴入 B.制作方便 C.利用固位 D.牙嵴丰满,唇侧倒凹过大 E.减少义齿前份基托与余留前牙间的间隙 【答案】E 2.导线意味着: A.导线是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线 B.一个基牙只能画出一种导线 C.导线就是卡环线 D.一个基牙可以画出几种导线 E.以上全都 【答案】D 3.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功能的部分是: A.固位牙 B.基托 C.人工牙 D.连接体 E.以上全不是 【答案】C 4.全口义齿排牙,是否排为正常牙合,其主要依据是: A.上.下牙槽嵴吸收程度 B.上.下颌弓的垂直关系 C.垂直距离的大小 D.上.下颌弓的水平关系 E.上.下颌弓的形态 【答案】D 5.在Hanau咬合架上,调节全口义齿侧向牙合的主要是: A.改变人工牙的上.下位置 B.改变定位牙合平面 C.改变牙长轴的倾斜度 D.改变牙长轴的颊舌向的倾斜度 E.改变Spess曲线 【答案】D 6.一位无牙颌病人:右侧下后颌弓位于右上后颌弓之颊侧,而左侧上.下颌弓关系正常。其人工牙排列的正确牙列式应为: A.牙列式为:ABCD B.牙列式为:DBBD C.牙列式为:CBAD D.牙列式为:DCBA E.牙列式为:BADC 【答案】B 7.一无牙颌病人的髁道斜度较大,切道斜度较小时,最好通过哪种方式达到前伸牙合平衡。 A.增大定位牙合平面斜度 B.减小定位牙合平面斜度 C.减少切道斜度

D.从前向后逐渐加大牙尖的工作斜面斜度 E.从前向后逐渐减少牙尖的工作斜面斜度 【答案】D 8.修复21|12缺失,义齿基牙腭侧起对抗臂作用基托应伸延在: A.基牙舌侧非倒凹区 B.基牙龈缘区 C.基牙舌侧缓冲区 D.远离基牙龈缘下2mm E.以上全不是 【答案】A 9.间接固位体安放的位置与哪条线有关: A.支点线 B.观测线 C.导线 D.支持线 E.外形高点线 【答案】A 10.下颌Kennedy一类缺失,义齿戴入后,出现向后翘动的主要原因是: A.未放卡环 B.基托伸展不够 C.基托较厚 D.未放间接固位体 E.固位臂模型磨损 【答案】D 11.下颌65|56缺失,设计舌杆,牙嵴呈倒凹形,安放位置是: A.与粘膜轻轻接触 B.根据义齿设计类型决定 C.与粘膜有0.5mm间隙 D.位于非倒凹区 E.位于倒凹区 【答案】D 12.肯氏第一类义齿蜡型装盒法 A.正装法 B.反装法 C.混装法 D.倒置法 E.以上全不是 【答案】C 13.无牙颌修复前作齿槽骨修整的主要目的是: A.去除所有倒凹 B.牙槽骨修整园顿 C.去除形成倒凹的骨突和骨尖 D.去除残余的牙根及牙冠 E.去除全部骨突 【答案】C 14.全口义齿基托的厚度要求: A.1毫米 B.3毫米 C.唇侧基托要厚 D.边缘要薄 E.1.5-2毫米厚【答案】E 15.全口义齿基托牙龈外形的形状要求: A.蜡包埋牙冠颈1/3

口腔修复学全部重点纲要汇总

口腔修复学重点纲要基础理论类数字类分为:数据类设计类第一章:修复前检查和准备:专科病史家族病史系统病史(全身因素)病史采集:主诉12MM 下颌侧方运动最大值(重点)开口度:3.7-4.5 开口型:下颌偏向向下向后2 牙槽骨吸收1/3 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小于一度牙周检查:6个部位牙齿松动3度(基牙选择: 度牙槽骨吸收2/3)周后做义3个月做全口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即可义齿缺牙期:拔牙后1个月可做活动义齿1-2 齿重衬或重新制造。口内重衬自凝塑料在拉丝期进行重衬热凝充填用面团期。无牙颌检查:上颌牙槽迹吸收向上向内下颌吸收向下向外唾液分泌量和分泌情况(分泌量适中,粘稠度大)口腔黏膜:瘢痕溃疡舌体组织 最可靠的上下颌位记录:拔牙前记录临床牙冠:暴漏与口腔的称谓临床牙冠不良修复体修复龋病和牙周病外科处理:一般处理:急性炎症 口腔软组织:不良修复体首先应停用有瘢痕者应切除后一周取模型重新制做义齿另额部隆突上颌结节(如双侧时只手术一侧牙槽骨:骨突在拔牙后一个月进行修整下颌隆突 一侧固位)牙槽迹重建术:骨)60-70年代自体骨移植(移植骨用髂(qia) 70年代后用羟基磷灰石 : 第二章:牙体缺损形态(抗力与固2开辟空间3 修复体预备:1去除病变组织做预防扩展(作用自洁防止继发龋0 6 5 磨改过长的对颌牙位)4 咬合关系和外观 微痛)设计注意微电流(疼痛为电击样 牙体备牙:活髓牙预备应一次性预备完毕修复体消毒:75%酒精0.5MM 龈下为3 2修复体牙龈组织健康:平齐易形成继发龋和龈缘炎1 修复体牙龈缘之上2MM 辅助固位修复体抗力型和固位型避免薄壁接触面越好摩擦力越大固位越固位原理: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增强修复体的固位度,电线角清楚,设计固位洞型(分类无片切固位)强,聚合度2-5调拌稠度:拉丝期最好。粘与厚度成反比。粘着力(利用粘固剂):粘着力与粘着面积成正比 干燥(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全瓷牙。它的特点:不溶于唾液)着面应清洁 = =。:省略约束力(相互制约)掌门没讲固位型 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 嵌体 部分冠 全冠 桩核冠 固位由小到大排列为:嵌体高嵌体3/4冠全冠桩核冠 各个修复体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洞型分类:颌面洞(鄂面窝缺损)为一类洞邻颌面为二类未损及切角为三类损及切角为四类牙颈部为五类 一.金属嵌体:适应症:1缺损到牙尖及切角2接触不良3有较多牙体组织的 禁忌症: 青少年的恒压与乳牙1 。2缺损范围小或表浅未损及切角

口腔修复学题库汇总

口腔修复试题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一最佳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1. 固定义齿部分 (D) 1.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 A.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所作所为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 E.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 (C) 2.正确恢复铸造冠外展隙的意义是: A.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B.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能; E.保护龈乳头。 (E) 3.为防止产生继发龋,固定修复体设计应考虑: A.必须覆盖点隙裂沟及脆弱的牙体组织; B.尽量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悬突; C.边缘应扩展到自洁区; D.适当扩大外展隙; E.以上都应考虑。 (E) 4.制作固定修复体,为了保护牙周膜以下哪一点是正确的 A.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B.接触点的松紧度适当; C.接触点的位置要准确; D. E.以上都正确。 (E) 5.牙体缺损修复体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的作用是 A.防止食物嵌塞; B.稳定牙弓;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率; E.以上都是。 (D) 6.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A.摩擦力 B. C.粘着力 D.摩擦力和粘着力 E. (B) 7.影响粘固力的因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 粘固面积越大,粘固力越大 B. 粘固剂越厚,粘固力越大 C.粘固剂越粘稠,粘固力越大 D. 修复体与牙体越密合,粘固力越大 E. 修复体与牙体越清洁干燥,粘固力越大 (A)8.合金嵌体窝洞制备时,需形成洞缘斜面,其目的是: A.增加抗力,防止游离牙釉柱折断; B.增加固位力,防止脱位; C.; D. E.增强密合度,防止侧向脱位。

第七版口腔修复学1

口腔修复学 一、 名词解释 1. 基托:是可摘局部义齿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覆盖在缺牙区牙槽嵴以及相关牙槽嵴唇颊、舌侧及硬组织上,供人工牙列和附着,传导和分散牙合力。位于缺隙部分基托又称鞍基。 2. 平行式就位: 3. 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4. 倒凹深度:指观测线以下分析杆垂直至倒凹区表面某一点的水平距离,又称水平倒凹 5. .制锁角:义齿就位道与脱位道之间的夹角称为制锁角 6.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 7. 倒凹坡度 8. 间接固位体:是辅助直接固位体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而设计的一些固位装置,主要是增强义齿稳定性。 9. 支点线:连接基牙固位体或支托的连线。 10. 就位道:义齿就位有一定的方向,沿此方向义齿就位的途径叫就位道 二、填空题 2去蜡的步骤 烫盒、冲蜡 3.RPI卡环组成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和颊侧I型杆式卡环组成。 4.舌杆的种类分为舌杆、舌隆突杆、双舌杆 5.重衬的方法有直接法重衬、间接法重衬、自凝软衬材料重衬 6.装盒的方法 反装法 正装法 混装法 7基托的厚度金属基托0.5mm,塑料基托不少于2mm 9.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按作用不同可分为直接固位体和间接固位体 10排上颌第一磨牙时,近中舌尖与牙合平面接触。远中舌尖,近中颊尖离开牙合平面_1__mm,远中颊尖离开牙合平面1.5__mm 13肯式分类法根据缺隙所在部位,结合鞍基 与 基牙位置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15、选磨包括正中牙合的选磨、前伸牙合的选磨、侧方牙合的选磨、修整。 16、弯制卡环的基本手法为 基本手法、手定位、定点、定方向和控制用力 17、倒凹深度相同时,倒凹坡度越大,固位力越_好_。坡度越小,固位力越_差__ 18、前腭杆厚度为_1mm____宽度为_6-8mm___,离开牙龈距离至少为6mm 19、一般情况下,倒凹深度应小于_1mm___,倒凹坡度应大于_20*____ 20义齿各组成部分能保持平行关系,顺着同一方向和角度就位 三、问答题 1.确定前牙列缺损患者的颌关系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一)利用模型上余留的牙确定上下颌的牙合关系。(二)用蜡牙合记录确定上下颌的关系。(三)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关系。 2简述牙合支托的功能有哪些? (1)支承、传递颌力:牙合支托可将义齿承受的颌力传递到天然牙上,义齿受力时不会导致下沉。(二)稳定义齿:与卡环整铸连用时可保持卡环在基牙上的位置。除防止下沉外,还可以阻止义齿游离端翘动或摆动,起到稳定义齿的作用。转导牙合到基牙。(三)防止食物嵌塞:余留牙之间有间隙,则放置牙合支托可防止食物嵌塞。(四)恢复牙合关系:基牙因倾斜或低位等原因。与对颌牙无牙合接触或牙合接触不良者,还可以扩大牙合支托,以恢复牙合关系,

口腔修复学重点思考题

1、采集系统病史与专科病史的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口腔内临床检查的主要内容和顺序是什么? 3、什么是整体诊疗计划? 4、正确的病例书写格式及要求是什么? 5、如何建立医生与技工之间的良好交流? 6、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有哪些? 7、修复体外形有何要求?如何保护牙龈组织健康? 8、简述什么事抗力形?什么是固位形?在人造冠修复中有什么意 义? 9、简述牙周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冠边缘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 10、为了增加铸造金属全冠的固位力,牙体预备时应注意哪些方 面? 11、金瓷结合的结合力有哪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12、应用比色板选色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13、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对于烤瓷全冠金属基底 的要求是什么? 14、试述烤瓷全冠修复后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15、全瓷冠的适应症是什么?全瓷冠预备体与金瓷冠预备体的区别 是什么? 16、为什么无角肩台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17、充填体与嵌体的的区别是什么? 18、嵌体洞形预备的步骤是什么?高嵌体的优缺点是什么?

19、桩核冠的固位形和抗力形的要求是什么? 20、判断人造冠就位的的标志和临床参考标志是什么? 21、临床上常用的永久粘固剂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22、多根后牙有严重的牙体缺损时可设计哪些修复方案? 23、隐裂牙的修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后牙半切术的适应证是什 么? 24、引起全冠修复后出现牙龈炎症的原因有哪些?造成修复体松动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5、引起咬合痛得原因是什么?要避免此问题发生,修复过程中应 注意什么问题? 26、固定桥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7、固定义齿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修复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28、固定桥修复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29、何谓牙周潜力?牙周潜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牙周潜力与固 定桥修复有何关系? 30、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后单根牙与多根牙的牙周膜面积的变化 规律是什么? 31、固定桥基牙选择原则? 32、固定桥固位体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33、选择固定桥的基牙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从哪些方面判断基牙的 的支持力是是否足够? 34、桥体龈面设计有哪几种类型?分别适用与哪些情况?固定义齿

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专科) 一、课程简介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畸形的病因、症状、诊断、预防修复治疗的临床医学科学。它以口腔及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病理、牙合学、口腔应用材料、口腔生物力学等知识为基础,采用符合人体生理情况的人工修复体或矫治器来恢复或重建缺损部位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维护牙列的完整性和颌面部的外形与美观,促进口颌系统及全身的健康。 口腔修复学主要教授内容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颌面缺损修复,牙周病修复治疗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修复治疗等内容。 二、总体要求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常见修复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各种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了解口腔新材料、新方法及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原则。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授课时数实习时数 第一章绪言 1 第二章人造冠的固位原理 2 第三章牙体预备生物机械原理 1 第四章印模与模型技术 1 第五章暂时性修复和过渡性修复 1 第六章牙合架 1 第七章嵌体与部分冠 1 2 第八章桩冠与桩核冠 1 第九章铸造金属全冠 1 2 第十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2 4 第十一章瓷全冠 1 第十二章固定桥9 4 第十三章可摘局部义齿15 10 第十四章全口义齿10 8 第十五章单颌全口义齿与即刻全 1 口义齿 考试 2 合计50 30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口腔修复学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内容,了解修复治疗的基本原理,了解如何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了解口腔修复学常见的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内容。

课程内容 一、口腔修复学应有的认识和要求。 1.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2.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任务、目的和内容。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启发学生热爱专业,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二、口腔修复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 三、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史,我国解放前后口腔修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四、口腔修复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考核知识点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任务、临床内容、基本治疗手段。 口腔修复体的作用、类型、质量要求。 考核要求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定义、任务、临床内容、基本治疗手段。 了解口腔修复体的作用、类型、质量要求。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口腔修复学的定义。 2.试述口腔修复体的种类。 第二章人造冠的固位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人造冠修复体固位的概念,了解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课程内容 一、概述 固位的概念、固位的意义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约束力、摩擦力、粘结力等固位原理。环抱面固位形、钉洞固位形、沟固位形及洞固位形等固位原理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考核要求 一、概述 熟悉:人造冠修复体固位的概念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了解: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固位的定义。 2.固定修复固位力的组成是什么? 3.临床常用的固位形有哪些? 第三章牙体预备生物机械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牙体预备的定义,熟悉牙体预备的原则,了解牙体切割器

口腔修复学相关专业知识 6试题

口腔修复学相关专业知识-6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20,分数:40.00) 1.一患者因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下列是对因治疗措施的是 (分数:2.00) A.拔除阻生牙√ B.瘘管刮治术 C.抗生素控制感染 D.加强冲洗换药 E.切开引流 解析: 2.唇裂术后使用唇弓的患儿,拆线的时间是 (分数:2.00) A.3天 B.4天 C.7天 D.10天√ E.14天 解析: 3.发声时,软腭肌群与咽上缩肌活动,形成腭咽闭合,此时,与咽壁贴合的软腭部位是(分数:2.00) A.软腭前1/3 B.软腭后1/3 C.软腭中、后1/3 √ D.软腭后缘 E.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 4.婴幼儿唇腭裂整复术的麻醉最好选用 (分数:2.00) A.基础麻醉加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B.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C.经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 D.局部浸润麻醉 E.基础麻醉 解析: 5.判断上颌窦穿孔的正确方法是 (分数:2.00) A.用探针探查 B.X线片检查 C.用刮匙探查 D.上颌窦开窗探查

E.捏紧两鼻孔鼓气√ 解析: 岁,下颌无患者,男性,6.67,双侧下颌前磨牙区舌侧有一骨隆突,轻微牙痛,最佳治疗方案是(分数:2.00)√行牙槽突修整术A. B.理疗 C.局部按摩 D.观察 E.行种植义齿 解析: 7.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种植材料是 (分数:2.00) A.生物活性陶瓷 B.生物降解陶瓷 C.钛及钛合金√ D.复合材料 E.高分子材料 解析:[解析] 目前较常用的金属是钛、钴-铬-钼(Co-Cr-Mo)合金,其次还有不锈钢、锆、钛-镍(Ti-Ni)合金等,目前种植产品90%以上以钛或钛合金为材料。故选C。 8.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依据为 (分数:2.00) A.关节薛氏位 B.髁突经咽侧位 C.关节造影 D.病史和临床检查√ E.关节内镜检查 解析: 9.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治疗方法不包括 (分数:2.00) A.关节结节增高术 B.关节结节凿平术 C.关节囊紧缩术 D.硬化剂注射 E.髁突切除术√ 解析: 10.髁突高位切除术,适用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是 (分数:2.00) A.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B.骨关节病√ C.髁突骨折 D.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E.炎性疾病类

口腔修复学全部重点纲要

口腔修复学重点纲要 分为:数据类设计类基础理论类数字类 第一章:修复前检查和准备: 病史采集:主诉系统病史(全身因素)家族病史专科病史(重点)开口度:3.7-4.5 开口型:下颌偏向向下向后下颌侧方运动最大值12MM 牙周检查:6个部位牙齿松动3度(基牙选择:固定义齿小于一度牙槽骨吸收1/3 活动义齿2度牙槽骨吸收2/3) 缺牙期:拔牙后1个月可做活动义齿3个月做全口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即可义齿1-2周后做义齿重衬或重新制造。口内重衬自凝塑料在拉丝期进行重衬热凝充填用面团期。 无牙颌检查:上颌牙槽迹吸收向上向内下颌吸收向下向外 口腔黏膜:瘢痕溃疡舌体组织唾液分泌量和分泌情况(分泌量适中,粘稠度大) 最可靠的上下颌位记录:拔牙前记录 临床牙冠:暴漏与口腔的称谓临床牙冠 外科处理:一般处理:急性炎症不良修复体修复龋病和牙周病 口腔软组织:不良修复体首先应停用有瘢痕者应切除后一周取模型重新制做义齿 牙槽骨:骨突在拔牙后一个月进行修整下颌隆突额部隆突上颌结节(如双侧时只手术一侧另一侧固位) 牙槽迹重建术:60-70年代自体骨移植(移植骨用髂(qia)骨) 70年代后用羟基磷灰石 第二章:牙体缺损: 修复体预备:1去除病变组织做预防扩展(作用自洁防止继发龋0 2开辟空间3形态(抗力与固位)4 咬合关系和外观 5 磨改过长的对颌牙 6 设计注意微电流(疼痛为电击样微痛) 牙体备牙:活髓牙预备应一次性预备完毕 修复体消毒:75%酒精 修复体牙龈组织健康:1修复体牙龈缘之上2MM 2平齐易形成继发龋和龈缘炎 3 龈下为0.5MM 修复体抗力型和固位型避免薄壁辅助固位 固位原理: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增强修复体的固位接触面越好摩擦力越大固位越强,聚合度2-5度,电线角清楚,设计固位洞型(分类无片切固位) 粘着力(利用粘固剂):粘着力与粘着面积成正比与厚度成反比。调拌稠度:拉丝期最好。粘着面应清洁干燥(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全瓷牙。它的特点:不溶于唾液) 约束力(相互制约):省略掌门没讲=。= 固位型 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 嵌体 部分冠 全冠 桩核冠 固位由小到大排列为:嵌体高嵌体3/4冠全冠桩核冠 各个修复体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洞型分类:颌面洞(鄂面窝缺损)为一类洞邻颌面为二类未损及切角为三类损及切角为四类牙颈部为五类 一.金属嵌体:适应症:1缺损到牙尖及切角2接触不良3有较多牙体组织的 禁忌症:

口腔修复学总结

口 腔 修 复 学 By 颢 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临床接诊技术 (3) 第二章牙体缺损修复 (5) 第四章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 (16) 第五章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23) 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34) 第九章种植义齿的修复 (45) 其他章节总结 (50) 2 By 颢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临床接诊技术 一、名解: 1.Prosthodontics 口腔修复学:是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及相关口颌系统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二、问答题 1.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郑大09】 (1)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 (2)牙列缺损修复的固定化 (3)牙列缺失修复的种植化 (4)残根残冠的保存化 (5)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 (6)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2.从口腔修复学材料的演化轨迹试述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暨南13】 (1)牙体缺损修复嵌体化:长期以来,牙体缺损修复--直是以银汞充填和树脂直接法充填的方式 进行修复,这两种材料分别具有污染和聚合收缩导致继发龋的缺点,采用瓷嵌体、金属嵌体或树脂嵌 体修复牙体缺损是一种良好的解决办法,既无污染,又可消除收缩引起的微间隙,还可具有足够的耐 磨性和美观性,因而嵌体化将是牙体缺损修复的趋势。 (2)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修复材料的发展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口腔修复的材 料必须满足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生物功能、生物质感几条要求,理想的 修复材料是以人体相应组织为参照的仿生材料或生物类材料。因而,仿生化应成为口腔修复材料研 究的趋势和方向。 (3)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CAD/CAM)义齿技术为代 表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修复体制作工艺和技术,显著提高了修复体制作精度,同时又 明显简化了制作程序,并使其可以进行集约化的大生产。这种理念和先进技术,给口腔修复学和工艺 学都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并终将取代传统的修复体制作模式。 3.试述修复前检查与准备【南方医12】 (1)修复前检查: 1)临床一般检查 ①口腔外部检查:颌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去检查 ②口腔内检查: ③口腔一般情况 ④牙列检查 ⑤牙合关系检查 ⑥缺牙区检查 ⑦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 By 颢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