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 精品 公开课教案

焦耳定律 精品 公开课教案
焦耳定律 精品 公开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说课稿

焦耳定律说课稿 白团中学樊金素 尊敬的各位评委: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焦耳定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内容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电流的热效应;二是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那些因素有关,三是焦耳定律;四是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但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这是学生所不知的,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材在学生知道了焦耳定律以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知道焦耳定律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二部分。即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这是知识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何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第五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1焦耳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18-4焦耳定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3.了解电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 力。 2.知道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焦耳定律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电流的热效应认识。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2.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 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2.难点: 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六.课时安排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流做功的实质.(重点) 2.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区别,能够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难点) 3.电功率和热功率的理解.(重点) 4.能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焦耳定律(难点) 引课准备: 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用电器,都有那些常用的?引导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电视机,空调,录音机,血压计,洗衣机等等),它们虽然功能不一样,但是呢它们也有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消耗电能,能够利用电能来做功。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呢? (教学设计) 一、电功和电功率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 时间t 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为: q=It 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W=qU 将q 代入得:W=UIt 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

简称电功。 1.电功 (1)定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通电时间三者的乘积. (2)公式:W=IUt. (3)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意义:描述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 少.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 功.(2)公式:P=IU. (3)单位:瓦特,符号是W. (4)意义:描述电能转化为其他能的快慢或者是电流做功的快慢 例1、一个电动机,线圈电阻是0.4 欧,当它两端所加电压为220V 时,通过的电流是5A, 1、这台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生活中的用电器,电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要看具体的电学原件 的性质,那么,根据用电器性质,完成下题。

初中物理《焦耳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8.4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及焦耳定律内容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焦耳定律演示器、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1、回顾:我们之前学过的两条定律是什么定律?导出课题:第4 节焦耳定律;2、介绍物理学家:焦耳 (二)、了解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知道焦耳定律、会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三)自主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1.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怎样利用和防止电热? (四)跟踪学习: 一、电流的热效应

想一想:1.你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2.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3.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征? 读图并回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小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焦耳定律 想想议议: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 却几乎不发热? 问题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在电流相同、电阻不同时,产生电热的效果如何呢? 演示实验1① 电阻串联时电流相同。② U 型管连接的容器加热后,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力变大,液面升高。 回答:①看到了什么现象?②说明了什么结论? 结论:在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 量越多。 探究:在电阻相同,电流不同时,产生电热的效果如何呢? 演示实验2① 此时,右边电流小。②并联分流的电阻要放在盒子外面,因为 并联的电阻分去一半的电流。不让它产生的热量影响盒内的温度。 回答:①看到了什么现象?②说明了什么结论? 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 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题:①是那个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 通电时间是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内容是什么?把这个规律叫做什么定律?②如

公开课焦耳定律导学案

2.5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定律中的应用 3.会应用电功和电热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热功率的公式推导及应用 【难点】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区别和相关计算 【问题导学】 1.能量转化电炉通电时,能转化为能;电动机通电时,能转化为能;蓄电池充电时,能转化为能;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 2.电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电荷的电势能,其他形式的能。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三者的乘积。计算式为W= 。 3.电功率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用表示电功率,表达式为P= 。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等于与这段电路的乘积。 4.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这个关系最初是由实验得到的。 5.表达式 Q= 。 6.热功率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表达式为P= 。 【课内探究】 探究一:推导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 1.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 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 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 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电功物理意义: 举例说明:不同的电器做功的快慢不同。 2.电功率: (1)定义: (2)定义式:P= (3)单位: (4)P额是个定值,P实是个变值。P额≥P实。 [说明] 电功率物理意义: 探究二:电热、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在金属导体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的自由电子频繁地与正离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得导体发热,这就是电流热效应,我们把电流产生的热量叫电热(焦耳热) 2.焦耳定律 怎么得出 3.热功率 探究三:电功和电热的比较、电功率和热功率的比较 1.对任何电路,电流做功和电热,各自应如何计算? 2.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焦耳定律》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理解焦耳定律,记住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广泛性,知道改变电热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认识科学的应用价值。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焦耳定律。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 【教学器材】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自制电热切割器、导线(若干)、泡沫、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功能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中的电器设备有好多是电能转 化内能的,我们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电流 的热效应。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电流的热效 应。(板书:电流的热效应) 2.请学生列举一引起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 应工作的电器。 3.教师引出探究课题:同学们说得都非常 好。老师这也有一个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工具 ——电热切割器,它的主要结构就是一段阻值较 大的电热丝。那么,你们知道电流通过电热丝产 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学生举例:白炽 灯、电热器、电暖气 学生猜想:可能跟 I、R、t有关。 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总结电流热效应的决定因素1.探究 Q、R 的关系 1.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在 探究Q与R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几个电阻?阻值 相同吗?同时,实验时还要保证I、t 相同。这 里,应用到了那种物理方法? 2.老师已经提前帮大家串联好了两个阻值 不同的电热丝,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串联的电热 丝,银白色的是阻值较大的镍镉合金丝,另一根 金黄色的是与它同长度、同横截面积但阻值较小 的铜丝。同学们只需要把它们直接挂在切割器的 两端就可以了。 提示学生:(1)学生电源电压12 V;(2) 实验时电流不能超过2 A ,否则电热丝会因过 热而冒烟,污染环境;(3)实验操作时电热丝 温度很高,小心烫伤;(4)实验时可以通过看 切割泡沫的难易程度来比较电热的大小。 3.教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1.学生回答:控 制变量法。 2.学生设计电路。 3.学生做实验。 4.学生派小组代 表分享实验成果。 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解 决问题及 动手操作 的能力。 2.探究 Q、I的 关系 1.教师巡视、指导。继续探究Q与I的关 系,即应该保证R、t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那 如何改变电流的大小呢?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思考后回 答:改变滑动变阻器的 阻值。 2.学生画出电路 图并做实验。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5.焦耳定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Q=I2Rt、P=I2R、Q=U 2t R 、P= U R 的适应条件;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1.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2.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教学手段 灯泡、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片、玩具小电机。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 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 (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新课教学]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我们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等于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数量。 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在做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电荷的电势能 2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焦耳定律

5 焦耳定律 教学设计(一)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焦耳定律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高中阶段将从电场力做功及能量转化和守恒等角度来研究焦耳定律,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节课所涉及的能量观点,是研究电学问题和其他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另外,这一节的内容在实际中有广泛而重要的运用,不但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而且是学习电工的基础。所以,本节课不但是物理知识的传授课,更是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渗透课。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联系实际,以便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5.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个教学重点,具体实施教学时,会出现这样几个教学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问题解决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电场力的知识,推导电流做功的表达式。 2.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各种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情况。 3.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时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小电风扇、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电键、导线。 知识准备 电场力对运动电荷做功的求法、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问题导入: 问题1: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参考示例: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炉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焦耳定律》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人教版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 焦耳定律 【教材分析】 本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功和电热,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教科书没有通过实验归纳引入焦耳定律,而是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得出的。运用功能关系的思想,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功及电功率,从电功和能量转化的关系来看; 知道焦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关注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区别,知道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 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学情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电功,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 【教学仪器】

灯泡(36V,18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玩具小电机、相关图片、标有额定值得用电器。 【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资料收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的备份,课前预习,同步练习册的分析,课内巩固,课后拓展。 学生的学习准备:复习上节内容,预习本节知识要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重点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 电压表和电流表----串、并联规律的应用 情境引入、提出疑问 图片展示:(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为什么电视机、电扇通电时间长了会发热? 提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回答 师问: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交流探究、分析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总结电路的某些规律。 探讨几个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情况 a、电炉→电能=>为热能 b、电解槽→电能=>化学能+热能 c、电风扇→电能=>机械能+热能 从静电力做功的角度: 电流通过用电器的过程中,消耗了电能,同时产生了其他形式的能,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减小,增加了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节焦耳定律 教学重点难点 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个教学重点,具体实施教学时,会出现这样几个教学难点:电流做功的表达式的推导,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 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问题解决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电场力的知识,推导电流做功的表达式。 2.密切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各种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情况。 3.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时的区别。教学媒体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小电风扇、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电键、导线。 知识准备 电场力对运动电荷做功的求法、欧姆定律。 教学方法: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教具:灯泡(36V,18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玩具小电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

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举例:1、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2、电炉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电解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电功和电功率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 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 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答: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 W=qU 。 电流的定义式 I= q t [投影]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 U ,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 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I 。 问:在时间 t 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q 是多少? 答:在时间 t 内,通过这段 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

九年级物理下册 焦耳定律教案与教学反思

师院附中李忠海 第4节焦耳定律 第1课时焦耳定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2.焦耳定律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焦耳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老师给学生展示:给白炽灯和电风扇通电相同的时间,让学生分别触摸白炽

灯和电风扇的电动机部分,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通电相同的时间,发热程度不同?能否解释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1:课件展示,让学生分析这些用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电烤箱电炉子 电熨斗电饭锅 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这些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归纳总结: (1)总结:电流通过这些用电器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 (2)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3:让学生走进生活,列举出生活中你见到的用电器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哪些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哪些是防止电流的热效应?总结:电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温度过高,因为温度过高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使绝缘皮老化,甚至引起火灾,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小孔,就是为了通散热;电动机的外壳有许多散热片,也是为了降温。 探究点二焦耳定律 1.实验探究电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 提出问题:根据导课时的问题,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之间交流、讨论,阐

焦耳定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案编号 42 班级姓名 课题:16.4电流的热效应课型:新授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 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热量的计算。 3. 了解电热在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 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计算 难点:影响电热的因素;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教学方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 一、课前准备 1、影响电功(电能)的因素有、、。电功的计算公式为。 2、电饭锅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这是电流的效应。 二、课堂研讨 (一)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电流经过电饭锅和电风扇时都会产生热量,消耗相同的电能,电饭锅和电风扇产生的热量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学习与交流合作 1、电流的热效应: 阅读课本129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并说出原因? (2)电流通过用电器会发热,从能量的转化角度进行分析:能转化为能。 总结: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热工作的? 思考题: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换句话说,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课本129页“实验探究(一)”,结合130.页图16-14回答问题: 本次试验时保证和不变,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了。本次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实验结论:对于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煤油的温度越,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阅读课本130页(二),结合130.页图16-14回答问题: 本次试验时保证和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了,从而研究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实验结论:对于同一电阻丝,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电流越大,煤油的温度越,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阅读课本131页(三),结合131.页图16-16回答问题: 本次试验时保证和不变,选用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改变了大小,从而研究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实验结论:在通电电流大小不变,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煤油的温度越,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他于1840年最终发现: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公式:热量单位: 注意:(1)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和消耗的电能(电功)W 的关系为Q W ,则Q= = = (2)Q=I2Rt与W=IUt的区别 ①在纯电阻电路中,这两个公式是通用的。即:W Q。纯电阻:把电能只转化为内能。 ②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I2Rt(电枢的电阻生热).W=E其他+Q.电功只能用w= 计算;电热只能用Q= 计算。此时W Q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结合生活实际我们知道:电热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 利用电热的用电器有、、等。防止电热的危害,就是要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灯丝、烧坏电流表、烧坏保险丝等后果。 比如:电视机的后盖有,就是为了。电动机的外壳有很多翼状散热片,使用时与轴相连的扇叶还向散热片吹风,也是为了降温。 例1、某电热器接在220V的电源上,它的电阻是55Ω,通电10min产生多少热量? 例2、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其电阻为1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 例3、为什么电炉丝通过铜导线接到电路中,炉丝热得发红,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