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中心设计说明

为民服务中心设计说明
为民服务中心设计说明

潜口镇唐模为民服务中心

------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规划区的位置、范围及现状概况

本方案位于位于潜口镇唐模村,潜口镇,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省环境优美乡镇、省最佳旅游乡镇、黄山市旅游经济十强镇和市特色村镇试点镇。

唐模村位于黄山之口,毗邻歙县棠越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

地块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整个地块地势平坦,建筑布局及造型要求突出地域特点,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规划总用地面积1170.05平方米。

二、规划依据

(一)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二)主要规范标准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村镇规划标准》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符合徽州区潜口镇整体规划的要求。

2、充分结合本地块的现状条件,以道路为主要划分界限,注重生态要求,以上位规划为指导方针,充分满足地块功能要求。

3、便于服务社区,因地制宜,结合现状,考虑未来,统筹布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4、坚持以环境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同时还严格遵守消防、抗震、卫生、环保等各项要求。

四、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

由于该地块位于唐模村中心广场区,用地西南侧位旅游公路,在为民服务中心前面预留足够大的入口广场,便于人流的疏散和集中。

2、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地块内道路综合考虑节地通行、行车视距及防火要求,直接借用农民新村内村级道路到达后面的停车场,便于服务社区人员,在建设用地上新建办公综合楼,入口广场坡度控制在0.3-2.0%。

3、管线综合规划原则

3.1、规划管线应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既要在设计位置和高程上避免矛盾,又要考虑设计施工进程中的相互影响及维修中不互相妨碍。

3.2、尽量使管线线路短捷,缩短管线,节省投资。

3.3、雨水就近排放,以减少雨水管道的埋深和长度。

3.4、各种检查井、闸门等设施,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开路口。

3.5、规划区内部管线埋深规定如下:

雨水管:≮0.6米污水管:≮ 0.6米给水管:≮ 0.6米

电力电缆:≮0.7米通讯电缆:≮0.7米

规划区内部管线交叉原则:

①电力线、通讯线和供水管让位雨水管、污水管。

②电力线、通讯线让位供水管。

③同类管道小管让大管。

④管道相交时,其相互之间的垂直净距不小于0.5米。

4、给水工程

4.1、用水量预测:浇洒道路场坪和绿化用水量3L/㎡.日,

总用水量为3.5M3/日

4.2、水源:本区规划供水水源来自唐模村市政给水管网。

4.3、消防:室外消防为低压制消防,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室外消火栓按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布置。

4.4、给水管网:主要沿道路布置,以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5、节水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规条例,本规划区采取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措施。

5、排水工程

5.1、①水量估算:小区内部雨水量按重现期一年,径流系数0.6,由暴雨强度公式Q=φ.q.F,计算得最大设计流量为100.2L/S

②污水量估算:生活污水量按照给水量的85%计算为0.85M3/日

5.2、排水体制:规划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5.3、排水管材: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120o混凝土带形基础。

6、电力工程

6.1、供电电源;电源引自地块西南侧的旅游公路10KV的电力线。

6.2、供电方式:规划在地块入口处设置一处0.4KV/10KV变配电柜,小区内高、低干线电缆必须埋地敷设;高压线(引自地块西南侧的旅游公路10KV 的电力线)选用YJV22-10KV电力电缆,低压(0.4KV的进户线)选用VV22-1KV 电力电缆,室内导线选用BV型铜芯导线穿管暗敷设。本次规划区内均使用

0.4KV配电电缆,在建筑入口处设低压配电箱。

6.3、室外照明;规划在区内道路设高干灯,绿化区设草坪灯,且通过光电

控制装置启闭,以美化、亮化环境。

8、电信工程

规划区的电信主干电缆引自唐模村地下市政电信电缆。在入口附近设置一处电信服务中心,或组成以该中心为网络主节点的局域网。电信配电光缆通过交接箱或放大器后,支线经分配器入用户终端,其敷设方式及位置与电信电缆一致,且同沟敷设。

9.竖向设计

9.1、小区内规划标高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满足排水要求,为民服

务中心前面道路广场均采用>0.3%坡度,内部绿地坡度>0.4%,规划中的室

内地坪标高,可根据建筑设计适当调整。

9.2、现有地形基本平整,竖向设计充分考虑地面排水的需要。

五、防雷接地及安全:

综合楼为三级防雷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体形式设置防雷、接地及安全

系统,联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否则应增加接地极,在建筑物上

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以防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波的入侵。低压配电的接地

形式采用TT制。屋面防雷利用Ф12热镀锌圆钢,在屋脊,檐口上敷设,避

雷引下线利用柱内靠外墙的两根主钢筋,其上部与避雷带焊接,下部与在基

础内敷设的40×4热镀锌扁钢及桩基或条形基础内的两根主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组成总等电位连接系统。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1.总论 1.1 项目背景 (06) 1.2 项目概况 (10)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 2.1某某大旅游区及某某县概况 (1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 3.建设规模 (18) 3.1建设规模 (17) 3.2平面布臵方案 (18) 4.项目选址 (19) 4.1项目所在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9) 4.2项目区建设条件 (19) 5.建设方案 (22) 5.1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 (22)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23) 5.3公用工程 (24) 5.4问题和建议 (31)

6.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 (31) 6.1设计依据 (31) 6.2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31) 6.3项目建设及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2) 6.4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32) 6.5环境影响评价 (33) 6.6环境保护建议 (33) 6.7节能设计 (33) 7.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4) 7.1劳动安全卫生 (34) 7.2消防 (35) 8.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37) 8.1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7) 8.2人员培训 (38)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8) 9.1估算依据与说明 (38) 9.2费用估算依据 (38) 9.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40) 9.4总投资估算 (42) 10.社会效益分析 (42)

11.结论与建议 (43) 11.1结论 (43) 11.2建议 (43) 附件: 1. 项目区地理位臵图1 2 .项目区地理位臵图2 3. 项目区征收土地协议

市民文化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武昌市民文化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设计题目:武昌市民文化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理论意义 毕业设计,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专业及其他需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际意义 大型综合文化设施能够在提升城市整体品位的同时,为居民创造更加丰富、专业的文化享受。与建设一幢楼、一座桥相比,这种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恒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某个领域,而趋向于多功能、多样化的综合性服务。 对此,各类型设施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逐渐摒弃了以往的条块分割局面,并朝着综合性、兼容性、专业化不断迈进,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市民文化中心就是这样,中心内各部门应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学习、交往的多样化互动空间,既方便市民,又能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说,市民文化中心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市民文化中心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因此,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使用者无不对其给予特别关注。 3 国内外动态: 市民文化中心是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场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综合服务中心设计说明正本

`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 第五章 ………………………………… 电气设计说明 第六章 ………………………………………… 电讯设计说明 第七章 安防设计专篇 第八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第九章 消防专篇 第十章 环保卫生专篇 第十一章 无障碍设计说明 第十二章 ……………………………………… 节能专篇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 ………………………………… ………………………………… ………………………………… ………………………………… …………………………………… ………………………………… ……………………………………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 1.设计招标文件(闽建审岚[2012]招字第003号)。 2.建设用地红线图。 3.流水小城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 4.《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其它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法规及规定。 二.设计背景 随着“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国家赋予了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平潭开放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10月流水镇被列入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更是给流水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流水镇位于平潭岛东北突出部,陆域面积3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1公里,辖26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总人口5.6万,是平潭最大的建制镇,澳口多达10多处,具备开发20万吨级以上深水港口的良好条件,更有着“君山晓岚”和“东海仙境”两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决定着流水发展规划定位为:流水区域定位为海滨特色旅游为主,现代农业、商贸服务、轻型加工业也为辅,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名镇。小城镇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38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用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7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8.5万人。 为加快流水镇综合试点镇的下一步规划和建设进度,暨总体规划评审完毕,试点镇建设指挥部拟在流水镇安置房一期东侧地块集中建设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试点镇建设形象并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升值,为能够实现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拟开展流水小城镇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工作。 三.项目概况 流水小城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的用地位于流水中学南侧、流水镇安置房一期东侧, 城镇绿带中轴线中心位置,基地周边生态环境非常优美。基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地势平坦,总用地约6.93公顷。拟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是一幢集行政办公、市民服务、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后勤服务为一体的新时代的、生态的智能化大楼。位于场地东北角拟为二期用地,作为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用地。 四.方案总体布局 1、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坐落于总体规划绿色视廊的中心位置,其所处空间位置异常重要,南面是宽阔的市民广场,背面是市民公园。串联绿色地带的关键环节――中心区公园方案将整个中心通盘考虑,力求环境的整体感,从而体现中心的气势。根据因势利导、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方案以椭圆形这一经典设计为母题设计了一个环路,并用周围的水池明确这一母题。入口处的石球及喷水池更丰富了空间景观。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反映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设计主旨中生态的、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的体现。整个绿化环境采用方形母题,并以水面花丛点缀其间,即体现广场的严谨大气,却也不失柔美气质和时尚气息。 2、中心广场作为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礼仪入口,并为社会公共活动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为政府与人民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提供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广场中心设计了浓缩城市精神的主题雕塑,入口处的大片柱廊及喷水池更丰富了空间景观。 3、市民公园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原则,力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设计标准。公园设置了步行道,休息凳、雕塑小品、运动器材等,使公园具备了行、坐、观赏和休闲运动等功能。 4、交通组织以适度的人车分流为原则,合理组织行政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中心广场、市民公园之间的交通流线。 5、建筑造型强调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建筑单体设计充分考虑到滨海园林式建筑外观结合当地传统的石头厝风格,并融进现代建筑意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使之既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有亮丽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的端庄大气。 6、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反映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设计主旨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的体现。

创客空间建设方案

创客空间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及意义 (一)建设背景 随着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这个新名词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2日,科技部“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共计提出8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创客是创新创业重要的助推者之一,我国国内目前创客的规模仍较小,进一步推进国内的创客运动,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新型创客人才。着眼于新工业革命的兴起,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下,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分享”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专业界限,基于多学科、跨专业,“跨界融合、集成创新”的创新型高校创客空间是高等院校适应新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意义 高校在开展“创客空间”的建设方面尚没有规律可循,都是在探索阶段。在我院建设高水平院校的形势下,结合我院“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人才”的办学理念,建立具有“我院特色”的“创客空间”。这不仅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也是深化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我院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的重要措施。同时,我院创客空间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学院知名度,为建设全国高水平院校及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示范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方案 (一)整体方案介绍 本方案基于线上“创新创意”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通过创客教学体验区、创客开发制作区、创客交流区、创客作品展示区,采用STEAM创新教学方法,以线下产品制作与线上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模式,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桌面操作工具等建立一个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创客空间。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大学生“创客”们可以协作、共享,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变,再通过社会资源的对接、孵化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同时也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为在江北大学城创业孵化中心创业企业、创业小团队搭建完美的金融服务平台,并为无办公地点团队提供办公场所和交流平台,是所有创业追梦人寻找项目和灵感青睐的归属地。 (二)具体方案及主要功能 1、创新创意平台 旨在为有创新创意的学生、众多制造商、天使投资者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提出好的创意,整合学生资源参与创意设计,为好的创意产品找到合适的生产者和投资者,为制造商寻找好的产品和投资机会。通过该平台,能够让有创新创意思想的学生零成本地更快实现创业梦想。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

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入围单位设计说明 一、前言 旅游集散中心是风景区环境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直接体现风景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综合服务水平。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集散中心在风景区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游客首先到达的地方,直接影响到游客对风景区的第一印象。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风景区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风景区的标志。 二、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景区规范化管理 金华双龙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共有8个景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部分景点之间相隔较远,高峰期私家车和大巴车经常拥堵在各景区道路,造成游客时间浪费,旅游体验差。管理部门精力分散,资源浪费。本项目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减轻管理成本,极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 2、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游客 金华山双龙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立足民生、服务游客,俱备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用一系列的服务,为游客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供保障。 3、有利于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 本项目的建设为整个景区的配套服务补上了短板,树立了形象,为打造5A级景区做好一定的基础,为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添砖加瓦。 4、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既可以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的就业、消费和购物,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地理条件 设计地块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和罗电线交叉口东北部。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山西南山麓,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金华市区15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素有“双龙胜景,大仙圣地,禅学中心,浙中凉都”之美誉。分双龙洞、黄大仙、家园里、赤松山、大盘天、尖峰山六大景区,有300多处景点,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景观、道教胜地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大仙传说、举岩贡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金华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 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两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承载着婺州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为一体的文化名山。 该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

文化中心方案

前言 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同时其设计潜力是巨大的,它对于中山市中心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感谢中山市领导及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能有机会参与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性建设项目的投标。 同时,我们借此机会感谢剧场设计专家李道增先生,舞台设计专业李畅先生、声学设计专家吴硕贤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国家大剧场院设计组装以及北京总装备部设计院,甘肃工业大学舞台设计所,正是由于他们的意见与努力,使我们的设计的舞台功能及配置,厅堂的建声设计趋于完美,我们相信“过程”依靠合作,否认偏见,在项目的最终成功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结构、机电、设备、室内及园林设计师,感谢他的通力合作及宝贵意见,同时,也要感谢加拿大黄雄建筑事务所,在我们的方案中也柔和了他的一些概念。 以下所展示的是过去一个多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记录了我们对于中山个文化中心的理解与研究。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方案设计目录(一)背景资料 1、地理位置 2、设计依据 (二)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的要求 2)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 3)总体布局 2、建筑设计 1)平面功能布局 2)建筑造型设计 3)交通流线组织 4)建筑消防设计 (三)园林设计 (四)声学及视线设计 (五)建筑设计图纸 (六)舞台设备设计 (七)结构及设备设计说明 (八)技术经济指标及造价指算

(一)背景资料 1、地理位置 本方案位于中国广东中山市,基地北靠博爱路,西面及西南面毗邻孙文纪念院和孙文广场,拟建建筑位于主要城市道路——兴中路的东端,并将与周围的中山市体育运动中心、中山市广播电台及中山市主要行政办公区共同构成该市的主要城市景观。 2、设计依据 1、中山市文化艺术建设领导小组二OOO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文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设计邀标书> 2、中山市规划局2001年4月24日文<中山市规划咨询意见> 3、中山文化艺术中山设计任务书。 4、中国现行的设计规范及国家标准。 5、中山市规划局2001年12月组织文化中心城市设计研讨会专家意见。 6、参考比较大量的世界各地著名的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 (二)建筑设计 设计方案是基于我们对中山市这一历史悠久文化名城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中心为一特定功能的理解基础上产生的,考虑到文化中心位于中山纪念公园和兴中道底景的重要城市位置,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关系及相应的城市空间,将优秀的建筑艺术与高超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具有鲜明个性与独特风格的文化建筑。1、城市设计 1)城市轴线 由于拟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基地位于中山市主要城市景观道路——兴中路南端,毗领重要的纪念建筑——孙文纪念公园,靠近中山市一些主要的行政、办公、区体育建筑,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方案构思之前对城市和环境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在总体规划中,我们尊重原有的城市轴线——南北向的兴中路与东西向的博爱路,将文化中心的主轴线垂直于兴中道,以便与兴中道两侧现有公共建筑取得呼应,同时,在3~5年以后形成孙文纪念广场时,建筑也能成为广场的对景。 通过新旧轴线的组合,使得本方案与原有城市环境密切关联互相衬托,成为整个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城市空间尺度 中山给人的第一印象亲切、舒适、自然的城市空间,尺度宜人,广场及轴线的形成均是通过小尺度的建筑及环境景观,从分析兴中道的景观构成可看出街道空间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空间,文化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也必须遵从原有的城市关系。 因此,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我们认为须强调以下几条思路: a、从分析兴中道、孙文纪念广场、博爱路景观及孙文纪念公园围建筑入手,确定文化中心的设计思路及形态。 b、强调空间安排上与兴中路景观的统一性,特别是临兴中道及博爱路街面建筑在水平方向的连续性和建筑对空间的整合作用,以及对孙文纪念广场在建筑尺度及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浦东民乐大居社区2013年公建项目设计方案招标书》 2.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设计任务书 3.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包括民乐总图则、规划道路河流、性质编号范围等) 4.本项目设计时参照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条例和规定: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18—200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l02—2003】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所处社区概况 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南部的惠南镇,南侧隔拱极路毗邻惠南老镇,社区南部规划有轨道交通21号线,并在社区东南侧设有轨道交通站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规划范围东至城东路,南至拱极路,西到西乐路,北至下盐公路,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2.基地范围与现状 B05-05地块社区行政管理中心项目位于民乐大型居住社区的北部居中,西临通济路(红线宽度40米),南临拱商路(红线宽度24米),基地北侧为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南侧为商住综合用地,东侧西侧为三类住宅组团用地。基地为近似长方形的街角地块,东西最长约80米,南北最长约米。 3.自然条件 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中。三、建设内容和设计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B10-0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2670㎡,总建筑面积约2336㎡,包括办公区域1354㎡,对外业务区982㎡。 本次设计范围为建筑物的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等各工种的设计说明。 四、设计目标 1. 塑造社区部门“亲近基层,高效办公”的形象。 2. 建筑造型力求反映与环境呼应,与时代同步。 3. 打造“一站式”政务便捷超市。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用地面积2667㎡ 2.总建筑面积2336㎡ 3.容积率 4.建筑占地面积1152㎡ 5.建筑密度% 6.绿地率% 7.建筑层数3层、2层、1层 8.机动车停车位11辆 自行车停车面积㎡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一、总体布局 基地处于街角,东西向长度约为80米的同时南北向长度仅约33米,在综合考虑了内外功能、内外交通流线、建筑造型、社区形象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后,决定沿基地东西朝向采用“工字型”总平面布局。在基地西侧采用平面错动方式形成小型集散广场兼对外停车,同时在基地东侧形成空地用作对内停车及机动车入口。基地南侧即靠近马路一侧的体块用作对外政务处理,北侧体块用作对内办公,连接体处理成台阶形式,形成交通以及下方共享空间。

创客中心建筑设计说明

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南宁平台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依据和条件 (1)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相关法规和技术文件 5、《广场设计规范》 6、《民用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工业建筑设计规范》(ZBBZH/GJ 19) 8、《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10、现状地形图 (2)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 1.1用地位置、界限:南宁市高新大道以南,高新十一路以西。 1.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979 2.52平方米(约30亩),以土地勘界面积为准。 2.用地使用性质:自用 3.用地使用强度: 3.1容积率: 4.5(下限指标) 3.2建筑系数:45%(上限指标) 4.建筑设计要求 4.1建筑限高:24层 4.2建筑后退规划用地边界线距离: 4.2.1各侧后退规划用地界限不小于10米,且应满足绿化、消防、停车泊位等要求。

4.3建筑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 4.4停车泊位:不小于0.3-1/100(ps/m2)。 4.5绿地率:不高于20%。 4.6环保要求:必须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及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 4.7道路开口要求:无 5.城市设计要求: 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界面应着重处理,其建筑形式应与工业区用地整体景观要求相响应和协调。其中办公建筑应庄重、大方、简洁;色彩以中性偏冷色调为主。建筑应简洁、实用、现代特征运用新材料;色彩以银灰、白、兰等中性偏冷为主色调,用少量纯色加以显示;企业临街面(包括主次干道)围墙须采用通透式围墙。围墙设计方案包括围墙高度、底座砖墙高度,墙柱间距、铁艺栅栏等,围墙设计方案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6.遵守事项: 6.1应符合规划设计有关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年版)GBJ16-87及 6.2项目建设过程中电力、通讯、供排水管网等管线均应入地铺设。 6.3建筑节能:必须符合国家节能规定。 二、基地现状概况分析 (1)交通概况 基地位于南宁市高新大道以南,高新十一路以西,两条路均为市政道路。 (2)用地现状 1)地块状态:基地已平整。 2)地块形状:整体地块呈长方形,地块东西方向长125米,南北方向长161米,总面积为19792.52平方米,合计29.69亩。 3)地块高差:地块比较平整。 (4)SWOT分析 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外部交通便利; 2.无现状建构筑物,基本没有拆迁; 3.现状基地较为平坦,基本无需平整场地; 4.基地生态环境较好; 5.基地周边配套设施完备。

文化活动中心设计

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 一、项目名称: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二、建设地点:中国某市 三、项目概述 中国某市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在该市文化一条街的改造中拟建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建筑面积为6000M2。 四、用地概况 项目位于该市文化街与平安干道交叉口的东北地块,地段北侧为居住建筑,东侧为办公建筑。用地内有两棵古树须保留,该地段地势平坦。 五、规划设计要求 1.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2)建筑高度:以二层为主,高度不大于9m,局部可以为三层,高度不大于12m。 2.规划建筑退让东侧用地边界不得小于7m,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5m,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退让北侧用地边界不得小于7m,并且距北侧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必须大于1:1.2。以上退让要求均包括规划建筑的底层踏步和悬挑部分的水平投影。 3.合理布置绿地、人流集散广场和地面临时停车场以及回车场地,在用地的西南角应留出不少于800m2的绿地。 4.规划设计应做好交通组织设汁,减少对校园交通的干扰。机动车出入口应设置在用地西侧北端,并距道路交叉口不得小于30m。 5.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 机动车泊位:不少于2辆/1000平方米; 自行车泊位:不少于50辆/1000平方米(不宜停在南、西干道口旁)。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活动用房2360M2 (1)排练中心600 M2 1) 大排练厅240平方米(另附男女更衣2X16m); 2) 中排练厅160 M2 (另附男女更衣2X12 m): 3) 小排练厅100 M2 (另附更衣12平方米); 4) 储藏问32 M2。 (2)演出中心800平方米(含观众厅300座,0.8平方米/座,舞台、后台、门 厅、休息厅等); (3)音乐茶座200平方米(含服务问、小卖部): (4)展览中心600平方米(含展具储藏20平方米); 2.专业工作用房1120平方米 (1)文艺工作室100平方米; (2)美术工作室100平方米; (3)书法工作室100平方米; (4)文学工作室50平方米; (5)摄影工作室50平方米; (6)音乐工作室100平方米; (7)舞蹈工作室120平方米: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9A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篇 第一篇规划背景 1、总体发展战略 (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2、相关规划 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RR-2030) (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 (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 3、旅游景区建设 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20RR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 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

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功能定位 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 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 1、老子解读 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2、文化解析 (1)国际慢城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城市发展模式→文化慢城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和传统生活相融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用一种怀旧的情绪,回归自己健康、规律和幸福的生活。国际慢城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理念,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国际慢城是最能代表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的旅游观和旅游态度。和国际相比中国人的旅游观尚存差距,需要导引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鹿邑尤然,需要对标性提升转型。 (2)老子文化&国际慢城文化 鹿邑之慢,世界之慢,异曲同工。老子之慢,根正苗红,慢得其所。

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便民服务中心简介 为落实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动“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活动的法定程序开展,积极创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局面,我镇成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围绕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创建群众满意的站所为目标,建立服务承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条龙”、“窗口式”服务工作机制,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以“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为理念,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流程 2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二)负责接待群众来人、来访,告知有关事项。 (三)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办事程序、档案查询等服务。 (四)负责办理各类证件、合同、手续。 (五)负责处理各种纠纷。 (六)负责向党委、政府反馈信息,为群众答复问题。 (七)负责来人办事登记、处理情况及建立档案。

**镇便民服务中心限时办结制度 一、限时办结制,是指服务对象在“中心”办事时,在符合相关规定及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的前提下,要求窗口、科室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其所要求事项的制度。 二、服务窗口、各科室负责人为限时办结制的负责人。 三、服务窗口、各科室承办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由**镇党委、政府会议确定,并对外公开。 四、对急办事项,在服务对象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要及时予以办结。 五、对限时办结事项,应及时对服务对象申请材料、有关手续进行审核,确认材料和手续齐全、符合规定后给予受理,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办结;申请材料、手续不全或不符合法定要求,应当场或在2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六、无正当理由不准延时办结,如情况特殊需延时办结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告知服务对象延时办结的理由和具体时间,并报镇“中心”备案。 七、无正当理由延时办结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建筑设计说明范例

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概况 1、1区位条件: 建设基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安庆市郊区党校地块,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距离 G50沪渝高速安庆大桥出入口约一公里。基地东临正在建设的东湖一品住宅小区,西临20米宽的裕庆 路及文采花园别墅区,南临40米宽的菱湖北路及广阔的大湖景观区,北面为景湖嘉苑住宅小区。该地 块距离安庆市各城区较近,公建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尤其南面正对约4、5平方公里的大湖风景区,其 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视野开阔、环境十分优美,2011年,经国家旅游局评 定,安庆市大湖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块用地面积为14652、96㎡,基地四界南至菱湖北路,西至裕庆路,东至规划道路,北至景湖嘉 苑小区。 1、2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要素条件 1、基地位于大湖风景区北岸,新老城区结合部,用地方正,地势大部分平坦,局部有1-2米的高差。 2、基地南侧大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增强了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 3、基地周边地块比较成熟,功能布局完善,办公、住宅、商业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7.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她相关的技术资料 8.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她相关技术规范 三.规划目标、原则、理念 3、1 规划目标 1、设计集中体现“生态、智能、宜居”的规划指导思想,妥善规划建筑布局,合理配置相关建筑功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2、以相关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本区域的环境条件,根据本项目的开发要求,协调住区内外部关系,确定小区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 3、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居住理念,顺应新世纪不断发展的居住要求,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宜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新时代与谐居住单元。 4、以前瞻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处理建筑环境与建筑形象,最大化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让现代居住理念与居住生活不断更新与升华。 3、2 规划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用地位于安庆新老城区结合部,处在周边成熟密集居住区与政府办公区的核心位置,本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城市的蓬勃发展趋势,又与周边的居住区与谐共生,为社区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功能由小部分的商业配套与居住两部分组成,居住用房由商品房与二十多套还建房组成。规划设计采取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使配套设施与各个类型的居住建筑形成有机与谐的整体,相得益彰。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建与谐社区。体现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共生性。 3、2、2.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 居住、商业各功能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考虑目前市场发展的需要,还兼顾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以突出规划及市场评估的预见性、先导性。 3、3、3.生态性原则 规划设计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宜人的原则,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绿色、低碳的主流价值观念。 3、3规划设计理念 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兼顾城市特有的生活特点,强调居住的宜居性,与配套设施的便捷性。 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渗透至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自然---从营造高效、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出发,尊重自然,合理改造、利用自然,通过空间的有效分隔与组合,充分利用外部的自然景观与塑造宜人的内部景观环境,力求创造出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社会效益显著与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高尚居住空间。 文化---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使之与现代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既体现当地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开放的人文气息。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 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与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实际---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把握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适度的人车分流,合理规划机动车停放场地,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

某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

某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

XX接待中心 初步设计说明书 工程编号: 工程规模:40966.38平方米 院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XX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2年07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02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07 第三章建筑设计09 第四章结构设计12 第五章给水排水21 第六章建筑电气28 第七章通风及防排烟40 第八章燃气设计43 第九章消防设计44 第十章建筑节能56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60 第十二章绿化设计62 第十三章人防工程64 附件:1概算

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表; 项目名称XX接待中 心 项目所 在地 重庆市涪陵区 XX乡境内 项目业主 方 建筑性质公共建筑建筑面 积 地上:8692.05 m2 地下:6530.82 m2 最大建筑 高度 18.1M 最大建筑 层数3F 建筑占 地面积 4687.39m2 建筑总面 积 15222.87 m2 建筑抗震 设防分类 类别丙类 建筑场 地类别 II类 建筑抗震 设防烈度 6度 主要结构 体系剪力墙和 框架结构 是否高 切坡 否 是否超限 高层 否 人防保护 等级异地建设 最高日 用水量 386.21m3/d 最高日污 水量 350 m3/d 电力安装总容量2000KVA 总冷/暖 负荷 动力负荷 概算总造 价 详见概算书 备注无 (二)设计合同及委托; 1.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我方签订的设计合同。 2.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及电子地形图。(三)主要规范、标准 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版); 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网站首页设计说明

网站首页设计说明 首页设计说明书 为进一步增强门户网站的公共服务能力~我委拟于近期开展网站升级工作~通过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改善网页人性化设计~增加实用、易用的服务功能~整合、关联政务、业务信息来实现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首页是承载整站形象和整站导航的重要页面~经过前期周密调研用户需求、分析用户行为模式~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首页~以下为两个方案的设计思路说明: 一、方案1:首页设计整体效果 二、方案1:首页设计构成 首页由7个功能分区构成:首页头部、热点导航栏、公共服务栏、信息公开栏、业务信息栏、链接区、首页尾部。

1.首页头部:首页头部由,1,网站LOGO、,2,搜索功能条、,3,宣传口号、,4,政府在线网站标识、,5,网站导航条共同构成,这几个构成要素根据“深圳市政府部门网站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来设臵~同时也符合当前主流网站构成的基本要素要求。 2.热点导航栏:该功能区是首页最为醒目、显眼之处~采用大图片与自动切换的方式播放我委近期重点工作、最新专题专栏、重大活动、重大规划等内容。

3.公共服务栏:该功能区位于自网页的左侧延伸至中间~主要内容为主题服务、便民服务和场景式服务~这3种服务模式是目前市政府网站年度评估的重点内容~也是网站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展现。 目前国内主流的媒体、印刷品的阅读习惯是自左至右~各级 党报头条新闻的位臵也是报头左上部位~因此我们将服务放在最容易找到的位臵~并自左向下~向中间延伸~形成有效的视觉引导~同时对处于中下部间的场景式服务以图形加大号字的形式突出~以示重要。 4.信息公开栏:所谓信息公开栏是指市政府网站评估要求中的最基础的几项信息要求~也称信息公开三大板块: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互动交流。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1 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 12029.78 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 平面设计 1.2.1 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 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 计《建 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 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 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 本建筑柱网采用: 9000 X 7200、9000X 3300、9000 X 5700。 1.2.3 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 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 15 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 气候的 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 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 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 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 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 20 ~ 30 mm ,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 层砌体房屋, 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 6米以上时, 或房屋有错层, 且楼板高差较大 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 相互碰撞而造成破。[GB50352-2005 ; 。 [GB50011- 20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