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

课题:第六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

2、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

化风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知识点和试题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武汉工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武汉工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近年来,中国私募市场中人工智能企业投资频数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17年人工智能企业投资数量有352件,投资金额为754亿元。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 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建 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该机械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7214.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437.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87%;流动资金2776.3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13%。 达产年营业收入2616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361.29万元,税金及 附加308.34万元,利润总额5804.71万元,利税总额6913.70万元,税后

净利润4353.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560.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72%,投资利税率40.16%,投资回报率25.29%,全部投资回收期5.45年,提供就业职位505个。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业研究 第五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六章选址评价 第七章项目工程设计说明第八章工艺原则 第九章环境保护可行性第十章项目安全管理 第十一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三章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方案 第十五章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七单元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基础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6江西赣州4月联考)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与下列哪个山脉一致( ) A.大兴安岭 B.祁连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016太原二模)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0月 B.8月 C.5月 D.2月 3.(2016太原二模)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河流分布 4.(2016太原二模)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蒙华铁路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 815千米。下图为蒙华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2016全国大联考三)与东部修建同规格的铁路相比,蒙华铁路单位建设成本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沿线( ) A.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B.丘陵、山区相对较多 C.河湖多,桥隧工程量大 D.经过农业区,占用耕地多 读2015年我国钢材、铁矿石产销状况表,回答下面两题。 (单位:亿吨) 注:表中铁矿石是指经过加工的较高品位的矿产品 6.(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由表可判断我国( ) A.钢材生产与销售基本平衡 B.钢铁业的铁矿石供应不足 C.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钢材 D.钢材和铁矿石生产效益低 7.(2016福建龙岩5月综合测试)根据表所示的状况,我们应当( ) ①关停小型钢铁企业,压缩落后产能 ②引导钢铁企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③帮助钢铁企业提升节能减排的能力 ④实施钢铁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科组:Mars Tarka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启发式讲述法、学生活动、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请欣赏下列一组图片,感受全国各地不一样的地方。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学生: [讲授新课]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两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体味“秦岭—淮河”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3.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祖国最美风光。 设计意图:在欣赏祖国风光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各地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为后面的中国地理差异和区域划分做铺垫。 (一)地理差异显著 活动:说说祖国各地的不同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美丽的祖国,风景如画,多彩多姿,请你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说说祖国各地在自然与人文等方面都有哪些差异。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高寒对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通过四大区域的复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者影响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的阐述,但是对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习区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教学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 教学过程:

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师:各小组展示疑问并求助 (适当点评,鼓励性语言) 出示答案 (过渡):基础知识过关了, 我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囊攀 登重、难点知识的高峰 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相 关图片)(播放中国1月气 温分布情况图、中国温度带 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 中国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 林分布图、中国年等降水量 线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 等),提问:注意看秦岭和 淮河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 接近? 要求:把你们的答案一定要 落实到学案上。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 老师还有个问题,气温和降 仔细观看图片,小组合 作,探究秦岭—淮河一 线的地理意义。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两 个小组) 一名同学版图探究结果 并讲解。 暴露问题,同学之间解 决。 做学案探究以后走进中 (口、脑并用,知 识的提取便于巩 固) 锻炼学生的勇气和 语言表达能力 自学自答,有疑难 问题抛给学生解 决,互帮互学。 设计这个题一方面 是突破难点和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2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5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6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 7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 8经济发展水平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9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田多为旱地。 1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1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14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 15秦岭一淮河以南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16秦岭一淮河以南农田多为水田。 17秦岭一淮河以南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18秦岭一淮河以南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19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一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0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 21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 22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2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一章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本世纪的理论研究重点,明确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认识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不同学者和学派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 重点: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本世纪的理论研究重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指导:提前预习,上课用心听讲,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多读一些经济地理学导论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教学方法:以以教师讲授为主为主。 时间安排:3课时。 推荐的参考文献和阅读材料: 1.吴传钧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杨吾扬等.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杨万钟等.经济地理学导论(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学报,2003年1月第58卷第1期. 5. 郑度.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地理研究,2001,21(1):9-14. 6.Nigel Thrift.The future of geography. Geoforum, 2002,33: 291–298. 7.“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5-6月出版. 8.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https://www.360docs.net/doc/cf4258505.html,/showarticle.php?id=500&class=6 9.顾朝林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https://www.360docs.net/doc/cf4258505.html,/showarticle.php?id=51&class=6 10.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2005,25(4):437-442. 11.Caterina Marchionni.Geographical economics versus economic geography:towards a clarification of the disput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4, 36: 1737 -1753. 12.《经济地理》杂志,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所. 13.Economic Geography. 14.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1.特征?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2.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长城 C.太行山 D.贺兰山 4.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5.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7.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8.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 1月0℃等温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9.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 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 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1 )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或初级产业) ,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

经济地理学(1).(DOC)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 1.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载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3.苏格兰学者奇泽姆1889年出版了《商业地理手册》。 4.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来的。 5.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提出科学鉴定科学系统的经济地理学。 6.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6.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7.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学科体系: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9.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区位:在本书中主要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条件:是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 4.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②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空间和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固定资本的地理惯性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②资金尤其

第一讲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单就作为世界文化主体的东西方文化而言,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所以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也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关于这一点,在第二节中还要专门讨论。但无论如何,地理环境是在发展变化的,历史上的地理环境不同于现在的地理环境,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下,注意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才能了解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本节所要讲的是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所以许多与今天基本相同的地理要素一般从略。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的历史尽管还没有完全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但可以肯定它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经过商、周二代约13个世

纪的发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此后的历代中原王朝疆域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都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如从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的40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自西汉中期至明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都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咸海。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连条约都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侵占的既成事实。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土免遭更大的损失。 今天,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但并不是说国家建立以后就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如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天子和各级诸侯的直接统治区都很有限,自然不需要什么分级管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经过一系列兼并,剩下的诸侯国范围越来越大。同时,各诸侯国一般都将被灭国置于国君的直接统治之下,不再分封新国,国君的直接统治区也迅速扩大。因此,直接向国君负责的行政单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根 据各地 的地 理位 置、 自然和 人文 地理特 点的不 同,可 以将我 国划分 为四大区域即_A北方地区__、B南方地区__、C西北地区___、D、青藏地区__。 (2)A北方地区与B南方地区界线a大体经过_秦岭_——_淮河一线,大体与一月_00C_等温线和_800mm_年降水量线吻合,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气候;A北方地区与C西北地区界线b大体与_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或400mm 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c大体与_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_基本吻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和南方以种植业为主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高寒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是_秦岭_——_淮河一线,它有哪些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⑷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8)水田与旱地分界线、(9)南方与北方分界线(10)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列举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 目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地理位 置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形平原、高原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b c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①地形—以 高原、 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 ③河湖:多为内流河、湖;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④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__、_荒漠草原__、_荒漠___。原因: 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原来越少减少(P11图5.14)

百科地理第一讲答案

地理类第一讲答案 1.为便于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中国古代很早就将黄、赤道附近的天区分为 B A、黄道十二宫 B、二十八宿 C、360度 D、三垣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_____B A、时间单位 B、长度单位 C、光速单位 D、质量单位 3、地球到月亮的平均距离是(单位:公里)A A、384,000公里 B、400,000公里 C、380,000公里 D、388,000公里 4、太阳现在的年龄约为(A) A、50亿年 B、30亿年 C、5000万年 D、100亿年 5、银河系大约有多少颗恒星A A、1000多亿颗 B、5000多亿颗 C、100亿颗 D、100亿亿颗 6、下列哪一个选项所表示的两个年份都是闰年?C A、1890年、2000年 B、1900年、2000年 C、1972年、2008年 D、1998年、2002年 E、2000年、2100年 7、农历中,会发生日食的日期是哪一天?A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廿二 E、廿八 8、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是:C A、地球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9、制造「侯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是哪一位?B A、沉括 B、张衡 C、郭守敬 D、一行 E、苏颂 10、下列哪一个天体表面温度最高?B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E、哈雷彗星 14、太阳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周期是C A、33年 B、5年 C、11年 D、20年 15、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的什么运动的反映A A、自转 B、公转 C、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 16、某人在地球上的体重是60千克,假设他到了月球,他的体重大约将变为B A、60千克 B、10千克 C、360千克. 17、最早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的科学家是B A、牛顿 B、伽利略 C、开普勒 18、太阳系中大气活动最猛烈、表面风速最快的行星是 B A、天王星 B、海王星 C、木星 D、水星 19、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A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D、海王星 20、肉眼看来,星空中最亮的恒星是C A、大角星 B、织女星 C、天狼星 21、冬夜星空中最具代表性的星座是 B A、大犬座, B、猎户座 C、双子座 D、金牛座 22、春夜星空最突出的星座是A A、狮子座 B、室女座 C、天蝎座 2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请问织女星位于哪一个星座? C A、仙女座 B、室女座 C、天琴座 24、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B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查理.杜克 25、国家天文台的大多数光学望远镜属于。B A、折射式望远镜 B、反射式望远镜 C、折反射式望远镜 D、地平式望远镜

八年级地理下册_第五章_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测试__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词中优美的南国风景与下列哪项相吻合() A.山清水碧,鱼米之乡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和溜冰是本地区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2~3题。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3.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区域③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历时3天。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其中宜昌的柑橘就签下了5亿元的大单。结合上述内容,完成4-6题

4.东北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号称中国的“北大仓”,其主要的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6.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 ( ) A.细毛羊 B.野驴 C.藏羚羊 D.牦牛 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它们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 ) A.壮、苗、傣族 B.土家、布衣、朝鲜族 C.彝、哈萨克、藏族 D.白、黎、回族 地理景观往往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特点的反映,代表着当地最典型的地理特征,一般是由当地典型的动植物和地形构成,是我们学习是时候应该首先认识的。在古代也有很多的诗词和谚语反映了各地的地理景观的区别。根据上述材料完成8-9题 8.下列诗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2009年8月8日袭击台湾、福建、浙江。持续的暴雨,致部分村镇被淹,多处山体塌方。“莫拉克”带来的超大暴雨重创台湾中南部十余县市。“莫拉克”共造成近九百万人受灾因灾死亡上百人。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材料完成10-11题 10.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是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其气候类型主要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11.台湾发生灾害以后,大陆同胞迅速行动起来,向台湾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南方地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 A.马车B.汽车C.船舶D.火车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作者: 王文婷 单位:山东省济南甸柳第一中学 ? 课标内容 ●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明确划分依据。 ●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课标分解 ? 目标与策略 ?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自然地理差异。 内容结构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情景激趣 情景导入:展示几条中国热门的旅游线路和景观图,比较各地差异。 走南闯北,漫游锦绣中华。线路: 1.黑龙江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中国第一雪乡双飞五日游 2.海南阳光纯海游:美丽三亚五日游 3.西藏游:布达拉宫、大昭寺、林芝、卡定沟瀑布、尼羊阁博物馆、 纳木错11日 4.上海南京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送江南水乡乌镇豪华六日游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生活动:很多同学利用假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请同学们说说哪里印象最深刻?当地有什么特色?并在中国地图上指出你所介绍地区的位置。 学生介绍自己旅游、探亲到过的省区、城市,说说各地景观差异,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 教学环节二:描图填图我最棒 读课本第二页图5.1,引导学生读图、描图、填图、绘图,进一步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描图:在下图中描出1月16℃、8℃、0℃、-8℃、-16℃等温线。 (2)填图:填出800mm 、400mm 年降水量线。 (3)绘图:绘出沿30°N 地形剖面图。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完成填图、描图、绘图练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